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_第1頁
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_第2頁
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_第3頁
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_第4頁
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貴州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第一課熱愛貴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熱愛貴州。

教學目標:了解自己的家鄉?一一貴州。

教學重點:記住家鄉的特點,知道自己的家在貴州的什么

方向。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家鄉在什么地方嗎?

同學們自由回答,老師總結:

貴州省簡稱“貴”或者“黔”,省會貴陽。貴州地處云貴高原,

介于東經103。36,?109。35二北緯24。37,?29。13,之間,東靠湖

南,南鄰廣西,西毗云南,北連四川和重慶,東西長約595千

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全省土地總面積平方千米,占全國

總面積的1.8%。

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自

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貴州

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

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種基本類型,其中92.5%的面

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巒疊峰,綿延縱橫,山高

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

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亙,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

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

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

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

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貴州巖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

喀斯特(出露)面積平方千米,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

內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

種特殊的巖溶生態系統。

二、同學們在第二頁地圖上找一找自己的家鄉在什么位置。

在圖上的那個地方?

3、寫一寫。

誰不說俺家鄉好,請同學們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家鄉介

紹給外鄉人。

我的故鄉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熱愛貴州。

教學目標:了解本人的故鄉------貴州。

教學重點:記住故鄉的特點,知道故鄉的名山。了解貴州

的氣候,知道有哪些植物生長在貴州。

教學過程:

1、了解故鄉的名山。

貴州地貌屬于中國西南部高原山地,境內地勢西高東低,

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平均海拔在貴州龍宮喀斯特地

貌1100米左右。貴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說。全省地貌可概括分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種基

本類型,其中92.5%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境內山脈眾多,重

巒疊嶂,綿延縱橫,山高谷深。北部有大婁山,自西向東北斜

貫北境,川黔要隘婁山關高1444米;中南部苗嶺橫亙,主峰

雷公山高2178米;東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

凈山高2572米;西部高聳烏蒙山,屬此山脈的赫章縣珠市鄉

韭菜坪海拔2900.6米,為貴州境內最高點。而黔東南州的黎

平縣地坪鄉水口河出省界處,海拔為147.8米,為境內最低點。

貴州巖溶地貌發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積平方千米,占全

省國土總面積的61.9%,境內巖溶分布范圍廣泛,形態類型

齊全,地域分布明顯,構成一種特殊的巖溶生態系統。

二、回答問題。

我知道的名山有:

我喜歡的名山是: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熱愛貴州。

教學目標:了解自己的家鄉……貴州。

教學重點:記住家鄉的特點。了解貴州的名族。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研究新課,了解貴州的名族。

據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跨越10萬的有漢族

(2191.17萬,占62.2%)、苗族(429.99萬,占12.2%)、

布依族(279.82萬,占7.9%)、侗族(162.86萬,占4.6%)、

土家族(143.03萬,占4.1%)、彝族(84.36萬人,占

2.4%)、XXX(55.9萬,占1.6%)、水族(36.97萬,占

1.0%)、白族(18.74萬,占0.53%)和回族(16.87萬,占

0.5%)o

貴州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39%o全省有3個民

族自治州、11個民族自治縣,地級行政區劃單元占全省的

30%,縣級行政區劃單元46個,占全省的52.3%;少數民族

自治地區國土面積9.78萬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面積的

55.5%o另有253個民族鄉。千百年來,各民族自相殘殺,配

合發明了多姿多彩的貴州文化。

(一)完成題。

1.我知道的名族歌舞有:

2.我了解的有趣的名族特色有:

3.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名族服飾。

4.畫一幅你認為最美的貴州地圖。

第二課沙漠——另類的土地

教學內容:干涸的大地—沙漠

教學目標:

1.了解戈壁環境、戈壁動植物的生存才略、人類在戈壁中

的活動等相關知識。

2.通過模仿活動,嘗試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體式格局

增進對戈壁的了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多途徑尋找資料,并對找到的資料進行篩選,完成

手冊的編排設計。

2.認識適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染色的

訣竅。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為什么駱駝、沙狐等動物能自在地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

而許多動物卻不能呢?

我也很奇怪,不知道它們有什么生存法寶,我們去找找這

方面的資料吧!

L說說找找。

戈壁里有什么動物?它們有什么特此外生存才略?

學生查找資料,匯報。

2.整理資料。對找到的資料進行整理。

3.作總結。對資料進行總結,制作成表格。

4.填寫第13頁的研究單。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干涸的大地一沙漠

教學目標:

1.了解戈壁環境、戈壁動植物的生存才略、人類在戈壁中

的活動等相關知識。

2.通過模仿活動,嘗試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體式格局

增進對戈壁的解。同時滲透法制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

保護法》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多途徑尋找資料,并對找到的資料舉行挑選,完

成手冊的編排設計。

2.認識適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染色的

訣竅。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是呀,穿短衣短褲豈不更涼快?我們來模擬體驗一回

就知道了。初步了解。

沙漠中人們的穿著有什么特點?同時滲透法制教育。《中

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第二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

教育

第六條對未成年人該當加強幻想、道德、法制和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對于達到義務教育年歲的未成年人,

在舉行上述教育的同時,該當舉行預防立功的教育。預防未成

年人立功的教育的目標,是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看法,使未成

年人懂得違法和犯惡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形成的危害,違

法和犯惡行為該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遵紀守法和提防違法

立功的意識。學生講話。

2.我們的體驗計劃。學生制定體驗計劃,填寫書第14頁

的表格。

3.親身體驗。學生親身體驗活動。

4.查查原因。你能說說是什么原因嗎?學生講話。

第三課戈壁——另類的土地

教學目標:

1.了解沙漠環境、沙漠動植物的生存本領、人類在沙漠中

的活動等相關知識。

2.通過模擬活動,嘗試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方式增進

對沙漠的了解。

教學重難點:

1.學會多途徑尋找資料,并對找到的資料舉行挑選,完成

手冊的編排設計。

2.認識得當做染料的植物,并通過實際操縱,掌握染色的

訣竅。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我國是世界上沙漠化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可是還有很

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們做些科普

小報發給同硯們,

做一次環保宣傳吧!

1.確定小報的內容。小報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學生講話。

2.采集相關素材。讓學生收集相關的麥料。

3,學一學。

大家看看從常見的小報中我們可以學到怎樣出小報。

4.制作小報。學生制作小報活動。

第四課沙漠—另類的土地

教學目標:

1、學會多途徑尋找資料,并對找到的資料進行篩選,完

成手冊的編排設計。

1、認識適合做染料的植物,并通過實踐操作,掌握染色

的訣竅。

教學重難點:

通過模仿活動,嘗試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體式格局增

進對戈壁的了解。

教學過程:

我發現苔葬老是長在墻角太陽照不到的中央,是不是它不

喜愛陽光?

我們可以給XXX幾個“家”,看看它在那里長得好。

1、我們的猜想。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苔鮮呢?

學生發言。我僅一起來猜想一下苔葬喜歡的生長環境。

2、確定實驗方法。怎樣可以驗證這個猜想呢?好,我們

一起

來做做實驗。

3、學生活動。

4、觀察與對比。

把各自的實驗記錄表進行觀察與對比。

5、實驗結論。

根據觀察記錄,你們得出了什么結論?學生發言。

6、填寫第22、23頁的研究單。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三課走進“"和'T’的王國

教學內容:了解數的歷史

教學目標:看看“”和力”有什么特點。

教學重點:我們現在學的為什么是“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運用。

教學過程:

1、同硯們自在說說你是怎么研究數字的。

二、研究26頁數的歷史。

三、“阿拉伯數字”就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嗎?它

為什么叫阿拉伯數字?它為什么能在全世界通用?

同硯們通過26頁的研究,回答以上問題。

四、看看“”和“1”有什么特點,完成27頁

題。

五、把完成的結果總結下來,和同學交流。

六、教師總結。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三課走進s和“1”的王國

教學內容:了解數的歷史

教學目標:看看“"和力”有什么特點。

教學重點:我們現在學的為什么是“阿拉伯數字”,“阿拉

伯數字”的發明和運用。

教學過程:

一、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想一想為什么沒有一個數除以的

算式?能做除數嗎?查查資料說明為什么

不能做除數,把理由寫下來,完成28頁表2.

三、進一步總結在乘法和除法的豎式計

算中,的外理方法嗎?寫一寫,并舉例說明。

完成29頁表lo

四、說明1在計算中的特點,把你的發現寫下

來。完成29頁表2。同學討論,教師總結。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三課走進“”和“1”的王國

教學內容:了解數的歷史

教學目標:看看“”和“1”有什么特點。

教學重點:我們現在學的為什么是“阿拉伯數字”,“阿拉

伯數字''的發明和運用。實踐與探索和1都表示什么?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提問。

和1表示什么?它們又有什么作用呢?

同硯們自在回答,教師總結。

1、可以表示起點Q

2、可以表示分界線。

3、具有占數位的作用。

4、1具有概括性作用。

三、同學們完成31頁的表。

四、拓展延長。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三課走進“”和力”的王國

教學內容:了解數的歷史

教學目標:看看“”和“產有什么特點。

教學重點:我們現在學的為什么是“阿拉伯數字”,"阿拉

伯數字”的發明和運用。實踐與探索和1都表示什么?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完成34頁的練。

3、同硯們完成35頁講一講數字的故事。

四、查一查“一”和“零”的詞語。把它們寫下來,寫在26

頁。

含有“一''的詞語有:

含有“零”的詞語有:

五、了解計較機與二進制。

六、完成37頁圖表。

七、研究38頁參考資料。

了解數字入詩趣聞。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四課節日萬花筒

教學內容: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名族國

家。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各個不同名族的不

同特色。

教學過程:

一、同學們自由說說自己知道的節日。

二、研究39—4頁漫話中國傳統節日。

觀察思考,完成下表。

節日時

間稱

節日名

節日由節日

俗、特點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四課節日萬花簡

教學內容: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名族國

家。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各個分歧名族的分

歧特色。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與同學們分享你喜歡的節日。同學們回答

問題。

1、我喜愛的節日是:

2、我喜愛這個節日的理由是:

3、與這個節日有關的故事有:

4、這個節日的活動方式、活動內容有:

同硯們完成42頁表格。

3、把家人喜愛的節日做成卡片。完成43頁表

1.

四、寫出本人影象中的春節,與同硯們分享。

完成43頁表2.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四課節日萬花簡

教學內容: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名族國

家。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各個分歧名族的分

歧特色。舉行實際活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段時間什么節日快到了,請班干部帶頭,組織

同學們過一個愉快的節日。

節日名稱

活動組織

活動指導

老師

活動時

間、地點

活動形式

活動內容

活動評判

我的收獲

二、研究45頁端午節的內容。進一步了解我們的傳統節

0o完成45頁的三個表。

三、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自己

找到的材料寫在下邊,完成46頁表L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四課節日萬花筒

教學內容: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知道中國是一個多名族國

家。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各個分歧名族的分

歧特色。舉行拓展延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完成下表。

節日民稱節日時間風俗、活動特色

二、在這些節日里,你最喜歡那個節日?它什么深吸引你

呢?把你的想法與同學們分享。

我最喜歡的少數民族是:

我認為它的魅力在于:

了解我們貴州的少數民族。(完成47-48)頁內容。

3、請家長協助完成49頁的表。

四、同學們自學50-52頁參考資料。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五課聽,聲音真奇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使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關心別人,出格是關心殘疾人。

教學重點:了解聲音的傳播。

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教具:

教師:錄音機和錄有兒歌、瀑布聲、砂輪與工件摩擦聲、

蛙鳴聲的錄音帶;音叉、用細線懸掛著的泡沫塑料球;

按照情況:電視機、影蝶機、VCD光盤(可視情況而定)

銅鑼、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學生:橡皮筋、小鼓、薄鋼尺、其他一些能發聲的物體。

課前活動:

在教室內放婉轉的音樂--------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列舉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耳濡目染,感性

認識,

實例,提出一系列一聲征象有激發興趣。

關的問題,由此導入新課。

舉行新課:

1、聲音的產生:

1、指導看圖,同時播放音像------聲情并茂

2、歸納共同點引出探究內容:------培養歸納、概括能

力3、學生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

鋼尺、聲帶、小鼓、小鑼等)

①明確實驗的目標、實驗方法,

②注重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并能歸納表達

③觀察思考、討論作答、舉手發言

4、引導探究的方法:

提出問題一進行假設、猜想一探究實驗-歸納結論

二、聲音的傳播:

1、探究:桌子傳聲----------固體能夠傳聲

2、空氣傳聲:聽到飛機和響聲

3、“真空鈴”演示:------實驗推理:“假如沒有空氣”呢?

4、播放錄像“振動的音叉激起的聲波傳入人耳”

指導學生自學“想想議議”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五課聽,聲音真奇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使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關心別人,出格是關心殘疾人。

教學重點:了解聲音的傳播。

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一、演示:液體傳聲

將發聲的門鈴放入水中,還能聽到響聲嗎?

糊口征象:水中的魚能被岸上人的說話和腳步聲嚇走。

幾種物質的聲速:

認識理解,記住:15c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二、測評與小結:

1、小鍛煉、小測試,反應時采用師生配合評講

2、請學生對所學內容小結,養成歸納知識的慣。

三、作業:

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1、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四、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介質: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在所有介質中都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3、聲速:

(1)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得快。

(3)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五課聽,聲音真奇奧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關心別人,出格是關心殘疾人。

教學重點:了解聲音的傳播。

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同學們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二、了解聲音的種類。

完成59頁圖表1和2.自制一種或幾種樂器。

樂器名:

簡圖:

材料:

使用說明:

三、選一個題目進行研究。

1、植物生長與聲音的關系

2、聲音與人的關系

3、男女聲音有什么分歧

4、昆蟲發聲的秘密

5、口哨是怎樣吹出來的

6、什么是立體聲、回聲

7、聲音在什么地方傳的更快

在研究中了解聲音有哪些有趣的中央。

年月日星期

第五課聽,聲音真奇妙

知識與技術:

第課時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

教學重點:了解聲音的傳播。

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一、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同硯們知道聲音是怎么傳播的?

二、學生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音叉、橡皮筋、桌子、鋼尺、聲帶、小鼓、小鑼等)

①明確實驗的目的、實驗方法,

②重視實驗過程當中的各種征象,并能歸結表達

③觀察思考、討論作答、舉手發言

三、研究聲音會跳嗎?

濕空氣比干空氣的密度大,所以聲音更容易在濕空氣里傳

播。

四、研究61頁聲音也會滅火的道理。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六課生肖文化知多少

教學內容:通過趣味猜謎、生肖故事等綜合活動,使學生

加深對十

二生肖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的認知;

教學目標:在“生肖調查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組織、社交、

合作

探究等綜合實際能力;

經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研

究興趣和

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1、激趣導入在師生問好以后,我出示謎語:

“說它多,

真是多,全國每人有一個;說它少,真是少,全國只有十

二個。請大家

猜猜謎底是什么?'‘學生回答之后,

板書:生肖。

接著引入生肖是我國傳統的文化(從原始社會開始,我們

的祖先

就認為人類與動物有著血緣關系,因此,對某些動物的圖

騰崇拜,勝過

了對人本人。十二生肖已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標記,

蘊含著深刻的

思想和豐富的情感。)我對這一傳統文化做必要的介紹并

板書:文化。

最后順勢提問:

(1)同學們,你們對我國的生肖文化知道多少呢?(老

師邊等待

學生回答,邊板書:知多少)

(2)十二生肖是哪十二個動物?(課件出示,并介紹生

肖的特征)

這十二個動物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那么老師今天就來率領

同硯們一起

暢游生肖樂園吧!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六課生肖文化知多少

教學內容:通過趣味猜謎、生肖故事等綜合活動,使學生

加深對十

二生肖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的認知;

教學目標:在“生肖調查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組織、社交、

合作

探究等綜合實際能力;

經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研

究興趣和

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走進生肖“奧運會”場地——講故事點擊課件提問:

(1)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沒有貓?

(2)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是怎樣的?

(3)為什么老鼠排第一呢?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

講故事

——生肖奧運會,以幫助學生了解十二生肖的由來和激發

學生的研究興

趣。

二、鞏固排序專為了突破本課時難點,我設計了鞏固生肖

排序活

動。

首先,我出示課件:在鐘面上按順序逐個顯示十二生肖。

我在出

示課件的同時給學生引見,把老鼠排在鐘面的“12”處,按

順時針方向,

依次給十二生肖排序,并說明一個動物代表一年,其目標

是讓學生明白:

十二生肖每次輪回要十二年,一次輪回完了再重新開始。

由此引入“本

命年”一詞來說明有的大人和同學們的生肖是相同的。我

以鐘面形式

出現,將復雜的十二生肖排序問題簡單化,使學生一目了

然,并為下一

個活動環節做好準備。

最后,讓學生分組進行排序訓練。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六課生肖文化知多少

教學內容:通過趣味猜謎、生肖故事等綜合活動,使學生

加深對十二生肖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的認知;

教學目標:在“生肖查詢拜訪活動”中,造就學生的組織、

社交、合作探究等綜合實際能力;經過本次綜合實際活動的研

究,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研究興趣和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想一想學生在鞏固生肖排序完成后,讓他們想一想: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生肖屬相該怎么辦?

二、找一找老師出示生肖屬相對照表(如下),讓學生對

照生肖屬相表一一尋找找自己的屬相。

三、拓展延伸學生了解了如何查詢自己的屬相后,我設計

了一個拓展延伸環節。

問一問:一個小姑娘和她的媽媽的生肖屬相相同。你覺得

媽媽的歲

數有可能比這個小姑娘大多少歲?為什么?

請學生自己說出理由,其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十二生肖是十

二年循

環一次

四、調查活動——我是小小調查員最后一個環節,我設計

了一個

綜合實踐活動——我是小小調查員,以達到讓學生學以致

用的目的Q該

環節是本課時的重點。活動以分組方式進行;去調查老師、

同學和家

長的出生年份和屬相;活動范圍確定在校園內和家里;查

詢拜訪對象有:

老師、同學和家長;調查活動可以延伸到課后或者安排成

課外活動,但

要強調安全。通過“我是小小調查員”活動的開展,培養學

生大膽的

言語交際、合作協調等綜合實際能力。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六課生肖文化知多少

教學內容:通過趣味猜謎、生肖故事等綜合活動,使學生

加深對十二生肖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的認知;

教學目標:在“生肖查詢拜訪活動”中,造就學生的組織、

社交、合作探究等綜合實際能力;經過本次綜合實際活動的研

究,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研究興趣和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完成71頁表1和2.

制造一本生肖圖冊。給圖冊定名是:

我計劃分成下面幾個部分:

三、研究十二生肖趣談。71-75頁。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七課中華大家庭

教學目標:1、知道祖國的全稱,知道祖國是一個多民族

國家。2、了解祖國面積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3、了解少數

民族的集聚地。4、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

教學重點:少數民族人民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1、情形導入:

播放《愛我中華》學生聆聽。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

什么?那么你了解我們的國家嗎?好,這幾課老師就和同學們

一起了解一下我們的祖國—偉大的中華民族。

二、指導瀏覽,了解故國。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在世界的東方,太平洋的西岸,她

的陸地面積960

萬平方公里,海洋面積300萬平方公里。其中的陸地面積

居世界第三位。

(俄羅斯、加拿大)

1、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其

中,漢族人口

最多,(11.6億),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1億多),

由于這些民

族相對于漢族來說,人口較少,所以稱這些民族為少數民

族。(漢族占

全國總數的91.59%,少數民族占全國總數的8.41%)2、

少數民族人口

分布: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

藏自治區、廣

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

四川省。其

他省份也有數量不等的少數民族居住。3、各民族使用的

語言文字

中國不僅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也是一個多語言、多為主

的國家、少數

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回族、滿族通用漢語和漢文。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七課中華大家庭

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糊口中比較熟悉的漢族、回族、

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民族在飲食、衣飾等方面特有風俗。

2、在糊口中查詢拜訪、收集、整理主要少數民族風俗圖片等

資料,提高識圖能力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3、在糊口中自

覺形成民族間和睦共處,相互尊重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重點:在生活中了解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

在飲食服飾等方面的特有風俗。

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

一下XXX的每個成員。本課介紹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和維吾爾族。

二、走進民族花圃

1、漢族;你對漢族有多少了解?(學生會商)

漢族遍及的分布在我國各省、市、自治區,人口約為11.6

億。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言語文字、

風俗: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漢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春節,還有元宵節、端午節、中

秋節等。(你能說出幾個節日的風俗嗎?

2、蒙古族:蒙古族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青

海省、甘肅省到呢個等地。(581.4萬人),傳統產業以畜牧

業為主,兼營農業。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被稱

為“馬背上的民族”

傳統節日有春節(白節)、“那達慕”大會、馬奶節等。

3、回族:回族主要分布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等省、

自治區。并散居在全國各地。曩昔主要處置農業,兼營手工業

和商業。回族女性普遍戴蓋頭,蓋頭顏色有綠、黑、白三種顏

色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是回族的三大節日

4、藏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甘

肅、云南等省、人口約為541.6萬人。主要處置畜牧業,兼營

農業。言語文字、風俗:藏族有本人的言語和文字。獻“哈達”

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儀,象征想對方表達本人純潔、懇

切、虔誠和尊敬。藏歷年是藏族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5、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新疆,湖南省也有少

量的分布,人口數量約為839.9萬人。善于種植糧、棉和瓜果。

傳統節日有古爾邦節、肉孜節(開齋節)、諾若孜節(類似漢

族的春節)。

6、其他介紹:這幾個少數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舞

蹈表演方面,維吾爾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馬頭琴演奏、藏族

的卓舞都各具特色。

三、小結:這幾課我們了解了漢族及幾個少數民族,領略

了少數民族的風采。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慣。課后

我們調查一下我們的家鄉都有哪些少數民族。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七課中華大家庭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苗法、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等在我

國的分布范圍和飲食、衣飾等方面特有風俗。

2、在糊口中查詢拜訪、收集、整理主要少數民族風俗圖

片等資料,提高識圖能力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3、在糊口中自覺形成民族間和睦共處,相互尊重的情感

和態度。教學重點:

在生活中了解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等飲食、

服飾等方面特有風俗。

教學過程:

二、導入:同硯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中華大家庭中

的漢族、

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

識幾個新成員。

本課引見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

二、走進民族花圃

1、苗族;

你對苗族有多少了解?(學生會商)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貴州、湖南、湖北、云南、廣西等

省、自治區,人口數量約為894萬,主要從事農業。苗年是苗

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2、彝族:

彝族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青海省、廣西壯族

自治區等地。人口數量約776.2萬,主要從事農業。彝族有自

己的語言文字。民族舞蹈和音樂獨具特色。火把節、彝族年是

彝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3、壯族:

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云南、廣東、貴州等省,

人口數目約為1617.9萬,以農耕為主,是我國人口數目最多

的少數民族。

“壯錦”享譽海內外。春節是壯族最隆重的節日

4、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貴州、云南等省、人口約為297.1萬人。

主要從事農業。布依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稱。春節是不一族最

盛大的節日。5、朝鮮族:

XXX主要分布在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人口數量約

為192.4萬人。主要從事農業,以擅種水稻而聞名。朝鮮族有

自己的語言和文字。朝鮮族喜歡穿素白服裝,能歌善舞。朝鮮

族主要傳統節日:元日、燃燈節、XXX等,

3、學生瀏覽課文苗族傳統

四、思考:1、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腳樓一般分為幾層?2、

他們主要住在哪一層?

3、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傳統?

五、小結:

這幾課我們又了解了幾個少數民族,明白了這些少數民族

的風貌。我們要尊重少數民族人民的風俗慣。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七課中華大家庭

教學目標:

1、造就學生圍繞主題舉行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重點

研究運用網絡搜集資料的方法。2、使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同

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一些常見的民族低族、畬族、高山族、

拉祜族、水族,他們的民族衣飾和糊口慣等。3、造就學生的

民族自豪感,體驗各民族之間平等、和諧的幸福感,加深學生

對故國的熱愛。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揭題,初步了解我國是一個同一的多民族

國家。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它唱遍了

祖國的大江南北,唱出了億萬中國人的共同心聲,你們想知道

是什么歌嗎?(視頻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2、聽完這首歌你想說什么?(學生自在說)

3、對,今天我們研究低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水

族(出示課題)二、研究民族花圃,了解伍族、畬族、高山族、

拉祜族、水族。

1、依族:低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數目約為39。7

萬,主要處置農業2、畬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

口約為71萬,主要處置農業等。3、高山族:主要分布在臺灣、

福建等省,中國大陸地區的高山族人約為4461人主要處置農

業和漁獵業。

4、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數量約為45.4萬,

主要從事農業5、水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等地,人口數量約為40.7萬,主要從事農業等。

總結資料的形式:各名族的文字(書籍、報紙、雜志……)

和非文字(圖片、什物、歌舞……)

6、學生嘗試在圖書館里運用網絡查找資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民族知識。

1、看著你們個個笑逐顏開的笑臉,聽著你們熱烈的討論,

老師就知道你們的收獲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嗎?(想)那么老

師先考考你們吧。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有關各民族的圖片或視頻,讓

學生猜是哪個民族,并說一說所知道的該民族的知識。)

2、除了這些民族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識。

(讓學生暢所欲言,盡情展示)

四、總結談話,激勵學生共建和諧、幸福的中華大家庭。

1、同學們!不管我們身穿哪種顏色哪種款式的衣服,不

管我們居住在祖國的哪個角落,我們永遠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

人,祖國永遠都是我們共同的家!讓我們共同祝愿:祖國萬歲!

中華大家庭永遠和諧、幸福。

2、課后同學們自由結組,自己動手創作一期以中華大家

庭為主題的手抄報,下節閱讀指導課我們繼續交流。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八課美味廚房

教學內容:正確認識廚房里的物品。

教學目標:能正確使用廚房里的工具。

教學重點:了解平安用電的常識。研究《中國電力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86頁廚房里的這些用品。

二、說說這些用品的以下事項。

名稱用途注意事項

3、了解87頁平安用氣常識。

四、研究88頁平安用電的常識。

記住88頁3點用電的安全知識。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八課美味廚房

教學內容:正確認識廚房里的物品。

教學目標:能正確使用廚房里的工具。

教學重點:了解平安用電的常識。研究《中國電力法》。

了解廚房的使用材料都從那里來?

教學過程:

1、回憶上節課所學內容。

二、備料。1、買速凍食品應該到哪里去買?2、購買速凍

食品應

該注意些什么問題?

(1)盡量采辦包裝產物。(2)注意產物包裝。(3)注

意看產

品標簽。(4)選購回家的速凍食品,如果不馬上吃,要

盡快放回冰箱。

完成90頁表1.

3、操縱,了解速凍湯圓是怎么煮的。

(1)鍋內放入適量的水,把水燒開。

(2)把湯圓放入鍋內,用勺子輕輕推開。

(3)待湯圓浮起后,疾速改用小火。

(4)然后加少量冷水,直到煮開。

(5)再加少量冷水直至煮開,反復兩次后,盛入碗中即

可食用。

同學們完成92頁的表。

四、研究小竅門。研究了解煮速凍餃子的小竅門,完成

93頁的表。

五、親自動手煮一碗湯圓或者餃子。

年月日星期第課時

第九課我動手,我快樂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水表,經歷數據的采集、整理的

全過程,加深對水表讀數的了解;2、通過認識水表,能比較

熟練地讀水表并能計較家庭水費;3、初步感觸感染節約用水

的意義和家庭節約用水常識,造就節約用水的意識;

活動準備:1、學生觀察(請爸爸媽媽一起)自己家庭的

水表,并填寫表格做好記錄家庭:上月()日水表數(噸)本

月()日水表數(噸)2、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