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贛州市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考試高二語文試卷2025年6月本試題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先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題時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簽字)筆或碳素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黑色線框)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語言辭令是文學的媒介,文體結構是文學的骨架。因此,回歸文學、回歸文本最終應回歸到文辭之上?!段男牡颀垺吠怀鑫膶W批評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逼渲小拔惑w”“置辭”“事義”“宮商”均與辭令文體相關。此外,《文心雕龍》還設有如《镕裁》《麗辭》《夸飾》《練字》等不少篇目專門討論文辭。在劉勰看來,“文辭”不論對文學創作抑或文學批評都至關重要,它是文學文本構成的根本。這種認知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等詩文表達中可見一斑。令人遺憾的是,當下文學批評對文辭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文學批評似乎更熱衷于文學和心理學文學和社會、文學和倫理等文學的“外部研究”,而有意或無意回避諸如文體、隱喻、敘事、節奏、結構等文學的“內部研究”。這種批評導向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學創作、文學批評中基礎“語文感”的退化。有研究者認為“語文感”就是語感和文化感的綜合?;蛟S可以更進一步概括,“語文感”是語言感、文字感、文體感與文化感的綜合。其中,前三者是文學語言的形式,而文化感是文學語言的內容。翻檢近些年的文學作品,尤其是一些網絡文學,有部分作品連基本的“語文感”都沒有,語言混亂、文字不通、文體冗雜,遑論審美性和藝術性。文學批評文章中也存在不少理論空話、虛假套話,甚至概念廢話,遑論切近性和引導性?;貧w文辭、重塑“語文感”,是希冀在古典文論的啟發之下,呼吁批評家和創作者對敘事、節奏、韻律、結構等文學的獨特表現形式重新重視。畢競,文辭是文學存在的本體,離開了文辭,文學文本和文學批評便不復存在。劉勰十分重視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甚至認為如能對作品理解深入、鑒賞精微,便能產生如春日登臺、蘭香彌服的批評愉悅。但要抵達這樣的批評愉悅并非易事,除了需要規避“貴古賤今”“崇己抑人”“信偽迷真”的批評弊端,還需乘持“無私于輕重,不偏于憎愛”的批評態度,更需認認真真回歸到文學、文本、文辭之中尋求“照辭如鏡”“深識鑒奧”。當下文學創作者、文學批評家理應回歸到這些古典認知中重溫傳統智慧,并結合當下文學實踐的具體情境,積極尋求提升當下文學創作和批評質量的途徑與方法。(摘自李占偉《回歸文學、文本和文辭》,有刪改)材料二:所謂“辭達”,就是真切簡明地傳達出作者之“意”。孔子說過:“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庇终f:“辭達而已矣。”把這兩句話合在一起,孔子的意思是:“辭達”并非“言之無文”,而是“言之有文”,“辭達”方為好文章,方能傳之久遠。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1頁(共8頁)“辭達”的前提是作者有著深刻的認知,即立意深刻。“意”是文章的靈魂,“辭”是達“意”的媒介,判斷文章的價值,內涵深刻與否是最重要的尺度。如果所“達”之“意”平庸乏味,就失去了表達的必要性,文辭功夫下得越大,就越顯得矯揉造作。北宋張耒在《文論》中說:“學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務理,求文之工,世未嘗有也。”胸中有丘壑,筆下才有山川。“意”在文章中有著無可比擬、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出色的寫作能力是“辭達”的基本保障。立意深刻對于文章的重要性,一般人都能理解;而寫作能力的重要性,許多人未必能充分意識到。正是鑒于這種情形,南朝齊梁時代的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提醒讀者“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難的不是有奇妙的想法,難的是把奇妙想法生機勃勃地表達出來。要做到“辭達”,不僅要“了然于心”,還要“了然于手”?!按猴L騁巧如翦刀,先裁楊柳后杏桃”,有了出色的寫作能力,才能像春風一樣剪裁出滿園春色。水沒有固定的形態,它總是隨著地勢的變化而變化:遇到平地,便滔滔汩汩,一日千里;遇到山石,則蜿蜒曲折,隨物賦形。文章的表達也是如此,要隨著內容而變化,千篇一律不可取,生搬硬套不可取,刻意模仿更不可取,世上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完美章法?!稗o達”是“意”和“辭”的有機結合。與“辭達”相對的是立意“淺陋”而又文辭“艱深”。蘇軾批評西漢的揚雄說:“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薄皽\易”指立意不高,“艱深”則是以極盡雕鑿的文辭掩飾立意的“淺易”。“意”和“辭”均不足取,這樣的作品,只能視為雕蟲小技。抒情也好,議論也好,敘事也好,無論什么文體,無論篇幅長短,都要言近旨遠。深刻理解外界事物并能準確生動表達其見解的人,尤為難得。一個人思想深刻,而又有出色的寫作能力和充沛的寫作熱情,才能創造出行云流水般的“辭達”之境。(摘自陳文新《“辭達”方為好文章》,有刪改)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勰認為“文辭”是文學創作的核心,文學批評可以脫離文辭展開研究。B.當下“語文感”的退化,主要源于網絡文學語言混亂、文體冗雜的影響。C.孔子主張“辭達”即文辭華麗,有內容而且有文采的文章才能流傳久遠。D.文章應言近旨遠,但揚雄以艱深文辭掩飾淺易立意,并未做到“辭達”。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心雕龍》設有《镕裁》《麗辭》等專篇探討文辭的運用,可見劉勰對語言辭令的重視。B.重塑“語文感”需重視文體、敘事、結構等文學“內部研究”·不能局限于“外部研究”。C.張耒將“明理”確立為文學創作的本體基礎,這說明他認為文章的價值首要在于內涵深刻。D.文中用“行云流水”比喻“辭達”的理想境界,只要遵循固定完美的章法就能實現“辭達”。.結合材料內容,下列現象最能體現“語文感”缺失的是(3分)A.小說采用方言俚語塑造人物形象,生動展現某地域的文化特色與生活氣息。B.文學評論以社會現象歷史背景分析為框架,挖掘文學作品內涵與時代意義。C.散文通過駢散結合的句式,精心營造出富有韻律感的語言節奏與審美意境。D.詩歌借助大量隱喻的象征手法,含蓄地表達創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思考。.兩則材料都提及劉勰的觀點,但論述目的有所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文學社在審閱社員文學作品時,發現作品存在以下三類問題:投稿A:語言粗糙,通篇使用“絕絕子”“yyds”等網絡詞語;投稿B:敘事結構混亂,廢話不少,散文與小說文體特征混雜;投稿C:為顯深刻,生硬引用典籍典故,然而與主題并無關聯。請結合材料一、材料二的核心觀點,從日常學習角度出發,為社員們提出三條改進建議,助力社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2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3頁(共8頁)(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化作西海一道虹熊召政我常常告誠自己,不要讓過分的理性束縛心靈。愈老我愈堅信,天人合一是東方文明中最高級的智慧。自然的天與人的心都是自由的,天心即童心。永遠保持童心,這是不老的秘密。理性的生活到處都是邏輯的陷阱,唯有自然,才能讓你的靈性釋放。正是憑著這樣一種自覺,我常常穿過城市喧囂的人流走向自然。這不,在武漢看過櫻花之后,我又來到了廬山西海。我沒有從武漢帶來櫻花片片,但廬山西海卻贈我桃花朵朵。在碼頭停車,蹀躞于岸畔的叢林,只見一只鳩鶉在枝頭跳躍,這只謙遜的小鳥,有著那種“弱水三千,取一瓢飲”的怡然自得。我突然覺得鴿鶇比我可愛,和它相比,我有心,而鳩鶇無心,我有心尋美而不能消融于美,鴿鵝無心卻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小小的鴿鶉勝于我,我不但沒有沮喪,反而愈加興奮了。自然萬物皆為我師,我如果心中放不下一只小小的鴿鶉,又怎么放得下這一片浩瀚的西海呢?放舟出港,對茫茫煙水、點點湖山,立刻就感受到“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的美妙寫這詩句的晏幾道先是紈绔子弟,后為落魄文人。但他的小詞清曠動人,游湖之作,允為上乘。就是湖中島嶼眾多。溫德米爾湖的島嶼是天然造化,而千島湖與西海,則是人造的。法國人艾黎福爾在其所著的《世界藝術史》中,評價中國人“是嚴格意義上的現實主義者,他們缺乏想象,內心深處沒有奢望”。我不敢贊同他的這個觀點。在更多的時間里,中國人是安靜的,但安靜不等于沒有激情。就像我們敬畏的天,它并不總是萬里無云,有時它也會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中國人的激情一旦被點燃,瞬間就能爆發摧枯拉朽、再造乾坤的力量。沒有這股偉力,就不會有眼前的這片西海。西海有著3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平均水深45米,浮漾于澄波中的,還有8000多座島嶼。最小的島,如鳧如鯢,幾不能容足;而大的島上則不同,上面有著煙村寺塔,若寨若驛,依然演繹著千古風情。我們乘坐于舟上,首先看到的是一朵只能生長一棵樹的孤丘,那棵樹是烏柏樹。南方的烏柏猶如北方的槐,都是最為鮮明的地理標識。遙想70年前,這棵烏柏樹生長在一個海拔不到80米的小山上,那時,它可能還是少年吧。如今,那座小山潛于海底,只露了一個頭,留下這一棵樹。最能展示烏柏樹豐姿的應該是秋天,經霜的葉子片片赤紅。那時節再來西海,就會看到萬頃一碧中,升騰起一團蓬勃的火焰。過了這小巧的烏柏島,西海的畫卷一下子展開了。晴煙氤氳,乍暖還寒,星羅棋布的島嶼增強了西海的動感。槳聲入浦,有多少晶瑩伸手可掬;春風戲水,卻恨四圍山色渺不可狎。在島間穿行,看不清風檣陣馬;在嶼中逍遙,期望著老龍跳波?!敖魄嗔_帶”,一條又一條的帶,既是錦帶,也是玉帶,它會帶著你踏上登仙之路;“山如碧玉簪”,既簪我的渴望,也簪我的鄉愁,更簪著我中流擊楫的觴詠之興。及至登上西海之星那座高達百尺的玻璃塔憑欄四望,看到三百里湖山盡收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孟子處齊,而有憂色。孟母見之曰:“子若有憂色.何也?”孟子曰:“不敏?!碑惾臻e居而嘆。孟母見之曰:“鄉見子有憂色,曰不也,今嘆之,何也?”孟子對曰:“軻聞之,君子稱身而就位,不為茍得而受賞,不貪榮祿。諸侯不聽,則不達其上。聽而不用,則不踐其朝。今道不用于齊,愿行而母老,是以憂也?!泵夏冈唬骸胺蜴酥Y精五飯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柳下惠處魯,三黜而不去,憂民救亂。妻曰:“無乃瀆乎!君子有二恥。國無道而貴,恥也:國有道而賤,恥也。今當亂世,三黜而不去,亦近恥也?!绷禄菰唬骸坝陀秃?且彼為彼,我為我,彼雖裸程,安能污我!”油油然與之處,仕于下位。柳下既死,門人將誅之。妻曰:“將諫夫子之德耶,則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誅曰:“夫子之秦攻趙,孝成王使括代廉頗為將。將行,括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將。”王曰:“何以?”曰:“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盡臧之,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王以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執心各異。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計已決矣?!崩冈唬骸巴踅K遣之,如有不稱,妾得無隨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頗。三十余日,趙兵果敗,括死軍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誅。10.原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夫婦國人之禮B精回五飯酒漿回養舅回姑回縫衣目裳國而已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鄉”通“向”,譯為“先前”,與《蘭亭集序》中“向之所欣”的“向”意思不相同。B.“去”可譯為“離開”之意,與《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不相同。C.“之”,取消句子獨立性,與《石鐘山記》中“石之鏗然有聲者”的“之”用法不相同。D.“何以”即“以何”,賓語前置,與《歸去來兮辭》中“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句式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孟子認同君子稱身而就位,但政治上并不如意,孟母以“子行子義,吾行吾禮”開導他遵循本心,孟母得到君子肯定。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5頁(共8頁)西海的主要水源來自修河,從幕阜山中修河的發源地到西海,流程短是短了點,但在不大的流域里,有幾十條支流呈羽狀匯入。贛西北處在幕阜山與九嶺山之間,層巒疊嶂,雨量充沛。溪流密布,蜿蜒騰挪;飛瀑鳴濤,自有洞天。在修河流域中,上游有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黃庭堅的故鄉。下游有不肯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故里。西海所在的柘林鎮,還保留明中期一代名臣魏源的墓地??梢哉f,西海容納的修水之波,都是一滴千金的文脈?,F在,我下了小舟,來到了云居島。西海與云居山同屬一個景區。一水一山,動靜相宜。且那云居山中的真如禪寺,是中國禪宗曹洞宗的祖庭。多年前,我曾專程到這座千年古剎參禪,尋訪歷代高僧的遺跡。那一份感懷,至今難忘。現在,我徜徉在其中的云居島,有一座七層方形塔,褐紅色的塔體,在水藍山青映襯下,倍具秀拔玲瓏之態。我拾級而上到達山頂,眺望鶯花月露、酒賦琴歌的湖山,突然想起我年輕時寫的一首詩:陶醉于無邊的春色,你才覺得,死亡是一本庸書。因此我更加感慨:在濃淡相宜的云氣中,如果我在這云居塔下,有一枕煙霞,半榻青氈,我的余生便永遠生活在童話中;如果我能一壺酒、一甌茶,于一葉扁舟中,與一棵樹量子糾纏,與一瓣浪靈魂私語;對一只鳥鼓盆而歌,對一朵云深度搜索,我的那一葉扁舟,就會化成一道虹,永遠蕩漾在波光深處。(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我”認為應避免讓過分的理性束縛心靈,保持童心,走向自然,讓靈性釋放,這表現“我”對天人合一的追求。B.“我”看到鶴在枝頭跳躍得怡然自得,覺得它比自己可愛,因為它無心卻能融入自然,而“我”有心卻不能。C.文中提到晏幾道未游過西海,但他描寫游湖的小詞清曠動人,以此來突出西海景色的美,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蘊。D.“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與茅盾《風景談》所表達的“人是自然的主人”的認知相同,二者價值觀類似。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開篇由“我”的感悟引入對西海的描寫,奠定了感情基調,也為后文展開對西海的描寫埋下了伏筆。B.文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寫西海島嶼,將小島和大島進行對比,突出西海島嶼形態的多樣,表現了西海的美。C.作者在描寫西海景色時,調動了多種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等,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西海的迷人風光。D.全文以“游蹤”為明線,串聯所見之景,同時以感悟為暗線,交織出對自然靈性與生命境界的深刻感悟。8.作者寫自己多次游歷不同的湖泊,這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9.本文標題“化作西海一道虹”有何意蘊?請結合全文分析。(6分)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4頁(共8頁)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6頁(共8頁)B.柳下惠身處亂世,雖多次被貶黜卻以救民為己任;其妻起初質疑他的選擇,后來在他死后為其撰寫誅文,概括其德行。C.趙括母親認為趙括與其父親性格迥異,若趙括為將領必敗;趙王否定了趙括母親的判斷,仍堅持任用趙括,最終慘敗。D.趙括代廉頗為趙將后,趙軍三十余日即遭覆滅;趙王因趙母曾上書進言不要派遣趙括,所以沒有追究趙母的責任。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道不用于齊,愿行而母老,是以憂也。(4分)(2)王終遣之,如有不稱,妾得無隨乎。(4分)14.依據材料,孟母、柳下惠之妻、趙括之母三人分別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小題。南鄉子秦觀妙手寫徽真①,水剪雙眸點絳唇。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只露墻頭一半身。②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任是無情也動人。①【注】①徽真:唐代歌妓崔徽,與裴敬中相愛但不能在一起。她叫畫師給自己畫了一幅肖像畫寄給裴敬中,不久之后就病重而死。真:指肖像。②“疑是”三句:用東鄰窺宋玉的典故寫女子之美與多情。③“任是”句:引用羅隱《牡丹》詩“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運用典故,將崔徽比作多情的東鄰女子,生動地賦予了畫像人物鮮活的情感色彩與浪漫氣息。B.“誰記當年翠黛顰”以反問語氣,強調崔徽往昔愁容無人銘記,既抒發詞人對其命運的惋惜,也表達對世態炎涼的感慨。C.末句“任是無情也動人”通過看似矛盾的表達,以“無情”之像寫“動情”之感,形成強烈的反差效果,深化詩歌主旨。D.全詞圍繞崔徽畫像展開,上闋重在繪形寫貌,下闋側重抒懷感慨,層層遞進,情感真摯,體現秦觀婉約詞風的獨特韻味。16.秦觀詞中“水剪雙眸”一句以“剪”字寫出崔徽眼神,請從修辭手法和情感表達兩個角度簡析妙處。(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校長引用屈原《離騷》中的名句鼓勵同學珍惜時間,要以“._,.”只爭朝夕的奮斗姿態來直面高中學習。(2)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中“_”生動描繪出作者在田園中拄杖或游或息的情景,“”寫詩人欣賞著庭院中的樹木感到愉悅的畫面。(3)《燕歌行并序》中,以視聽結合的手法生動再現將士們出征時金鼓齊鳴、旗幟飛揚的句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浮了(本題英5小題,20分)例讀下逐約文字,完成18~22題?!捌砹K汀笔侵袊糯粋€著名約送別習俗。常見的色面中。這邊廂,折一根柳條交對方手中、而不是逸英他赫物?正是圖為柳達種不構環境、蔬處生長的待性,作為古人贈別好友的信物,便再合適不過。離別時,人們希望親崩好方離開家鄉后,②適應各地環境,隨遇而安,落地生根。所以折柳送行,包含著對離別者的美好祝愿。中國古人善治木,家門口最常見的木材之一,就是柳樹。很多人認為柳木蔬松,不是優質木材。而采用“頭木作業”——就是當柳樹長到一定高度時,把它的上半部分截掉,用來做家俱材料。截掉就是把根留住。這或許是“柳”與“留”相關聯的自《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起,折柳意象便鐫刻進了詩詞長河。有人嘆“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訴盡盼歸的焦灼:有人吟“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道破離別的悵惘;有人悲“西域楊柳弄春柔,動離忱,淚難收”、寫滿相思的苦澀。這一折,折過千年時光,18.下列何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這個“留”,就是把根留住。D.一根柳條,映射著千百年來文人默鍥推動形成的折柳寄別這一浩蕩1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B.“頭木作業”是一個偏正結構的復合詞,指C.李叔同《送別》中“晚風挑柳”與徐志摩筆下“河畔金柳”均以柳喻離愁。力的。(4分)15個字。(4分)從‘傷見路邊楊柳春,一重折盡一重新’里能體會道破離別的悵惘低吟,寫滿相思苦澀的悲情的詩句是‘西域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原文表達效果更好?(6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冒險能讓我們突破舒適區,收獲別樣的成長。然而,冒險也伴隨著風險,可能會讓我們遭受失敗與損失。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語文期末試卷第8頁(共8頁)贛州市2024~2025學年度高二期末考試1.D(A劉勰認為文學批評需結合文辭與內容,而非“脫離文辭展開研究”;B材料一認為“語文感”退化是“文辭華麗”。)2.D(材料二明確反對“一成不變的完美章法”,主張“隨內容變化”,“只要……就”表達有誤。)部形式,但此選項未涉及語言、文字或文體的分析,直接體現對形式要素傳統文化思考屬于文化感,符合“語文感”內涵。所以B選項因忽視文學形式研究,最能體現“語文感”的缺失。)(2分)(或答:意在強調文辭的重要性,為后文批判“語文感”退化的現象確立了理論基礎。)②材料二借劉勰的觀點,闡述“辭達”需以出色寫作能力為保障。(2分)(或答:旨在說明出色的寫作能力是實現“辭達”的轉化為文字。)(一點2分,共4分)5.①進行文辭訓練,重視語言表達。學習規范的語言表達,避免語言混亂、文字不通,重塑“語文感”,“辭達”的理想境界。(一點2分,共6分。如有其他合理化建議,可酌情給分。)6.D(本文側重表達“天人合一”“融入自然”的哲思,與《風景談》中“人是自然的主人”,側重人對自然的改造的內涵有別,二者不相同。)“觸摸”“溫度”等,選項中“觸覺”屬于無中生有。)(一點2分,共4分)⑤象征對世俗的超脫。這勾勒了西海的外在美,又揭示了作者對自然靈性、詩意生活與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一點2分,共6分。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10.BDF(“夫婦人之禮”中“夫婦人”即指婦人,“夫”為發語詞,“之禮”為“的高二語文期末考試答案第1頁(共4頁)高二語文期末考試答案第2頁(共4頁)故在B后斷句;“精五飯酒漿”與“養舅姑”為并列的婦人職責,“精”為“精心準備”,“五飯酒漿”作賓語,故在D后斷句;“養舅姑”中“舅姑”為固定搭配,指公婆,故在F后斷句;“縫衣裳而已矣”11.A(A“鄉”通“向”,譯為“先前”;《蘭亭集序》中“向之所欣”的“向”亦為“先前”,意思相同;B“去”譯為“離開”;《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的“去為”均為賓語前置,句式相同。)13.(1)現在主張在齊國不被采用,我希望遠行,但母親年老,因此感到憂愁。(賦分點:“道”“于齊”“是以”“憂”各1分?!暗馈?譯為“主張”“思想”;“于齊”,狀語后置,“在齊國”;“是以”即“以是”,譯為“因此”;“憂”,形容詞意動用法,譯為“感到憂愁”“感到憂慮”。)(2)大王最終派遣他(趙括),如果他有失職,我該不會受到牽連吧?(賦分點:“終”“遣”“不稱”“得無……乎”各1分?!敖K”譯為“最終”;“遣”譯為“派遣”;不會……呢”“該不會……吧”。)14.①孟母引導兒子遵循道義,理解兒子并鼓勵他追求理想;(教子有方,懂得婦道,意思相近即可)②柳下惠之妻理解丈夫,準確評價丈夫品德;(知書達理,明辨是非,意思相近即可)③趙括之母了解趙括,有先見之明。(清醒理智,進諫敢言,未雨綢繆,意思相近即可)(一點1分,共3分)【參考譯文】材料一:孟子在齊國居住時,面露憂慮之色。孟母見狀問道:“你看起來憂心忡忡,“沒什么?!边^了幾天,孟子閑坐時嘆息。孟母又問:“先前見你滿面愁容,你說沒事,如今為何嘆息?”孟子答道:“我聽說,君子衡量自身德行而接受職位,不貪圖私利接受獎賞,不貪戀榮耀俸祿。諸侯若不采納自己的主張.就不謀求在其朝中顯貴:若采納卻不任用。就不踏入其朝堂?,F在主張在齊國不被采用.我希望遠行,但母親年老,因此感到憂愁。”孟母說:“婦人的禮儀,不過是精心準備飯食酒菜,奉養公婆,縫制衣裳罷了。如今你已成年,我也老了。你去踐行你的道義,我恪守我的禮儀?!本诱J為孟母懂柳下惠在魯國為官,多次被罷黜卻不離開,仍憂心百姓、拯救亂世。他的妻子說:“這不是有辱身份嗎?君子有兩種恥辱:國家無道卻身居高官,是恥辱;國家有道卻地位低賤,也是恥辱。如今身處亂世,你多次被罷黜卻仍不離去,也近乎恥辱了?!绷禄菡f:“淳樸的百姓即將陷入災難,我怎能袖手旁觀!況且他人是他人,我是我,即便他人赤身露體,又怎能玷污我!”他依然平和地與百姓相處,甘居下位。柳下惠死后,弟子們準備為他寫誅文。他的妻子說:“若要頌揚先生的德行,你們不如我了這篇諫文,沒有改動一個字。君子認為柳下惠的妻子能光大丈夫的德行?!对娊洝氛f:“人們只知其一,任將領?!壁w王問:“為什么?”趙母回答:“趙括一旦做了將領,就面朝東方接受軍吏拜見,軍吏中沒像他父親嗎?父子兩人心思不同,志趣各異。希望不要派遣他。”趙王說:“你不要管了,我的決定已經指向社會人情的冷暖炎涼。)又賦予靜態畫像以動態美(答“‘剪’的動作性”亦可),化無形為有形,具體可感。(或從“比擬角度作答”,將人的雙眼比作被“水”剪裁而成的形態,突出眼睛的清澈、靈動,直接賦予眼睛以“水”的透明、流動感。)(一點3分,共6分)17.(1)汩余若將不及兮(2)策扶老以流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CIM平臺建設賦能數字發展
- 美術素描說課課件
- 美術電影課件
- 美術班主題班會課件
- 燃氣安全日常檢查記錄表
- 2025部隊個人安全預案
-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種類有哪些
- 機關財務知識培訓課件
- 安全生產總結會
- 消防安全巡查簡報
- 建設工程廣聯達算量標準化要求(內部標準)
- 赤峰市翁牛特旗招聘社區工作者筆試真題2024
- 電商客服人員管理制度
- 山西省2025年中考語文真題(含答案)
- 企業研發人員管理制度
- 黑吉遼蒙2025年高考政治真題含解析
- 航空航天技術知識要點梳理
- 滬教七年級 (下) Unit 7 Role models of our time 重點復習課件
-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2025屆英語八下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采購原材料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國服務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