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境導入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慶祝獲得美國政府2009年度安全獎的當天,該公司租賃的“深水地平線”海上石油鉆井平臺在墨西哥灣水域發生爆炸并沉沒,導致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漏油事件。在美國政府的壓力下,英國石油公司為墨西哥灣溢油事故付出了數百億美元的代價。圖3.14巴西朗多尼亞州熱帶雨林破壞后的遙感影像1.這類突發環境事件的危害有什么特點?2.是否會影響國家安全?
第三章第二節
環境污染與國家安全2019新課標人教版課標要求教學目標1.結合資料,說明突發環境事件的概念、特點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2.結合實例,說明污染物跨國轉移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結合實例,說明污染物跨境轉移對環境安全的影響。目錄CONTENTS學習目錄一、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三、未來糧食安全的耕地保障二、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四、我國未來能源需求與能源安全三、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1.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突發環境事件是指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突然爆發并造成嚴重影響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大氣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化學品和危險物質(廢棄物)泄露1.突發環境事件①概念:1.突發環境事件②特點: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發生了9級大地震。地震引起的第一波海嘯浪潮抵達福島第一核電廠,海嘯沖破了福島第一核電廠的防御設施,第一核電廠喪失所有交、直流電,由于喪失了把堆芯熱量排到最終熱阱的手段,福島第一核電廠123號機組在堆芯余熱的作用下迅速升溫,鋯金屬包殼在高溫下與水作用產生了大量氫氣,隨后引發了一系列爆炸。結合上面案例,試從發生的時間、成因和形式、危害程度上分析突發環境事件的特點。發生的隨機性和瞬時性成因與形式的多樣性危害的廣泛性和嚴重性等思考:突發環境事件是否一定會對國家安全產生影響呢?1.突發環境事件③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突發環境事件一般發生在局地或區域,強度和規模有限或能夠及時得到應對,不至于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少數特別重大的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危害巨大,如果應對不得當或不及時,可能觸發經濟和社會危機,威脅國家安全。①威脅公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社會經濟的直接損害)12月3日,美國聯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爾市的農藥廠因管理混亂,操作不當,致使底下儲罐內劇毒的甲基異氰酸酯因壓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噸毒氣形成一股濃密的煙霧,以每小時5000米的速度襲擊博帕爾市區。死亡近2萬人,受害20多萬人,5萬人失明,孕婦流產或產下死嬰,受害面積40萬平方公里,數千頭牲畜被毒死。1984年印度博帕爾事件2.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在短期內嚴重威脅生命財產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及人員傷亡,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福島縣在核事故后以縣內所有兒童約38萬人為對象實施了甲狀腺檢查。截至2018年2月,已診斷159人患癌,34人疑似患癌。2018年3月,東京電力公司因福島核事故支付的賠償總額,已達768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619.95億元)。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據統計,這次事件直接殺死了102種鳥類,死亡數高達82000只;造成了6165只海龜死亡,其中,墨西哥灣區內的五種海龜都被列為了瀕臨物種。與鳥類和海龜一樣,漏油事件也造成了25900只海洋哺乳動物受到傷害,這其中包括寬吻海豚、飛旋海豚、瓜頭鯨和抹香鯨,四種海洋哺乳動物在海中大量死亡。渾身是油的棕鵜鶘。海豚擱淺現象被石油浸泡的海龜珊瑚群的大量死亡甚至變異2010年墨西哥漏油事件2.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②損害自然環境的服務功能(自然環境的直接損害)使區域自然環境的各種服務功能在短期內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導致一定時期內區域環境質量或宜居性惡化、經濟發展衰退乃至難以為繼。日本反核示威游行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核泄漏事故后,反對使用核能的抗議浪潮蔓延至日本各地。示威者在日本東京國會議事堂附近,舉行反核示威游行。導致公眾對環境惡化的擔憂和不滿的情緒,誘發環境群體性事件,使環境安全問題轉化為公共安全問題,從而威脅正常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2.突發環境事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③影響社會穩定(社會經濟次生危機)倫敦煙霧事件及其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大量工業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廢氣,在倫敦上空形成厚達上百米的濃霧,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硫平均含量劇增(圖3.8),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
在煙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共有4000余人喪生,數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超過10萬人感染支氣管炎和肺炎等疾病。煙霧事件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響,人們的室外活動基本停止;在此期間,搶劫、盜竊案件增多,社會治安混亂。起初英國政府推卸責任,否認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與煙霧之間有直接聯系,引起民眾不滿和批評質疑。煙霧事件引發政治危機,政府內閣出現爭議,反對黨發起了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議,英國王室也對政府施壓。
眾多生命換來的教訓,最終轉變為英國政府長期的治理歷程,并收到顯著的成效(圖3.9)。案例倫敦煙霧事件及其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案例1、倫敦煙霧事件產生的原因。自然原因:不利氣象條件(12月氣溫較低,陰天、濕度大、風速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影響人為原因:大量工業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的廢氣一、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國家安全2、倫敦煙霧事件產生的影響1952年12月5日至9日,受不利氣象條件的影響,大量工業和市民取暖燃煤排放廢氣,在倫敦上空形成厚達上百來的濃霧,震驚世界的“倫敦煙霧事件”。
在煙霧持續的5天時間里,共有4000人喪生,數周后又有8000多人相繼死亡,超過10萬人感染支氣管類和肺炎部疾病。煙霧事件還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大批航班取消,公路交通受到影響,人們的室外活動基本停止:在此期間,搶劫、盜竊案件增多,社會秩序混亂。
起初政府拉卸責任,否認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與煙間有直接聯系,引起民眾不滿和批評質疑。煙霧事件引發政治危機,政府內同出現爭議,反對黨發了對政府的不信任動設引發公眾不滿情緒和政治危機英國王室也對政府施壓①損害了自然環境服務功能,區域環境質量惡化③影響交通、社會經濟秩序和人們的正常生活④引發公眾不滿情緒和政治危機②威脅生命安全,導致重大健康損害和人員傷亡案例倫敦煙霧事件及其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影響倫敦煙霧事件及其對英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案例3、倫敦煙霧事件產生的措施。成立治理機構;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環境的監測預警;控制污染源;鼓勵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冬季集中供暖供熱,使用環保原料、燃料,減少廢氣排放,凈化處理后達標排放;發展公共交通,嚴格控制汽車有害氣體排放;植樹造林;提高污染治理的相關技術等2.污染物跨國轉移影響國家安全1.污染物跨國轉移的方式①污染物跨國傳輸:一個國家排放的污染物,可通過大氣環流、河流徑流、洋流等自然過程傳輸到其他國家。羅馬尼亞奧拉迪亞金礦事件:
2001年1月30日,羅馬尼亞邊境城鎮奧拉迪亞一座金礦發生氰化物廢水泄漏,廢水流入河流,并擴散到下游的匈牙利、塞爾維亞境內,導致河中80%的魚類死亡。1.污染物跨國轉移的方式②廢棄物跨國轉移一個國家通過正常貿易或非法入境的手段,將在本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輸入到其他國家??铺氐贤叨疚勰鄡A廢事件:
2006年8月19日,荷蘭托克公司的貨船將530余噸毒污泥傾倒在科特迪瓦阿比讓,造成十幾人死亡,10萬余人因頭痛、皮膚和肺重度灼傷等癥狀就醫。該事件引發民眾示威與騷亂,科特迪瓦政府內閣宣布解散。巴西“洋垃圾”退運事件2009年7月22日,巴西環境部門從英國進口的、標記為塑料袋的41個集裝箱中檢查出1400噸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其中包括電池、衣物、尿布、針管、血袋等。3名英國人因非法販運此批垃圾而被捕,此批垃圾于2009年8月被退回英國。1.污染物跨國轉移的方式③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有毒有害物質超標或含有尚未被認識的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通過國際貿易從一個國家進入到其他國家。英國瘋牛病牛肉事件事件:
1996年3月,英國出口的牛肉檢出瘋牛病病毒,英國有8人因該病毒導致腦褒竭而死亡。事件引發進口英國牛肉或牛骨粉的歐盟各國及其他30多個國家的恐慌,各國相繼宣布禁止進口英國牛肉。英國肉牛被大量宰殺,牛肉銷量下降70%。圖為英國養牛業者正在燒毀牛肉。2.污染物跨國轉移的原因轉移因素自然因素大氣環流、水循環、洋流等人為因素發達國家公眾對污染物問題關注度高,環境標準日趨嚴格,對污染物的處理程序復雜污染物處理費用成本高,污染型企業失去發展空間為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減少污染物處理費用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技術落后,資金缺乏公眾環保意識普遍薄弱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就業環保法規不健全,不法經營者違法走私通過自然過程跨國傳輸的污染物濃度一般在安全范圍內,不至于對輸入國造成嚴重的威脅。突發環境事件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高濃度的污染物跨國傳輸,威脅輸入國的環境安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通過廢棄物跨國轉移和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方式導致的污染物跨國轉移問題也日漸增多。輸入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的污染物→對輸入國家或地區的環境安全造成威脅→引發跨境環境污染物輸出國與輸入國之間的矛盾或外交爭端→演變為政治、經濟和軍事沖突→對雙方的國家安全均造成影響。1234(三)污染物跨國轉移對國家安全的影響3.污染物跨國轉移的影響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發的國際爭端1986年11月1日,位于瑞士巴塞爾的桑多斯化學公司的倉庫發生火災,裝有大約1250噸劇毒農藥的鋼罐爆炸,大量硫、磷、汞等有毒化學物質排入萊茵河,形成一條長達70千米的微紅色恐怖“飄帶”,向下游流去。次日,化工廠用塑料管堵塞下水道,8天后由于塞子脫落導致數十噸有毒物質流入萊茵河,造成二次污染。此次污染事件導致萊茵河巴塞爾下游約160千米范圍內多數魚類死亡,約480平方千米內的井水受到污染不能飲用。瑞士、德國、法國、荷蘭四國沿岸城市自來水廠全部關閉,改用汽車向居民定量供水。荷蘭將與萊茵河相通的河閘全部關閉,同時開啟萊茵河下游水閘,將污染水流加速排入北海(圖3.11)。大約1萬名憤怒的抗議者在巴賽爾游行,對事件責任公司和瑞士政府提出批評。德國、法國、荷蘭等國家向瑞士提出了賠償要求。沿河國家在短時間內召開了3次部長級會議,討論萊茵河污染及損害賠償問題。此次事件后,萊茵河沿河國家加強合作,共同制訂了治理萊茵河的長期計劃。案例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發的國際爭端案例(1)污染物是通過何種途徑產生跨國污染的?萊茵河河流徑流。(2)污染物的跨境轉移對受污染區域產生哪些影響?①威脅沿岸國家居民的正常生活;②下游區域的環境質量明顯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③經濟發展受到影響。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引發的國際爭端案例(3)污染物跨境轉移如何影響瑞士國家安全?公眾對環境惡化出現不滿情緒,擾亂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引發了國家安全問題。(4)萊茵河跨境污染事件發生后,沿河國家是如何應對的?①沿河國家及時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減小危害,并做好生態恢復、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②通過國際合作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加強對萊茵河的監測和預警。3.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1.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從污染物的源頭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治理等環節采取措施。治標措施是亡羊補牢,盡量減少跨國環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治本措施是曲突徙薪,從源頭上消除跨國環境污染造成的環境安全隱患,使其不再發生。①通過自然過程產生影響的跨國污染源源頭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治理1.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加強監測預警,通過國際合作機制促進污染物來源國的污染治理及時采取應急響應,控制影響范圍,消除危害做好生態恢復、賠償損失等善后處理工作②廢棄物跨國轉移、含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貿易類型的跨國污染問題源頭防范事中風險控制事后治理1.跨國污染問題的應對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嚴格禁止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的產品和高污染固體廢棄物入境加強無害化處理,積極發展國內替代以逐步減少進口強化污染治理,及早消除污染危害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洋垃圾”泛指由國外進入我國的高污染固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出口,既可減少本國的環境污染,節省大量垃圾處理費用,又可獲得可觀的貿易收入。受此驅動,發達國家不斷尋求固體廢棄物出口渠道,把固體廢棄物轉移到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我國制造業曾將國外的固體廢棄物和廢料作為可回收原材料的廉價來源。發達國家向我國出口固體廢棄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其數量增長迅速。2017年之前的十年間,我國平均每年進口的“洋垃圾”超過4000萬噸?!把罄贝嬖趪乐氐沫h境安全隱患,是我國環境問題的重要源頭之一?!把罄眾A雜物量大、成分復雜,增加了國內環境和健康風險。進口固體廢棄物運輸和儲存時期可能會產生霉變及重金屬泄漏?!把罄碧幚磉^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染物。焚燒產生的有害氣體會污染大氣環境;酸浸、水洗廢棄物則會危害水體、土壤環境。部分“洋垃圾”沒有得到再生利用,其焚燒和填埋造成了額外的環境污染及土地資源占用,加重了我國環境治理負擔?!把罄绷飨颉吧y污”加工企業集中的地區,污染當地環境,威脅居民健康,使當地面臨極高的環境安全風險。2017年7月,我國發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分批分類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逐步有序減少固體廢棄物進口種類和數量。2017年年底,我國已將生活來源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品、釩渣等4類24種固體廢棄物(圖3.13)調整為禁止進口。這對我國加強國內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改善環境質量、維護國家環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助于促進在全球范圍內減少固體廢棄物的跨境轉移。案例案例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洋垃圾”泛指由國外進入我國的高污染固體廢棄物。固體廢棄物出口,既可減少本國的環境污染,節省大量垃圾處理費用,又可獲得可觀的貿易收入。受此驅動,發達國家不斷尋求固體廢棄物出口渠道,把固體廢棄物轉移到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我國制造業曾將國外的固體廢棄物和廢料作為可回收原材料的廉價來源。發達國家向我國出口固體廢棄物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數量增長迅速。(1)洋垃圾出口原因(2)早期我國大量進口洋垃圾的原因。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可提供大量廉價原料;我國制造業發展快,原料需求量大;我國勞動力豐富廉價;我國環境污染排放標準低,處理成本低。根本原因:經濟發展水平低案例我國禁止“洋垃圾”入境從源頭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輸入案例(3)我國如何禁止“洋垃圾”入境?①加強海關管理,從源頭上阻止其入境;②完善法律法規,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打擊走私洋垃圾的違法犯罪行為;③加大綜合治理,增強國際協作;④宣傳教育,認識洋垃圾的危害性;⑤引導“洋垃圾”進口及加工企業轉型。治理措施禁止“洋垃圾”2.國家間應對跨國污染的方式①環境安全沖突:指環境安全問題的責任國與受害國之間出現的緊張關系,甚至出現敵對行為或軍事沖突。②環境安全合作:指各國均嚴格遵守相關國際環境公約和雙邊協定,不以鄰為壑,一旦發生跨境的突發環境事件,聯合應對。沖突和合作1989年3月,聯合國通過《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主要目的是減少有害廢棄物的產生,避免跨國運送時造成的環境污染;提倡就地處理有害廢棄物,減少跨國運送;妥善管理有害廢棄物的跨國運送,防止非法運送行為;提升有害廢棄物處理技術,促進無害環境管理的國際共識。《巴塞爾公約》簽訂國家2.國家間應對跨國污染的方式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應對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業發生爆炸事故,約100噸苯類物質(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長達80千米的污染帶,引發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羅斯對此表示關注并采取相應措施,中俄兩國政府通過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機(圖3.15)(1)歸納中俄雙方應對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動過程。(2)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國所采取的應對措施對降低國際爭端風險的作用?;顒臃治鏊苫ń缇澄廴臼录械闹卸砗献鲬獙Γ?)歸納中俄雙方應對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動過程。活動中國外交部知會俄方→俄方媒體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育心理學視角下的遠程教育課程設計
- 智慧城市公共服務中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 共情教育塑造孩子情感智商的必由之路
- 智慧辦公樓宇的水資源管理與節能創新
- 醫學倫理與心理關懷的結合
- BJ-13-生命科學試劑-MCE
- 2024年天津市河北區九上化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攝影攝像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博樂市第九中學2025屆九年級化學第一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北鐵道運輸職業學院《西方史學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 濟南綜??毓杉瘓F有限公司招聘考試試卷附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基礎及應用考試試題及答案
- 化妝初期培訓課件
- 2025年東航食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公司業績考核管理制度
- 餐廳運營與管理制度
- 2025屆云南省昆明盤龍區聯考七下數學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企業海關AEO認證流程優化與通關效率提升策略
- 燃氣公司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與控制管理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基礎訓練試題-全套
- 醫療美容診所管理規章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