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03遼宋夏金元多民放政權的并立與元朝的統(tǒng)一選擇題專練50題1.下表是宋代前期從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數(shù)及其平均任職年限統(tǒng)計。這反映了當時時間用相人數(shù)平均任職年限太祖朝62.8太宗朝92.3真宗朝122.1仁宗朝231.95A.相權逐漸削弱 B.政治局勢動蕩不安C.丞相干預朝政 D.選官制度日趨完善2.宋代東南地區(qū),吳郡“父篤其子,兄勉其弟,有不被儒服而行,莫不恥焉”。江西饒州“為父兄者,以其子與弟不文為咎;為母妻者,以其子與夫不學為辱”。福建居民更是“多向學,喜講誦,好為文辭”。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崇文抑武的推行 B.書院教育的完善C.印刷技術的進步 D.等級觀念的變化3.如圖為山西絳州大堂墻上鑲嵌的“文臣七條”碑。碑刻立于北宋后期的宋徽宗期間,碑文內容為北宋初期宋真宗頒布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條”:一曰清心,二曰奉公,三曰修德,四曰貴實,五曰明察,六曰勸課,七曰革弊。該碑文內容能夠說明宋代A.實行崇文抑武的方針 B.注重官員的監(jiān)察考核C.門閥士族勢力的衰落 D.市民生活的豐富多彩4.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詔令一直在西夏前線指揮的文臣范仲淹改升武職。范仲淹連上三道奏表,請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絕不能接受自己成為一個武官。這表明范仲淹(
)A.具有淡泊名利的高貴品質 B.反對朝廷干預前線指揮作戰(zhàn)C.沾染飛揚跋扈的驕傲姿態(tài) D.深受“崇文抑武”風氣影響5.宋代文書除手抄外,也推廣“摹印頒行”“鏤版宣布”。朝廷文書經遞鋪、郵驛機構下達到州郡,期間各個流通環(huán)節(jié)均需備案在冊。地方收文后要登記編號、歸檔保存。這些做法(
)A.表明活字印刷術成為主流 B.導致權力分割過細的局面C.加強了對地方的監(jiān)控節(jié)制 D.體現(xiàn)了崇文抑武治國理念6.北宋的軍隊主要分為禁兵、廂兵、鄉(xiāng)兵及邊境上的藩兵,其中禁軍擔任“守京師、備征戍”的任務。宋太祖時禁軍人數(shù)只有二十萬不到,到宋仁宗時期禁軍員額高達80多萬,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兵種。這一現(xiàn)象A.改變了守內虛外的國策 B.導致了官僚隊伍的膨脹C.埋下了邊疆危機的隱患 D.加強了中央集權的力量7.通過普遍招募方式組建軍隊的做法開始于唐玄宗時期。北宋統(tǒng)治者則將募兵發(fā)展為一種有意識的“養(yǎng)兵”政策,提出“饑歲莫急于防民之盜,而防盜莫先于募民為兵”“不收為兵,則恐為盜”。這一措施的實行A.提高了軍隊士兵的素質 B.導致財政狀況日益惡化C.確保了北宋王朝的安寧 D.民眾疾苦問題得以解決8.宋太祖將兵書列為禁書,不許???,不許刊行。到仁宗時,朝廷準許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編校,后來又校理前代《孫子》等7部兵書,將其定為軍事學校和考選武舉的基本教材。這反映出宋代時期(
)A.邊防壓力逐漸增大 B.學術氛圍不斷寬松C.官僚隊伍日益膨脹 D.科舉選拔功能轉變9.北宋初期,為了阻擋契丹騎兵的南下,政府在河北沿邊的邊境上占據(jù)數(shù)萬頃耕地,大修塘泊,修筑了一條“水長城”;政府利用這些塘泊大興屯田,種植水稻。這一措施()A.有效抵御了遼金南下 B.促進了南方農業(yè)開發(fā)C.緩解了北方駐軍壓力 D.推動經濟重心的轉移10.在王安石變法前,變法派大多經歷平平,位低資淺且多出身貧寒,但由于他們遇到大變革時代,在變法時,其中的很多人迅速步入權力中心。材料表明,王安石變法A.廢除了貴族科舉的特權 B.沖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統(tǒng)治C.完善了官吏選拔的程序 D.改革了科舉選拔官員的標準11.王安石變法的內容是多方面的,教育改革是其重要內容之一,王安石在太學中實行“三舍法”,規(guī)定上舍生學行優(yōu)秀者,或授官,或可直接參加省試、殿試。同時,頒布《三經新義》作為學校統(tǒng)一教材,此書對《詩》《書》《周禮》三部儒家經典重新加以注釋而成。在科舉改革方面,廢除明經諸科,只以進士科取士。王安石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充實完善儒家思想 B.爭奪變法的主導權C.尋找變法理論依據(jù) D.完善發(fā)展科舉制度12.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進行變法革新。次年,司馬光借給宋神宗講解《資治通鑒》的機會,特意表彰“蕭規(guī)曹隨”的典故,并宣揚“道者萬世無弊”的理念。這表明朝廷(
)A.推崇儒家治國理念 B.強化權力的制衡C.對改革未形成共識 D.重視前朝的經驗13.紹興八年(1138年)二月,岳飛在鄂州堅持“戮力練兵”“日夜訓閱”,并上書宋高宗:“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高宗未予理睬。同年十一月,反對宋金“講和”的樞密副使王庶、樞密院編修胡銓等或被罷官,或被貶謫。這說明南宋初年(
)A.中央集權受到威脅 B.武將政治地位卑下C.統(tǒng)治核心偏安江南 D.官吏任免隨意性強14.遼朝職官設置分南、北面官,南面官負責以漢人為主的農耕民族事務,北面官負責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務。皇帝和宮廷依然保持草原習俗,每年隨季節(jié)轉換遷徙。遼朝此舉()A.意在推行民族歧視政策 B.減輕了北宋政權的邊境壓力C.導致民族關系日趨緊張 D.體現(xiàn)了“因俗而治”的智慧15.歐陽修在修訂《新五代史》時,把遼朝歸到《四夷附錄》中。元朝宰相脫脫主持修史時,規(guī)定:“(遼金宋)三國各與正統(tǒng)、各系其年號”,修成《宋史》《遼史》《金史》。這一變化表明()A.政權并立使民族矛盾激化 B.爭奪正統(tǒng)斗爭的激烈C.修史的指導思想發(fā)生變化 D.華夷一體觀念的增強16.遼、夏、金三朝科舉以經史、文學為考試內容,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士子通過學習儒家文化,萌生并強化了“懂禮即中國”、“用中國之禮則中國之”的觀念??婆e制在北方推行A.助推了文化重心的轉移 B.化解了各民族之間矛盾C.加強了經濟文化的交流 D.強化了“大一統(tǒng)”思想17.遼金時代所謂的“漢人”,是特指遼朝境內以燕云十六州人口為主的漢族人民。由于長期處于異族統(tǒng)治之下,“漢人”具有明顯的胡化傾向。宋人不承認他們是漢人,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卻仍將他們看作是漢人。這一現(xiàn)象說明當時(
)A.少數(shù)民族封建化加速 B.民族交融趨勢加強C.推行民族歧視的政策 D.民族矛盾趨于緩和18.開芳宴肇始于唐、發(fā)展于宋、鼎盛于金、至元代走向沒落,它是丈夫想要表達對于妻子的鐘情與愛意而舉辦一場宴飲。開芳宴也是宋金墓葬流行的裝飾題材之一,多見于北宋黃河流域及北方地區(qū)中小型墓葬內,反映了當時人們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統(tǒng)的道德。此后契丹人和金人的墓室之中也出現(xiàn)“開芳宴”壁畫。這一現(xiàn)象說明A.理學成為遼和金的官方哲學 B.婦女沖破漢唐儒學束縛C.少數(shù)民族對中原文化的認同 D.市民工商業(yè)者力量壯大19.金世宗時創(chuàng)建女真進士科,金章宗時加試騎射。河南發(fā)現(xiàn)的《女真進士題名碑》用女真文字記錄“十五日試策,十七日試論、詩”。這表明金朝科舉制度A.由女真人獨創(chuàng)后來推廣至中原 B.推動漢人學習和使用女真文字C.以程朱理學的解釋作答題標準 D.模仿漢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20.1273年,元政府刊刻《農桑輯要》,該書主要是針對北方農業(yè)生產特點而作;1313年,王禎的《農書》正式出版,綜合了黃河流域旱地農業(yè)技術和江南水田精細作業(yè)的經驗,對南北農業(yè)技術和農具的異同進行了分析比較。農書內容的豐富,得益于A.美洲高產農作物的引進 B.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政府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D.國家逐步實現(xiàn)統(tǒng)一21.秦朝時,政府在全國范圍內修筑馳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構建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全國性道路網;元朝時,政府在各地廣設驛站,構筑了從大都(北京)向全國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驛路體系。這些做法(
)A.旨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B.服務于對外擴張的需要C.是兩大王朝速亡的誘因 D.利于強化中央集權統(tǒng)治22.漢唐時期,對內陸邊疆地區(qū)主要是通過冊封和朝貢實施控制。元朝在邊疆地區(qū)先后設置遼陽、云南、甘肅、嶺北等行省,邊疆地區(qū)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領直接隸屬于行省,“皆賦役之,比于內地”。這一變化()A.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B.踐行了民族平等的政治理念C.強化了元朝君主專制統(tǒng)治 D.推動邊疆與內地管理一體化23.蒙古統(tǒng)治者特別注重交通運輸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帝國版圖的確定,其四通八達的對內對外水陸交通體系也逐漸形成,直通往歐、亞、非三洲各國的陸路海路交通也達到了空前規(guī)模。蒙古帝國內外交通的發(fā)達A.為東西方交流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B.有利于新航路的開辟C.有助于維護帝國的長久統(tǒng)一 D.推動了絲綢之路的開通24.元朝后期,燕山支脈居庸南口過街塔樓的壁面上鐫刻了很多題記,包括用梵文、八思巴字蒙古文、回鶻文、藏文、西夏文和漢字書寫的陀羅尼經經文,以及用后五種書面語記載的建塔功德記。這一現(xiàn)象可以用來佐證元朝A.多種文字的創(chuàng)建與并存 B.存在跨地域的文化交流C.各民族間和諧共同發(fā)展 D.大一統(tǒng)國家意識的形成25.元朝曾一度不行科舉,1315年第一次開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初,漢人、南人考試內容較蒙古人、色目人難度大。后來此種現(xiàn)象逐漸改變,其中在1333年,在所取進士百人中,近六成的母親為漢人,已婚的人中有近七成娶漢人為妻。這說明(
)A.元朝民族交融趨勢加強 B.政府放棄民族歧視政策C.科舉成為主要選官途徑 D.民族矛盾得到極大緩和26.元朝宮室中除嚴整規(guī)則的建筑群外,還散布著純蒙古式的帳幕建筑,如“帳殿”“氈殿”。帳殿中帳房和木結構琉璃瓦的殿宇交錯分布;室內還裝飾有:白石階基紅墻、朱地金龍柱、朱欄、各色琉璃等。元朝宮室建筑體現(xiàn)了(
)A.皇帝行營四季遷徙的制度 B.城市建設發(fā)展迅速C.漢地傳統(tǒng)與蒙古習俗結合 D.人文與自然的和諧27.北宋時期,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一年兩熟稻麥復種的耕作方式,但實行之初種植規(guī)模并不大。到了南宋時期,稻麥復種制得到推廣,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這反映了(
)A.經濟重心的南移已經完成 B.政局動蕩引發(fā)耕作方式變革C.江南地區(qū)得到進一步開發(fā) D.江南地區(qū)人民飲食習慣改變28.北宋太宗雍熙年間,趙普稱鄧州所轄五縣“其四在山,三分居民,二皆客戶”。據(jù)統(tǒng)計南宋淳熙年間,廣州客戶在總戶數(shù)中占55%以上;長溪縣客戶在總戶數(shù)中所占比例接近57%。這反映出宋代A.封建剝削沉重 B.人身依附關系加強C.租佃關系發(fā)達 D.客戶社會地位提高29.宋初,宋太宗下詔指出,江南江北種植不同,“風土各有所宜”,但為了防備水旱,作物種植要“雜植”。他要求江南諸州長吏,“勸民益種諸谷”;要求江北諸州,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廣種杭稻”。這說明當時(
)A.北方人口大量南遷 B.精耕細作技術水平提高C.區(qū)域經濟均衡發(fā)展 D.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30.北宋開封商人孫賜號,本是酒館侍者,“誠實不欺,主人愛之,假以百千,使為腳店(小酒館)……其貨漸侈大,乃置圖畫于壁間,列書史于幾案,為雅戲之具,皆不凡,人競趨之。久之,遂開正店,建樓,漸傾中都”。材料有助于說明北宋(
)A.士人階層壯大 B.心學思想盛行C.坊市制度流行 D.抑商政策加強31.榷場是宋代在邊境地區(qū)設立的管理貿易和稅收的場所。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有遼國商人到未設榷場的瀛州進行販易,被當?shù)匕傩瞻l(fā)覺,因此被勒索了大量錢財后方得免除報官。這反映出,宋代(
)A.邊境貿易管理嚴格 B.百姓排斥榷場貿易C.商業(yè)稅收受到重視 D.邊境走私得到遏制32.北宋時期,莊園經濟瓦解、商品經濟發(fā)達等一系列結構性的社會變革,使得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地位,貧者可致富,富者也可能一夜之間淪為貧民。如“常州無錫縣村民陳承信,本以販豕為業(yè),后極富”。這反映了宋代A.等級觀念日益淡化 B.社會群體間流動性增強C.商品經濟迅速發(fā)展 D.理學思想主導地位確立33.兩宋時期,江北的粟、麥、黍、豆等品種推廣到江南、福建、廣東等地,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也推廣到江淮一帶,并逐漸推廣到北方。北方人大量南遷后,大批優(yōu)秀的文化人也來到了南方,帶來了北方的各種文化和風俗。這反映了當時(
)A.農民生活與市場聯(lián)系密切 B.農業(yè)結構發(fā)生根本性變化C.統(tǒng)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D.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頻繁34.兩宋時期的犁刀、秧馬、耘蕩、鐵搭等新式農具都誕生于開發(fā)江南沼澤地的艱苦斗爭之中。曲轅犁從晚唐的11個部件減少到6個部件,更加適合江南水田耕作。這反映出A.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出現(xiàn) B.江南經濟發(fā)展的潛力大C.新式農具的普及程度高 D.小農經濟出現(xiàn)革命性突破35.下圖是唐宋時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圖,據(jù)此可知,該圖(
)A.科學揭示了社會階層的流動 B.準確呈現(xiàn)了經濟基礎的變動C.客觀上反映南方市場的擴大 D.合理解讀了北民南遷的原因36.北宋著名學者李靚認為富人是“心有所知,力有所勤,夙興夜寐,攻苦食淡,以趣天時,聽上令也。”南宋思想家葉適指出:“富人者,州縣之本,上下之所賴也?!边@些觀念的出現(xiàn),反映了宋代(
)A.重農抑商政策調整 B.資本主義萌芽產生C.社會結構發(fā)生變化 D.奢靡享樂風氣興起37.南宋袁采在《世苑》書中說:“……今世人往往見目前稍稍盛樂,以為此生無足慮,不旋踵而破壞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換甲,則世事一變。……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有錢則買,無錢則賣……諺云:富兒更替做。蓋謂迭相報酬也?!边@主要反映了(
)A.土地兼并現(xiàn)象普遍 B.社會秩序動蕩不安C.歷史循環(huán)理論盛行 D.社會階層流動性大38.婚姻不問閥閱,直求資財,是宋代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慶歷年間,身任館閣之職的凌景陽,與酒店富戶孫氏女結婚;吏部侍郎孫祖德,娶富人妻,以規(guī)有其財。哲宗年間,許州豪民蓋漸,家資巨萬計,女三人,“有朝士之無恥者,利其財,納其仲為子婦”。這反映了(
)A.市民興起瓦解傳統(tǒng)倫理 B.傳統(tǒng)觀念因追求財富而質變C.理學的影響力逐步衰微 D.商品經濟發(fā)展沖擊婚姻觀念39.宋代大量出現(xiàn)研究自然萬物的譜錄,如《梅譜》《牡丹譜》《海棠譜》《荔枝譜》《橘錄》《蟹譜》《昆蟲草木略》《禽經》等。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宋代(
)A.自然科學教育的逐漸普及 B.傳統(tǒng)自然經濟開始瓦解C.“格物致知”的時代精神 D.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轉變40.某史書記載:“新安朱熹,大抵以格物致知為先,明善誠身為要。凡《詩》《書》,六藝之文,與夫孔、孟之遺言,顛錯于秦火、支離于漢儒,幽沉于魏、晉六朝者,至是皆煥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學所以度越諸子,而上接孟氏者歟!”該史書()A.代表了封建政府的價值立場 B.表達了心學家對程朱理學的批判C.客觀評價了朱熹的學術成就 D.闡發(fā)了明清進步思潮的價值理念41.南宋末年,文天祥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79年,崖山之戰(zhàn),大臣陸秀夫寧死不降蒙古鐵騎,攜小皇帝趙昺蹈海而逝。這些言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社會危機嚴重后果 B.理學對士人品格的塑造C.民本思想影響深遠 D.儒學積極入世的價值觀42.宋瓷品類繁多、器型多樣,但造型簡潔;從色澤豐富的“窯變”到各類單色瓷,都追求釉色自然、典雅、含蓄;裝飾紋樣的意境、氣韻,浮現(xiàn)儒家文化所倡導的精煉素雅之美。宋瓷呈現(xiàn)的審美情愫源于A.制瓷工藝技術的日臻成熟 B.追求風神韻致的理學意象C.氣韻浮華的商品經濟需求 D.中西審美意趣的交融碰撞43.宋代,蘇軾、黃庭堅、米芾等文人雅士常在駙馬王詵私人府邸舉行“西園雅集”,賦詩、題詞;退休官員多參加“耆英會”“九老會”等聚會;汴京熟食店、杭城茶肆多為“士大夫期朋約友會聚之處”。這些士人的交游活動A.反映了官宦門閥之風猶盛 B.植根于市民生活的發(fā)展C.得益于人文化的社會氛圍 D.導致了朋黨之爭的興起44.元曲中有很多有關體育方面的記載,下表摘錄的是元曲中描寫馬球運動和蹴鞠運動的場景。這可以用來說明(
)材料出處蹴鞠場中,鳴珂巷里,南北馳名,寰中可意?!顐冉鹕?,微那(挪)玉體,唐裙輕蕩,繡帶斜飄,舞袖低垂。關漢卿《越調·斗鵪鶉·蹴鞠》款款的驟龍駒,輕輕的探身軀,杓棒起,月輪孤,彩落,曉星疏。無名氏《閥閱舞射柳蕤丸記》A.藝術創(chuàng)作提升女性社會地位 B.體育運動豐富了文學創(chuàng)作題材C.女性形象在文學作品中涌現(xiàn) D.元曲作品具有浪漫主義的特色45.唐代開始,佛教把關羽當做崇拜的神祗,至元代講史話本《三國志平話》則把關羽塑造成一位因縣令貪贓枉法而為民除害的忠臣義士形象,而不是神圣高尚。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變化(
)A.順應了市民對世俗文化的需求 B.凸顯了文學作品強大教育功能C.體現(xiàn)了元代佛教文化未受重視 D.確立了程朱理學的主流價值觀46.1279年,元朝在全國設置27個觀測站,進行天文觀測,這些觀測站“東起高麗,兩極滇池,南至占城,北盡鐵勒”。這反映了元朝(
)A.中央加強對邊疆的控制 B.民族政策的靈活開明C.政府重視完善天文歷法 D.閉關鎖國政策的廢除47.利瑪竇被評為公元第二千年內(1000年-1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炭疽吸入感染的預防與控制策略研究-洞察闡釋
- 污水回用技術集成創(chuàng)新-洞察闡釋
- 江西省重點中學2025屆高二下化學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社會心理學與社會行為課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屆江蘇省江陰市石莊中學化學高一下期末統(tǒng)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牙線對不同牙齒排列情況的適應性研究考核試卷
- 培訓文化營造考核試卷
- 基礎護理學(冷熱療技術)單元測試習題與答案
-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警示教育
- 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實施辦法
- 2025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培訓
- 稅務講座課件
- 2025年暑假實踐作業(yè)模板【課件】
- 學校食堂暑假前收尾工作指南
- 休閑車零部件回收再利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滴灌帶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
- 消防系統(tǒng)維護保養(yǎng)方案
- 骨科護理實習生小講課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散熱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分析及商業(yè)模式與投融資發(fā)展報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課標Ⅰ卷)語文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