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_第1頁
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_第2頁
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_第3頁
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_第4頁
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科腹部損傷臨床診療精要

一、診斷和鑒別診斷

腹部創傷的診斷首先應排除其他系統器官的威脅生命

的嚴重損傷,接著再認定有否腹內臟器的損傷,其次才是考

慮可能是哪類臟器或哪個臟器損傷。

(一)開放性腹部創傷的診斷

1.傷口部位凡是前胸乳頭平面、后背肩胛下角之下,會

陰部、大腿上段之上這一范圍之內的傷道入口或出口,均有

損傷腹腔內臟器的可能。

2,傷口出血量多、色鮮,應考慮有實質性臟器或血管受

損。3,傷口內有消化道內容物外溢,可確認消化道損傷。

4.傷口較小,無明顯出血,傷員亦無明顯的腹部癥狀及

體征時,可試用鈍頭探針探測傷道。無脫空感,探針進入深

度不足以穿透該處腹壁時,可考慮為腹壁盲管傷。必要時可

插入軟質導管做傷道造影鑒別之。

5.傷口內僅有大網膜脫出,無內出血和腹膜炎的臨床表

現,應密切觀察°

6.開放性腹部損傷除利器的直接損傷之外,高速投射物

的沖擊效應、同時性或異時性的其他暴力可引致類似閉合性

創傷的臟器傷。

一般說來,中下前腹壁的開放性小傷口,經6?24小時

觀察,無內出血及腹膜刺激征,一般情況轉好,可認定為單

純腹壁損傷。

(-)閉合性腹部損傷的診斷

1.臨床表現詳盡的受傷現病史有助于傷情的判斷。致傷

原因、時間、地點,致傷物的種類,受傷時的體位及受傷的

部位,轉送的方式及工具,所接受的救護措施等均應綜合分

析,以明確致傷暴力的作用方式及大小、方向,有無間接暴

力致傷的可能并確定傷后時限。傷后癥狀的嚴重程度及出現

時間的早晚有助于傷勢的判斷。腹痛的部位、性質和范圍,

有無惡心、嘔吐,有無口渴、肢冷、冷汗、眩暈等休克表現,

有無消化道出血均是重要的問診內容。牽涉性疼痛亦應注意。

肝、脾損傷時膈受刺激可表現為右、左肩部疼痛。腹膜后十

二指腸損傷時外溢的腸液可刺激腹膜后間隙中的腰神經、精

索神經表現為右側大腿部或睪丸疼痛。腹部損傷患者的體格

檢查應恪守全面而有重點的原則,全身一般情況、各系統器

官均應順序檢查。尤應注意休克的體征和其他系統合并損傷

的排除。腹部觸診的重點是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抵抗的

部位及程度。此體征最明顯之處往往是臟器損傷的部位。重

度出血性休克時,此體征往往被掩蓋,必須注意識別。該體

征還是病情觀察的重要內容。對于診斷有疑義者,不厭其煩,

再反復多次觸摸腹部,細心比較壓痛及肌衛征象最明顯的部

位及強度的改變,常給診斷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另外,腹式

呼吸的觀察、移動性濁音及胃泡鼓音區(Traube鼓音區)的

叩診和腸鳴音的強弱都是重要的資料。凡是腹部損傷的病例

均應做直腸或陰道內診檢查,除有助于發現下消化道及盆腔

器官的損傷之外,若直腸后捫及捻發感,應考慮有腹膜后空

腔臟器破裂。

2.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尿常規,血、尿淀粉酶,

血清轉氨酶等,均應常規進行。

(2)腹部X線檢查:在懷疑有空腔臟器損傷及膈損傷

時應予施行。胃腸道破裂腹腔游離氣體陽性率為50%左右。

腹后壁出現氣影或沿腰大肌有條帶狀氣影時,應考慮空腔臟

器(十二指腸2、3段,升、降結腸及直腸)的腹膜外破裂。

高度可疑的胃腸破裂必要時可借碘液造影證實。透視或平片

均應注重對膈的觀察。傷側膈肌界面不清、位置升高。活動

度減弱甚至消失是膈下器官受損的征象。若膈上出現氣體影

或致密影,胸腔有液平、縱隔移位等則是膈破裂的征象。

(3)B型超聲檢查:B超聲像圖對肝、脾、腎等實質性

臟器損傷的確診率達85%以上。包膜下血腫、實質內血腫、

包膜斷裂及實質破裂等均具有特征性的聲像圖形。直徑達

2cm的血腫90%以上能被探及。超聲檢查的另一突出之處是

對腹腔積液的確診率高。量少時,可于肝腎隱窩或脾腎間隙

內探及狹窄的帶狀無回聲區。量多時,該區域可出現液性平

不均、形態失常。另外,CT能清楚地顯示腹膜后間隙、腹主

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形態及位置的改變,有助于腹膜后血腫的

診斷。但CT亦有其局限性。對空腔臟器損傷和橫隔裂傷,

CT的陽性率低。

(6)診斷性腹腔灌洗(DPL):理學檢查不能確定診斷,

腹腔穿刺結果又為陰性時應用極有價值。DPL對腹內出血的

診斷準確率可達95%以上,積血30?50nli即可獲陽性結果。

假陽性及假陰性率均低于2%oDPL必須在必要的B超、CT等

影像學檢查之后進行,以免殘留灌洗液混淆腹腔積血。

適應證:①癥狀和體征不明顯,但臨床仍疑有內臟損傷

或經短期觀察癥狀和體征仍持續存在者。②嚴重的骨盆、脊

柱損傷可能合并有腹部臟器損傷者。③因顱腦損傷或酒精及

藥物中毒等所致的神志不清、昏迷的腹部創傷者。腹部手術

史尤其是多次手術者忌做腹腔灌洗。一是穿刺易誤傷粘連于

腹壁的腸管,二是粘連間隔影響灌洗液的擴散與回流。妊娠

和極度肥胖者應忌用。已有剖腹指征(如明顯腹膜炎和內出

血循環不穩定者)時應列為禁忌。

必須指出,卑憑腹腔灌洗的陽性結果做出剖腹探查的決

定,勢必帶來過高的陰性剖腹探查率,其原因:①灌洗技術

上的錯誤,即置管過程中腹壁損傷所致的少量出血漏入腹腔,

特別是床邊施行的閉合式置管法為多。②腹膜后血腫血液成

分經破裂或完整的后腹膜滲入腹腔。③腹內臟器或組織不需

手術處理的輕微彳員傷。④某些不宜手術治療的腹腔感染性疾

病,特別是婦科盆腔炎性疾病影響灌洗液的白細胞計數。⑤

另外,十二指腸第2、3段創傷、橫膈裂傷時DPL可為假陰

性結果,因腹內臟器及后腹膜可掩蓋裂孔。

(7)腹腔鏡檢查:目前,腹部損傷的腹腔鏡檢查適應

證尚限于經X線、B超、CT、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檢查仍

難以確定有無內臟損傷的病例。腹腔穿刺的假陰性率較高,

而腹腔灌洗的敏感性雖高達95%,但有不少患者因此而接受

并不必要的剖腹術。因此,只要傷員的血流動力學狀況穩定,

能耐受全身麻醉及人工氣腹,且無腹內廣泛粘連可能,適當

擴大腹腔鏡檢的適應證有助于提高診斷準確率及降低陰性

剖腹率。腹腔鏡能直接窺見腹內各個臟器。尤其是對膈的觀

察,甚至比剖腹探查還更清晰全面°肝、脾可看到表面的

70%?80%,胃前壁及大、小彎,腸管及網膜均能大部分觀察

到。借助一些解剖操作,可進入小網膜囊,窺見胃的后壁及

胰腺的大部分。切開結腸旁溝后腹膜可查看到升、降結腸的

后壁。一般來說,腹腔積血50ml即可直接看到。當發現腹

腔內有中等量以上出血時,不必尋找出血部位,立即中轉剖

腹手術。少量或殘跡出血,可進一步觀察臟器損傷的部位與

程度。空腔臟器傷以看到溢入腹腔的臟器內容(胃腸液、膽

汁等)為主要依據,有時可直接看到破裂處。在排除多發性

損傷之前,不要貿然經腹腔鏡修補。腹膜后損傷易于發現的

是腹膜后血腫,可見后腹膜隆起,或呈暗紅色或呈橙黃色。

有時且可見其內液體隨體位改變而移動。在排除腹膜后大血

管、腎、十二指腸及胰腺的損傷之后才能對此類血腫做非手

術治療觀察。

(8)其他:放射性核素掃描對實質性器官損傷的診斷

作用已基本被B超、CT所取代,但有必要獲取受損器官的功

能狀況時,肝、腎放射性核素掃描的價值還是獨特的。ECT

(emission一computedtomography)對胃腸道出血的定位較

選擇性動脈造影靈敏度更高,而且簡便,每分鐘出血量0.1?

1ml即能測出。連續出血時,選用能較長時間滯留于血循環

的99mTc紅細胞標記法,可持續觀察24小時以上。選挎性

腹腔內臟動脈造影對實質性臟器損傷的確診率很高,但這種

侵入性檢查技術及條件要求均高。對腹部外傷后上消化道出

血及鑒別膽道出血和消化道本身出血,區分真假性動脈瘤以

及后腹膜血腫應積極考慮,因其同時可進行栓塞(如肝內、

外傷性動脈瘤,腹膜后血管斷裂出血等)治療。

(三)其他系統復合傷診斷要點

1.合并顱腦損傷顱腦損傷患者所合并的腹內臟器損傷

最易漏診。顱腦損傷的臨床表現突出,易被醫患雙方注意到。

加之顱腦損傷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不能準確表達

受傷史及傷后癥狀,腹部體征也可因腦損傷完全而不明顯。

因此,腹部檢查必須列為顱腦損傷體檢的重點范圍。對能以

顱腦損傷完全解釋的低血壓及休克,應警惕腹腔內出血。及

時的診斷性腹腔穿刺及進一步的診斷性腹腔灌洗極具鑒別

診斷價值。

2.合并脊髓損傷脊髓損傷尤其是并有截癱甚或高位截

癱者合并腹內臟器損傷時,腹部的疼痛、壓痛、腹肌緊張等

腹膜刺激征極不明顯甚至完全沒有,但腹內出血所致的休克

的全身癥狀及體征則因傷者意識清楚常不易被掩蓋。因而這

類傷員易于漏診的是腹內空腔臟器損傷。凡此類傷員治療觀

察過程中所出現的腹脹、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體征應高度重

視,在排除腹膜炎之后才能按神經源性腸麻醉處理。

3,胸腹聯合傷胸腹腔臟器復合傷稱胸腹聯合傷。但也有

學者認為,應同時有膈的穿通傷才能謂之胸腹聯合傷。胸部

損傷常伴有氣胸、血氣胸,具明顯的胸痛、咳嗽、咯血、呼

吸困難等癥狀,易于引起重視。但有如下情況時應考慮有腹

內臟器損傷:

(1)下胸部肋骨骨折,出現上腹部疼痛及肌緊張。

(2)胸腔穿刺血標本中疑混有胃腸道內容物。

(3)反復間斷性大量血胸,應考慮排除經膈肌裂口疝

入胸腔的肝、脾破裂出血。

(4)胸部聽診聞及腸鳴音或X線檢查示腹內臟器疝入

胸腔。

胸腹聯合傷是重型損傷,臨床應特別注意因胸部損傷的

突出的癥狀和體征而忽略了腹部損傷。反之,偶爾也有因明

顯的腹內臟器損傷而延誤了癥狀、體征較隱匿的胸內損傷的

情況。

4.合并脊柱、骨盆骨折脊柱、骨盆骨折與腹內臟器損傷

的關聯在于因骨折所致的腹膜后血腫的三種臨床病象可使

腹內損傷的診斷更為復雜。

(1)巨大的腹膜后血腫可導致休克。

(2)腹膜后血腫可滲入甚至破裂入腹腔致具血腹征象。

(3)腹膜后血腫可引起腸麻痹,有時易于與腹膜炎之

腸麻痹相混淆。

前兩種情況有時難以與實質性臟器破裂出血相鑒別。第

2種情況常是不必要的單純剖腹探查的原因。

5.合并泌尿系損傷泌尿系損傷的突出臨床表現為血尿

和尿外滲。全面的病史采集及體檢當不致遺漏。腎損傷輕者

僅為腎實質挫傷或小而淺的腎皮質裂傷,重者則有腎實質深

部裂傷、腎包膜破裂,甚至腎碎裂及腎蒂撕裂、撕脫。嚴重

腎損傷常因大量出血而致休克。腎周血腫及外滲的尿液常可

滲入或破入腹腔u臨床屢屢有因血腹探腹而僅需做腎切除的

病例。輸尿管除開放性創傷偶可被傷及外,無骨盆骨折的閉

合性腹部損傷罕見合并輸尿管損傷。下腹部及骨盆部創傷有

傷及膀胱的可能。傷后出現的排尿障礙高度提示膀胱破裂。

膀胱的腹膜外破裂所致的尿外滲嚴重者可延及會陰、臀部、

股部及前腹壁等處。膀胱腹腔內破裂的早期,腹膜炎的癥狀

及體征往往不明顯,但尿內高濃度的尿素經腹膜吸收入血給

人一種腎功能不良的假象。臨床可借助血尿素氮測定提供腹

腔內尿外滲的線索。另外,在處理會陰部及直腸肛管損傷時

還應注意是否同時伴有尿道損傷。

二、腹部創傷的處理

(一)腹部創傷傷員的緊急處理

L第一階段從速對傷員的心、肺、腦功能狀況做出初步

判斷。最緊急處理措施包括:

(1)通呼吸道。必要時人工輔助呼吸。

(2)開放性氣胸及張力性氣胸的緊急處理。

(3)有效地控制明顯的外出血。

2.第二階段根據簡略詢問的受傷史及臨床癥狀和重點

體檢所獲的體征大致判斷損傷的部位及程度。分別輕重緩急,

做出相應處置:

(1)救治休克:①建立通暢的靜脈輸液通道,必要時

經深靜脈插管。②首先快速輸入平衡鹽溶液1000?2000ml。

③積極準備輸血。

(2)氣胸、血氣胸的進一步處理(胸腔閉式引流等)。

(3)骨折的初步固定。

(4)嚴重休克不能用合并的顱腦損傷、骨盆四肢骨折、

胸內損傷等原因解釋,考慮腹內出血系腹內實質性臟器或大

血管損傷所致并由在進行性出血者,應緊急剖腹探查。

(5)進展迅速、有腦干受壓或呼吸抑制的硬膜外血腫

等顱腦損傷亦應優先處理。

3.第三階段對已基本排除復合傷或其他系統復合傷對

生命無直接威脅,血流動力學狀況較穩定或對抗休克治療反

應較好者,做進一步的病史調查及全面的體格檢查及必要的

輔助檢查。以確定有否腹內臟器損傷以及是哪類、哪個臟器

損傷,并決定確切性的治療方法。在此期間應繼續進行抗休

克治療,此外,應積極做好急癥剖腹術的準備。留置胃管做

胃腸減壓。留置導尿管監測尿量。診斷基本明確時,可視情

況適量給予鎮靜、鎮痛劑。應盡快剖腹探查的指征:

(1)腹腔穿刺或B超等檢查證實的腹腔內出血。

(2)腹腔有游離氣體征象。

(3)腹部檢查有明顯的腹膜炎體征。

(4)胃腸道有明顯的出血。

(5)開放性損傷創口內有胃腸內容或較多血液外溢。

(6)高速投射物所致的腹壁穿透傷。

(7)持續低血壓或一度上升又復下降,難以用腹制以

外原因解釋者。

(二)腹部創傷的早期觀察

無上述盡快剖腹探查指征的腹部損傷病員應留院觀察

48小時。觀察的重點是血流動力學參數,腹部癥狀及體征的

變化,結合臨床情況做進一步的輔助檢查。

L具體觀察項目及方法

(1)每1?2小時測量一次脈率、血壓和呼吸。必要時

每15?30分鐘一次。

(2)每2小時檢查一次腹部體征。必要時每30?60分

鐘一次,注意腹膜刺激征程度和范圍的改變。

(3)每小時測定一次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血組胞

比容以及白細胞計數。

(4)必要時重復腹部X線、B超檢查。

(5)重復2?3次腹腔診斷性穿刺。必要時做腹腔灌洗。

(6)結合臨床征象選擇CT、ECT、特殊X線檢查及腹腔

鏡檢查等。2.觀察期間的處理

(1)繼續防治休克,補充血容量,糾正水、電解質及

酸堿失衡。

(2)禁食,必要時做胃腸減壓。

(3)靜脈滴注廣譜抗生素。

(4)不隨便搬動傷者,以免加重傷情。

(5)注意體位和保溫。

(6)必要時可給適量鎮靜劑。合并有骨折者可給止痛

劑。但腹部鈍性損傷診斷不明確時慎用。

3.觀察期間有下列情況時,應終止觀察,及時剖腹探查。

(1)腹痛和腹膜刺激征進行性加重,范圍擴大。

(2)腸鳴音漸漸減少、消失或出現明顯腹脹。

(3)全身情況有惡化趨勢。血流動力學指標由穩定轉

為不穩定甚至進行性惡化。

(4)體溫上升且與白細胞計數上升及腹部體征加重一

致。

(5)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量及血細胞比容進行性下

降。

(6)腹腔穿刺、腹腔灌洗有陽性結果或其他特殊檢查

有肯定性診斷意見。

(7)觀察48小時后,仍不能排除腹內臟器損傷。

無上述剖腹探查指征者,視病情需要適當延長觀察期

2?3天。一般經48小時密切觀察,多能明確有否腹內臟器

損傷。但對實質性臟器,特別是脾、肝的包膜下、實質內有

血腫征象者,應密切隨診觀察,必要時應做B超或CT的連

續監測,謹防延遲性真性破裂的發生。

(三)腹部彳員傷的剖腹探查術

L麻醉選擇原則上應選用氣管內全身麻醉,便于術中呼

吸管理及腹腔全面探查。中、下腹部的銳器刺傷,血壓穩定

者或可選用硬膜外阻滯或椎管內麻醉。

2.切口選擇切口應盡可能接近損傷的臟器,且易于延長

或改變方向。切口應足夠大,要能顯露腹內各臟器。一般采

用經腹直肌切口或正中切口最為簡便、快捷。根據需要可上、

下延伸或向兩側橫行擴大。要盡可能避開開放性傷口做切口。

胸腹聯合傷宜于胸腹部分別做切口探查。

3.腹腔探查腹部創傷的探查應按照一定順序有步驟地

進行全面探查。切開腹膜時,應注意有無氣體溢出及異常氣

味。進入腹腔后,應先從腹腔積液的性狀,初步判斷主要是

哪一類臟器損傷。腹內有大量積血時,應盡速吸出積血、清

除凝血塊。血凝塊集中之處,往往就是出血部位。發現仍有

活動性大出血時,應迅即控制。脾門撕裂時可用右手捏住脾

蒂。肝破裂出血則用左手食指、中指伸入小網膜孔,拇指在

前捏住肝十二指腸韌帶。若出血兇猛,一時無法判明出血臟

器緊急時可在膈肌主動脈裂孔處壓迫腹主動脈暫時制出血。

控制住活動性出血之后,吸凈手術野積血,查明臟器受損的

程度,再做相應的處理。若腹內明顯可見胃腸內容物積聚,

則應在清除的同時據其性狀判斷消化道破裂部位,從而決定

探查順序。有食物殘渣則先探查上消化道;糞樣物則行探查

下消化道。膽汁樣液體則先查看肝外膽道及十二指腸。纖維

蛋白素沉積最多或大網膜包裹處往往是穿孔位置所在。發現

破裂應予以初步控制泄漏后再繼續探查,以免擴大腹腔污染。

除上述兩種情況之外,則應系統探查。原則是既不能遺漏,

又不亂翻亂找。一般先從左上腹開始,依次查看膈肌左半、

肝左外葉、胃底賁門、脾、結腸脾曲、左腎,繼而轉向右上

腹,順序捫摸膈肌右半及肝右后葉膈面,查看右腎、結腸肝

曲、膽囊、肝門,循肝十二指腸韌帶轉至十二指腸壺腹部及

胃竇、胃體前壁。再切開胃結腸韌帶,探查胃后壁、胰腺體

尾段及橫結腸。視必要沿十二指腸外側切開后腹膜探查十二

指腸降段及胰頭部。接著從十二指腸空腸曲屈氏韌帶開始探

查小腸及其系膜。并依次察看升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

其系膜,必要時可游離升、降結腸外側腹膜,將升降結腸翻

起探查其后壁及其后的輸尿管、血管等。最后探查直腸上段

及盆腔臟器、盆壁血管。不論探查從何處開始,最終必須完

成整個腹腔的系統檢查。只有全面、系統而又不失重點地細

致探查才能避免遺漏多臟器傷及單臟器多發傷。損傷臟器處

理完畢后應將腹腔內積血、積液以及組織碎塊、異物等清除

干凈。腹腔污染嚴重者要用大量等滲溫鹽水沖洗。沖洗的順

序為中腹部、右上腹、左上腹,最后沖洗盆腔。污染源處要

反復沖洗,并可用0.5%有機活力碘溶液局部擦拭后再洗凈。

視損傷臟器的種類及程度選擇引流方式及引流物。切口污染

者亦宜用0.5%有機活力碘溶液沖洗后分層縫合。

三、各臟器強傷的特點及處理原則

1,脾脾破裂約占各種腹部損傷的半數。臨床所見的脾破

裂85%為真性破裂。中央型破裂、包膜下破裂則因有延遲性

破裂的極大可能而受到臨床重視。隨著對脾臟免疫功能認識

的深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已進入選擇性有效保脾階段。

脾損傷的非手術療法應滿足以下條件。

(1)閉合性單純脾裂傷。

(2)血流動力學指標監測平穩。

(3)能用CT做動態觀察。

(4)具隨時中轉手術的條件。

實際上從脾損傷的程度上來說,非手術療法僅適于牌包

膜破裂及脾實質的表淺裂傷。保脾手術的適應證可適當放寬,

但保留的殘脾或脾組織要具有脾的功能性組織結構,有良好

血供,且保留體積至少為原脾的l/3o術式的選擇,首選修

補、黏合、網罩包裹,次選部分切除,最后是脾組織片網膜

袋內植入。不論何種保脾手術,術中確認無活動性出血,術

后密切觀察都是不容疏忽的。

2,肝肝破裂約占腹部創傷中的15%左右。其病理類型及

臨床表現均類似于脾破裂,但因膽管系統的損傷,故腹痛及

腹膜刺激征更為明顯,出血且有經膽道進入十二指腸而出現

嘔血及黑便的可能。處理肝破裂的基本原則是徹底清創、確

切止血及充分引流。已失活或行將失活的肝組織應全部切除。

凡已結扎支干血管的,其供血的遠側肝段或肝葉應予切除。

有時還需切斷肝裂傷間的橋式連接,才能取盡傷口深處的凝

血塊,發現隱蔽的活動性出血點,清創后應將創面的出血點

及斷裂膽管逐一結扎。視裂傷的程度有可能縫合的裂傷盡量

予以縫合。但切忌留有死腔。必要時可在裂口內填入大網膜、

明膠海綿或氧化纖維等后縫合。不論創面縫合與否,均需置

雙腔引流管做持續負壓吸引。現已基本廢棄置“T”管引流

總膽管來防治肝破裂的膽痿。肝損傷的典型性肝切除僅適于

某些特定的情況,多數情況需要的還是所謂的清創性切除。

對手術中洶涌的大出血,限于設備及技術條件不能施以確切

性手術者,有計劃的紗布填塞尚不失為挽救生命、爭取時間

的應急手段。肝外傷非手術治療亦是一新問題。目前應限于

在有監護系統、CT追蹤及中轉肝外科手術條件的醫療單位,

對肝包膜或實質的表淺裂傷且血循環穩定的傷員試用。

3.胰腺胰腺損傷往往合并傷多、漏誤診多、并發癥多。

除開放性損傷外,胰腺損傷常因上腹部強力擠壓所致,因而

多合并十二指腸、肝、脾、腹膜后大血管損傷,甚至因合并

傷的存在而忽視遺漏胰腺損傷。因此,凡上腹部創傷,均應

想到胰腺損傷的可能。探查時發現胰腺附近有血腫者,應切

開檢查,即使是小血腫亦不應忽視。有時胰頸完全斷裂而局

部血腫范圍并不大。處理胰腺損傷的手術方法隨胰腺損傷的

部位及程度而異。原則是止血、清創、控制胰腺外分泌及建

立有效引流。包膜完整的胰腺挫傷只需局部引流。未累及主

胰管的裂傷可予縫合修補。胰頸、體、尾部的嚴重挫裂或橫

斷則有多種處理方法,應按損傷程度及合并傷情況選擇:近

端縫合、遠端段切除最為簡便。近端縫閉,遠端與空腸套接;

近、遠端均用空腸律轉流;主胰管直接吻合術等均較復雜費

時宜慎為選用。胰頭嚴重挫裂則應以胰腺空腸“Y”形吻合

以保留遠側段的內、外分泌功能。胰頭及十二指腸的損傷甚

至需做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

胰腺損傷的主要并發癥為胰腺膿腫、胰液漏及胰瘦和假

性囊腫。充分有效的引流是預防及減少并發癥的關鍵措施。

4.十二指腸腹膜外十二指腸破裂則往往因早期無明顯

體征而導致漏診。診斷的關鍵在于凡上腹部創傷均應警覺十

二指腸損傷的可能,進而注意搜尋腹膜后積血、積液、積氣

的癥狀、體征和X線表現。如右上腹或右腰腹部持續性疼痛

且進行性加重,疼痛可向右肩及側睪丸放射;右上腹或右腰

腹部有固定壓痛;腹部體征嚴重程度與全身情況迅速惡化不

相符;腹部平片可見右腎及腰大肌輪廓不清,甚至可見腹膜

后花斑樣影的典型積氣征象等。剖腹探查時若十二指腸附近

腹膜后有血腫、組織黃染或有捻發音,應做Kocher切口探

查十二指腸降部或經橫結腸系膜根部處切開探查十二指腸

橫部。處理十二指腸損傷總的原則是修復缺損、轉流十二指

腸內容物及充分有效的引流。單純十二指腸破裂應盡量予以

修補。單純縫合有顧慮時,可加帶蒂胃漿肌片、腸漿肌片或

選用空腸襟漿膜層予以覆蓋加固。各式修補方法均應注意安

置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腸腔減壓管及腹腔引流管。十二指腸第

3、4段嚴重損傷合并有胰腺損傷者,則可能需要利用空腸襟

做與十二指腸的端端或端側吻合以轉流十二指腸內容。十

二指腸第1、2段嚴重損傷合并胰腺損傷者可考慮十二

指腸憩室化手術。只有胰頭及十二指腸降段嚴重碎裂者才應

考慮胰頭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