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5258-2023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_第1頁
DB37∕T 5258-2023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_第2頁
DB37∕T 5258-2023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_第3頁
DB37∕T 5258-2023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_第4頁
DB37∕T 5258-2023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DB37/T5258-2023JXXXX-202X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

TechnicalStandardofRockeryEngineering

2023-10-10發布2023-12-01實施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發布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1-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

假山工程技術標準

TechnicalStandardofRockeryEngineering

DB37/T5258-2023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備案號:JXXXX-202X

主編部門: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批準部門: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施行日期:2023年12月01日

2023濟南

-2-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公告

2023年第10號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關于批準發布《基坑工程鑒定與加固技術標

準》等18項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的公告

《基坑工程鑒定與加固技術標準》《巖石耐磨性鋼針法試

驗規程》《水泥土檢測技術標準》《民用地下空間裝配式建筑

評價標準》《裝配式空心板疊合剪力墻結構技術規程》《假山

工程技術標準》《健康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材評價標準》

《裝配式混凝土樓梯應用技術標準》《地下成孔成槽質量檢測

技術標準》《民用建筑氡檢測與防治技術標準》《民用建筑工

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智慧燈桿工程建設標準》《城市

道路混凝土箱涵技術標準》《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設計標準》

《鋼絲網架(片)板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體系應用技術標準》

-3-

《海水淡化水納入城市供水系統水質安全保障技術標準》和

《市政基礎設施巖土工程勘察標準》等18項山東省工程建設標

準,業經審定通過,批準為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現予以發布,

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原《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

控制規程》DB37/T5120-2018、《IPS現澆混凝土剪力墻自保

溫體系應用技術規程》DBJ/T14-088-2012同時廢止。

以上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

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

附件: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發布名單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10日

-4-

附件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發布名單

序號標準名稱標準編號主編單位

《基坑工程鑒定與加固技術標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1DB37/T5253-2023

準》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巖石耐磨性鋼針法試驗規山東建投工程檢測鑒定有限公司

2DB37/T5254-2023

程》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3《水泥土檢測技術標準》DB37/T5255-2023

濱州市誠信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民用地下空間裝配式建筑評

4DB37/T5256-2023濟南市人防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

價標準》

公司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裝配式空心板疊合剪力墻結

5DB37/T5257-2023山東省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有

構技術規程》

限公司

-5-

6《假山工程技術標準》DB37/T5258-2023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7《健康建筑評價標準》DB37/T5259-2023

山東大衛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8《綠色建材評價標準》DB37/T5260-2023

青島北苑環保建材有限公司

《裝配式混凝土樓梯應用技術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9DB37/T5261-2023

標準》山東瑞坤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地下成孔成槽質量檢測技術山東魯勘集團有限公司

10DB37/T5262-2023

標準》山東建筑大學

《民用建筑氡檢測與防治技術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11DB37/T5263-2023

標準》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山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12DB37/T5120-2023

控制標準》濟南市工程質量與安全中心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

13《智慧燈桿工程建設標準》DB37/T5264-2023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

有限責任公司

-6-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

《城市道路混凝土箱涵技術標

14DB37/T5265-2023有限責任公司

準》

濟南黃河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隧道工程設計標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5DB37/T5266-2023

準》濟南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鋼絲網架(片)板現澆混凝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研究院

16土復合保溫體系應用技術標DB37/T5267-2023

山東省中工質量檢驗檢測有限公司

準》

青島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

《海水淡化水納入城市供水系

17DB37/T5268-2023公司

統水質安全保障技術標準》

中國海洋大學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

《市政基礎設施巖土工程勘察

18DB37/T5269-2023有限責任公司

標準》

中石化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7-

前言

按照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2022年

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魯建標字〔2022〕8號)的要求,編

制組通過廣泛調查研究,參考國內相關標準,認真總結假山工程建設實踐經驗,

并充分征求了有關單位意見,結合我省假山工程建設實際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材料、設計、施工、工程質量驗

收、工程維護、檔案管理及有關附錄。

本標準由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

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若對本標準有任何意見和建議,請寄

送至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地址:濟南市市中區馬鞍山路34號,郵

編:250000,聯系電話郵箱:yljtzgb@163.com),以供今后

修訂時參考。

主編單位: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參編單位:濟南市園林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濟南百合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員:劉運初趙曉平史作剛趙國懷劉飛

何寧李愛倩張建悅孔源曾全銀

宋敏肖鵬王東畢國棟蘆珊

吳雯雯井菁尚立朋王瑩

主要審查人員:李成趙蘭勇崔家新齊海鷹劉傳鋒

于靜李彩民陳朝霞劉明超

目次

1總則........................................................................................................................................................1

2術語........................................................................................................................................................2

3基本規定.....................................................................................................................................................3

4材料........................................................................................................................................................4

5設計.......................................................................................................................................................4

5.1基本要求..........................................................................................................................................5

5.2方案設計...........................................................................................................................................5

5.3施工圖設計.......................................................................................................................................6

6施工.......................................................................................................................................................9

6.1施工準備...........................................................................................................................................9

6.2基礎...................................................................................................................................................9

6.3掇山.................................................................................................................................................10

6.4置石.................................................................................................................................................12

6.5土石假山.........................................................................................................................................13

6.6假山組合單元.................................................................................................................................13

6.7配套水電.........................................................................................................................................14

6.8植物栽植.........................................................................................................................................15

6.9安全施工.........................................................................................................................................16

6.10環境保護.......................................................................................................................................17

7工程質量驗收............................................................................................................................................18

7.1一般規定.........................................................................................................................................18

7.2質量驗收.........................................................................................................................................18

8工程維護....................................................................................................................................................20

9檔案管理....................................................................................................................................................22

本標準用詞說明...........................................................................................................................................23

引用標準名錄...............................................................................................................................................24

附錄A...........................................................................................................................................................25

條文說明....................................................................................................................................................26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Materials......................................................................................................................................................4

5Design..........................................................................................................................................................4

5.1BasicRequirements..........................................................................................................................5

5.2SchemeDesign.................................................................................................................................5

5.3ShopDrawingDesign......................................................................................................................6

6Construction...............................................................................................................................................9

6.1ConstructionPreparation..................................................................................................................9

6.2Basic.................................................................................................................................................9

6.3MakingMountains.........................................................................................................................10

6.4StoneSetting..................................................................................................................................12

6.5EarthRockRockery.......................................................................................................................13

6.6RockeryUnit..................................................................................................................................13

6.7SupportingHydropower.................................................................................................................14

6.8PlantPlanting.................................................................................................................................15

6.9SafeConstruction...........................................................................................................................16

6.10EnvironmentalProtection...............................................................................................................17

7AcceptanceofEngineeringQuality..........................................................................................................18

7.1BasicRequirements..........................................................................................................................18

7.2QualityAcceptance..........................................................................................................................18

8EngineeringMaintenance..........................................................................................................................20

9FileManagement.......................................................................................................................................2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23

ListofQuotedStandards...............................................................................................................................24

AppendixA....................................................................................................................................................25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6

1總則

1.0.1為提高我省假山工程技術水平,規范假山工程建設標準,確保工程質量,

增強景觀藝術效果,結合工程實際制定本標準。

1.0.2本標準適用于山東省行政區域內的公園綠地、防護綠地、廣場用地、附屬

綠地及區域綠地范圍內的假山工程。

1.0.3假山工程的材料、設計、施工及驗收除應符合本標準規定外,尚應符合國

家及山東省現行有關標準規定。

1

2術語

2.0.1假山rockery

以造景游覽為主要目的,充分結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為主要

材料,以自然山水為藍本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人工再造的自然景物的通稱。

2.0.2掇山makingmountains

用自然山石掇疊成假山的工藝過程。包括選石、采運、相石、立基、堆疊中

層、結頂等工序。

2.0.3置石stonesetting

以石材布置成自然露巖景觀的造景手法。置石還可結合它的擋土、護坡和作為

種植床或器設等實用功能,用以點綴風景園林空間。

2.0.4假山瀑布rockerywaterfall

以山石為造型,出水落差在1m以上的人造景觀。

2.0.5登山道mountainneeringpath

用山石砌作的臺階或游步道。

2.0.6山石駁岸revetment

沿河、湖、池、溪流岸線,用山石自然式堆砌護岸。

2.0.7勾縫pointing

假山疊石的自然山石或其他復合材料之間的空隙,經填、塞、嵌實后進行涂

刷處理的工序。

2.0.8壁山rockerystonesfixedonawall

以定制的鐵件爬釘將自然山石固定或懸掛于墻體上的假山。

2.0.9剎墊stuffandfill

用石塊填塞山石與基面間的受力空隙。

2

3基本規定

3.0.1假山工程宜在建筑等主體工程、土方工程、地下管線工程及場地處理完成后方

可施工。

3.0.2假山工程的基礎部分應與土建工程相關的施工規程相符。

3.0.3假山工程宜選擇本地山石,合理利用廢棄石塊,保護生態環境。

3.0.4假山結構和主峰穩定性應符合抗風雪、抗震強度要求。

3

4材料

4.0.1山石種類、大小、重量、形態、紋理應依據山體結構和山石組石形式確定,按

傳統工藝相石,且應符合設計要求。

4.0.2山石挑選應符合下列規定:

1選用的山石應大小搭配,形態多變,質地一致,色澤相近,紋理統一,堅實

耐壓,表面無損傷裂縫和剝落現象。

2施工前應對現場的自然山石進行清洗,除去表面的積土和雜物,確保山石整

潔無污垢。

3山石宜顏色老舊,表面有凹凸,皺褶紋理明晰。

4宜按照設計要求選擇不同產地、不同種類的山石材料。

4.0.3孤賞石應達到景觀藝術要求。

4

5設計

5.1基本要求

5.1.1假山設計應繼承傳統技法,融合新技術、新材料及新工藝,積極創新不同形

式。

5.1.2假山設計可借鑒山水畫構圖章法,吸納詩詞等對山水景點布局與形態的描

寫。

5.1.3假山設計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風格風貌、顏色質感應與建筑環境協調一

致。

5.1.4假山設計應充分利用現有地貌、建(構)筑物及植被,體現景點特色。

5.1.5假山設計應滿足荷載以及抗震、抗風雪的強度要求,具有足夠的安全性。

5.1.6屋頂、車庫頂板等處設置假山時,必須滿足屋頂、車庫頂板等荷載要求。

5.1.7假山設計應包括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

5.1.8假山設計應與施工緊密配合,現場推敲假山造型、尺度及比例。

5.2方案設計

5.2.1假山布局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地下建筑和地下管線情況,根據荷載要求,進行合理

選址。

2設計前應仔細勘查現場,選擇適宜的石料種類。

3根據場地范圍確定山石假山形態和體量。

5.2.2方案設計圖繪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方案現狀圖繪制應勘察設計區域的環境及場地條件,在平面圖上標出地

形、古樹名木、地下管線等限制地物。

2方案平面圖繪制應標注清楚山體主峰、次峰、配峰、出水口位置、組合布

局、分層輪廓,山體附屬建筑和主要配置苗木名稱與規格。

3方案立面圖繪制應以底面為基線,應標注清楚山體主峰、次峰、配峰、出

水口位置、分層分體形態與標高。

5

4方案效果可用數字模型圖、手繪圖等形式展示,圖面應配有可作對比和參

照的地形、地物。中、大型假山宜用模型展示效果。

5方案說明應包括現狀分析、設計思路、假山主次體布局、山體架構和附屬

建(構)筑物設置,山石和其他各類材料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以及水電配套與植

物栽植要點。

6圖紙的版式與編排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風景園林制圖標準》CJJ/T67中的

相關規定。

5.2.3假山配套水電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電設計應依據假山設計因地制宜布置水景、照明。

2水景用水宜循環使用。采用循環系統的補充水量應根據蒸發、飄失、滲漏、

排污等損失確定。

3水泵選擇應依據設計瀑布水量、流速和實際提升高度確定,并考慮系統所有

的水頭損失。

4假山水體的水下照明應注意光源的色彩變化,照明方式應與周邊環境協調。

5.2.4假山植物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植物栽植應襯托假山、豐富層次、烘托氣勢,融入整體環境。

2主面間的植物栽植應顯露石體脈絡,利用植物與石體在形態及質感上的對比

增強觀賞效果。

3山體背景植物栽植應與周圍樹木融合,留出遠近樹冠梯度層次。

4山體及周邊植物栽植應有利于提升整體觀賞效果。

5.3施工圖設計

5.3.1假山施工圖應包括設計說明、放線定位、豎向設計、假山平面圖、立面圖、

剖面圖、結構圖、水電圖和植物種植圖及詳圖等。

5.3.2假山與地下管線及架空管線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工程管

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中的相關規定。

5.3.3假山施工平面、立面、剖面和詳圖編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6

1平面圖應根據假山方案優化假山總體布局。

2立面圖應根據假山施工平面圖顯示峰、壁主次體的豎向疊層與橫向延伸的架

構形態,標明尺寸與標高。

3剖面圖應標明假山架構內各層表面山石與內層山石的接靠方式,山石倚墻、

山體內部中空或存在洞道的,應用剖面表示具體構造。

4詳圖應標注局部構造的做法、尺寸及使用的材料,附必要說明。

5.3.4假山結構施工圖編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地基基礎結構承載力和穩定性應經過驗算,具備足夠的安全性,并采取

合理的地基加固措施。

2基礎結構圖應標注基礎剖面各結構層做法和尺寸。

3山石假山架構,應以剖面顯示底段、上段、頂段山石拼合與疊接的體態。

4疊石體貼包墻、柱,應繪制剖面圖、節點詳圖,標明疊石體與墻、柱及壁面

的連接方式。

5.3.5假山水電施工圖編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氣施工圖應包含燈光設計、電氣設備布置。

2假山跌水系統應有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水泵選擇、流量應滿足水景設計效

果,景觀用水水質應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

GB/T18921中的相關規定。

3跌水平臺處應設置補充水管、溢水管、泄水管等管道,周圍宜設排水設施。

4泵房位置應設于隱蔽的通風防潮處,易于檢修且偏離游賞點。

5潛水泵宜選用污水泵,潛水泵井尺寸應方便檢修,潛水泵電纜應采用防水型

電纜,控制開關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

5.3.6假山植物種植施工圖編制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在方案基礎上根據假山施工圖優化植物種植設計,注意遮擋水電管線。

2植物種植宜依據假山場景選擇符合意境需求的植物品種。石體間的植物宜根

據石體形態選擇,喬木宜為叢生樹或虬枝獨樹類,灌木宜為小葉密聚或疏枝通透

類,地被宜為匍匐與攀緣類植物。

7

3種植施工圖的苗木表應注明苗木規格、數量及形態要求。

8

6施工

6.1施工準備

6.1.1假山工程施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方案,特大型假山應經專家論證后方可施工。

6.1.2假山施工前,施工單位應勘查現場,了解假山所在場地的地形、地貌、地下水

位、周邊交通條件、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等。

6.1.3施工時應與已有建(構)筑物保持一定的距離,當緊鄰建(構)筑物時,應保

證不影響其地基基礎及上部結構的安全。

6.1.4屋頂、車庫頂板等處設置假山時,施工中材料堆放、大型施工機械停放、假山

完成后必須滿足屋頂、車庫頂板等荷載要求。

6.1.5假山或在重要位置堆砌的峰石、瀑布,根據需要制作模型,經評審后再進行施

工。

6.1.6施工前應按照工程總平面圖或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現場高程控制點及坐標控制

點,建立工程測量控制網,并根據工程測量控制網進行測量放線。

6.1.7施工前應按照設計要求準備山石材料。

6.2基礎

6.2.1假山地基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槽開挖前,應依據設計圖測量和復核地基的平面位置與標高。

2基槽開挖后應及時組織驗槽,避免遭雨水淋濕與浸泡。

3地基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必須采取措施增強地基承載力,達到設

計要求后方可施工。處理地基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地基基礎通

用規范》GB55003的相關規定。

4假山設置在既有建(構)筑物頂部的,應根據設計要求對施工方案進行荷載

驗算。

6.2.2假山基礎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礎層施工應在地基驗收完成后進行。

2基礎各結構層所采用的材料品種、規格、質量、厚度、標高和平整度等應符

9

合設計要求。

3假山基礎承載力應大于山石總荷載的1.5倍;基礎應低于地平面30cm,其面

積應大于假山底面積,外沿寬出50cm。

4假山設在陸地上,應選用C20以上混凝土制作基礎;假山設在水中,應選用

C25混凝土或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漿砌石塊制作基礎。根據不同地勢、地質有特

殊要求的可做特殊處理。

6.3掇山

6.3.1傳統掇山技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掇山技法有安、連、接、斗、挎、拼、劍、卡、垂、挑、疊、豎、撐等,在

施工操作中應注意因地制宜,靈活應用。

2安石宜突出巧和形,石塊放置要穩定、牢固。

3連石之間宜大小不同、高低錯落、橫豎結合。石與石之間應根據石塊的形

態、輪廓、棱角和方向采用不同的連接方式,不應平直連接。

4山石之間的豎向銜接應紋理溝通,并保證對接點的牢固。

5斗宜用豎向造型石進行疊置,在兩個不同的山石上部宜用上凸下凹的山石壓

頂。

6挎石固定宜用上層疊壓、茬口咬合等方法,必要時加鋼絲纏繞固定。

7山石之間相拼應輪廓吻合、脈絡相通、色澤紋理相同,連接面之間轉勢過渡

要自然。

8劍石宜單獨布景,渲染挺拔雄偉的石景氣氛,地下部分必須有足夠的長度以

保證穩定。

9卡石兩側應有點與被卡石面卡緊,輔助剎墊處理要穩固。

10垂石放置時應穩固連接石塊,垂石重量應小于連石重量,支撐須在水泥砂

漿膠結達到終凝后拆除。

11橫挑石應無斷裂縫且質地堅固,每層出挑長度宜為山石的1/3。

12疊石應水平層狀明顯,與疊山層次整體紋理一致。

10

13豎石應保證底部平穩,組石之間拼接細膩,多留自然縫隙。

14撐石宜選取合適的支撐點,加撐后在外觀上形成脈絡相連的整體。

6.3.2假山底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底層施工應在基礎、水電管線預埋完成并通過驗收后進行。

2底層山石應明確主峰、次峰、配峰、巖壁瀑布和登山道,以及山洞通道位

置,安裝時應做到統籌向背、曲折錯落、斷續相間、連接互咬。

3底層外置石應與內置石擠靠咬合,內置石應高于外置石。外置石應與內置鋼

筋混凝土結構體表面抵貼,與預留外露鋼筋鉤搭。

4底層石材應堅實、耐壓,以橫置為主,不得采用風化石塊。

5底層山石上部應找平,塞墊應平整穩固。

6.3.3假山中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上下層山石之間應錯縫疊壓、擺放穩固、紋理統一。

2山石堆疊要保持重心穩定,結構承重用石材應有足夠的強度。

3山體最外側峰石底部應灌注1:2水泥砂漿,每塊山石的剎石不應少于4個受

力點,剎石不應外漏。

4中層內、外置石的靠合要求與底層相同,內置石應高于外置石或不低于外置

石高度的1/2。

5橫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不少于懸挑重量的2倍,壓腳石應確保牢固,粘結

材料應滿足強度要求。

6疊石或置石放置時,最佳觀賞面應朝向主要視線方向,確保觀賞性、整體性

和穩定性。

7各類輔助加固構件的承載力和數量應保證達到山體的結構安全及藝術效果要

求,鐵件表面應做防銹處理。

8山石的外形藝術處理應做到石不宜雜、紋不宜亂、塊不宜勻、縫不宜多,形

態自然完整,紋理自然流暢。

6.3.4假山頂層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頂層山石宜選用體量較大、輪廓和體態富有特色的山石。

11

2頂層施工應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上而下分層作業。嚴禁在未達到要求的

強度前施工,影響膠結料強度。

3頂層山石堆疊時應順應山體氣勢和形態,與中段山體構成穩定重心。

4頂層山石應主、次、賓布局合理,錯落有致。

5頂部管線、水路、孔洞應預埋、預留,事后不得穿鑿。

6.3.5壁山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壁峰不宜過厚,與墻體脫離部分應有可靠的排水措施。

2墻體內應預埋鐵件鉤托石塊,保證穩固。

6.3.6構造層有明確設計要求的應按設計圖紙施工,無明確要求的,宜符合下列規

定:

1山石堆疊到一層大山石或兩層小山石高度時應設一道鋼筋混凝土構造層。

2混凝土強度宜用C30以上的商品混凝土,構造層混凝土不得外露于山體。

6.3.7勾縫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山石與山石擠靠咬合出現的縫隙,應先填塞、連接、嵌實。

2勾縫的水泥砂漿應按1:2的比例配制。

3勾縫材料色澤應與山石材料相近。

4勾縫應做到自然平整、無遺漏。

5明縫寬度不宜超過20mm,暗縫應凹入石面15mm~20mm。

6勾縫24h后應進行噴水養護。

7一般水平向宜勾明縫,在需要時將豎縫勾成暗縫。

6.4置石

6.4.1置石工程應符合下列規定:

1置石基礎應穩固,埋入土中不少于5cm。

2置石石材、石種應統一,仿效自然形態,整體協調。

3置石有特置、對置、群置、散置和山石器設等布置形式,其材質、形態、

造型應符合設計要求。

6.4.2特置山石應符合下列規定:

12

1應選擇體量較大、色彩紋理奇特、造型輪廓突出、具有動勢的山石。

2石高與觀賞距離應保持1:2~1:3之間。

3單塊高度大于120cm的山石與地坪、墻基貼接處應用混凝土窩腳,亦可采

用整形基座或坐落在自然的山石面上。

6.4.3對置、群置、散置山石應符合下列規定:

1對置山石應以兩塊山石為組合,互相呼應。

2群置山石應主從有別,搭配適宜,宜遵從石之大小、石之高低、石之間距

三不等標準。

3散置山石可分為兩種形式,一種宜主次分明,有聚有散,有斷有續,疏密

有致,層次分明,彼此呼應;另一種形式宜山石疏密相間,隨意布置成自然狀

態。

6.5土石假山

6.5.1土石假山底部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基礎宜穩固、堅實,山石不應外露,基部與土體融為一體。

2管線預埋應在堆土組石前完成。

3底層石宜銜接土坡周圍地形,并宜與排水溝槽連接。

6.5.2土石假山上部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山石應以錯退、直立和挑出方式與土坡結合,山石自重應抵擋土面、樹木根

系對石體的側面壓力。

2山石組合體量大、露出坡體土表兩層以上的,山石組合埋入土面宜連接至底

面基礎層。

3山石宜與種植穴、種植槽結合。

4土坡與山石結合應組織有序排水,防止水土流失。

6.6假山組合單元

6.6.1登山道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登山道的走向應自然,踏步鋪設應平整牢固,以自然石為最佳。

13

2踏步高度以14cm~16cm為宜,自然石臺階除外,高度不得大于25cm,寬度

不應小于30cm。

3自然石臺階可靈活設置,應保證正常行走及安全。

6.6.2山洞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山洞頂蓋石與側壁上端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cm,蓋石厚度為30cm~40cm,

長度不應大于350cm,表面不得有縱向或橫向淺細裂縫。

2山洞地坪至洞頂凈高不得低于220cm,山洞洞頂及洞壁的設置應符合現行國

家標準《園林綠化工程項目規范》GB55014中的相關規定。

3山洞側壁通風口和采光口處的鑲貼石,應防止雨水由石面浸入內部。

4山洞地面應防滑,與側壁交接處應設置排水設施。

6.6.3假山瀑布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瀑布供水管出水口應根據水流強度與流向,接彎頭、蓋壓石塊或罩鍍鋅網。

2瀑布供水管出水口與石壁跌水間應設匯水槽、池,避免水流長期沖刷導致滲

漏。匯水槽、池用碎石塊徑、砂漿比例應符合設計要求。

3瀑布出水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下水形成瀑布狀,符合設計的景觀藝術效果。

4瀑布跌水不應飛濺到鋪地、園路和栽植槽。

6.6.4駁岸汀步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駁岸疊石基礎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駁岸疊石宜從最低水位線以下30cm處

開始放置。

2駁岸疊石應依據地形因地制宜,減緩雨水沖刷,同時具備防護功能。

3自然駁岸疊石應與水生植被種植槽結合,體現自然感,并與周邊環境協調。

4汀步安置應穩固、面平整。設計無要求時,汀步邊到邊距不應大于30cm,

高差不宜大于5cm。

6.7配套水電

6.7.1水電施工材料的品種和數量,應根據施工圖現場核驗購料單。

6.7.2管線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管道位置和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

14

2穿越石體管線應預留套管,不得在山石堆疊后穿鑿。

3供水管線在回土覆蓋或包封前應進行水壓試驗和管道沖洗。

4水管、套線管穿過池壁應加阻水墊圈、防水套管。

5照明及音響設備電纜、電源電壓、燈具接線應符合設計及國家、山東省現行

有關標準規定。

6.7.3管線井、蓄水池、水泵與控制箱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井、接線井、泵坑、蓄水池的標高,以及側壁磚砌體強度和底板混凝土

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管線井內不積水,滿足對應設備工作環境需求。

3控制箱和漏電保護控制開關應符合設計及國家、山東省現行有關標準規定。

6.7.4調試與運行應符合以下規定:

1調試運行前泵坑、水池和管道應沖洗,配電箱接線應標注控制系統回路。

2燈具、音響、霧噴和瀑布的調試應連續運行不少于24h。

6.8植物栽植

6.8.1植物栽植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施工中宜預留足夠的種植空間。

2假山栽植穴、槽內,喬木、灌木、地被和草坪的栽植土有效土層厚度應滿

足植物生長要求,填土表面應低于石圍表面3cm~5cm。

3植物配置表中選用的植物材料和圖紙中標注的栽植點位應在現場核對,做

到適地適苗。

6.8.2植物栽植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主體背面宜栽植大喬木,以綠量襯托山體,并注意與周圍林冠線銜

接。

2假山石體表面石穴、石窩和縫隙內,宜栽植耐旱、耐修剪的植被。

3假山石體底面地被栽植宜叢植、群植,應做到黃土不裸露。

6.8.3植物栽植后修剪應符合下列規定:

1苗木修剪應根據栽植點位和假山造型制定修剪方案,通過修剪控制或促進

15

苗木長勢,達到苗木預設形態。

2假山正、側面孤植或特選的喬灌木宜適度抽去徒長枝、交叉枝,應根據苗

木造型培育枝芽生長點。

3假山側面、背面以組團方式栽植的成叢、成群喬灌木,應維持組合形態。

4假山底層地被修剪,應依據地被習性與形態特點采用控制密度修剪、分批

修剪等多種方式,避免因重度修剪出現視覺空洞。

5匍匐與攀緣類植被修剪,應控制覆蓋石體表面的形態和面積。

6.9安全施工

6.9.1起重吊裝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工程起重吊裝作業前,應編制吊裝作業的專項施工方案,并應進行安

全技術措施交底。

2假山工程的起吊設備應滿足最大起吊半徑和最大山石重量的需要,并應制

定相應的安全操作措施。起吊機械及索具設備選擇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

工起重吊裝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276的相關要求。

3起吊作業時,應先進行試吊,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起吊。

4起吊作業期間,應有專人指揮起吊設備,起吊山石和放置點之間應通視。

5起吊設備作業半徑內嚴禁站人,并設置安全隔離設施。

6大雨、大霧、大雪及六級以上大風等天氣應停止吊裝作業。雨雪后進行吊

裝作業時,應及時清理冰雪并應采取防滑和防止地面塌陷措施。

6.9.2山石起吊、放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山石應根據石塊放置面選定重心,確定山石拴繩索位置。

2山石起吊過程應緩慢,以防滑索,繩索繞絲出現繃直拉長傾向,應立即停

止操作。

3山石落穩剎墊時,應確保起重機械帶鉤操作,脫鉤前應保證山石的穩定。

4山石放置穩固后,抽去壓在底面的起吊繩索,不得采用吊鉤強拉起吊繩

索。

5懸挑山石或多面無依靠的豎置山石,應加設臨時支撐。臨時支撐材料強度

16

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臨時支撐結構技術規范》JGJ300的相關要求。

6.9.3施工作業人員應符合下列規定:

1起重機操作人員、起重信號工、司索工等特種作業人員等必須持特種作業

操作證書上崗。嚴禁非起重機駕駛人員駕駛、操作起重機。

2施工作業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安全帽、反光背心、手套、護具等,

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3施工現場應配備專職安全員,持證上崗。安全員應現場進行監督巡查,及

時消除安全隱患。

6.10環境保護

6.10.1施工工地現場應設置圍擋、圍墻等遮擋措施。

6.10.2山石材料運輸過程中應采取防塵措施,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應設置車輛清洗

設備,施工場地、道路應采取定期灑水抑塵措施。

6.10.3施工現場宜對噪聲進行實時監測,噪聲控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

綠色施工規范》GB/T50905中的相關規定。

6.10.4夜間施工時室外照明燈應加設燈罩,光照方向應集中在施工范圍內,大型照

明燈具應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6.10.5使用非傳統水源和現場循環水時,宜根據實際情況對水質進行檢測,清洗機

具的廢水和廢油不得直接排放。

6.10.6垃圾應分類存放、并及時清運;垃圾的回收利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工程

施工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規范》GB/T50743中的相關規定。

17

7工程質量驗收

7.1一般規定

7.1.1假山工程的質量驗收,應按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單位

(子單位)工程的順序進行。假山工程的分項、分部可按照現行行業標準《園林綠

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82進行劃分。

7.1.2假山工程施工質量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還應符合工程設計文件及國家、

山東省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

7.1.3假山工程每批自然山石進場時應做檢查驗收,形成相應的檢查記錄。

7.1.4假山工程的驗收應在施工單位自行檢驗合格的基礎上進行。

7.1.5假山施工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并應形成驗

收文件。

7.2質量驗收

7.2.1假山工程質量驗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已完成工程設計文件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2所含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均驗收合格,分部、分項工程中有關結構安全和

主要使用功能的檢驗資料應完整。

3景觀效果應符合設計要求、本標準以及國家、山東省現行相關標準、規范要

求。

4由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組織預驗收發現的質量缺陷,均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并經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查驗符合要求。

7.2.2假山外觀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假山布局、標高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2假山組合不存在沉降縫,勾縫處不存在遺漏及開裂現象;假山組合形態應符

合設計要求。

3配套水電系統運行正常。

18

4苗木形態應符合設計要求,無枯枝敗葉。

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