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強基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考古發現,中國境內某處遺址墓葬分為大型、中型、中小型和小型。其中,大型墓葬隨葬品多達90件,出土成批的琮、璧、鉞等玉質禮器。據此判斷,該墓葬處于(

)A.舊石器時代早期 B.舊石器時代晚期C.新石器時代早期 D.新石器時代晚期2.為解決“財用不足,多寡不調”現象,有官員要求“開委府(商品倉庫)于京師,以籠貨物,賤即買,貴則賣,是以縣官不失實,商賈無所貿利”。該舉措(

)A.延續了漢初的施政方針 B.強化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杜絕了官員的腐敗現象 D.體現了工商皆本思想主張3.下圖為古代中國某一時期的人口密度圖,該時期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4.《唐會要》記載“軍府之地,戶不可移。關輔之民,貫不可改”。而宋“釋其耒耜而游于四方,擇其所樂者而居之”。這一變化折射出(

)A.國家管理寬松化 B.社會觀念平民化C.社會經濟商業化 D.成員身份平等化5.有學者論及晚清時期的不平等條約時提到:“清政府簽署治外法權條款是出于以下權宜的想法,即這些說不同的語言并有著奇怪習俗的夷人應該獲準管理自己-以顯示中國的寬宏大量,并減輕管轄他們的任務。”清政府的這種認知反映了其(

)A.極力維護傳統的朝貢貿易體制 B.拋棄了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的政策C.努力想要走出天朝上國的幻夢 D.對司法主權完整性遭破壞懵懂無知6.《申報》曾刊登一則上海中國明明眼鏡公司的聲明:“近有喪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營業失敗,侮蔑本公司貨物,謂販自日本,實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獨本公司無絲毫日貨,即中國全國眼鏡界上,吾亦敢斷言絕無絲毫日貨混雜其間。”該“聲明”最有可能刊登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0年 D.1915年7.《中央關于徹底平分土地問題給中央工委的復示》中提到:“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平均分配,而且要將地主富農兩階級多余的糧食、耕牛、農具、房屋及其他財富拿出來……大規模的森林及水利工程不能分配者由政府管理。此外,同意即由土地會議通過土地法大綱,作為向各解放區政府的建議。”材料中所涉及的舉措(

)A.滿足了贛南、閩西農民對土地的渴望 B.進一步鞏固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適應了解放戰爭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 D.為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掃除了障礙8.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指引中國發展繁榮的正確道路,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與此論斷相關的史實是(

)①深圳等經濟特區的設立②提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重要思想③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④建設“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論及古希臘文明,有學者認為:“不論希臘的天才多么深刻,……我們沒有權利無視希臘天才的埃及父親和美索不達米亞母親。”下列選項中,可論證這一觀點的是(

)A.世界上首部太陽歷 B.城邦的民主政治C.史詩《吉爾伽美什》 D.希臘的洪水傳說10.史載:“在日耳曼人社會的一開始,他們之間的關系就不是任命與被任命、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而是靠著忠誠與契約關系維持的相互平衡與制約的關系。”“他們”是(

)A.國王與教皇 B.將軍與武士 C.領主與農奴 D.封君與封臣11.有學者認為:“只要政府開明,他倒不在乎政府的權力有多大。他所說的開明政府,是指向懶惰和愚蠢開戰,使教士處于從屬地位,允許思想自由和宗教自由,促進物質和技術進步事業的政府。”材料中的“他”是(

)A.伏爾泰 B.馬丁·路德 C.但丁 D.孟德斯鳩12.有學者認為:“這場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毀若干世紀以來絕對統治歐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稱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簡單、以人人地位平等為基礎的社會政治秩序。”“這場革命”爆發于(

)A.十六世紀 B.十七世紀 C.十八世紀 D.十九世紀13.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提到:“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述文字重在介紹(

)A.唯物史觀 B.空想社會主義 C.進化史觀 D.剩余價值理論14.列寧曾說:“我們計劃(說我們計劃欠周地設想也許較確切)用無產階級國家直接下命令的辦法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這里列寧所說的“辦法”是指(

)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新經濟體制”改革 D.農業集體化15.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漢語中的新詞匯是層出不窮。“移動支付”“工業互聯”“數智化”“大數據”等新名詞主要反映了(

)A.世界多極化 B.經濟全球化 C.社會信息化 D.文化多樣化16.孟子主張“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墨子認為“治天下之國若治一家,使天下之民若使一夫”;《呂氏春秋》提出“亂莫大于無天子”。這些觀點反映了(

)A.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B.華夷文化沖突的消失C.對大一統的理想追求 D.封建地主階級的興起17.下圖是古代中國某朝代政治機構示意圖(局部)。這一朝代應該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18.宋代,“川蜀茶園,本是百姓兩稅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種茶”;遂寧(今屬四川)很多地方“山前后為蔗田者十之四,糖霜戶十之三”;兩浙路的嚴州是重要桑蠶產區,農民“惟蠶桑是務”。據此可知,宋代(

)A.經濟重心南移完成 B.農業的專業化加強C.農業經營模式單一 D.糧食危機日益加劇19.1939年10月10日,《新華日報》發文:“辛亥革命之所以能成功,積極進行群眾工作,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辛亥革命之所以不徹底,沒有把廣大群眾真正動員起來,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該刊文意在(

)A.探尋辛亥革命失敗主要原因 B.肯定民眾對辛亥革命的貢獻C.強調國共合作領導抗日戰爭 D.敦促國民政府實行全民抗戰20.1985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提出“從今年起,除個別品種外,國家不再向農民下達農產品統購派購任務,按照不同情況,分別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該文件旨在(

)A.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調整農村的種植結構C.全面否定計劃經濟體制 D.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21.有學者認為它是“傳承伊斯蘭文明的歷史載體,繼承了哈里發時代的宗教政治傳統,實行君主至上和教俗合一的政治體制,世俗權力與宗教權力錯綜交織……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歷經600余年的滄桑,可謂亞非歐大陸中央地帶最后的封建國。”它是(

)A.拜占庭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奧斯曼帝國 D.波斯帝國22.“他們的目標不是占有領土,而是通過強迫商船停靠于武裝貿易口岸并交納關稅,從而控制貿易路線。他們從事西非的奴隸貿易,販運印度的胡椒。16世紀前期的幾十年間,歐洲人消費的胡椒和香料中大約一半是他們運來的”。材料中的“他們”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 C.荷蘭人 D.法國人23.17世紀,英國某呢絨工場雇傭了近1100人,分屬梳毛、分揀、紡紗、織布、干燥和漂洗等多個部門。其中,織布又分為多道工序,其中壓印、繡花等通常由婦女承擔。這可用于說明(

)A.生產方式變革的條件漸趨成熟 B.機器生產強化對工人的管理C.近代工廠制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D.工業革命促進女性地位提升24.有學者說:“倘若去研究近代俄國,不必在議會制上多花精力;如果研究近代美國,無須考慮君主制問題;如果研究近代德國,不會有兩黨制問題。但一部近代英國政治制度史,就是議會逐步取代國王統治國家的歷史,離開議會制談不上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和兩黨制。”該學者意在強調近代英國(

)A.民眾參政議政意識的逐步增強 B.政治制度發展的漸進性和復合性C.資產階級革命充斥軟弱與妥協 D.議會與專制王權的矛盾不可調和25.某組織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鼓勵各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它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該組織最有可能是(

)A.上海合作組織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亞太經合組織 D.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二、材料題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古典”時代。這個“古典”時代有若干特征可以進行深入探討,它們是:(1)在帝國秩序之下式微、但并未被完全抹除的地域文化之分野;(2)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3)建立在表意文字基礎之上的文化教育,以及由國家操控的、鞏固帝國存在的文學經典;(4)帝國內部的去軍事化,和對國家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摘編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國史》材料二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簡表(部分)朝代宰相總人數進士出身人數其他出身及入仕途徑唐朝武則天7311舉薦、行伍、門蔭唐玄宗347唐肅宗164五代4624吏職、幕僚、行伍、舉薦、門蔭等宋朝北宋7263資蔭、攝官、特奏名、納粟、從軍、舉薦等南宋6348——摘編自王翠《從貴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入仕途徑的比較研究》(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概述秦朝“以皇帝個人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之強化”的制度創新和“對國家邊境的邊緣族群所開展的軍事活動”,并分析秦朝上述創新和活動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徑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這一變化帶來的積極影響。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從1000年-1500年,威尼斯開拓了沿商旅之路至黑海港口之間的對中國商品的貿易,以及通過敘利亞和亞歷山大港進行的對印度和其他亞洲商品的貿易。在相當重要的程度上,威尼斯的海上擴張依賴于它造船技術上的進步、航海上羅盤的使用及其他方面的改進,也取決于銀行、會計、外匯和信用市場等一系列的創新。威尼斯開創了手稿收藏圖書館和書籍出版。它將希臘著作介紹給西方,帕多瓦大學是當時歐洲的主要學習中心。——摘編自[英]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材料二19世紀后期,隨著工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從自由向壟斷過渡,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開啟了從近代階段向現代國家職能的轉型。到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現代結構已初具規模。但這一時期國家職能的轉變是初步的,還不足以遏制資本主義的危機趨勢。當1929年經濟大危機襲來時,國家職能的缺失在客觀上放大了危機的破壞性。大危機也成為加大國家調控能力的強大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時體制的建立進一步拓展了國家職能的空間。二戰后,擴大國家職能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征……國家社會職能的擴大在戰后國家職能的發展中占據著顯著位置,各國加大了普惠式社會福利建設,更有部分國家以“福利國家”為奮斗目標。——摘編自徐藍《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1)根據材料一,概括威尼斯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結合所學,分析其發展的歷史意義。(2)根據材料二,列舉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50年代推動資本主義國家職能“從近代階段向現代國家職能的轉型”的重大事件。結合所學,以戰后“福利國家”建立為例,分析其“轉型”的局限性。2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商務印書館大事記(部分)章節名稱年份發展概況艱難歲月1897“列強劫盟(瓜分狂潮),清室變法圖強之際”,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辦,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己任1904響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率先編印《最新教科書》1912“政體既已革新,而為教育根本之教科書,亦不能不隨之轉移以應時勢之需要”,編纂《共和國新教科書》1920編輯出版“采用語體文(白話文)編輯的第一套教科書”戰火洗禮1932商務印書館的總管理處和編譯所等因中彈起火,全部焚毀1937轉戰長沙、重慶等地,編印《抗戰小叢書》《戰時常識叢書》等1949經營每況愈下,入不敷出,瀕臨破產走向新生1954總管理處遷至北京,全面實行公私合營1959以譯印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為主,兼出中外語言工具書和一部分外語課本作為出版任務——摘編自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根據材料,結合相關史實,圍繞“企業發展與時代變遷”主題,撰寫歷史小論文,題目自擬。(要求:立論正確,史實充分,邏輯清晰,表述成文)

題號12345678910答案DBBADDCBD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AACCBBDA題號2122232425答案CAABA26.(1)制度創新:確立皇帝制度;施行三公九卿制;推廣郡縣制(或答鄉、里、亭)。軍事活動:征服南越;擊退匈奴進攻。(制度創新,軍事活動)意義: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促進了對各地區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奠定了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或答:所確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長期沿用,影響深遠)。(任意2點即可)(2)變化:進士出身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多;以門第、戰功為主到以科舉選拔為主;入仕途徑更多樣化。影響: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選官制度逐漸走向成熟和完善。(任答四點即可)27.(1)條件:地理位置優越;造船技術進步;航海技術發展;金融制度完善。意義:使威尼斯成為東西方商業貿易的中心;有利于大學的興辦和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為文藝復興運動奠定經濟基礎。(2)事件:第二次工業革命;經濟大危機;兩次世界大戰;羅斯福新政。局限性:加重國家財政負擔(或答容易助長懶惰行為);沒有觸及資本主義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