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工智能通識》課程教案一、課程基本信息(1)課程名稱:人工智能通識。(2)課程代碼:[待定]。(3)課程學分:2學分。(4)總學時:32學時(理論學時:24學時,實踐學時:8學時)。(5)適用對象:職業教育本科、專業各專業學生、對人工智能感興趣的社會人士。(6)授課教師:[教師姓名]。(7)授課學期:[20XX—20XX學年第X學期]。二、課程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應用場景及倫理問題。(2)能力目標: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力,能夠通過實踐操作解決實際問題。(3)素質目標: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團隊協作能力和科學精神。三、課程教案項目1:掌握人工智能基礎概念(第1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人工智能的定義與發展歷程。-掌握人工智能的分類(強人工智能與弱人工智能)。-了解人工智能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教學內容:(1)任務1.1:熟悉計算機基礎-計算的淵源-計算機的出現與發展-通用計算機與計算機語言-計算機建模與智能行為(2)任務1.2:定義人工智能-“人工”與“智能”的含義-人工智能的定義與分類-人工智能發展中的“中國風”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人工智能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寫一篇關于人工智能對現代社會影響的短文。實訓與思考:-討論:人工智能在未來生活中的潛在應用。項目2:培養數學素養與計算思維(第2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數學素養的內涵及其對人工智能的意義。-掌握計算思維的概念與核心要素。教學內容:(1)任務2.1:理解數學素養與計算思維-數學是美的-數學素養的內涵與培養-模糊邏輯的定義(2)任務2.2:掌握計算思維與學科基礎-人工智能的學科基礎-計算思維的概念與核心要素-計算思維對人工智能的意義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數學素養與計算思維。-小組討論:討論計算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選擇一個計算思維的應用場景,撰寫一篇小短文。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簡單的編程練習,培養計算思維。項目3:熟悉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第3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數據科學的核心要素。-掌握大數據的定義及其與人工智能的關系。教學內容:(1)任務3.1:從機械思維到數據思維-機械思維與數據思維的區別-數據科學的核心要素與應用場景(2)任務3.2:大數據思維與思維變革-大數據的定義與特點-思維轉變:樣本=總體、接受數據的混雜性、數據的相關關系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大數據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分析一個大數據應用案例,并撰寫報告。實訓與思考:-實踐: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如Excel)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項目4:理解智能體與智能體AI(第4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智能體的定義、結構與性能度量。-掌握智能代理的工作過程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4.1:理解智能體和環境-智能體的定義與性能度量-智能體的任務環境與結構(2)任務4.2:熟悉智能代理與智能體AI-智能代理的定義與工作過程-智能代理系統的協同合作與典型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智能體與智能體AI。-小組討論:討論智能體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設計一個簡單的智能代理系統,并撰寫設計思路。實訓與思考:-實踐:使用編程工具實現一個簡單的智能代理。項目5:熟悉機器學習(第5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發展歷程。-掌握常見的機器學習算法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5.1:什么是機器學習-機器學習的定義與發展歷程-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與強化學習(2)任務5.2:機器學習算法-回歸算法、K-近鄰算法、決策樹算法、貝葉斯算法等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機器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算法。-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機器學習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Python實現一個簡單的機器學習算法。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機器學習框架(如scikit-learn)進行簡單的數據分類。項目6:理解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第6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神經網絡的基本結構與學習機制。-掌握深度學習的定義及其與機器學習的關系。教學內容:(1)任務6.1:熟悉神經系統與神經網絡-神經系統的結構與學習機制-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與發展(2)任務6.2:了解卷積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的結構與應用-遷移學習與強化學習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深度學習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深度學習框架(如TensorFlow)實現一個簡單的圖像分類模型。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深度學習框架進行簡單的圖像識別。項目7:熟悉圖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第7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圖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的基本概念。-掌握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7.1:熟悉模式識別與圖像識別-模式識別與圖像識別的定義-圖像識別的主要方法(2)任務7.2:掌握智能圖像處理技術-圖像采集、預處理、分割、目標識別與跟蹤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圖像識別與計算機視覺。-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圖像處理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OpenCV實現一個簡單的圖像處理程序。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OpenCV進行簡單的圖像識別與處理。項目8:熟悉自然語言處理與大語言模型(第8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功能與能力。-掌握大語言模型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8.1: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功能與能力-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內容-深度學習對自然語言處理的影響(2)任務8.2:大語言模型工作原理-詞元及其標記化-詞嵌入與生成模型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自然語言處理與大語言模型。-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Python實現一個簡單的自然語言處理程序。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大語言模型(如ChatGPT)進行簡單的文本生成。項目9: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第9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定義與應用場景。-掌握多模態生成技術與提示工程原理。教學內容:(1)任務9.1:熟悉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定義與應用場景-大語言模型的幻覺與發展趨勢(2)任務9.2:熟悉多模態生成技術-多模態生成的關鍵技術與應用場景(3)任務9.3:掌握提示工程原理-提示工程的定義與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Midjourney)進行簡單的圖像生成。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進行簡單的文本或圖像生成。項目10: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第10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AIGC的文本生成技術及其應用。-掌握預測分析、智能推薦系統與游戲技術。教學內容:(1)任務10.1:掌握AIGC的文本生成技術-文本摘要、詩歌生成、對話系統、多語種翻譯(2)任務10.2:理解預測、推薦和游戲技術-大數據預測分析、智能推薦系統、游戲科技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人工智能高級應用技術。-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高級應用技術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AIGC工具實現一個簡單的文本生成或圖像生成任務。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智能推薦系統框架(如Surprise)進行簡單的推薦系統設計。項目11:熟悉機器人及其智能化(第11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傳統機器人學的基本概念。-掌握機器人與AIGC的結合方式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11.1:熟悉傳統機器人學-傳統機器人學的定義與應用-機器人“三原則”與機器感知(2)任務11.2:結合機器人與AIGC-智能與非智能機器人的區別-AIGC在機器人中的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機器人及其智能化。-案例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機器人技術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設計一個簡單的機器人應用方案,并撰寫設計思路。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機器人編程工具(如ROS)進行簡單的機器人控制。項目12:掌握群體智能技術(第12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群體智能的基本原理與機制。-掌握群體智能算法及其應用。教學內容:(1)任務12.1:向蜜蜂學習群體智能-群體智能的兩種機制-蟻群算法、微粒群優化算法(2)任務12.2:群體智能的應用與發展-群體智能的基本原則與特點-群體智能在優化算法中的應用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群體智能技術。-小組討論:討論群體智能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使用Python實現一個簡單的蟻群算法。實訓與思考:-實踐:通過群體智能算法解決一個簡單的優化問題。項目13:理解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第13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人工智能面臨的倫理挑戰。-掌握構建“可信賴”人工智能系統的方法。教學內容:(1)任務13.1:人工智能面臨的倫理挑戰-智能機器與人類的關系-數據共享與機器人權利(2)任務13.2:構建“可信賴”人工智能系統-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歐盟可信賴的倫理準則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人工智能倫理與安全。-小組討論:討論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及其解決方案。課后作業:-完成教材中“作業”部分的題目。-撰寫一篇關于人工智能倫理問題的小論文。實訓與思考:-討論:如何在實際應用中確保人工智能系統的倫理性和安全性。項目14:求索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第14周,2學時)教學目標:-理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架構與未來發展方向。教學內容:(1)任務14.1: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與社會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的啟示與現狀-人工智能的極限與頂級趨勢(2)任務14.2:通用人工智能架構-傳感器與執行器-意識與感質教學方法:-講授法:通過PPT講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小組討論:討論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課后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旅游體驗、地方認同及文化認同關系研究
- 舟曲縣東山鎮鄉村人居環境優化研究
- 核心素養理念下語境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留置胃管的護理查房
- 頜下腺護理常規課件
- 法制副校長教育職責與實施路徑
- 老年人頸椎病病例討論
- 顱骨骨折說課課件
- 溫病學診斷要點
- 順產護理課件
- 管培生合同或協議模板
- 2025年軍事理論與國防教育課程考核試卷及答案
- 第3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第二場參考案
- 生態水利工程學的研究范式創新與實踐需求分析
- SJG 130 – 2023《混凝土模塊化建筑技術規程》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裝配式內裝修技術標準
- 《視網膜色素變性》課件示例
- 2025-2030中國火箭發動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分析研究報告
- T-CHSA 090-2024 年輕恒牙根尖誘導成形術操作專家共識
- 區塊鏈在虛擬電廠分布式能源管理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貴州企業招聘2025貴州貴旅國際旅行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