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五中聯盟學區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及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24分。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約為5km/h B.冰箱冷藏室溫度約為-4°C
C.人的脈搏1秒鐘跳動約72次 D.一支新2B2.戴眼鏡的小麗同學發現眼鏡會起“霧”,下列現象所對應的物態變化,與其相同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的形成
C.露珠的形成 D.濃霧消散3.《呂氏春秋?察今》記錄了“刻舟求劍”的典故。學習物理知識后使我們懂得,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
)A.岸邊的樹 B.舟 C.舟上的標記 D.水流4.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到“若鶯飛空中,其影隨鶯而移”,而在紙窗上開一個小孔使鶯的影子呈現在室內紙屏上,卻觀察到“鶯東則影西,鶯西則影東”,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鶯東則影西,鶯西則影東”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
B.圖甲和圖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
C.圖甲所成的“影”一定比圖乙所成的“影”大
D.小孔成像時,物左右移動時,其像的移動方向與其相反5.如圖所示,編鐘是我國瑰寶,分別敲擊M、N、P三處,發現敲擊P處音調最高、N處最低。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編鐘發聲的振動頻率只與其質量有關
B.敲擊N處發聲的響度一定大于M處
C.敲擊P處發聲的振幅一定大于M處
D.敲擊P處聲音的頻率一定高于N處6.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發生反射和折射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
B.OF是折射光線
C.∠AOG是折射角
D.AB
7.如圖甲,小明用一張畫有兩個同向黑色箭頭的白紙,再將一只玻璃杯放置在白紙正前方,當向玻璃杯中注水至兩箭頭中間時,透過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個箭頭反向且變長了。如圖乙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圖中看到黑色的箭頭是因為它是光源
B.乙圖中如果將水杯靠近白紙,看到的下面的箭頭將會更短
C.乙圖中看到下面的箭頭變長的現象與放大鏡的成像原理相同
D.乙圖中看到的上下兩個箭頭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8.如圖所示,將一枚硬幣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看不到硬幣的位置保持不動,向碗內慢慢加水,直到剛好再次看到整個硬幣。此時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A. B.
C. D.9.小強同學把點光源(S)、凸透鏡(L)、光屏(P)放在如圖所示位置時,S發射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沿水平方向平行照射到光屏上。他再用一燭焰S',在圖示位置上取代發光點S,這時如要使燭焰S'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幾種操作中不可行的是(
)
A.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再將光屏P向左移適當距離
B.保持透鏡L和光屏P不動,只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
C.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再將光屏P向右移適當距離
D.保持燭焰S'和光屏P不動,只將透鏡L向右移適當距離10.對甲、乙兩種物質同時持續加熱,其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物質在4min~6min內一定持續吸收熱量
B.甲物質在6min~10min內一定是固液共存態
C.乙物質的熔點一定是60°C
D.甲物質的沸點一定是80°C
11.在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之前,查閱資料知: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為800°C,碘的熔點為113.7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如圖(a)所示,甲、乙兩車分別在同一直線上的M、N兩點,同時同向開始沿直線勻速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b)所示。經20s后兩車相距6m,則(
)
A.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
B.經40s時兩車一定相遇
C.M、N兩點相距可能為10m
D.若M、N兩點相距2m,則兩車沿MN方向運動二、填空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18分。13.如圖甲所示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C;如圖乙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圖丙是用停表測量的校運會上男子3000m比賽成績,從開始計時到此刻經歷的時間是______s。
14.如圖所示,足球比賽中運動員突然受傷,醫護人員在實施急救時,常常會對著受傷部位噴一種霧狀的藥劑,這是一種叫作氯乙烷(C2H6Cl)的有機物,它的沸點只有12.5°C,通常它以液態形式被儲存在金屬罐中,則常溫下的氯乙烷是采用______的方法液化后儲存的。在噴出來的一剎那,氯乙烷立刻發生______(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變成氣體,同時從運動員受傷部位的皮膚上______(吸收15.2022年12月,南京燕子磯長江隧道建成通車,隧道全長約5.7______。(填單位);一輛汽車以80km/h的速度在隧道內勻速行駛3min,通過的路程為______m;許多人跑步健身時佩戴智能手環,它可以顯示“配速”,“配速”表示跑每公里所需要的時間。某人跑步結束時其佩戴的智能手環顯示配速為6min40s,由此可以計算出他跑步的平均速度為______m/s。16.如圖所示,一束與平面鏡成60°的光線射到平面鏡上時,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角是______度。若這束光線逐漸向法線靠攏直至與法線重合時,反射角變為______度,此時光線的傳播方向改變了______度。
17.小芳先在紙上畫了一個小于凸透鏡大小的圓環。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其下方距透鏡10cm處的白紙上的光斑恰好與圓環重合,這個現象表明凸透鏡對光有______作用;當將該凸透鏡靠近白紙垂直移動6cm時,此時白紙上的光斑再次與圓環重合,此過程中光斑的大小______(選填“先變小后變大”或“先變大后變小”),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cm。18.我國高鐵總路程居世界第一,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紅和父母外出旅游,她們乘坐的高鐵動車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駛,旁邊平行鐵軌一列普通列車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駛,小紅發現自己超過普通列車用的時間為4s,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______(選填“南”或“北”)行駛。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______(選填“南”或“北”)行駛,普通列車的長度為______m。三、作圖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6分。19.如圖所示,AB表示鏡前的物體,請作出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20.如圖所示,根據入射光線,畫出對應折射光線。
21.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中國空間站,裝有4條斑馬魚的特制透明容器順利轉移到問天實驗艙,如圖甲所示。請你在圖乙中畫出航天員看到斑馬魚的光路圖(S表示斑馬魚的實際位置,S'表示宇航員看到的班馬魚像的位置,不考慮容器壁對光線的影響)。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8分。22.小明同學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
(1)在燒杯上方加一紙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圖乙是小明根據實驗數據描繪的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沸騰前水的溫度______(選填“不斷上升”“保持不變”或“不斷下降”);沸騰時,水的溫度______(同上)。此實驗中,水的沸點是______°C。
(3)實驗結束,小明同學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記錄數據如下表。時間/051015253545556575溫度/100715545352824222222①分析記錄的數據,可以判斷出當時的室溫是22°C,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是______。
②如果要喝一杯奶茶,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
A方案: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
B方案:先將一匙冷牛奶加入滾燙的熱茶中,然后冷卻5min23.小徐在STEAM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教導,成功制作出水凸透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通過注射器調節水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并完成了以下實驗:
(1)將蠟燭、水凸透鏡和光屏固定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上,點燃蠟燭,調整燭焰、水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當把蠟燭移到62cm刻度線處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當蠟燭向水凸透鏡靠近時,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對水凸透鏡進行______(選填“抽水”或“注水”),或者在蠟燭和水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
(3)隨著蠟燭的不斷燃燒,光屏上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你的調整方法是:把光屏向______(選填“上”或“下”)調節;
(4)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丙所示(部分色光未畫出),說明白光______(選填“是”或“不是”)一種單色光。于是,小徐使用紅光、黃光和藍光來測量水凸透鏡的焦距f大小如圖丁所示,以下關于三種色光通過水凸透鏡時的焦距f大小關系正確的是______。
A.f紅>f黃>f藍B.f紅<24.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
(2)該實驗原理是______,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______(填“大”或“小”)。
(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tAB=1.6s,AB段的距離sAB=______cm,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
(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選填“小”或“大”)。
(5)根據你的實驗,你認為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五、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4分。25.1773年冬天,俄國圣彼得堡的一家舞廳,由于人多,又有成千上萬支蠟燭在燃燒,使得舞廳又悶又熱。一名男子忍受不了這種折磨,一拳打破窗戶玻璃,奇跡出現了:一朵朵美麗的雪花隨著從窗外吹來的寒冷氣流,飄落在熱得發暈的人們的頭上和手....屋里下雪了!而屋外的夜空卻是星光燦爛!你能解釋這種現象嗎?
答:______。(不超過20字)26.小馬的外婆在外地,端午節小馬和爸爸坐火車一起去探望。他們所坐火車長為360m,當火車通過一條隧道時速度為72km/h,如圖所示。小馬測得火車全部在此隧道內運行的時間為72s.假設火車一直勻速行駛,求:
(1)這條隧道有多長?
(2)火車完全通過隧道需多少時間?
27.汽車遇到意外情況時緊急停車要經歷反應和制動兩個過程,汽車在反應過程做勻速直線運動。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過程中,若駕駛員發現前方70m處有障礙物,采取制動后,汽車繼續行駛50m剛好停在障礙物前10米處,已知該駕駛員的反應時間為0.5s。
求:(1)制動前汽車行駛速度。
(2)若駕駛員酒后駕駛,反應時間變為2s。計算說明上述情況下,汽車能否安全停下來?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一個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約是1.1m/s~1.3m/s,5km/h=1.39m/s,故A符合實際;
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約為5°C,故B不符合題意;
C、人的脈搏1分鐘跳動約72次,故C不符合題意;
D、一支新2B鉛筆的長度約20cm,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2.【答案】C
【解析】解: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會蒙上一層小水珠,是液化現象。
A、消融的冰雪,是冰雪的熔化現象,故A錯誤;
B、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態的冰晶,故B錯誤;
C、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液態的小水滴,故C正確;
D、濃霧消散是小水珠汽化為水蒸氣,故D錯誤。
故選:C。
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3.【答案】A
【解析】解:刻舟求劍的故事中,劍落水后,它與岸邊的樹的相對位置沒有發生改變,與舟、舟上的標記和水流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故要確定劍落水的實際位置,應選擇的參照物是岸邊的樹。
故選:A。
被研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位置發生了變化,我們就說物體是運動的,反之,就是靜止的。
本題考查了參照物的問題,屬于基礎題。4.【答案】C
【解析】解:A、“鶯東則影西,鶯西則影東”描述的現象是小孔成像,故A正確;
B、圖甲和圖乙都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故B正確;
C、小孔成像成的像的大小與物體和像到孔的距離有關,是倒立的實像,圖甲所成的“影”不一定比圖乙所成的“影”大,故C錯誤;
D、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可知,小孔成像時,物左右移動時,其像的移動方向與其相反,故D正確。
故選:C。
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成的倒立的實像;影子不是虛像,是光被不透明物體擋住后形成的一個陰影。
本題考查的是光的直線傳播規律,會分析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原因。5.【答案】D
【解析】解:A.P、M兩點音調不同,說明編鐘發出的聲音頻率與編鐘的位置也是有關的,故A錯誤;
BC.響度的大小與振幅有關,振幅的大小與敲擊的力的大小有關,所以敲擊P處發聲的振幅不一定大于M處,敲N處時,發出的聲音響度不一定比敲M處時大,故BC錯誤;
D.聲音的高低,由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敲擊P處音調最高、N處最低,所以敲擊P處聲音的頻率一定高于N處,故D正確。
故選:D。
音調:聲音的高低,由發聲體的振動頻率決定;響度:聲音的大小,與發聲體的振動幅度、與發聲體的距離有關。
本題主要考查了響度與振幅的關系、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屬于基礎題。6.【答案】D
【解析】解:由圖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COF=∠COE=30°,
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CD為法線,AB為界面,
而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則OG一定為折射光線,EO為入射光線,OF為反射光線,故折射角為∠GOD=45°,
此時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B7.【答案】D
【解析】解:透過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個箭頭反向且變長了,說明下面的箭頭通過水杯中的水成了倒立、放大的實像,水杯中的水相當于凸透鏡;
A.甲圖中看到黑色的箭頭是因為黑色吸收所有色光,黑色箭頭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故A錯誤;
B.乙圖中如果將水杯靠近白紙,物距減小,像距將變大,故看到的下面的箭頭將會更長,故B錯誤;
C.乙圖中看到下面的箭頭變長的現象,物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錯誤;
D.乙圖中看到的上面的箭頭是玻璃杯折射形成的,下面箭頭是水折射形成的,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故D正確。
故選:D。
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知,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時,得到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時,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時,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
本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涉及到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等知識,屬于一道光學綜合題。8.【答案】D
【解析】解:當我們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幣,是因為硬幣反射的光進入到了我們的眼睛的緣故;根據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知道,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著光線看去看到的是硬幣的虛像,由于剛好再次看到整個硬幣,所以硬幣右側“射向”水面的光線折射后恰好通過碗的右邊緣,故只有D圖正確。
故選:D。
(1)當我們用眼睛看水中物體時,是物體所反射的光進入到了我們的眼睛,才看清物體;
(2)光的折射定律是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從水或者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
本題來源于生活中的折射現象,要求能夠判斷出折射現象,并且會根據折射定律判斷光路是否正確,重點考查學生知識應用與實踐的能力。9.【答案】D
【解析】解:發光點S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成為平行光,說明發光點S位于焦點處,即凸透鏡的焦距為2.5格;
ABC、在圖示位置時,保持透鏡L不動,將燭焰S'向左移適當距離,物距增大;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為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光屏應向右移動;若物距為二倍焦距時,像距也等于二倍焦距,則光屏不需移動;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則光屏應向左移動,可得到清晰的實像,故ABC不符合題意;
D、S'和P不動,則光屏和燭焰的距離L不變;透鏡L向右移適當距離,物距增大;若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物距之間,像距則位于二倍焦距之外,此時物距和像距之和大于L;若物距為二倍焦距,則物距和像距之和也大于L;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則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物距和像距之和大于L;因此保持燭焰和光屏不動,只移動透鏡,光屏上不可能成清晰的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1)由“發光點S移到圖示位置時,發光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成為平行光”,根據從焦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將變為平行光,可知S即為焦點;
(2)因為是在光屏P上成清晰的像,所以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當物距大于焦距時,可得到實像;然后對各個選項逐一分析即可。
此題主要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解決此題的關鍵是“發光點S移到圖示位置時,發光點發出的光經凸透鏡折射后成為平行光”,確定凸透鏡的焦點,然后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即可做出選擇。10.【答案】A
【解析】解:圖象可能為晶體熔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象,也可能為液體沸騰過程的溫度-時間圖象;
A、4~10min內,乙物質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故A正確;
B、6~10min內,甲物質可能在熔化,也可能在沸騰,甲物質可能是固液共存態,故B錯誤;
C、60°C可能是乙物質的熔點,也可能是乙物質的沸點,故C錯誤;
D、80°C可能是甲物質的熔點,也可能是甲物質的沸點,故D錯誤。
故選:A。
(1)11.【答案】B
【解析】解:甲圖,“碘錘”在水中加熱,熱水的溫度約為100°C,碘的熔點為113.7°C,水的溫度低于碘的熔點,所以碘不會熔化;碘顆粒吸熱會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則該物態變化為升華;
圖乙中,酒精燈外焰溫度約為800°C,高于碘的熔點113.7°C,碘吸熱可能熔化然后汽化,也可能直接升華,所以乙圖碘錘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比甲圖碘錘中多2種,所以圖甲的加熱方式更合理,故①正確,②錯誤;
12.【答案】C
【解析】解:A、由圖象可知,當甲車和乙車都行駛24m的路程時,甲車的行駛時間是30s,乙車的行駛時間是40s,由于甲所用時間小于乙的時間,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錯誤;
BCD.由圖象可知,當時間都為20s時,甲運動的距離為16m,乙運動的距離為12m,20s后兩車相距6m,
若沿MN運動,20s內通過的路程,s乙+sMN=s甲+6m,即12m+sMN=16m+6m,解得sMN=10m,40s后,s甲=32m,s乙=24m,s乙+sMN=24m+10m=34m≠s甲=32m,所以兩車不相遇;
若沿NM運動,20s內通過的路程,s甲+sMN=s乙+6m,即16m+sMN=12m+6m13.【答案】3
2.41
337.5
【解析】解:如圖甲: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C,液柱的液面在零刻度線以上,所以溫度計的讀數為3°C。
如圖乙: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端與零刻度線對齊,右側的讀數為2.41cm,所測物體的長度為L=2.41cm;
如圖丙,在秒表的中間表盤上,1min中間有兩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0.5min,分針指在5到6之間且偏向6;在秒表的大表盤上,1s之間有10個小格,1個小格代表0.1s,秒針指示的時間為37.5s,即秒表的讀數為t=5min37.5s=337.5s。
故答案為:3;2.41;337.514.【答案】壓縮體積
汽化
吸收
【解析】解:常溫下的氯乙烷是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液化后儲存的。在噴出來的一剎那,氯乙烷立刻發生汽化變成氣體,同時從運動員受傷部位的皮膚上吸收了大量熱量,使受傷的部位溫度迅速降低,神經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緩解了,到比賽結束以后,運動員還要接受正式的治療。
故答案為:壓縮體積;汽化;吸收。
液化方法有降溫和壓縮體積;
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本題考查了液化方法、汽化及吸熱特點。15.【答案】km
4000
2.5
【解析】解;(1)隧道全長約5.7km;
(2)汽車通過的路程為:
s=vt=80km/h×3min=80km/h×120h=4km=4000m;
(3)某人跑步的路程s=1公里=1km=1000m,
所用時間為t=6min40s=400s,
平均速度為v=st=1000m400s=2.5m/s。
故答案為:km;4000;2.5。
(1)隧道全長約5700m=5.7km;
(2)根據公式16.【答案】30
0
180
【解析】解:由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入射角可知,入射角為:90°-60°=30°,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也是30°。
入射光線逐漸向法線靠攏直至與法線重合時,即入射光線與法線重合時,入射角變為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也是0°。
由于入射光線反射后,反射光線向著與原來傳播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所以光線的傳播方向改變了180°17.【答案】會聚
先變小后變大
7
【解析】解:小芳先在紙上畫一個小于透鏡大小的圓環,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其下方距透鏡10cm處的白紙上的光斑恰好與圓環重合,這表明光會聚了,即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當將該透鏡靠近白紙垂直移動6cm時,此時白紙上的光斑都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也就是說不是凸透鏡的焦點的位置,說明凸透鏡的焦點在兩次出現光斑的中間,可知此過程中的光斑是先變小后變大,兩次光斑之間的距離為6cm,凸透鏡焦點距第一次的光斑距離為12×6cm=3cm,即凸透鏡焦點距離第二次的光斑距離也是3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3cm=7cm。
故答案為:會聚;先變小后變大;7。
陽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經過凸透鏡折射后形成的光斑變小,表明光線會聚;18.【答案】南;北;200
【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速度公式及其應用,關鍵是正確理解兩車的相對速度。
(1)比較高鐵和普通列車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據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分析解答;
(2)求出高鐵與普通列車的速度之差,利用速度公式計算普通列車的長度。
【解答】
解:
(1)由題知,高鐵和普通列車都向南運動,且高鐵的速度大于普通列車的速度,
所以,以普通列車為參照物,小紅向南運動;以小紅為參照物,普通列車向北行駛。
(2)高鐵和普通列車都向南運動,高鐵和普通列車的相對速度:
v=300km/h-120km/h=180km/h=50m/s,
根據v=st可得,普通列車的長度為:s=vt=50m/s×4s=200m19.【答案】解: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解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所成像為虛像,即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只要作出端點對應的像點,連接即為整個物體的像,別忘了虛像用虛線連接。20.【答案】解: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解析】在作凸透鏡、凹透鏡的光路圖時,先確定所給的光線的特點再根據透鏡的光學特點來作圖。
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①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平行于主光軸。②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21.【答案】解:宇航員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物體,是由于物體反射的光線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眼睛逆著折射光線看去,人看到的“物體”比物體的實際位置靠近水面,故S'點為物體的像的位置,S點為物體的實際位置,
物體的像是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看到的,所以S'與眼睛的連線與水面的交點即為入射點;連接S和入射點即為入射光線,入射點和眼睛的連線即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解析】水中物體反射的光斜射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線遠離法線,折射光線進入人的眼睛,人認為光沿直線傳播,人看到的物體是折射光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虛像,比物體的實際位置高,所以人看到的是變淺了的物體的虛像。
此題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及應用,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質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從水、玻璃等透明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眼睛看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2.【答案】防止熱量的散失
不斷上升
不變
100
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大,水放出熱量越快,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小,水放出熱量越慢
A
【解析】解:(1)在燒杯上加蓋,可以防止熱量的散失,縮短實驗時間;
(2)由圖可知,當溫度到達100°C時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溫度不變時即為沸點為100°C;
(3)①表中數據所示水在22°C的時候氣溫不再下降,說明此時的溫度等于室溫;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是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大,水放出熱量越快,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小,水放出熱量越慢;
②由圖看出溫度變化特點是:先快,后慢;根據水的溫度降低的規律,如果要使一杯熱的奶茶快速冷卻,最好的辦法是先將滾燙的熱茶冷卻5min,然后加冷牛奶,即方案A效果更好。
故答案為:(1)防止熱量的散失;(2)不斷上升;不變;100(3)①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大,水放出熱量越快,水和環境的溫度差越小,水放出熱量越慢;②A。
(1)在燒杯上加蓋,可以防止熱量的散失;
23.【答案】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的虛像
注水
凸透鏡
上
不是
A
【解析】解:(1)當把蠟燭移到62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u=70cm-62cm=8cm<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鏡的位置不變,當蠟燭向水凸透鏡靠近時,物距減小,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此時像成在光屏的右側,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對水凸透鏡進行注水,水凸透鏡凸度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會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
或者在蠟燭和水凸透鏡之間放置一個合適的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也可以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
(3)隨著蠟燭的不斷燃燒,光屏上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要想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根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可知,應把光屏向上調節;
(4)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說明白光不是一種單色光;
用紅光、黃光和藍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紅光、黃光和藍光對凸透鏡的焦距不相同;由光的色散可知,紅色光較黃光和藍光偏折能力弱,所以紅色光對凸透鏡的焦距最大,藍光較黃光偏折能力強,藍光對凸透鏡的焦距最小,故選:A。
故答案為:(1)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的虛像;(2)注水;凸透鏡;(3)上;(4)不是;A。
(1)根據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2)凸透鏡凸度越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越強;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
(3)根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分析回答;
(4)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一種單色光;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是因為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等保檢測機構管理辦法
- 葡萄酒消費稅管理辦法
- 宜賓小區管理辦法細則
- 規劃建設條件管理辦法
- 西安擔保借貸管理辦法
- 育人故事課件視頻
- 股癬護理課件視頻教學
- 壓瘡培訓課件5
- 培訓課件首頁布局
- 高質量高考數學試卷
- 倉儲物流部事故應急預案
- 浙江省臺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政治試卷
- 社區專職考試題庫及答案
- 法院法警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電池箔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應急工器具培訓課件
- 中國食用油市場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6屆江蘇省名校新高三6月適應性調研測試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 浙江省考行測考試試題附答案
- JJF 2252-2025機動車檢測用渦流式金屬探傷儀校準規范
- 宣傳部密碼電報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