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村老年人養老特點
隨著老年人的比重的上升,人口老齡化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養
老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現有
60歲以上老年人達1.53億,占人口的11.6%。預計2040年60歲以
上老年人達4億人,占總人口的26虬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
及家庭結構的縮小,老人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提高生活質量,滿足老
年人需求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家庭養老的普遍性,農村養老一直以家庭養老為主,農村養老始
終起著主要作用。據1994年的進行的人口抽樣調查,全國有57.遙的
老年人依靠子女或其他親屬,提供經濟幫助。農村則有64.2%的老年
人依靠家庭養老,農村老人依靠自己經濟收入進行自我養老的29.2%。
實行家庭養老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原則,并符合中國農民的養
老、敬老的傳統。(《現階段我國農民養老的的特殊性》一一高和榮;
《中部地區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現狀與對策》李德玉;《農村老年
人養老問題探究》一一蔣小琳,卓娜)
不同家庭結構的老年人的養老特點不同。有子女無老伴的家庭結
構的一部分老年人憑借自己勞動從而減輕子女部分負擔,但大部分老
年人喪偶后主要依靠子女的生活,很容易感到孤獨;有子女老伴健在
的家庭結構,老年人的自養的能力強,只要自己能勞動就不依靠子女,
主要和老伴一起生活,老伴是唯一的依靠對象,比較容易感到孤獨;
無子女家庭結構的老年人,很多老年人生病后無人照顧,對于沒有經
濟收入或經濟收入少的老年人,居住條件不理想,飲食結構不合理,
生活狀況不佳(《不同家庭結構的老年人養老需求的狀況探究》)
當今“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仍在大多數老年人中存在,對養老
機構的不了解,不認同以及養老機構服務本身不全面,費用較高影響
了老年人選擇養老機構的方面。(《老年人養老模式的選擇的影響因素
分析》一一鄧穎,李寧秀,劉朝杰,楊維中,王燕,吳先萍)
農民養老的地區差異性也很大,我國各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差異顯
著,并形成內容和形式不同的養老方式。以全國最發達的地區,滬郊
地區為例,靠子女養老的只占35.93%,靠集體養老的占45.39%,自
我養老的占17.68%,形成了子女、集體、個人三位一體的養老方式,
而且這類地區的物質供養和生活照料已經滿足,這類地區的農民側重
于精神慰藉,而在江蘇江南等地區則逐漸形成了農民退休制度,這類
地區側重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廣大的西部地區養老還僅僅依靠家
庭。而那些貧困地區還無力贍養自己的老人,只等待國家的救濟,老
年人的生活質量還很難保證,養老重點還主要在物質供養方面。(《現
階段我國農民養老的的特殊性》一一高和榮)
家庭權利的轉移對于農民養老起了一部分影響,使得農村老年人
由于勞動能力的遞減,加上土地的保障功能不斷下降,使得原來在家
庭中掌握土地、房屋、財產權力的老年人逐漸失去了權利,進而導致
老年人的養老意識的轉變,開始從家庭養老向機構養老和自我養老轉
變。(《農民養老意識變遷的影響因素探究》一一李成文肖衛紅)
農村養老還呈現出:絕大數家庭不會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原因是
“怕人家笑話”和“有損自己的名聲”,所以在農村養老問題上還存
在社會輿論對養老方式的選擇上。(《農民養老意識變遷的影響因素探
究》一一李成文肖衛紅)
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年齡的增大,享受醫療保障的中青年愿意
在養老機構養老的意愿趨勢明顯提高,仍然得到父母資助的中青年愿
意在養老機構養老。而且農村中大多數中青年人傾向十父母與自己同
住。
“養兒防老”的意識的逐漸淡薄使得農村機構養老人數呈上升趨
勢。(《農村中青年養老方式的應先各因素的多項式回歸分析》一一王
世斌)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實施也成為農村養老保險的一大特點。1992
年2月民政部農村養老辦公室制定了《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
案》,要求以縣為單位開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自1992年1月1
日起在全國公布實施。此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逐步在全國各地
推廣開來,年底已有3500萬農民參加養老保險。1995年10月19日國務
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意見的
通知》,要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的籌集采用“以個人繳納為主,集
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基本原則。到1998年農村社會
養老保險的發展達到高峰,農民累計參保人數達到8065萬人,積累
養老基金達到166.2億元。1998年以后,由于多種原因,農村社會養
老保險的參保人數開始下降。到2003年人均繳費已經達到1590.36元,
而同年度符合養老年齡和條件的農民人均可領到的養老金僅有
492.15元,平均每月40.01元,這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變得毫無意
義。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很不完善,低保覆蓋面還很小,很多特困的
家庭還沒有得到救濟,基本生活還難以維持。《革命老區農村老年人
養老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一一黃佳豪;《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探究》
——蔣小琳,卓娜)
依賴子女養老的老年人還體現在對商業保險上。隨著農村經濟的
發展和農民富裕程度的提高,有人認為,商業人壽保險在解決一部
分、特別是一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率先富裕起來的農民養老問題上或許
會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對于人均收人僅元年的我國革命老區農村來說,
商業保險也缺乏普遍意義。筆者在縣村中調查、深度訪談時,發現只
有一個老人參加了商業養老保險,但由于是兒女幫助參加的,所以
在詢問商業養老保險的一些基本情況時"老人們并不了解。老人參加
商業養老保險依賴于兒女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孝心,兩者缺一不可。
(《革命老區農村老年人養老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一一黃佳豪)
面對農村的現狀,還存在著救濟養老這種形式,就是針對那些農
村老人不能依賴兒女,兒女可能本身很窮,也可能不孝等,而只能依
靠國家救濟,低保度日。建立和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與
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舉措。尤其是在一個農業人口比例達到
80%以上的縣份,更加凸現農村低保的重要意義。(《革命老區農村
老年人養老現狀的調查與思考》一一黃佳豪、《中部地區農村老年人
養老問題的現狀與對策》李德玉)
還有就是:積蓄養老,老人依靠平時的積蓄來防老。據了解,農
村最大的支出依次為蓋房子、娶兒媳婦、及支付巨額的高等教育費用,
這些費用足夠使整個農村家庭人不敷出,所以說現在的老人基本上
是兩手空空進入老年階段的,手頭很少有積蓄,在自己能動的時候
就自己養活自己,如果喪失勞動能力就依靠兒女。村里的很多老人對
子女的心態給筆者給調查者留下這樣一個印象他們好像在用一生作
一賭博,賭注就押在孩子身上。他們把一生的全部心血全部都押上去
之后,所期待的收獲是孩子的良心。碰上孝順的孩子,他們的晚年就
會富裕幸福碰上良心差些不太孝順的孩子,他們的晚年生活就拮據
凄涼。因而盡可能的省吃儉用節約儲存以備老年之用。據此,以后依
靠積蓄養老的人可能會慢慢多起來。但對于目前的老人來說,積蓄養
老基本上是一個空白。(《革命老區農村老年人養老現狀的調查與思
考》一一黃佳豪;《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參究》一一蔣小琳,卓娜)
發現現在的中年人“養兒防老”的思想相對老人來說要淡。這
些未來的老年人在親眼目睹農村老人的養老狀況時也在思考著自己
以后的養老之路。他們認識到“只有錢才是可靠的,靠兒靠女都不
行,還得靠自己,我自己有錢,就不需要看他們兒女的臉色,”
“兒要是沒錢,要是不聽話,我們又不能動了,沒點積蓄那就只有
餓死了”。(《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供銷職工餐廳管理辦法
- 醫療資質銷售管理辦法
- 土壤污染治理技術
- 古詩詞賞析教學方案
- 河南酒店采購管理辦法
- 農業貿易采購管理辦法
- 北京自制車位管理辦法
- 區塊鏈技術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與課程體系設計
- 《儒林外史》:經典名著簡介與解讀
- 電視節目制作中的角色扮演與情感表達策略
- 手術室無菌概念和無菌技術課件
- 衛生室安全管理制度
- 低碳生活綠色環保演示文稿
- 過盈配合壓入力計算公式
- 第八章-材料工程-倫理問題-全
- 婚前協議(保護女方利益)
- 奉賢區教育系統師德師風建設學習測試附有答案
- 扶貧農產品購銷合同協議(農產品購銷合同模板)
- 汽車維修高級工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 GB/T 5782-2016六角頭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