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單元檢測卷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1頁
第4單元檢測卷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2頁
第4單元檢測卷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3頁
第4單元檢測卷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4頁
第4單元檢測卷高二語文(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文學在社會中承擔何種職能?它的功能和意義如何?這些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著文學的功能是隨著歷史的變化而變化的。為了便于討論,我們不妨將廣義的文學縮小到敘事文學的范圍內來專門加以觀察。小說在西方18、19世紀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僅僅是個文學史特例,它并非歷來如此。事實上,從《荷馬史詩》一直到18世紀初的社會生活中,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學或小說并沒有什么特別的重要性。與音樂和繪畫一樣,文學長期以來一直蟄伏于宗教和權貴的巨大陰影之下。同時,文學的社會性內容也受到一定的壓抑,對世俗生活的記錄或對個人經驗的描述尚未成為文學的重要使命。不論是埃斯庫羅斯,還是索福克勒斯,他們作品中個人經驗的呈現和表述都是在神話的結構下展開的,同時與集體和社會的經驗難以區分。悲劇的發生總是與不可知的命運、必然性以及宗教信仰的存在糾纏在一起。在中世紀,薄伽丘和喬叟的寫作表明悲劇中的宗教人物形象開始向世俗顯貴人物轉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劇的重點已經從亞里士多德的“幸福與苦難”轉向世俗社會的“成功與失敗”,而“命運越來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從總體上看,對宗教的信仰仍然主宰著悲劇的最終和解。而到了文藝復興之后,文學對于世俗經驗的描述的比重進一步加強,悲劇發生的動力從命運的邏輯和宗教的意志變成了個人選擇性的行動,特別是這種行動在道德上的過失和瑕疵。從文學的功能方面來看,它與宗教一樣,都是超越現實的偉大的激情。對現實生活的認識的局限性,使人們在欲望受到挫折時,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敗時,希望能從文學中找到解釋和安慰,因此文學中就有了超越現實的創作。只不過,這種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為一種代償的機制而出現的,不可能獲得理性的證明。和宗教活動一樣,超越的途徑是一種想象性的和解與欲望的滿足,具有一定的儀式性。在西方悲劇常見的形式中,威脅的解除和欲望的滿足都由于最后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現或暴力政權的更迭而獲得解決。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學代償性安慰機制的重要性。在假托山魯佐德講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經歷和遭遇如何充滿兇險,曾經出現過怎樣的挫折、失敗和幻滅,到最后,絕大部分結尾總是以和解結束。在中國古代的敘事作品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結果顯然是悲劇性的,但夸父被燒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卻變成了一片森林,因此這種失敗未嘗不可以被描述為一次勝利。問世于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聊齋志異》為我們考察這種超越機制提供了一個范本。為什么《聊齋志異》會出現在中國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別是經濟發達的江浙一帶?陳寅恪的解釋是:《聊齋志異》的出現是社會環境壓抑的結果,從而假托于狐女靈怪,對自身的經驗和欲望進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時期的江浙地區,由于地方絲織品經濟所造成的社會繁榮,特別是當時社會名流生活風習的政治性空間已有了相當的自由度,吳越名流已經可以在世俗社會中與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來,不必像蒲松齡那樣假托于夢幻了。18世紀末,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概念開始在歐洲誕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資產階級的日益強大,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義意識形態危機,文學開始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其功能被加以強調:作為一種宗教替代品的價值系統,作為社會認同的一個重要安慰劑和黏合劑。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啟蒙運動的深入,文學從一種神秘的經驗開始轉變為一個“科學化”的、可以被我們充分認知的知識領域。發軔于18世紀末的歐洲文學變革,與其說是對文學功能的重新發現,還不如說是對文學的強行“征用”。而中國近現代小說革命和文學革命則毫無疑問受到這一變革的影響,盡管兩者之間的出發點、具體進程和結果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對文學作用的過分強調。小說這樣一個形式,從“街談巷議”的微末小技,一躍而成為關乎民族、國家存亡的關鍵。(摘編自格非《文學的邀約》)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同時代的文學,其功能和意義從來都是不一樣的,這恰恰意味著它是隨著歷史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B.在中世紀,悲劇中的宗教人物形象開始向世俗顯貴人物轉移,但總體上對宗教的信仰仍然主宰著悲劇的最終和解。C.18世紀末歐洲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概念的誕生,既是社會發展進程的需要,也是文學神秘性消解的結果。D.無論是發軔于18世紀末的歐洲文學革命,還是中國近現代文學革命,二者都過分強調了文學的社會作用。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對現實生活認識的局限性,會使人們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敗時,想尋求一種解釋和安慰,文學和宗教往往能滿足人們這種需求。B.中西方文學中都有很多作為代償機制出現的超越現實的創作,這表明很多時候文學其實無國界,其中都有人類共同的情感需求。C.《聊齋志異》沒有出現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當時江浙的社會環境相對寬松,吳越名流可與“狐女”相往來,不必假托于夢幻。D.小說在18、19世紀取得重要的社會地位,成為關乎民族、國家存亡的關鍵,是社會發展到一個歷史階段的必然結果。3.下列古代敘事作品沒有體現文學的“代償性安慰機制”的一項是()(3分)A.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結尾,梁祝雙雙化蝶。B.《孔雀東南飛》結尾,蘭芝與仲卿化為相向而鳴的鴛鴦。C.關漢卿的《竇娥冤》中,竇娥三樁誓愿都應驗。D.蒲松齡的《狼》(其二)中,屠戶最后殺死了兩只狼。4.請結合文本,簡要概述文學的功能和意義在18世紀前后有何不同。(4分)5.誕生于文藝復興后期的《哈姆萊特》與誕生于19世紀中葉的《玩偶之家》兩部戲劇中,主人公悲劇發生的動力有何異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大雷雨①(節選)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卡巴諾娃我跟你說的話,你都記住了嗎?要牢牢記在心上。卡巴諾夫我都記住了,媽。卡巴諾娃嗯,現在一切都準備好啦。你只要告別一下,就可以走啦。卡巴諾夫是,媽,是該走了。卡巴諾娃哼!卡巴諾夫您還有什么吩咐?卡巴諾娃你傻站著干嗎,難道不懂得規矩嗎?去吩咐一下你媳婦,告訴她,你不在家的時候該怎么過日子。(卡捷琳娜垂下眼瞼)卡巴諾夫我想,她自己知道的。卡巴諾娃別廢話!說,說呀,你去吩咐她!也讓我聽聽你是怎么吩咐她的!以后你回來就可以查問,她是不是統統照辦了。卡巴諾夫(走到卡捷琳娜前面)卡佳,你要聽媽的話!卡巴諾娃說不要對婆婆出言不遜。卡巴諾夫你不要出言不遜!卡巴諾娃叫她要像孝順親媽一樣孝順婆婆!卡巴諾夫卡佳,你要像孝順親媽一樣孝順婆婆!卡巴諾娃不要像個少奶奶似的好吃懶做!卡巴諾夫我不在家的時候,你要多干活!卡巴諾娃不要站在窗口賣呆!卡巴諾夫可是,媽,她什么時候……卡巴諾娃說,你說呀!卡巴諾夫不要向窗外東張西望!卡巴諾娃你不在家的時候,叫她別盯著年輕小伙子瞧個沒完!卡巴諾夫這是干嗎呢,媽,真是的!卡巴諾娃(厲聲)別任性!媽說什么你就照辦。(微笑)說了總比不說好嘛。卡巴諾夫(狼狽地)別盯著小伙子瞧個沒完!(卡捷琳娜嚴厲地注視他)卡巴諾娃好啦,現在你們小兩口有什么要說的就說去吧。(卡捷琳娜木然不動地站著)卡巴諾夫卡佳,你不生我的氣嗎?卡捷琳娜(沉默片刻后,搖搖頭)不!卡巴諾夫那你為什么這樣呢?唉,你就原諒我吧!卡捷琳娜(仍舊不動,稍微搖搖頭)你呀,你呀!(以手掩面)她太欺負人啦!卡巴諾夫要是什么都往心里去,你會很快得癆病的。她總得說點什么嘛!那就讓她去說好啦!你把它當耳旁風不就得了。好啦,再見,卡佳!卡捷琳娜(摟住丈夫的脖子)季洪,你別走!別走!我求求你!卡巴諾夫不行,卡佳。媽讓我去,我怎么能不去呢!卡捷琳娜那么,帶我一起走,帶我一起走吧!(走到丈夫身邊,偎依著他)親愛的,假如你帶我走,我會多么愛你多么疼你啊!卡巴諾夫卡佳,(掙脫她的擁抱)這不行!卡捷琳娜為什么不行呢,季洪?卡巴諾夫你們在這兒已經把我弄得焦頭爛額了!我真沒料到還能飛出這牢籠,可你還想死纏著我。卡捷琳娜難道你不愛我了嗎?卡巴諾夫也不是不愛,過著這種不自由的生活,哪怕你老婆再漂亮也會逃走的!不管怎么著,我到底是個男子漢呀,一輩子過著這種生活,能不撇下自己的老婆逃走嗎!再說,我現在知道,有兩星期,我頭上再沒有人來打雷下雨,腳上也不戴鐐銬,我哪管得了什么老婆不老婆?卡捷琳娜你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叫我怎么能夠愛你呢?卡巴諾夫說話就是說話嘛!我還能說什么別的呢!誰知道你究竟怕什么!而且留下來的又不是你一個人,還有媽陪著你哩。卡捷琳娜你不要跟我提起她,你就別傷我的心了!唉,我好命苦呀,好命苦呀!(哭)我這個可憐的女人往哪兒去呢?我能指誰靠誰呢?我的天哪,我要毀啦!卡巴諾娃我說,季洪,該走啦!卡巴諾夫(走到母親跟前)再見,媽!卡巴諾娃(以手指地)跪下,跪下!(卡巴諾夫跪下磕頭,然后與母親吻別。)跟你媳婦告別!卡巴諾夫再見,卡佳!(卡捷琳娜撲過去,摟住他的脖子。)卡巴諾娃你摟摟抱抱的干什么,真沒羞沒臊!又不是跟姘頭告別!他是你丈夫——一家之主!難道這點規矩都不懂嗎?跪下磕頭!……卡巴諾娃你老是自吹自擂,說你非常愛丈夫,我現在算是看見你有多么愛他了。人家的好媳婦送丈夫出門,躺在臺階上一哭就是個把鐘頭②。可你呀,跟沒事人似的。卡捷琳娜沒有必要!我也不會。何必招人家笑話呢!卡巴諾娃這也不是什么難事兒。如果真心愛他,早就學會啦。你要是不會正兒八經地哭,哪怕做個樣子呢,讓人家瞧著好歹也體面些!其實,我看呀,光嘴上說得好聽。好啦,我去禱告上天了,別來打攪我!(有刪改)[注]①故事發生在封建農奴制及宗法家長制盛行的俄國古城——卡里諾夫城。卡巴諾娃為當地富孀,同這座城市一樣保守落后。卡捷琳娜原是個天真爛漫的姑娘,自從嫁到卡巴諾夫家,像被埋葬了一般,之后她愛上了具有相似處境的鮑里斯。當她毅然決定沖破家庭牢籠,跟鮑里斯一起出走他鄉時,怯懦的鮑里斯卻缺乏勇氣,卡捷琳娜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情況下,終于投河自盡。②俄俗:丈夫出門,妻子必須扯著嗓子大哭一場。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通過卡巴諾娃與卡巴諾夫之間的對話,可以看出卡巴諾夫在這個家庭中如同傀儡,是個被掏空了思想的人。B.卡巴諾夫與《玩偶之家》中的海爾茂一樣,極度自私,對妻子虛情假意、冷漠無情,都是沒有責任心的偽君子。C.節選部分寫了卡巴諾夫出門前與家人的告別儀式,表現了這個家庭等級森嚴、死氣沉沉,如“黑暗王國”一般。D.卡捷琳娜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她不堪非人的待遇,不愿過自欺欺人的生活,有著追求自由獨立生活的美好愿望。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劇中舞臺說明對塑造人物形象起重要作用,卡捷琳娜的兩次搖頭體現了她對婆婆的不滿,以及對丈夫的無奈。B.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指的是母親對家庭的轄制,讓卡巴諾夫感覺受到了極大的束縛。C.劇中人物對話具有豐富的潛臺詞,如畫橫線部分,卡捷琳娜表達的是“作為丈夫,你連自己的妻子都無法保護!”D.劇中雖然沒有劇情的突轉,也沒有戲劇沖突,但通過人物的對話暗示了之后這個家庭將有“大雷雨”的爆發。8.卡捷琳娜最終選擇了投河自盡來表達與這個世界的對抗。從節選部分看,她的對抗還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9.《大雷雨》和《玩偶之家》都是歐洲批判現實主義的經典戲劇,其中卡捷琳娜與娜拉均為19世紀歐洲的女性代表。請簡要分析二者有何異同。(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材料一:子魚①生于戰國之世,長于兵戎之間,然獨樂先王之道,講習不倦。季則謂子魚曰:“丈夫不生則已,生則有云為于世者也。今先生淡泊世務,修無用之業,當身不蒙其榮,百姓不獲其利,竊為先生不取也。”子魚曰:“不如子之言也。武者可以進取,文者可以守成。今天下將擾擾焉,終必有所定。子修武以助之取,吾修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秦始皇東并,子魚謂其徒叔孫通曰:“子之學可矣!盍仕乎?”對曰:“臣所學于先生者,不用于今,不可仕也。”子魚曰:“子之材能見時變,今為不用之學,殆非子情也。”叔孫通遂辭去,以法仕秦。(節選自《孔叢子·獨治》)材料二:叔孫通之降漢,從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無所言進,專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弟子皆竊罵曰:“事先生數歲,幸得從降漢,今不能進臣等,專言大猾,何也?”叔孫通聞之,乃謂曰:“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斗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漢王拜叔孫通為博士。漢五年,已并天下。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于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三十余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遂與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余人為綿蕞②野外。習之月余,叔孫通曰:“上可試觀。”上既觀,使行禮,曰:“吾能為此。”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十月。竟朝置酒,無敢歡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節選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注]①子魚:孔鮒(前264?—前208),字子魚,魯國曲阜人。秦末儒生,孔子八世孫。②綿蕞:拉起繩子表示施禮的處所,立上茅草代表位次的尊卑。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選出需要斷句的標號。(3分)群臣A飲酒B爭功C醉D或妄呼E拔劍F擊柱G高帝H患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樂,以……為樂,與“漁人甚異之”的“異”用法相同。B.進取,指進攻、奪取,不同于現在的“積極進取,有所作為”。C.易,指容易,與成語“易如反掌”中的“易”詞義不同。D.左右,皇帝的侍從,他們在叔孫通的指導下協同進行新禮儀演練。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季則認為子魚修習于世無用的學業對自己、對百姓都無益,子魚卻認為天下最終會趨于安定,自己修習文事可以穩固前人所取得的功業。B.叔孫通不推薦跟隨自己的儒生弟子,卻推薦那些舊時的盜賊壯士,這讓他的弟子很不滿,在叔孫通的勸說下,他們最終理解了叔孫通。C.叔孫通知道皇帝越來越討厭朝廷上群臣的放誕無禮,準備幫助皇帝制定朝廷上的一些禮儀,但部分儒生認為叔孫通辦事方式不合古法。D.各諸侯王及朝廷群臣參加十月大典時,從朝見到宴會的全部過程,沒有敢大聲說話和行動失當的人,漢高帝對此很滿意,賞賜了叔孫通。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子修武以助之取,吾修文以助之守,不亦可乎?譯文:(2)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斗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譯文:14.叔孫通哪些方面體現了孔叢子對他“能見時變”的評價?(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桃源憶故人·題華山圖陸游中原當日三川震,關輔①回頭煨燼。淚盡兩河征鎮②,日望中興運。秋風霜滿青青鬢,老卻新豐③英俊。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注】①關輔:關中及三輔地區。②征鎮:魏晉以來監臨軍事、守衛地方的軍官。③新豐:據《舊唐書·馬周傳》記載,馬周初游長安,路過新豐,在旅店遭受店主的冷遇,后得到唐太宗賞識。15.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這是一首題畫詞,但詞人并沒有對畫作進行描繪,而是借畫外之景寄托情懷。B.上闋連用“三川”“關輔”“兩河”等地名,揭示了金兵入侵、中原淪喪的沉痛現實。C.下闋轉向個人命運的感喟,詞人借“新豐客”典故抒發年華老去、懷才不遇的悲憤。D.全詞兼有敘事、寫景和抒情,充滿愛國主義精神,體現了陸游沉郁悲愴的藝術風格。16.請從結構安排和情感表達兩方面賞析“云外華山千仞,依舊無人問”的精妙之處。(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馬遷《屈原列傳》中寫屈原保持了自己高潔品性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周敦頤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有異曲同工之妙。(2)賈誼《過秦論》中,寫秦始皇發展前代君王遺留下來的功業,用武力來統治各國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洵《六國論》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比喻六國割地給秦的行為,認為此行為并不明智,不能滿足秦國的貪欲。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1題。(14分)我國青年網絡互動興趣的持續高漲,不僅帶來了自身行為習慣的改變,也豐富了社會性話語實踐,一個顯著現象是網絡新詞不斷涌現,刷新公眾視野,突破漢語表達傳統,給人一種①的感覺。網絡新詞作為網絡用戶自發創造的一種語匯,雜糅中外文字、表情符號、數字或圖片等表達方式,并以此為基底形成話語風格,呈現出青少年亞文化的特質。網絡用戶面對其所關注的現實議題時,往往通過語言變異的形式表達看法、心情和態度。(甲),如有受突發事件刺激后與眾不同的認識,有對待某種普遍現象的情感訴求,有借助網絡平臺獲得共情、尋求社會救濟的愿望。約定俗成的網絡新詞,一般會自覺繞開敏感詞匯、規避言論風險,避免因言辭的尖刻犀利而激起新的矛盾或沖突。比如,用“awsl”表示高興稱贊時說“YYDS”,不喜歡就是“很下頭”。青少年作為我國互聯網使用的主流人群,其語言表達和語用習慣天然地帶有這一群體社會化過程的痕跡。簡、萌、倒、錯的游戲化展演是網絡新詞的鮮明特征。簡,即簡單,語句、音節短小,方便交流,富有效率。萌,即萌態,童言童語,可愛有趣。倒,即顛,不分長幼、性別、身份,②。錯,即錯位,古今中外的話語詞匯皆為所用。這些特點使網絡新詞③、形象易懂、充滿情趣。(乙),網絡語言的游戲化展演可以視為青少年對峙成人文化、主流文化的一種特殊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