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2中古時期的世界專題突破卷(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1.“這里的官方語言再次恢復成了希臘語,并沒有因為之前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而受到什么影響。這個東羅馬帝國,或者說是拜占庭帝國,與其說是羅馬的延續,不如說是亞歷山大帝國又復活了。”可見,拜占庭帝國A.延續了希臘民主傳統 B.吸收了希臘文化內容C.與羅馬文化毫無關聯 D.是希臘化時代的產物2.1155年,法國國王路易七世頒發給洛里斯城市的特許狀規定:洛里斯居民無需交納入籍稅、食物稅、通行稅;國王或任何其他人都不得從洛里斯人手中收取任何捐稅、貢物或向其強征勒索。這些規定A.授予了市民財產自由權 B.賦予了城市政治獨立地位C.廢除了封建主的控制權 D.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3.13世紀,歐洲一些城市陸續興辦大學。師生一起選舉校長,校長負責學校管理;學生組織自定規章,聘用教授并監督其工作,決定教學時間等事項;教師組織負責招收學生、制定教學工作范圍、舉行考試和授予學位等工作。由此可見,當時的歐洲A.城市擺脫封建領主的控制 B.市民階層珍視其自治權利C.民主與自由成為社會共識 D.教會已喪失對教育的影響4.中世紀的歐洲,各城市之間的關稅或通行稅名目多、數量大,城市內部出現的商業欺詐、賦稅不均、黨派爭斗、社會沖突等“城市病”也愈演愈烈。這一狀況A.為王權集中提供契機 B.源于城市權力獲取途徑的不同C.制約了領主經濟發展 D.說明城市自治權尚需繼續強化5.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懺悔罪過”,史稱“卡諾莎之辱”。1309年起,共有7位教皇被迫居住在靠近法國邊境的城市阿維尼翁,長達70年之久,被稱作“阿維尼翁之囚”。上述事件反映了A.西歐正在經歷社會轉型 B.教權與皇權的此消彼長C.法國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D.天主教會統治中心轉移6.中世紀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時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國都要落后,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在那里幾乎滅盡,賴有阿拉伯文版本將其保存,并在中世紀的后期譯成拉丁語等西方語言,重新回到歐洲。阿拉伯文化的西傳,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的到來。這表明阿拉伯文化A.推動了西方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 B.促成了歐洲近代封建社會的轉型C.在保存和傳播西方文化上影響大 D.在溝通東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7.德國學者畢歇認為,12世紀德國一個規模約4.3平方英里的城市,服務著大約三四十個農場和村莊。在英國溫切斯特的15條街道里,有5條街道是按照手工行業或者食物命名的;溫奇庫姆小城有42%的納稅人從事成衣業和食品制作,28%的人從事皮革、木器和建筑業。這些說明西歐中世紀后期A.城市經濟發展較為活躍 B.農村商品化程度得到不斷提高C.城鄉經濟聯系日趨增強 D.民眾以工商業為基本謀生手段8.701年,日本制定《大寶律令》,規定中央設立太學,地方設立國學,各置博士、助教,招貴族子弟,授以儒學經典,其中《論語》和《孝經》作為必修科目。757年,孝謙天皇下詔,令全國每家必備一本《孝經》,獎勵“孝子”“貞婦”。以上史實說明日本儒學A.成為日本官方統治思想 B.逐步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C.地位超越佛教影響巨大 D.成為一般人進階的敲門磚9.“田樂”原是日本農民插秧時的祭神歌舞,經傳播、提煉發展為中世紀重要的戲劇“能樂”,后又經武士文化人加工,變為武家必賞的高雅藝術。此外,諸如“狂言”“連歌”“袛園祭典”以及“御伽草子”等都存在大同小異的變遷過程。這說明A.民族文化形成于人民的勞動實踐 B.民族文化的源泉植根于民族群眾C.中世紀是日本傳統文化復興時代 D.武士階層在中世紀后期地位提高10.印加帝國法律要求國民統一學習克丘亞語,并規定不懂克斤亞語的人不能擔任公職。印加大道舉世聞名,它形成一個以首都為核心的龐大交通網,印加人在道旁建立了許多驛站,也建立了以接力郵政為特點的信使制度。印加帝國的這些做法旨在A.推動各地間的經濟交流 B.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C.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D.服務帝國的對外擴張11.8世紀,巴格達城的碼頭,有好幾英里長,那里停泊著幾百艘各式各樣的船只……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從印度和馬來群島運來的香料、礦物和染料;……從非洲東部運來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該材料A.肯定阿拉伯帝國在貿易中的橋梁作用 B.說明海上絲綢之路異常發達C.指出巴格達貿易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 D.印證阿拉伯帝國商業的繁榮12.8世紀中期至9世紀中期,亞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柏拉圖和新柏拉圖派的大部分著述,都被翻譯成了阿拉伯語;12世紀,西班牙的學者們把亞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由阿拉伯文翻譯成拉丁文。這一現象A.打破了民眾對羅馬教會的迷信 B.推動了阿拉伯帝國的繁榮C.促進了古希臘文化的傳承發展 D.加速了西歐文藝復興進程13.阿拉伯商人在亞、非、歐三洲之間從事中介貿易,活動范圍幾乎遍及當時世界各主要城市。下圖中所標城市描述正確的是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①是當時的國際大都會②市中心的圣索菲亞大教堂采用羅馬式穹頂③城內有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④成為當時新的希臘文化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14.阿育王武力統一印度后,在帝國境內的主干道旁樹立了一些大型圓柱并把公告、法令雕刻其上。如發掘于德里北邊密拉特城的“阿育王柱”就寫道“朕思慮如何造福百姓,不惟朕之親屬及首都居民,要濱江百姓亦能蒙受恩澤”。通過這種方式,阿育王的統治思想傳播到整個印度。由此可知,阿育王統治時期A.建立起了中央集權國家 B.國家治理手段不斷發展C.多元文化實現高度融合 D.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15.笈多王朝滅亡后,印度在7世紀建立戒日王朝。戒日王朝宣布土地國有,分配給臣屬和封國。臣屬的封地稱采邑。各封國也把土地分給下級貴族作為采邑。最初的封地以祿田的形式存在,以后轉為世襲領地。這表明當時的印度A.雅利安進入北部地區 B.奴隸制王朝開始興起C.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D.進入到封建社會形態16.下圖為16世紀的美洲當地繪畫,可用于反映阿茲特克文明的消亡,對其解讀相對完整的是A.西班牙依靠武器優勢實現征服 B.殖民者借助部族仇殺建立統治C.英國殖民立足于屠殺印第安人 D.歐洲人以病菌傳播征服了美洲二、非選擇題:共4題,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周邊地區先進生產關系的影響下,奧斯曼土耳其人內部也出現了封建生產關系的萌芽。部落貴族企圖通過侵略掠奪來獲取新的土地和財富,下層民眾則期望征服戰爭能改變自己的境遇和地位。奧斯曼帝國是近代早期歐亞大陸中部最具擴張性的力量,其擴張能力基于其充分發揮熱兵器作戰效力的軍隊。烏爾汗與同種同教的突厥鄰國保持友好關系,對風雨飄搖中的拜占庭帝國則集中全力,軟硬兼施,不斷蠶食其領土。穆罕默德二世繼位后,即將奪取君士坦丁堡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1453年5月29日,苦苦支撐了53天的君士坦丁堡終告失守,歷經千年風雨的拜占庭帝國退出歷史舞臺。16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國力臻于鼎盛,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14、15世紀的拜占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緩慢萌芽,然而這一過程卻因奧斯曼帝國的征服而明顯放慢。蘇丹政府對過往商旅強征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意大利商人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權受到影響。奧斯曼帝國試圖消滅廣大被征服地區原有居民的語言和文化,但另一方面,奧斯曼帝國承襲了古典伊斯蘭文化,同時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并吸收了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拜占庭文化以及猶太文化的元素,推動了伊斯蘭文化的發展。——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編)》(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奧斯曼帝國對外擴張的歷史條件。(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奧斯曼帝國對外擴張的歷史影響。(6分)18.閱讀材料,回答相關問題。(13分)材料一從8世紀中葉起,阿拔斯王朝哈里發實施博采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導并贊助將古希臘、羅馬、波斯、印度等國的學術典籍譯為阿拉伯語。在哈里發的資助和倡導下,在首都巴格達創建了國家級的綜合性學術機構“智慧館”,由翻譯局、科學院和圖書館組成。智慧館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學者和翻譯家,集體從事譯述、研究活動,將用重金從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種各學科古籍進行了整理、校勘、譯述。他們在對原著直譯的基礎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釋、質疑、摘要、評論等,發揮了自己新的創見。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結束時,古希臘典籍中重要著作都已譯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柏拉圖的《法律篇》《國家篇》、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等,以及醫學、天文學、數學方面的譯作。這些著作給阿拉伯世界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和迷人的智慧,不僅大大豐富和增長了見識、學問,而且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將阿拉伯人由一神信仰階段帶入了層次更高的理性思辨階段。——摘編自潘瀟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譯運動》材料二鴉片戰爭中,林則徐深感西方船堅炮利,提出必須“訪夷情,譯西書”,開近代翻譯先河。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洋務派開始籌建京師同文館譯書處、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等機構從事大規模翻譯活動。徐壽1868年在江南制造總局主持譯書工作,大多是根據西文的較新版本,由傳教士傅雅蘭口述,徐壽用適當的漢語表達出來,前后譯書17部約280萬余字,所印書籍涉及經濟、軍事、物理、化學、醫學等領域。……甲午戰爭之后,翻譯活動迎來新的高潮。隨著洋務運動的式微,翻譯活動也逐步走向民間,形成了近代晚期新興的翻譯群體。著名的翻譯家主要有馬建忠、嚴復等。他們都滿懷愛國熱情和報國志向,有海外留學或駐外經歷,對西方政治、經濟、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嚴復提出的“信、雅、達”的標準,確立了翻譯作品的真實性、嚴謹性和可讀性。他在所譯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紹翻譯本書的目的,同時對書中旨意進行闡述。如翻譯《天演論》中介紹過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在翻譯《論法的精神》中對舊思想批判尤為突出,倡導“(立憲之國)主人非他,民權是已”的主張。嚴復的翻譯可以說不獨是理論學說的介紹,而且是一種“批判的武器”。——摘編自史日麗《近代翻譯活動的時代特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阿拉伯帝國百年翻譯運動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甲午戰爭前后翻譯活動的變化,分析近代中國翻譯活動的影響。(7分)19.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與中國(15分)材料一公元1000年的歐洲布滿了一個個由公爵、伯爵、男爵或主教統治的小公國,這些公爵、伯爵和男爵都曾向國王宣誓效忠,國王賜給他們“封地”來換取他們的效忠和一定數額的稅金。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方式落后。因此,這些國王或皇帝的代表享有很大的自主權。這一時期,森林、荒野紛紛變成農田。人口也逐漸多了起來,他們離開村莊,涌入城市。這些人漸漸成為手工藝人。為了有更多的東西可以交換,他們的產量越來越大,這就帶動了交通與貿易的繁榮發展,促進了資金的流動。歐洲北部形成了以波羅的海和北海為中心的廣闊商貿區。在幾個世紀的時間里,商人們在海岸邊建起了小貿易站,或者在港口定居下來,形成了一個個街區。材料二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國人的對外貿易聯系更為廣泛。他們跨越半個地球,向中東、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的客戶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而這些國家的供應商也會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商品。中國人沒有經歷全球化的準備階段,他們本就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里。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闡釋公元1000年前后歐洲與中國各自的時代特征。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世紀的歐洲,確實有諸多讓后人覺得黑暗與蒙昧的地方,如宗教迫害、審判異端和火刑殺人,有學者指出在西方文明的發展中,有一個光輝燦爛的古代,又有一個光芒四射的現代。但在兩者之間卻有一個沒有光明、一切都停滯落后的時代,這個時代延續了一千年之久,他們把這個時期叫做“中”世紀,也就是處在“光芒”和“光輝”中間的一段,又被稱“黑暗的中世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速鐵路設備采購合同終止及運營維護協議
- 餐飲業專用商業房產租賃協議書
- 老人兒童護理課件
- 美術課件彩虹模板
- 公司獎勵規章制度
- 生產車間10s管理制度
- 企業金融安全
- 建筑施工vr安全體驗館
- 安全防范系統報告
- 2025年上半年征兵工作總結
- 企業海關AEO認證流程優化與通關效率提升策略
- 醫療美容診所管理規章制度
- 外貿安全培訓課件
- 2025年金融工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卷及答案
- 公司財務培訓試題及答案
- 粉筆字培訓課件
- 創新智能化手術室設計的多維度探討
- 2024-2025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梁豐高中春海創優部八年級(下)期中檢測數學試卷(含答案)
- 孩子棄養權協議書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產業發展預測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2024-2025學年小升初必考題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