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診斷學教案_第1頁
山東大學診斷學教案_第2頁
山東大學診斷學教案_第3頁
山東大學診斷學教案_第4頁
山東大學診斷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

診斷學的概念

診斷學(diagnostics)是研究認識疾病和健康的科學。治療疾

病必須首先認識疾病,認識疾病的過程,就是診斷的過程。診斷

(diagnosis)一詞來源于希臘文,有〃發現〃、〃識別〃、〃檢定〃、〃

鑒定〃及〃判斷〃的含義。醫學術語中用這個詞來表示通過對病人健康

情況變化過程的觀察和了解,對病人體內各器官和組織結構和生理功

能變化的檢查,結合基礎與臨床醫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綜合、

評定和推理,以判斷疾病的本質和確定疾病的名稱,即表示通過對疾

病的表現認識疾病的內在屬性。臨床醫生對患者進行病史詢問、檢查

體征和有詵擇地講行實驗室以及其他特殊臉杳,是〃診〃的過程:而后

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正確的結論,則是〃斷〃的過程;最后用治療或其他

手段對診斷結論進行檢驗,則是驗證過程。現在一般認為診斷一詞具

有〃診斷結論〃、〃診斷過程〃、〃診斷思維”這三種含義。

診斷不應只限于認識疾病,因為疾病是病人身體的病理反應,由

于個體之間的差異,不同病人對同一疾病可能有不同的反應,同一病

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內在和外在條件下,其臨床表現和對治

療的反應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還應了解機體的全面健康情況,包

括心理健康。況且,不認識健康也就無法判定什么是疾病。病人對醫

生的要求不僅是治療其所患的疾病,還要求了解疾病發展的前途和可

能的結局,也就是了解疾病的預后。這也是診斷學的任務之一。病人

有時對于自己〃將會〃怎樣,比對自己〃現在〃怎樣更為關心,故判斷疾

病的〃預后〃應是診斷學研究的另一領域。

診斷學概括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成果,是千百年來人們與疾

病作斗爭的經驗總結,是臨床各科共同的基礎。診斷學又融匯了當代

科學的最新成就,建立并完善診查疾病便捷、準確、特異性和敏感性

高的方法,以揭示疾病的本質,確立正確的診斷,為疾病防治提供依

據。

診斷的淵源

自從地球上出現了人類,就有了人類疾病,隨之開始了人類與疾

病的斗爭,認識疾病從一開始就是其首要問題,診斷由此拉開序幕。

原始人類的診斷方法帶有巫術性質,例如:大概公元前3000年,在

充滿濃重神鬼迷信氣氛的巴比倫古國,流行過一種主要用于〃診斷〃

疾病和〃推測〃疾病預后的迷信做法,那就是國外醫學史上頗為有名的

〃肝卜術〃,卜法是:以用于獻祭的綿羊的肝臟和用粘土制成的綿羊肝

臟的模型等為卜具,讓病人對著向神獻祭的綿羊的鼻子用力地吹氣,

然后,把這只綿羊殺掉,將綿羊肝上發現的異常改變與粘土塑成的綿

羊肝臟的模型相對照,參照泥版上的說明來判斷病人患的是什么疾病,

以及疾病的預后。肝卜術的起源很早,流傳十分廣泛,遠遠超出了巴

比倫古國的范圍。另一種流行于古印度Saoras人群中的診斷方法是

讓患者手執一個盛有油的碟子,內有一根點燃的燈芯,巫醫把谷粒丟

進火焰,每丟一粒叫喊一個鬼怪的名字。第一個著火的谷粒,表明疾

病就是由這個鬼怪引起的。顯然,此時診斷和治療并非建立在科學事

實的基礎之上。

診斷的發展簡介

診斷學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歷代醫學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

不斷豐富和發展了診斷學的理論和技術,對人類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做

出了重要貢獻。他們在歷史上確立的許多診斷原則、診斷思維和診斷

方法,至今仍有效的指引著當代診斷學的實踐。

西方醫學家對診斷的探索

古代西方醫學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希臘的醫學家Hippocrates(公

元前460-377年),其著作《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了當時的西方醫

學。他對診斷學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從問診到體格檢查的各種方法(視、

觸、叩、聽)都有描述,并在臨床上使用過。他強調要仔細觀察病人,

他所描述的惡液質面容,被稱為〃希波克拉底面容〃,至今仍在醫學教

科書中引用和傳述。他注意病人的主訴和既往史,強調認真系統地檢

查病人。他還用直接聽診法在檢查病人中發現了胸膜摩擦音和肺部啰

Welcher創用了血紅蛋白計。19世紀末臨床上開始使用細菌學和血清

學檢查法,20世紀初發現了X線,發明了心電圖儀。

中醫對診斷的探索

我國是最早形成系統醫學理論的國家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紀戰

國時期,祖國醫學的〃四診〃即〃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已經廣為

流傳。當時的著名醫學家秦越人已使用〃望色〃、〃聞聲〃、〃觀形〃和〃

切脈〃等科學方法來診斷疾病。約在公元前3世紀西漢時期,我國最

早的醫學著作《內經》已有關于診法和病鞏的闡述,如〃善診者,察

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聲音而知所苦;觀

權衡規矩而知病所生;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

在《素問》中明確指出了問診在診斷中的重要性,如〃診病不問

其始、憂慮、飲食之失節、起居之過度、或傷于毒,不先言此,卒持

寸口,何病能中”,這段論述明確指出問診的內容,包括發病時情況,

發病與飲食、起居、情緒等因素的關系,并指出不仔細問診,僅靠號

脈,是不能得出正確診斷的。《素問》中還指出:〃切脈動靜而是睛

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

決生死之分〃。這里不僅強調了切脈和視診的重要性,而且還提出了

臟腑相關、相互制約及臟腑之間有特定的經絡相連的概念,并認識到

身體的色、脈、經、形可以反映內臟的情況。這些概念和后來的大量

臨床實踐,形成了祖國醫學在診斷疾病上〃四診和參〃的理論和實踐的

基礎。公元3世紀,晉朝醫學家王書和編著了《脈經》,使祖國醫學

中四大診之一的切診,從理論到實踐達到了系統化和相當完善的程度。

此后經歷千百年的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醫學名家不斷的發展、

提高,使祖國醫學創造的診斷方法獨樹一幟。直到今天,與21世紀

的現代醫學的基本方法-問診、視診、觸診、叩診、聽診相比,毫尢

遜色,而且并行不悖,繼續發揮在診斷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古代

醫學家很早就認識到病案對總結臨床經驗和提高診斷、治療質量方面

的重要性。

公元前7世紀周朝,在醫療中就出現了病案記錄。公元前3世紀,

西漢名醫淳于意首創了〃診籍〃,即醫生的醫案體例記錄,詳細記錄了

病人的姓名、住址、職業、癥候、辨證、方藥、預后、診病日期,以

作復查時的參考。他的醫案記錄成為后世行醫者的范例。公元1522

年,明朝醫學家韓柔在自己的著作《韓氏醫同》中就已制定了醫案格

式,包括望形色、聞聲音、問病情、切脈象、治方術等五個部分。到

了清代,許多留傳下來的醫案更趨完整,已具備了近代的形式。病案

記錄方法的建立對后世醫學理論的發展和實踐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

作用。

祖國醫學經過數千年的實踐和發展,有效地保障了我國各族人民

的繁衍昌盛。歷史已經證明,祖國醫學在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方面的成

果是極其偉大和豐碩的,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人民都作出了重大貢

獻。祖國醫學已作為人類的寶貴財富,成為世界醫學寶庫中的光輝部

分。

診斷技術的新發展

20世紀后半葉,由于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用于診斷疾病的各

種儀器日新月異,檢查方法越來越精細、準確,推動了臨床醫學的快

速進展。

臨床生化分析已向自動化、高速、高效和超微量發展,多導生化

分析儀使用已很普遍。酶聯免疫吸附測定、酶學檢查技術、高效液相

層析、抗體的制備和聚合酶鏈反應等,均已在臨床實驗室檢查中應用,

大大提高了檢驗的水平。血壓、心、肺、腦電子監護系統,提高了搶

救危重患者的質量。電子內鏡的改進,能深入和直接觀察、照相、錄

像、采集脫落細胞或進行活組織或致病微生物的檢查;還可通過內鏡

進行高頻電刀、激光、微波及藥物等治療。高精密度螺旋電子計算機

X線體層顯像(CT)檢查、磁共振體層顯影(MRI)、數字減影法心血管

造影、正電子發射計算機體層顯像(PE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顯

像(SPECT)、超聲三維立體成像、多普勒彩色血流顯像等各種新技術,

均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診斷水平。

就診斷抉擇而言,現代技術使得我們可以對疾病作出比過去任何

時候都更精確的闡述。象形態學改變,過去只能在尸檢時澄清,現在

通過放射線檢查(包括CT掃描),活檢、細胞學檢查或于術探查等已

可在生前作出;還有許多不能由形態學改變闡明的疾病,也能通過化

學、微生物學、電生理學或其它實驗檢查而明確。關于病因和發生機

理方面,除了對具體病人進行診斷性檢查外;還可通過實驗模型來進

行科學論證。

診斷學的范疇簡介

診斷學有兩大范疇,其一為論述疾病診斷的基本理論,其二為診

斷方法。基本理論就是研究疾病的癥狀、體征發生發展的規律和機理,

以及建立診斷的思維程序,從而識別疾病的各種情況。基本方法包括

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心電身、心電向量圖、心功能、

肺功能、超聲波、腦電圖、腦電阻圖、肌電圖、同位素、內窺鏡等特

殊檢查。

診斷學建立在醫學基礎學科之上,需要形態學科的人體解剖學定

位、病理解剖學的病理診斷;功能學科的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功能診

斷,生物化學診斷、免疫學診斷;病原生物學科的醫學微生物學診斷、

醫學寄生蟲學診斷。還需要理論醫學的醫學心理學作心理診斷、精神

診斷。臨床醫學各個學科,對診斷都進行研究,有些疾病需要多個學

科共同診斷,其中有些疾病的診斷需要特殊設備與技術,因此按檢查

手段建立起臨床輔助學科,也有稱為醫技學科的,主要有臨床病理學、

醫學檢驗學、放射診斷學、同位素及超聲診斷學等。

雖然由于學科的發展,放射診斷、超聲診斷、核醫學等已形成專

業學科,但廣義的診斷學還包括上述內容,這是由診斷疾病的客觀需

要所決定,由診斷理念來維系的,診斷學是一個整體。因為診斷疾病,

是綜合的,需要的是整個診斷學的學科體系而不能單靠那一部分內容。

既使分出去的學科也不能脫離臨床,否則將導致診斷失誤,影響本身

的發展。

診斷學的方法學分類

問診

問診(inquiry)是醫師通過對患者或相關人員的系統詢問獲取

病史資料,經過綜合分析而作出臨床判斷的一種診法。問診是最基本

的診法,通過問診所獲取的資料對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治經過,

既往健康狀況和曾患疾病的情況及對現患疾病的診斷具有極其重要

的意義。一個具有深厚醫學知識和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常常通過問

診就能對某些患者提出準確的診斷。

癥狀診斷

癥狀(symptoms)是病人患病時對生理機能異常和病理變化的主

觀感受,如疼痛、疲乏、眩暈、惡心等。這種異常感受可以在疾病早

期出現,醫生往往不能客觀的查出,只能通過問診由病人的陳述中獲

得,故又稱為自覺癥狀(subjectivesymptom)。癥狀在疾病診斷中

非常重要,因為癥狀可在疾病早期出現,注意這些癥狀可以早期診斷;

有些疾病往往只有癥狀,缺乏體征,例如心絞痛、眩暈癥等。但是,

有些疾病早期并無癥狀,而僅于化驗、X線或心電圖檢查才被發現,

稱為隱匿性病變(hiddendisorder),例如冠心病早期可無癥狀,

但作心電圖時發現有心肌缺血,而稱為隱匿型冠心病(latent

coronaryheartdisease)。臨床上往往根據癥狀推斷得出初步結論,

稱為癥狀診斷(sympomaticdiagnosis)。

檢體診斷

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簡便的噴查器具(如體溫表、血壓

計、叩診錘、聽診器、檢眼鏡等)來了解和評估機體健康狀況的一系

列最基本的檢查方法稱為體格檢查(physicalexamination)o通過

體格檢查所發現的異常征象稱為體征(signs),例如心臟雜音、肺

啰音等。體征是通過體格檢查而發現,因而是客觀的,故又稱為他覺

癥狀(objectivesymptom)發現體征即通過系統體格檢查發現疾病

的異常征象,具有很強的技藝性(skill-artistry),檢查順序、手

法如不正確,即使病人存在異常體征,也難以發現,而且由于動作不

協調,手法不規范會增加病人的痛苦。初學者必須經過嚴格的體格檢

查訓練,反復練習,才能熟練掌握。

通過體格檢查發現體征,再聯系已學過的解剖學、生理學和病理

學知識,得出診斷,稱為檢體診斷(physicaldiagnosis)□

實驗診斷

實驗診斷(laboratorydiagnosis)是通過物理學、化學和生物

學等實驗室方法對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組織標本和

細胞取樣等進行檢查,從而獲得疾病的病原體、組織的病理形態或器

官功能狀態等資料,再結合臨床病情進行全面分析的診斷方法。現代

實驗室的監測儀器朝著自動化、微量化、標準化方向迅速發展,檢測

結果更加準確、特異,實驗室檢查的診斷價值日益提高,已成為臨床

診斷不可缺少的依據。但也不能孤立的單憑這些結果就決定診斷,還

必須結合病人的病情實際、體格檢查和其他檢查結果來綜合判斷。臨

床上往往由于標本采集、保存、傳送等方法的不當,監測儀器的調試、

質檢不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熟練程度不夠,可能導致檢測數據

誤差。因此應當辨證的分析這些檢測數據,如發現實驗室檢測結果與

臨床病情表現不符時,應結合病史和臨床表現全面考慮,必要時講行

復查。在新的世紀里,基因診斷必將進入實驗室檢查,將使實驗室檢

查由細胞分子水平提高到基因水平。目前已發現某些疾病的基因變化,

使人們對疾病本質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對疾病的診斷提供更新、

更重要的依據。

特殊檢查診斷

(1)心電圖診斷心電圖檢查已成為一種常規檢查方法。不僅對

心臟病而且對其他疾病的診斷和對病情的判斷,心電圖都是很重要的

資料。目前我國心電圖機已經普及,一般應作標準12導聯心電圖以

供分析。

(2)超聲診斷(ultrasonicexamination)是指運用儀器發出

超聲波對人體組織產生回聲來判斷結構、形態與功能狀態的一種非創

傷性的檢查方法。由于超聲診斷儀器操作簡便、圖像清晰,可多次重

復,無特殊禁忌癥,故在臨床上反復應用。由于儀器的不斷改進,超

聲檢查的類型較多c近年來將聲波的多普勒效應(Dopplereffect)

與B型診斷法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以實時彩色編碼顯示血流,稱為

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DopplercolorimagingDCF1)對心臟血管疾

病及其他臟器病變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在現代醫學影像診斷中占

有重要地位。

(3)X線、CT、MR1診斷和核素成像X線檢查至今仍為臨床最

常用的診斷方法,因其檢查費用較便宜,故臨床應用極為普遍。由于

科技的進步,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CT)、磁共振(MRI)檢查也已

在我國普遍應用。由于它們分辨率高,可辨別一般X線檢查不能發現

的較小病變和深層部位的病變。在現代醫學中,將以提供影像資料為

主的診斷方法,如X線、CT、MRI、超聲成像和核素成像,統稱為醫

學影像學(medicalimaging),雖有醫學專著,本書還是將其包括在內,

因他們是現代診斷學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近20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傳統的診斷方法有了改進,

許多新的診斷方法不斷涌現,使診斷學的內容也隨著不斷充實、擴展

和更新。這極大的豐富了臨床檢查的手段,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

其他診斷

(1)試驗治療診斷有些病人所患的疾病經多種診斷方法進行檢

查后,診斷仍不能確定。但是,考慮其所患的疾病可能為某種疾病,

并且有特效藥物治療時,可試行給予這種特效藥物進行治療.。根據治

療的效果可以肯定或否定所考慮的疾病。例如,發熱原因不明的病例

試行抗結核治療等。

(2)手術探查診斷有些病人所患的疾病雖經多種檢查方法進行

檢查,診斷仍難于確定。但考慮其所患的疾病有可能進行手術治療并

且危險性不大時,可考慮試行手術探杳。在手術探杳過程中可直接觀

察病變的部位和性質、或在病變部位采取組織標本作病理檢查以助診

斷。同時還可能達到手術治療的目的。

診斷學的診斷內容分類

臨床上對病人提出的診斷應反映疾病和病人的全面情況而不是

羅列檢查的結果,因而臨床診斷應是一個綜合診斷,即是在詢問病史、

系統體格檢查、各項必要的輔助檢查的基他上,經過全面分析、辯證

思維,對病人所患疾病做出的科學判斷。

規范化臨床診斷

(1)病因診斷是根據致病因素所做出的診斷。引起疾病的因素

極其繁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其一為內因:如免疫、遺傳、內

分泌和代謝等方面障礙或缺陷,引起相關疾病;其二為外因,如外傷、

感染、中毒、理化和環境因素等,引起相關疾病。病因診斷能明確指

出致病的主要因素和闡明疾病本質。例如風濕性心臟病,指明致病因

素是風濕;結核性腦膜炎,指明致病因素是結核桿菌感染;先天性丙

種球蛋白缺乏癥,指明該病病因是先天遺傳缺陷。病因診斷表明疾病

的本質,對疾病的發展、轉歸、預防和治療具有指導意義,因而是首

要的臨床診斷。

但并非所有疾病的病因都清楚,目前,尚有許多疾病的病因不明

確,例如克山病、大骨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醫學上常用〃原發

性〃、〃特發性〃表示原因不明的疾病,如原發性心肌病,原發性高血

壓等。

(2)病理解剖診斷簡稱病理診斷。這一診斷揭示疾病病理形態

學特征,對病變的部位、性質、組織結構和細胞水平的改變提出明確

的診斷。通常將經過活檢、穿刺、手術等途徑獲得的患者標本,以病

理學方法進行檢查,準確判定細胞、組織和臟器病變的結構特征,另

外,在臨床上往往將已知的病理學知識同臨床癥狀、體征相結合,同

樣相當準確地做出病理診斷。例如,已知二尖瓣狹窄的病理學改變主

要是二尖瓣粘連、變厚、鈣化,使瓣口狹窄,在心室舒張期左房血液

注入左室時受阻,在病人的心尖部(二尖瓣聽診區)聽到舒張期隆隆

樣雜音。因此如在體格檢查時發現這個具有特征性的雜音就可借助病

理學知識判斷存在二尖瓣狹窄。所以臨床上所做出的病理診斷并不意

味著都是經過病理檢查才能做出的。像肝硬化、胸膜炎、腎小球腎炎、

嗜銘細胞瘤等,都是從病人的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的資料,經過

分析判斷而得出的病理診斷。

(3)病理生理診斷又可稱為功能診斷,即對病人所患疾病涉及

的臟器功能改變做出的判斷。例如患心臟病達到一定程度,心臟功能

受損,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醫生就可以根據癥狀、體征做出心功能

不全(心力衰竭)的診斷。其他如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呼吸功

能衰竭等,均提示這些臟器功能改變的狀況,對患者預后判定和勞動

能力的鑒定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疾病的發展和病情特點進一步分期和

分型,使診斷更為精確,更符合疾病發展和臨床表現的特點,以便進

行針對性更強的處理。例如,病毒性肝炎按發展情況可分為急性期、

慢性期和遷延期,又根據感染病毒的種類和臨床特點分為甲型、乙型、

丙型、丁型、戊型等不同類型。明確的分期、分型不僅對認識疾病的

本質和特點有重要意義,而且對疾病的預后和治療有指導作用。

癥狀診斷

除上述三類臨床診斷之外,有時對一些疾病一時難以做出明確診

斷,在臨床上又必須有一個判斷,醫生可根據病人的癥狀、體征提出

較為籠統的診斷,稱為〃癥狀診斷〃。例如病人發熱,一時難以查明發

熱原因,可診斷為〃發熱待查〃;其他如黃疸、水腫等,有時很難在短

時間內做出病因診斷或病理診斷。但這種〃癥狀診斷〃不能指不疾病本

質,只能提供一個診斷方向,故又稱為〃初步診斷〃或〃印象〃

(impression)。一旦查明病因,立即修正。

診斷學的診斷結論分類

L健康診斷診斷的結論為身體健康。無癥狀人群健康查體時多

為該診斷。

2.疾病診斷診斷的結論為身體患某一種或多種疾病。

3.預后診斷對病人的預后作出判斷,以指導臨床實踐。面對一

位患者,臨床醫生在科學上面臨的挑戰不僅限于說明發生了什么疾病

和如何發生的,還要預見到可能發生什么和怎樣改變其過程。為此臨

床醫師必須像作出干預性決斷那樣,作出預后估計。

診斷學的新興學科

1.臨床接診學是醫學一個分支,是在一定的醫學和社會發展規

律中研究臨床上醫患交流理論、分析各種活動條件下接待病人的技巧

的一門學問。臨床接診學與倫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語言學

和管理學等有密切關系。

2.臨床診斷心理學臨床診斷心理學是一門從事于醫生的心理過

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在臨床醫學診斷中的表現、作用和發展,醫生認識

疾病過程中的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等活動研究的科學。它是醫學心

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診斷學和心理學互相結合產生的一

門交叉學科。

3.臨床判斷學在臨床上,能直接作出診斷,毫不猶豫地進行治

療的情況是很少的,通常是有以下幾種選攔:既不需檢查也不需治療,

繼續觀察;先檢查,視檢查結果再決定是否進行治療;不做檢查就立

即開始治療。以上兒種處理的選擇醫生必須作出決斷。在數種檢查中

為何選擇某種檢查?該項檢查的精確性如何?安全性怎樣?是否會

給患者帶來痛苦?多少費用?得到檢查結果需多長時間?等等。大多

數醫生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或所在機構的設備條件進行考慮、

判斷的。可是,這種判斷是否正確?是否作了不必要的浪費檢查?還

有必要從科學性、合理性及理智性方面來考慮。這是臨床判斷學的任

務。

另外,屬診斷學范疇的還有功能診斷學、診斷邏輯學、誤診學等

診斷學學科地位

在醫學領域普遍存在著一種現象,即每門學科的熱心人,總是力

圖使人相信:自己所從事的這門學科、在醫學專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

作用。而強調診斷學的重要性是名副其實的。

(-)診斷學是疾病發現和研究的先導

從醫學發展的歷史回顧中可以看到,一切疾病都是靠臨床醫學而

不是基礎醫學來發現,而一切疾病在人體上的表現及其變化規律,都

是靠診斷學來發現和確認。例如艾滋病(AIDS)就是首先在臨床上發現

了一系列病癥,確定了它是未知的特殊病種,再由基礎醫學去深入研

究其本質。事實上,診斷學中已經發現了許多疾病表現的規律,基礎

醫學至今還不能給予解釋。例如,為什么紅斑性狼瘡患者女性多于男

性?為什么食管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為什么傷寒患者的皮疹多出現

于胸腹部,而斑疹傷寒患者則背部及四肢都有皮疹出現。這些差別發

生的機制至今仍不夠清楚。提出問題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對這些問題

深入的研究和突破,常常可以導致理論上的新發現。因此,診斷學肩

負著科學發現的責任。在診斷疾病的同時,不應放過一切科學發現的

機會。

(二)診斷學在應用醫學中的作用臨床醫學在整個醫學中處于

中心地位,而診斷學是臨床醫學的核心。

1.診治疾病的方向與前提是治病必先識病。臨床醫生為了治療

疾病、解除病人的痛苦,必須認識和了解病人所患的疾病。沒有明確

的診斷就沒有合理的治療工雖然臨床醫學是一個龐大的學科體系,它

們的診斷、治療各有特點,但在診病過程中所運用的基本理論與基本

技術則是共同的,就是說診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適用于臨床各科。

只有掌握準確的診斷本領,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也才能取得良好的

治療效果。

2.預防疾病的前提診斷的任務就是要找出確切的病因,臨床上

最好的診斷是病因診斷,只有當病因明確,才能進行有效的預防,例

如〃天花〃現已被消滅,是由于天花這種病被明確診斷出是由天花病毒

引起的,繼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接種痘苗的方法,來預防此病才達到的。

3.社會群體健康狀態的守護神臨床醫學雖然主要是對具體病人

進行診斷和治療,但臨床醫生面對的不僅是個體來診的病人,21世

紀的健康目標更加注意到社會群體。在臨末工作中發現的個體疾病,

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群體的一員,如能及時正確診斷,就可采取預

防措施,防止疾病擴散或控制疫情發展。所以診斷學是社會群體健康

狀態的守護神。

(三)診斷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

1.診斷學涉及的內容為臨床各科所必需診斷學涉及的內容如詢

問病史的方法、癥狀學、體格檢查的方法及意義、實驗室檢查的分析、

臨床診斷的邏輯思維程序、病歷的書寫規范等是臨床各科所必需。

2.診斷學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是各科醫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

功診斷學是研究診斷疾病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科學,是臨床醫學的

專業基礎課,它的任務是使學習者通過診斷原理和方法的學習,學會

掌握采集分析客觀的人體資料,概括診斷依據,進行邏輯分析,然后

得出臨床診斷。其診斷疾病的基本理論、采集病史的方法,技巧,體

格檢查的方法與技巧等是各科醫生都必須掌握的基本功,是臨床各科

共同的基礎。

3.掌握診斷學的理論與方法的程度是臨床醫生水平的標志臨床

醫生水平的高低關鍵在于診斷水平的高低,診斷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掌

握診斷學理論與方法的程度。嫻熟準確的體格檢查手法,精通的診斷

理論與邏輯的臨床思維方法是臨床醫生水平的標志。

(四)現代高科技技術替代不了傳統診斷方法

隨著醫學科學的不斷發展,臨床上各種高、新技術的檢查方法日

新月異,層出不窮,計算機體層掃描、磁共振、自動生化分析儀,正

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imaging

PET)以及其他有關檢查已廣泛普遍應用于臨床,并極大地提高了臨

床診斷的水平。然而,這些檢查手段雖能提供更微觀,更細致的病理

改變或圖像,甚至可以作出病因學或病理學的決定性診斷,但基本的

體格檢查方法,如視診時檢查者視覺所能感受到的直觀改變,觸診時

檢查者經觸覺所獲得的特殊信息,叩診時所發現的叩診音的變化,以

及聽診時所聞及的雜音、啰音的真實音響等,尚難從上述的高新技術

的檢查中如實地反映出來。至于通過問診獲得的病人的主觀感受即癥

狀儀器就更難測出。更重要的是目前大規模應用高、精、尖檢查技術

診斷疾病,雖能解決不少問題,但決不可能代替臨床診斷思維。

(五)診斷學的理論和方法是解決醫療危機的有效措施,是社會

文明的需要,是病人的需要

高技術的不適當使用,醫療費用扶搖直上。在現代,醫學高新技

術有了驚人的發展,新技術、新藥物的應用日益廣泛,各種程序化、

智能化的檢測手段,不斷更新的新藥應用等,大大提高了診療的效率。

但是高技術與新藥物的不適當使用也日益泛濫,據TVHO統計,認為有

70%的CT檢查是不必要的。科學技術愈發展,醫療費用愈高昂,各

國都愈來愈難以承擔,導致醫療危機。丹尼爾?卡拉漢在哈斯廷斯中

心的報告中指出:〃所有國家或早或遲都會發生一場醫療系統的危機〃。

社會的進步,生命質量的提高,使人們不以活著為唯一目的,病人的

通常期望是要求聆聽他們的要求和得到理解。診斷學的理論和方法是

解決醫療危機的有效措施,單是周到的問診、仔細查體就可緩解因醫

療技術水平所限等原因而造成的醫患矛盾、還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有時病人需要的更多是一種安慰的姿態.

總之,診斷學在醫學教育中具有不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