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步行功能訓練概述步行功能訓練CONTENTS目錄1基本概念2步行周期3步態分析PART01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步行功能訓練通過特定訓練方法,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步行穩定性及舒適度。目標:恢復步行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一、基本概念步態人在自然條件下移動身體,交替邁出腳步的姿態。基本要素:步行周期、步長、步寬、步頻。PART02步行周期二、步行周期步行周期(GaitCycle)完成一個完整步行過程所需要的時間。一條腿向前邁步足跟著地時起,到該足跟再次著地時之間的時間。二、正常步行周期分為支撐相和擺動相支撐相分期:足跟著地、全足底著地、支撐相中期、足跟離地、足趾離地。擺動相分期:擺動初期、擺動中期、擺動末期。二、步行周期中的肌肉活動肌肉收縮是人體活動的動力基礎因素。步行控制與肌肉收縮和關節運動具有復雜的關聯。肌肉活動具有步行速度及環境依賴性。步態異常與肌肉活動的異常通常有密切關聯。二、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關節角度變化PART03步態分析三、步態分析步態分析(GaitAnalysisGA)利用力學概念和已掌握的人體解剖、生理學知識對人體行走功能的狀態進行客觀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為臨床及康復治療進行有益的指導和療效評價。分為臨床分析和實驗室分析。三、步態分析臨床分析包括觀察法和測量法。觀察法為定性分析,采用目測的方法獲得資料后分析。測量法是一種簡單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足印法測定時間、距離參數。三、步態分析觀察法主要包括了解病史、體格檢查、步態觀察及觀察評價。采用自然步態,從前面觀、側面觀和后面觀觀察全身姿態和步態,從步行節律、穩定性、流暢性、對稱性、重心偏移等角度觀察。觀察分析順序遵循由遠端至近端觀察、按步行周期順序觀察。三、步態分析測量法(足印法)受試者足底涂上白色粉末,在4-6m的通道上行走,記錄步行時間參數和距離。記錄并計算平均步行時間、左右步長、步寬、足偏角、步速、步幅及步頻。每一次測量至少包括6個步行周期。三、步態分析實驗室分析三維步態分析是現代實驗室常用步態分析系統。組成:攝像機、反光標記點、測力臺、表面肌電圖、計算機分析系統。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SUMMARY小結01步行功能訓練步態、步長、步幅、步寬、足偏角02步態周期擺動相、支撐相、周期中關節角度變化03步態分析觀察法、足印法、實驗室分析思考/THINK01什么是步行周期?02步行周期包括哪些時段,這些時段不同關節分別做什么運動?03分析步態有哪些方法?步行功能訓練引入/INTRODUCECONTENTS目錄1步行的條件2步行訓練方法PART01步行的條件一、步行的條件肌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肌張力均衡感覺功能及空間認知功能中樞控制PART02步行訓練方法二、步行訓練方法步行前的基礎訓練01步行分解訓練02室內步行訓練03社區性步行訓練04減重及機器人輔助步行訓練05二、步行訓練方法(一)步行前的基礎訓練1.體位適應性訓練2.核心控制訓練3.肌力訓練4.關節活動度訓練5.平衡訓練6.協調訓練7.感覺訓練二、步行訓練方法(二)步行分解訓練1.單腿負重2.靠墻伸髖→離墻站立3.患腿上下臺階(患腿先上,健腿先下)4.患腿支撐伸髖站立,健腿跨越障礙5.靠墻伸髖踏步6.側方邁步、原地邁步二、步行訓練方法(三)室內步行訓練1.平行杠內訓練2.助行器步行訓練3.腋拐步行訓練(1)拖地步行(2)擺至步(3)擺過步(最快)(4)四點步行(最穩固)(5)三點步行(6)兩點步行4.使用手杖的步行訓練二、步行訓練方法(三)室內步行訓練注意事項1.注意患者安全;2.選擇輔助器具;3.高度調整腋拐:腋托高度是從患者的腋前襞到足外側15cm處地面的距離或腋前襞垂直到地面的距離再加5cm,把手高度為伸腕握住把手時,肘部呈30°屈曲,或手柄與股骨大轉子持平。手杖與助行器:手柄高度與與股骨大轉子或橈骨莖突同高。二、步行訓練方法(三)室內步行訓練注意事項4.防止臂叢神經損傷5.拐杖的選擇當患側下肢支撐力<體重的50%時,不宜使用單腋拐;患側下肢支撐力<體重的90%時,不宜使用手杖;雙下肢支撐力總和<體重的100%時,不宜使用助行架。二、步行訓練方法(四)社區性步行訓練環境適應性訓練過馬路超市購物乘坐交通工具二、步行訓練方法注意事項注意安全,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四)社區性步行訓練專人保護,治療師應站在患者的患側患者必須具有他動態平衡能力循序漸進,逐步延長步行的距離和速度先選較平整路面,逐漸到較復雜的路面行走所有實用技術應先在治療室內進行模擬訓練,待熟練后再到實際環中訓練二、步行訓練方法(五)減重及機器人輔助步行訓練隨著臨床發展的需要,現代康復生物工程學迅速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懸吊治療應用于臨床,近年來,康復機器人也已介入臨床,成為當今國際上的又一大研究熱點。SUMMARY小結01步行的條件肌力、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及肌張力均衡、感覺功能及空間認知功能、中樞控制。02步行訓練方法步行前的基礎訓練、步行分解訓練、室內步行訓練、社區性步行訓練、減重及機器人輔助步行訓練。思考/THINK01正常的步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02室內步行訓練的方式有哪些?03腋拐的高度如何調整?2.偏癱患者的體位轉移患者,男性,45歲,因車禍受傷后出現左側肢體癱瘓。受傷后,患者立即被送往醫院進行急救。經診斷,患者頸椎第五節骨折,合并神經受損。經過手術治療后,患者頸椎骨折得到穩定,但左側肢體仍然癱瘓。案例:CONTENTS目錄1床上轉移活動2坐位與立位間的轉移3床與輪椅的轉移PART01床上轉移活動一、床上轉移活動(一)床上翻身(1)從仰臥位到患側臥位(2)從仰臥位到健側臥位一、床上轉移活動(二)床上臥位移動一、床上轉移活動(三)臥位到床邊坐位(1)獨立從健側坐起(2)獨立從患側坐起PART02坐位與立位的轉移二、坐位與立位的轉移(一)由坐位到立位二、坐位與立位的轉移(二)由立位到坐位PART03床與輪椅間的轉移三、床與輪椅間的轉移(一)由床到輪椅三、床與輪椅間的轉移(二)由輪椅到床三、床與輪椅間的轉移(二)由輪椅到床SUMMARY小結01偏癱患者體位轉移體位轉移的操作步驟、操作要點思考/THINK01偏癱患者體外轉移的基本要求?02體位轉移的操作要點?3.常見異常步態的矯治大家在生活中肯定見到過有人走路的時候腳像在畫圈一樣,是什么原因呢?大家能對他進行矯治嗎?CONTENTS目錄1常見的異常步態2常見的異常步態的矯治訓練PART01常見的異常步態一、常見的異常步態(一)中樞性損傷足內翻足外翻中樞性損傷導致足內翻骨骼發育尚未成熟的兒童或年輕患者易足外翻一、常見的異常步態(二)拮抗肌協調障礙足下垂膝過伸一、常見的異常步態(三)單純肌無力臀大肌無力臀中肌無力踝背屈肌無力一、常見的異常步態(四)病變特征性步態
偏癱步態帕金森步態剪刀步態PART02常見異常步態的矯治二、常見異常步態的矯治(一)剪刀步態矯治
牽伸內收肌群臀中肌肌力訓練
神經生理學治療技術步行訓練時足夠的步寬二、常見異常步態的矯治(二)偏癱步態矯治
步行分解訓練膝關節屈伸控制訓練退上退下臺階訓練各肌群牽伸二、常見異常步態的矯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高考改革對數學課程標準的啟示心得體會
- 三年級足球冬季訓練計劃
- 消防救援跌落墜床應急方案流程
- 施工員安全監督職責
- 分管教育教學副校長學科建設推進計劃
- 醫療設備維護工作進度安排及保證措施
- 新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安排及計劃
-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防護措施
- 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上冊單元復習計劃
- 農牧業企業安全教育培訓計劃
- 期末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四年級下冊數學北師大版
- 《客艙安全與應急處置》-課件:火災的基礎知識
- 第一章有理數單元測試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上冊
- GB 270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鮮(凍)畜、禽產品
-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課件
- 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培訓課件
- NB∕T 10731-2021 煤礦井下防水密閉墻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
- 《干部履歷表》(1999版電子版)
- 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模板)
- 巨量引擎O-5A人群資產經營方法論
- 置信度-可靠度-存活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