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第4講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十國的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1.(2024廣東,2,3分)《魏書》中關于皇帝賞賜的部分記載時間記載道武帝登國三年(388)獲其四部雜畜十余萬……班賞將士各有差明元帝永興五年(413)賜征還將士牛馬、奴婢各有差太武帝始光四年(427)賜留臺文武生口、繒帛、馬牛各有差上表反映了()A.北方游牧經濟的衰落 B.封建等級制度森嚴C.鮮卑民族習俗的延續 D.俸祿制改革不徹底【答案】C2.(2021福建,3,3分)三國時期,孫吳立國江東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個年號,如黃龍、赤烏、神鳳、天冊、天璽、天紀等,而曹魏和蜀漢此類符瑞年號較少。據此可知,孫吳政權()A.推崇天人感應思想B.權力更迭導致年號更換頻繁C.借助年號宣揚正統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導地位答案C3.(2020北京,2,3分)“清樂”源自漢代樂府的俗樂,魏晉時期逐漸雅樂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區的清樂與“羌胡之聲”結合,南朝的清樂則與江南音樂結合,北朝曾改編清樂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統一后重新整理了清樂,隋文帝稱之為“華夏正聲”。清樂的發展說明,魏晉以來()A.中原的傳統文化日漸消亡B.各民族文化互動增多,不斷交融C.漢代的禮樂制度逐步復原D.西域文化成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答案B4.(2024江西,3,3分)后涼、北涼時期,自西域傳入的龜茲樂與“胡、戎”音樂相結合形成了西涼樂,當時號稱秦漢伎。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認為秦漢伎的樂器“并出自西域”“悉與書史不同”,又將秦漢伎改稱為西涼樂。這反映了北魏的()A.地域認同B.民族政策C.藝術審美D.華夏觀念答案D5.(2024貴州,3,3分)下表為我國某時期北方部分政權主要官員的族屬狀況。這可用于說明()A.各政權之間經濟差距逐漸縮小B.十六國時期官員構成利于民族交融C.內遷民族高度認同中原文化D.五代十國時期的官員群體胡漢雜糅答案B6.(2024河北,3,3分)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書》所載牛川、寧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則是鮮卑語“荒野、荒灘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義項,并沿用至今。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A.縮小了南北差距B.奠定了統一基礎C.豐富了文化內涵D.拓展了文學題材答案C7.(2024新課標,26,4分)三國魏代漢、西晉代魏,都通過“禪讓”實現:權臣在切實掌握軍政權力后,皇帝下詔表彰其功業、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動讓位;公卿大臣則群起勸進權臣再三謙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權。“禪讓”反復出現()A.保障了政治和平穩定B.廢棄了血緣世襲傳統C.維護了特權階層利益D.鞏固了儒學忠孝倫理答案C8.(2024天津,2,3分)唐中宗下令修改《氏族志》,至唐玄宗初年撰成《姓系錄》;書中對相關家族按照德行、功勛、聲望、籍貫,“等而次之”,對有官爵的“夷蕃酋長”也給予相應等級。此舉()A.維護了門閥制度B.破除了門第界限C.改革了選官機制D.削弱了士族集團答案D9.(2024海南,3,3分)隋末起義的領導者成分復雜,大致可分為鄉民、貴胄大族、豪族官吏三類,起自民間者不占優勢。起義從當初逃兵役、反暴政的行為演變為推翻隋朝的政治斗爭。《唐會要》記“創業君臣,俱是貴族”。這說明()A.隋唐的選官制度發生了重要的轉變B.唐初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斗爭激烈C.隋唐中央行政制度發展到了新階段D.唐初統治仍以士族地主為政治基礎答案D10.(2024重慶,3,3分)唐朝為邊疆防御設節度使,每個節度使領屬數萬軍隊,兵將形成長期而密切的關系。節度使的設置緩解了邊疆民族勢力對朝廷的壓力,然而天寶年間發生了安史之亂。這說明節度使()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B.由蕃將充任是嚴重失誤C.沒有邊地軍隊調兵權D.打破了外重內輕的局面答案A11.(2024浙江1月選考,5,2分)據《通典》記載,西漢末人口約6000萬,歷經700余年之發展,至唐中期鼎盛的天寶年間,人口約5300萬,才大體接近西漢末的數字。關于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產工具、技術長期停滯不前B.政局長期動蕩、戰亂頻繁C.疆域變化不定、人口不斷外遷D.土地兼并、南北經濟衰退答案B12.(2024貴州,4,3分)唐代中后期,統治者面臨“方鎮之兵盛”“強臣悍將兵布天下”的現實問題。此后,歷代統治者為避免出現該問題,可能遵循的原則是()A.右武抑文,姑息藩鎮B.山川形便,因俗而治C.事為之防,曲為之制D,畫野分州,任土作貢答案C13.(2024安徽,2,3分)《晉書·陶侃傳》記載,陶侃為武昌太守時“立夷市于郡東,大收其利”。《梁書·張稷傳》亦載:“郁州(今屬連云港市)接邊陲,民俗多與魏人交市。”此類記載所反映的現象表明,這一時期()A.海外貿易增加財政收入B.市鎮興起維護了時局穩定C.互市交易促進民族交往D.榷場的設立帶動民間交流【答案】C14.(2024湖南,3,3分)下表為史籍所載東漢至南朝時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區戶口數和人口數。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時間戶口數(萬)人口數(萬)東漢永和五年(140)64.98281.32西晉太康初年(280—289)14.2385.39南朝宋昇明三年(479)4.1933.48A.大規模的瘟疫流行B.戰亂異常頻繁C.豪強大族勢力膨脹D.官府組織移民【答案】C15.(2021廣東,2,3分)漢代設尚書臺,其首領是尚書令、尚書仆射。魏晉時期,“事無大小,咸歸令、仆”。這一現象說明()A.皇權旁落 B.相權轉移C.地方權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答案B16.(2022北京,2,3分)漢代某地區“地廣人稀”,到南北朝時期逐漸發展為“民多田少”。這一地區位于下側示意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17.(2021山東,3,3分)下圖是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主要產糧區示意圖。該時期是()A.秦漢時期B.隋唐時期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答案B18.(2022全國甲,25,4分)西晉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開府,坐鎮地方,手握重權。唐玄宗在京城專門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諸王,由宦官管理,稱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孫院”。此后,唐朝沿用該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對皇子皇孫的安置()A.削弱了藩鎮勢力 B.強化了分封體制C.凸顯了專制集權 D.動搖了宗法制度答案C19.(2024湖北,3,3分)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鎮幕僚述及本鎮節度使更替時稱,朝廷要么立刻任命親王遙領節度使一職,要么擱置數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鎮推舉的節度使。而具體的任命,通常由宦官傳達。這說明此時()A.藩鎮的獨立性受限B.官員任免程序規范C.外重內輕局面出現D.宦官權力有所擴大【答案】A20.(2022重慶,3,3分)唐代宗始設樞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貯文書而已。其職掌惟承受表奏于內中進呈;若人主有所處分,則宣付中書門下施行而已。據此可知,當時的樞密使()A.主要負責軍事事務 B.類似皇帝秘書機構C.地位在中書省之上 D.下屬機構較為完備答案B21.(2021天津,3,3分)845年,唐武宗發布敕書,“漢、魏已(以)來,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詳議,博求理道,以盡群情”,此后事關禮法,“令本司申尚書都省,下禮官參議”。這表明唐武宗()A.強調順承前制 B.反對改制創新C.意在削弱藩鎮 D.喪失決策大權答案A22.(2023北京,3,3分)“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是對唐代兩個重要時期的贊譽。一般認為,“貞觀之治”更強調政治開明、社會安定;“開元盛世”更強調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下詩文能夠直接反映“貞觀之治”特點的是()①“君臣相得”“樂聞直諫”②“小邑猶藏萬家室”“公私倉廩俱豐實”③“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23.(2023新課標,27,4分)史料內容來源本駱元光,姓安氏,其先安息人也。少為宦官駱奉先所養,冒姓駱氏……貞元三年(787)……帝(唐德宗)念其勛勞,又賜姓李氏,改名元諒《舊唐書·李元諒傳》(五代劉昫等撰)公本安姓,諱元光,其先安息王之胄也。軒轅氏廿五子在四裔者,此其一焉……(唐德宗)賜姓李氏,同屬籍也。改名元諒,昭誠節也……貞元癸酉歲(793)十有一月十五日,薨于良原鎮之公館,享年六十七《李元諒墓志》公本名元光,姓駱氏,武威姑臧人。蓋黃軒帝孫,降居安息,高陽王□,留宅姑臧貞元五年(789)《李元諒頌碑》上表關于唐人李元諒身世的三則史料中()A.《舊唐書》的記載相對客觀B.所有的信息皆可互相證實C.墓志采用了《舊唐書》記載D.出現較早的史料最為真實答案A24.(2024湖南,5,3分)唐末以后出現的新藩鎮,其軍隊主要靠強迫征發而來,難以結成牢固的軍人集團。到后周時,中央禁軍成為最強大的力量。這些變化()A.有利于中央集權體制的重建B.從源頭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C.促進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使重文輕武觀念逐漸被接受【答案】A25.(2021北京,16,10分)明堂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廟的美稱。《禮記》等典籍記載,周公曾于明堂“朝諸侯”“祀文王”。《周禮》記載,西周明堂“東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長方形布局。春秋戰國的陰陽五行家則將明堂設想為獨立于朝堂、太廟之外的建筑,將其描繪為“亞”形布局。材料二漢武帝根據儒生的建議,嘗試復原儒家經典中記載的明堂。漢代儒生提出,明堂為“亞”形布局,符合陰陽五行之數。東漢《白虎通義》載:“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漢代明堂都是獨立建筑。目前發掘的漢長安城明堂遺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材料三漢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與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詔“起明堂”,模仿漢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親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遷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陽明堂。(1)閱讀材料一、二,指出漢代復原的明堂與西周明堂的差異,并結合漢代思想背景,說明產生差異的原因。(6分)(2)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分析北魏為何重視修建明堂。(4分)答案(1)①西周明堂是朝堂及太廟的別稱,漢代明堂是獨立建筑。西周明堂呈長方形,漢代呈“亞”形。②漢代尊崇儒術。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因此,漢代在根據儒家經典復原明堂時,融合了陰陽五行思想。漢代明堂的建筑布局也體現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2)①5世紀時,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為緩和社會矛盾,學習漢族文化,借鑒漢族政權統治經驗。②明堂是體現國家禮儀的核心建筑,故北魏以修建明堂的方式彰顯政權的合法性,以鞏固統治。26.16.▲(2024山東,1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江南經濟區”的變遷——據賀業鉅《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概括說明“江南經濟區”的變化體現了漢唐時期怎樣的經濟發展趨勢。(12分)參考答案變化(1)從漢代江南經濟區指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唐代主要指長江中下游地區并與南方其他經濟區并立等變化,體現出南方經濟地位不斷提高角度作答;(2)從漢代江南經濟區“商業中心城”數量少,唐代“經濟中心城”數量多并呈多中心、多層次分布等變化,體現出南方經濟日趨繁榮角度作答;(3)從漢代江南經濟區交通干道較少、水路欠發達,唐代主次干道增多并與大運河、海路通道構成水陸交通網等變化,體現出南北、中外經濟聯系加強角度作答。(若能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與漢唐經濟發展趨勢建立起聯系,可酌情給分)層次劃分:(按照不同層級對每個角度的作答進行評價)層次1:提取信息不夠準確,只能與經濟發展趨勢建立起簡單聯系;層次2:提取信息準確、完整,并能與經濟發展趨勢建立起密切聯系。第5講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1.(2022廣東,3,3分)下圖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到隋唐政府機構變化示意圖,這一變化()A.加強了中樞決策權 B.避免了相權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執行效率 D.使中央機構分工更明確答案D2.(2021北京,2,3分)下圖為唐代告身(官員接受官職的憑證)書寫格式示意圖。該圖說明唐代告身()①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官員共同草擬②在皇帝畫可同意后交門下省審議③最終由尚書省的官員簽署并頒下④可體現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D3.(2020山東,3,3分)下表為唐代翰林學士的起源和演進概況。它反映了唐代()時期概況高祖、太宗時期設立文學館、弘文館等學士,備君主顧問高宗、武后時期學士開始參與決策事務玄宗時期開元初,設翰林待詔,后改為翰林學士,建立學士院,專掌最機密的詔令起草,正式參與朝政決策A.翰林學士逐漸控制了決策權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漸趨成熟D.朝廷內部權力的再分配答案D4.(2021江蘇,3,3分)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官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A.加強了君主集權 B.促進了階級流動C.消除了門第觀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5.(2021遼寧,3,3分)唐朝要求弘文館生、崇文館生研習經史須用官方正音“讀文精熟”;科舉考試須使用官方頒布的韻書;吏部將“言辭辯正”作為銓選四項標準之一。這些規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 B.擴大選官基礎C.澄清吏治 D.推動方言傳播答案A6.(2021湖南,3,3分)西晉的占田制、南朝劉宋的占山護澤令均規定,官員可按品級高低占有數目不等的農田、山地,助長了大土地所有制發展。至隋唐,實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據此可知,西晉至唐()A.自耕農數量存在反復 B.皇權與世族勢力互相依賴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壞 D.田制改革目的是開發土地答案A7.(2024江西,4,3分)唐代詔令用紙書寫,頒下州縣的詔令需長時間傳遞,白麻紙招蟲,不能耐久,故用黃麻;重大詔命或當朝宣命,無須久存,故用白麻。黃輕白重,遂為故事。大約到德宗時,中書只有黃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這折射出()A.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集權加強C.決策事權轉移]D.科舉影響擴大答案C8.(2024黑、吉、遼,3,3分唐代宗大歷初年,國子司業歸崇敬上疏提出明經科考試“不求其文義,及第先取于帖經”子為了應試,多死記硬背儒家經典不從師不問道,遂使“專門業廢”“傳受義絕”。其所強調的是()A.明經科考試改革的必要性B.復興儒學的緊迫性C.進士科考試內容的合理性D.官學教育的重要性答案A9.(2021河北,16,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貞觀)十六年(642)詔:氏族之盛,實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義。……燕趙右姓,多失衣冠之緒……名雖著于州閭,身未免于貧賤。自號膏粱之胄,不敦匹敵[配偶]之儀。問名惟在于竊貲,結褵[古時女子出嫁]必歸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輩,豐財之家,慕其祖宗,競結婚媾,多納貨賄,有如販鬻。或貶其家門,受屈辱于姻婭;或矜其舊族,行無禮于舅姑。積習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識嫁娶之序,各合典禮,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賣婚。(顯慶)四年(659)詔:后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選、(范陽)盧渾、(范陽)盧輔、清河崔宗伯元孫,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為婚姻。——摘編自〔宋〕王溥《唐會要》(1)根據材料,概括詔書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現象,并據此分析當時統治者所面臨的政治問題。(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補充一條唐初為解決上述政治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并說明理由。(6分)答案(1)現象:世家大族在婚姻中注重錢財,不注重禮儀;一些人攀附世家大族。(3分)政治問題:地方世家大族勢力依然強大,威脅中央集權。(3分)(2)措施:重修《氏族志》,重新排定氏族等第,提高李唐皇族與當朝官員的等第。(3分)理由:這既可以提高皇族及當朝官員的政治聲望,又可以挫敗舊士族的優越感;有利于增強李唐政權的向心力凝聚力,而且可以促使重視門第的舊士族面對新的形勢轉變觀念,激發舊士族的參政熱情,防止世家大族形成地方勢力。(3分)10.(2024北京,16,10分)城與都材料一今北京在唐朝稱幽州,是中原與東北地區、北方草原的交通樞紐。朝廷曾在此設節度使,以掌軍政。隨著漕運、海運的發展,幽州與各地經濟往來日益頻繁。材料二今北京在遼時稱南京(燕京),為五京之一。遼帝曾在此行冊禮(上皇帝尊號)、設行營;設三司使司,“掌燕、薊、涿”等州錢帛;設都元帥府,“雜掌蕃漢兵”;實行科舉,設置太學。“領燕中職事者,雖胡人亦漢服,謂之漢官”。遼在南京“勸農桑,修武備”“果實、稻粱之類,靡不畢出”,所產“線縷機綾”工藝精巧。“城北有市,陸海百貨,聚于其中”。城中“戶口安堵,人物繁庶”,居民“俗皆漢服,中有胡服者,蓋雜契丹、渤海婦女耳”。南京與開封之間設有榷場。南京外有居庸、古北等關口,通達遼其他四京等地。金人評價“燕都地處雄要,北倚山險,南壓區夏,若坐堂隍,俯視庭宇”。元人有詩云:“萬國河山有燕趙,百年風氣尚遼金。”(1)閱讀材料一,指出唐幽州的重要性。(3分)(2)說明遼南京在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發展進程中的作用。(7分)【參考答案】(1)幽州是北方的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還是草原民族與中原各民族交融的重要地區,是與各地進行經貿交流的重要城市。(2)遼南京是遼政權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從政治上看,設三司使司、都元帥府,實行科舉制度,體現了遼政權對中原政治制度的學習。同時,保留行營制,實行南北面官制度,又體現了遼政權因俗而治的特點,為后代王朝國家治理提供借鑒;從經濟上看,遼南京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繁榮,與宋政權間的榷場貿易頻繁,加強了雙方的經濟交流;從文化上看,遼南京設立太學,接受和推廣儒家文化,有利于文化的認同;城內居民在服飾等社會生活方面也實現了交融。遼南京又可影響、輻射其他四京,進而增強遼政權在制度、物質和文化上與中原政權的同一性。從歷史縱向發展上看,遼南京的文化影響了后代王朝,且遼南京作為民族政權的政治中心,為后世繼續以此地為政治中心奠定了基礎。第6講三國至隋唐的文化1.(2024黑、吉、遼,2,3分)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內容。人物內容將軍馮邕之妻元氏母義三恪,道著二王,肅穆閨闈,見重君子長樂長公主元瑛六行允備,四德無違,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樂安郡公主元仲英女節茂于公宮,婦道顯于邦國上表反映了當時()A.門第觀念得到強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廣C.禮儀規范得到傳承D.儒家倫理道德得到認同【答案】D2.(2021天津,2,3分)魏晉時期,一批書法家的書法藝術各具特色,如鐘繇“每點多異”、王羲之“萬字不同”,表明書法藝術的發展從自發進入自覺階段。這一轉折所依托的條件是()A.書法實用性加強 B.書法流派的統一C.竹簡木牘的應用 D.紙張使用的推廣答案D3.(2024江蘇,2,3分)魏晉南北朝時期,傳統儒學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戰,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經學為家學的核心內容,形成了以南朝會稽賀氏、北朝范陽盧氏為代表的經學世家。這一時期經學世家的形成()A.源于北方士族南遷B.影響南北方政權頻繁更替C.有利于儒學的復興D要致“三教合歸儒”的局面答案C4.(2024安徽,3,3分)唐朝文學家段成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保油墨應用研究-洞察及研究
- 松樹水庫水源管理辦法
- 財政政策傳導效果-洞察及研究
- 團隊內部培訓管理辦法
- 小學品德教育的目標與實現策略
- FDM在碳纖維增強尼龍6復合材料性能研究中的應用
- 國企資金管理辦法講解
- 數字時代舞蹈教學變革的理念、場景及實施路徑探索
- 民營藏品征集管理辦法
-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師幼互動模式研究:理論與實踐
- CRRT的枸櫞酸抗凝(ICU)培訓課件
- 計算機基礎知識理論競賽題庫與答案(960題)
- 醫院反恐防暴培訓內容
- GB/T 44353.1-2024動物源醫療器械第1部分:風險管理應用
- 2024年廣州市黃埔軍校紀念中學小升初分班考試數學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新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期末試卷
- DB32-T 4757-2024 連棟塑料薄膜溫室建造技術規范
- 2025屆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天水一中高一下數學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互聯網導論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重癥專科護士進修匯報課件
- 孕產婦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