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_第1頁
新昌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_第2頁
新昌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_第3頁
新昌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_第4頁
新昌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三五”時期是新昌縣與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加快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決勝階段。適應引領新常態,做出新作為,新昌縣現代服務業發展面臨新空間、新機遇與新任務。本規劃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服務業強縣(市、區)培育工作的通知》(浙政發﹝2015﹞46號)相關要求,根據《新昌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是未來5年加快推進新昌縣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期限為2016—2020年,規劃范圍覆蓋新昌縣縣域。一、發展基礎和機遇“十二五”時期,新昌縣服務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形成了具有新昌特色的新優勢和新亮點?!笆濉睍r期,努力實現服務業發展新突破,為新昌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一)“十二五”服務業發展取得較大進展新昌縣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精神,著力發展以旅游、科技、商貿為引領的服務經濟,全縣服務業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1.服務經濟持續壯大,鞏固增強經濟轉型新優勢?!笆濉币詠?,新昌縣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9%,高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2015年,全縣服務業增加值達148.9億元,占GDP比重43.1%,比2010年提高了5.8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達8.75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的31.3%,比2010年提高5.8個百分點;實現服務業稅收收入17.1億元,占全部稅收收入的34.9%,比2010年提高11個百分點。2.服務業結構優化提升,加快形成旅游、科技等新亮點?!笆濉睍r期,傳統商貿業發展穩中有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4%,至2015年實現140.09億元。旅游度假、科技服務、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特色服務業蓬勃發展。扶持旅游二次創業,積極創建大佛寺文化旅游區國家5A級景區,成功創建天姥山·十里潛溪省級旅游度假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縣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5.2%,2015年末達到86.9億元。建成農村淘寶運營中心和88個村級服務點,躋身全國電商百強縣。創建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34家,成為全國科技進步示范縣、國家科技興貿基地。信息港商務服務平臺、中國茶市—茶文化休閑旅游中心、動漫文化創意中心、國家軸承及零配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膠囊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國際物流中心等平臺相繼落成,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體系不斷完善。3.重大項目加速推進,積極構建集聚發展新格局?!笆濉睍r期,新昌縣抓住特色小鎮、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培育創建契機,加快推進各類服務業發展平臺建設,成功創建中國茶市1家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以及大佛寺休閑旅游度假區、達利絲綢世界和生物醫藥服務外包基地3家市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絲茶小鎮、藥谷養生小鎮和丹霞風情小鎮列入市級培育創建名單?!巴硕M三”、浙商回歸工程助力服務業項目落地,世貿廣場、達利商業廣場建成開業,紅星美凱龍、海洋城購物中心、和悅廣場等商貿項目建設加快,城東、城中和七星三大商圈集聚形態逐步顯現。5年累計完成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210.77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37.1%。4.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全面提升創新創業新環境。“十二五”時期,新昌縣服務業管理體制建立健全、相關政策規劃相繼完成。成立縣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和十大服務業發展推進組,全面統籌協調服務業發展工作。落實“營改增”稅制改革,財政扶持政策繼續落實和完善,切實保證資金到位,保障服務業工作順利推進。先后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新昌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以及《關于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發展若干意見》、《關于推進新昌縣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意見》等一批行業扶持政策,為全縣服務業發展提供有利環境。(二)“十三五”服務業發展迎來重大機遇“十三五”是充滿重大戰略機遇的轉型時代,新昌服務業面臨消費升級、區位優化、產業帶動、改革創新等戰略機遇。1.中國經濟進入消費崛起新階段,城鄉居民收入及消費結構提升,催生新昌服務業需求擴大機遇。全省自2011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笆濉睍r期,新昌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10.3%和11.7%,快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6個和3.0個百分點。預計“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這一趨勢將延續,居民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配地位穩步提高,促進居民對房產居住、汽車家電等現代服務消費加快增長。“十二五”時期,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4%,2015年達140.09億元。同時,居民生活方式轉變,促進醫療保健、養生度假、旅游體驗、文教娛樂等新興服務需求加快增長,進一步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2.接軌義甬舟引領開放發展新階段,高鐵高速機場保稅區加快建設,帶來新昌服務業區位優化機遇。共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綜合保稅區,有利于新昌縣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提升在新一輪開放戰略中的地位。寧波都市區建設和新嵊區域協同積極推進,城市范圍的擴大和綜合功能的優化提升,為服務業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平臺和需求空間。杭紹臺高速公路、甬金鐵路、杭紹臺高速鐵路等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的謀劃建設,新昌縣將加快進入杭州和上??焖俳煌ㄈΓ欣诔薪由虾?、杭州、寧波等都市圈及紹臺金等周邊中心城市的現代服務經濟輻射,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3.轉型升級催生二三融合聯動新階段,新昌智造呼之欲出,推動新昌服務業創新發展機遇。新昌縣制造業優勢突出,已連續3年居省工業強縣綜合考評10強,已經具有以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為特色的產業發展堅實基礎。“十三五”全縣迎來優化制造業結構,促進二三產業“雙輪驅動”和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期,催生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生產服務需求。2016年4月啟動的浙江省服務業強縣(市、區)培育工作,將新昌縣列入Ⅱ類地區,旨在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打造產業融合聯動的服務業強縣,有利于推動新昌科技中介、文創、物流、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成為新昌服務經濟新增長點。4.兩山兩美戰略開啟綠色發展新階段,山水唐詩佛教絲茶特色資源價值提升,增強新昌服務業要素支撐機遇?!笆濉睍r期,新昌縣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兩美浙江”戰略,制定實施生態興縣發展路徑,催生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較高要求。新昌縣是浙東唐詩之路、大佛之旅、茶道之源的精華所在,全縣森林覆蓋率63.8%,人文及自然景觀多達300多處,可供旅游面積120平方公里。新昌縣具有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與綠色發展的要求高度契合,有利于新昌積極發揮和深度挖掘生態人文優勢,加快拓展旅游休閑度假市場空間,推動服務業由傳統商貿向生態養生、休閑度假、人文旅游等高端服務轉型。同時,優勢特色農業加快壯大,茶葉、小京生、高山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農業與旅游市場相結合,有利于刺激旅游休閑等消費,形成服務業發展新藍海。5.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給側改革探索新階段,科技體制改革試點落地實施,強化新昌服務業政策激勵機遇。省里在新昌縣設立縣域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在政策實施、項目安排和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給予支持,形成新昌科技研發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激勵效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語境下,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和補短板,形成新昌縣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業規模及檔次的倒逼機制。國家和省市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浙江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引擎。較好的服務業發展環境,對新昌服務業招商引資形成重大利好,有利于服務業發展超越傳統模式、增強內生動力。當前新昌縣現代服務業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新昌縣服務業與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全省服務業平均水平,以及構建二三產業“雙輪驅動”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新昌縣服務業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較弱,創新能力、消費需求相對不足,影響現代服務業的要素供給和需求支撐。新昌縣人口等要素集聚度偏低,加大對農村服務業供給難度和成本,城鄉服務業發展差距較大。二、發展思路和目標未來一段時期,抓住全省服務業強縣培育工作契機,應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趨勢,明確服務業發展總體思路、戰略定位和主要目標,推動新昌服務業加速發展。(一)發展思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落實“三縣”戰略,以加快發展服務業作為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山水資源、文化底蘊、制造業基礎等組合優勢為依托,著力拓展延伸、產城聯動、梯度開發、內外并舉、城鄉統籌,重點發展旅游業、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三大領域十一類行業,優化形成“一核一帶三片多點”的服務業發展格局,積極推進“四創”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把新昌打造成為長三角知名休閑旅游目的地、浙江科技創新服務高地、山區品質生活服務標桿,為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供動力,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支撐。——拓展延伸,融合發展。以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為著力點,推進服務業多元拓展和模式創新。結合優勢制造業和特色農業轉型,剝離和延伸發展科技、物流、金融、總部等生產性服務業;結合消費市場升級,提升發展旅游、商貿等生活性服務業;結合信息經濟發展,培育“互聯網+”等新興服務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產業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服務業從主要滿足本地需求向供給國內外市場拓展?!a城聯動,優二興三。以促進產業平臺向綜合性新城區轉型為重點,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扎實推進高新區、工業園區、智能裝備小鎮等制造業平臺“優二興三”,大力引進科技研發、商務辦公、文化創意、商貿物流等服務企業入駐發展;加快建設新城區、新景區、新山區、新市鎮等宜居宜游宜業新載體新平臺,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茖W綜合保稅區選址,增強服務新嵊、輻射浙東的作用。——梯度開發,量質齊升。以長三角旅游資源供不應求為契機,大力推進新昌旅游資源梯度開發。進一步提升現有知名景區景點,充分挖掘及有序開發潛在優質資源,推動新昌旅游從分散景點向全地域全景化聯動轉型。以產業轉型升級為要求,大力推進新昌低端產業梯度轉移。進一步加快落后產能機器換人、騰籠換鳥、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促進新昌現代服務業規?;夯l展。——內外并舉,扶內引外。以培育引進服務業大企業、大項目、大平臺為手段,推動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加快與嵊州協同發展,積極對接杭州、寧波及金義都市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開放體系,促進服務業資源共享和廣泛合作。積極引入國內外著名服務業企業到新昌設立地區總部及功能總部,加強與本地企業競爭與合作,促進服務業規?;⑵放苹蛧H化發展。扶持本地服務業企業創建品牌,鼓勵對外擴張。——城鄉統籌,以城帶鄉。以區域間、城鄉間協調發展為目標,加快補齊鄉村服務業短板。構建“一核一帶三片多點”服務業空間架構,增強縣城服務業集聚輻射能力,逐步擴大服務業向農村地區的輻射延伸作用;特色化布局鄉鎮服務業,提高農村服務的覆蓋率和便利化水平。(二)發展定位著力服務業特色培育和優勢再造,增強服務業核心競爭力,打造長三角知名休閑旅游目的地、浙江科技創新服務高地、山區品質生活服務標桿,努力成為浙東靈秀、創新、宜居之縣?!L三角知名休閑旅游目的地。依托天臺、四明、會稽山脈和剡溪、沃洲湖的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多姿地貌,傳承中國山水詩山水畫的歷史淵源,以及唐詩、大佛、茶道的文化積淀,落實紹興市“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戰略,科學保護和開發新昌山水文化資源,營造越中風光奇絕、文脈鼎盛之處,重塑新昌為大眾百姓寄情山水“東南眉目”,騷人墨客詩文唱和的精神家園?!憬萍紕撔路崭叩亍R劳猩镝t藥、高端裝備制造等工業和特色農業發展優勢,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契機,進一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完善科技大市場、科技展覽廳、科技成果網等一批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和科技綜合服務能力,力爭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能力居全省各縣市前列,建設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打造全省科技體制改革示范區?!絽^品質生活服務標桿。結合山區丘陵地形特點及生態環保要求,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協調發展,提升城鄉生活服務水平。著力商貿、人居為重點的服務業發展,加快完善縣域商貿流通網絡,全面提升教育醫療體育等城鄉公共服務供給,構筑多層次商品房供應及社區服務,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的舒適度、幸福感和獲得感,打造新昌成為浙東山水田園式的生態人居福地。(三)發展目標“十三五”時期,圍繞將服務業打造成為新昌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導引擎和新興動力的總目標,努力實現以下5個具體目標,加快實現服務業轉型跨越發展。——總量規模全面擴大。服務業增長速度略快于GDP增長速度和工業增長速度,服務業總量規模基本與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建設相匹配。全縣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左右,2020年達到230億元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6%左右;服務業從業人員達9.5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3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0億元?!厣珒瀯萑嫣嵘?。新昌縣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加快,科創服務、現代物流、商務經濟、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等成為新增長點;旅游業優勢更加突出;健康、商貿、文創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至2020年,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180億元以上,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80%左右?!臻g集聚全面增強。縣域“一核一帶三片多點”服務業整體發展格局基本定型,縣城集聚輻射功能進一步增強,農村服務網絡逐步完善。生命健康休閑帶、南明及七星街道兩大現代商貿發展圈初具雛形,特色小鎮、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服務業重大平臺加快建設?!l展環境全面優化。全面落實全國及省市支持服務業發展各項政策,實施營改增稅制改革。制定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區域性扶持政策,增強服務經濟發展的政策及管理優勢。深化服務業市場化改革,加大服務業開放范圍和力度,進一步消除服務業發展障礙,著力吸引培育服務業大項目、大企業?!黧w成長全面加快。實施服務業龍頭企業騰龍計劃、規模企業壯大計劃、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制定細化服務業企業培育專項配套政策,新增一批服務業名企、名家、名品。至2020年,培育服務業領軍企業30家以上。圖表SEQ圖表\*ARABIC1“十三五”新昌服務業發展主要指標序號指標單位年均增速(%)2015年2020年1服務業增加值億元9.1148.92302服務業稅收收入億元11.917.1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10.4140.12304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0.6﹡43.1465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0.7﹡31.3356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84807服務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42.348注:﹡單位為個百分點。三、經營天姥山水勝境,開創全域旅游新格局應對旅游市場需求擴容趨勢,發揮新昌山水人文資源優勢,深入推進旅游“二次創業”,重點開展“三五九旅”行動,加快旅游重點項目開發,打響唐詩文化、大佛文化、絲茶文化等特色旅游品牌?!笆濉睍r期,旅游總收入達到200億元,旅游總人次達到1500萬人次,努力實現從旅游過境地向目的地轉變,從傳統觀光為主向休閑度假為主轉變,從景點游向全域游轉變。(一)濃妝山水淡抹村莊,全景式做精美麗鄉村旅游圍繞打造長三角知名鄉村旅游目的地,以鄉土文化為依托,以觀農事、忙農活、住農房、吃農家菜、賞田園風光等為主要內容,以特色民宿、主題農莊、養老度假等項目建設為載體,豐富創新鄉村旅游產品,打造“鄉土新昌”品牌。至2020年,建成鄉村旅游特色小鎮8—10個,打造特色小村50個,培育特色基地30個,發展民宿經營戶1000戶,床位10000張,餐位2萬個,年接待游客量300萬人次,鄉村旅游經營收入10億元以上?!攸c發展鄉村度假游。發揮新昌高山臺地資源豐富、氣候冬暖夏涼、生態環境優美、交通區位優化等組合優勢,拓展避暑度假和養生養老市場,延長游客在新昌停留時間。重點開發環天姥山、羅坑山森林公園、三井龍潭、欽寸水庫環湖臺地、回山臺地和會墅嶺等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臺地資源?!獌灮嵘r業觀光游。創新農業發展理念,引進現代化的農業設施,發展景觀性和參與性農業?;I劃建設大佛龍井采摘品茶園區等集科普、觀賞、參與等各種形式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休閑農業基地,因地制宜、科學布局小型農業樂園,營造“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的融入鄉村體驗。積極舉辦好大佛龍井文化節等宣傳促銷活動,不斷拓展鄉村旅游市場。——傳承創新鄉村民俗游。依托梅渚、澄潭、西坑等古村發展民俗游。梅渚鎮重點開發老臺門建筑文化、傳統剪紙文化、千人會堂農民春晚等文旅項目。澄潭鎮重點保護和傳承老街傳統風貌及傳統手工藝,植入新昌民間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坑村重點整治村容村貌,發展民俗演藝、傳統禮儀。外婆坑村重點發展多民族文化展示。開辟沿新蟠線、澄儒線等民俗游線路。(二)傳承詩佛絲茶文化,全球化營銷天姥文化旅游堅持本土的即是國際的理念,傳承創新越中歷史文化底蘊,深入挖掘和整合新昌唐詩文化、大佛文化、茶道文化、絲綢文化資源,強化史學研究和文化脈絡傳承,打造以觀光、鑒賞、研究、參與、體驗為特色的全景式、串聯式、縱深式歷史人文游系列線路,打響天姥人文旅游特色品牌。至2020年,新昌天姥山、大佛寺、穿巖十九峰、沃洲湖等重點景區景點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國唐詩文化旅游節品牌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打響,海內外佛學人士和香客游客來訪者數量穩步增長?!嵘蕴炖焉綍x唐遺存為核心的唐詩文化研學之旅。謀劃“晉唐文化特色旅游線”等系列旅游項目,提升唐詩文化之旅吸引力和美譽度。設立新昌唐詩文化研究學會,吸引更多學者志士來新昌學習研究唐詩文化。強化與周邊市縣合作,合力打造一條由紹興市區出發,經上虞、嵊州至新昌,直通天臺的唐詩經典文化之旅?!嵘孕虏蠓鹚聻楹诵牡拇蠓鹞幕U修之旅。提升大佛寺景區設施水平和綜合承載力,推進景區綜合提升二期建設。深入挖掘大佛文化內涵,謀劃發展名山訪勝、朝山進香、佛事活動、佛教建筑觀賞、佛教楹聯匾額鑒賞、佛教金石碑刻鑒賞等經典佛事旅游項目。提升佛教旅游專業化服務,完善素食餐飲、寺院住宿、佛學導游、講經開示等特色服務?!嵘缘刭|公園、影視基地為依托的科考影視之旅。積極發展以王家坪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為依托的地質科考游,加強與中小學、專業大專院校和各類研究機構合作,吸引海內外愛好者。加快推進穿巖十九峰景區提升工程,開發沃洲湖、天姥山相關影視拍攝點,完善影視場景制作產業鏈,開發新昌傳奇等大型實景游戲,打造新昌成為知名的山水風光和大佛文化影視基地。(三)積極推進“旅游+”,全產業鏈延伸融合特色旅游應對旅游模式從傳統觀光向休閑度假轉型趨勢,創新旅游發展載體和模式,推動旅游與互聯網、工業、商貿購物等其他產業聯動,大力發展等多種形式的特色休閑旅游?!糜?互聯網。著力“互聯網+旅游”融合創新,大力發展“互聯網+服務、商貿、營銷”等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努力提高在線旅游交易額、在線旅游滲透率。建立完善住宿、餐飲、門票等的查詢、預訂、支付等在線服務功能。完善新昌旅游微信公眾平臺,制作新昌旅游電子路書,培育擴大新昌旅游粉絲群體。——旅游+工業。探索工業旅游新模式,努力將工業旅游打造成為新昌旅游獨特亮點。進一步提升達利絲綢世界,爭創國家5A級景區;全力打造智能裝備小鎮,創建3A級旅游景區。推進南巖、梅渚兩大工業園景區建設,重點支持擁有著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等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工業遺產、工業展示、特色產品購物基地和旅游線路。至2020年,建成特色工業旅游展示基地5個。——旅游+體育賽事。結合潛溪省級旅游度假區、十九峰、天姥山、欽寸水庫旅游區建設,規劃布局超大型休閑娛樂溫泉、直升機停機坪、熱氣球起降點、露天人工沙灘浴場等設施,打造溫泉、沙灘、低空體驗游等全新業態的體育運動休閑體驗基地。開發利用新昌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風貌、景觀農業等資源,積極舉辦攝影創作比賽等宣傳活動,吸引攝影愛好者及廣告傳媒機構前來攝影采風?!糜?商貿。推動快銷商業模式向“店坊合一”、“展演合一”等參與性更強、創意內涵更豐富的新興商業模式提升,鼓勵引導商戶多業態混合經營,促進關聯消費。設立新昌O2O、ITM商業街廊、匯集本地旅游特色產品及大眾消費品,打造實體銷售和電子商務相結合,線上和線下體驗相結合的新型消費模式。(四)構建“一核三區”,全面推進旅游資源連線聯網著力優化旅游資源配置,構建“一核三區”總體布局,完善旅游住宿接待、交通集散、信息服務等功能,滿足全縣游客數量較快增長需求,促進旅游接待能力與加快增長的旅游市場需求相匹配。至2020年新增高端精品酒店5家,新增客床1500張以上,酒店賓館平均入住率達40%。——優化縣域旅游“一核三區”布局。結合大佛寺創建5A級景區,完善縣城旅游“六要素”功能,提升在全縣旅游的核心地位。十里潛溪旅游度假區重點發展工業及商貿旅游,主推養生保健、絲綢觀賞、產業示范、文化融合。十九峰景區著重展示國家硅化地質公園風貌,以山水觀景為主,主打民宿養生、自駕露營、運動休閑。天姥山—沃洲湖風景名勝區依托唐詩、大佛、茶道資源,重點發展文化旅游。圖表SEQ圖表\*ARABIC2新昌縣旅游業“一核三區”總體布局——推進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一是推進智慧旅游建設。加快旅游景區智能化和自助式服務體系建設,加快Wifi在景區全覆蓋,構建快速、暢通的上網環境。建立新昌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建立健全景點講解、景區導航、游覽路線、景點人數等信息化服務,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體驗。二是建設“快進慢游”式旅游交通網絡,完善客運站場及公交站場規劃建設,構建縣城、十九峰、天姥山和欽寸水庫4個旅游集散中心,建設慢行綠道和低空交通2張休閑交通網,開通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專線和景區直通車。三是推行惠民服務措施,完善自駕車營地、醫院、安保、投訴中心、景區公共廁所等保障性服務,合作打造5條縣際旅游專線,針對特殊群體推出免費旅游計劃,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和實惠?!咸嵘?0個重點旅游區。一是加快建設縣城旅游集散服務區,提升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水平及游客集散服務能力。二是鞏固提升4大景區。重點推進大佛寺、十九峰、十里潛溪和天姥山4大景區建設與特色小鎮培育創建相互融合。三是著力培育5個鄉村旅游集聚區,推動欽寸水庫生態養生旅游集聚區、三井龍潭鄉村旅游集聚區、剡東鄉村休閑旅游集聚區、高山臺地農業旅游集聚區和詩路鄉村文化旅游集聚區多元定位、聯動發展,打造成為新昌旅游從景區到全域的轉變的重要支撐。四、圍繞創新轉型重點,專業化延伸生產性服務業依托制造業強縣產業集群優勢,著力裝備、醫藥等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推動制造企業由單一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復合型轉變,聚力發展科技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電子商務和金融服務5類生產性服務業,成為產業融合聯動的服務業強縣。(一)推進科技體改試點,創新發展科技服務突出研究創新與創業服務、工業設計和軟件開發推廣服務、技術中介及推廣服務、互聯網及信息服務等重點領域,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服務能力。發揮全省首批創新型試點先行先試機遇,構建完善科技大市場、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科技創新服務主體在內的科技服務體系,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發展環境,打造全省一流的科技綜合服務縣市、國家級科技興貿創新基地。至2020年,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4%以上,累計發明專利申請量1500件,2020年全縣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8件以上,科技創新指標位列全省各縣市前列。——推進科技大市場建設。進一步提升科技大市場、科技展覽廳、科技成果網功能,推進線上線下結合,健全按實績扶持機制。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機構,形成運行企業化、功能社會化、機構專業化、服務產業化的科技信息中介服務體系。積極發展會計審計、法律稅務、評估檢測、認證認可、廣告會展、知識產權代理等為生產企業服務的知識密集型中介服務。規范中介服務市場,深化中介機構和行政部門脫鉤改制,為中介組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至2020年全縣重點科技中介企業達到10家?!蛟煲慌萍挤掌脚_。支持大院名校在新昌設立技術服務平臺。支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浙江工業技術創新服務新昌分平臺創建省級工業設計基地,組織符合條件的特色產業基地申報各類國家和省級產業基地。加快南巖科技城以科技服務、商務經濟、企業孵化為主的科創平臺建設。推進智能裝備、絲茶、藥谷養生、丹霞風情等一批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培育引進科技服務主體。鼓勵支持科創企業分離發展科創服務企業,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獨立或聯合國內外高校院所,重點在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探索建立一批以企業為主體、聯合開發、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產學研聯盟。推動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或企業研究院,力爭至2020年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研發)中心70家以上。——突出重點領域科技服務。加強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優勢制造業科技創新,爭取形成關鍵技術、生產工藝、行業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創新領先優勢。加強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研發,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實施精品茶葉、高山蔬菜、名優水果等特色農業行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加強現代農業綜合區等重點農業基地的科技創新試驗和服務。加強科技特派員技術指導和農業科技企業培育。至2020年,中國馳名商標達到10只、培育省級農業科技企業10家以上。(二)融入義甬舟大通道,打造浙東物流基地加快現代化物流園區建設,建設以原輔材料采購和倉儲金融質押為核心功能,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局和提供生產資料集約采購服務為目的的第三方供應鏈物流平臺。完善城鄉配送基礎物流網絡,鼓勵物流企業發展網貨配送與快遞物流業務。至2020年,新增5000萬元以上物流企業2家。——建設提升國際化物流平臺。抓住義甬舟大通道建設契機,加快建設以新昌綜合保稅區暨浙商跨國并購回歸項目示范園為重點的平臺建設,推動新昌國際物流中心整合優化升級。依托甬金鐵路貨運站場,規劃建設大宗物資集散中心,積極提供輻射浙東乃至華東地區、面向海外的工業原輔料及產成品配送的外向型物流服務。——完善多層次區域物流服務網絡。加快建設中國茶市、新昌工業園區和高新園區等多個物流節點,強化物流基地的倉儲、包裝、裝卸、冷藏、配載信息等綜合服務功能。結合新昌縣農產品運輸儲藏需求,大力發展冷鏈運輸,開拓現代倉儲業務。完善農村配送網絡,加強與郵政運輸網絡、客運站點結合,優化布局鄉鎮配送站點,提高鄉鎮超市和村級便利店配送率?!岣呶锪餍畔⒒?。推進物流基礎信息系統、物流交易信息系統和物流企業信息三大系統建設,鼓勵縣內龍頭企業加快信息化應用,通過軟件推廣大幅度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加強物流發展與制造業基地和專業市場配套互動,形成集聚效應,促進物流服務和市場服務雙提升。(三)聚焦新商浙商回歸,積極提升商務經濟大力營造適合企業總部及企業管理決策機構發展的良好商務環境,支持本土優勢企業繼續扎根新昌發展,引導在外新昌籍客商企業總部遷回新昌,吸引更多企業總部向新昌集聚。至2020年,全縣新增商務基地8家以上,中心城區與高新區商務服務功能不斷強化,面向企業總部及相關管理機構的配套政策和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獜娀虅罩行脑O施建設。重點推進高新技術園區、南巖科創商務區、七星商貿綜合體等商務服務基地建設,吸引龍頭企業研發、管理、財務等總部機構入駐。依托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加快商務中心建設,充分利用商務中心信息密集、物流便捷的優勢,增強綜合服務功能?!谕庑虏髽I總部回歸。依托浙商跨國并購回歸項目示范園、特色小鎮等各類新興平臺,統籌規劃和重點培育在外浙商、新商回歸的高質量載體。以走出加工環節、營銷環節、低端產業為重點,引導企業留住本部、留住研發、留住高新產業,變“產地銷”為“銷地產”,打造集研發設計、運營管理、集成制造、營銷服務為一體的商務服務基地?!龑П镜刂圃鞓I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剝離設立管理機構。鼓勵一批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的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實施大企業培育計劃、中小企業成長計劃,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及并購重組,形成核心競爭力較強的企業總部。立足新昌縣產業發展特色和未來轉型發展方向,著力打造生物醫藥企業基地、軸承企業基地、茶葉企業基地等。(四)實施“互聯網+”行動,加快發展電子商務圍繞加快構建完善電子商務產業體系,繼續深入推進“電商換市”,積極實施“互聯網+”行動,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钊胪七M“電商換市”。立足新昌茶市、軸承裝備、生物醫藥、紡織服裝等區域品牌,加快電子商務拓展。完善新昌茶市電子商務、中國軸承網、新昌二手車網、豐島花集網等平臺,加快電子商務在傳統市場和商業模式轉型升級。引導企業B2B、B2C、C2C、O2O等多種形式的電子商務相關服務,促進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融合。至2020年,網絡零售額達24億元以上?!e極實施“互聯網+”行動。推進產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持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支持發展電子商務、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金融創新、智慧物流、智慧健康、分享經濟等領域,促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加強與杭州互聯網之都的融合互動,促進要素共享、設施共建、合作共贏?!獦嫿ㄍ晟齐娮由虅债a業鏈。支持快遞企業建設物流園區和區域快遞物流分撥中心。積極與各大銀行合作,推出電商融資產品。促進軟件業、網絡攝影、代運營、創意、商務秘書等電子商務服務發展,構建電商服務產業鏈。——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服務。加快提升無線局域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綜合通信樞紐網絡中心,實現數據網絡在全縣的無縫覆蓋。支持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重點提高企業運營、政府管理、商業信息和面向“三農”服務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積極開展電子商務培訓,不斷擴大從業人員規模。(五)提升民間投資活力,全面優化投融資服務積極培育引進金融機構,做大做強投融資平臺,創新金融業態及產品,健全金融管理體制,切實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保障能力,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罅ε嘤胤浇鹑凇VС洲r商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民間融資服務中心等加快發展。大力引進股份制金融機構,積極爭取設立地方性商業銀行、金融控股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互助社公司等在內的機構組織,建立完善的現代金融體系?!獎撔陆鹑跇I態和產品。積極吸引產業基金、金融租賃、保理、風險投資等新型金融業態。支持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設立專門針對科技創新、三農發展、中小企業等的貸款專營機構。大力發展現代保險業,加快實施巨災保險等政保合作項目。——健全地方金融管理體制。圍繞完善資本對接創業創新通道,整合各類金融資源要素。健康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天使、創業、產業投資,支持小微電商等特色化金融模式。提高債券融資、股權融資比重,探索資產證券化、市政債等融資方式。五、圍繞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品質化提升生活性服務業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著力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加快健康服務和文化創意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商貿服務、房地產和社區服務傳統優勢服務業轉型提升,切實增強居民生活滿意度和獲得感。(六)發揮山水藥組合優勢,培育壯大健康服務全面推進健康新昌建設,發揮新昌醫藥制造、生態山水、文化旅游等特色優勢,圍繞“醫、養、健、智”四大主題,提升發展養老、體育、智慧服務等重點領域,建成一批生態養生小鎮、體育康體小鎮、醫養服務小鎮等特色健康小鎮,將健康醫養服務打造成為服務業新亮點新支柱。——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縣級醫院全部達到三級水平,80%以上達到甲等水平,加強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特色化、規模化、高端化醫療機構,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到2020年,千人醫生數和床位數分別達到3人和5.5張。深入推進“雙下沉、兩提升”工程,積極探索醫療聯合體建設,推進縣、鎮、村一體化管理。推進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基層首診率鞏固在60%以上。加強推進各類醫療保險制度統籌整合,形成城鄉全覆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诤习l展健康養老產業。推進醫養結合模式,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增設醫療服務資質,支持養老機構及社區居家養老照料中心與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定點合作,支持發展混合所有制醫養結合機構,支持興辦療養康復醫療機構,積極推進專業化康復、護理服務,提升醫療服務能級。提升養生養老模式,打造馨馨養老家園、十里潛溪度假區等一批集養老、休閑、度假為一體的養生度假區?!嘤鄬哟谓】刁w育產業。優化體育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運動休閑、體育賽事表演、體育培訓等特色體育服務。依托新昌山林資源,發展登山、攀巖、漂流、林間慢跑、山地自行車、山景瑜伽等健身養生項目。探查西北部溫泉資源,選址開發溫泉系列康體養生項目。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完善全覆蓋、高水平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至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口達40%,人均體育面積超過1.8平方米。——大力提升健康信息服務產業。實施“互聯網+醫療”行動計劃,支持醫療、養老服務機構與信息服務、網絡運營企業合作開發全縣統一的健康大數據平臺建設。構建健康新昌APP功能,加快發展智慧健康服務、遠程健康服務、個性化健康服務。創新健康商業保險產品,探索參保人利用職工醫保個人賬戶余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完善健康檔案,開展健康咨詢及家庭醫生等特色服務。(七)重塑實體零售業價值,開拓商貿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新型商貿市場業態,推動商貿綜合體布局優化、功能完善,打造若干購物、旅游、休閑、餐飲于一體的商貿綜合體,加快中國茶市業態升級、功能提升和國際合作,支持商貿企業線上線下互動發展。到2020年,培育2個億級商貿企業,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230億元。——高品位布局建設商貿中心。加快特色商業街區和購物中心建設,促進集餐飲、購物、休閑、娛樂、公共服務等多領域全面提升,構建高品位、面向不同需求層次的商貿服務體系。重點推進海洋城購物中心、和悅廣場、世貿廣場等縣城中心商貿綜合體建設,加快實施橫街、人民東路、人民西路等重點商業街區外觀改造、環境整治和業態更新開發。圖表SEQ圖表\*ARABIC3新昌城區重點商業街區建設類型主要街區建設要求和服務功能綜合百貨街橫街、東昌西路、陽光路、鼓山(中、東)路以大型百貨、綜合賣場、精品專賣店為主,配套連鎖餐飲、休閑娛樂等服務,滿居民和外來游客中高端消費需求。專業百貨街工農路、文體路、七星路、以服裝、家電、通信等特色專業連鎖店為主,滿足居民日常消費、耐用品消費需求。特色餐飲街石城路(東、西)以集聚新昌及浙江各地風味小吃的餐飲店鋪為主,滿足居民和外來游客就餐需求。旅游購物街鼓山西路、人民西路、大佛路、泰坦大道以大佛龍井、絲綢等特色專賣店為主,配套休閑餐飲服務,滿足外來游客對新昌特色物產的消費需求。文化休閑街鼓山西路、江濱(中、西)路、沿江中路、泰坦大道以絲綢、茶文化精品店,以及茶樓、咖啡廳等休閑場所為主,滿足本地居民和外來游客文化消費需求。景觀展示街南巖路、人民東路、南明路、新昌大道以車輛保養維修專營店、特色餐飲和中轉休息等娛樂服務、新昌土特產和文化精品展示專賣為主,滿足外來游客本地居民過往車輛服務、旅客休息、特產購買等消費需求?!嫿ㄒ灾袊枋袨楹诵牡木G色農產品集散地。著力提升江南名茶市場浙江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加快推進中國茶市三期工程,打造全國最大和最具綜合實力的綠茶交易集散中心。加快推進汽車配件市場、再生資源市場等其他專業市場改造提升。大力發展特許經營、連鎖經營、總代理、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強化市場的展覽展示、商品信息服務、購銷代理、物流配送等多種交易服務功能。至2020年,各類專業市場年成交總額超過86億元,形成以中國茶市為龍頭和名片的新昌特色專業市場體系。——加快完善鄉鎮商品流通網絡。依托中心集鎮、街道集聚功能,培育發展梅渚鎮、大市聚鎮、儒岙鎮等商貿副中心和重點鄉鎮商貿節點。加快完善商貿副中心和重點鄉鎮商貿節點的商業設施和消費網絡,根據不同鄉鎮特色,突出優勢,發展工業制品、農副展品專業市場以及旅游商業配套,完善與日常生活相關的零售網點布局。推進農村消費網絡建設,積極鼓勵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向社區和農村集鎮延伸輻射,加大農村連鎖超市和便利店建設力度。(八)挖掘創新文脈資源,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圍繞文化強縣目標,發揮新昌文化資源優勢,以文化企業為主體,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產業園區為平臺,加快促進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發展優勢轉化?!笆濉睍r期,文創產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快于服務業增加值增速,年均增長14%左右。至2020年,全縣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25億元,文創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獦嫿ā?+2”文創產業體系。進一步推進文創產業與制造業、旅游業、商貿業等多領域融合發展,做強做大文化旅游、動漫影視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工藝美術5個優勢行業,培育發展創意設計和藝術培訓2個新興行業。圖表SEQ圖表\*ARABIC4構建“5+2”文創產業體系類型行業發展目標(至2020年)發展重點5個優勢行業文化旅游大佛寺景區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文化旅游產值約200億元。大佛文化游、健康養生文化游、鄉村文化休閑游等。動漫影視動漫影視產值超過15億元,創作動漫影視作品5部以上,開發動漫游戲15款以上。動漫影視衍生品、動漫游戲、動漫和影視制作、動漫文化娛樂等。絲綢文化絲綢文化產值超過15億元,成為絲綢工業旅游特色基地。絲綢文化產品設計、絲綢文化旅游等。茶文化茶文化產值超過10億元,成功打造“中國茶文化谷”品牌。茶文化體驗旅游、茶產品開發與貿易等。工藝美術工藝美術產值超過3億元,規模以上工藝美術企業3家以上,引進藝術品交易機構2家。特色工藝品開發、印刷包裝、藝術創作與交易等。2個新興行業創意設計引進培育工業設計機構30家左右,創建省級特色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工業設計、建筑裝飾設計等。技術培訓充分發揮職業技術學校基礎優勢,強化文化創意類人才培養。圍繞書畫、器樂、茶藝、傳統手工藝等,發展職業培訓產業?!獌灮耙恍囊缓藘蓭鍒@”文創產業空間布局。以新昌縣城為中心,形成教科文衛集聚下的文創產業人力資本培養與積累。以省級高新園區的新昌文化產業園為核心,打造縣域文創產業集聚平臺。充分發掘工業制造工藝、唐詩文化、大佛文化、茶葉文化等特色文化內涵,做優天姥山生態文化帶和澄潭江文化休閑旅游帶“兩帶”,培育大佛文化產業園、茶文化產業園、絲綢文化產業園、動漫文化產業園和工藝美術產業園“五園”?!獙嵤┪膭擃I域四大工程。大力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體、要素、環境、品牌、載體等領域建設,積極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工程、重點項目建設工程、文化小鎮創建工程和體制機制創新工程4大工程,促進文創產業盡快成為新昌服務業新動力新增長點。(九)堅持集約化精品化,健康發展房地產業按照城市化進程和不斷增長的城鄉居民住房需求,進一步完善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發揮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促進房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笆濉睍r期,全縣商品房銷售年均增長5%?!纳品康禺a供應結構。推進住宅產業從大面積開發轉向集約化和精品化開發,向旅游地產、養老地產、品牌精裝修等方向延伸發展。利用沿江區塊優質資源,建設高檔特色小區和精品樓盤。選擇自然風光優越區塊,發展高品質的休閑度假房產,加快大市聚、澄潭、梅渚等鄉鎮農村商品房開發?!晟票U闲宰》抗┙o。推進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并軌運行,完善后續管理的體制機制。采用差別化租金政策,逐步將保障房轉向“以租為主”和“建管并舉”。開展工業園區、重點鄉鎮、重點企業的職工公寓房建設,改善職工居住條件?!幏短嵘康禺a市場。運用財稅和信貸手段支持本地和外地居民購買自住型、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化解庫存和資金壓力。健全房地產市場統計監測及信息公開制度,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和交易程序。促進交易中介、物業管理、評估鑒定等服務業規范有序發展。(十)著力提升人居品質,建立健全社區服務健全社區服務基礎設施,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創新社區服務運行機制,加快社區服務的產業化、社會化進程,探索建立由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現代社區服務業體系,全面提升社區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至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多種投資和運營主體、服務門類齊全、服務質量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的社區服務網絡?!獦嫿ìF代社區服務體系。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購買崗位和項目管理等方式,鼓勵民間資金投資興辦社區服務企業和設施,完善面向全體社區居民的便民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網絡。探索機關事業單位通過服務設施資源共享和后勤服務社會化,逐步將內部服務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拓展社區服務領域。鼓勵在社區范圍內采用品牌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設立超市、便利店、大眾化早餐店、家政服務、理發維修、廢舊資源回收等便民服務網點。逐步引入社區教育、心理咨詢、法律咨詢、糾紛調解、保險理財等現代社區服務項目。積極開展社區福利活動,加強對城鄉困難對象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體娛樂以及再教育等方面的社區服務?!嵘鐓^服務業的組織化規范化程度。堅持政府鼓勵和社會參與相結合,支持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以多種形式投資興辦社區服務業。扶持發展各類社區服務性公司,培育發展各類民間服務組織和社區志愿者隊伍,健全義工注冊管理制度和服務激勵機制。進一步推進鄉鎮(街道)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規范化建設,加快社區管理人員培養,形成專業化、知識化、穩定性強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訌姵青l社區信息化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信息平臺,繼續推進社區政務事務服務熱線建設,提高信息處理能力和運行效率。切實做好服務統計進社區的相關工作,并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管理。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網站,進一步延伸服務網絡,拓展居務公開的渠道。至2020年,全縣80%以上的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信息救助與服務系統。六、推進特色布局,優化空間結構按照“一核、兩軸、六片”的縣域空間格局,結合現代服務業集聚區規劃、商業網點規劃等,根據資源、產業、城鄉布局框架,著力加強資源統籌和要素集聚集約,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優化形成“一核一帶三片”服務業布局。(一)構建“一核一帶三片多點”空間格局堅持集聚發展、聯動發展、統籌發展,推進服務業強化一核,延伸一帶,統籌三片發展。一核:即中心城區。積極發展科技、金融、信息、商務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提升大佛寺風景名勝區,加快現代商貿設施建設和新興業態發展,提升城市品位,著力將中心城區建設成全縣商貿服務中心、全縣現代服務業引領區和生態品質人居空間。一帶:即梅渚—澄潭—中心城區—大市聚鎮的城市綜合片區服務帶。近中期重點由中心城區向梅渚—澄潭發展,中遠期向大市聚鎮拓展延伸。重點發展商貿、休閑、物流、旅游、文化、科技、金融、房地產等服務業,提升對全縣服務業發展的集聚輻射功能,發揮四市通衢的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縣市服務業功能對接,三片:即包含鏡嶺和回山的西南部片區、儒岙為主體的中南部片區、以及包含沙溪和小將的東部片區。三片區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游業、配套生產性服務業、以及滿足片區內居民生活需求的商貿流通等生活服務業。多點:即南明及七星2個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區,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等4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以及智能裝備小鎮等5個特色小鎮服務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業態集聚區。圖表SEQ圖表\*ARABIC5新昌縣服務業空間格局(二)強化中心城區為核心的集聚輻射功能中心城區包含七星、老城、城北、南巖、新民、拔茅六大區塊。七星片區。建設成為新的商貿中心、商務中心和文化中心。重點發展商貿、樓宇、金融、信息、文化等服務業,近期加快實施海洋城購物中心、和悅廣場、蓮花大廈等重點項目建設。老城片區。建設成為城市中心。重點發展商貿服務、社會事業服務、居住服務等。通過舊城改造、三改一拆等工程,建設一批特色商貿街區、房地產和公共服務項目。近期重點打造江濱休閑區塊,改造提升橫街、工農路、石城路特色街區。城北片區。建設成為現代科技新區。抓住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機遇,積極謀劃建設面向全省的浙商跨國并購回歸項目示范園,主打陸港和新嵊保稅功能,以鐵路貨運站場為中心布局保稅物流區、保稅加工區和綜合服務區,依托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跨國企業總部、現代物流、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產業,完善居住、商貿、文化、休閑等配套功能。南巖片區。建設成為城市科創商務服務區及休閑旅游度假區,是中心城區與梅渚—澄潭組團的連接紐帶。做好高新園區相關產業支持和配套,重點發展專業市場、商務經濟、教育培訓、科技創意以及第三方服務等,近期重點建設中國茶市三期、紅星美凱龍、科技孵化大樓(工業設計院)、天姥山·十里潛溪省級旅游度假區等項目。新民片區。建設成為城市重點人居區塊。結合區域內山水自然資源,重點開發高品質生活居住區。重點發展房地產業和與居民生活相關的服務業,布局社區商業中心。拔茅片區。建設成為中心城市重要工業居住配套區,是中心城區與大市聚鎮組團的連接紐帶。承接老城區人口東部轉移和居住區的東拓展,提升區域商務辦公、商貿購物、酒店餐飲、醫療衛生服務。重點謀劃建設拔茅商貿中心,再生資源市場、景岳中醫院等項目。在自然資源良好區域,發展休閑、度假、養老等產業。(三)促進梅渚至大市聚一帶聯動發展抓住主城區西建、東延、北拓契機,構建形成中心城區帶動梅渚—澄潭和大市聚鎮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格局。梅渚—澄潭組團:打造以現代生產服務和區域商貿服務為特色的西部城市組團。重點發展電子商務、信息物流、商貿等服務業,著力推進梅渚商貿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以澄潭古街等歷史遺存、穿巖十九峰等山水風光為依托,大力發展休閑觀光旅游業。大市聚鎮組團:打造以休閑旅游度假和工業產業配套服務為特色的東部城市組團。區域內涵蓋長詔水庫、沃洲湖等知名風景區,是唐詩文化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文化觀光、攝影采風、康體健身、休閑度假、古村探訪、農家樂等多種形式的休閑旅游業,加快度假區、酒店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同時,依托省級工業園區以及軸承塊狀經濟集聚優勢,加快發展物流、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提升作為中心鎮的區域內商貿集聚輻射功能,加快納入中心城市統籌發展。(四)因地制宜推動三片特色發展根據各區域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著力打造西南、中南、東部三大片區,突出特色、多元發展、合理分工布局。增強三大片區中心集鎮服務功能,完善特色制造業的生產性服務配套,積極實施大旅游跨鄉鎮合作開發和整體推進。促進服務業由城鎮向鄉村延伸,完善農村服務網絡,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發展面向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的相關生產服務行業。西南片區:以鏡嶺、回山為中心的生態旅游和休閑農業發展區。以鏡嶺鎮、回山鎮為核心,以雙彩鄉為次中心,帶動大安、西一、下塔、賢輔等中心村,重點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面向當地居民生產生活需求的商貿業和農業服務業。近期著重推進穿巖十九峰、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完善提升,圍繞鏡嶺、前丁、門溪三大水庫,謀劃開發多元生態休閑旅游項目。依托低山農業種植優勢,提升農業生產性服務和大力發展休閑式農場等。回山地區要發揮好紹臺金交界的區位優勢,強化物流和商貿發展。中南片區:以儒岙為中心的山水文化旅游和生態產業配套區。以儒岙鎮為核心,帶動南山、石磁、橫渡橋等中心村,重點發展唐詩山水文化旅游、配套生產性服務和商貿服務等。近期著力提升天姥山文化體驗游,強化沿線古驛道、廟宇、宗祠等歷史遺跡遺存開發保護,對接大市聚鎮,做好沃洲湖風景名勝區開發,聯動發展唐詩之路文化旅游。依托儒岙醫藥膠囊特色工業區,著力完善配套市場、物流等生產服務,以及滿足工業區和當地居民生活的商貿服務網絡。東部片區:包含小將、沙溪為中心的觀光林業和東部物流基地。以小將鎮、沙溪鎮、巧英鄉為核心,帶動董村、舊塢、中溪、三坑村、上蔡岙中心村,重點發展森林休閑旅游、邊貿物流以及商貿服務等。依托秀美山林和欽寸水庫、巧英水庫等山水資源,開發休閑度假、康體健身等旅游項目,著力推進梅溪湖民俗文化及休閑養生園、羅坑山省級森林公園、莒根鄉村休閑等重點項目。結合沙溪特有的礦產資源和區位交通優勢,加快發展礦產深加工相關服務和農產品流通,加快物流平臺建設,著力打造新昌東部物流基地。(五)積極培育現代服務業集聚平臺1.構建南明街道和七星街道2個生活性服務業集聚平臺——南明街道商圈。以老城區商貿體為核心,加快“退二進三”步伐和傳統商貿業態提升,推進新民商住新區建設,形成一批特色的街區,打造傳統商貿優化提升圈。——七星科創商圈。以海洋城為核心,加快培育一批高端商貿,集聚時尚業態,打造高端商貿圈。2.打造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等4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平臺——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定位為生態科技新城,推動高新園區升格為國家級高新區。結合智能裝備和生物醫藥制造業,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商務經濟、工業旅游、研發設計等特色服務業,打造南巖、塔山、潛溪、梅澄4大功能區塊。南巖區塊重點打造科創商務區,塔山區塊重點打造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區,潛溪區塊重點打造休閑度假區?!虏I園區。定位于生態創新宜居工業園,重點結合生物醫藥、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制造業,配套發展健康休閑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打造大市聚和羽林區塊,羽林區塊以科技創新服務為重點,促進工業轉型升級?!鐕①徎貧w示范園。定位于高端智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商務服務、現代物流等產業,促進新昌融入“一帶一路”開放戰略?!虏C合保稅區。以跨國并購回歸示范園為依托,以甬金鐵路貨物為中心建設保稅物流區、保稅加工區和綜合服務區,重點發展保稅加工、現代物流、跨境電商等生產性服務業。3.培育5個特色小鎮服務業新興業態集聚區——智能裝備小鎮。依托新昌省級高新技術園區航空智能裝備、制冷裝備、機器人裝備制造基礎,重點發展文化休閑等服務業?!z茶小鎮。依托新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美盛文化、達利絲綢、中國茶市、十里潛溪等資源,重點發展茶文化、絲綢文化、動漫文化、康體休閑等服務業?!幑瑞B生小鎮。依托新昌生態環境及中藥材種植基礎,重點發展健康旅游、健康服務、健康產品研發等服務業?!は硷L情小鎮。依托鏡嶺鎮穿巖十九峰、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等資源,重點發展休閑度假、鄉村旅游、文化休閑等服務業?!獎勇℃?。依托新昌動漫文化基礎,重點發展動漫原創、動漫演藝、影視制作等服務業。七、加強科學決策,實施“四創”工程推進實施類重點項目建設,爭取啟動預備類項目,力爭實現服務業投資持續、穩定、較快增長,夯實服務業發展基礎。(一)生產服務創新工程圍繞制造業共性需求,推進生產服務集聚、集約、集群發展,建設一批面向新昌特色制造業的科技研發、文化創意、金融服務等重大平臺。重點建設美盛文化創意特色小鎮、萊盛總部大樓及動漫創意產業園、科技孵化大樓(工業研究院)、京新大廈、新昌農商銀行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項目。(二)文化旅游創名工程推進景區景點綜合開發,重點建設十里潛溪度假區、梅溪湖民俗文化及休閑養生園、大佛寺景區綜合提升二期工程、羅坑山森林公園、穿巖十九峰景區提升一期工程、天姥山旅游度假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新昌旅游集散中心、韓妃江·安嵐度假酒店等項目。深入實施旅游帶動戰略,依托中國茶市打造中國茶文化休閑旅游中心,促進旅游業與其它產業融合發展。(三)商貿服務創優工程加快建設商貿綜合體,提升商務服務環境,積極引進世界知名品牌商貿企業入駐,形成集購物、住宿、會議、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商貿服務體系。建設海洋城購物中心和紅星美凱龍全球家居生活廣場大商貿綜合體。圍繞生產生活資料規?;洜I、信息化服務,建設和提升一批具有本地產業基礎的專業市場,完善南巖、梅渚等區域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推進工業園區和城市新區商貿服務發展,推進拔茅、梅澄、南巖等區塊商貿配套項目建設。(四)社會服務創均工程一是優先完善教育醫療衛生設施。實施教育均衡工程,保障所有學齡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