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排除安全隱患_第1頁
為排除安全隱患_第2頁
為排除安全隱患_第3頁
為排除安全隱患_第4頁
為排除安全隱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為排除安全隱患第一章為排除安全隱患

1.安全隱患的定義與分類

安全隱患指的是在生產經營活動、日常生活等過程中,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不安全因素。按照性質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設備設施隱患**:如機器設備老化、防護裝置缺失、電氣線路老化等;

-**環境隱患**:如作業場所狹窄、照明不足、通風不良、地面濕滑等;

-**管理隱患**:如安全制度不完善、培訓不到位、應急預案缺失等;

-**行為隱患**:如員工違規操作、疲勞作業、缺乏安全意識等。

2.安全隱患的危害

安全隱患一旦得不到及時排除,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人員傷亡**:如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等,直接威脅生命安全;

-**財產損失**:如火災、爆炸、設備損壞等,造成經濟損失;

-**生產中斷**:事故發生后,企業可能面臨停產整頓,影響正常運營;

-**法律風險**:若因隱患導致事故,企業可能面臨罰款、訴訟等法律問題。

3.排除安全隱患的重要性

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障員工安全**:減少事故發生,維護員工生命健康;

-**提高生產效率**:安全的環境能提升工作效率,避免因事故造成的延誤;

-**降低成本**:預防事故比事后補救成本低得多,能有效減少維修、賠償等費用;

-**提升企業形象**:良好的安全記錄能增強客戶和員工的信任,提升企業聲譽。

4.安全隱患排查的常見方法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排查安全隱患:

-**定期檢查**: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對設備、環境、制度進行評估;

-**員工反饋**:鼓勵員工報告身邊的安全問題,形成全員監督機制;

-**事故分析**:對過往事故進行復盤,找出隱患根源并整改;

-**第三方評估**:邀請專業機構進行安全評估,提供改進建議。

5.安全隱患整改的步驟

發現隱患后,企業應按以下步驟整改:

-**確認隱患等級**:根據隱患可能造成的后果,確定整改的緊急程度;

-**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責任部門、整改措施、完成時限;

-**落實整改資金**:確保有足夠的資源支持整改工作;

-**跟蹤整改效果**:整改完成后,檢查是否真正消除隱患,防止問題反復出現。

6.如何建立長效的安全管理機制

為防止安全隱患反彈,企業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完善安全制度**:制定科學的安全操作規程,并定期更新;

-**加強安全培訓**: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安全意識;

-**引入科技手段**:利用監控系統、預警系統等,實時監測安全隱患;

-**形成安全文化**:讓安全成為員工的自覺行為,而非強制要求。

第二章預防為主:如何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

1.為什么要把預防放在第一位

安全工作就像防洪,治標不如治本。處理已經發生的事故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事故發生前就堵住漏洞。預防為主,意思就是多花力氣去發現和解決潛在的危險,這樣就能大大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比如,與其等機器壞了再去修,不如提前檢查它的各個部件是不是完好,有沒有松動或者老化的問題。這樣既能保證生產正常,又能保護工人的安全,還能節省維修的錢。

2.如何識別潛在的安全風險

潛在的安全風險往往藏在不顯眼的地方,需要我們仔細觀察和思考。比如:

-**看環境**:工作的地方是不是太暗?地面是不是有油漬或者積水?電線是不是亂拉亂接的?設備擺放是不是太擠,容易碰倒?這些都能變成安全隱患。

-**看流程**:操作步驟是不是太復雜或者容易出錯?有沒有更簡單安全的方法?員工是不是因為趕時間而省略了安全步驟?這些都可能埋下危險的種子。

-**看人員**:新來的員工會不會因為不熟悉情況而操作錯誤?老員工是不是因為習慣了就放松了警惕?員工是不是都接受了必要的安全培訓?人一松懈,事故就很容易發生。

3.制定安全規則不是形式主義

很多公司會有安全手冊,但有些員工覺得那是走形式,不認真看也不遵守。其實,這些規則都是根據過去的教訓總結出來的,是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比如,規定必須系安全帶,就是因為在高處作業時,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規則,就等于把危險留在了身邊。所以,安全規則不是束縛,而是保護。

4.安全培訓要“入腦入心”

有些安全培訓就像走馬觀花,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員工聽得云里霧里,最后還是該犯錯誤犯錯誤。要讓安全培訓真正有用,就要讓它變得具體、生動:

-**用例子說話**:與其說“不要違規操作”,不如講講過去因為違規操作出過的事故,讓大家看到真實后果;

-**動手練習**:光聽不夠,還要讓員工實際操作安全設備,比如滅火器、急救箱,這樣才能在緊急時記得住怎么用;

-**定期復習**:安全知識不是學一次就夠了,要經常提醒,比如在班前會上簡單講一兩個安全點,強化大家的記憶。

5.小隱患不處理會變成大問題

很多人覺得“這個小問題沒那么危險,等會兒再處理吧”,結果一個隱患拖到最后變成大麻煩。就像家里的水管有點漏水,剛開始可能只是滴幾滴,但如果不修,時間長了就可能把地板泡壞,甚至導致電路短路。工作現場也是一樣,一個小小的螺絲沒擰緊,可能會導致設備失控;一個小小的通道堵塞,可能會讓人員摔倒。所以,發現隱患就要立刻處理,不要拖延。

6.讓安全成為每個人的責任

安全不是某個部門或者某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如果公司里每個人都能主動發現和報告安全隱患,那安全工作就會容易得多。比如,員工可以互相提醒,看到別人有危險行為就大膽指出;也可以主動提出改進建議,讓工作環境更安全。當大家都把安全當成自己的事時,危險自然就少了。

第三章安全投入:錢花得值不值

1.為啥說安全投入是“省錢”而不是“花錢”

很多老板覺得搞安全就是花錢,買設備、搞培訓、搞檢查,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實際上,安全投入是為了防止更大的損失。比如,如果因為安全措施不到位出了事故,公司不僅要賠錢、罰款,還要停產整頓,損失可能比安全投入高得多。而且,員工受傷了,公司要承擔醫療費、誤工費,甚至可能要賠上對方的家庭。所以,安全投入不是純粹的花錢,而是為了防止未來更大的虧本。簡單說,就是“防患于未然”比“亡羊補牢”劃算。

2.常見的安全投入有哪些

安全投入不是指買一堆華而不實的設備,而是要真正有用的東西:

-**設備改造**:比如把老舊的機器加裝防護罩,防止手被卷進去;給高空作業的工人配備安全的梯子或升降平臺;把不安全的電氣線路換成新的。這些投入能直接降低事故風險。

-**培訓費用**:包括請老師來講課、組織演練、買安全教材等。讓員工知道怎么安全操作,遇到危險時怎么應對,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投入。

-**檢查維護**:定期請專業人士檢查設備,或者安排員工自己檢查。比如消防器材是不是能正常使用,安全出口是不是暢通,這些都需要花錢維護。

-**改善環境**:比如讓工作場所更明亮、地面更防滑、通風更好。這些看似小事,但能大大減少滑倒、中暑等事故。

3.怎么知道錢花對地方了

投入安全錢后,不能只看賬單,還要看效果:

-**事故率下降**:如果事故變少了,說明投入是有效的;

-**員工反饋**:員工是不是覺得環境更安全了?是不是更愿意遵守安全規則了?他們的感受很重要;

-**檢查結果**:通過定期檢查,發現隱患變少了,也能說明投入起到了作用。

如果投入后效果不明顯,可能就是方向搞錯了,得重新評估哪些地方最需要改進。

4.別只盯著大設備,小細節同樣重要

有些公司覺得買幾臺進口的、看起來很高級的安全設備就是大投入,其實忽略了小細節。比如,一個防滑的墊子、一把牢固的梯子、一個清晰的警示牌,可能只要幾塊錢,但能避免嚴重事故。錢要花在刀刃上,有時候解決小問題比買大設備更劃算。而且,小細節往往更能體現公司對安全的重視,讓員工感受到被關心。

5.如何平衡安全投入和成本壓力

很多時候,老板會擔心安全投入太高會影響利潤。這時候可以想想:如果不出事故,省下來的可能是更大的損失。另外,也可以嘗試一些成本不高的方法,比如:

-**修舊利廢**:有些舊設備只是小問題,修一修就能繼續用,何必急著買新的?

-**提高效率**:比如優化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操作,這樣既能提高效率,又能減少因為趕時間出錯的風險。

-**全員參與**:鼓勵員工自己想辦法解決安全問題,有時候員工的創意比花錢買設備更管用。

總之,安全投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處,既保證安全,又不至于把公司拖垮。

6.安全投入帶來的長遠好處

安全投入的好處不只是避免事故,還能帶來很多隱形收益:

-**員工士氣提升**:當員工覺得公司關心他們的安全時,工作會更安心,干勁也會更足;

-**企業形象改善**:安全記錄好的公司,客戶和合作伙伴會更信任;

-**法律法規遵守**:很多行業有強制性的安全標準,不投入可能要罰款甚至停業。

所以,安全投入就像種樹,短期內看不到結果,但時間長了,就能結出很多好果子。

第四章安全文化:讓安全變成習慣

1.安全文化是啥玩意兒

安全文化說白了,就是公司里everyone都覺得安全很重要,并且自覺地去注意安全,而不是靠老板或安全部門的催促。就像家里的老人總提醒你“出門記得鎖門”,一開始你可能嫌煩,但時間長了就變成習慣了。安全文化就是這樣,讓每個人都把安全當成自己的事,平時工作、生活中都會下意識地考慮安全問題。

2.老板帶頭才有戲

安全文化能不能搞起來,老板的態度很重要。如果老板自己天天講安全,但自己卻干著違章的事,比如開車不系安全帶,或者為了趕進度讓員工忽視安全,那安全文化就是一句空話。相反,如果老板真的把安全放在心上,愿意投入錢和精力,帶頭遵守安全規定,員工自然也會更重視。所以,安全文化第一步,就是老板要真重視。

3.安全不只安全部門的事

很多公司把安全當成安全部門一個人的活兒,這肯定不行。安全是everyone的事,就像打掃衛生不是保潔阿姨一個人的活兒一樣。每個員工都要有“安全責任人”的意識,看到不安全的地方或者不安全的行為,要敢于提醒;自己操作的時候,要時刻想著安全。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做,安全文化自然就起來了。

4.多搞點安全活動,氣氛濃了自然就好了

光靠說教,安全文化很難起來。可以多搞點有趣的安全活動,比如:

-**安全知識競賽**:比比誰知道的安全知識更多,贏的點子或者小獎品能提高參與度;

-**安全標語征集**:讓員工自己寫安全標語,貼在工作場所,大家看著順眼,也能時時提醒自己;

-**應急演練**:定期搞點消防、急救之類的演練,讓大家知道真遇到事了該怎么辦,平時也就更注意預防了;

-**安全月活動**:集中一段時間搞各種安全宣傳,比如放安全電影、請專家講課,造點聲勢,讓大家都知道安全很重要。

活動搞多了,大家心里就慢慢有了安全意識,安全文化也就不知不覺地起來了。

5.獎勵和安全帽一樣重要

想讓安全文化好,光靠罰不行,還得有獎勵。比如:

-**發現隱患有獎**:誰發現了一個重大安全隱患,避免了事故,公司可以給他發個獎,讓大家知道發現問題是好事;

-**安全標兵評選**:每個月或者每季度評一個最遵守安全規定的人,給他點榮譽或者實際好處,讓大家向他學習;

-**安全績效加分**:把安全表現和員工的獎金、晉升掛鉤,讓大家明白,安全不好的員工,發展可能會受影響。

人都是圖表揚、怕批評的,用獎勵來鼓勵大家做好安全,效果往往比單純的說教強。

6.安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安全文化不是一天就能搞好的,得像熬中藥一樣慢慢來。可能剛開始大家還不習慣,覺得是形式主義,這時候不能急,要持續地宣傳、活動、獎勵,慢慢地,大家就真的把安全當回事了。而且,安全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公司情況調整,比如換了新設備,就要及時更新安全知識;出了事故,就要反思文化哪里出了問題。只要堅持做,安全文化肯定能越來越好。

第五章怎么管住“安全嘴臉”:舉報和獎賞的藝術

1.為啥要鼓勵大家舉報安全隱患

安全隱患有時候就像藏在衣服里的蟲子,自己穿著可能不知道,但別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如果員工發現了不安全的地方或者不安全的行為,但不敢說,事故就可能隨時發生。所以,公司需要創造一個讓員工敢于說真話的環境。舉報出來的隱患往往是最直接的,能最快地消除危險。而且,很多事故都是因為有人看到了問題但沒有說,結果釀成大禍。鼓勵舉報,就是給自己一個提前發現危險的機會。

2.舉報了咋樣?不能讓舉報人吃虧

如果員工舉報了問題,結果反而被批評、被穿小鞋,那以后誰還敢舉報?所以,公司必須保證舉報人是安全的,不能因為舉報而受到任何打擊報復。這就像鼓勵大家打小偷,你總不能抓到小偷后把舉報的人也關起來吧?要明確告訴員工,舉報是為你好,為大家都好,公司會保護舉報人的。如果舉報的人確實因為揭發了問題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公司還要依法依規處理相關人員。

3.獎勵舉報不是亂花錢,是買保險

鼓勵舉報最好的方法就是獎勵。發現重大隱患并舉報,避免了事故發生,公司應該給他點實際的獎勵,比如現金、獎金、榮譽證書,或者帶薪休假幾天。這就像給公司買了份保險,花點小錢,就能避免可能發生的大損失。而且,獎勵也能激勵更多人參與進來,讓安全網絡越來越大。大家看到別人因為舉報得到了好處,自己發現問題也更愿意說了。

4.舉報渠道要敞開,不能讓人“報不了名”

怎么讓員工方便地舉報呢?不能搞得太復雜,讓人家報起來費勁。可以設立多種舉報方式:比如一個專門的舉報電話、一個電子郵箱、一個在線平臺,甚至可以在公司門口設一個意見箱。而且,要讓大家知道這些渠道是保密的,是誰舉報的、舉報了什么,只有相關負責人才能看,不能讓舉報人擔心被別人知道而受報復。

5.處理舉報要快,不能拖泥帶水

員工費心費力舉報了一個問題,公司如果處理得很慢,或者處理結果不理想,那舉報的積極性就大大降低了。所以,接到舉報后,要迅速調查,盡快給出處理結果。如果確實是隱患,要馬上整改;如果舉報不實,也要跟舉報人解釋清楚。處理過程要透明,讓大家看到公司是重視的,不是走過場。

6.舉報不是“打小報告”,是幫大忙

有些員工可能擔心,舉報是不是等于在背后說別人壞話?要給大家說明白,舉報不是私人恩怨,而是為了大家的安全。比如,看到同事操作不規范,不是出于嫉妒,而是真的擔心他出事,也擔心自己跟著受牽連。公司也要教育員工,舉報是負責任的表現,是同事間的關心,而不是在搞小團體斗爭。營造這種氛圍,大家舉報時心里才能更踏實。

第六章員工安全意識:怎么讓每個人都把安全記在心上

1.安全意識不是天生就有,是教出來的

很多人以為人長大了就懂得安全,其實不是。就像小孩剛開始學走路,容易摔倒,需要大人看著、教著。安全意識也是一樣,不是員工本身就有的,需要公司花力氣去培養。光靠發文件、開會講,效果不大,得用他們能懂、能接受的方式,讓他們真的明白安全的重要性,知道怎么做才是安全的。

2.安全培訓別搞成“催眠課”

有些安全培訓,老師照本宣科,員工聽得打瞌睡,效果很差。要讓培訓有用,得讓員工參與進來,而不是被動聽講。比如:

-**用真事說話**:講講公司里或者行業內出過的事故,讓大家看到后果,比光講理論管用;

-**動手體驗**:比如讓員工實際操作消防器材,或者模擬緊急情況下的逃生,這樣印象最深刻;

-**互動討論**:讓大家圍繞安全問題討論,說說自己覺得哪里不安全,怎么改進,這樣比老師單方面講更有用。

3.安全知識要“常在耳邊響”

安全意識不是學一次就夠的,容易忘記。就像開車,開了幾年了,有時候還是得提醒自己系安全帶。安全知識也一樣,要經常提醒。可以在車間放安全提示牌,在班前會上簡單講一兩分鐘安全事,甚至可以在公司內部通訊軟件上發個安全小貼士。讓安全知識變成一種習慣,天天看到、聽到。

4.讓員工覺得安全是自己的事

如果員工覺得安全只是公司的要求,跟自己關系不大,那他們肯定不會上心。要讓員工明白,安全關系到自己,關系到家人。比如,可以組織員工參加家庭安全活動,或者讓他們寫寫安全承諾,保證自己注意安全,也提醒家人注意。這樣,安全就不再只是工作要求,而是成了一種責任感。

5.安全做得好,要讓大家知道

員工做了很多安全工作,比如主動報告了隱患,或者提出了好建議,如果一點表揚都沒有,他們就會覺得白費力氣了。所以,安全做得好的員工或者團隊,要公開表揚,比如在會議上點名表揚,或者發個小紅花、小獎狀。讓大家看到,公司是真正重視安全的,做得好會有好處,這樣大家做安全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6.從小事做起,安全習慣更容易養成

想讓員工有安全意識,不要一下子要求太高,讓他們做很難做到的事。可以從一些小事開始,比如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手機、開關門注意觀察、工具用完歸位。這些小事做多了,就變成了習慣。習慣養成了,再遇到復雜的安全問題,員工也更容易想到該怎么做。安全意識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第七章特殊人群的安全照顧:別落下任何人

1.新來的員工最需要照顧

新來的員工就像剛學走路的小孩,對什么都陌生,也更容易出事。他們不熟悉環境,不了解操作規程,有時候還愛搶著表現,更容易違章操作。所以,對新員工的安全培訓要格外用心,不能走過場。要先教他們基本的安全知識,帶他們熟悉工作環境中的危險點,明確告訴他們哪些能做,哪些絕對不能做。而且,頭幾個月要安排有經驗的員工帶著他們,隨時提醒他們注意安全。

2.老員工也不能掉以輕心

有些公司覺得老員工經驗豐富,就不需要再管了。但實際上,老員工也可能因為“老經驗主義”而出事,比如覺得某個流程沒問題,或者因為疲勞、complacency而放松警惕。而且,公司換了新設備、新流程,老員工也需要重新學習。所以,對老員工也要定期進行安全提醒和培訓,特別是要強調新變化帶來的安全風險。

3.女性員工的安全特殊關懷

有些工作環境對女性員工可能存在特殊的安全風險,比如夜班工作可能不安全,某些重體力活不適合女性,或者可能存在性騷擾的風險。公司要特別關注這些情況,比如為女性員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時間安排,提供更便捷的安保措施,建立防止騷擾的機制,并教育所有員工尊重女性,維護她們的安全。

4.年長員工要注意身體變化

隨著年齡增長,員工的體力、反應速度可能會下降。公司要關注年長員工的情況,比如避免讓他們做過于繁重或者需要快速反應的工作,提供一些輔助工具,比如舒適的座椅、易于操作的設備。同時,也要提醒他們注意身體,定期體檢,如果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休息或就醫,避免帶病工作出意外。

5.身體有殘疾的員工如何保障安全

公司有責任為身體有殘疾的員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比如,如果員工有視力障礙,工作場所要有良好的照明和無障礙通道;如果有聽力障礙,需要使用文字提示或者手語溝通等。要根據員工的具體情況,調整工作內容或者提供必要的輔助設備,確保他們能夠安全地工作。

6.不同工種的安全要求不一樣

比如開車的司機,安全要求是不要疲勞駕駛、不喝酒開車;在高處作業的工人,安全要求是必須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在廚房工作的,安全要求是注意用火用電、防止刀具傷人。不同崗位的風險不同,安全要求也要跟著變。公司要給每個崗位制定明確的安全操作規程,并確保員工都理解和遵守。

第八章應急準備:萬一出事了咋辦

1.為什么要搞應急預案

就像家里備個滅火器,不是為了天天用,但萬一著火了就有救。應急預案也是一樣,不是為了天天演練,但萬一真的出事了,有預案就能知道該干嘛,該找誰,怎么把損失降到最低。沒有預案,大家可能就慌了神,手忙腳亂,結果小事變大事。所以,搞應急預案是公司安全管理的必備環節。

2.應急預案是啥,得包含哪些內容

應急預案不是一張紙寫上“發生事故趕緊打119”,那太簡單了。它得像一張地圖,把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比如火災、觸電、化學品泄漏、有人受傷)都考慮到,然后寫清楚:

-**誰負責什么**:比如誰負責打急救電話,誰負責組織疏散,誰負責切斷電源;

-**怎么疏散**:逃生路線在哪里,集合點在哪里,萬一樓梯被堵了怎么辦;

-**用什么設備**:滅火器放哪里,急救箱放哪里,誰來管理這些設備;

-**怎么聯絡**:內部怎么通知大家,外部怎么聯系救援人員;

應急預案得寫明白、寫具體,讓每個人一看就知道自己該干嘛。

3.演練不是走過場,得真的試一試

光有預案不行,還得知道大家會不會用。所以,要定期搞演練,模擬真的出事了的樣子。比如:

-**消防演練**:突然放火警警報,讓大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快跑,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該往哪跑;

-**急救演練**:模擬有人摔倒暈倒了,看看大家會不會用急救箱里的藥,會不會做心肺復蘇;

演練后要總結,看看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然后改進預案或者改進培訓。如果每次演練都像演戲,大家不認真,那真出事了可就麻煩了。

4.急救知識要普及,人人都能救急

很多時候事故剛發生時,救援就在一瞬間。如果周圍的員工連最基本的急救知識都沒有,比如怎么止血,怎么處理燙傷,那傷者可能就錯過最佳搶救時機。所以,公司要給員工普及急救知識,可以請醫生來講課,或者發急救手冊,讓至少有部分員工學會基本的急救技能。萬一真有人受傷了,他們能做點什么,就能挽救生命。

5.應急設備要時刻準備好,不能放壞

應急預案里提到的設備,比如滅火器、急救箱、報警器,都是關鍵時刻用的。如果這些設備壞了或者過期了,等于預案成了廢紙。所以要定期檢查這些設備,確保它們是好的、能用的。比如,滅火器壓力是不是正常,急救箱里的藥和創可貼是不是過期,報警器是不是能正常響。發現問題要及時更換或維修。

6.事故后要復盤,看看應急預案管不管用

一次事故處理完了,不代表就完事了。要坐下來好好復盤:應急預案當時起作用了嗎?哪里做得對,哪里做得不對?如果預案有漏洞,要趕緊改;如果員工培訓不到位,要補培訓。這樣才能從每次事故中學習,讓下一次準備更充分。

第九章持續改進: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

1.安全工作沒完沒了,為啥

安全工作就像打掃衛生,今天掃干凈了,明天可能又臟了。今天把一個隱患排除了,明天可能又冒出新的。技術更新了,設備老化了,人員流動了,環境變化了,安全工作都需要跟著調整。所以,安全工作不是搞一次就完了,而是要一直做,一直改進,才能一直保持安全。

2.定期檢查和評估是發現問題的好方法

光靠員工自己發現,可能不夠全面,也不夠及時。公司要定期組織安全檢查,可以自己查,也可以請外面的專家來查。查什么?查制度是不是完善,查設備是不是完好,查員工是不是遵守規定,查應急預案是不是管用。查完了要評估,看看安全狀況是好是壞,哪些地方還有問題。就像定期體檢一樣,能及時發現身體的小毛病,防止發展成大病。

3.聽聽員工怎么說,他們最了解現場

員工每天都在現場工作,最清楚哪里不安全,哪里有隱患。公司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可以設立意見箱,開安全座談會,或者定期問卷調查。員工提出的很多建議都很有價值,能幫公司發現管理上或者操作上的問題。所以,別小看了員工的意見,他們可是安全工作的“前哨”。

4.別怕改錯,錯了就改,馬上改

安全工作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得完美,過程中出點錯很正常。關鍵是要有“馬上改”的態度。如果發現了一個問題,或者出了事故,不要拖延,不要找借口,要趕緊采取措施解決。比如,發現電線老化了,馬上換掉;發現員工操作不規范,馬上糾正。改得越快,能防止的損失就越大。

5.學習別人的教訓,少走彎路

別人出過的事故,可能就是自己將要發生的事。所以,要多關注行業里或者其他公司發生過的事故,看看他們是怎么發生的,是怎么處理的。從中吸取教訓,看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風險,如果有,就提前采取措施消除。這樣就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讓自己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6.保持新鮮感,讓安全工作一直有動力

做久了,什么事都覺得無所謂了。安全工作也一樣,如果一直用老方法,員工可能就麻木了,不重視了。所以,要經常換點花樣,搞點新的活動,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