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江西省萍鄉市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江西省萍鄉市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2025.06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雅典民主并非現代意義上的民主,而是建立在特定社會結構之上的“有限民主”。這里的“特定社會結構”指()A.高度集權的君主制度 B.獨裁統治的寡頭政治C.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 D.政教合一的神權統治2.有學者指出,11—14世紀西歐農民踴躍參與墾荒,除人口增長壓力外,更重要的動機是“擺脫莊園領主的控制,追求自由勞動和自主經營的權利”。這一現象反映了當時()A.莊園經濟已經完全解體 B.農民階級主導社會變革C.城市自治運動取得勝利 D.封建人身依附關系松動3.據史料記載,阿拔斯王朝時哈里發官員們常常千方百計地超過法律標準征收各種名目的財稅。比如有一塊地區,有不同級別的官員在一年內對該地區居民重復征收三次稅租;稅吏常用低于度量標準的量器去丈量居民的土地。水利官員常常征收駱駝租金、手續費、小麥運輸費、谷物計量費等。由此可見,阿拉伯帝國當時()A.官員薪資微薄 B.基層控制不足 C.賦稅制度紊亂 D.國家財政空虛4.表1是17世紀初荷蘭法學家格勞秀斯和英國法學家塞爾登關于海洋自由抑或封閉的爭論,這一爭論折射出()法學家代表作具體內容格勞秀斯《論海洋自由》強調荷蘭人有權利航行到東印度進行貿易,認為每個國家都可以在海上自由航行塞爾登《閉海論》強調英國君主有權領有圍繞英國四周的海洋表1A.海洋秩序的爭奪轉向合法化 B.海洋主權歸屬的理論交鋒C.國家利益影響海洋權利主張 D.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實踐5.圖1顯示的是亨利八世統治末期的大御印,其中大御印兩面的外圈的拉丁文刻字內容是“受命于天的亨利八世,英格蘭、法蘭西和愛爾蘭國王,信仰守護者,現世英格蘭和愛爾蘭教會的最高首腦”。這枚大御印可用于佐證當時英國()圖1亨利八世的大御印(1535—1547年)A.專制王權逐步走向強化 B.徹底擺脫了教廷的控制C.封君封臣制度逐步瓦解 D.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6.歷史學家科恩指出:“牛頓的宇宙觀讓啟蒙哲人相信,人類社會同樣可以被“自然法則”解釋,并像行星軌道一樣被理性規劃。”體現這一思維模式的是()A.但丁倡導人性的覺醒 B.孟德斯鳩主張三權分立C.盧梭指出不平等根源 D.伽利略挑戰神學宇宙觀7.19世紀20年代,荷蘭的范·豪登父子先后發明的“壓榨脫脂”技術和“堿處理”技術極大降低了巧克力生產成本和改善了巧克力的口感,并使原本昂貴的奢侈品轉變為大眾消費品。為了紀念他們,這一加工方法被稱為“荷蘭制法”。“荷蘭制法”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重商主義政策的長期推行 B.機器大工業生產的普及需求C.國際蔗糖貿易的蓬勃發展 D.消費者對巧克力的消費偏好8.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指出,巴黎公社“是使工人階級作為唯一具有社會首創能力的階級得到公開承認的第一次革命”,并“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據此可知,巴黎公社()A.標志著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B.將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C.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直接領導 D.豐富了無產階級專政學說9.19世紀40年代美國提出了“天定命運”論,意指美國擔負一個上帝賦予的使命,要將自由的區域擴展到整個北美大陸乃至全世界。美墨戰爭(1846—1848年)正是該理論的武力實踐:圖2展示了戰前的墨西哥鷹羽毛豐滿,棲息在繁茂的仙人掌上;戰后的墨西哥鷹則羽毛脫落,站在枯萎的仙人掌上。墨西哥鷹的變化()圖2A.揭示殖民擴張的暴力掠奪性 B.暗示墨西哥軍事策略的失誤C.體現美國政治制度的優越性 D.說明美洲貿易格局的新調整10.1921—1924年蘇維埃政府發行“切爾文券”,形成了穩定的切爾文券與貶值的蘇維埃紙幣平行流通制度。作為貨幣改革核心,切爾文券以“良幣”驅逐“劣幣”,效果顯著。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貨幣改革()A.保留了戰時經濟體制特征 B.解決了物價上漲的問題C.豐富了新經濟政策的內涵 D.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穩定11.1915年,德國詩人漢斯·萊普在比利時服役時,受軍營外士兵與戀人惜別場景觸動,寫下《路燈下的女孩》。1938年,德國作曲家諾貝特·舒爾策為其譜曲并更名《莉莉·瑪蓮》。因旋律簡潔、具有民謠敘事性,1941年經電臺播放后,迅速在德軍、同盟軍士兵中引發共鳴并廣泛傳唱。據此可知,該歌曲的創作()A.社會對戰爭暴行的麻木與妥協B.體現戰爭促使音樂創作轉向民謠風格C.試圖用美好意象喚醒反戰意識D.反映人們希望通過藝術逃避現實戰爭12.1955年,印尼積極參與萬隆會議,倡導“和平相處、反帝反殖”的萬隆精神,成為亞非民族獨立運動的重要力量。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后,以蘇哈托為代表的軍人集團掌權。為尋求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支持,該政權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調整對華關系。這一時期印尼的政策轉向反映了()A.萬隆精神未能解決印尼國內經濟困境B.不結盟運動內部對共產主義的抵制C.印尼與中國在領土爭議上的矛盾激化D.美蘇冷戰格局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13.有研究指出,德國“Mittelschicht”(中間階層)中,從事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新中間群體”占比從1970年的35%上升至2020年的62%。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產業結構向服務業的傾斜 B.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強化C.社會福利制度的全面覆蓋 D.工會組織力量的持續增強14.1957年,黃金海岸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宣布獨立。首任總理恩克魯瑪摒棄殖民時期舊稱,將國名定為“加納”,這一名稱源于曾盛極一時的古代西非加納帝國。有研究指出:“選擇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名稱,暗含對殖民文化解構與本土文化重構的雙重考量。”由此可見,恩克魯瑪命名“加納”意在()A.弱化西方殖民統治的歷史印記 B.重建古代帝國的統治秩序C.強化與阿拉伯世界的歷史紐帶 D.構建現代國家的文化根基15.20世紀六七十年代,拉丁美洲經濟學家提出的“依附理論”的核心在于“中心一外圍”框架。這一框架認為全球資本主義體系是一個等級化的結構,發達國家(中心)通過貿易、金融和投資等機制,系統性地剝削發展中國家(外圍),從而維持后者的依附狀態。這一理論的提出()A.旨在切斷與西方國家的聯系B.基于反思國際經濟體系的結構性問題C.提高了拉美國家的國際地位D.表明第三世界反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16.2025年5月27日,首屆東盟(東南亞國家聯盟)—中國一海合會(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從東亞合作擴展到跨區域合作,三方在峰會上首次正式“同框”,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區域合作進入全新階段,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此舉()A.推動了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 B.促進了區域經濟均衡化發展C.體現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 D.開啟了區域政治一體化進程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人類最初的文明出現于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以及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隨著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促使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崛起,歐亞大陸的農耕文明區域逐漸連接起來。不同地區的文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加強交流,并相互影響。19世紀前,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很大程度上依靠文獻記載,對古代文明的認識存在重大局限,隨著研究的深入,古代西亞、古代埃及、古希臘和古代印度文明史都大大往前推。——整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歷史綱要(下)》材料二“羅馬帝國被滅亡后,歐洲地區一直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而日耳曼各王國舊的氏族和部落組織解體,王的權力趨向衰落……教俗貴族趁機兼并土地,成為大地產所有者。這種情況下,沒有財產的底層村民和一些自由農民或以個人自由或連同自己的財產為代價委身投靠地方上的豪強勢力,以尋求保護”。……封建關系開始出現。到8、9世紀,歐洲各地面臨著新一輪外敵,主要是北歐的維京人、馬扎爾人和阿拉伯人的侵襲。封君封臣關系最初便是尋求武裝兵士抵御入侵的領主和尋求保護獲得升級的兵士通過訂立契約建立起的雙方互利的個人紐帶關系。——摘編自武寅主編《簡明世界歷史讀本》(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古代文明發展的特征。指出除文獻外,人們還可以依據哪些史料突破對古代文明史認識的局限。(6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歐洲封建關系出現和發展的時代背景。(6分)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材料一1930年,美國國會通過《霍萊——斯姆特法》,將關稅提高到美國歷史最高水平。該法案調整了三分之一的征稅項目,對890種產品增加稅率,印度的堅果、中國的桐油等美國不能生產的商品也被征收1000%的關稅。當時美國經濟學家評論指出:“美國在世界經濟中每年都可得到大量貿易順差,而且工業比任何其他國家的制造業都更不需要保護。”1932年8月,英國宣布在英聯邦國家內施行“帝國特惠制”,對其他國家實行關稅歧視。法國、德國也開始組織以自己的貨物為核心的封閉性區域市場。1933年羅斯福總統上臺后,《霍萊——斯姆特法》逐漸被互惠貿易協定取代。——摘編自王斯德《世界現代史》等材料二近年來,美國頻繁揮舞關稅大棒,在貿易領域推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對眾多國家的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其目的在于保護本國部分產業,減少貿易逆差,然而這種做法卻嚴重破壞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對經濟全球化造成重大威脅。與此同時,中國始終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合作建設鐵路、公路、港口等項目,促進了沿線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和經濟交流。中國還積極舉辦進博會等國際經貿活動,為世界各國企業提供展示和交易的平臺。事實證明,中國的開放型經濟模式為世界經濟的穩定與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由此可見,世界需要的不是美國這種以鄰為壑的關稅大棒,而是各國之間平等、開放、合作的金橋,只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摘編自人民日報“世界需要的不是關稅大棒,而是合作金橋”等相關報道(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30年國會通過《霍萊——斯姆特法》背景和該法案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世界需要的不是關稅大棒,而是合作金橋”這一觀點的認識。(8分)1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時間事件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爆發1939年9月德國以“閃電戰”突襲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蘇德戰爭爆發,二戰進一步擴大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發展到全球階段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5年5月德國投降1945年9月日本投降——整理自《中外歷史綱要》(下)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對殖民主義的致命打擊。戰爭期間,為了徹底打敗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聯盟通過一系列聲明、宣言等,在政治理論上進一步確立了民族自決原則與廢除殖民主義的正義性,明確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戰爭結束后,隨著殖民主義的急速衰落、亞非拉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民主意識更為廣泛的傳播,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構建了幾個世紀之久的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土崩瓦解,退出了歷史舞臺。——摘編自《選擇性必修三》(1)根據材料一,概括二戰進程的特點(2分);并結合所學,簡析中國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4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瓦解的原因(8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世界史不僅向讀者介紹了有關不同民族、不同社會的知識,而且還把這些社會看成是歷史發展的結果,解釋它們之所以存在差異的原因。世界史有助于我們理解,為什么世界上的某個民族選擇以某種方式組織他們的社會,為什么他們有自己獨特的信仰。因此,研習世界史可以為我們在不同社會之間進行建設性的溝通打下基礎。在考慮不同民族組織自身社會的獨特方式的同時,世界史還格外關注各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多種方式,這種交流深刻地影響了每個社會的發展,也把世界聯成一體。通過貿易、旅行、征服戰爭、宗教和文化傳統的傳播、技術的擴散、傳染病的流行,以及許多其他途徑,世界各民族從人類歷史之初就開始彼此之間的交流了。只有在人類長期的跨文化互動的歷史中,才有可能理解今天的全球化的世界。——摘編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新全球史》結合世界史相關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部分觀點,提出你的見解(贊同、質疑、修改皆可),并說明理由。(要求:見解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準確)

2024—2025學年度江西省萍鄉市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CDBCABBDAC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DAD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答案】(12分)(1)特征:多元發展;帝國興起使文明區逐漸連接。(4分)史料:遺址(遺跡)器物、史詩、傳說等,如有其他正確亦可。(任答2點2分)(2)時代背景:歐洲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王權衰落;教俗貴族兼并土地;底層村民和自由農民委身投靠豪強勢力;外敵入侵。(任答3點6分)18.【答案】(14分)(1)背景:經濟大危機的沖擊。(2分)特點:關稅稅率極高;保護范圍廣泛且非理性;引發全球性貿易報復。(任答2點4分)(2)認識:(8分)關稅大棒代表著貿易保護主義,無論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霍萊—斯姆特法》,還是當今美國的一系列加征關稅舉措,都引發了他國的報復性措施,加劇了國際間的貿易摩擦,破壞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3分,舉例1分,關稅大棒的危害2分)而合作金橋倡導的是國際間基于平等、互利、共贏原則的經濟合作。如中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舉辦進博會等活動,這些合作舉措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穩定發展。(3分,舉例1分,合作金橋的意義2分)因此,世界各國應摒棄貿易保護主義,積極搭建合作橋梁,共同維護和完善開放、包容、有序的全球經濟秩序,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19.【答案】(14分)(1)進程特點:從局部戰爭逐步發展為全球戰爭。(2分)貢獻:中國最早開始抗擊法西斯的侵略;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的主戰場;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推動者。(任答2點4分)(2)原因:二戰削弱了老牌殖民帝國的實力;戰爭期間反法西斯聯盟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獨立要求;戰后亞非拉地區經濟發展;戰后亞非拉地區民族民主意識廣泛傳播;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民族民主革命浪潮。(任答4點8分)20.【答案】(12分)評分說明觀點和見解(0—3分)準確概括材料的觀點,得2分;照抄材料觀點信息,得1分;沒有表述材料觀點,得0分。明確寫出對觀點的見解,得1分;沒有表明對觀點的見解,得0分。論述(0—7分)能運用兩則或兩則以上的世界史史實進行論證,并能史論結合、史實正確、論證充分、表達清晰。(5—7分)能運用一則世界史史實進行論證,無史實錯誤,基本做到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達清晰。(2—4分)未能運用世界史史實,有史實錯誤,無論證或者論證不充分、表達不清晰。(0—1分)結論(0—2分)應在論題的基礎上有所升華,得2分;照抄觀點得0分。示例一觀點:學習世界史有助于我們理解世界各地區的差異性。(研習世界史為我們跨文化溝通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