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課件_第1頁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課件_第2頁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課件_第3頁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課件_第4頁
第六單元 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壹單元結構框架貳

單元知識梳理(含命題點呈現)叁

單元素養提升八年級下冊歷史第六單元科技文化與社會生活單元復習目錄

單元結構框架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科技

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振奮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當時有核大國的核壟斷,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科技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第5個獨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國家,標志著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開始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科技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科技20世紀70年代,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

為解決我國的吃飯問題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對解決世界饑餓問題也有重要貢獻。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科技20世紀70年代初,屠呦呦發現能夠有效抵抗瘧疾的青蒿素,開創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我國科技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國帶來的啟示。(1)原因: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科技工作,成立中國科學院;中共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制定科技發展遠景規劃;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熱情投入和海外一些中國優秀科學家的紛紛回國等;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使科學技術同生產力進一步結合,推動了科技和經濟的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2)啟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使我國教育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新時期,取得了巨大成就。重視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命題點呈現1.(20XX·西藏·中考真題)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相繼研制出原子彈和氫彈,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是(

)A.“一國兩制”的提出

B.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C.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D.中蘇關系惡化使得中西方關系改善2.(20XX·湖北恩施·中考真題)共赴九天,再探蒼穹。20XX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下列科技成就中,與“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屬于同一領域的是(

)A.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B.成功進行發射導彈核武器試驗C.成功研制秈型雜交水稻 D.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CD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命題點呈現3.(20XX·山東濟南·中考真題)20XX年5月22日,在湖南長沙稻作公園內,舉行了一場隆重的石像揭幕儀式。石像紀念的人,為解決人類溫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是(

)A.錢學森 B.鄧稼先 C.袁隆平 D.屠呦呦4.(20XX·湖南郴州·中考真題)20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南師范大學某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湘云鯽(鯉),因其生長快、抗病能力強、食性廣、肉嫩味美,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位教授是(

)A.劉筠 B.袁隆平 C.陳國達 D.屠呦呦CA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1956年,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2012年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在黨的文化政策的扶持鼓勵下,新中國的文化事業呈現新格局。總體風格:許多作家、藝術家,采用多樣化的體裁與表現手法,生動描繪人民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新風貌。前1978年后文學話劇/電視舞劇《茶館》劇照電影總體風格:各領域作品形式多樣,題材廣泛,佳作迭出,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時代風貌;與國際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

單元知識梳理科技文化命題點呈現1.(20XX·湖南衡陽·中考真題)沈從文是從湘西鳳凰走出的著名文學家,他的作品生動地勾畫了古樸神奇的湘西風情。其代表作是(

)A.《太陽照在桑干河上》 B.《暴風驟雨》C.《山鄉巨變》 D.《邊城》2.他說“《紅高粱》是又愛又恨的產物,我對我的故鄉一直持有這種矛盾的態度。批判的贊美與贊美的批判是我的藝術態度也是我的人生態度。”并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是(

)A.錢學森 B.鄧稼先 C.莫言 D.屠呦呦DC

單元知識梳理社會生活日常生活的變化根本原因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表現衣人們的衣著變得豐富多彩起來,服飾成為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食人們不但能“吃飽”,而且還要“吃好”,講究營養均衡、粗細搭配,綠色食品等科學衛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

人均居住面積擴大,室內裝修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用

休閑娛樂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開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種休閑生活,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交通、通信的不斷發展交通的發展鐵路、公路、民用航空、水運和地下軌道交通建設飛速發展,已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通信的發展我國的電信絡規模和用戶數均居全球第一,發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單元知識梳理社會生活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生活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暴力與貧窮,使共產黨失去民心,直到鄧小平改弦易轍……中國各項傳統與制度獲得重新評價,凡是黨認為有助于國家恢復的事物都加以支持。鄧小平要求共產黨擁抱全球資本與資本主義觀念……高明的領導班子,積極進取的人民,合作的外國人,再加上一點運氣,可以讓共產黨搭上發展的順風車。

——泰德·費雪曼《當世界又老又窮》改革開放黨和政府的重視人民的努力思想的解放參與國家合作

單元知識梳理社會生活命題點呈現1.(20XX·廣東廣州·中考真題)以下是某同學撰寫的演講稿提綱:據此判斷,該演講稿的標題是(

)A.海峽兩岸的交往 B.航天事業的發展C.新時代強軍之路 D.社會生活的變遷D◆從“吃飽”到“吃好”◆從小瓦房到大樓房◆從樣式單調到豐富多彩◆從綠皮火車到“復興號”高鐵列車◆從“自行車王國”到“共享單車王國”

單元知識梳理社會生活命題點呈現2.(20XX·寧夏·中考真題)下面這組圖片可以用于研究(

口耳相傳

郵驛通信

有線電話

互聯A.人類社會生活的變遷 B.發展中國家力量的增強C.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A

單元知識梳理社會生活命題點呈現3.(20XX·廣東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