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閱讀指導_第1頁
《人類簡史》閱讀指導_第2頁
《人類簡史》閱讀指導_第3頁
《人類簡史》閱讀指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類簡史》閱讀指導一、書籍介紹《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由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所著,首次出版于2014年。赫拉利1976年出生,在牛津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他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憑借《人類簡史》以及后續的《未來簡史》等著作,成為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在《人類簡史》中,赫拉利打破傳統歷史學框架,綜合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以獨特視角梳理了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直至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歷程,為讀者呈現了一部極具顛覆性與啟發性的人類文明史。二、主要觀點認知革命:約7萬年前,智人發生認知革命,獲得了獨特的語言能力和想象、虛構的能力。這使得智人能夠創造并相信虛構故事,如宗教、國家、貨幣等概念。憑借這種能力,智人突破了鄧巴數(150人左右的團體規模限制),實現了大規模陌生人之間的靈活合作,從而在眾多人種中脫穎而出,從食物鏈中層躍升為地球主宰。例如,標致汽車公司就是基于大家共同相信的虛構故事建立起來,人們圍繞這個虛構概念組織生產、協作運營。農業革命:大約1萬年前的農業革命,人類從狩獵采集生活轉向農耕定居。傳統觀點認為這是巨大進步,但赫拉利提出“農業革命是史上最大騙局”的觀點。表面上人類馴化了植物,實際從基因角度看,小麥等農作物通過讓人類大量種植,實現了自身基因的廣泛傳播與繁衍,人類則陷入繁重的農業勞作,生活變得更加艱辛,且因對土地的依賴,面臨更多疾病、社會不平等和生態危機等問題。同時,農業發展促使人口增長、社會分工細化、階級分化,還催生了文字,改變了人類社會結構和文化發展方向。科學革命:500年前開啟的科學革命,核心在于人類公開承認對一些重要問題的無知,這種態度激發了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力。人類開始系統地投入資源進行科學研究,不斷探索自然法則,如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等。科學與技術、資本、帝國緊密結合,帶來了物質的極大飛躍,但也導致生態崩潰、人的異化等問題。如今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在重新定義“智人”這一概念,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三、推薦理由獨特視角:打破學科壁壘,從全新的跨學科視角解讀人類歷史,顛覆傳統認知,讓讀者重新審視人類發展進程,例如對農業革命“騙局”的解讀,令人耳目一新。深度思考:引導讀者深度思考人類社會諸多現象背后的本質,如人類合作的根基、文明發展的動力與代價,以及當下科技發展對人類未來走向的影響等,激發讀者對人類命運和自身存在意義的反思。知識豐富:涵蓋大量不同學科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拓寬讀者知識面,幫助讀者構建更全面的知識體系,無論是專業學者還是普通歷史愛好者都能從中受益。語言生動:赫拉利用生動、簡潔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敘述歷史,將復雜歷史事件講述得妙趣橫生,增強了閱讀的趣味性和可讀性,讓讀者在輕松氛圍中暢游人類歷史長河。四、精彩段落“大約在135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爆炸’(BigBang)之后,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宇宙的這些基本特征,就成了‘物理學’。在這之后過了大約30萬年,物質和能量開始形成復雜的結構,稱為‘原子’,再進一步構成‘分子’。至于這些原子和分子的故事以及它們如何互動,就成了‘化學’。大約38億年前,在這個叫作地球的行星上,有些分子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特別龐大而又精細的結構,稱為‘有機體’。有機體的故事,就成了‘生物學’。到了大約7萬年前,一些屬于‘智人’(Homosapiens)這一物種的生物,開始創造出更復雜的架構,稱為‘文化’。而這些人類文化繼續發展,就成了‘歷史學’。”“農業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爭議的事件。有些人認為這讓人類邁向繁榮和進步,也有人認為這條路終將導致滅亡。對后者來說,農業革命是個轉折點,讓智人拋下了與自然緊緊相連的共生關系,大步走向貪婪,自外于這個世界。但不管這條路的盡頭為何,現在都已經無法回頭。進入農業社會之后,人口得以急遽增加,任何一個復雜的農業社會想回到狩獵和采集的生活,就只有崩潰一途。大約在公元前10000年、進入農業時代的前夕,地球上采集者的人口大約有500萬到800萬。而到了公元1世紀,這個人數只剩下一兩百萬(主要在澳大利亞、美洲和非洲),相較于農業人口已達2.5億,無疑是遠遠瞠乎其后。”“我們以為自己馴化了植物,但其實是植物馴化了我們。如果我們用小麥的觀點來看看農業革命這件事,在1萬年前,小麥也不過就是許多野草當中的一種,只出現在中東一個很小的地區。但就在短短1000年內,小麥突然就傳遍了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標準,而根據這個標準,小麥可以說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以北美大平原為例,1萬年前完全沒有小麥的身影,但現在卻有大片麥田波浪起伏,幾百公里內完全沒有其他植物。小麥在全球總共占據大約225萬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積,快有英國的10倍大小。究竟,這種野草是怎么從無足輕重變成無所不在?小麥的秘訣就在于操縱智人、為其所用。智人這種猿類,原本靠著狩獵和采集過著頗為舒適的生活,直到大約1萬年前,才開始投入越來越多的精力來培育小麥。而在接下來的幾千年間,全球許多地方的人類都開始種起小麥,從早到晚只忙這件事就已經焦頭爛額。種小麥可不容易,照顧起來處處麻煩。第一,小麥不喜歡大小石頭,所以智人得把田地里的石頭撿干凈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第二,小麥不喜歡與其他植物分享空間、水和養分,所以我們看到男男女女在烈日下整天除草。第三,小麥會得病,所以智人得幫忙驅蟲防病。第四,不論是蝗蟲還是兔子,都不排斥飽嘗一頓小麥大餐,但小麥完全無力抵抗,所以農民又不得不守衛保護。最后,小麥會渴,所以人類得從涌泉或溪流大老遠把水引來,為它止渴;小麥也會餓,所以智人甚至得收集動物糞便,用來滋養小麥生長的土地。”“過去的嘗試告訴我們,至少就工程師的能力而言,人很難抵抗誘惑。例如巧克力、香煙和電視等令人成癮的物質,就握有巨大的經濟力量。如果哪天出現一項技術,能讓我們一嘗永生或超人類的滋味,必然吸引大量人類愿意一試——只要一試,自然就成癮了。到那個時候,要再喊停就難了。”“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后看來無可避免的事,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直到今天,情況仍是如此。我們已經走出全球經濟危機了嗎?還是前面還有更大的打擊?中國會不會繼續成長、成為全球第一的超級大國?美國會不會喪失霸主地位?一神論基本教義派是會成為全球未來的風潮,又或不過是地方的小騷動,在未來不值一哂?我們走向的是生態的災難、還是科技的天堂?以上所有結果背后都有一套很完整的論述,但我們就是無法確定何者將成真。但如果過了幾十年后再回顧,我們就會覺得答案真是太明顯了。”五、小測試(一)選擇題智人能夠實現大規模陌生人合作的關鍵原因是()A.強大的個體力量B.先進的工具制造C.獨特的語言與虛構故事能力D.發達的農業生產赫拉利認為農業革命對人類來說()A.完全是積極進步,讓人類走向繁榮B.是一場災難,沒有任何積極意義C.是最大騙局,雖然帶來一些改變但也讓人類陷入困境D.只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普通階段,沒有特別影響科學革命能夠蓬勃發展的獨特之處在于()A.人類對已有知識的充分掌握B.公開承認對重要問題的無知,激發求知欲C.國家大量資金投入D.宗教對科學的支持下列哪種現象不是認知革命帶來的結果()A.智人戰勝其他古代人種B.人類社會出現階級分化C.人類能夠講述傳說、神話D.出現大規模陌生人之間的合作關于人類歷史發展,赫拉利認為()A.人類發展是線性上升,越來越美好的過程B.人類發展伴隨著諸多問題,未來充滿不確定性C.人類已經到達發展的巔峰,未來不會有大變化D.人類發展主要受自然環境影響,自身能動性作用不大(二)判斷題認知革命發生在大約1萬年前。()農業革命后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愜意。()科學革命使得人類不再面臨任何生存挑戰。()人類是憑借個體的強壯和敏捷成為地球主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