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家林業局關于印發《松材線蟲病
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的通知
林造發(2010)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
安嶺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局:
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
服務工作,近年來我局加大了新技術、新藥劑的研發、引進和試驗力度,特別是在
高效、低毒藥劑嚷蟲咻的使用和生物防治試驗方面取得了較好效果.結合各項新的
研究成果,我局組織專家在原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制定了《松材線
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認
真抓好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工作中遇到的重要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報告我局.
附件: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
二。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修訂版)
為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安全和造林綠化成果,促進經濟和生態建設穩步發展,遏
制松材線蟲病嚴重發生和擴散蔓延的勢頭,提高防治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普查監測
(一)疫情普查
1.普查范圍
本行政區轄內的所有松林。重點是與疫區毗鄰地帶、交通沿線、港口、風景區、
松木制品生產和使用單位、建筑工地、倉庫、駐軍營房、城鎮、木材集散地、移動
通訊站、電視發射臺、高壓線塔、電纜線路、光纜線路及高壓線路等地區附近的松
林。
2.普查內容
(1)疫情發生區查清發生分布范圍、發生面積(以小班面積為準,孤立松林以
實際面積統計)和病死樹數量,繪制發生分布圖表(省級到縣級、縣級到小班),計
算病死樹株率和經濟損失,掌握疫情發生情況,為制定年度防治計劃提供依據。
(2)非疫情發生區查清發現枯死松樹分布地點、樹種、面積、枯死株數、松
褐天牛危害情況,繪制松樹枯死情況分布圖表(省級到縣級、縣級到小班)。
3.普查時間
一般地區每年普查工作不得少于1次。在松褐天牛一年兩代的地區普查時間為
9—10月份;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區普查時間8-10月份.
重點區域每年普查工作至少2次,除在秋季開展普查外,在春季還應開展疫情
普查工作。松褐天牛一年兩代的地區在4-5月份進行;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區
在3—4月份進行。
4.普查方法
(1)踏查.根據當地松林分布的特點,設計出便于觀察全部林分的踏查路線;
沿踏查路線用目測方法或借用望遠鏡查找有無當年枯死樹,或針葉褪色,或針葉黃
化,或針葉枯萎,或針葉呈紅褐色等癥狀的松樹,選擇取樣對象.
(2)詳查.根據踏查結果,對可疑發病林分進一步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進行分
離鑒定,確定是否發生疫情。
(二)疫情監測
1.定期巡查監測
尚未發生松材線蟲病地區,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每月走重點
地區(見普查范圍)的附近松林進行巡杳,凡發現松樹有感病癥狀,立即取樣分離鑒定,
確定是否有松材線蟲。
2.定點監測
在發生區邊緣地帶設置固定監測點,定期調查,發現松樹枯死立即取樣分離鑒
定,確定是否有松材線蟲。
3.其他輔助監測技術
(1)打孔流脂監測
在松材線蟲病發生區或其邊緣,選擇外觀正常、針葉無明顯變色的松樹,用直徑
1厘米一1。5厘米的打孔器或皮帶銃子在松樹主干上打一可見木質部的圓孔(孔位
盡量選擇垂直位置),觀察打孔后松脂流出情況,初步判別健康樹和疑似罹病樹。
春、夏、秋季,打孔后24小時即可進行觀察,冬季打孔后48小時一72小時進行觀
察,對流脂情況進行判別:
一級流膠(健康樹):松脂從孔口流下,超過孔口邊緣;
二級流膠(疑似罹病樹):松脂沉積在孔口下緣;
三級流膠(疑似罹病樹):松脂滲出到圓孔壁上,呈粒狀;
四級流膠(疑似罹病樹):孔壁上無松脂流出。
對疑似罹病樹進行取樣分離鏡檢,確認是否有松材線蟲。要注意松樹樹種之間的
流脂差異,馬尾松要較黑松表現遲緩.
(2)誘捕器監測
于松褐天牛羽化期在林間設置誘捕器誘捕松褐天牛活體進行監測。每個誘捕器
之間距離為100米,誘捕器下端距地面1。5米左右.將誘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蟲活體
剪碎后用貝爾曼漏斗法進行分離,再鑒定是否攜帶松材線蟲.
一旦發現松褐天牛攜帶松材線蟲,則在誘捕點周圍10()米范圍內對枯死松樹和
瀕死松樹進行取樣分離鑒定,確定疫情發生地點.
禁止在疫情發生林分邊緣使用,防止疫情向外擴散蔓延。
(3)線蟲檢測管監測
在樹干上用電鉆(木工鉆)鉆一可見木質部的同孔,插入線蟲檢測管.1—4天后
拔出檢測管,通過檢視管壁凝結水內有無蠕動線蟲,再鑒定是否為松材線蟲.具體技
術操作規程參見附錄lo
(4)航空遙感監測
對地面不易調查的高山密林地區,采用航空遙感技術進行監測,發現枯死樹后,
再根據全球定位系統指示位置開展實地調查。實施航空遙感監測,要運用差分方法
對機上顯示的地理位置進行校正.
(三)取樣
1.取樣方法
(1)取樣部位一般情況下在樹干下部(胸高處)、上部(主干與主側枝交界處)、
中部(上、下部之間)3個部位取樣.如僅部分枝條表現癥狀的,要在樹干上部和死亡
的枝條上取樣.如外部表現癥狀明顯的可在胸高處取樣。在春季松褐天牛化蛹期,可
在蛹室周圍取樣。
(2)取樣時在取樣部位剝凈樹皮,直接砍取100—200克木片;或剝凈樹皮,用
手搖鉆從木質部至髓心鉆取1()()—20()克木屑;或在取樣部位分別截取2厘米厚的圓
盤。
(3)取樣時應排除人畜破壞、森林火災、其他病蟲害等原因造成的枯死樹.
(4)取樣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松材線蟲病發病高峰期一般在9-10月,從表現出針葉變黃、樹脂分泌減少
甚至停止至死亡約1個月至1個半月.
一■在松林中一般是優勢木先發病.
--由于不同地區種源的松材線蟲的致病性、松樹的抗性差異等原因,一些松樹僅
部分枝條表現感病外部癥狀。這種癥狀在混交林中表現尤其明顯.
■一抽取樣品要及時并重點抽取尚未完全枯死或剛枯死的優勢木(針葉呈黃綠或
黃褐色,尚未完全枯萎,樹皮尚未脫落,材質尚未腐朽).
(5)所取的樣品要及時貼上標簽(記錄樣品號、采集地點、樹種、樹齡、取
樣時間和取樣人等)。
2.抽樣數量
以林業小班為單位,表現典型癥狀的松樹在1()株以下時全部取樣;1()株以上時
先抽取10株,再選取其余數量的1%—5%。
3.樣品的保存與處理
取回的樣品應及時分離鑒定,若需要保存可采取以下方法:將木片裝入塑料袋
內,扎緊袋口,在袋上扎幾個小孔(也可直接保存木段、圓盤),放入4℃冰箱.若需
長期保存,要經常在樣品上噴水(一般在半個月至1個月內完成分離鑒定).
樣品分離鑒定結束后應及時對樣品進行銷毀。
注:松材線蟲普查監測工作具體技術操作規程參見國家標準《松材線蟲普查監
測技術規程(GB/T23478—2009)K
(四)分離鑒定
1.線蟲分離
將取回的樣品在室內采用貝爾曼漏斗法或淺盤法進行線蟲分離,分圈時間一般
需12小時以上.將分離液體收集到試管或燒杯中,通過自然沉淀或離心后進行鏡檢。
2.線蟲培養
(1)疫木保溫保濕培養:將樣品鋸成小段,置于燒杯中加少量清水,木段下端浸在
水中,木段上端用濕紗布覆蓋,在30℃條件下保溫保濕培養3天,倒取杯中水液,可
獲得較多雌雄成蟲;或將樣品木段適當浸濕,放于塑料袋里,扎緊袋口,置于30℃培
養箱中3天取出重新分離,可獲得較多雌雄成蟲。
(2)單異活體培養:制備馬鈴薯一葡萄糖一瓊脂培養基(PDA)平板。用盤多毛
他(Pestalotiaspp.)或鐮刀胞(Fusariumsppo)或灰葡萄泡(Botrytiscinerea)培養線
蟲。無菌條件下將多毛抱或鐮刀抱或灰葡萄抱接種在PDA平板上,置于25℃-28℃
恒溫培養4-5天,菌絲長滿平板時接種線點°多毛抱或鐮刀抱在30°。恒溫條件下
保濕培養線蟲,接種2()條幼蟲,48小時即可分離鑒定,線蟲量少時可相應延長培養
時間.灰葡萄泡在25℃恒溫培養線蟲,培養時間要加長1—3天。
3.玻片的制作
(1)臨時水玻片的制作: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水滴,水滴的量以加蓋玻片后
恰好充滿蓋玻片下的空間為好。用細針挑取,或用毛細滴管吸取線蟲置于載玻片的
水滴中,并使之沉底。將有線蟲的載玻片在酒精燈的火焰上往返通過5-6秒,殺死
線蟲。用細針擺好水滴中的死線蟲,然后用鐐子夾蓋玻片從--側輕輕蓋下。
(2)半永久玻片的制作:將分離所得的線蟲液,轉移至離心管中,2000轉/分離心
3分鐘。吸去上部清水并保留底部3—4毫升線蟲液,置于53c熱水中15分鐘殺死
線蟲,待冷卻后,加入等體積的TAF液固定48小時以上.再用上述方法再離心,用微
量移液器吸取離心管底部線蟲液,滴加進裝有2毫升棉藍一乳酚油的鐘面皿中,置
恒溫烘箱中45c脫水24小時。
在載玻片上加上封片蠟圈,用挑針加一小滴甘油于蠟圈中心位置.解剖鏡下挑取
脫水后的目標線蟲于甘油中,使其沉底并位于甘油滴中心位置。在封片蠟圈上放置
蓋玻片,轉移至控溫電熱平板上,保持75℃使蠟完全融化,取下并自然冷卻后用透
明指甲油加封一次。
4、鑒定
(1)常規顯微鏡形態鑒定(僅適用于雌雄成蟲,以雌成蟲為主):將制作好的玻
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其形態,判別是否為松材線蟲。
注:松材線蟲分離、培養、鏡檢技術操作規程參見國家標準《松材線蟲病檢疫
技術規程(GB/T23476-2009)?
(2)分子檢測(適用于各蟲態):松材線蟲的分子檢測技術采用實時PCR檢測
技術,操作規程見附錄2.所需儀器和試劑可與國家林業局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檢驗
鑒定技術培訓中心聯系。
二、疫情報告、公布與撤銷
(一)疫情確認
1.新發現疫情的省(區、市),疫情鑒定以國家林業局全國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檢
驗鑒定技術培訓中心或國家林、業局林業有害生物檢驗鑒定中心鑒定結論為準,由國
家林業局最后確認.
2.新發現疫情的縣級行政區,疫情鑒定以省級以上森防部門或國家林業局認可
的專家鑒定結論為準,由省級林業主管部門最后確認.
(二)疫情報告
1.普查結果報告:春季普查報告應在5月份、秋季普查報告應在11月份報告國
家林業局;報告中應附年度松材線蟲病監測普查統計表和年度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統計表。
2、月報告:各省(區、市)森防機構定期以電子郵件和書面形式同時向國家林
業局森防總站報送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進展情況.實行定期除治(集中在秋季普查后
至翌年松褐天牛羽化前開展疫木除治)的,每月報送一次;實行常年除治的,每季度
報送?次。疫情監測情況每月報送?次。
3、新發疫情報告:在疫情監測中,一旦經技術鑒定證實新發現松材線蟲病,當
地林業主管部門應在一周內逐級將發生地點、發現日期、林分狀況、發病面積、病
死樹數量等報告國家林業局和當地人民政府.
(三)疫情公布
國家林業局根據全國松材線蟲病疫情調查結果,每年正式以公告或新聞發布會
等形式公布松材線蟲病疫情信息.
(四)疫情撤銷
1.當疫情發生區通過有效手段根除疫情后,由國家林業局以公告或新聞發布會
等形式宣布該地解除疫情。
2.撤銷疫情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通過有效手段根除后,分布區中沒有松材線蟲的寄主植物。
——通過有效手段根除后,連續3年疫情普查監測中沒有發現松材線蟲。
三、防治措施
(一)規劃設計
1.各省(區、市)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林業局的總體部署和本省(區、市)松
材線蟲病秋季普查結果,制定本省(區、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方案。
2、各縣級疫情發生區根據本省(區、市)松材線蟲病防治預案,結合本地松材
線蟲病傳播規律、發生區的地理位置、林分用途、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因素,以
縣級行政區為單位,進行防治作業設計。作業設計要劃分不同治理類型,實行分類
施策,分區治理。內容包括不同類型區的特點、范圍、面積、治理對策和技術措施。
面積、技術措施和工程量要落實到林業小班,并繪制施工作業圖、表和文字說明。
3.防治作業區以實標發生林份邊緣為基準,向外延伸一定范圍作為緩沖區.緩
沖區按發生區處理。
4、省級防治預案應通過專家論證,并報國家林業局審批;縣級防治作業設計
應通過省級(或逐級)審批.
(二)疫木除治
1、皆伐
適用范圍:需要盡快根除的疫點,如孤立疫點、新發生疫點、區域位置重要的
疫點等.此外,在病死樹率高并且松林無保存價值的地方(或松樹數量不占主要比
例的混交林)也可采用。
作業要求:防治作業區以實際發生林份邊緣為基準,向外至少延伸100米。在
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前由外向內皆伐所有松材線蟲的寄主植物,所有伐除的病死樹、
活樹、直徑超過1厘米的枝條均須作除害處理,并應在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前完成;
在操作允許的條件下,病死木伐樁高度不得超過5厘米。
2.疫木清理
適用范圍:自然保護區和重要風景林區及其他特殊用途松林等必須保留松樹的
林份、大面積松林且連片發生無法短期內徹底根除疫情的地方。
作業要求:防治作業區以實際發生林份邊緣為基準,向外至少延伸2000米.在
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前(松褐天牛一年一代的地區為10月至翌年4月;松褐天牛一年
兩代的地區為7至8月和11月至翌年3月)由外向內伐除包括病死松樹、疑似感
病木、衰弱木、受壓木、風折木、旱死木、雪壓木、當年枯死或已經萎焉的側枝以
及各種人為亂砍濫伐的松樹枝、干及伐樁等,所有伐除的松木及直徑超過1厘米的
枝條均須作除害處理,并應在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前完成;在操作允許的條件下,伐樁
高度不得超過5厘米。
注意事項:我國松材線蟲病造成的松樹枯死存在越年病枯死現象,因此在松褐
天牛羽化前應對防治作業區出現的枯死松樹再清理一次。
注:松材線蟲病疫木清理技術操作辦法參見林業行業標準《松材線蟲病疫木清
理技術規范(LY/T1865—2009)》
3.疫點封鎖
適用范圍:病害發生面積大,危害嚴重,實施皆伐或清除感病木難度大,且不會
造成疫情自然擴散的地區可采用全面疫點封鎖措施.
作業要求:禁止砍伐疫點內所有寄主植物,包括枝條.
4.伐樁處理
病死木砍伐后伐樁可選擇如下方法之一進行除害處理:
伐樁全部連根挖出后集中除害處理.
--枯死松樹的伐樁全部去皮后噴16%瞳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1:100倍液至伐
樁濕透(或磷化鋁1—2粒),再加套0c8亳米以卜厚度的塑料農膜袋并在四周底
土。也可使用國家林業局推薦的其他藥劑.
(三)松褐天牛防治
1.設置誘木防治
適用范圍:采用疫木清理措施的松林.
作業要求:在發生區內選擇衰弱或較小的松樹作為誘木引誘松褐天牛集中在誘
木上產卵,每10畝設置一株,并用GPS定位.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在誘木基部離地
面30-40厘米處的3個方向側面,用刀砍3-4刀(小樹可少些),用注射器把引
誘劑注入刀口內。誘木引誘劑使用濃度為1:3(1份引誘劑原液用3倍清水稀釋)。
施藥量(毫升)大致與誘木樹干基部直徑(厘米)樹相當。于每年秋季將誘木伐除并
進行除害處理。或直接在林間放置新鮮松木段引誘松褐天牛集中在誘木上產卵,待產
卵期后集中除害處理。
注意事項:禁止在疫情發生林分邊緣使用,防止疫情向外擴散蔓延,同時要加強
誘木管理,嚴防誘木流失。
2.化學藥劑防治
適用范圍:所有松材線蟲病發生區。
作業要求:防治作業區以實際發生林分邊緣為基準,向外至少延伸200()米。使
用腺蟲咻(也可使用國家林業局推薦的其他藥劑)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和第一次藥劑
有效期末連續2次采取飛機,或地面噴藥進行松褐天牛防治。使用藥劑和方法見附
錄3。或在松褐天牛幼齡幼蟲期,對樹干噴灑16%哇硫磷?丁硫克百威乳油80倍液,
從樹梗到樹干基部,全株噴灑均勻。
3.天敵防治
(I)利用管氏腫腿蜂或川硬皮腫腿蜂防治
放蜂時間:一般在松褐天牛幼蟲幼齡期,氣溫25—28℃,相對濕度60%—70%的
晴天放蜂。
放蜂方法:
一一單株放蜂:在零星危害的林分,采取單株放蜂。放蜂時,選擇有松褐天牛危害
的松樹,在樹干上斜插一根大頭針,將蜂管棉塞打開后,蜂管倒插在大頭針上,管底
略高于管口,以防止雨水浸入。也可以把蜂管口倒插在樹木枝梗上.
--中心點放蜂:在較大面積被害林分,采取中心點放蜂。每1()畝林地布設一
個放蜂點,每點放蜂1萬頭左右.放蜂時,根據平均每玻管含蜂量推算每個放蜂點放
置蜂管數量,將蜂管棉塞打開后,蜂管平攤在靠近若干株松樹的地表中央,讓蜂自
行在林間擴散尋找寄主C
(2)利用誘木+花斑花絨寄甲卵塊或成蟲防治
在松褐天牛種群數量較低的松林,每畝林地設1株至2株誘木;當該誘木中的松
褐天牛幼蟲發育到2齡至3齡時,伐倒誘樹,每株誘木釋放花斑花絨寄甲卵1000粒
或釋放成蟲20對。
操作方法是:利用人工繁殖的花斑花絨寄甲卵堆,按卵堆的自然大小剪成每塊
含80粒至200粒卵的卵塊,制成卵卡,將卵卡用訂書機均勻釘到樹干上。釋放成蟲
于下午黃昏時候進行,直接將成蟲釋放到樹干基部即可。
(3)直接在松林中釋放花斑花絨寄甲卵塊或成蟲防治
一.在松褐天牛種群數量較低的林分,每畝松林選擇松樹枯死木或有松褐天牛危
害的松樹4株至5株,作為直接釋放花斑花絨寄甲卵或成蟲的受體,釋放量為卵
2000粒/株,或成蟲1()對/株.
一■在松福天牛發生嚴重的林分(在每畝松林地受害死樹15株以上),按每畝釋
放花斑花絨寄甲卵2萬粒或成蟲150對的釋放量釋放。
釋放卵卡、成蟲的時間和操作方法同上。
(4)管氏腫腿蜂或川硬皮腫腿蜂+花斑花絨寄甲卵塊或成蟲防治
在林分內受害木中松褐天牛幼蟲1—2齡時釋放管氏腫腿蜂或川硬皮腫腿蜂,
在松褐天牛幼蟲發育至2齡以上時釋放花斑花絨寄甲,釋放量和操作方法同上.
(5)注意事項
在釋放花斑花絨寄甲的林分中,花斑花絨寄甲已寄生在死樹中松褐天牛上,不
要將誘木和枯死樹清理出林地,可于松褐天牛羽化前砍伐集中起來,放在林中,用8
目鐵絲網籠罩住,待花絨寄甲羽化遷飛后將誘木集中并燒毀.
(四)名松古樹保護
對有特殊意義的名松古樹可在樹干上打孔注藥進行保護,具體技術操作辦法及
使用藥劑見附錄4.
注:松褐天牛防治具體技術措施參見林業行業標準《松褐天牛防治技術規范
(LY/T1866—2009)》
四、防治成效檢查
(一)疫木除治質量檢查
1.調查時間:除治工作結束至松褐天牛羽化前.
2.評價指標:實施清理的林分無病死樹;防治作業區伐樁高度低于5厘米并進
行處理;除治跡地不殘留直徑1厘米以上松樹枝梗.
3.抽查比例:
(1)縣級疫情發生區:有基本根除任務的、或上年度新發生的、或疫情上升
的、或縣級自查達到基本根除目標的,應該全部檢管其余縣級疫情發生區檢查數量
不少于1/3.
(2)鄉鎮級疫點:直點抽查新發疫點、有根除任務及區域位置重要的疫點。抽
查率應不少于1/2.
(3)發生小班:每個鄉鎮發病小班1個到3個的,全部檢查;每個鄉鎮有4個
以上發病小班的,隨機抽取3個小班進行檢查.
(三)防治效果檢查
1.調查時間:每年秋季.
2、評價指標:對照國家林業局下達的年度除治任務書要求的年度防治目標任
務逐條檢查,年度任務未提出要求的地方隨機抽查。
五、疫木除害處理和安全利用
(一)除害處理方法
根據當地的疫木數量、疫木處理能力等實際情況,在保證疫木不流失和處理質
量的前提下,選擇以下1種或1種以上的方法進行除害處理。所有處理必須在松褐
天牛非羽化期內進行。
1.熱處理:將疫木置于熱風型干燥窯,或木材專用熱風(蒸汽)烘干箱內,對其進
行加熱處理時,在木材中心溫度達到65℃以上后,存持續處理4小時.具體方法見附
錄5.6o
2、微波處理:將疫木制成板材或方料,利用特定的疫木微波除害處理設施設備,
根據疫木的含水率、厚度和溫度安排微波處理時間,直至達到處理要求。具體方法
見附錄7、80
3.集中熏蒸處理:疫木熏蒸常用熏蒸劑有漠甲烷(CH3Br)、硫酰氟(SO2F2)、
磷化鋁(A1P)。在遠離居民區、公共場所、人口稠密的地方,選取地勢平坦、土壤緊
密、向陽、通風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為熏蒸場所,對疫木進行熏蒸處理,直至
達到處理要求。具體方法見附錄9。
4、制板處理:在松褐天牛非羽化期,將疫木按照膠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
板生產工序,加工制作成膠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并在加工制作過程中,將
松材線蟲及其媒介昆蟲殺死,達到除害處理的目的。疫木處理過程中枝枝和廢料應在
同期全部燒毀.
5.燒炭處理:將疫木置于炭窯中燃燒2—5小時后,封閉點火孔。
6.造紙處理:利用疫木進行造紙,在造紙生產的制漿丁序中將媒介昆蟲和松材線
蟲殺死,達到疫木除害處理的目的.
7、燒毀處理:選取遠離居民區、建筑物且交通方便的地點進行燒毀.可使用易
燃物引火焚燒疫木。
8、林間就地用作培育茯苓的材料:將感病松木伐倒后,截成長度為60厘米的木
段,集中在林地內晾曬10天后,當木段含水量約在25%—28%時,接茯苓菌種。接
種后將木段放入80厘米X50厘米*35厘米規格的坑內,坑內及段木上撒殺蟲劑,
再掩土填埋、壓實,覆土厚度高出木段15厘米。
9、林間就地套袋熏蒸:將砍伐的樹干及直徑1厘米以上的樹枝截成長度100
厘米一150厘米的木段,在林間空地裝入0。8厘米以上厚度的塑料農膜袋里,投放
56%磷化鋁藥片進行熏蒸,用量每立方米體積20克,密封10天一15天。熏蒸袋上
有警示標志(注明:處理單位、處理時間、藥劑名稱)。使用磷化鋁熏蒸處理應在
室外最低溫度10℃以上時進行。
(二)疫木安全利用
疫木安全利用是指將疫木在指定的廠家通過熱處理、微波處理后進行利用,或
在指定的廠家將疫木制作膠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纖維板、造紙,或將疫木就地用
作培育茯苓的材料.有條件的地方應開展疫木安全利用,以減少損失.
六、檢疫封鎖措施
(一)松材線蟲病發生省份要按照《森林法》、《植物檢疫條例》和《國務院辦公
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和除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劃定松材線蟲病疫區,
并在疫區周圍設定4公里隔離區。
(二)嚴格按照國家林業局有關規定,做好對轄區內生產、使用、經營松木及其
制品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全面登記工作,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生產使用經營松
木單位和個人檔案》,并建立廠家報告制度。
(三)要經常性地對轄區內松苗繁育基地、加工、使用、經營松木的單位進行檢
疫檢查,嚴厲查處非法加工、利用、經營疫情發生區松材及其制品的行為。實施檢
疫檢查的抽樣比例,苗木按一批貨物總件數的5%進行抽樣、木材按總件數的10%進
行抽樣。所抽樣品的取樣分離鑒定方法按本文“疫情監測”中的“取樣、分離”和
“鑒定”欄規定進行。發現帶疫材料就地實施除害處理(處理方法參見本文“疫木除
害處理”),切實防止松材線蟲病傳播。對有組織實施疫木安全利用的,有關森檢部
門要指定專人全過程監督。
(四)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需要調入松木包裝材料的,調入單位或個人應向當
地有關植物檢疫機構申報,經審查后,視情況提出檢疫管理意見,同時向調出方森
防檢疫機構提出《檢疫要求書》.
(五)發生區要在主要通道設立森林植物檢疫檢查站(或木材檢查站),配備必
要的專職或兼職檢疫人員,對運出發生區的松木及制品進行檢查,發現非法調運疫
木及其制品必須就地進行除害處理.
運輸松材線蟲病發生區松木包裝材料車輛途經的有關植物檢疫檢查站要查驗
有關運輸單證、標志等。如發現途經貨物的松木包裝材料未達到標準要求的,應當
依法予以扣留,并通知所在有關植物檢疫機構處理。可采用的處理措施有:除害處
理、改變用途、退運處理、銷毀等。處理費用及其損失由責任人承擔。
七、預防措施
(一)黃山、張家界等重點預防區要采取人工清除松林內衰弱松木、施放天敵等
綜合措施防治松褐天牛,降低疫情發生風險;要結合造林項目,有計劃地對現有純松
林進行改造;對有特殊意義的松樹,應采用保護劑進行重點保護。
(二)其他未發現松材線蟲病疫情的適生區要加強疫情監測普查,做到及時發現
及時根除。對松褐天牛蟲口密度較大的林分,要采取人工、化學等措施降低蟲口密
度.要加強對純松林的改造,增加闊葉林比例,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
(三)加強復檢工作,松木包裝材料調入地的有關植物檢疫機構復檢發現有松材
線蟲或松褐天牛活體存在的跡象,應采取緊急措施,如除害處理、焚燒或作人造板、
造紙原料或拒絕入境等,并將有關情況及時通知調出地有關植物檢疫機構.
(四)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可能造成松材線蟲病適生區北移,北京、天津、河北、
山西、甘肅等省份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強松材線蟲病預防工作,防止疫情入侵。
附錄:1.線蟲檢測管檢測松材線蟲技術
2.松材線蟲實時PCR檢測技術
3.嚷蟲咻防治松褐天牛成蟲技術方法
4.名松古樹打孔注藥保護技術
5.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熱風烘干箱處理)
6.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熱風干燥窯處理)
7、松材線蟲病疫木微波處理技術(輯軸式)
8、松材線蟲病疫木微波處理技術(隧道式)
9、松材線蟲病疫木熏蒸處理技術
附錄1
線蟲檢測管檢測松材線蟲技術
1適用范圍
松屬植物的活體及木材、木制品等。
2分散型松材線蟲取樣
2.1引誘劑配制和引誘管制備
2.1o1將Q一菠烯(AcrosOrganics,98%),B—旅烯(FlukaChemieAG,80%)和長葉烯(Acros
Organics,99%),按照比例1:2.7:1。1配制后用40/1n—hexane溶解(FisherChemicals,99%)
成濃度為7mg/40pl的引誘劑備用.
2。lo2取樣管由一個2ml離心管制成(北京Zohonice科技有限發展公司,北京),內裝引誘劑
載體橡膠頭(通州順義塑料廠,北京),將0。8%瓊脂凝固在載體上方周圍。取樣管封口儲藏在
4(C待用。在試驗前,將40川引誘劑滴入到橡膠頭,待溶劑被揮發后,進行取樣。
2.2取樣方法
2。2。111月-來年的4月,林間松木中松材線蟲屬于分散型松材線蟲,并聚集在松墨天牛蛹室
周圍。取樣時,用電鉆垂直打入松墨天牛橢圓形取食孔(2cm深,1cm直徑),并使之與天然蛹室
相通,引誘管插入取樣孔,2-24小時后拔出。
2。2。2對非當年病害原木進行調查,如果找到橢圓形松果天牛侵入孔,即電鉆垂直打入取食
孔(2cm深,1cm直徑),并使之與天然蛹室相通,引誘管插入取樣孔,2—24小時后拔出。
3繁殖型松材線蟲取樣
3。1引誘劑配制
將a—茨烯(AcrosOrganics,98%),B—菠烯(FlukaChcmicAG,80%)和長葉烯(AcrosOrganics,
99%),按照比例1:0。1:0.01配制后用40pln-hexane溶解(FisherChemicals,99%)成濃
度為130mg/40pl的引誘劑備用。
3.2取樣孔橫截面部位選擇
取樣孔選擇在樹體南面進行打孔,深度為2—3cm。
3.3取樣高度選擇
3.3。1對于初步表現癥狀的松樹:葉失綠80%,無刻槽,枝條有天牛取食痕跡,無腐生線蟲,無小
低、白蟻危害;取樣部位選擇樹干上部分杈側枝處,有天牛取食痕跡部位附近.
332當癥狀表現為葉失綠99%,針葉紅褐色,無刻槽,無小蠹、白蟻危害:取樣部位為樹干2m
附近.
3。3.3當癥狀表現為下部釬葉黃褐色,上部針葉紅褐色。天牛刻槽多,有天牛蛀屑,有小盍、
白蟻等次生害蟲危害:取樣部位為樹干1—1。5m處。
3。3。4當癥狀表現為枯萎死亡,刻槽多,小盤、白蟻等次生害蟲危害嚴重,線蟲量很少,選擇
樹干基部1m處。
4鏡檢
室內用水將引誘管中瓊脂沖出,倒入3。5cm直徑培養皿中,放置片刻,在顯微鏡下觀察線蟲形態,
對松材線蟲加以鑒定。根據種的特征、與近緣種的區別鑒定是否為松材線蟲.
附錄2
松材線蟲實時PCR檢測技術
I檢測程序
松材線蟲分離一基為組DNA提取一實時PCR擴增一數據分析一結果判定.
2檢測試劑
2.IDNA提取試劑:線蟲裂解液
2.2實時PCR擴增試劑:探針(TaqMan-ll)、引物對(F1I/RI1)>TaqManUniversalPCR
MasterMix
3操作步驟
3。1線蟲基因組DNA的提取
3。31吸取2—3ul線蟲混合液于Eppendorf管中;
3.1.2加入18U1F11液;
3。1.3加入2ul預冷RU液體:
3。1.4加入17ul的雙蒸水(C液);
3.1.5在PCR儀上,于65—70℃條件下保溫處理35分鐘;在95℃條件下保溫處理10分鐘;
3.U612000rpm離心5min,上清液(X液)用于擴增.
3.2準備實時PCR擴增反應板
在Eppendorf管中依次加入下列成分:
3.2olPCRMasterMIX(K液)5ul;
3.2o210umol/LTaqMan探針(L液)0。5ul;
3o2o3lOumol/L正向引物與負向引物(M)共0.5ul;
3.2。4上述步驟1所提雙的DNA模版(X液)0.5ul;
3。2o5滅菌雙蒸水(C液)3。5ulo
3o3創建反應板文件
3o3。1點擊file下拉菜單中的new(新建文件)。
3。3。2在platcNme欄編輯文件名,如2006-09-16,單擊Next。
3.3.3選擇要添加到反應板文件的探針.
a。單擊選擇一個探針(本實驗中,taqMan探針選fam,TaqMan—Mgb探針選stdl);
b單擊add鍵.探針即被添加到反應板文件中;
c單擊Next鍵。
3.3。4為每反應孔指定探針和任務。
a單擊一個反應孔(對于重復,選擇一組反應孔),以便選取它(們)。
b單擊探針名,為反應孔選定探針。
c單擊task(任務)欄的下邊,以指定探針任務.
d單擊ues(使用).所選反應孔中顯示探針任務和顏色。
e單擊Finish(完成)。SDS軟件即創建反應板文件。
3。3。5輸入樣本名。
a單擊View〉wellInspecior(反應孔設定).
b單擊一個反應孔或選中多個重復反應孔。
c輸入樣本名.
d重復a至c,直到所有反應孔均指定好樣本名.
e關閉wellInspcctoro
3。4設計熱循環條件
反應程序
50℃2min,95℃10min;
35個循環程序為95c15s,60℃35s。
3.5運行反應板
3.6數據分析
3.7結果判讀
根據CT值或擴增信號均可以判讀檢測樣品中是否含有松材線蟲。
3o1條2條3條4條5條6條7條8條
7.1CT
值:由
下表可
知,單條
松材線
蟲擴增
的CT
值小于
30,因
此,在
實際檢
測過程
中當
檢加樣
品的CT
值小于
35時,
即可非
常肯定
地判斷
檢測樣
品中含
有松材
線蟲。
但當檢
測樣品
的CT
值大于
35或無
CT值
時,即可
判斷檢
測樣品
中不含
有松材
線蟲。
Sample
CT29292828262524。24.2434
6178064445272937314921482696
實時PCR擴增圖譜
3。7.2擴增信號
如上圖,2號待測樣本與4號陽性對照的擴增圖譜有陽性擴增信號,則2號待測樣本中含有松材
線蟲,1號、3號待測樣本與5號陰性對照沒有陽性擴增熒光信號,則1號、3號待測樣本中不含
有松材線蟲。
4松材線蟲實時PCR檢測儀器設備
實時PCR基因擴增,離心機,冰箱,漩渦混合氣,2。5uk20ul、200ul移液器。
附錄3
睡蟲咻防治松褐天牛成蟲技術方法
1主要劑型
我國林業目前主要使用劑型為2%曝蟲咻微膠囊懸浮劑、1%嗨蟲咻微膠囊粉劑。
2使用方法
2.12%嗨蟲咻微囊懸浮劑使用方法
2o1.1飛機低容量噴霧防治
防治適期:在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和第一次藥劑有效期末(約隔30日)各噴一次。
藥劑:2%噬蟲咻微囊懸浮劑.
方法:以1:8比例稀釋后按500—70()ml/畝用量飛機低容量噴霧。
2.1.2林間用機動噴霧機防治
防治適期:同上。
藥劑:2%嗥蟲咻微囊懸浮劑。
方法:將2%的睡蟲咻微膠囊懸浮劑兌水稀釋2000倍后以2000ml/畝用量,用機動噴霧機噴
霧,將藥液噴灑在枝干、樹冠和其他天牛成蟲喜出沒之處,以樹皮微濕為宜.
注意事項:忌陰雨天噴霧,若施藥6小時內遇雨,藥效會大大降低。正常情況下,2%喔蟲咻
微囊懸浮劑降雨量較少地區的持效期可應達到60天以上,在連續小雨地區,其防效可達30天以
上,但在施藥后若遇暴雨天氣與其他因素影響而造成藥劑沆失,應考慮補防。
a.2%噫蟲咻微囊懸浮劑還應達到以下技術指標:
b.有效成分含量應大于2%
c.游離有效成分釋放速度小于5%
d.成囊率大于95%
e.懸浮率大于75%
f.熱貯穩定性:合格
g.微囊平均粒度小于5um
2。21%唾蟲咻微囊粉劑使用方法
2o2。1林間用機動噴粉機防治
防治適期:同上.
藥劑%嗥蟲咻微膠囊顆粒劑。
方法:以1:1。5比例將1%口塞蟲咻微膠囊粉劑與滑石粉或高嶺土拌勻后,按500g/畝用量,用機
動靜電噴粉機進行林間噴粉,
注意事項:在郁閉度較高的林區可適當加大藥劑用量。噴粉時要注意風向,以順風為宜。噴粉選
擇清晨林間露水較多時為最佳,以便藥劑更好地黏附在樹枝和樹干上。
2。2.2利用滅蟲布撒器防治
防治適期:同上。
藥劑:1%嚓蟲咻微膠囊粉劑。
藥劑用量及使用方法:按1:1。5比例加入滑石粉或高嶺土拌勻后,制成橢圓型(長徑180
±5mm,寬徑110±0.5mm)、重約1400g的滅蟲藥包,使用便攜式或車載式布撒器進行作業,
每個藥包防治面積為6—8畝。
方法:檢查滅蟲彈標簽是否與發射項目一致,核對無誤后剪去標簽;去掉滅蟲彈尾部延期管
的保護帽;將延期管頭朝下,用送彈器將滅蟲彈送入發射器底部;將發射藥管裝入尾栓高壓室內,
擰緊擊發裝置;拉起擊針,將拉火繩置于發射器上,發射人員退至安全距離后進行發射即可.
注意事項:滅蟲藥包及布撒器安全管理要嚴格按《國家林業局關于卬發〈滅蟲藥包及布撒器
安全管理暫行方案〉的通知》(林造發[2006]210號)執行.
注:正常情況下,2%曝蟲咻微囊懸浮劑降雨量較少地區的持效期可應達到60天以上,在連
續小雨地區,其防效可達30天以上;但在施藥后若遇暴雨天氣與其他因素影響而造成藥劑流失,
持續效果會明顯卜降,需要補防.
a.1%曝蟲咻微囊粉劑,還應達到以下技術指標
b.有效成分含量大于1%
c.微囊平均粒徑小于lOum
d.水分含量小于2%
e.游離有效成分釋放速率小于5%
f.熱貯穩定性:合格
流動性:合格
3其他
如用其他劑型,可根據藥劑使用說明書,參照上述方法使用.
附錄4
名松古樹打孔注藥保護技術
1松材線蟲免疫注射液
lo1使用時間:當年12月至次年3月10日前,最佳時期為當年12月至次年1月。
I。2使用方法:用打孔器桿與樹干成45°夾角,夾角開口斜向上;移去或剪開注射瓶的瓶尖頭
部,頭部插入注入孔,然后再注射瓶底開出氣孔,即可輸液;輸液結束后需封住傷口。
lo3劑量:見下表
不同胸徑松樹免疫注射用藥量表
胸徑株株10m】/瓶50ml/瓶
(cm)/m3/m'0.5%1%2%0.5%1%2%
(9500.021支
10-250o041支1支
13
14-100.12支I支2支
16
17-50.22支4支
21
22-2.50.41支2支
30
SI-112支4支1支2支
39
40-0o522支4支
51
52-0.2544支8支
69
70-0o255支9支
75
)760.11010支20支
23%甲維鹽-阿維菌素注干液劑
2。1使用時間:當年12月至次年3月10日前,最佳時期為當年12月至次年1月。
2。2使用方法:在松樹基部斜打一夾角45。、方向斜向上、直徑4mm、深5cm的小孔;用
刀片斜切注藥嘴,用大頭針打透氣盲孔,再將注藥嘴插入打好的小孔中.
2o3劑量:2ml/cm胸徑.(或:樹木胸徑15cm以下,每株注25ml一瓶;胸徑20—30cm,每株注
50ml一瓶;胸徑30cm以上、每株注50ml兩瓶.)
注意:注藥嘴以切出注藥孔即可,不宜切的過大;透氣盲孔孔透即可;注藥瓶內藥液1―2天時間
流完為宜;樹皮較厚的松樹:用刀刮一小塊致韌皮部后再打孔.
3松線光
3。1使用時間:當年12月至次年3月10日前,最佳時期為當年12月至次年1月.
3。2使用方法:在樹干距離地面Im左右處用穿孔器打一夾角45°、方向斜向上、直徑
約6—7mm,深約5—8cm的孔。拆掉容器的注入頭部,注意不要漏藥液,頭部插入注入孔,輕擊
容器底部,然后用針頭在底打通空氣流通孔,注入藥液。注入完畢后,拔出空容器,然后在注入孔內
插入愈合劑或木塞子蓋上.
3.3劑量:20cm以下胸徑的使用3支;胸徑20cm以上,每增加5cm,增加使用1支.(每支
60ml)
注意:盡量在天氣晴朗的白天進行;選擇注孔位置,需避免死節、受傷部位及枝梗下部.
41o2%阿維菌素微膠囊水懸浮劑
4.1使用時間:松褐天牛幼蟲期。
4。2使用方法:按松樹的胸徑計算,胸徑10—15cm打一個孔,孔距地面30cm,孔徑2。0—2。
5cm,與樹干呈30°向下傾斜,孔深15—20cm.將藥注入孔內并用粘土將孔洞封死。
4.3劑量:馬尾松胸徑每厘米用藥1ml,黑松胸徑每厘米用藥105mlo
5保樹靈
5。1使用時間:松褐天牛幼蟲期。
5。2使用方法:呈45°鉆孔或刀劈,深5—6cm;旋下小蓋,刺破封口,插上插頭,旋緊后將插頭
緊插在口中。
5。3劑量:一般情況下,胸徑8-l()cm插一瓶;胸徑大于10cm的插2—4瓶,盡量插主枝上部
主干和一級主枝分叉下方,或每根主枝上一瓶。
616%唾硫磷?丁硫克百威乳劑
6.1使用時間:松褐天牛羽化初期前3個月。
6o2使用方法:在樹干基部(離地面0。5m處)的3個方向,用10mm鉆頭的打孔機,打向下
與樹干縱軸呈45°的斜孔,孔深8—10cm,打孔注入16%喳硫磷?丁硫克百威乳劑1:1藥液,藥
劑用特制塑料瓶包裝,30向/瓶,將瓶口部分插入孔中注入藥劑。完成注射后,拔出空瓶,用木塞
封住藥孔,注射孔用黏土封口,進行保護和治療。
6。3劑量:每年注射一次,注射劑量見下表。
樹干打孔注射16%噗硫磷?丁硫克百威乳劑用量參考
胸圍(cm)原藥(ml)1:1藥液(ml)
30-471020
48-632040
64-783060
79-944080
95-11060120
111-125100200
126-14112()240
142-157140280
158-172160320
173-188180360
188以上200400
附錄5
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
(熱風烘干箱處理)
1適用條件
適用于除害處理任何厚度的松材線蟲病疫木.
2設施設備
一一木材專用熱風(蒸汽)烘干箱。
其他設備:熱風處理自動控制系統。
3準備工作
制訂熱風處理方案;
確定熱風處理對象的類別、數量、厚度(直徑)以及是否適合熱處理等基本情況;
確定熱風處理的溫度、時間。
熱風型烘干箱的清掃和密封性檢杳;
熱風處理設備的安放和性能的檢測、調試;
設置松材線蟲病疫木處理點標志.
4處理步驟
4。1裝箱
將長松材堆放在材堆兩側,短枝應放在材堆中間,兩層板材之間放置隔條;材堆的四周與墻壁之
間留約15cm的空隙以便熱氣流通:在材堆的前方,即靠近箱門的?方下部放置同?批處理疫木
中的3塊箱中最厚的疫木(可確定木段中有媒介昆蟲和松材線蟲),以備處理效果檢查。
4。2設置木芯探頭
選取厚度最大的待處理疫木.在其中部鑿孔后將木芯溫度探頭放入中部,并用玻璃膠封口后置廣
箱體中心、距底部30cm處.
4。3關閉箱門
將箱門緊密,并檢查箱門的密封性。
4。4加熱處理
準備完畢后,點火加溫.在點火的同時,啟動熱處理自動控制系統,記錄和控制處理過程。當木
心溫度到達65℃以上時,持續處理時間4小時。
4。5結束操作
在達到熱處理溫度和時間要求后停火,并打開箱門進行散熱排煙.
4。6效果檢杳
疫木熱處理檢查合格后即可出箱,若不合格應查找原因,重新處理。
附錄6
松材線蟲病疫木熱處理技術
(熱風干燥窯處理)
1適用范圍
適用于除害處理厚度15cm以下的松材線蟲病疫木.
2熱處理設備
本處理方法是指使用PYG-L熱風型干燥窯(見下圖)對松材線蟲病疫木進行熱處理。PYG
一L熱風型干燥窯由窯體、通風裝置、燃燒爐、換熱器、噴蒸裝置、進排氣裝置、窯門、檢查
門、溫濕度測量裝置和控制柜等組成。同時配備木材中心溫度檢測儀,且具備數據實時傳輸、
計算機自動打印功能。
1一窯體;2—材堆;3—溫濕度測量裝置;4-隔墻;5—風機;6—進排氣裝置:
7-燃燒爐;8—加熱管;9—窯門;10-控制柜。
熱風型干燥窯示意圖
3時間要求
3。1厚度10cm以下松木材料,在木材溫度65—80℃條件下,熱處理時間5小時以上.
3。2厚度10—15cm松木材料,在木材溫度65—80C條件下,熱處理時間8小時以上.
4準備工作
4。1進料前清掃干燥窯
4。2對干燥窯進行全面檢查,主要檢查墻壁是否有裂縫,密封是否良好;加熱管道是否有裂縫、
漏火、漏煙;濕球紗布必須保持干凈,厚薄適中(3—4層為宜),每窯換一次;水柱10F有水.
4。3檢查控制柜。控制柜內裝有電壓表、電流表、溫濕度自動測量記錄裝置(另附設)、風機
總控裝置等,一般安裝于干燥窯后外墻的左側,以便在燒窯時隨時觀察。在點火前,對整個控制
裝置進行調試,重點檢查溫濕度測量裝置、風機及進排氣裝置是否安裝正常.
5松木包裝材料裝窯
5。1將松木材料上的刨花、木屑清掃干凈。
5。2堆放松木材料。裝窯時長松材堆放在材塘兩側,短松材放在材塘中間。兩層板材之間放
置隔條,隔條橫斷面規格為25X25mm,其長度為材堆寬度;上下層隔條位置要對齊,材堆兩側
的隔條應于松材端頭平齊;隔條在材堆中的間距為400—500mm.材堆頂部對準隔條位置應放置
重物,或頂部堆放質量較次的松材。材堆的四周與墻壁之間要留有20cm的空隙,材堆的高度通
常為干燥窯內層的高度。
5。3設置木芯探頭.在堆放松木材料過程中將溫度自動記錄儀木芯探頭置入鑿有探頭大小孔洞
的松木方塊中(規格為10X10X25cm),并固定好,以馬松材緊密接觸為宜.隨后將木芯探頭放
于窯體中心、距底部上方30cm處.
5。4清掃干燥窯。將脫落在干燥窯底面的樹皮及雜物清掃干凈,運至窯外.
5。5關閉窯門。關閉窯門,并檢查窯門是否密封。
6燒窯
6.1點火。準備完畢后,點火燒窯。
6o2啟動控制系統.在點火燒窯的同時,打開控制柜電源開關及溫濕度自動記錄儀開關。
打開風機風向按鈕轉向正風向,將一號風機打開,間隔4一5分鐘后打開二號風機。風機運行
4小時后,將風機風向旋鈕關閉,間隔4-8分鐘后,再打開風機風向旋鈕轉向反風向,隨后打開
一號風機,間隔3-5分鐘后打開二號風機。
熱處理過程中每隔1小時觀察一次窯內溫度和濕度,并根據除害處理所需要的溫濕度,控
制爐內火的大小。溫、濕度應符合基準要求,低于基準,說明空氣較濕,應打開或適當開大進、
排氣門;高于基準,說明空氣干燥,應先關閉進、排氣門,0。5小時后仍不能恢愛正常,應打開噴淋
開關,直至符合基準要求.
隨時注意電壓和電流表的變化。
達到除害處理技術標準后,停火。待爐火熄滅后,打開排煙引風機和進排氣道.
每窯處理完畢后,要將爐內煙灰清除干凈。
7效果檢查
根據溫度自動記錄儀記錄的除害處理數據,查看是否達到規定的處理溫度和時間。同時根據視
頻監控系統監控結果看是否按規定程序處理。
8松木包裝材料出窯
達到除害處理效果的,打開窯門,待窯內溫度降至常溫時,將處理過的松木材料搬運出窯。
附錄7
松材線蟲病疫木微波處理技術
(一軸式)
1適用條件和范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班級德育課程化實踐研究
- 檢測公司績效管理辦法
- 園林綠化人員崗位職責
- 安全生產月活動情況匯報
- 名家語文教學示范
- 根據安全法的規定
- 安全生產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規范
- 【應急預案】網吧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 應急預案評估報告模板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期末復習練習卷-
- 2024電力行業技能等級評價中心專業技能考核題庫
- 路面改色合同協議
- 國際壓力性損傷-潰瘍預防和治療臨床指南(2025年版)解讀
- 慢性腎衰教案
- 掛靠合作合同書模板
- 緊急信息報送
- 2025年度5G通信網絡優化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山東能源集團權屬企業兗礦新疆能化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停車場半年工作總結(3篇)
- 新質生產力背景下高校職業教育學科發展探析
- DB37T 3143-2018 小徑管管座角接焊接接頭相控陣超聲檢測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