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之心肺復蘇_第1頁
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之心肺復蘇_第2頁
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之心肺復蘇_第3頁
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之心肺復蘇_第4頁
應急救護知識培訓之心肺復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肺復蘇心肺復蘇(CPR)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全球最為推崇,也是普及最為廣泛的一項急救技能。是生命垂危時刻在現場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復蘇術的前世今生古代心肺復蘇公元175年,希臘人Galen初次描述風箱通氣機制;指出風箱通氣可引起肺擴張。古代心肺復蘇1767年,英國人用煙熏對受害者肺部進行刺激。1770年,有些救生員開始嘗試倒吊法,將被救者倒吊起來進行排水和復蘇。(初期復蘇術的發展與溺水關系尤為親密)古代心肺復蘇酒桶復蘇(1773年)酒桶滾動時,淹溺者的胸部被動的受壓和舒張而引起通氣,同步也巧合地產生胸部按壓。古代心肺復蘇馬背復蘇(18)患者俯趴在馬背上,在馬跑動時,患者的胸部得到周期性的按壓。1858年,匈牙利人(JanosBalassa)胸外按壓復蘇了一名因結核喉水腫而窒息的18歲女性。1883年,德國人(FranzKoenig)在外科教科書首次描述了胸外按壓。1936—蘇聯醫師提出“復生”名詞,建立CPR動物模型,心臟按壓和電除顫試驗。1954—Elam證明呼出氣體更合乎生理規定。1956—Zoll及其同事第一次開胸電除顫和心臟起搏成功。1958年,PeterSafar首創開放氣道、人工呼吸與胸外按壓相結合,并明確地將其定義為——心肺復蘇(CPR)現代心肺復蘇術之父

50年代末期—在狗身上胸外心臟按壓成功。1960年,Kouwenhoven和同事們公布胸外按壓對恢復心臟驟停者的循環是有效的措施1966—第一次定義CPR,建立現代心肺復蘇理論。1974–CPRtrainingbeextendedtothegeneralpublic.1980–DevelopedACLS(高級心臟生命支持)guidelines。……–internationalguidelines。定義復蘇:(Resuscitation)

復活、清醒

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CPR)

是針對心臟、呼吸驟停者所采用的急救措施,以挽救其生命。即胸外按壓形成臨時的人工循環,電擊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促使心臟恢復自主搏動,人工呼吸糾正缺氧,并努力恢復自主呼吸。

——中國心肺復蘇指南

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SCD)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稱于每分鐘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性猝死離世。但由于國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場所急救設備局限性,可以急救被救活的患者局限性1%,美國心臟協會記錄成果顯示,80%的心臟驟停發生在家中,意外發生時,周圍的人從撥打120到獲得救濟的時間超過5分鐘。而研究發現,倒地1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救活的概率為90%;2分鐘內為60%;超過10分鐘幾乎為零。Timeislife

心跳停止3秒鐘——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鐘——暈厥心跳停止15秒鐘——暈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鐘——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鐘——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鐘——大腦細胞不可逆損害心搏驟停的嚴重后果以秒計算心跳呼吸驟停的常見原因☆多種意外:溺水、觸電、麻醉意外。☆呼吸系統:窒息、氣管異物、喉痙攣、RDS、MAS。☆神經系統:顱腦外傷、癲癇持續狀態、腦炎和腦膜炎引起的腦疝及腦水腫。☆循環系統: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藥物過敏:如青霉素過敏。☆多種中毒:如煤氣中毒、有機磷中毒、地高辛、銻劑等藥物中毒。☆代謝及電解質紊亂:高鉀或低鉀血癥、低鈣血癥。心跳呼吸驟停的體現

患者意識喪失,倒臥于任何場所。面色蒼白或紫紺,出現短暫抽搐后,全身肌肉隨之松弛。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體位◆救護者體位:救護者在實行心肺復蘇技術時,根據現場詳細狀況,選擇位于傷病者一側,距病者一拳,將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于(或立于)病者的肩、胸部之間,有助于實行操作。◆病人體位:仰臥體位(復蘇體位)安全評估和自我保護判斷反應和呼吸迅速呼救擺放體位,迅速解開束縛物胸外按壓30次清除異物,開放氣道人工呼吸心肺復蘇操作程序一、安全評估和自我保護

所有操作前應排除險情,保證周圍環境安全,并做好自我保護。二、判斷反應和呼吸①輕拍病人雙肩②高聲呼喚:“喂,你怎么啦”?“你醒醒啊!”三、迅速呼救

(1)“快來人啊,有人暈倒了!”(2)“我是救護員,有會救護的請一起幫忙!”(3)“請這位先生/小姐打急救電話120,并把成果反饋給我!”(4)“有誰懂得附近有自動除顫儀的,請幫忙拿過來。”急救電話1986年我國將“120”定為醫療急救電話。1997年中國紅十字會設置“999”緊急救援(北京)。香港“999”日本、韓國“119”美國“911”澳門“000”新加坡“995”泰國“1691”求救時的注意事項(1)需急救患者所處位置(街道或道路、辦公室名稱、房室號)。(2)聯絡電話及聯絡人。(3)發生什么事,如心臟病發或交通事故。(4)所需急救人數,患者的一般狀況。(5)“已予以患者何種急救措施(正行”CPR”,正使用“AED”)。(6)未通過CPR培訓者,在無其他經CPR培訓者在場的狀況下,可在EMSS接線員的電話指導下做CPR。情景演示背景:聽聞揚州市紅十字會救護培訓中心在玉玲瓏酒店舉行救護培訓交流活動,廣大揚州市民都匯集于此,爭相學習救護知識。由于現場人員太多,導致擁擠不通的混亂場面,導致一名大爺暈倒在地。學一學CPR培訓與公共場所的除顫器四、擺放體位,迅速解開束縛物

保護好病人頸椎,將病人整體翻轉成仰臥位,平躺于木板或平地上。五、胸外按壓30次

胸外心臟按壓操作要領1、患者必須仰臥在堅硬物件上(木板或平地)。2、按壓部位要精確(胸骨下1/2段)。3、救護者一掌跟平放于按壓部位,另一掌跟與其重疊,十指相扣,手指翹起,突出掌跟,身體前傾以保證按壓方向垂直,運用上半身體重及肩背部力量,平穩按壓。4、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5、成人按壓深度為5~6cm,小朋友和嬰兒按壓深度約為胸廓前后徑的1/3(小朋友大概5cm,嬰兒大概4cm)。6、按壓/吹氣=30/2。方法一方法二1、判斷有無異物或者假牙等,如有,需要立即清除。六、清除異物,開放氣道2、一般采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病人的下頜角與耳垂的連線同地面呈90度(成人)、60度(小朋友)、30度(嬰兒)。七、人工呼吸

1、開放氣道,仰頭舉頦。2、捏閉鼻孔,口唇包繞病人口周。3、吹氣。口對口人工呼吸操作要領1、清除口鼻異物。2、開放氣道,仰頭舉頦。3、捏閉病人鼻孔,口唇包繞、貼緊。4、吹氣量為吹至病員胸廓隆起即可。考一考心肺復蘇有效體現1、面色、口唇由蒼白、紫紺變紅潤。2、恢復可探知的脈搏搏動、自主呼吸。3、瞳孔由大變小,對光反射存在。4、病人眼球能活動,手腳抽動,呻吟等。心肺復蘇終止條件

1、患者自主呼吸和脈搏恢復。

2、有專業急救人員到場接替或醫生到場確認病人死亡。

3、救護人筋疲力盡而不能繼續進行心肺復蘇。注意事項1、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