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前特訓 選擇題標準練(二)_第1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前特訓 選擇題標準練(二)_第2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前特訓 選擇題標準練(二)_第3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 考前特訓 選擇題標準練(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選擇題標準練(二)1.化學與生產、生活及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德爾塔病毒能在空氣中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氣溶膠屬于膠體B.液化石油氣和焦爐煤氣均屬于清潔燃料,其主要成分相同C.“煤改氣”可以減少SO2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量,有利于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D.寫春聯(lián)用的筆(主要是動物毛發(fā))和墨(炭墨煙和動物膠)的原料中都含有蛋白質答案B解析德爾塔病毒能在空氣中以氣溶膠的形式傳播,氣溶膠是以氣體為分散劑形成的膠體,故A正確;動物毛發(fā)和動物膠中都含有蛋白質,故D正確。2.氧化白藜蘆醇具有抗病毒作用,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14H12O4B.該化合物共平面的碳原子數(shù)最多為14個C.1mol該化合物最多能與6molH2、4molNa發(fā)生反應D.該化合物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加聚反應、氧化反應答案C解析由結構簡式知該化合物的分子式為C14H12O4,故A正確;苯環(huán)上的6個碳原子共平面,碳碳雙鍵以及與雙鍵碳相連的原子共平面,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之間為單鍵相連,可以旋轉到同一平面上,故14個碳原子可以共平面,故B正確;有機物中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都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故1mol該化合物最多能與7molH2發(fā)生反應,故C錯誤;該有機物中含有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和氧化反應,該有機物中含有羥基,能發(fā)生取代反應,故D正確。3.能正確表示下列變化的離子方程式是()A.向次氯酸鈣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Ca2++2ClO-+CO2+H2O=2HClO+CaCO3↓B.向硝酸鋁溶液中滴加足量氫氧化鋇溶液:Al3++4OH-=AlOeq\o\al(-,2)+2H2OC.向氯化銅溶液中通入硫化氫氣體:S2-+Cu2+=CuS↓D.碳酸鎂與稀硫酸反應:COeq\o\al(2-,3)+2H+=CO2↑+H2O答案B解析向次氯酸鈣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碳酸氫鈣和次氯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O-+CO2+H2O=HClO+HCOeq\o\al(-,3),故A錯誤;向硝酸鋁溶液中滴加足量氫氧化鋇溶液生成偏鋁酸鋇、硝酸鋇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4OH-=AlOeq\o\al(-,2)+2H2O,故B正確;向氯化銅溶液中通入硫化氫氣體生成硫化銅沉淀和鹽酸:H2S+Cu2+=CuS↓+2H+,故C錯誤;碳酸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MgCO3+2H+=Mg2++CO2↑+H2O,故D錯誤。4.在一種微生物細菌作用下苯酚可以轉化為CO2,目前,某研究團隊利用電化學原理來模擬處理廢水中的苯酚(C6H5OH),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極為正極,M為陽離子交換膜B.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C6H5OH-28e-+11H2O=6CO2↑+28H+C.NaCl溶液的作用是增強導電性D.電池工作過程中,a極室的pH升高答案A解析由題圖可知,此裝置為原電池,a極發(fā)生還原反應,Cr2Oeq\o\al(2-,7)轉化為Cr(OH)3同時生成氫氧根離子,則M為陰離子交換膜,使氫氧根離子通過,故A錯誤;b極苯酚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CO2,電極反應式為C6H5OH-28e-+11H2O=6CO2↑+28H+,故B正確;電池工作過程中,a極室發(fā)生反應:Cr2Oeq\o\al(2-,7)+6e-+7H2O=2Cr(OH)3+8OH-,a極室的pH升高,故D正確。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苯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1NAB.0.1mol·L-1K2S溶液中含有的K+數(shù)為0.2NAC.32g由S4、S8組成的混合物中,含S原子數(shù)為NAD.1L1.0mol·L-1FeCl3溶液與足量Cu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3NA答案C解析標準狀況下,苯為液態(tài),不能用標準氣體摩爾體積計算2.24L苯的物質的量,故A錯誤;溶液體積未知,無法計算K+的數(shù)目,故B錯誤;S4、S8均由S原子構成,故32g混合物中含有的S原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含S原子數(shù)為NA,故C正確;1L1.0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氯化鐵的物質的量為1mol,F(xiàn)eCl3與Cu反應生成氯化銅和FeCl2,1mol氯化鐵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NA,故D錯誤。6.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21,其中W與Y為同主族元素,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Y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ZX2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XB.原子半徑:Z>YC.工業(yè)制Y單質:YX2+Weq\o(=,\s\up7(高溫))Y+WX2D.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W>Y答案D解析W、X、Y、Z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21,其中W與Y為同主族元素,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Y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Y應該位于第三周期,W、Y的最外層含有4個電子,則W為C元素、Y為Si元素;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X只能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層含有6個電子,則X為O元素;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1-4-4-6=7,其原子序數(shù)大于Si,則Z為Cl元素,ClO2是一種常用的消毒劑,滿足條件,以此分析解答。W、X的簡單氫化物分別為甲烷、水,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導致其沸點較高,則簡單氫化物的沸點:W<X,故A錯誤;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Z<Y,故B錯誤;碳與二氧化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Si單質和CO,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SiO2+2Ceq\o(=,\s\up7(高溫))2CO↑+Si,故C錯誤;元素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非金屬性:C>Si,則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W>Y,故D正確。7.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操作A分離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B比較Cu(OH)2、Mg(OH)2溶度積的大小向5mL0.2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待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滴加0.2mol·L-1CuCl2溶液C比較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強弱向Na2CO3溶液中加入鹽酸,將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D制備較純凈的Cl2將一定量的MnO2粉末與過量的0.1mol·L-1鹽酸混合加熱答案B解析乙酸乙酯能在NaOH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反應,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不能分離,故A錯誤;向5mL0.2mol·L-1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待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再滴加0.2mol·L-1CuCl2溶液,白色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