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資產評估師模擬題和答案分析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1個最符合題意)1.某企業擬轉讓一項實用新型專利,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經調查,該專利剩余法律保護期為8年,實際可收益年限為6年(技術更新預計6年后被替代)。評估人員采用收益法評估,預測未來6年每年的超額收益分別為120萬元、150萬元、180萬元、200萬元、190萬元、160萬元,折現率為10%。則該專利的評估值最接近()萬元。A.682.45B.721.36C.785.23D.810.12答案:A解析:收益法下專利評估值為各年超額收益的現值之和。計算過程如下:第1年現值:120/(1+10%)=109.09萬元;第2年現值:150/(1+10%)2=123.97萬元;第3年現值:180/(1+10%)3=135.24萬元;第4年現值:200/(1+10%)?=136.60萬元;第5年現值:190/(1+10%)?=118.05萬元;第6年現值:160/(1+10%)?=90.30萬元;合計:109.09+123.97+135.24+136.60+118.05+90.30≈682.45萬元。2.某宗住宅用地采用市場法評估,選取了三個可比實例,經修正后的單價分別為18000元/㎡、18500元/㎡、17800元/㎡。其中,實例A交易時間為2024年6月(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該區域住宅用地價格指數2024年6月為100,12月為103;實例B為正常交易,實例C存在急于出售情況,交易價格比正常低3%。則最終評估單價最合理的計算方式是()。A.直接取三個修正后單價的算術平均數B.對實例A補充時間修正,對實例C補充交易情況修正后再取平均C.僅對實例A補充時間修正,實例B、C無需調整D.對實例A、C分別補充時間和交易情況修正后,按權重加權平均答案:D解析:市場法評估需確保可比實例與評估對象在交易情況、交易時間、區域因素、個別因素上一致。實例A交易時間早于基準日6個月,需根據價格指數修正(103/100);實例C存在急于出售(交易情況修正系數為1/0.97);實例B為正常交易無需修正。因此,需先對A、C進行修正,再根據各實例與評估對象的相似程度賦予權重(如0.4、0.3、0.3)加權平均,而非簡單算術平均。3.某企業2024年12月31日賬面記錄的在用機器設備共10臺,其中2臺因技術淘汰已停用1年,3臺為季節性停工設備(每年停用3個月),5臺正常使用。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采用成本法評估時,需重點關注的設備是()。A.正常使用的5臺B.停用1年的2臺C.季節性停工的3臺D.全部10臺答案:B解析:成本法評估機器設備時,需判斷設備是否處于“在用狀態”。停用1年的設備可能已無繼續使用意圖(非臨時停用),屬于閑置設備,需單獨評估其變現價值或報廢價值;季節性停工設備屬于正常生產周期中的臨時停用,仍按在用設備評估;正常使用設備按在用狀態評估。因此,重點關注停用1年的2臺設備的狀態認定。4.某林場有一片人工馬尾松林,面積100公頃,平均樹高12米,平均胸徑20厘米,林分年齡20年。當地馬尾松成熟林(25年)的平均出材率為70%,現行木材銷售價格為800元/立方米(材積),營林成本(包括造林、撫育等)累計為3000元/公頃,投資收益率為8%。采用收獲現值法評估該林分價值時,需計算的關鍵參數不包括()。A.林分剩余生長年限(5年)B.成熟林的材積生長率C.木材銷售的稅費率(如增值稅、育林基金)D.營林成本的復利現值系數答案:B解析:收獲現值法公式為:評估值=成熟時木材銷售收入現值-營林成本現值。關鍵參數包括:剩余生長年限(25-20=5年)、成熟時材積(需根據林分現狀與生長模型預測)、木材價格、稅費率、投資收益率(折現率)、營林成本及各期投入的現值。材積生長率是用于預測成熟材積的參數,但題目中已給出成熟林出材率,可能隱含材積已可通過蓄積量公式計算(如蓄積量=面積×平均胸徑2×樹高×形數),因此材積生長率非必須參數。5.某企業擬進行股權轉讓,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經審計,企業2024年流動比率為1.8,速動比率為1.2,資產負債率為55%。評估人員采用市場法評估企業價值時,選取的可比企業需重點關注的財務指標是()。A.市盈率(P/E)B.市凈率(P/B)C.市銷率(P/S)D.EV/EBITDA答案:D解析:市場法中,EV/EBITDA(企業價值/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適用于資本結構差異較大的企業比較,能剔除財務杠桿、折舊政策等影響,更適合評估企業整體價值;P/E受凈利潤波動和資本結構影響大;P/B適用于重資產且賬面價值可靠的企業;P/S適用于虧損或微利企業。本題中企業資產負債率55%(資本結構有一定杠桿),故選擇EV/EBITDA更合理。二、多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1.下列關于機器設備評估中“經濟性貶值”的說法,正確的有()。A.因市場需求下降導致設備利用率降低50%,屬于經濟性貶值B.政府限制使用高能耗設備導致的貶值,屬于經濟性貶值C.經濟性貶值通常與設備自身技術無關D.計算經濟性貶值時,需考慮設備的規模經濟效益指數E.設備閑置導致的貶值,不屬于經濟性貶值答案:ABCD解析:經濟性貶值指外部因素(市場、政策、經濟環境)導致的設備價值損失。選項A(需求下降致利用率低)、B(政策限制)、C(外部因素)正確;選項D,經濟性貶值率公式為[1-(實際利用率/設計利用率)^x]×100%(x為規模經濟效益指數),需考慮x;選項E錯誤,設備閑置若因外部市場原因(如訂單減少),屬于經濟性貶值;若因企業自身管理問題(如轉產),可能屬于功能性貶值或實體性貶值。2.采用收益法評估房地產時,下列關于凈收益測算的說法,正確的有()。A.出租型房地產凈收益=潛在毛租金收入-空置及收租損失+其他收入-運營費用B.自用型房地產凈收益=市場租金-運營費用(假設出租)C.酒店類房地產凈收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財務費用D.凈收益測算需考慮房地產的客觀收益,而非實際收益E.對于已簽訂長期租約的房地產,需按租約租金與市場租金的孰低原則確定答案:ABD解析:選項C錯誤,酒店類屬于經營性房地產,凈收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歸屬于房地產的利潤(需扣除歸屬于其他資產的利潤);選項E錯誤,已簽長期租約的房地產,租約期內按租約租金,租約期外按市場租金,而非孰低。3.下列關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的說法,正確的有()。A.幼齡林常用重置成本法評估B.中齡林常用收獲現值法評估C.成熟林常用市場法(木材市場價倒算法)評估D.竹林評估可采用周期收益資本化法E.經濟林評估需考慮盛產期、衰產期的收益差異答案:ACDE解析:幼齡林(未達郁閉)因無材積收益,常用重置成本法(按營林成本加利潤);中齡林(生長旺盛期)常用收益現值法或林分質量調整系數法;成熟林(可采伐)常用市場價倒算法(木材銷售價-采伐運輸成本-稅費-利潤);竹林(每年產竹)可按周期收益資本化(年凈收益/資本化率);經濟林(如果園)需分階段(投產前、盛產期、衰產期)預測收益。因此B錯誤,中齡林一般不用收獲現值法(該法適用于預測到成熟時的收益)。三、綜合題(共3題,第1題15分,第2題20分,第3題25分,共60分)(一)企業價值評估案例甲公司為一家制造業企業,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評估人員采用收益法評估其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相關數據如下:1.歷史財務數據(單位:萬元):|項目|2022年|2023年|2024年||-|--|--|--||營業收入|8000|9000|10000||凈利潤|600|720|800||折舊與攤銷|200|220|250||資本性支出|300|350|400||營運資金增加|150|200|250|2.預測期(2025-2029年):預計營業收入增長率前3年為8%,后2年為5%;凈利潤率穩定在8%(凈利潤=營業收入×8%);折舊與攤銷每年遞增5%(以2024年為基數);資本性支出為營業收入的4%;營運資金增加為營業收入增量的15%。3.永續期(2030年及以后):營業收入增長率穩定在3%,凈利潤率、折舊與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資金增加占比保持2029年水平;折現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為10%;甲公司無有息負債,權益乘數為1.5(資產=1.5×權益),無優先股。要求:(1)計算2025-2029年各年的企業自由現金流量(FCFF)。(2)計算永續期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3)計算企業整體價值及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假設非經營性資產價值為500萬元,溢余資產價值為300萬元,無帶息負債)。答案及解析:(1)2025-2029年FCFF計算(FCFF=凈利潤+折舊與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資金增加)-2025年:營業收入=10000×(1+8%)=10800萬元凈利潤=10800×8%=864萬元折舊與攤銷=250×(1+5%)=262.5萬元資本性支出=10800×4%=432萬元營運資金增加=(10800-10000)×15%=120萬元FCFF=864+262.5-432-120=574.5萬元-2026年:營業收入=10800×(1+8%)=11664萬元凈利潤=11664×8%=933.12萬元折舊與攤銷=262.5×(1+5%)=275.625萬元資本性支出=11664×4%=466.56萬元營運資金增加=(11664-10800)×15%=129.6萬元FCFF=933.12+275.625-466.56-129.6=612.585萬元-2027年:營業收入=11664×(1+8%)=12597.12萬元凈利潤=12597.12×8%=1007.77萬元折舊與攤銷=275.625×(1+5%)=289.406萬元資本性支出=12597.12×4%=503.885萬元營運資金增加=(12597.12-11664)×15%=140萬元(取整)FCFF=1007.77+289.406-503.885-140≈653.29萬元-2028年(增長率5%):營業收入=12597.12×(1+5%)=13226萬元(取整)凈利潤=13226×8%=1058.08萬元折舊與攤銷=289.406×(1+5%)=303.876萬元資本性支出=13226×4%=529.04萬元營運資金增加=(13226-12597.12)×15%≈94.33萬元FCFF=1058.08+303.876-529.04-94.33≈738.6萬元-2029年(增長率5%):營業收入=13226×(1+5%)=13887.3萬元凈利潤=13887.3×8%=1110.98萬元折舊與攤銷=303.876×(1+5%)=319.07萬元資本性支出=13887.3×4%=555.49萬元營運資金增加=(13887.3-13226)×15%≈99.2萬元FCFF=1110.98+319.07-555.49-99.2≈775.36萬元(2)永續期FCFF現值計算:2030年營業收入=13887.3×(1+3%)=14203.92萬元凈利潤=14203.92×8%=1136.31萬元折舊與攤銷=319.07×(1+5%)=335.02萬元(注:題目假設折舊占比保持2029年水平,實際應按永續期增長率3%調整,但題目說明“占比保持2029年水平”,故折舊與攤銷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率=3%,即319.07×(1+3%)=328.64萬元,此處可能存在理解差異,按題目“占比保持”應為與營業收入同比例增長)資本性支出=14203.92×4%=568.16萬元(占比4%保持)營運資金增加=(14203.92-13887.3)×15%=316.62×15%≈47.49萬元(永續期營運資金增加=營業收入增量×15%,增量=13887.3×3%=416.62萬元,故營運資金增加=416.62×15%≈62.49萬元)修正后2030年FCFF=1136.31+328.64(折舊)-568.16(資本性支出)-62.49(營運資金增加)≈834.30萬元永續期現值=834.30/(10%-3%)×(1/(1+10%)?)=834.30/0.07×0.6209≈834.30×8.87×0.6209≈4600萬元(精確計算:834.30/0.07=11918.57;11918.57×0.6209≈7400萬元,可能前期假設誤差,需按嚴格步驟)(3)企業整體價值=2025-2029年FCFF現值+永續期現值+非經營性資產+溢余資產2025年現值=574.5/(1.1)=522.27萬元2026年現值=612.585/(1.1)2≈506.27萬元2027年現值=653.29/(1.1)3≈490.53萬元2028年現值=738.6/(1.1)?≈504.47萬元2029年現值=775.36/(1.1)?≈481.67萬元預測期現值合計≈522.27+506.27+490.53+504.47+481.67≈2505.21萬元永續期現值=775.36×(1+3%)/(10%-3%)/(1.1)?=775.36×1.03/0.07×0.6209≈775.36×14.714×0.6209≈775.36×9.13≈7083萬元(更準確:775.36×1.03=798.62;798.62/0.07=11408.86;11408.86×0.6209≈7083萬元)企業整體價值=2505.21+7083+500+300=10388.21萬元股東全部權益價值=企業整體價值-帶息負債=10388.21-0=10388.21萬元(二)不動產評估案例某城市核心區有一棟5層商業樓(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面積5000㎡(每層1000㎡),土地使用權剩余年限40年(評估基準日為2024年12月31日)。該樓1-2層為商鋪(出租,月租金150元/㎡,空置率5%,運營費用率30%),3-5層為辦公(出租,月租金80元/㎡,空置率8%,運營費用率25%)。當地商業用地還原利率為8%,建筑物還原利率為10%,土地資本化率=7%(土地剩余使用年限40年,P/A,7%,40=13.33)。要求:(1)計算該商業樓年凈收益(按客觀收益測算)。(2)采用剩余法評估土地價值(假設建筑物價值為3000萬元,經濟壽命60年,已使用10年,殘值率0)。答案及解析:(1)年凈收益計算:-1-2層商鋪年有效毛收入=2×1000×150×12×(1-5%)=2×1000×150×12×0.95=342萬元商鋪年運營費用=342×30%=102.6萬元商鋪年凈收益=342-102.6=239.4萬元-3-5層辦公年有效毛收入=3×1000×80×12×(1-8%)=3×1000×80×12×0.92=264.96萬元辦公年運營費用=264.96×25%=66.24萬元辦公年凈收益=264.96-66.24=198.72萬元總年凈收益=239.4+198.72=438.12萬元(2)剩余法評估土地價值(公式:土地價值=(房地產凈收益-建筑物凈收益)/土地資本化率)-建筑物年折舊額=3000/(60-10)=60萬元(經濟壽命60年,已使用10年,剩余50年)-建筑物年凈收益=建筑物現值×建筑物還原利率=(3000-60×10)×10%=2400×10%=240萬元(注:建筑物現值=3000-已提折舊=3000-(3000/60)×10=2500萬元,正確折舊計算應為3000/60=50萬元/年,已使用10年折舊500萬元,現值2500萬元;建筑物年凈收益=2500×10%=250萬元)修正后:建筑物現值=3000-(3000/60)×10=2500萬元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