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02中國古代的經濟與社會生活(5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課件_第1頁
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02中國古代的經濟與社會生活(5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課件_第2頁
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02中國古代的經濟與社會生活(5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課件_第3頁
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02中國古代的經濟與社會生活(5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課件_第4頁
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02中國古代的經濟與社會生活(5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線索四古代的村落、集鎮、城市和醫療1.中國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2021·北京海淀一模)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構圖是按家長作為全家核心的原則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擁著正房,而且在開間尺寸、高矮、裝飾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種設計理念出現的原因是(

)A.房屋建設成本的影響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響C.布局對稱,主次分明有序D.使用材料和木構抬梁結構的影響解析

題干材料“家長作為全家核心”體現了宗法制的影響,題干材料“皆低于正房”體現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級尊卑,故B項正確;A項與題干材料不符,故排除;C項是題干材料體現的設計理念,故排除;使用材料和木構抬梁結構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D項。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民宅一般受傳統思想影響,比如宗法觀念、儒家思想等;而皇宮一般體現君主專制的特點。4.(2019·江蘇)宋時,太平州當涂縣黃池鎮“商賈所聚,市井貿易,稍稍繁盛。州縣官凡有需索,皆取辦于一鎮之內”。據此可知(

)A.商稅成為政府收入主要來源

B.城市商業活動打破時空限制C.政府積極扶持市鎮經濟發展

D.宋代市鎮經濟已經相當發達考點4宋代市鎮經濟發展解析

根據材料“稍稍繁盛……皆取辦于一鎮之內”可知,當時黃池鎮一個市鎮就能滿足官府需求,由此說明宋代市鎮經濟已經相當發達,故選D項;材料沒有談及當時政府的收入來源情況,不能說明商稅成為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城市商業活動打破坊市限制和時間限制,排除B項;官府因為有所需求才取辦于市鎮,無法判定政府扶持市鎮,排除C項。D2.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經濟發展的五大特點

以經濟功能為主①“夾河而市”是江南市鎮的共同特點。內河行船是江南交通運輸的重要手段,因此絕大多數市鎮都是在河道暢通的地方。②市鎮大多分布在農業、手工業比較發達和經濟作物種植地區。③出現了一些帶有行業特點的市鎮。如吳江的同里,既是大米的市場,又是造船的地方;宜興的張渚鎮是茶葉的產地。④工商業市鎮的出現是明清江南市鎮發展的重要特點。

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⑤眾多江南市鎮的交易都有日市、早市、晚市和夜市之分,樣式繁多。3.古代中國城市變化的規律城市功能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軍事重鎮,其后城市的經濟功能逐漸超過政治商業活動政府對城市商業活動的限制逐步放寬,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出現曉市、夜市數量和規模明清時期不僅規模巨大的商貿城市增多,而且還興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業市鎮,這些市鎮商業繁榮、人口密集地區分布城市的地區分布與經濟重心南移呈現相應變化;明清時期,新興工商業市鎮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區市的變遷市的位置、時間政府管理設市表現宋朝以前(1)在特定的位置設市,市四周有圍墻,與民居嚴格分開(2)按時開市、閉市,閉市后不許交易官府設市令或市長,對市場交易進行嚴格管理西漢都城長安設東、西“市”九處,唐朝長安設東西二市宋朝(1)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2)經營時間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市場交易活動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監管全國出現數十座較大的市鎮,其中以漢口鎮、佛山鎮、九江鎮和朱仙鎮最著名中國古代與中古時期西歐城市的五大差異

西歐中國西歐城市是工商業者的聚居地。同時,西歐城市還是一個社會概念,是一種社會共同體,城市市民組成市民階級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主要從地理空間意義上說,指的是眾多人口的集中聚居地,但沒有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中古時期的西歐城市最先是作為經濟中心,然后才發展了政治、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職能中國古代城市一般首先作為政治中心出現,是官員的駐地,以后才發展了經濟職能,有些城市甚至沒有明確的經濟職能中古時期西歐城市擁有自治權,享有許多特權,這種自治權是市民斗爭的結果在中央集權制度下,中國古代城市無法形成自治權中古時期的西歐城市是自發形成的——實行自然主義的非干預規劃中國古代的封建城市,完全受控于禮制的規劃理念,嚴格按照“營國制度”建造,體現等級、尊卑、禮制和皇權至上思想中西方城市差異的根源是政治制度,分別是中央集權制和封君封臣制的產物。4.中國古代的醫療(1)古代的疫病疫病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甚至導致政治、經濟的變動。明朝末年鼠疫橫行,給明軍、大順軍和大量民眾均帶來巨大影響。(2)疫病的防治中國古代重視公共衛生與疫病的防治,已經建立疫病的救治機構。(3)中醫藥成就①中醫理論:《黃帝內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基礎理論著作。②中醫治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③中藥典籍:《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藥典。明朝李時珍著成的《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5.中國古代預防疫病的四大舉措

[熱點鏈接]疫情防控2020年新冠病毒影響全球,對全球產業、文化交流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疫情并非世界上的首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研究歷史上防疫的經驗教訓,對于戰勝當前的新冠病毒意義巨大。(1)天花:古埃及天花席卷尼羅河沿岸。18世紀時,歐洲天花肆虐。直到18世紀晚期,英國醫生詹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使天花的發病率大大降低。(2)鼠疫:6世紀時,地中海沿岸爆發鼠疫,大量人口死亡,造成拜占庭帝國人口銳減一半。14世紀時,鼠疫在歐洲肆虐,引發了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思考。中國明朝末年鼠疫橫行,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政局。(3)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發,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萬以上。[考向研判]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發展,對世界各國及國際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疫情防控已經成為長效熱點。(1)人類的災難:全球性疫情是人類的災難,只有全人類合作應對,才能維護全人類的福祉,這是中國對全球性疫病的基本觀點,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科學地防疫:總結中國古代科學的防疫經驗并結合近現代的醫學成就進行科學的防疫。(3)疫情的影響:重大疫情對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2021·大連二模)《論語》記載,伯牛生病孔子去慰問他,隔著窗戶握著伯牛的手說:“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這一記載(

)A.說明春秋時期已經確立了疫病隔離制度

這種探望病人的習慣,不能稱之為“制度”(×)B.反映了儒家學派對探視病人的禮節規范

隔窗探望病人與“禮節規范”無關(×)C.可作為研究當時傳染病防治的一手資料

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可作為研究春秋時期傳染病防治的一手資料(√)D.可用于論證儒學中的“天人感應”思想

孔子的“天命觀”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不是一個概念(×)(2021·湖北宜昌一模)在古代社會,疫病因其發病急驟、傳染性強、病情兇險,對人類生存構成重大威脅。據史料統計,兩宋時期發生的90多次疫病中,首都汴京和臨安(今開封和杭州)及其附近地區就發生了20多次。兩宋時期首都地區疫病頻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