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腎臟內科疾病診療指南
第一節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急性感染后腎小球腎炎
[病史采集]
1.上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史。
2.尿量和尿色的變化,有無泡沫尿。
3.水腫部位、程度和性質。
4.高血壓病史。
5.全身表現,如疲乏、厭食、嗜睡、頭暈、腰部鈍痛等。
6.皮疹,關節痛,尿路刺激癥。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脈搏,呼吸,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血壓,浮腫,心肺體征,腎區叩擊痛。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免疫球蛋白,補體,抗“O”,
血沉,類風濕因子,風濕八項,狼瘡細胞,內生肌酊清除率。
2.器械檢查:心電圖,胸片,雙腎B超,根據病情需要作心臟彩超。
3.特殊檢查:有條件作腎穿刺活檢,標本送光鏡和免疫熒光顯微鏡檢查。
[診斷與鑒別診斷】
短期內發生血尿、蛋白尿、水腫及高血壓,即可診斷為急性腎炎綜合征,病前1?3周
有感染史可幫助確定診斷,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繼發性腎損害,如狼瘡性腎炎,紫敏性腎炎。
2.慢性腎炎急性發作。
[治療原則】
1.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直到癥狀消失。
2.低鹽飲食,蛋白入量保持1.0克/公斤體重/天。
3.抗感染,針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的抗生素,一般二周。
4.對癥治療:降壓,利尿,抗心衰治療。
5.中醫中藥治療。
6.必要時透析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臨床癥狀消失或改善,病情穩定即可出院。
急進性腎炎
[病史采集]
1.尿量和尿色的變化,有無泡沫尿。
2.水腫部位,程度和性質。
3.高血壓情況。
4.全身表現,如疲乏,無力,體重下降,發熱,皮疹,咯血,關節痛等。
5.腎功能的演變。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貧血,系統檢查。
2.??茩z查:血壓,浮腫,腎區叩擊痛。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免疫球蛋白,補體,抗“O”,
血沉,類風濕因子,風濕八項,狼瘡細胞,內生肌酊清除率,有條件作抗中性白細胞胞漿抗
體(ANCA)o
2.器械檢查:心電圖,胸片,雙腎B超,根據病情需要作心臟彩超。
3.特殊檢查:盡早作腎穿刺活檢,標本送光鏡和免疫熒光顯微鏡檢查。
【診斷與鑒別診斷】
有急性腎炎綜合征表現,而以少尿、進行性腎功能衰竭為突出表現者,應考慮本病。凡
懷疑本病者,應盡早腎活檢,如50%腎小球有新月體診斷可成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其他原因的急性腎衰,如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等。
2.繼發性腎病,如狼瘡性腎炎,紫瘢性腎炎。
3.急性腎炎的重型。
【治療原則】
1.臥床休息。
2.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沖擊療法。
3.血漿置換加免疫抑制療法。
4.四聯療法: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抗凝藥物,抗血小板凝集藥物。
5.中醫中藥治療。
6.腎功能嚴重惡化時,應在透析幫助卜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癥狀改善,無嚴重并發癥,腎功能恢復或穩定者即可出院。
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nephroticsyndrome,簡稱腎綜)并非單一疾病,而是由很多病因引起的一
種
臨床癥候群,其共同表現為四大特點,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及不同程
度的水腫。
【病史采集】
1.浮腫:部位、嚴重程度、性質。
2.大量蛋白尿。
3.有、無慢性腎小球腎炎病史。
4.有、無誘發因素:感染、藥物、毒素及過敏、腫瘤、家族遺傳及代謝性疾病。
【體格檢查】
1.全身系統檢查: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浮腫部位、性質、嚴重程度、貧血及營養狀態。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測定、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測定、血脂、
腎功能。
2.器械檢查:雙腎B超、胸片、心電圖。
3.特殊檢查:腎穿刺活檢(有條件的醫院)。
[診斷與鑒別診斷】
具有腎綜表現四大特點:大量蛋白尿(>3.5/d)、低蛋白血癥(血漿白蛋白V30g/L)、
高脂血癥及不同程度水腫即可作出明確診斷。其中前2條對診斷是不可缺少的。臨床上作腎
病綜合征的病因診斷時,需認真除外繼發性腎綜的可能性,方可下原發性腎綜的診斷。
[治療原則】
1.一般處理:休息與活動、飲食治療、利尿治療、降壓治療、降脂治療、抗凝治療。
2.根據病情選用糖皮質激素、細胞毒性藥物及環刑素:糖皮質激素(強的松)的治療
原則是首劑量要大(1?L5mg/k/d)、減量要慢(每1?2周減量度10%)、維持時間要長(要
6個月以上):環磷酰胺1個療程總量<150mg/kg(一般6?8克);環抱素不能作為腎綜治
療的一線藥物。
3.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浮腫、蛋白尿消失或減少,或病情好轉或相對穩定者可以出院。
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glomerulonephrhis,簡稱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因、多種病理類
型組成、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臨床特點為長期持續性或反復發作性尿檢異常,如
蛋白尿和(或)血尿,可有水腫、高血壓、貧血和(或)緩慢進行性的腎功能損害。
[病史采集]
1.起病方式:
(1)急性腎炎遷延不愈>1年;
(2)隱匿起??;
(3)急性發作。
2.浮腫:性質、部位、程度。
3.尿異常:量、性狀,發現尿異常時間及治療經過。
4.有無合并癥癥狀:高血壓、貧血、腎功能損害。
5.有無誘發因素:感染、腎毒藥物使用、應激、血容量不足等。
6.既往有無急、慢性腎炎,高而東,腎盂腎炎,過敏性紫瘢、代謝及系統性疾病史,
有無家族遺傳病史。
【體格檢查】
1.全身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重點:血壓高低,浮腫部位、性質、程度,貧血,皮膚粘膜有無病損,腎
區有無叩痛,骨關節有無腫痛。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紅細胞形態學檢查、血漿蛋白測定、
有腎小球性蛋白尿和(或)腎小球性血尿,無水腫、高血壓、腎功能損害時,即可作出
診斷,腎活檢病理檢查對確診很有意義。應注意與遺傳性腎炎早期、薄基膜腎病、功能性蛋
白尿、體位性蛋白尿相鑒別。
[治療原則】
病人無需特殊治療,以保養為主,勿感冒、勞累,勿用腎毒性藥物,如有反復發作的慢
性扁桃體炎,可待急性期后行扁桃體摘除術。可試用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及出院標準】
確定診斷即可出院,應定期復查尿常規及腎功能。
IgA腎病
[病史采集]
1.血尿的誘因、誘因與血尿出現之間的間隔時間、血尿持續時間。
2.蛋白尿。
3.腰痛、尿量、浮腫。
4.有無肝病史、皮膚紫瘢史、及紅斑狼瘡病史。
【體格檢查1
1.全身系統檢查: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心肺等。
2.??茩z查:浮腫部位、性質、程度等。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尿紅細胞形態,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
測定,肝腎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必耍時查尿培養。
2.器械檢查:腎臟B超、胸片。
3.特殊檢查:腎穿刺活檢(有條件的醫院)。
【診斷與鑒別診斷】
確切診斷有賴于腎活檢,但臨床JL應首先排除繼發性因素(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
紫瘢和肝病等)方可診斷為IgA腎病。此外還應鑒別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出血性感染性
膀胱炎等。
【治療原則】
1.一般處理:休息,控制感染,根據病情可給予降壓、利尿等治療。
2.抗血小板凝聚藥如阿司匹林、雙密達莫。
3.少數重度急性少尿性腎衰伴肉眼血尿發作,腎活檢提示大部份腎小球有新月體形成
者,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如激素和環磷酰胺,亦可并用抗凝療法。
4.合并腎病綜合征者,可使用強的松治療,要遵循“首劑量足、減量要慢、維持要長”
的原則。
5.其它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漿置換對惡性進展性IgA腎病患者清除免
疫復合物有明顯療效。
6.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血尿消失或減少、尿蛋白消失或減少、有腎功能損害者腎功能好轉病情穩定者可出院。
第二節繼發性腎臟疾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病史采集]
1.光過敏、皮疹尤其是紅斑、紫娥,發熱、疲乏、脫發、口腔潰瘍、多發性關節痛、
漿膜炎、心肺損害、腎臟病變、抽搐及精神癥狀。
2.有無誘因:如陽光照射、感染、妊娠、分娩、某些藥物、手術等。
3.應用激素及其免疫抑制劑情況。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各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皮疹部位、形狀、顏色、性質,血壓、貧血、浮腫。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血沉,血清蛋白電泳,LE
細胞,類風濕因子,血清補體C3、C4>CH50,抗核抗體,抗雙鏈DNA抗體,抗Sm抗體,抗
ENA抗體,抗磷脂抗體。
2.器械檢查:心電圖,胸部X線片,肝膽、雙腎B超。
3.特殊檢查:皮膚狼瘡帶試驗,腎穿刺活體組織檢查(有條件的醫院)。
【診斷和鑒別診斷】
采用美國風濕病學會(ARA)1982年修訂的SLE分類診斷標準,即11項中符合4項或
以上者,可診斷為SLE。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LN)除符合SLE診斷標準外,尚應具有腎
臟累及表現:持續的蛋白尿及鏡下血尿以及腎功能損害。腎穿刺病理檢查對診斷有重要的參
考價值。本病誤診率較高,臨床上應與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痛風腎、紫敏性腎炎以及其它風
濕性疾病腎損害相鑒別。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活動期病人應臥床休息,避免強陽光照射,有感染者應積極控制感染,
禁用普魯卡因酰胺、苯妥英鈉、脫苯達嗪等藥物。
2.藥物治療:強調分級治療/個體化原則,最好能有腎活檢病理學檢查作指導。
(1)糖皮質激素:根據病情輕重選用不同劑量(個體化)的強的松,對病情嚴重或暴
發型或合并狼瘡腦時可考慮予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
(2)細胞毒藥物:常選用環磷酰胺(CTX),累積總量W150mg/kg。
(3)環抱素:其治療價值近年來已受到重視,但不應作為首選藥物。
3.中醫中藥治療。
4.其它:如而漿置換、免疫吸附、免疫球蛋臼坨G靜脈注射、全身淋巴放射照射等.
有條件時可選用。
5.LN腎功能進行性惡化者,應視雙腎大小、病程長短、腎功能惡化速度以及有無狼瘡
活動等情況給予激素、CTX等治療。如已進入終末期腎衰者(如雙腎已萎縮)即予以
替代治療(透析或腎移植)。
【療效與出院標準】
臨床癥狀好轉、狼瘡活動基本控制、尿蛋白減少或消失即可出院。
高血壓性腎損害
[病史采集]
1.高血壓發病年齡、時間、緩急程度、持續時間、夜尿增多時間、蛋白尿程度、器官
并發癥(心、腦、腎、眼)。
2.有無惡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史。
3.有無服藥物史、家族遺傳史。
(體格檢查】
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周圍血管征、浮腫、貧血及營養狀況,以及重要器官心、
腦、腎等的檢查。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Bz微球蛋白測定,血清總蛋白及
白蛋白,血脂,肝腎功能等。
2.器械檢查:雙腎B超、胸片、心電圖等。
3.特殊檢查:如臨床診斷困難,有條件者可作腎活檢。
[診斷與鑒別診斷】
I.臨床診斷與鑒別診斷:
(1)必需的條件:
1)為原發性高血壓。
2)出現蛋白尿之前已有5年以上的持續性高血壓(程度一般>20.0/13.3kPa或
150/100mmHg)。
3)有持續性蛋白尿(一般為輕至中度)。
4)有視網膜動脈硬化或動脈硬化性視網膜改變。
5)除外各種原發性腎病及繼發性腎病所致的高血壓。
(2)參考的條件:略
2.病理診斷:如臨床診斷發生困難,可作腎活檢(有條件的醫院)。
[治療原則】
將血壓滿意控制到正?;蚪咏#╒20.0/13.3kPa5gl50/100mmHg),根據病人的不
同情況將血壓降到最理想程度(l28/82.6mmHg)使器官并發癥降到最小。
1.非藥物治療:勞逸結合、減肥、限鹽、限酒、適當運動及體力活動,適用于輕型高
血壓(舒張壓V90?104mmHg),以上治療無效可選擇藥物治療。
2.藥物治療:一線藥物有五類(用其一、或聯合用其二)。
(1)利尿劑;
(2)受體阻滯劑:
(3)鈣離子拮抗劑;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
(5)a—受體阻滯劑。
總之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病程緩急及是否有器官并發癥適當安排治療方案。
3.還需要對高脂血癥、糖尿病、高尿酸血癥、腎功能不全及冠心病適當治療。
4.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血壓控制到正?;蚪咏;虿∏楹棉D或相對穩定者可以出院。
糖尿病腎病
[病史采集]
1.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皮膚瘙癢病史。
2.糖尿病常見并發癥,如動脈硬化、冠心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對稱性多發性神
經病變的臨床表現。
3.蛋白尿。
4.浮腫部位、性質、程度。
5.貧血及營養狀態。
【體格檢查】
1.全身系統檢查:營養狀態、皮膚潰瘍、四肢皮膚感覺、心肺等情況。
2.專科檢查:浮腫部位、性質、程度、腹水、胸水。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測定、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測定、血脂、
血糖、尿糖測定、腎功能。
2.器械檢查:雙腎B超、胸片、心電圖、眼底檢杳。
【診斷與鑒別診斷】
較長期的糖尿病史者出現蛋白尿,伴糖尿病眼底改變,乂除外高血壓及其它腎臟病時,
應考慮為糖尿病腎病。而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最佳指標是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rinary
albuminexcretion.UAE),有條件醫院可檢查UAE。未能排除腎臟病引起的腎損害時■,根據
醫院條件可做腎組織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治療原則】
1.一般處理:休息、低蛋白飲食、利尿等。
2.控制糖代謝。
3.控制高血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首選。
4.控制血脂異常。
5.腎病綜合征水腫可予利尿劑治療,并及時防治并發感染。
6.腎衰的治療。
7.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浮腫消失或減輕,蛋白尿減少,血糖控制良好,病情好轉或相對穩定者可以出院。
第三節腎小管酸中毒
腎小管酸中毒是由于近端腎小管對碳酸氫鹽的重吸收障礙或/和遠端腎小管的It液和管
腔液不能建立正常PH梯度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病史采集]
1.遺傳性疾病家族史,藥物毒物接觸史,全身性疾病如過敏,血液病史。
2.酸中毒表現:納差,深大呼吸等。
3.電解質紊亂表現:周期性麻痹,抽搐等。
4.骨病:骨病,骨折,發育隙礙,牙齒松動等。
5.尿石癥:尿路結石,梗阻,感染,尿量變化。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膿搏,呼吸,發育,系統檢查。
2.??茩z查:腎區叩舌痛,腱反射,肌力,骨痛。
【輔助檢查1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糖,尿酸,血氣分析\電解質,尿比重,尿
PH,尿滲透壓,尿電解質,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
2.器械檢查:胸片,雙腎B超,腹部平片和IVP,骨骼片。
3.特殊檢查:氯化鏤酸負荷試驗,碳酸氫鈉負荷試驗等。
[診斷和鑒別診斷】
陰離子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母,在排除其他代謝性酸中年的病因或伴有腎小管其
他功能障礙,可診斷本病。進一步根據腎小管功能,醛固酮濃度,血鉀濃度等分為I?IV型。
應與以下疾病鑒別:
1.腎衰性酸中毒。
2.類風濕性關節炎。
3.家族性周期性麻痹。
【治療原則】
1.原發病治療。
2.糾正酸中毒。
3.糾正電解質紊亂。
4.并發癥治療:骨折,尿路結石,感染等。
5.根據病情給予利尿劑和皮質激素。
6.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酸中毒、電解質素亂糾正、無并發癥則可以出院。
第四節腎間質疾病
藥物性腎損害
藥物引起腎損害的方式主要是腎毒性作用和過敏反應,可引起急性腎衰(氨基糖忒類)、
腎小管一間質疾?。ɡF?、青霉素類)、腎小球腎炎(青霉胺)、腎病綜合征(保泰松)、
梗阻性腎病(磺胺結晶)、進行性氮質血癥(二性霉素)。
【氨基糖貳類腎損害】
依腎毒性大小依次為新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丁氨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鏈霉素。
導致氨基糖成類腎損害的因素:大劑量、長療程、合用其它腎毒性藥物、老年患者、原有腎
功能不全者。一般應用7天以上極易產生仔毒性。早期臨床表現為尿濃縮功能減退、輕度蛋
白尿,可出現血尿、管型尿,晚期表現為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氮質血癥。停藥后多數可逆轉,
但恢復較慢。
[鎮痛藥腎臟病】
長期濫服鎮痛藥物可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腎乳頭壞死,病人常有服用非那西汀l.Og/d
(APC6片),連續一年以上的病史。早期可有輕度蛋白尿,腎小管酸化功能障礙,75%
以上的病人有高血壓。半數病人有無痛性膿尿,伴有肉眼血尿的腎絞痛。晚期可因腎間質纖
維化而出現氮質血癥、腎功能衰竭。停用鎮痛藥后80%以上患者的病情可停止發展甚或好轉。
【造影劑的腎損害】
碘過敏的發生率約1.7%,造影劑可引起急性腎毒性反應,重者可導致急性腎衰。高濃度
大劑量碘化物(如碘毗啦啥、醋碘苯酸等)做主動脈造影者,約30%可發生腎損害,在
有腎功能不全者可發生腎皮質壞死,死亡率約20%。大劑量泛影葡胺靜脈滴注給腎功能不全
的患者做腎盂造影,50%患者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丁碘節丁酸鈉的腎毒性較低。
防治:
1.有高危因素者盡量避免做造影,如原有腎功能不全患者、老年人、糖尿病、心力衰
竭、高血壓、高尿酸血癥、多發性骨髓瘤等。
2.造影前多飲水,使尿量>250ml/h。
3.造影后給以甘露醇、速尿。
4.堿化尿液,使PHA7.5。
【海洛因引起的腎損胃1
海洛因可引起慢性腎毒性反應,一般吸毒1?2年以上即出現腎損害癥狀,可出現鏡下
血尿及膿尿,2/3出現水腫伴腎病綜合征,64%高血壓伴腎功能不全,應用皮質激素及免疫
抑制劑治療均無效,最終發生尿毒癥。
返流性腎病
返流性腎?。≧efluxnephropathy)是由于膀胱輸尿管返流和腎內返流導致的腎臟病,腎
臟形成瘢痕,最后可發展為終末期腎衰。
[病史采集]
1.反復發生的尿路感染病史。
2.蛋白尿、血尿、夜尿和多尿。
3.高血壓。
4.晚期可發生腎功能衰竭。
【體格檢查】
1.全身系統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而樂C
2.??茩z查:腎區叩擊痛、高血壓。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菌落計數+藥敏,莫氏試驗,腎功
能。
2.器械檢查:X線胸片,腹部平片,心電圖,雙腎B超,靜脈腎盂造影,排泄性膀胱
尿路造影,同位素顯影,膀胱鏡等。
[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即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X線、同位素)、膀胱鏡等。在診斷
前要認真排除繼發性的尿路返流。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定期排空膀胱,長期低劑量抑菌治療。
2.外科治療:抗返流手術。
3.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臨床癥狀改善或消失,病情穩定即可出院。
尿酸性腎病
尿酸性腎病是指尿酸鹽在血中濃度呈過飽和狀態時沉積于腎臟而引起的腎實質損害。
(病史采集】
1.痛風性關節炎:部位、發作時間、嚴重程度、誘因。
2.尿路結石和皮下痛風石:尿石成份為尿酸。
3.腎臟疾病:小至中等量蛋白尿伴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高血壓,水腫,急性尿酸性
腎病可引起無尿型急性腎衰。
4.有無引起血尿酸增高的疾?。郝阅I功能衰竭,骨髓、淋巴增生性疾病,高血壓,
肥胖,高脂血癥,妊高征,酒精中毒,應用曝嗪類利尿劑。
【體格檢查】
1.全身系統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2.??茩z查:關節病變的部位、性質及嚴重程度,有無水腫,有無皮下痛風石,有無
肋脊角壓痛及腎區叩擊痛。
[輔助檢查1
I.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血尿酸,尿尿酸,腎功能(包括腎小
球、腎小管功能),血脂。
2.器械檢查:雙腎B超、胸片、腹平片、心電圖。
3.特殊檢查:尿石成份分析、腎穿刺病理活檢。
【診斷與鑒別診斷】
凡中年以上男性患者有腎臟疾病之表現,伴有關節炎及尿路結石時,應首先疑及本病,
血尿酸升高>390umol/L(>6.5mg/dl),尿尿酸排泄量增多>4.17mmol/L(>700mg/dl),尿呈酸
性(尿PHV6.0),尿石為尿酸成份,即可作出診斷。腎活檢為腎間質一腎小管病變,于腎
間質及小管內找到雙折光的針狀尿酸鹽則可確診。應注意與慢性腎小球、慢性腎盂腎炎相鑒
別.
[治療原則】
1.減少體內尿酸的合成:
(1)調節飲食,忌吃高嘿吟食物;
(2)服用抑制尿酸產生的藥物,可首選別喋吟醇。
2.增加尿酸的排出:
(1)多飲水;
(2)堿化尿液;
(3)避免用利尿藥。
3.及時治療尿路感染。
4.關節炎的防治。
5.中醫中藥治療。
6.保護腎功能。
[療效與出院標準】
癥狀消失或好轉,血尿酸正常,或病情好轉穩定者可以出院。
第五節感染性腎臟疾病
尿路感染
[病史采集]
1.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尿道刺激癥狀,有無排尿困難、肉眼血尿等。
2.腰痛、腹痛或膀胱區疼痛。
3.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癥狀。
4.有無結石、梗阻、尿路畸形等復雜因素。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膿搏、血壓、呼吸。系統檢杳。
2.專科檢查:腎臟觸診、腎區叩擊痛、輸尿管壓痛點,膀胱大小、有無尿潴留、壓痛、
腫塊。男性應作前列腺檢查,必要時請??谱魍馍称鳈z查。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肝、腎功能,尿細胞排泄率,尿涂片鏡下找細菌,清潔中
段尿細菌培養加菌落計數及藥敏,尿B2微球蛋白,尿溶菌酶,尿抗體包裹細菌試驗(ACB),
必要時加做尿沉渣找抗酸桿菌、結核桿菌培養,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檢查。
2.器械檢查:X線胸片、心電圖、雙腎B超、腹部平片等。必要時加作靜脈腎盂造影,
排泄性尿路造影、同位素腎圖等。
3.特殊檢查:必要時作膀胱鏡檢查。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體征和尿液檢查通常可以作出診斷,但確診需要有細菌學的依據,即中
段尿細菌培養2105/ml。目前尚無較好的實驗室定位方法,常根據臨床表現及對短程療法的
療效而作出,必要時可作膀胱沖洗后尿培養、ACB等方法進行定位診斷(即鑒別急性腎盂腎
炎抑或是膀胱炎).尿感要與全身感染性疾病(加上感、傷寒、敗而癥等)、急腹癥(闌尾
炎、女性附件炎等)、腎結核、非淋球性尿道炎及非感染性尿道綜合征等鑒別。
[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是控制癥狀、消滅病原體、去除誘發因素及防止再復發。
1.一般治療:癥狀明顯時應臥床休息,多飲水、勤排尿,適當堿化尿液。
2.盡量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敏感的抗菌素,在此之前應根居臨床選用SMZco、哇諾酮類
抗菌素、氨節青霉素、頭抱第二或第三代抗菌素等,病情較急、較重者,應采用聯合、靜脈
給藥。
3.糾正引起尿路感染的復雜因素,如結石、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返流等。
4.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臨床癥狀改善或消失、尿菌陰性即可出院,停藥后第1、4、6周分別復查尿常規、尿細
菌培養。
慢性腎盂腎炎
山于病原體的慢性感染,導致腎盂腎盞及腎間質的慢性炎癥改變;腎溢腎盞纖維化變形;
腎間質纖維化并可累及腎實質。慢性腎盂腎炎由以下三種情況組成:
1.伴有返流的慢性腎盂腎炎(返流性腎病);
2.伴有尿路梗阻的慢性腎盂腎炎(慢性梗阻性腎盂腎炎);
3.為極少的特發性慢性腎盂腎炎。
[病史采集]
1.反復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
2.腹部、腰部不適疼痛和/或間歇性低熱。
3.多尿、夜尿、低鉀、酸中毒、高血壓等。
4.有無結石、尿路畸形等病史。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脈搏、血壓、呼吸。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有無浮腫、貧血、腎區壓痛、叩擊痛,輸尿管壓痛點。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24小時尿蛋白定量,尿滲透壓,肝腎功能,尿細胞排泄率,
清潔中段尿細菌培養加菌落計數加藥敏,腎小管功能檢查,必要時加做尿沉渣抗酸桿菌、結
核桿菌培養,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檢查。
2.器械檢查:胸片、心電圖、雙腎B超、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同位素腎圖等檢
查。
3.特殊檢查:如鑒別診斷有困難,可視情況作膀胱鏡、腎活檢等檢查。
【診斷與鑒別診斷】
腎盂腎炎多次發作或病情遷延不愈、病程達半年以上,又有腎盂腎盞變形、縮窄,兩腎
大小不等、外形凹凸不平或腎小管功能持續減退者可診斷為慢性腎盂腎炎。應與慢性腎小球
腎炎、腎結核、腎腫瘤等鑒別。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多飲水、勤排尿,增強營養,急性發作期適當休息.
2.抗菌藥物治療:選用的抗菌藥物與急性腎溢腎炎(見尿路感染)基本相似??咕?/p>
療原則是:
(1)常需聯合用藥;
(2)療程宜適當延長,亦可采用長程抑菌療法每晚睡前排尿后口服一種抗生素,劑量
為每日劑量的1/3?1/2,可交替使用復方新諾明、羥氨節青霉素、吠喃旦咤、頭抱菌素等,
每2?3周變換一種,維持6?12個月;
(3)急性發作期的用藥同急性腎盂腎炎。
3.尋找并去除發病的易感因素。
4.中醫中藥治療。
[療效與出院標準】
臨床癥狀消失或緩解,病情穩定者可出院,長期追蹤復查。
第六節急性腎功能衰竭
急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急性腎衰)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腎功能急驟、進行性減退而出現
的綜合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本章主要討論臨床上較為常見和比較典型的狹義性急性腎衰,
即由急性腎小管壞死所致的急性腎衰。
[病史采集]
1.原發病或誘因。
2.尿量的改變,尿量每天少于400ml,非少尿型病例尿量可不減少。
3.進行性氮質血癥及尿毒癥癥狀:如厭食、惡心、嘔吐、貧血及神經精神癥狀等。
4.水、電解質及酸堿三衡紊亂:水、鈉潴留,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
【體格檢查】
1.全身檢查: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神志。
2.專科檢查:
(1)心臟:心率、心律、心音、心界。
(2)肺:呼吸頻率、肺部羅音性質及范圍。
(3)浮腫、腎區叩擊痛。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尿滲透壓、尿鈉、尿尿酸、尿肌酊、血氣分析、血滲透壓、
血生化、血尿素氮、血肌酎、血尿酸、血糖、血脂。
2.影像學檢查:腹部三片、超聲波顯像、CT、造影等。
3.特殊檢查:必要時腎活檢。
[診斷與鑒別診斷】
腎功能在短時期內(數小時或數天)急劇地下降,進行性血肌酊和尿素氮升高(血肌醉
每天可增加88.4?176.8umol/L,尿素氮升高3.6?10.7mmol/L)是診斷急性腎衰的可靠依據。應
與腎前性腎衰、腎后性腎衰以及其它腎臟疾病所致的腎功能衰竭相鑒別。
[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飲食和營養C
2.原發病的治療。
3.初發期及時補充血容量和利尿療法。
4.少尿期治療:
(1)嚴格控制水、鈉攝入量,每天入液量為前一天尿量加400mL
(2)限制蛋白質的攝入(每天0.5g/kg體重),保證足夠熱量>2000千卡/天。
(3)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高鉀血癥和代誄性酸中毒的治療。
(4)早期進行預防性透析治療:透析指征是:
1)急性肺水腫;
2)高鉀血癥(血清鉀26.5mmol/L或心電圖提示高鉀);
3)高分解代謝型,即每日尿素氮上升214.3mmol/L、肌肝上升2177umol/L、鉀上升
21~2mmol/L、血清HCCh.下降22mmol/L;
4)如為非高分解代謝圖,但有少尿或無尿2天以上、血尿素氮221.4mmol/L、血肌
酢2442umol/L、CCh結合率W13mmol、肌酎清除率W7?l()ml/min;
5)有尿毒癥癥狀,如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
5.多尿期的治療:
尿量超過15()0ml/d,病程進入多尿期,此時應注意矢水和低血鉀的發生。血尿素氮和血
肌肝正常時蛋白質的攝入限制可放寬。
6.恢復期的治療:
加強調養和適當增加活動量,避免過度勞累和使用腎損害藥物,一般經3?6個月即可
恢復。
第七節慢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是多種病因引起的腎損害和進行性惡化的
結果,病損累及各系統,臨床表現多樣。繼發性腎臟損害有增多趨勢。
[病史采集]
1.原發及繼發腎臟病史。
2.高血壓及心血管病史。
3.脫水或水潴留及漿膜腔積液。
4.食欲不振、厭食、惡心、嘔吐、口腔尿味、消化道出血。
5.貧血程度、皮疹、廿血傾向。
6.怕冷、性功能下降、月經失調。
7.精神癥狀,意識障礙、抽搐、周圍神經痛、不自主運動,植物神經癥狀。
【體格檢查1
1.各系統體格檢查。
2.實驗室檢查:三大營規,血脂,血漿蛋白,尿蛋白分析,肝腎功能,心功能,
3.雙腎影像學檢查,相關心、肺、骨影像學檢查。
[診斷與鑒別診斷】
有慢性腎炎或腎損害史并出現尿毒癥狀,及時行腎功能檢查診斷一般無困難.但當病因
不清只出現一些常見內科癥狀時,應及時做尿、腎功能檢查,否則易漏診。在需和急性腎衰
鑒別時.,可用B超測雙腎大小及化驗指甲肌酊,在有條件時可行腎活檢。
臨床上根據腎功能損害不同程度可分以下幾個階段:
1.腎功能不全代償期:當腎單位受損未超過正常50%(GFR50?80ml/min)腎功能代償
未出現血尿素氮(BUN)等代謝物質潴留、血肌酊(Scr)能維持正常水平(133-177umol/L,
即1.5?2.0mg/dD,臨床上無癥狀。
2.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仔單位受損剩余腎單位低于正常25%(GFR50?20ml/min)Scr
達186?442umol/L(2?5mg/dl)、BUN大于7.1mmoI/L(20ing/dl),出現乏力、貧血、食欲減退等
癥狀。
3.腎功能衰竭期:Scr上升達451?707umol/L(5?8mg/dl)、GFR降至20?
BUN上升至17.9?28.6mmoI,L(50?80mg/dl)。
4.尿毒癥期:Scr達707umol/L(8mg/dl)以上,GFR10ml/min以下,BUN至28.6mmol/L
(80mg/dI)以上,酸中毒明顯,全身癥狀嚴重。
[治療原則】
1.非透析治療:控制高血壓,糾正酸中毒,營養療法,必需氨基酸療法,紅細胞生成
素糾正貧血,中西醫結合療法,吸附劑治療。
2.透析療法及血液凈化療法:血液透析、血液濾過、連續動靜脈濾過、吸附式血液透
析、血漿置換、腹膜透析療法。
第八節透析療法
血液透析療法
[適應證]
1.急性腎功能衰竭:
(1)少尿或無尿2?3天。
(2)BUN>28.6mmol/L,Scr>530.4umol/L,BUN升高每日大于9mmol/L。
(3)血清鉀>6.5mmol/L。
(4)有明顯的尿毒癥癥狀。
(5)有嚴重的水鈉潴國引起的腦水腫,肺水腫。
(6)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CO2CP<15mmol/Lo
(7)誤型輸血致血中游離血紅蛋白>().8g/L。
2.慢性腎功能衰竭:
(I)尿毒癥病人經非透析療法失敗者。
(2)BuN>28.6mmol/Lo
(3)Scr>530.4umol/L<,
(4)Ccr接近lOml/min,常用的幾種Ccr的計算方法如下:
1)Ccr=24小時尿肌好(mg)/血漿肌酢濃度(mg/dl)X70
2)Ccr=(140-年齡)X體重(kg)/72X血肌酊(mg/dl)
3)C,c.r=[98-0.9(年齡-20)J/rfn肌肝(mg/dl)
女性病人均再乘以0.85
(5)血清鉀>6.5mmol/L。
(6)較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HCO3V6.74mmol/L(即血CChCPVl5mmol/L)。
(7)有明顯的水鈉潴留或出現神經系統合并癥。
3.急性中毒:在常規急救治療的同時,爭取在16小時內作透析。
(1)醇類、抗抑郁藥類、止痛藥類、金屬無機鹽類。
(2)其他水溶性及與登白結合少的藥物或藥典注明的藥物。
4.戒毒:海洛英類藥物依賴治療。
5.其它:各種原因所致的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其他治療不能控制者工
[緊急透析指征】
1.血鉀>7mmol/L。
2.CO2cp<15mmol/L;血PHV7.25。
3.iflLBUN>54mmol/L(150mg/dl),J(ILCr>884umol/L(10mg/dl)o
4.嚴重水潴留引起急性肺水腫。
5.尿毒癥性腦病。
6.尿毒癥性心包炎。
7.尿毒癥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8.藥物不能控制的嚴直高血壓。
【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透析時機】
1.一般情況下,Ccr為10ml/min、Scr為707umol/L(8mg/dl)時即開始透析。
2.糖尿病患者Scr530umol/L(6mg/dl)左右開始透析°
3.己出現心包炎、出血傾向、感染、精神癥狀或神經系統病變者,即使Ccr未7達到
10ml/min,應盡早透析。
4.其它情況: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腎功能惡化較快的疾病,如計劃作腎移植,應早期
透析;而狼瘡性腎炎,多囊腎,慢性腎盂腎炎,梗阻性腎病等疾病,血肌酎即使達
884umol/L(10mg/dl),如無明顯癥狀,可有1?2年的時間觀察和保守治療。
[相對禁忌證】
1.休克或低血壓,收縮壓V10.7kpa。
2.嚴重高血壓,收縮壓>26.7kpa。
3.嚴重出血傾向。
4.嚴重感染,如敗血癥。
5.嚴重心律失常。
6.嚴重心功能不全或心臟病。
7.晚期癌腫或極度衰弱病人。
8.未控制的嚴重糖尿病。
9.腦出血或心包出血。
[透析方式的選擇】
下列病人一般選擇腹膜透析,而不是血液透析:
1.嬰兒和很小的兒童。
2.伴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估計不能耐受血液透析者△
3.難以建立血管通道的患者(如有糖尿病患者)。
4.希望進行家庭透析,且又沒有合適的陪伴者的患者。
5.現正出血或有嚴重的出血傾向者。
[血液透析操作規程】
1.血管通路的選擇。
2.血液透析器及血路管道的準備。
3.透析病人的準備:稱體重,測T、P、BP、R并記錄。
4.透析開始及透析過程觀察:開始透析后即測BP、P、R并記錄,登記機器各讀數及
開始時間。其后每小時測生命體征并記錄一次,病情危重者每15?30分鐘一次。
[常見并發癥】
空氣栓塞、凝血、發熱、低血壓、高血壓、心律失常、硬水綜合征、失衡綜合征。
血液濾過
【適應證】
I.急、慢性腎功能衰竭。
2.頑固性高腎素型高血壓。
3.老年、心功能不穩定、肝功能不良、對醋酸鹽不耐受者。
4.低血壓、嚴重鈉水潴留者。
5.合并尿毒癥性神經系統病變、心包炎和骨病者。
[相對禁忌證】
1.休克或低血壓。
2.嚴重出血傾向者。
[操作規程】
1.血管通路:
(I)動、靜脈直接穿刺。
(2)雙腔靜脈導管插管。
(3)動靜脈內髏。
(4)人造血管內疹。
2.血液濾過器的準備:
(1)血液管路和濾過器連接。
(2)生理鹽水2000ml沖冼及排氣。
<3)生理鹽水5O()ml+肝素25mg循環。
3.血液濾過置換液的準備:
(1)乳酸鈉平衡液。
(2)專用置換液。
4.血液濾過的進行:
(1)首劑肝素量:0.4?0.8mg/kg,以后每小時追加肝素量6?10mg。
(2)血管通路與動、靜脈連接,血流量200?250ml/分鐘。
(3)置換液連接:A前稀釋:于血液濾過器前連接,需用置換液50?70L。
R后稀釋:于血液濾過器后連接,需用置換液20?3。J
如天氣寒冷,置換液需加溫至35℃左右。
5.血液濾過的結束:
(1)生理鹽水200ml回血。
(2)局部壓迫止血°
【并發癥】
發熱反應和敗血癥、鋁中毒、丟失綜合征。
血液透析濾過
[適應證]
1.急性腎功能衰竭。
2.治療無效的容量依賴型高血壓。
3.血液透析治療中經營發生的低血壓。
4.治療期間體重明顯增加者。
5.嚴重的尿毒癥多發性神經系統損害、心包炎及骨病者。
[相對禁忌證】
I.休克或低血壓。
2.嚴重出血傾向者。
【操作規程】
1.血管通路:
(1)動、靜脈直接穿刺。
(2)雙腔靜脈導管插管。
(3)動靜脈內疹。
(4)人造血管內疹。
2.血液透析濾過器的準備:
(1)血液管路與血液透析濾過器,透析濾過器應為高通量透析器或血濾器。
(2)生理鹽水2000ml沖冼及排氣。
(3)生理鹽水500ml+肝素25mg循環。
3.血液透析濾過置換液的準備:
(I)乳酸鈉平衡液。
(2)專用置換液。
4.血液濾過的進行:
(1)首劑肝索量:0.4?O.8mg/kg,以后每小時追加肝素量6?10mg。
(2)血透機必須具有血液透析濾過功能及監測系統。
(3)血管通路與動、靜脈連接,血流量250?300ml/分鐘。
(4)置換液連接:選月后稀釋法,每次置換液6?10L,如天氣寒冷,置換液需加溫至
35℃左右。
5.血液透析濾過的結支:
(1)調小血流量,關閉置換液泵,夾住補液管,置換液流量調至0。
(2)生理鹽水200ml回血。
(3)局部壓迫I卜rfllc
[并發癥]
發熱反應和敗血癥、鋁中毒、丟失綜合征。
連續性動靜脈血液濾過(CAVH)
【適應證】
1.液體超負荷。
(1)透析患者出現水超負荷:
1)急性肺水腫。
2)血液動力學不穩定。
(2)急性腎功能衰竭:
1)血液動力學不穩定。
2)心臟手術后。
3)近期心肌梗塞。
4)敗血癥。
5)多臟器損害。
(3)心力衰竭(泵衰竭):
1)利尿劑無效。
2)用強心藥后仍無尿。
(4)無尿狀態下需要大量補液。
(5)慢性液體超負荷:
1)肝硬變。
2)腎性水腫。
2.排出溶質(不宜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者)
(I)低血壓。
(2)血液動力學不穩定。
(3)藥物引起的并發癥。
[相對禁忌證】
有活動性出血傾向者。
(操作規程】
同血液透析。
[常見并發癥】
凝血、低血壓。
血漿置換
[適應證]
1.腎臟?。?/p>
(I)肺出血腎炎綜合征。
(2)急進性腎炎。
(3)IgA腎病。
(4)膜增殖性腎小球腎炎II型。
(5)狼瘡性腎炎°
(6)腎移植前排除受體內預有的淋巴細胞毒抗體。
(7)腎移植后的急性排斥。
2.神經系統疾?。?/p>
(1)重癥肌無力。
(2)格林巴利綜合征。
(3)Eaton-Lambert綜合征。
(4)多發性硬化。
(5)慢性感染性脫髓鞘性多發神經病。
3.血液系統疾?。?/p>
(I)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2)輸血后紫癲。
(3)血友病。
(4)多發性骨髓瘤及副蛋白血癥合并腎衰。
(5)韋格氏肉芽腫。
(6)異型輸血。
(7)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
4.代謝與內分泌疾?。?/p>
(1)甲亢危象。
(2)高脂血癥。
(3)n型糖尿病。
5.風濕性疾?。?/p>
(1)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2)類風濕關節炎。
(3)多動脈炎引起的腎損害。
6.其他疾?。?/p>
(1)肝昏迷。
(2)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3)天皰瘡。
7.藥物中毒:藥物不易被透析或血液灌流清除時。
(操作規程】
同血液透析。
[并發癥]
低血壓、溶血、出血傾向、過敏反應、感染。
血液灌注
血液灌注(hemoperfusion)是指將患者血液引入裝有吸附劑的灌流器中,以吸附的方式
清除某些外源性或內源性毒物,并將凈化了的血液輸回體內的一種治療方法。
[適應證及臨床應用】
1.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
可以吸附的藥物和毒物:鎮靜安眠藥、安定藥和抗精神病藥.如巴比妥類、導眠酮、安
定、水合氯醛、眠樂通、冬眠靈等;解熱鎮痛藥,如水楊酸類、樸熱息痛等;有機磷農藥、
有機氯農藥、洋地黃、阿托品、百草枯、乙醇、毒蕈類等。
凡經洗胃導瀉、輸液、強迫利尿等搶救措施后,病情仍繼續惡化者,特別是患者病情嚴
重且伴有:
(1)腦功能障礙或已昏迷者;
(2)肝、腎功能障礙者;
(3)年邁者;
(4)藥物及代謝產物與組織蛋白結合力高且有延遲性者(如有機磷農藥);
(5)服藥劑量過大超過了自身清除能力的30%時或已達到中毒致死量濃度者。
以上均為緊急血液灌流的適應證。
血液灌流對非脂溶性、伴酸中毒的藥物,如醇類、水揚酸、含鋰、溟化合物的藥物解毒
作用不如血液透析。
2.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輔助治療。
3.肝昏迷。
[相對禁忌證】
I.有出血傾向者。
2.血小板V70X9/L。
3.低血壓、休克。
4.心力衰竭,特別是高容量。
[操作規程】
1.建立臨時血管通路。
2.血液管路與灌流器連接。
3.將吸附罐的動脈端向下,呈直立位,生理鹽水2000ml沖洗排氣,再用10%葡萄糖溶
液500ml沖洗,余200ml加肝素10mg循環。
4.血液灌流前按每公斤體重給予1.()?1.5mg肝素,每小時再追加5?
5.血液通路與血液灌流裝置連接。
6.血流量開始時約lOOml/min,后逐漸加大并維持在200ml/min左右。
7.一般灌流2?3小時,嚴重者可在1.5小時后更換灌流器后繼續進行灌流。
8.灌流結束后采用空氣回血。
9.保留血管通路以備反跳時進行第二或第三次灌流。
【并發癥】
1.與血液透析基本相同,處理同血液透析。
2.血小板減少。處理:輸血小板,應用氫化可的松。
腹膜透析療法
[腹膜透析的適應證】
1.急性腎功能衰竭。
2.慢性腎功能衰竭。
3.急性藥物或毒物中毒。
4.頑固水腫、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經一般常規治療難以在短期內收效者可以
腹透。
5.其他: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廣泛化膿性腹膜炎、肝昏迷黃疸及牛皮癬等。
【腹膜透析的絕對禁忌證】
1.部份腸系膜切除、腹膜廣泛粘連或纖維化>50%、或由于腸環擴張(腸梗阻)引起腹
部膨脹。
2.腹部或腹膜后外科手術所致腹膜缺損。
3.嚴重性阻塞性肺疾病。
[腹膜透析的相對禁忌證】
1.廣泛腸粘連及腸梗阻。
2.腹部皮膚廣泛感染無法植管者。
3.腹部大手術3日以內,腹部有外科引流管。
4.嚴重肺功能不全。
5.腹腔內血管疾患。
6.晚期妊娠或腹內巨大腫瘤,多囊腎等。
7.高分解代謝者。
8.長期不能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及熱量者。
9.疝未修補者。
10.不合作者或者有精神病者。
【腹膜透析的并發癥】
1.急性并發癥:
(1)腹腔內臟器損傷。
(2)出血。
(3)導管功能障礙:隧道內導管扭曲,導管移位,大網膜包裹使引流不暢,纖維蛋白
凝塊堵塞腹透管,腹透液外漏,腹透管皮膚出口處感染,腹痛,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低
血壓,肺功能不全,胸腔積液,心血管系統并發癥等。
2.慢性并發癥:
(1)腹膜失超濾。
(2)丟失綜合征。
(3)糖負荷增加。
(4)高脂血癥。
(5)心血管系統并發癥。
(6)背痛。
(7)腹疝。
【腹膜透析并發腹膜炎】
1.診斷標準:下列3條標準中至少具備2條。
(1)腹膜炎癥狀和體征。
(2)腹透液混濁,白細胞>100個/mm3、中性粒細胞>50%。
(3)經革蘭氏染色或培養證明腹透液中有細菌存在。
2.治療原則:
(I)在未獲細菌培養結果之前,應先作革蘭氏涂片染色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工程師培訓課件
- 油田開發項目建議書(參考)
- 2025年壓力表合作協議書
- 2025年智能分揀系統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預防用生物制品項目發展計劃
-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
- 2025年慣性組合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商業照明燈具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輕質建筑材料及制品合作協議書
- 2025年中高壓陰極電容鋁箔合作協議書
- 2025年錨栓市場發展現狀
- 養豬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2025年四級中式烹調師(中級)職業技能鑒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夜間作業安全培訓培訓資料
- 中藥知識講解課件
- 施工資源需求計劃與調配策略
- 預制箱梁首件工程施工總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3配套課件 基礎課時4 有機物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確定
- 湖南省岳陽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模擬數學測試卷含解析
- 寵物店店員的工作職責與服務理念
- 高中家長會 高一下學期期末家長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