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學-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吳倩-教學設計_第1頁
2.化學-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吳倩-教學設計_第2頁
2.化學-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吳倩-教學設計_第3頁
2.化學-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吳倩-教學設計_第4頁
2.化學-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吳倩-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礎教育實驗精品課基礎教育實驗精品課質課課題:燃燒和滅火學科:初中化學姓名:吳倩單位: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電話題:《燃燒和滅火》(人教版)實驗教學設計單位:漯河市第二實驗中學作者:吳倩一、實驗教學設計思路由于“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這一課題在中考中的占比較少,不被老師們重視。在實踐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教師講述理論知識來代替學生親自觀察實驗、思考和分析推理,以簡單勾畫重點代替爆炸原理的細致分析等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充分發揮實驗探究的功能,通過創設情境--回顧舊知--實驗探究--應用實踐—情感升華這五個教學環節指導學生理解爆炸發生的條件,從而掌握使用易燃易爆物的一些安全知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化學觀念,發展科學的化學思維,經歷實踐探究的過程,養成科學態度,增強社會責任,旨在通過趣味實驗的實際教學再次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二、素養目標1.能根據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步驟,實施方案并記錄結果(科學探究與實踐);

2.通過進行鐵粉燃燒、面粉充分燃燒和不充分燃燒以及面粉爆炸的實驗,能運用比較、觀察、分析等方法概括出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主要因素,歸納出爆炸發生的條件,知道可燃物有爆炸極限(化學觀念、科學思維);3.通過自制簡易滅火器的實踐探究,依據實驗現象討論分析優化實驗裝置(科學思維);4.認識安全圖標,初步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識。樹立生活中防火防爆意識,知道常見的安全自救措施,能利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問題(科學態度與責任)。

三、實驗資源自制實驗裝置、面粉劇烈燃燒和面粉爆炸實驗視頻為自己錄制、三種常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與適用范圍視頻和煙花工作原理視頻為網站下載。四、實驗設計與創新點本課題中設計的實驗分為兩大類:一是學生探究類實驗;二是教師演示類實驗。學生探究類實驗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圍繞“面粉是否具有可燃性”展開的一系列探究性實驗;另一部分是設計一款簡易滅火器的任務型實驗。教師演示實驗共有3個,分別是煙花秀(鐵粉燃燒)、面粉爆炸的創新實驗和香水、花露水使用不當引起火龍的演示實驗。本課題中的實驗設計共有三大創新點。第一,實驗設計與教學內容環環相扣,緊密相連。如面粉可燃性的系列探究實驗與得出“引起爆炸的條件”之間的關系。從點燃面粉發現“面粉發黑”,結合生活經驗聯想到面粉未充分燃燒,需要將面粉揚起觀察到“形成火龍”,蓋上蓋子再次點燃面粉卻發生爆炸。由發黑到火龍再到爆炸,鮮明的對比便于學生分析歸納出爆炸發生的條件。一個實驗的現象引發下一個實驗的探究,設計之巧妙不恰恰符合問題鏈式的實驗設計。演示實驗視覺沖擊力強,具有趣味性。煙花秀的實驗中,鐵粉在空中璀璨綻放,形成了火樹銀花的震撼效果,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自制的面粉爆炸實驗裝置,將課本中的餅干桶換成可視的透明塑料桶,面粉劇烈燃燒和爆炸的效果一目了然。香水、花露水等身邊不起眼的易燃易爆物,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明火造成嚴重后果的情況,采用小實驗大效果的形式在課堂中演繹出來,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創新實驗裝置,優化實驗效果。在學生的探究實驗中為了使面粉充分燃燒,我們將20mL注射器進行改裝,打磨針頭再借助注射器的沖擊力將面粉吹出達到實驗目的。在自制簡易滅火器實驗中經過學生反復實驗不斷優化,最終利用礦泉水瓶、氣球、膠皮管和小試管組裝成滅火器。在面粉爆炸實驗中我們利用透明塑料桶自制實驗裝置,實現爆炸過程可視化,蓋上瓶蓋前后截然不同的現象,更有利于學生理解爆炸發生的條件。五、實驗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回顧舊知--實驗探究--應用實踐—情感升華教學活動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燃放煙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煙花是喜悅的音符,是吉祥的象征,是美麗的圖畫,是動人的詩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藝術品。【播放視頻】煙花綻放【引入】你知道煙花綻放的化學原理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煙花綻放的奧秘。學生進入課堂。從學生熟悉的煙花引入新課,學生們興致盎然。自學指導【展示目標】齊讀學習目標。【自學指導】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P131-133相關內容。

齊讀學習目標。根據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預習并嘗試解決問題。明確本節課學習目標

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學會學習。回顧舊知【回憶】鐵絲分別在空氣、氧氣中被點燃的現象。【提問】鐵粉能在空氣中燃燒嗎?【演示實驗】鐵粉灑在燃著的酒精火焰上,火星四射。投影鐵絲、鐵粉分別在空氣中點燃的現象。投影鐵絲分別在空氣、氧氣中點燃的現象。回憶鐵絲在空氣、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根據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有的認為能,有的認為不能。觀察鐵粉在空氣中燃燒,描述燃燒的現象。對比得出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一: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對比得出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之二:氧氣的濃度使學生在明顯的實驗現象中歸納出對應知識點,培養學生觀察、總結的能力。實驗探究面粉是易燃物,因此面粉廠應嚴禁煙火。【提問】為什么面粉廠要嚴禁煙火?引導學生對“面粉能燃燒嗎?”這一問題進行科學探究: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學生實驗。【討論】如何使面粉充分燃燒?學生認為面粉可能具有可燃性。【學生實驗】提供所需儀器,讓學生分組實驗,自己動手實驗證明面粉的可燃性。

通過小組實驗,學生觀察到面粉發黑,在燃燒匙中安靜燃燒。

學生根據前面所學內容討論得出應增大面粉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可用注射器將面粉噴灑出。【學生實驗】用注射器吸取少量面粉,對著酒精燈外焰噴出。通過小組實驗,學生觀察到揚起的面粉燃燒,形成火龍。

通過本環節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并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獲得新知【播放視頻】《偽裝者》中面粉廠爆炸的經過。

【提問】主人公點燃廠房的面粉直接引起爆炸,這與他的哪個操作有關?

【演示實驗】教師利用改進的爆炸裝置演示面粉爆炸實驗。【討論】爆炸發生的條件是什么?投影爆炸極限的定義并解釋其意義。【提問】為什么點燃氫氣前應驗純?【討論】煤礦的礦井里常伴生含甲烷的煤層氣。你認為煤礦應采取什么安全措施?

學生仔細觀察面粉廠發生爆炸的經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得出主人公先將面粉充分揚起,再點燃面粉,引起爆炸。學生觀察面粉爆炸的實驗裝置和實驗過程。學生對比了敞口裝置和密閉裝置中面粉揚起并點燃的現象,得出爆炸應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間中急劇燃燒導致的。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爆炸極限的意義。學生根據氫氣的爆炸極限得出驗純是保證氫氣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74.2%以上,防止發生爆炸。學生根據爆炸發生條件中“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兩個要素得出對應的措施。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聯系前后知識點,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歸納總結【提問】一切爆炸都是化學變化嗎?投影與燃燒爆炸有關的圖標。生活中常見的易燃易爆物【演示實驗】香水、花露水遇到明火劇烈燃燒。學生根據第一單元知識得出物理變化也能導致爆炸,如氣球爆炸等。學生結合教材133頁得出各圖標表示的意義。學生觀察到香水和花露水對著火焰噴出形成明顯火龍,從而得出使用該類物品時應避開火源。聯系生活,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安全教育。應用實踐【播放視頻】認識常見滅火器及其滅火原理。【實驗探究】利用所學化學反應原理引導學生自制簡易的CO2滅火器。【設計裝置】裝置一:吸濾瓶和試管裝置二:塑料瓶和試管【提問】如何改進裝置使反應更平穩?【改進裝置】帶有氣球的塑料瓶,塑料瓶側面打孔連接膠皮管。【交流討論】談談你在實驗活動中有什么收獲?【討論】如果家中物品不慎著火,該怎么辦?【播放視頻】可樂熄滅液體/固體火災。學生通過觀看短片可了解常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并進行歸納總結。

學生已知道二氧化碳可用做滅火劑。為了短時間內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用于滅火,學生得出可用碳酸鈉和稀鹽酸制二氧化碳。經過親身體驗,發現使用這兩套裝置反應太劇烈。將瓶塞換成氣球。經過動手實驗,親身感受到該裝置的優點。通過體驗簡易滅火器滅火的過程,知道了在使用滅火器過程中要搖晃使其充分反應。學生驚奇地發現原來可樂也可以用于滅火,并進一步總結了可樂滅火的原理。鍛煉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課堂小結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學生從知識、能力等多角度回憶、總結本節收獲。歸納總結構建網絡情感升華【揭秘煙花】講述煙花綻放的原理,煙花雖美,燃放時會造成空氣污染,希望同學們掌握本領、發揮才能,在將來創造出無污染的新型煙花。學生結合爆炸的知識,理解煙花工作的原理。鼓勵學生樂于思考、勤于動手,增強創新意識,練就創新思維。六、板書設計燃燒和滅火(第2課時)一、影響燃燒劇烈程度的因素:接觸面積、氧氣的濃度二、爆炸發生的條件:有限空間、急劇燃燒、氣體體積膨脹三、常見的滅火器七、教學反思本節課設計巧妙,將化學知識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在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藥中尋找化學知識的身影;導入新穎,從學生喜愛的煙花中引入新課,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欲。課堂中圍繞“面粉能否燃燒?—如何讓面粉充分燃燒?—面粉在敞口環境中燃燒—面粉在密閉環境中爆炸”這條主線,展開一系列的實驗探究,在實驗中提出質疑,在實驗中創新方法,在實驗中獲得新知,充分發揮實驗的教育功能。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采用科學小實驗的形式,使學生掌握易燃易爆物的一些安全知識。設計了自制簡易CO2滅火器的動手實踐環節,使學生親身體驗滅火器的制作和滅火的過程。在實踐中不斷優化實驗裝置,使反應更加平穩,滅火效果更加明顯。講授知識的同時滲透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用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用理論指導實踐。如遇火情,學生能用所學知識幫助自己和他人脫離火險。結合爆炸原理認識煙花綻放的奧秘,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鼓勵學生不負韶華、砥礪奮進創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