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全國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19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_第1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全國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19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_第2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全國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19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_第3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全國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19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_第4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全國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19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9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復習目標1.了解有機物中碳的成鍵特征、同分異構現象。2.掌握常見有機反應類型。3.了解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結構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4.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5.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應用。考點一有機物的結構與同分異構現象考點二有機物的性質、反應類型及應用考點三有機實驗專題強化練有機物的結構與同分異構現象><回扣自測1.某有機物的結構為

,回答下列問題。(1)最多有______個碳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2)最多有______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3)最多有______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41321以碳碳雙鍵為中心,根據乙烯、苯、乙炔、甲烷的結構,可以畫出如圖所示結構:2.回答下列問題。(1)丁基有_____種。(2)丁醇、戊醛、戊酸分別有____、____、_____種。(3)

有_____種。(4)—C3H7、—C4H9分別取代苯環上兩個氫原子所得同分異構體有____種。44

4

4424(5)寫出CH3CH2CH3二氯代物的種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若—X、—Y、—Z分別取代苯環上的三個氫原子,所得同分異構體有_____種。、

、、10①若—X、—Y排成鄰位,—Z的位置有4種;②若—X、—Y排成間位,—Z的位置有4種;③若—X、—Y排成對位,—Z的位置有2種;綜上所述共有10種。核心精講近幾年高考中頻頻涉及有機物分子的結構、碳原子的成鍵特征及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題目難度一般較小。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識記教材中典型有機物的分子結構特征、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會“拆分”比對結構模板,“合成”確定共線、共面原子數目。(1)明確三類結構模板結構正四面體形平面形直線形模板甲烷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最多有3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為109°28′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6個)共平面,鍵角為120°;苯分子中所有原子(12個)共平面,鍵角為120°;甲醛分子是三角形結構,4個原子共平面,鍵角約為120°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4個)共直線,鍵角為180°(2)對照模板定共線、共面原子數目需要結合相關的幾何知識進行分析,如不共線的任意三點可確定一個平面;若一條直線與某平面有兩個交點時,則這條直線上的所有點都在該平面內;同時要注意問題中的限定性詞語(如最多、至少)。(3)“還原”氫原子,根據規律直接判斷如果題中給出有機物的結構是鍵線式結構,首先“還原”氫原子,避免忽略飽和碳原子,然后根據規律進行判斷:①結構中出現1個飽和碳原子,則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②結構中出現1個碳碳雙鍵,則分子中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③結構中出現1個碳碳三鍵,則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④結構中出現1個苯環,則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2.學會用等效氫法判斷一元取代物的種類在有機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氫原子叫等效氫,有多少種等效氫,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種。等效氫的判斷方法:(1)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CH3上的3個氫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分子中處于軸對稱位置或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在苯環所在的平面內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對稱軸,故該分子有兩類等效氫。真題演練角度一選項中同分異構體的判斷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戊二烯與環戊烷互為同分異構體(

)(2021·全國甲卷,10D)(2)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沒有同分異構體(

)(2017·海南,8B)(3)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7·全國卷Ⅲ,8B)(4)乙苯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

)(2016·海南,12B)(5)C4H9Cl有3種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Ⅰ,9C)(6)乙酸和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Ⅲ,8D)×××××√角度二常見物質同分異構體的判斷2.(2019·海南,4)下列各組化合物中不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A.B.C.D.√3.(2019·全國卷Ⅱ,13)分子式為C4H8BrCl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A.8種

B.10種

C.12種

D.14種√C4H8BrCl可看成是C4H10分子中的2個H被1個Br和1個Cl取代得到的產物。C4H10有正丁烷和異丁烷2種,被Br和Cl取代時,可先確定Br的位置,再確定Cl的位置。正丁烷的碳骨架結構為

Br分別取代1號碳原子和2號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時,Cl均有4種位置關系,異丁烷的碳骨架結構為

,Br分別取代1號碳原子和2號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時,Cl分別有3種和1種位置關系,綜上可知C4H8BrCl共有12種結構,C項正確。4.(2016·全國卷Ⅱ,10)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A.7種

B.8種

C.9種

D.10種√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可看成是C4H10中的兩個H原子被兩個Cl原子取代,C4H10有CH3CH2CH2CH3和

兩種,正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種結構,異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種結構,共有9種。5.(2015·全國卷Ⅱ,11)分子式為C5H10O2,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的有機物有(不含立體異構)A.3種

B.4種

C.5種

D.6種√由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及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這一性質可知,該有機物屬于飽和一元羧酸,其分子組成可表示為C4H9—COOH,丁基(C4H9—)有4種結構,所以該有機物有4種同分異構體,B項正確。6.(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8)四聯苯

的一氯代物有A.3種 B.4種C.5種 D.6種√推斷有機物一氯代物的種數需要找中心對稱軸,四聯苯是具有兩條對稱軸的物質,

,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幾種不同的氫原子(包括對稱軸上的氫原子),就有幾種一氯代物,四聯苯有5種不同的氫原子,故有5種一氯代物。1.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具有官能團的有機物,一般書寫順序為官能團異構→碳鏈異構→位置異構,一一考慮,避免重寫和漏寫。2.注意相同通式不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歸納總結組成通式可能的類別

典型實例CnH2n烯烴、環烷烴CH2==CHCH3、歸納總結CnH2n-2炔烴、二烯烴、環烯烴CH≡C—CH2CH3、CH2==CHCH==CH2、CnH2n+2O飽和一元醇、醚C2H5OH、CH3OCH3CnH2nO醛、酮、烯醇、環醚、環醇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

、歸納總結CnH2nO2羧酸、酯、羥基醛、羥基酮CH3CH2COOH、HCOOCH2CH3、HO-CH2CH2-CHO、CnH2n-6O酚、芳香醇、芳香醚

、考向預測考向一有機物的共線與共面1.某有機物的分子結構如圖:

,該分子中最多可以有多少個原子共平面A.19 B.20 C.21 D.22√該有機物的一種結構如圖所示:

,其中苯環所在的面有12個原子,碳碳雙鍵所在的面有8個原子,三鍵C在其中,3、4號C為兩個面共有;兩個面通過3、4號C—C單鍵的旋轉可處在同一平面,共有18個原子;通過1、2號C—C單鍵的旋轉,可使1個甲基上的C(如圖中“5”所示)處在這個平面上,通過1、5號C—C單鍵的旋轉,可使此甲基上的1個H處在這個平面上,圖中“6”所示甲基也可通過單鍵的旋轉使此甲基上的1個H處在這個平面上。所以,該分子中最多可以共平面的原子數為18+1+1+1=21,C選項符合題意。2.下列關于有機物的分子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CH3—CH==CH—C≡C—CF3分子中6個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有機物

最多可能有11個碳原子共面C.2-苯基丙烯(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能共面D.CH3—C≡C—CH==CH2分子中最多有4個碳原子共面√碳碳雙鍵為平面形結構,與之直接相連的原子與雙鍵共面;碳碳三鍵為直線形,與之直接相連的原子共面,故CH3—CH==CH—C≡C—CF3中所有碳原子共面,故A正確;

中,碳碳三鍵、碳碳雙鍵與苯環以單鍵相連,可以旋轉可能共面,乙基中的兩個碳原子也可能共面,故最多有12個碳原子共面,故B錯誤;甲基與甲烷相似,為空間立體構型,不能共面,故C錯誤;碳碳雙鍵為平面形結構,與之直接相連的原子與雙鍵共面;碳碳三鍵為直線形結構,與之直接相連的原子共面,則CH3—C≡C—CH==CH2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面,故D錯誤。考向二同分異構體3.(2022·重慶市名校聯盟高二下學期聯考)分子式為C5H10O2且分子結構中含有基團

的有機物(不含立體異構)共有A.13種

B.14種C.15種

D.16種√分子式為C5H10O2且分子結構中含有基團

的有機物可能為飽和一元羧酸或飽和一元酯,若為飽和一元羧酸,則結構簡式可表示為C4H9COOH,而—C4H9有4種同分異構體,則C4H9COOH有4種不同結構;若C5H10O2表示飽和一元酯,則有如下結構:HCOOC4H9(4種)、CH3COOC3H7(2種)、C2H5COOC2H5(1種)、C3H7COOCH3(2種),綜上所述,分子式為C5H10O2且分子結構中含有基團

的有機物(不含立體異構)共有13種。4.(2022·西安中學模擬預測)分子式為C5H10O3,與乳酸(

)互為同系物的有機物有A.9種

B.10種C.11種

D.12種√乳酸的官能團為羥基和羧基,羧基為端位基,羥基為取代基,按照如下結構寫同分異構體:

,有4種同分異構體;

,有3種同分異構體;

,有4種同分異構體;

,有1種同分異構體;則C5H10O3與乳酸互為同系物的有機物共有12種。5.均三甲苯在電子工業中被用作硅酮感光片的顯影劑,其結構簡式如圖。均三甲苯的二氯代物(不考慮立體異構)有A.4種

B.5種

C.6種

D.7種√

的二氯代物分別是

,共5種。6.有機物

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屬于酯且苯環上有2個取代基的同分異構體共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因為酯基至少要含1個碳原子、2個氧原子,2個取代基只能一個是甲基,另一個是酯基,而且只能是甲酸苯酯與甲基,甲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所以符合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3種。返回有機物的性質、反應類型及應用><回扣自測1.指出下列由已知有機物生成①、②……產物的反應試劑、反應條件及反應類型。(1)BrCH2CH2CH2OH①CH2==CH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②BrCH2CH==CH2

_______________、

反應。NaOH的醇溶液,加熱消去濃H2SO4,加熱消去(2)①__________、

反應。②

____________、

反應。Cl2,光照取代液溴,FeBr3取代(3)CH2==CHCH2OH①BrCH2CHBrCH2OH

反應。②CH2==CHCHO

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③CH2==CHCH2OOCCH3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4)CH3CHBrCOOCH3①CH3CH(OH)COOK

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②CH3CHBrCOOH

_______________、

反應。溴水加成O2,Cu或Ag,加熱氧化乙酸、濃H2SO4,加熱酯化KOH的水溶液,加熱取代稀H2SO4,加熱取代2.有機反應中的定量關系(1)1mol碳碳雙鍵與X2、HX、H2、H2O加成時,物質的量之比為

;1mol碳碳三鍵與X2、HX、H2發生徹底的加成反應時,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1mol苯環與氫氣完全加成時,物質的量之比為

。(2)醇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時,2mol—OH~

H2。(3)1mol—COOH、—OH(酚羥基)分別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______。(4)1mol—COO—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mol

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11∶21∶31mol1∶11∶11∶2核心精講1.有機物的重要物理性質(1)常溫、常壓下,分子中碳原子個數不多于4的烴是氣體,烴的密度都比水小。(2)烴、鹵代烴、酯類物質均不溶于水,低級的醇、酸與水互溶。(3)隨分子中碳原子數目的增多,各類有機物的同系物熔、沸點升高,同分異構體的支鏈越多,熔、沸點越低。物質結構特點主要化學性質烴甲烷只有C—H,正四面體分子在光照條件下與X2發生取代反應乙烯平面分子,官能團為可與X2、H2、H2O、HX加成;能被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能發生加聚反應苯平面分子,碳碳鍵性質相同在催化劑存在下:與X2、HNO3發生取代反應;與H2發生加成反應2.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烴的衍生物乙醇官能團為—OH與活潑金屬發生置換反應;被催化氧化生成醛、酸;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乙酸官能團為—COOH具有酸的通性;能與醇發生酯化反應3.基本營養物質的性質突破(1)糖類性質巧突破①葡萄糖分子含有羥基、醛基兩種官能團,因此它具有醇、醛兩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利用此規律就能輕松掌握葡萄糖的化學性質。②單糖、二糖、多糖的核心知識可用如下網絡圖表示出來。(2)油脂性質輕松學①歸類學性質: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反應形成的酯,因此純凈的油脂無色且不溶于水(常見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能發生水解反應(若烴基部分存在不飽和鍵,則還具有不飽和烴的性質)。②對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指的是氫化、硬化、皂化。氫化指的是不飽和油脂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生成飽和油脂;通過氫化反應,不飽和的液態油轉化為半固態脂肪的過程,稱為油脂的氫化,也稱油脂的硬化;皂化指的是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與甘油的反應。③口訣助巧記:有三種較重要的高級脂肪酸需要熟記,油酸(C17H33COOH)、軟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后兩種則是飽和脂肪酸,可用順口溜幫助記憶:軟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飽(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3)蛋白質鹽析、變性辨異同

鹽析變性不同點方法在銨鹽和堿金屬鹽等作用下,蛋白質從溶液中凝聚成固體析出在重金屬鹽、加熱、紫外線、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質凝聚成固體析出特征過程可逆,即加水后仍可溶解不可逆實質溶解度降低,物理變化結構、性質發生變化,化學變化結果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相同點均是一定條件下,蛋白質凝聚成固體的過程反應類型反應部位、反應試劑或條件加成反應碳碳雙鍵與X2混合即可反應;碳碳雙鍵與H2、HBr、H2O等,以及苯基與H2的反應均需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加聚反應單體中有

或—C≡C—等不飽和鍵取代反應烴與鹵素單質飽和烴與X2反應需光照苯環上的氫原子可與X2(催化劑)或濃HNO3(濃硫酸催化)發生取代反應酯水解在酸性或堿性且加熱的條件下酯化型按照“酸失羥基、醇失氫”原則,在濃硫酸催化下進行4.有機反應類型歸納氧化反應與O2(催化劑)—OH(—CH2OH氧化成醛基、

氧化成酮羰基)酸性K2Cr2O7溶液、酸性KMnO4溶液

、苯環上的烴基(與苯環直接相連的碳上至少有一個氫原子)、—OH、—CHO都可被氧化銀氨溶液、新制Cu(OH)2懸濁液—CHO被氧化成—COOH燃燒型多數有機物能燃燒,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還原反應得氫型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或部分芳香族化合物和H2的加成反應去氧型R—NO2R—NH2置換反應羥基、羧基可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H25.化學“三餾”把握準(1)蒸餾是將液態物質加熱到沸騰變為蒸氣,又將蒸氣冷卻為液態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用這一操作可分離、除雜、提純物質。(2)對于沸點比較接近的多種液態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用蒸餾方法難以單一蒸出分離,這就要借助于分餾。分餾和蒸餾一樣,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嚴格控制溫度,進行分離或提純的操作。但分餾要安裝一個分餾柱(工業裝置為分餾塔)。混合物的蒸氣進入分餾柱時,由于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被冷凝回流入燒瓶中,故上升的蒸氣中含沸點低的組分的相對量較多,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3)干餾是把固態有機物(煤炭)放入密閉的容器中,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工業上煉焦就屬于干餾。干餾屬于化學變化,蒸餾與分餾屬于物理變化。特別提醒1.有機反應條件與反應類型的關系(1)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熱發生水解反應,可能是酯的水解反應或鹵代烴的水解反應。(2)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生鹵代烴的消去反應。(3)在濃H2SO4和加熱條件下,可能發生醇的消去反應、酯化反應或硝化反應等。(4)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應,可能發生的是烯烴、炔烴的加成反應。(5)與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則發生的是烯烴、炔烴、芳香烴或醛的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2.辨別材料,分析纖維(1)棉花、羊毛、蠶絲、天然橡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離膜屬于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2)纖維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棉、麻、絲、毛屬于天然纖維,人造棉、人造絲、錦綸、腈綸屬于化學纖維,其中人造棉、人造絲又屬于人造纖維,而錦綸、腈綸屬于合成纖維。3.糖類水解產物判斷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或加熱),觀察現象,作出判斷。真題演練角度一有機物結構、性質的判斷1.(2020·全國卷Ⅰ,7)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對于上述化學藥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H3CH2OH能與水互溶B.NaClO通過氧化滅活病毒C.過氧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為76D.氯仿的化學名稱是四氯化碳√乙醇可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項正確;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B項正確;通過分子式求得過氧乙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C項正確;氯仿的化學名稱為三氯甲烷,D項錯誤。2.(2019·全國卷Ⅲ,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

B.乙烷C.丙炔

D.1,3-丁二烯√甲苯中含有甲基,根據甲烷的結構可知,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A錯誤;乙烷相當于2個甲基連接而成,根據甲烷的結構可知,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B錯誤;丙炔的結構簡式為H3C—C≡CH,其中含有甲基,該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C錯誤;1,3-丁二烯的結構簡式為H2C==CH—CH==CH2,根據乙烯的結構可知,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內,D正確。角度二有機物官能團性質的判斷3.(2021·全國乙卷,10)一種活性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有關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能發生取代反應,不能發生加成反應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D.1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得44gCO2√該物質含有羥基、羧基、碳碳雙鍵,能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故A錯誤;同系物是結構相似,分子式相差1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10H18O3,而且與乙醇、乙酸結構不相似,故B錯誤;二者的分子式均為C10H18O3,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該物質含有一個羧基,1mo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生成0.5mol二氧化碳,質量為22g,故D錯誤。4.(2020·全國卷Ⅰ,8)紫花前胡醇

可從中藥材當歸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關該化合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分子式為C14H14O4B.不能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色C.能夠發生水解反應D.能夠發生消去反應生成雙鍵√由結構簡式可知紫花前胡醇的分子式為C14H14O4,A項正確;該有機物分子內含有碳碳雙鍵和醇羥基,可以被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氧化,從而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色,B項錯誤;分子內含有酯基,能夠發生水解反應,C項正確;分子內含有醇羥基,且與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故可發生消去反應,D項正確。5.(2020·全國卷Ⅲ,8)金絲桃苷是從中藥材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簡式如下:下列關于金絲桃苷的敘述,錯誤的是A.可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B.分子含21個碳原子C.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D.不能與金屬鈉反應√分子中有苯環和碳碳雙鍵,可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A正確;分子中含有21個碳原子,B正確;分子中有羥基,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能與金屬鈉反應,C正確,D錯誤。角度三陌生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6.(2022·全國乙卷,8)一種實現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應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化合物1與乙醇互為同系物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羥基和酯基D.化合物2可以發生開環聚合反應√化合物1分子中含有亞甲基結構,其中碳原子采用sp3雜化,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錯誤;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n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互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為環氧乙烷,屬于醚類,乙醇屬于醇類,與乙醇結構不相似,不互為同系物,B錯誤;根據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結構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羥基,C錯誤;化合物2分子可發生開環聚合反應形成高分子

,D正確。7.(2022·全國甲卷,8)輔酶Q10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輔酶Q10的說法正確的是A.分子式為C60H90O4B.分子中含有14個甲基C.分子中的四個氧原子不在同一平面D.可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取代反應√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59H90O4,A錯誤;由該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鍵線式端點代表甲基,10個重復基團的最后一個連接H原子的碳是甲基,故分子中含14個甲基,B正確;雙鍵碳以及與其相連的四個原子共面,羰基碳采取sp2雜化,羰基碳原子和與其相連的氧原子及另外兩個原子共面,因此分子中的四個氧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錯誤;分子中有碳碳雙鍵,能發生加成反應,分子中含有甲基,能發生取代反應,D錯誤。8.(2021·廣東,5)昆蟲信息素是昆蟲之間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等。一種信息素的分子結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該化合物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烷烴B.可發生水解反應C.可發生加聚反應D.具有一定的揮發性√根據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C、H、O三種元素,含碳碳雙鍵和酯基,不屬于烷烴,A錯誤;分子中含酯基,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可發生水解反應,B正確;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C正確;該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可推測該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揮發性,D正確。9.(2021·河北,8)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合成中間體,結構簡式如圖。關于該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個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種(不考慮立體異構)D.分子中含有4個碳碳雙鍵√苯的同系物是苯環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的產物,故A錯誤;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環上的6個碳原子和連在苯環上的2個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個碳原子,故B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結構上下對稱,分子中含有5種類型氫原子,則一氯代物有5種,故C錯誤;苯環不是單雙鍵交替的結構,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個碳碳雙鍵,故D錯誤。10.(2021·河北,12改編)番木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mol該物質與足量飽和NaHCO3溶液反應,

可放出22.4L(標準狀況)CO2B.一定量的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NaOH反

應,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6∶1C.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H2發生加成反應D.該物質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根據分子的結構簡式可知,1mol該分子中含有1mol—COOH,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1molCO2,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22.4L,A正確;1mol分子中含5mol羥基和1mol羧基,其中羥基和羧基均能與Na發生置換反應產生氫氣,而只有羧基可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所以一定量的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和NaOH反應,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6∶1,B正確;1mol分子中含1mol碳碳雙鍵,其他官能團不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所以1mol該物質最多可與1molH2發生加成反應,C錯誤;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和羥基,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確。考向一有機物的性質應用1.(2022·桂林市、梧州市高三一模)2021年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含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魯山花瓷燒制技藝、楚簡制作技藝、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藝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柳州螺螄粉的主要成分是米粉,富含淀粉B.魯山花瓷燒制過程中包含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C.楚簡屬于竹制品,主要成分為纖維素D.大名小磨香油屬于高分子√考向預測魯山花瓷燒制過程中有物質形狀變化和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包含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B正確;大名小磨香油中含有油脂,不屬于高分子,D錯誤。2.(2022·柳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下列與有機物的結構、性質有關的描述正確的是A.甲烷能和Cl2反應,甲烷通入氯水中能使氯水褪色B.乙烯和苯的官能團相同C.醫用酒精的體積分數通常是75%D.棉、羊毛完全燃燒都只生成CO2和H2O√甲烷與氯水不反應,光照下甲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故A錯誤;苯不含碳碳雙鍵,但乙烯含碳碳雙鍵,故B錯誤;羊毛屬于蛋白質,含有N元素,燃燒產物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還生成氮的化合物,故D錯誤。考向二陌生物質的官能團與性質3.(2022·南寧市高三第二次適應性測試)化合物M是合成某種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中間體,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易溶于水B.M與乙酸乙酯互為同系物C.M能發生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D.M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2種√M含酯基,難溶于水,A錯誤;同系物要求結構相似,官能團種類和數目相同,M中含羥基、酮羰基,還有苯環,與乙酸乙酯不互為同系物,B錯誤;M含苯環和羰基,可發生加成反應;含苯環和烷基,可發生取代反應,C正確;苯環上有四種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一氯代物有4種,D錯誤。考向三多種陌生物質的性質結構比較4.(2022·齊齊哈爾市高三第二次模擬)已知有機物甲與乙在一定條件反應生成有機物丙: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與丙均易溶于水B.乙可以發生酯化反應C.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丙分子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4種√有機物中低級的醇、醛、羧酸都易溶于水,根據甲與丙的結構可知,沒有醇羥基、醛基、羧基,且含苯環,故甲與丙均難溶于水,A錯誤;乙中有醇羥基,故可以發生酯化反應,B正確;苯環中所有碳原子共面,與碳碳雙鍵相連的碳原子共平面,單鍵能旋轉,故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錯誤;根據丙的結構可知,丙是以水平線對稱的,故丙分子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2種,D錯誤。返回有機實驗><回扣自測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則蛋白質均發生變性(

)(2)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H2SO4微熱,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并加熱,無紅色沉淀,說明淀粉未水解(

)(3)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入銀氨溶液并加熱,無銀鏡產生,蔗糖沒有水解(

)(4)在麥芽糖水解液中加入NaOH調節至堿性,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出現銀鏡,則麥芽糖水解產物具有還原性(

)××××

除雜試劑分離方法乙醇(水)__________乙醇(乙酸)__________乙酸乙酯(乙醇)________________CH4(C2H4)__________2.填表。(1)常見有機物的除雜CaOCaONa2CO3溶液溴水蒸餾蒸餾分液洗氣(2)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試劑、用品或方法現象乙醛新制Cu(OH)2懸濁液(或銀氨溶液)有紅色沉淀生成(或有銀鏡出現)淀粉__________蛋白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碘水變藍灼燒有燒焦羽毛的氣味3.回答下列問題。(1)在溴苯的制備實驗中,若錐形瓶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能不能證明該反應中一定有HBr生成?為什么?(2)在硝基苯的制備實驗中,水浴加熱有什么優點?答案不能,因為揮發出的Br2也能和AgNO3反應生成AgBr。答案加熱均勻,便于控制。(3)在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中,怎樣加入試劑和碎瓷片?(4)在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應中,若乙酸中的氧為18O,在什么物質中含有18O?答案在一支試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邊振蕩試管邊慢慢加入濃H2SO4和乙酸,再加入幾片碎瓷片。答案乙酸、水、乙酸乙酯。制取物質儀器除雜及收集注意事項溴苯

含有溴、FeBr3等,用

溶液處理后分液,然后_____①催化劑為

;②長導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③右側導管

(填“能”或“不能”)伸入溶液中;④右側錐形瓶中有_____核心精講1.常見的三個物質制備實驗比較NaOH蒸餾FeBr3冷凝回流、導氣不能白霧硝基苯

可能含有未反應完的

、_____、

,用______溶液中和酸,分液,然后用

的方法除去苯①導管1的作用:

;②儀器2為

;③用

控制溫度為50~60℃;④濃硫酸的作用:

和_______苯硝酸硫酸NaOH蒸餾冷凝回流溫度計水浴催化劑吸水劑乙酸乙酯

含有乙酸、乙醇,先用________________處理后,再_____①濃硫酸的作用:

和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

;③右邊導管

(填“能”或“不能”)伸入溶液中飽和Na2CO3溶液分液催化劑吸水劑飽和Na2CO3溶液溶解度不能2.有機物鑒別和分離提純的方法(1)常見有機物鑒別的方法①物理法如用水或溴水鑒別乙醇、苯和CCl4。②化學法如用新制的Cu(OH)2檢驗醛基;用碘水檢驗淀粉;用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點燃法、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鑒別甲烷和乙烯。(2)常見有機物分離提純的方法①洗氣法如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除去氣態烷烴中混有的氣態烯烴。②分液法如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③蒸餾法如乙酸和乙醇的分離,加CaO,蒸出乙醇,再加稀硫酸,蒸出乙酸。真題演練1.(2021·山東,7)某同學進行蔗糖水解實驗,并檢驗產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試管Ⅰ中加入1mL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分鐘。打開盛有10%NaOH溶液的試劑瓶,將玻璃瓶塞倒放,取1mL溶液加入試管Ⅱ,蓋緊瓶塞;向試管Ⅱ中加入5滴2%CuSO4溶液。將試管Ⅱ中反應液加入試管Ⅰ,用酒精燈加熱試管Ⅰ并觀察現象。實驗中存在的錯誤有幾處A.1 B.2 C.3 D.4√第1處錯誤:利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檢驗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時,溶液需保持弱堿性,否則作水解催化劑的酸會與氫氧化銅反應,導致實驗失敗,題干實驗過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卻且未堿化;第2處錯誤:NaOH溶液具有強堿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則NaOH與玻璃塞中SiO2反應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會導致瓶蓋無法打開,共2處錯誤。2.(2021·湖南,13改編)1-丁醇、溴化鈉和70%的硫酸共熱反應,經過回流、蒸餾、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產品,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裝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為了

減少物質的揮發,提高產率B.裝置Ⅱ中b為進水口,a為出

水口C.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分層的液體依次從下口放出D.經裝置Ⅲ得到的粗產品干燥后,使用裝置Ⅱ再次蒸餾,可得到更純的

產品√濃硫酸和NaBr會產生HBr,1-丁醇以及HBr均易揮發,用裝置Ⅰ回流可減少反應物的揮發,提高產率,A正確;冷凝水應下進上出,裝置Ⅱ中b為進水口,a為出水口,B正確;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錯誤;由題意可知經裝置Ⅲ得到粗產品,由于粗產品中各物質沸點不同,再次進行蒸餾可得到更純的產品,D正確。3.(2019·全國卷Ⅰ,9)實驗室制備溴苯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錯誤的是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

前需先打開K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為淺

紅色C.裝置c中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氫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苯和溴均易揮發,苯與液溴在溴化鐵作用下發生劇烈的放熱反應,釋放出溴化氫氣體(含少量苯和溴蒸氣),先打開K,后加入苯和溴的混合液,避免因裝置內氣體壓強過大而發生危險,A項正確;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氫氣體中混有的溴單質,防止溴單質與碳酸鈉溶液反應,四氯化碳呈無色,吸收紅棕色溴蒸氣后,液體呈淺紅色,B項正確;溴化氫極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易吸收溴化氫,發生的反應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項正確;反應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鐵和少量溴化氫等,提純溴苯的正確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滌,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鐵、溴化氫和少量溴;②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質;③用水洗滌,除去殘留的氫氧化鈉;④加入干燥劑除去水,過濾;⑤對有機物進行蒸餾,除去雜質苯,從而提純溴苯,分離溴苯,不用“結晶”的方法,D項錯誤。4.(2018·全國卷Ⅰ,9)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是制備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離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發操作,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未涉及。考向預測1.已知:①

+HNO3

+H2O

ΔH<0;②硝基苯沸點為210.9℃,蒸餾時選用空氣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裝置(部分夾持儀器略去)正確的是√濃硝酸與濃硫酸混合會放出大量的熱,如將濃硝酸加入濃硫酸中,可能會導致液體迸濺,故A錯誤;反應在50~60℃進行,低于水的沸點,因此可以利用水浴加熱,可使反應容器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但圖中水浴的水用量太少,反應液受熱不均勻,故B錯誤;硝基苯為油狀液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在下層,分液操作時從下口放出,故C正確;蒸餾提純操作中溫度計用來測量蒸氣的溫度,溫度計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D錯誤。2.實驗室常用氯氣和苯在氯化鐵為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備氯苯,其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裝置e中盛放的是濃硫酸,是為

了干燥氯氣B.本實驗可以用濃鹽酸和二氧化

錳來制備氯氣C.反應結束后需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再拆解裝置D.反應后的混合液分別用水、堿溶液、水依次洗滌,干燥,蒸餾,可得

到氯苯√氯氣與苯反應,FeCl3做催化劑,需要無水的環境,所以e中盛放的是濃硫酸,是為了干燥氯氣,A正確;根據裝置圖可知,室溫下用裝置a制備氯氣,不可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B錯誤;反應結束后,由于裝置內殘留大量氯氣,為防止污染,需要通入空氣將氯氣排出并吸收處理,C正確;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含有無機物(Cl2、HCl、FeCl3等)和有機物(苯、氯苯等),通過水洗,洗去HCl、FeCl3及大部分Cl2,用堿洗去剩余氯氣,再次用水洗去堿,然后通過蒸餾的方法分離出氯苯,D正確。3.(2022·河南許昌市高中畢業班二模)實驗室可用下圖裝置制備乙酸乙酯,實驗開始時先加熱至110~120℃,再滴入乙醇和冰醋酸并使滴入速率與蒸出液體的速率幾乎相等,滴加完畢后升溫到130℃至不再有液體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冷凝管的進水口為bB.可用油浴加熱C.滴加速率不宜過快,是為了

防止副反應增多D.蒸出的液體用飽和碳酸鈉溶

液洗滌、分液可得到粗乙酸乙酯√為增強冷凝效果,冷凝管中的水下進上出,即進水口為b,A正確;所需溫度高于水的沸點,可以采用沸點更高的油進行油浴加熱,B正確;滴加速率不宜過快,是為了減少反應物的蒸發損失,提高利用率,C錯誤;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吸收未反應的乙醇和乙酸,同時乙酸乙酯難溶于飽和碳酸鈉溶液,所以洗滌、分液可得到粗乙酸乙酯,D正確。4.某學習小組設計的蔗糖水解反應如圖所示(夾持裝置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稀硫酸和熱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調節溶液的pH至堿性C.加熱至沸騰后試管內生成黑色沉淀D.實驗現象證明蔗糖水解有還原性物質生成√稀硫酸是蔗糖水解反應的催化劑,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熱水浴相當于對反應體系加熱,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故A正確;酸性條件下,新制的氫氧化銅會與稀硫酸發生酸堿中和反應,影響后續蔗糖水解產物的檢驗,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調節溶液的pH至堿性,消除稀硫酸對后續實驗的影響,故B正確;蔗糖在稀硫酸存在、水浴加熱時發生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分子結構中含有醛基,具有還原性,與新制的氫氧化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加熱至沸騰后試管內生成紅色氧化亞銅沉淀,故C錯誤、D正確。返回專題強化練><1.(2022·貴陽市高三一模)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了從二氧化碳到直鏈淀粉()的全合成,相關成果由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B.淀粉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C.由CO2等物質合成直鏈淀粉的過程涉及碳碳鍵的形成D.該研究成果能幫助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淀粉和纖維素雖都寫成(C6H10O5)n,但n不同,分子式不同,不互為同分異構體,A錯誤;淀粉在人體內水解生成葡萄糖,是人體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B正確;直鏈淀粉中含有碳碳鍵,二氧化碳中不含碳碳鍵,故由CO2等物質合成直鏈淀粉的過程涉及碳碳鍵的形成,C正確;該研究成果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淀粉,能幫助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重大挑戰,D正確。12131412345678910112.(2022·信陽市高三第二次質量檢測)唐代趙蕤所題《嫘祖圣地》碑文記載:“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弼政之功,歿世不忘”。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絲綢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不能高溫燙熨B.“抽絲編絹”涉及化學變化C.蠶絲和棉纖維都是天然高分子,用灼燒法無法鑒別D.蠶絲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1213141234567891011絲綢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質,不能高溫燙熨,否則會因蛋白質變性而造成破損,故A正確;“抽絲編絹”是將蠶繭抽成線,再編制成絹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棉纖維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用灼燒的方法能夠鑒別蛋白質和纖維素,故C錯誤;蠶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故D錯誤。12131412345678910113.2021年中國科技的重大創新成果之一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在人工條件下,利用一氧化碳、氨等為原料大規模生物合成蛋白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蛋白質是一種高分子B.蛋白質中只含C、H、O、N四種元素C.CO、NH3均是非電解質D.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1213141234567891011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縮聚形成的高分子,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為氨基酸,A、D正確;蛋白質的組成元素不僅有C、H、O、N元素,有些還含有P、S等元素,B錯誤;在熔融狀態下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非電解質,CO、NH3均是非電解質,C正確。12131412345678910114.(2022·河南省普通高中高三適應性測試)天然植物穿心蓮含有穿心蓮內酯(結構簡式如圖所示),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對細菌性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痢疾有特殊療效,被譽為天然抗生素藥物。下列關于穿心蓮內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其分子中含有3種含氧官能團B.只有在堿性條件下才能水解C.1mol該物質與足量鈉反應得3mol氫氣D.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121314含有羥基、酯基共2種含氧官能團,故A錯誤;含有酯基,可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故B錯誤;1mol該物質含3mol醇羥基,與鈉反應生成1.5mol氫氣,故C錯誤;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溴發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與高錳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5.(2022·貴陽市高三一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苯、乙醇和乙烯都能發生加成反應B.苯乙烯(

)易溶于水及甲苯C.

的一氯代物有四種D.CH2==CH—CH==CH2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121314苯和乙烯均為不飽和烴,都能發生加成反應,但乙醇屬于飽和一元醇,不能發生加成反應,A錯誤;苯乙烯屬于烴類,難溶于水,易溶于甲苯,B錯誤;根據等效氫原理可知,

的一氯代物有四種,如圖所示:

,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CH2==CH—CH==CH2中存在兩個碳碳雙鍵所在的平面,中間以C—C單鍵連接,可以任意旋轉,故CH2==CH—CH==CH2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6.(2022·安徽六安市示范高中高三下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紫草可以用于治療燒傷、濕疹、丹毒等,其主要成分紫草素的結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紫草素的說法錯誤的是A.1mol紫草素最多能和7molH2加成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紫草素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1213141234567891011紫草素中的碳碳雙鍵、酮羰基和苯環都能和氫氣加成,故1mol紫草素最多能消耗7molH2,故A正確;該有機物結構中苯環、碳碳雙鍵和碳氧雙鍵均為平面結構,且平面間以單鍵相連,單鍵可旋轉,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個平面上,故B錯誤;1213141234567891011碳碳雙鍵和羥基均易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碳碳雙鍵能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使溴水褪色,故C正確;分子中有羰基、碳碳雙鍵、羥基,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和取代反應,故D正確。12131412345678910117.(2022·江南十校高三一模)漢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收有解表名方“葛根湯”,其中活性物質葛根素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21H20O9B.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以產生

67.2LH2C.該物質能夠使溴水褪色D.該物質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4種√1213141234567891011由結構簡式可知,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21H20O9,A正確;未告知H2所處的狀態,故無法計算1mol該物質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以產生H2的體積,B錯誤;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故該物質能夠使溴水褪色,C正確;根據等效氫原理可知,該物質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4種,如圖所示:

,D正確。1213148.胡椒酸和3,4-(亞甲二氧)肉桂酸均是常見的香料,也是常用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它們的結構如圖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鑒別胡椒酸和3,4-(亞甲二氧)肉桂酸B.胡椒酸和3,4-(亞甲二氧)肉桂酸互為同系物C.胡椒酸分子中環上的一氯代物有3種D.胡椒酸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由結構簡式可知,胡椒酸不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3,4-(亞甲二氧)肉桂酸中含有的碳碳雙鍵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褪色,則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鑒別胡椒酸和3,4-(亞甲二氧)肉桂酸,故A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胡椒酸與3,4-(亞甲二氧)肉桂酸含有的官能團不同,不可能互為同系物,故B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由結構簡式可知,胡椒酸分子的環上含有4類氫原子,則分子中環上的一氯代物有4種,故C錯誤;由結構簡式可知,胡椒酸分子中含有飽和碳原子,飽和碳原子的空間結構為四面體形,則胡椒酸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9.(2022·開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擬)布洛芬是一種消炎止痛藥,異丁基苯是合成它的一種原料,二者的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布洛芬的分子式為C12H16O2B.異丁基苯的一氯代物有6種C.異丁基苯分子中最多有7個

碳原子共平面D.布洛芬可以發生取代、加成、氧化、聚合反應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布洛芬的分子式為C13H18O2,A錯誤;如圖⑥

,①~⑥位置的氫可以被取代形成一氯代物,異丁基苯有6種一氯代物,B正確;1213141234567891011如圖

,異丁基苯分子中最多有8個碳原子共平面,C錯誤;布洛芬可以發生取代、加成、氧化反應,但是不能發生聚合反應,D錯誤。121314123456789101110.(2022·德陽市高三三診理綜)利用Heck反應合成一種藥物中間體需要經歷下列反應過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a、b、c中只有a是苯的同系物B.c既可發生氧化反應也可發生

聚合反應C.上述反應過程所涉及的有機物中共含3種官能團D.b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芳香化合物的有6種(不包含b)√1213141234567891011由結構簡式可知,a分子中含有1個苯環,側鏈為烷基,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屬于鹵代烴,c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均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c分子中含有的碳碳雙鍵可發生氧化反應也可發生加聚反應,故B正確;1213141234567891011由有機物的轉化關系可知,b分子的官能團為碳氯鍵、乙醇的官能團為羥基、c分子的官能團為碳碳雙鍵,上述反應過程所涉及的有機物中共含3種官能團,故C正確;12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