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南中學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綜合測試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硬水 B.潔凈的空氣 C.石油 D.干冰2.下列關于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描述錯誤的是()A.液氧具有可燃性,作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發射的燃料B.不銹鋼比生鐵硬且抗腐蝕性能好,常用于醫療器械等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通常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于滅火D.鋁在空氣中易氧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薄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3.已知某兩種物質在光照條件下能發生化學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種原子,原子間的短線代表原子結合。下列從圖中獲得的信息中正確的是A.圖中共有3中不同的分子B.說明反應中分子不可分C.該反應中沒有單質參加D.圖中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來制取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MnO2是反應物B.MnO2在反應前后質量變小C.氯酸鉀在反應前后質量變小D.生成氧氣的質量等于MnO2中氧元素質量5.下列物質的用途,利用了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是A.銅用于制造導線 B.石墨用作潤滑劑C.生鐵鑄造鐵鍋 D.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6.將一定量的鐵粉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濾渣中一定含有銀 B.濾渣中可能含有鐵C.濾液一定呈淺綠色 D.濾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銀7.生活中常接觸到“含氟牙膏”、“碘鹽”等物品,這里的“氟”、“碘”指的是()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單質8.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A.氯化鈉 B.干冰 C.金剛石 D.鋁9.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傾倒液體 B.取液時擠入空氣C.兩人合作滴液 D.手按短柄加熱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爆炸一定伴隨化學變化B.“釜底抽薪”的滅火原理是隔絕可燃物與氧氣接觸C.水基型滅火器滅火原理是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D.古籍圖書、重要檔案等著火,最好使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11.我國城市空氣質量報告的污染物中常出現PM2.5數據,PM2.5是指空氣中的A.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含量B.CO含量C.SO2含量D.水蒸汽含量12.深海魚油中的DHA(化學式為C22H32O2)是一種特殊的不飽和脂肪酸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細胞形成、發育及運作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下列關于DHA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DHA由56個原子構成 B.DHA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1:16:1C.DH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8g D.DHA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相等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氫氣可用天然氣制取,這種方法制取的氫氣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為了證明氫氣中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兩種氣體,設計如下裝置進行實驗。(資料:氫氣的化學性質與一氧化碳類似;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水蒸氣。)(1)A裝置的作用是_____,若澄清的石灰水不足量會導致的后果是_____。(2)C裝置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3)D裝置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4)該裝置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是什么_____?應如何改進_____。14.如下圖所示為用白磷燃燒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小紅同學用紅熱的細玻璃管引燃白磷,觀察到A、C中氣球的大小不同;將C重新放到天平上稱量,仍然平衡。請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中氣球的作用,除了密閉裝置之外,還可以防止_____。(2)實驗時若取用白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_____(選填“有”或“沒有”)影響。15.某興趣小組根據下列裝置進行試驗,請你參與并回答;(1)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則①中放入棉花的目的是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氣體,觀察到____時才能收集.(2)若實驗室要制取少量氫氣最好選擇發生裝置____(填序號,下同)和收集裝置____。16.如圖是“燃燒的條件”實驗活動的部分操作示意圖。(1)實驗一加熱片刻觀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燒產生藍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燒,由此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2)實驗二觀察到先燃燒的物質是_____;若將銅片上的物質換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進行實驗,觀察到木屑先燃燒,說明木屑的著火點比煤粉_____(填“高”或“低”)。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檸檬酸(化學式為C6H8O7)是一作果酸,有爽快的酸味,常用于固體飲料。請計算:(1)檸檬酸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2)一個檸檬酸分子中含有多少個原子?(3)檸檬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填最簡正比數);(4)檸檬酸的相對分子質量;(5)96g檸檬酸中含氫元素的質量。18.工業上高溫煅燒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制得生石灰(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小明同學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純度,在實驗室中取此樣品44g,充分煅燒后剩余固體26.4g(雜質不參加反應)。計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2)該樣品中石灰石的純度是多少?(計算結果精確到0.1%)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2分)19.(6分)質量守恒定律的研究與應用。(實驗驗證)設計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儀器:托盤天平(含砝碼與鑷子)、燒杯、兩只小試管。藥品:稀硫酸,硫酸銅溶液,鐵釘。(1)根據提供的儀器,選擇合適的藥品進行實驗,請寫出所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2)該實驗稱量過程中托盤天平指針偏左,可以通過_____調節天平平衡。(微觀探析)一定條件下,甲烷(CH4)與氧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3)在上述反應中,參與反應的與生成的分子個數比=_____。(宏觀辨識)假設有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充入6.4g甲烷(CH4)與一定量氧氣點燃發生上圖中的化學反應(甲烷和氧氣均沒有剩余)。(4)當反應后容器的溫度在150℃時,反應前混合氣體的密度_____反應后混合氣體的密度(選填“≥”、“=”“或“≤”)。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D【詳解】A、硬水中含有含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屬于混合物,故選項A錯誤;B、潔凈的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稀有氣體和二氧化碳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B錯誤;C、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屬于混合物,故選項C錯誤;D、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的俗稱,只含有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故選項D正確。故選D。2、A【詳解】A、液氧具有助燃性,不能燃燒,不能作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發射的燃料,故A不正確;B、合金硬度大,抗腐蝕性能好,不銹鋼比生鐵硬且抗腐蝕性能好,常用于醫療器械等,故B正確;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通常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于滅火,故C正確;D、鋁在空氣中易氧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薄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故D正確。故選A。3、D【解析】A、圖示中反應物有兩種,生成物有兩種,共四種物質,四種分子,故此說法錯誤;B、由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可知,分子變成了另外的分子,說明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故說法錯誤;C、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有一種物質的分子是同種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故說法錯誤;D、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此說法正確。故選:D。本題通過微觀粒子的反應模型圖,考查了微觀上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4、C【分析】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詳解】A、MnO2是催化劑,不是反應物,故A不正確;B、MnO2是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故B不正確;C、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前后質量變小,故C正確;D、MnO2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生成氧氣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氯酸鉀中氧元素質量,故D不正確。故選C。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均不變。5、D【詳解】A、銅用于制造導線,導電性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B、石墨有滑膩感,用作潤滑劑,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C、生鐵鑄造鐵鍋,與生鐵熔點有關,屬于物理性質;故選項錯誤;D、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一氧化碳燃燒,具有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選項正確;故選:D。6、D【詳解】A、鐵比銀活潑,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將一定量的鐵粉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一定含有銀,故A正確;B、鐵比銀活潑,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將一定量的鐵粉放入硝酸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濾渣中一定含有銀,當鐵過量時,濾渣中還有鐵,故B正確;C、鐵比銀活潑,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濾液一定有硝酸亞鐵,一定呈淺綠色,故C正確;D、鐵比銀活潑,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濾液一定有硝酸亞鐵,當鐵的質量較少時,還可能含有硝酸銀,故D錯誤。故選D。在解題時要注意對半定量(如一定量、過量、少量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要充分利用驗證性的現象來分析反應的程度。7、A【解析】試題分析: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生活中常接觸到的“高鈣奶”、“加鐵醬油”、“加碘鹽”等食品中,“鈣、鐵、碘”指的就是元素,它們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選項A正確。考點:考查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及物質的組成和物質的構成的知識。8、B【分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氣態的非金屬單質和一般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如氫氣、水等。【詳解】A、氯化鈉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A不正確;B、干冰是固態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B正確;C、金剛石屬于固態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C不正確;D、鋁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鋁原子直接構成的,故D不正確。故選B。金屬、大多數固態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鈉。9、A【詳解】A、傾倒液體時,試管略微傾斜,標簽朝向手心,試劑瓶蓋倒放在桌面上;故選項正確;B、取液體時,先擠壓膠頭排出空氣,在吸取液體藥品;故選項錯誤;C、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只能一個人進行操作;故選項錯誤;D、加熱試管中的液體時,手持試管夾的長柄;故選項錯誤;故選:A。10、D【解析】A.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如汽車輪胎由于充氣太多或者溫度過高發生的爆炸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釜底抽薪”的滅火原理移走可燃物,故錯誤;C.水基型滅火器滅火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溫度,低于可燃物的著火點而滅火,故錯誤;D.古籍圖書、重要檔案等著火,最好使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便于進行清理,不會對圖書造成二次損壞,故正確。故選D。11、A【詳解】我國城市空氣質量報告的污染物中常出現PM2.5數據,PM2.5是指空氣中的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含量;故選:A。12、D【詳解】A、DHA是由DHA分子構成的,1個DHA分子是由22個碳原子、3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故選項錯誤;B、DHA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22):(1×32):(16×2)=33:4:4,故選項錯誤;C、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不是“g”,是“1”,一般忽略不寫,故選項錯誤;D、DHA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選項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13、檢驗并除去二氧化碳無法檢驗一氧化碳存在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澄清的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溶液)沒有進行一氧化碳尾氣處理用氣囊收集等合理答案【解析】(1)A裝置的作用是檢驗并除去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若澄清的石灰水不足量,不能完全將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除凈,會導致無法判斷使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是否為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所生成的。故填:檢驗并除去二氧化碳;無法檢驗一氧化碳存在;(2)C裝置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實驗現象是黑色粉末變成紅色。故填:黑色粉末變成紅色;(3)D裝置中盛放的試劑是澄清石灰水,用于檢驗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所生成的二氧化碳,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填:澄清的石灰水(或氫氧化鈣溶液);;(4)該裝置有一個明顯的缺陷是沒有進行一氧化碳尾氣處理,應用氣囊收集等。故填:沒有進行一氧化碳尾氣處理;用氣囊收集。14、氣體膨脹沖開瓶塞沒有【分析】白磷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詳解】(1)白磷在氧氣中點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放出大量熱,錐形瓶中壓強變大,實驗中氣球的作用,除了密閉裝置之外,還可以防止氣體膨脹沖開瓶塞。(2)用白磷燃燒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容器密閉,沒有其他逸出,故實驗時若取用白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質量守恒定律是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總質量等于生成的生成物的總質量。15、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導管口的氣泡連續而且均勻冒出CE【詳解】(1)若用A裝置制取氧氣,試管口放一小團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看到導管口的氣泡連續而且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2)實驗室制取氫氣不需要加熱,實驗室要制取少量氫氣應該用C裝置作為發生裝置;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裝置收集。實驗裝置的選擇,選擇發生裝置時,要考慮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等因素;選擇收集裝置時,要考慮氣體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氣中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等因素。16、燃燒需要可燃物乒乓球碎片低【詳解】(1)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會蒸發吸收熱量,所以溫度達不到棉花的著火點,不會燃燒;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燈上被點燃后會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引發棉花球燃燒,因此實驗的結論是燃燒的物質必須是可燃物;(2)濾紙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與氧氣接觸,在加熱過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著火點較低,首先燃燒起來,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木屑的著火點比煤低,故同時加熱木屑先發生燃燒。答案為:(1)燃燒需要可燃物;(2)乒乓球碎片;低。三、實驗題(本題包括2個小題,每小題7分,共14分)17、;6:8:7;21;9:14;192;3g【詳解】(1)根據檸檬酸(C6H8O7)化學式可知,果酸分子中C、H、O原子個數比為=6:8:7;(2)1個檸檬酸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7個氧原子構成的,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