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赤壁杜牧學習目標12了解詩人相關的文學常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詩歌。(重點)閱讀目標品味語言,賞析詩詞傳情達意的藝術手法,掌握賞析詩句的基本方法。(難點)3領悟詩中詩人對國家統治者的告誡,體會詩人懷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氣。抓住機遇,努力奮斗,實現人生理想。
杜牧(803—853),唐代文學家。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又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亦能文,《阿房宮賦》頗有名。有《樊川文集》。作者介紹本詩是詩人任黃州刺史時所作。赤壁之戰發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是對歷史形勢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戰役。其結果是孫劉聯軍擊敗了曹軍。孫吳軍統帥周瑜,是這次戰役的關鍵人物。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赤鼻磯時,有感于這些英雄成敗而寫下的。此詩雖以地名為題,實則是懷古詠史。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長江南岸)。后杜牧經過黃州(今湖北黃岡)赤鼻磯,有感于這些英雄的成敗,于是借相同的地名作此詩,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寫自己的感慨。背景鏈接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是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跟律詩一樣,講究平仄,押韻嚴格。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文體知識詠史懷古詩題材特征常見意象情感主題代表作品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詠嘆史實、描寫古跡來抒發詩人的興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諷今。①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汴京。②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淮水。③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晚唐、南唐、后蜀等。①感慨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②感慨國運衰微,物是人非,喟嘆朝代興亡變化。③借古諷今,警告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④追慕古賢,表達敬仰之情或建功立業之愿。李商隱《賈生》、杜牧《赤壁》、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jǐxiāocháosuǒqiáo誦讀詩歌2、讀準節奏前兩句敘事,語調宜平緩;后兩句議論,語調應低沉。本詩的朗讀節奏可劃分為“四三”式。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結合注釋,讀通大意。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古代兵器。折斷的戟沉在沙底還沒有被銷蝕,拿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前朝遺物。譯文銷蝕。拿,取。辨認出是前朝遺物。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的時代。讀通詩意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反寫歷史,表明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其中暗含詩人生不逢時之嘆和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又運用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以二喬兩位美女的命運象征東吳的命運,生動形象又頗具風致。賞析論史抒懷(議論)默寫常考句“東風”除了實指外,也可指周瑜取勝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條件,特別是孫權的信任所帶來的機遇。1.詩歌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著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引發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對歷史的詠嘆。賞析詩歌
這兩句使用“將”“磨”“洗”“認”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地表現出作者當時興奮的神態和對歷史事件的高度關切,使下面的懷古幽情水到渠成。2.前兩句中使用了哪些動詞?有什么表達效果?3.歷史上一般怎樣評價赤壁之戰?詩人是怎樣評價赤壁之戰的?明確:周瑜火燒赤壁,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多贊美之詞。詩人不以成敗論英雄。認為赤壁之戰的勝利,不過是借助東風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則就會有相反的結果。4.杜牧在《赤壁》一詩中說周瑜的勝利只是因為借助偶然的東風,對此你有何看法?觀點1:周瑜的勝利是必然的。因為從史料看,曹操倚仗自己雄厚的實力,傲慢輕敵,況且曹軍不習水戰。周瑜雖軍力稍弱,但都為精兵強將,可以以一當百,加上周瑜指揮有方,自然能取勝。觀點2:周瑜的勝利只是偶然。若他未巧借東風火燒曹營,不會贏此戰役,況且曹操也非等閑之輩,他也具有超凡的軍事指揮才能,加上雄厚的兵力、財力,若非東風,誰勝誰敗還未可知。觀點3:詩人在評判赤壁之戰時,有意把孫、劉聯軍的勝利簡單地歸結為偶然的東風的幫助,實際上是強調了環境、機遇的作用,說明周瑜的英名只是時勢促成的而已。由此可見,詩人真正感嘆的是自己生不逢時,得不到朝廷賞識,懷才不遇的遭際。5.如何理解“東風”之意?“東風”一語,除了實指之外,也可以理解為周瑜取勝的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條件,特別是孫權對他的信任。借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兩者具有相關性,就是借代。像周瑜那么了不起的人,如果沒有東風的幫助,恐怕也打敗不了曹軍,引申一下,像周瑜那么優秀的人,也需要東風的幫助,何況我呢?我的東風又在哪兒?誰又能是我的東風,幫我成功呢?細細品讀詩意,不難讀出詩人那一股“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不平。古詩詞中“風”的意象類型含有生機勃勃和喜春之意。象征詩句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東風(春風)喻指重要條件。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西風(秋風)象征秋之肅殺,包含凝重的悲涼色彩。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東風(春風)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象征冬之寒苦,寄寓幽怨、凄苦情懷。詩人假設東吳敗亡,不寫山河破碎,生靈涂炭,而寫“二喬”入銅雀臺,不僅以小見大地說明戰爭之危害,而且極其耐人尋味,雖是史論,卻賦予具體形象,足見詩人創作之高明。6.在《赤壁》一詩中用“二喬"指代東吳的命運,這樣寫有什么意義?細讀《赤壁》,想一想:這首詩表現了作者對自身才華、命運的哪些認識?查閱相關資料,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本詩借對三國史事的遐想,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深入探究這首詠史抒懷詩,借赤壁之戰抒發了詩人對歷史成敗的深刻感悟,含蓄地反映出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主旨歸納《赤壁》《題烏江亭》下面兩首詩都是懷古詩,都涉及議論戰爭成敗之理。仔細閱讀,體會詩中的情感。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對比閱讀詩篇《赤壁》歷史人物假設性推想情感如果不是偶然因素幫助了周瑜,赤壁之戰恐怕是曹操取勝。《題烏江亭》周瑜項羽借史事慨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如果項羽回到江東重整旗鼓,說不定就可以卷土重來。表達了對項羽的惋惜之情,批評項羽不能總結教訓,不善于把握機遇。閱讀《赤壁》,選出鑒賞有誤的一項()這是一首詠史詩。詩中的“前朝”,指東漢末年的戰亂時代;“銅雀”即銅雀臺,是曹操的休閑行樂之處。詩歌由“折戟”這一小物引發思古之幽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作品中性別符號的符號學解讀與權力關系研究
- 公司在逃人員管理辦法
- 根據銀企對賬管理辦法
- 河源冷庫庫存管理辦法
- 江蘇苗木休眠管理辦法
- 硬筆書法教學設計與實施指南
- 季節性施工的技術難點及應對策略
- 制定管理辦法提升管理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事故
- 新疆暖氣收費管理辦法
- 防汛物資儲備定額編制規程(SL298-2024)
- 無人機培訓創業計劃書-20250205-222450
- 輿情分析試題及答案
- 營運車輛入股協議書
- 高中數學專項提升計劃
- 2025年國家公務員考錄《申論》真題及參考答案(行政執法卷)
-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員工績效的關聯性分析報告
- 水工程概論課件
- 小學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 研學活動協議書合同協議
- 2025杭州市富陽區輔警考試試卷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