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調試方案框架
1.1本調試方案編制根據
(1)工程施工圖紙;
(2)各設備使用闡明書;
(3)現行施工規范、質量檢查及評估原則、操作規程。
本調試方案報業主審核后由業主統一組織聯合調試。
L2調試期各方職責
(1)試運營前期污水站所有設施、設備、裝置的保管及運營責任由
工程施工承包方自行承當;
(2)試運營期,由施工方、業主方共同承當,以施工方為主;
(3)試運營交接后以業主方為主,施工方協助;
(4)竣工驗收后全權由業主方負責。
1.3調試日勺重要工作及目的
(1)檢查各個設備運營工藝技術參數日勺符合性,擬定運營技術參數;
(2)檢查各個工藝單元工藝技術參數口勺符合性,擬定運營技術參數;
(3)檢查各設備機組運轉狀況,并做好具體的檢測記錄;
(4)完畢系統試運營工作,交付使用。
1.4調試及試運營
1.4.1調試條件
(1)土建構筑物所有施工完畢;
(2)設備安裝完畢;
(3)電氣安裝完畢;
(4)管道安裝完畢;
(5)有關配套項目含人員、儀器、污水及進排管線、安全措施均已
完善;
(6)構筑物內遺留的J雜物已經所有清理干凈。
1.4.2調試準備
(1)構成調試運營小組,由土建、設備、電氣、管線施工人員以及
設計與建設方代表共同參與,擬定調試及減運營計劃安排;
(2)相應物質的準備,如水(含污水、自來水)、氣(壓縮空氣、蒸
汽)、電、藥劑,準備必要的排水及抽水設備、賭塞管道的沙袋等;
(3)必須的化驗及檢測設備,如PH計、溫度計、試紙、COD檢測儀、
BOD檢測儀、NH3-N檢測儀、SS、JD等;
(4)建立調試記錄和檢測檔案。
調試用儀器
序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單位
1數字式酸度計pH:0.00?14.00,精度O.OlpH1套
2溶氧測定儀溶氧:0?20mg/L1套
3架盤藥物天平范疇:0?1000g,最小分度:lg1套
4化學分析天平范疇:0~200g,最小分度:0.Img1套
5紫外分光光度計C0D:10~1200mg/L1套
6直讀B0D5測定儀BOD5:0-1000mg/L1套
7生物顯微鏡1套
8燒杯、量筒、錐形瓶等玻璃器皿1套
9酒精燈1套
10烘箱、珀煙、珀期鉗1套
11真空抽濾機1套
調試用藥物藥劑
生產部分
序號名稱數量單位
110%HCl溶液1M3
240%Na0H溶液1M3
3FeS04藥物(工業純)0.5T
4PAC藥物(工業純)0.5T
5PAM藥物(工業純)0.1T
6大糞3T
7淀粉3T
8葡葡糖(1:業純)1T
9CO(NH2)20.1T
10Ca(FLPOD20.1T
11NaClOs藥物(工業純)25Kg
12純堿藥物(工業純)50kg
化驗部分
序號名稱數量單位
198%H2S04溶液2L
2AgSO,(分析純)2瓶
3HgSOi(分析純)2瓶
4重鋁酸鉀(分析純)2瓶
5水楊酸(分析純)2瓶
6NaClOs藥物(分析純)2瓶
7酒石酸堿鈉(分析純)2瓶
8NaOH藥物(分析純)2瓶
9亞硝基鐵氟化鈉(分析純)2瓶
人員配備
序號名稱姓名人數聯系方式
1調試組組長1
2調試聯系人員(施工方)1
3調試聯系人員(業主方)1
4設備工程師2
5電氣工程師2
6自控工程師2
7化驗檢測師2
8其別人員
1.4.3滲漏、耐壓、密封實驗
(1)按設計工藝順序向各單元進行充水實驗
中小型工程可完全使用干凈水或輕度污染水(積水、雨水),大型工
程考慮到水資源節省,可用50%凈水或輕污染水或生活污水,一半工
業污水(一般按照設計規定進行)。充水按照設計規定一般分三次完
畢,即1/3.1/3.1/3充水,每充水1/3后,暫停3-8小時,檢查液面
變動及建構筑物池體的滲漏和耐壓狀況。特別注意,設計不受力的雙
側均水位隔墻,充水應在二側同步沖水。已進行充水實驗日勺建構筑物
可一次充水至滿負荷。充水實驗H勺另一種作用是按設計水位高程規定,
檢查水路與否暢通,保證正常運營后滿水量自流和安全超越功能,
避免浮現冒水和跑水現象。
(2)按照設計規定進行通氣實驗
檢查曝氣管、曝氣頭口勺安裝質量,不僅規定牢固可靠,并且處在同一
水平面上,高下誤差不大于±1mm,檢查元誤后方可通水。正式通水
前,先進行通氣檢測,即通水前先將風機啟動后,啟動風量W、J
1/4T/3送至生化池日勺曝氣管道中,檢查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
量,不能有漏氣現象發生,不易檢查時,應涂抹肥皂水進行檢查,
發現問題立即修復至規定。初次通水沉沒曝氣頭、曝氣管深度0.5m
左右,開動風機進行曝氣,檢查各曝氣頭曝氣管與否均衡曝氣。否則,
應排水進行重新安裝,直至達到規定為止。繼續充水并曝氣,直達到
到正常工作狀態,氣量大、氣泡細、翻滾溝勻為最佳狀態。
1.5單機調試
工藝設計H勺單獨工作運營的設備、裝置或非標均稱為單機,應在充水
后,進行單機調試。
1.5.1單機調試環節
(1)充足理解單機在工藝過程中日勺作用和管線連接并認真閱讀單機
使用闡明書,檢查安裝與否符合規定,緊固件及機座與否固定牢;
(2)確認各泵等的靠背輪或皮帶已脫開,測定電動機H勺絕緣合格;
(3)按照闡明書規定,加注潤滑油(潤滑脂)至油標批示位置,有
冷卻規定日勺接通冷卻水;
(4)運轉設備一方面應用手盤動,或者用小型機械協助盤動,無異
常時方可點動;
(5)單機啟動方式:離心式水泵可帶壓啟動;定容積水泵應接通安
全回路管,開路啟動,逐漸投入運營;離心式或羅茨風機應在空負荷
條件下進行啟動、停機;
(6)點動啟動后,應檢查電機設備轉向,在確認轉向對口勺后方可二
次啟動;
(7)點動無誤后,作3-5min試運轉,運轉正常后,再作持續運轉,
一般持續運轉不少于2小時。此時要檢查設備電流、溫升、壓降、振
動及噪音狀況。電流應在額定電流范疇內,超過額定電流范疇時應停
運后檢查,排除超電流因素后方可再次啟動;一般設備工作溫度不適
宜高于50-60C,除闡明書有特殊規定者,溫升異常時,應檢查工作
電流與否在額定范疇內,超過額定范疇的應停運后檢查,消除后方
可繼續運營;設備帶負荷運轉時進出口升壓應符合設備闡明書和銘牌
上的規定,超過規定范疇的應停運后檢查,消除后方可繼續運營;根
據設備闡明書規定,設備的軸向和徑向振動應在其規定范疇內,設
備運營過程中不應有明顯日勺噪音產生;
(8)單車運營實驗后,應填寫運營試車單,簽字備查。
1.6單元調試
(1)單元調試是按水解決設計的每個工藝單元進行的,如格柵單
元、調節池單元、水解單元、厭氧單元、好氧單元、二沉單元、氣浮
單元、污泥濃縮單元、污泥脫水單元、污泥回流單元等日勺不同規定進
行附
(2)單元調試是在單元內單臺設備試車基礎上進行的,每個單元也
許由幾臺不同的設備和裝置構成,單元試車是檢查單元內各設備連
動運營狀況,并應能保證單元正常工作;
(3)單元試車只能解決設備的協調連動,不能保證單元達到設計清
除率區I規定,由于清除率波及到工藝條件、菌種等諸多因素,需要在
試運營中加以解決;
(4)不同工藝單元應有不同的試車措施,應按照設計的具體補充規
程執行。
1.7分段調試
(1)分段調試和單元調試基本一致,重要是按照水解決工藝過程分
類進行調試的一種方式;
(2)一般分段調試重要是按厭氧和好氧兩段進行的,可分別參照厭
氧、好氧調試運營指引手冊進行。
1.8接種菌種及培南措施
1.8.1接種和培菌是針對運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藝單元,如重
要有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單元,重要是對上述單元而言的,接
種和培菌一般都是同步進行日勺。
1.8.2根據各工藝單元內微生物種類的不同,應分別接種不同H勺菌
種。(1)厭氧工藝單元的厭氧污泥重要來源于已有H勺厭氧工程、農村
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淤污泥等,應拉取當天未加藥脫水后的
活性污泥;
(2)水解工藝單元W、J污泥可在厭氧單元培養好后逐漸引入;
(3)好氧工藝單元的好氧污泥重要來自都市污水解決廠,應拉損當
天未加藥脫水后日勺活性污泥。
(4)缺氧工藝單元的污泥可在好氧單元培養好后逐漸引入。
1.8.3接種量的大小可根據工藝設計規定,由工藝負荷和進水有機濃
度擬定各工藝單元的污泥濃度,然后根據各工藝單元的池容擬定所
需投泥量。只要按照規范施工,厭氧、好氧均可在規定期間正常啟動。
(1)厭氧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日勺8-10%,否則,將影晌啟
動速度;
(2)好氧污泥接種量一般應不少于水量的5機
L8.4接種后需要進行培菌,需要闡明的是有H勺培菌不需要接種,可
直接運用原污水進行培菌。
(1)生活污水培菌法時指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布滿生活污水,
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后,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
小到大逐漸調節,持續運營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浮現,并逐漸增多。
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某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泊水等,以
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特別初期)由于污泥尚未大
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于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是指取水質相似已正常運營的污水系統脫水后
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H勺干泥量,
加適量水搗碎,然后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措施
培菌,污泥即可不久形成并增長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是指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出J特點,仿照發酵
工業中菌種一種子罐一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
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種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
件下,在一種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后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是指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制品、
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
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淀粉
漿料、食堂米淚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
等,具體狀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是指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
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后再將工業廢水逐漸引入,逐漸馴化的方式
進行;
(6)直接引進種菌種培菌是指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于培養,還可運
用本地科研力量,運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后再接種
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
期長,只有特殊狀況才用。
1.8.5啟動時間受菌種、水溫、水質等條件日勺影響。
(1)當好氧工藝水溫不在15℃-30℃,碳、氮、磷營養比不符
合100:5:1,溶解氧不在2mg/L-4mg/L,PH值不在6-9范疇內時;
(2)厭氧工藝水溫不在各自的需求范疇(常溫厭氧15-25℃,中溫
厭氧30-35℃,高溫厭氧40-55℃),碳、氮、磷營養比不符合
(500-800):5:1,PH不在6.5-7.2范疇內時。
以上兩種狀況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廢難,特別是冬季運營時更
是如此。建議冬季運營時污泥分兩次投加,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
等量活性污泥(注意應采用措施避免無機物污泥進入),投加后按正
常水位條件,持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3-7d后,檢查解決效果,
在擬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持續進水20-30d,待生
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向兩池分別投加剩余活性污泥,
生化工藝才干正常啟動。
1.9培養馴化
1.9.1培養條件及方式:一般來講,培養和馴化過程中微生物生
長條件不能發生突變。培養時應用生活污水作為培養水源,一般控制
C0D濃度不高于1000T500mg/L為宜,溫度不低于20℃,采用持續或
間歇培養,并在顯微鏡下檢查微生物生長狀況,或者根據長期實踐
經驗,按照不同口勺工藝措施(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觀測微生物生
長狀況,也可用檢查進出水COD大小來判斷生化作用的效果。
(1)間歇培養法:污水注滿曝氣池;悶曝2—3天(只曝氣不進水);
停止曝氣,靜沉1—1.5小時;進入部分新鮮污水,水量約為曝氣池
容積日勺1/5;后來循環進行悶曝、靜沉、進水三過程,但每次進水量
應比上次有所增長,而每次悶曝的時間應比上次有所減少。
當污水溫度在15—20C時,采用此種措施通過15天左右可使曝氣池
中的污泥濃度超過lg/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SV30)可達15
—2096。此時停止悶曝,持續進水持續曝氣,并開始回流污泥。最初
的回流比應當小些,可以控制在25%左右,隨著污泥濃度的增高,逐
漸將回流比提高到設計值。
(2)持續培養法:使污水直接通過活性污泥系統日勺曝氣池和二沉池,
持續進水和出水;二沉池不排放剩余污泥,所有回流曝氣池,直到混
合液H勺污泥濃度達到設計值為止。
1.9.2馴化條件及方式:馴化應在持續運營已見到效果的狀況下,采
用遞增污水進水量口勺方式,使微生物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條件,遞增
幅度H勺大小按厭氧、好氧工藝及現場條件有所不同。一般來講,好氧
正常啟動可在10-20d內完畢,日遞增比例為5-10%;厭氧進水遞增
比例則要小改(諸多,一般應控制揮發酸(VFA)濃度不大于1000mg/L,
且厭氧池中P11值應保持在6.5-7.5范疇內,不要產生太大的波動,
在這種狀況下水量才可慢慢遞增。一般來講,厭氧從啟動到轉入正常
運營(滿負荷量進水)需要3-6個月才干完畢。
(1)異步馴化法: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將活性污泥培養成熟后,再
逐漸增長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變化一次配比,污泥濃度
和解決效果的下降不應當超過10%,并且通過7—10天運營后,能恢
復到最佳值;
(2)同步馴化法: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培養活性污泥的同步,就開
始投加少量的工業廢水,隨后逐漸提高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對于生化性較好、有毒成分較少、營養也匕較全面的工業廢水,可以
使用同步馴化法同步進行污泥的培養和馴化。否則,必須使用異步馴
化法將培養和馴化完全分開。
1.10全線調試
1.10.1當上述工藝單元調試完畢后,解決系統中各工藝單元處在正
常條件下,污水解決工藝全線貫穿,此時可進行全線連調。
1.10.2按工藝單元順序,從第一種單元開始進水直至最后一種單元
出水,此時應在進出水過程中檢測每個單元運營過程中應當控制H勺
項目,如PH、COD、NH3N、Tp、MLSS、SV、SV30、ALK、VFA等,并根
據分析檢測成果計算營養物質的投加量,擬定全線運營口勺問題所在。
對不能達到設計規定W、J工藝單元,應全面進行檢測調試,直至達到
工藝規定為止。
1.10.3全線連調中,按檢測成果即可擬定調試重點,一般來講,重
點都是生化單元。
(1)要認真檢查核對該單元進出水口H勺位置、布水、收水方式與否
符合工藝設計規定;
(2)進一步檢查曝氣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量,不能有漏氣現
象發生,發現問題應立即修復;
(3)進一步檢查管道所有固定處通水后與否產生松動現象,發現問
題應立即修復;
(4)對不同生化方式要嚴格控制溶解氧(D0)量:厭氧工藝不容許
有D0進入;水解工藝,可在10—12h內,用弱空氣攪拌3-5min;
缺氧工藝D0應控制在小于0.5mg/L范疇內;好氧工藝則應保證D0不
小于2-4mg/Lo超過上述規定將也許破環系統的正常運營。
1.10.4持續調試后發生口勺問題,應謹慎研究后,采用相應補救措施
予以完善,保證達到設計規定。一般來講,改善措施可與正常調試同
步進行,直到系統完畢驗收為止。
1.11試運營
(1)系統調試結束后應及時轉入試運營;
(2)試運營開始時,應規定業主方正式派人參與,并在試運營中對
業主方人員進行系統培訓,使其掌握運營操作;
(3)試運營時間一般為10—15天,試運營結束后,應與業主方進行
系統交接。
1.12自驗檢測
(1)由施工方制定自驗檢測方案,并做好相應記錄;
(2)持續三天,按規定取水樣(每2h一次,24h為一種混合樣),分
別在進出水口持續抽取,每天進行檢測,合格后即認定自檢合格。
1.13交驗檢測
(1)由施工方將自檢成果向業主方報告,業主方認同后,由業主方
寄出交驗書面申請報告,報請本地環保監測主管部門前來檢測;
(2)施工方、業主方共同準備條件,配合環保主管部門進行檢測;
(3)檢測報告完畢后,工程技術驗收完畢。
1.14竣工驗收
(1)由施工方向業主方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并向業主方提供竣工資
料;
(2)由業主方組織,并正式起草竣工驗收報告,報請主管部門組織
驗收;
(3)正式辦理竣工驗罷手續。
2好氧活性污泥中常見環保術語解釋
(1)IS014000(環境管理原則)
IS014000系列原則是由國際原則化組織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制定日勺
環境管理原則,其指引思想是“全面管理、避免污染、持續改善”,是
環境管理思路與措施的創新。IS014000有非常嚴格的原則和條例,從
購進原料開始到產品出廠每個生產工序和管理環節均有相應的核查
原則,它從制度上嚴格地避免了污染物質在生產過程中的產生和保
證污染物質的有效治理。IS014000環境質量認證被稱為國際市場承
認的I“綠色護照”,誰通過認證,無疑就獲得了“國際通行證”。從
環境管理原則的角度出發,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污染源末端的廢水
解決工作,實行科學的環保管理,保證解決出水達標排放;更應當化
大力氣狠抓污染源前端的清潔生產管理,避免污染,減少污染。廢水
治理僅僅是IS014000系列原則中的一種部分。
(2)COD(化學需氧量)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廢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被化學氧化劑氧化
時,所需要日勺氧量,以氧日勺毫克/升作為單位。COD分析中常用的氧
化劑有高鋅酸鉀(猛法CODMn)和重格酸鉀(格法CODCr),目前常
用重銘酸鉀法。廢水在強酸加熱沸騰回流條件下對有機物實行氧化,
用硫酸銀作催化劑時可以使大多數有機物的氧化率提高到85-95%o
如果廢水中具有較高濃度R勺氯根離子,應當用硫酸汞將氯離子屏蔽
掉,以減少對COD的測定干擾。
(3)BODs(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是指廢水在微生物存在下進行生化降解五日內所需要出J
氧日勺數量。它可以表征廢水被有機物污染日勺限度,最常用日勺為五日生
化需氧量,以BOD5表達。
(4)COD和BOD也關系
有的有機物是可以被生物氧化降解的(如葡萄糖和乙醇),有的有機
物只能部分被生物氧化降解(如甲醇),而有的有機物是不能被生物
氧化降解W、J并且還具有毒性(如銀杏酚、銀杏酸、某些表面活性劑)。
因此,我們可以把水中日勺有機物提成兩個部分,即可以生化降解的
有機物和不可生化降解的J有機物。一般覺得COD基本上可表達水中的
所有日勺有機物,而BOD為水中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因此COD與
BOD的差值可以表達廢水中生物不可降解部分的有機物。
(5)B/C的意義
B/C是BOD5與0.10.20.30.40.50.60.70.8
COD比值日勺縮
寫,該比值可
以表達廢水時
可生化降解特
性。如果CODNB
表達COD中的
不可生物降解
部分,則廢水
中不可為微生
物降解日勺有機
物所占日勺比例
可用
C0DNB/C0D表
達。B0D5/C0D
與C0DNB/C0D
之間有如下表
所示的關系:
C0DNB/C0D
B0D5/C0D0.520.460.410.350.290.230.170.12
當B0D5/C0D20.45時,不可生物降解W、J有機物僅僅占所
有有機物的20%如下,而當BOD5/CODWO.2時: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
物已占所有有機物的60%以上。因此,B0D5/C0D值常常被作為有機物
生物降解性能日勺評價指標。
B0D/C030.45易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
BOD5/COD0.30
較難生物降解
BOD5/COD0.30
0.20較以難生物降解
BOD5/COD
(6)與微生物活動有關日勺因素
微生物活動受多種環境因素影響,如溫度、pH值、溶解氧、氧化還
原電位、營養物質、負荷、有毒物質、滲入壓等,如果環境條件不正
常,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命活動,甚至發生變異或死亡。
(7)溫度
在廢水生物解決中,微生物最合適的溫度范疇一般為15-30℃,最高
溫度在37-43C,當溫度低于10℃時,微生物將不再生長。
在合適的溫度范疇內,溫度每提高10℃,微生物時代謝速率會相應
提高,COD的清除率也會提高10%左右;相反,溫度每減少IOC,COD
的清除率會減少10%,因此在冬季時,COD的生化清除率會明顯低于
其他季節。
(8)pH
pH事實上是水溶液中酸堿度H勺一種表達措施。平時我們常常習慣于
用百分濃度來表達水溶液日勺酸堿度,如1%的J硫酸溶液或1%日勺堿溶液,
但是當水溶液的酸誡度很小很小時,如果再用百分濃度來表達則太
麻煩了,這時可用pH來表達。pH的應用范疇在0-14之間,當pH=7
時水呈中性;pH<7時水呈酸性,pH愈小,水的酸性愈大;當pH>7
時水呈堿性,pH愈大,水的堿性愈大。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是離不開
水的,但是合適于生物生存的pH值的范疇往往是非常狹小日勺,因此
國家環保局將解決出水W、JpH值嚴格地規定在6-9之間。水中pH值W、J
檢測常常使用pH試紙,也有用儀器測定的J,如pH測定儀。
(9)溶解氧(DO)
溶解在水體中日勺氧被稱溶解氧,不同的微生物對溶解氧的規定是不同
樣的。好氧微生物需要供應充足口勺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應維持
在3nig/L為宜,最低不應低于2mg/L;兼氧微生物規定溶解氧的范疇
在0.2-2.Omg/L之間;而厭氧微生物規定溶解氧口勺范疇在0.2mg/L如
下。好氧細菌以分子氧作為生物氧化過程的電子受體,因此在有氧狀
況下才干生長和繁殖。好氧性自養菌在呼吸過程中以還原態的尢機物
氨氮、硫化氫等為底物,好氧性異養菌則以有機物為底物,好氧呼吸過
程中,底物氧化較充足,獲得日勺能量也較多;厭氧性細菌日勺生長不需
要分子氧;兼性細菌有氧時以氧為電子受體進行好氧呼吸,無氧時則
以代謝中間產物為受氫體進行發酵作用。
(10)氧化還原電位
專性好氧微生物規定氧化還原電位環境為+300—+400mV;一般專性好
氧微生物規定氧化還原電位環境為-200--250mV;專性厭氧甲烷菌
規定氧化還原電位環境為-300--400mV,最合適-330曬;兼性微生
物在+100mV以上進行好氧呼吸,在+100mV如下進行無氧呼吸。氧化
還原電位除了受水中溶解氧濃度和pH值影響外,向水中投加抗壞血
酸(Vc)、硫二乙醇鈉、二硫蘇糖醇、谷胱甘肽、硫化氫及金屬鐵還
原劑可以使水中氧化還原電位維持在較低水平。硫化氫可以將其減少
至-300mV,鐵可以將其維持在-400mV。
(11)營養元素碳、氮、磷之間的比例
微生物像動物植物同樣也需要必要的營養物質才可以生長繁殖,微
生物所需要日勺營養物質重要是指碳(C)、氮(N)、磷(P),廢水中
重要營養元素日勺構成比例有一定的規定,對于好氧生化一般為C:N:P
=100:5:1(重量比)。
(12)污泥負荷F/M(Ns)
進水有機負荷可分為污泥負荷和容積負荷兩種,曝氣池內單位重量
的活性污泥在單位時間內承受的有機物出J數量即為污泥負荷,單位
是kgBOD5/(kgMLSS?d)。
(13)容積負荷F/V(Nv)
單位有效曝氣體積在單位時間內承受的有機物日勺數量,單位是
kgB0D5/(m3?d)。
(14)沖擊負荷
在短時間內污水解決設施口勺進水負荷超過設計值或正常運營值口勺狀
況,可以是水力沖擊負荷,也可以是有機沖擊負荷。
(15)滲入壓
微生物的單位構造是細胞,細胞壁相稱于半滲入膜,在氯離子濃度
小于等于mg/L時,細胞壁可承受日勺滲入壓為0.5-1.0大氣壓,雖然
加上細胞壁和細胞質膜有一定的堅韌性和彈性,細胞壁可承受H勺滲
入壓也不會大于5-6大氣壓。但當水溶液中的氯離子濃度在5000mg/L
以上時,滲入壓大概將增大至10-30大氣壓,在這樣大口勺滲入壓下,
微生物體內的水分子會大量滲入到休外溶液中,導致細胞失水而發
生質壁分離,嚴重者微生物死亡。工程經驗數據表白:當廢水中的氯
離子濃度大于mg/L時,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抑止,COD清除率會明
顯下降;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大于8000mg/L時,會導致污泥體積
膨脹,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會相繼死亡。
但是,通過長期馴化,微生物會逐漸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中生長繁
殖。目前已有人馴化出可以適應10000mg/L以上氯離子或硫酸根濃度
的微生物。但是,滲入壓的原理告訴我們,己經適應在高濃度的鹽水
中生長繁殖KJ微生物,細胞液日勺含鹽濃度是很高W、J,一旦當廢水中
的鹽分濃度較低或很低時,廢水中的水分子會大量滲入微生物體內,
使微生物細胞發生膨脹,嚴重者破裂死亡。因此,通過長期馴化并能
逐漸適應在高濃度日勺鹽水中生長繁殖的微生物,對生化進水中日勺鹽
分濃度規定始終保持在相稱高的水平,不能忽高忽低,否則微生物
將會大量死亡。
(16)活性污泥
從微生物角度來看,生化池中的污泥是由多種各樣有生物活性
的微生物構成W、J一種生物群體。由好氧菌為主體W、J微生物群體形成KJ
絮狀絨粒,絨粒直徑一般為0.02—0.2mm,含水率一般在99.2%—
99.8%o成熟的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其中具有大量菌
膠團和纖毛蟲原生動物,如鐘蟲、等枝蟲、蓋纖蟲等,并可以使B0D5
的清除率達到90%左右。正常生長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菌膠團絮體
發育良好,個體大小合適,稍具泥土味。
活性污泥由有機物和無機物構成,一般有機成分75—85%,無機
成分僅占15—25%。活性污泥中出J細菌重要有菌膠團和絲狀細菌,它
們構成了活性污泥H勺骨架,微型動物附著生長于其上或游弋于其間,
形成具有很強吸附、分解有機物能力日勺絮凝體,即活性污泥。
具有良好構造口勺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菌膠團附著于其
上而形成H勺,構造絲狀菌喜低氧狀態,在菌膠團的附著下,不斷生
長伸長,形成條狀卻網狀污泥;沒有絲狀菌為骨架的絮體顆粒很小,
附著于累枝蟲等原生動物尸體上口勺絮體易產生反硝化作用,它們都
易隨二沉池出水流失。構造絲狀菌與菌膠團在活性污泥中形成共生關
系,而非拮抗關系,活性污泥系統的穩定得益于大環境中微生態群
落日勺相對穩定。
活性污泥日勺增長規律有適應階段(調節階段)、對數增長階段、
減速階段和內源代謝階段。
活性污泥外觀似棉絮狀,亦稱絮粒或絨粒,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正常
活性污泥呈黃褐色。供氧曝氣局限性,也許有厭氧菌產生,污泥發黑
發臭;溶解氧過高或進水過淡,負荷過低色澤轉淡。良好日勺活性污泥
帶泥土味。
(17)活性污泥日勺評價
在活性污泥法中,評價活性污泥生長狀況的指標除了直接用顯微鏡
觀測生物相外,常用日勺評價指標尚有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混合
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污泥沉降比(SV30)和污泥沉降指數(SVI)
等。
(18)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
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亦稱為污泥濃度,它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
合液所含干污泥H勺重量,單位為毫克/升,用來表征活性污泥濃度。
它涉及有機物和無機物兩部分,是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
化的殘留物、吸附在污泥上不能被生物降解H勺有機物和無機物四者的
總量。一般來說SB?生化池內MLSS值控制在-4000mg/L左右為宜。
(19)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
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是指單位體積生化池混合液所含干
污泥中可揮發性物質日勺重量,單位也是毫克/升,由于它不涉及活性
污泥中日勺尢機物,因此能較確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數量。
(20)污泥沉降比(SV30)
污泥沉降比(SV30)是指曝氣池內混合液在1000毫升量筒中,靜止
沉淀30分鐘后,沉淀污泥與混合液之體積比(%),因此用SV30來
表達。一般來說生化池內的SV30在20-40%之間,污泥沉降比測定比
較簡樸,是評估活性污泥KJ重要指標之一,它常被用于控制剩余污
泥W、J排放和及時反映污泥膨脹等異常現象。顯然,SV30與污泥濃度
也有關系。
(21)污泥指數(SVI)
污泥指數(SVI)的全稱為污泥容積指數,即曝氣池混合液經30min
沉淀后,沉淀污泥中相應的1克干污泥所占沉淀污泥體積的毫升數,
單位為毫升/克,其計算公式為:SVI=30min后沉淀污泥日勺體積
(mL/L)/MLss(g/L)o
SVT剔除了污泥濃度因素的影響,更能反映活性污泥凝聚性和沉
降性,比SV30值能更精確日勺評價和反映活性污泥日勺凝聚、沉淀性能。
SVI值過低闡明污泥顆粒細小,無機物含量高,缺少活性;SVI值過
高闡明污泥沉降性能較差,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污泥膨脹。一般覺得,
SVI小于100mL/g,沉降性能好;SVI在100mL/g和200mL/g之間,
沉降性能一般;SVI大于200mL/g,沉降性能不好。都市污水的SVI
值一般介于70—100niL/g之間,而有些工業廢水的SVI值常年在200
-300mL/g之間,也能維持較好口勺運營效果。對于高濃度活性污泥
系統,雖然沉降性能較差,由于其MLSS較高,因此其SVI值也不會
很高。
(22)活性污泥的培養和馴化
活性污泥的培養是指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于曝氣池中通過接種
污泥形成解決廢水所需的微生物濃度和種類。
活性污泥的馴化是指使可降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數量增長,
不能降解日勺則逐漸裁減,最后使污泥達到具有解決某種廢水優勢菌
種W、J正常濃度和負荷,并有較好W、J解決效果。
(23)污泥泥齡(SRT)
泥齡又稱固體停留時間,指生物體(污泥)在解決構筑物內的平均駐
留時間,單位一般為d。泥齡=(曝氣池內活性污泥量十二沉池污泥量
+回流系統口勺污泥量)/(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量+二沉池出水每天帶
走的污泥量),也就是:泥齡二曝氣池內活性污泥量/每天排放日勺剩余
污泥量。
(24)剩余污泥余RT)
在生化解決過程中,活性污泥中日勺微生物不斷地消耗著廢水中日勺有
機物質,被消耗日勺有機物質中,一部分有機物質被氧化以提供微生
物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一部分有機物質則被微生物運用以合成
新的細胞質,從而使微生物繁衍生殖,微生物在新陳代謝的同步,
又有一部分老的微生物死亡,故產生了剩余污泥。
(25)水力停留時間(HRT)
水力停留時間是指待解決污水在反映器內的平均停留時間,也
就是污水與生物反映器內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映時間,是為保證微生
物完畢代謝降解有機物所提供日勺時間,實質上是為保證微生物能在
生物解決系統內增殖并占優勢地位且保持足夠生物量所提供的時間。
因此,如果反映器內有效容積為V,則:HRT=V/Q(h),即水力
停留時間等于反映器有效容積與進水流量之比。
在老式日勺活性污泥法中,水力停留時間很大限度上決定了污水的解
決限度,由于它決定了污泥H勺停留時間;而在MBR膜生物反映器中,
由于膜日勺分離作用,使得微生物被完全阻隔在了反映池內,實現了
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齡的完全分離。
(26)總氮
總氮是水中多種形態無機氮和有機氮日勺總量,涉及N03-.N02-和
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的
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達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限度。
水中總氮日勺含量是衡量水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測定有助于評價水
體被污染和自凈狀況。地表水中氮、磷物質超標時,微生物大量繁殖,
浮游生物生長旺盛,浮現富營養化狀態。
(27)氨氮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鏤離子(NH4+)形式存在日勺氮,水
中氨氮含量增高是指以游離氨或鏤離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的增高。
氨氮是水體中的營養素,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
的重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8)凱氏氮
凱氏氮二有機氮+氨氮
(29)氨化作用
在氨化菌的作用下,有機氮被分解轉化為氨態氮即氨氮的過程,這
一過程稱為有機氮內氨化過程。氨化過程很容易進行,無論是在好氧
還是在厭氧,中性、堿性還是酸性條件下都能進行,只是作用的微生
物種類和強弱不同,只有當環境中存在一定濃度的酚或木質素-蛋白
質復合物時,才會制止氨化作用W、J進行。
(30)總磷
總磷是水樣經消解后將多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后測定的成果,
以每升水樣含磷日勺毫克數計量。水中磷可以元素磷、正磷酸鹽、縮合
磷酸鹽、焦磷酸鹽、偏磷酸鹽和有機團結合日勺磷酸鹽等形式存在,其
重要來源為生活污水、化肥、有機磷農藥及近代洗滌劑所用的磷酸鹽
增潔劑等。磷酸鹽會干擾水廠中口勺混凝過程,水體中的磷是藻類生長
需要日勺一種核心元素,過量磷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和海灣浮現赤潮
的重要因素。
(31)內源呼吸
在正常狀況下,微生物運用外界供應的能源進行呼吸叫外源性呼吸。
如果在外界營養狀況不是較好的時候,為了形成芽抱或其他休眠體,
消耗內在儲存的物質以完畢重要的生命活動,就叫內源呼吸。
3好氧活性污泥系統的運營調度
在運營管理中,常常要進行運營調度,對一定水質水量的污水,擬
定投運幾條曝氣池、幾座二沉池、幾臺鼓風機,以及多大口勺回流能力,
每天要排放多少污泥。
3.1擬定水量和水質
測定污水流量Q,對入流污水日勺污染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擬定入
流污水日勺水量和水質。
3.2擬定有機負荷F/M(Ns)
應結合本廠的運營實踐,借助某些實驗手段,選擇最佳口勺F/M值。一
般來說,污水溫度較高時,F/M可高某些;反之,溫度較低時,F/M
應低某些。對出水水質規定較高時,F/M應低某些;反之,可高某些。
老式活性污泥工藝內F/M一般在0.2-0.5kgB()D5/(kgMLVSS.d)范疇
內。
3.3擬定混合液污泥濃度(MLVSS)
MLVSS值取決于曝氣系統的供氧能力,以及二沉池的泥水分離能力。
從降解污染物質的角度來看,MLVSS應盡量高某些,但當MLVSS太高
時,規定混合液的D0值也就越高。前已述及,在同樣日勺供氧能力時,
維持較高日勺DO值需要較多的空氣量,而某些解決廠的曝氣系統難以
達到規定。此外,當MLVSS太高時,規定二沉池有較強的泥水分離
能力,某些解決廠日勺二沉池表面積相對較小,難以提供充足的泥水
分離能力。因此,應根據解決廠日勺實際狀況,擬定一種最大MLVSS值,
一般在1500-3000mg/L之間。
3.4擬定曝氣池的投運數量
可用此式計算:n=Q?BODi-F/M?MLVSS?Va
式中n---曝氣池數量,個;Q----污水解決量,m3/d;
BODi——入流污水BOD濃度,g/L;F/M——污泥負荷,
kgBOD/(kgMLVSS.d);MLVSS——混合液揮發固體濃度;Va——每條
曝氣池日勺有效容積。
從式中可以看出,有機負荷F/M值越低,投運曝氣池日勺數量就越多。
同樣,MLVSS越低,需要投運曝氣池數也越多。
3.5核算曝氣時間(Ta)
可用此式計算:Ta=Va?n/Q
式中n一一投運曝氣池日勺數量,個;Va——每條曝氣池的有效容積,
m3;Q---污水解決量,m3/do
曝氣時間即污水在曝氣池內的名義停留時間,不能太短,否則,難
以保證解決效果。對于一定水質水量的污水,當控制F/M在某一定值
時,采用較高的MLVSS運營,往往會浮現Ta太短H勺現象。如Ta太短,
即污水沒有充足口勺曝氣時間,污水中口勺污染物質沒有充足口勺時間被
活性污泥吸附降解,雖然F/M很低,MLVSS很高,也不會得到較好的
解決效果。因此,運營中應核算Ta值,使其大于容許的最小值。固
然,Ta一般狀況下也沒有必要太大。當Ta太小時,可以減少MLVSS
值,增長投運池數。老式活性污泥工藝一般控制Ta在6—9h之間,最
低不能小于5ho
3.6擬定鼓風機投運臺數
可用此式計算:n=fo?Q?B0Di/300Ea?Qa
式中Qa——單臺鼓風機的日供風量,m3/d;Q——污水解決量,m3/d;
BODi——入流污水BOD濃度,g/L;fo——耗氧系數,kgO2/kgB0D;
Ea一一空氣擴散器充氧效率,%o
耗氧系數指單位BOD5被清除所消耗H勺氧量,與F/M有關,當F/M在
0.2—0.5kgBOD/(kgMLVSS.d)時,fo可取1.0:當F/M小于
0.15kgB0D/(kgMLVSS.d)時,fo可取1.1—1.2。空氣擴散器充氧系
數一般取7—15%之間。運營中應根據實際狀況,逐漸擬定fo值和Ea
值。為滿足曝氣池末端污泥保持混合懸浮狀態,一般還應保持曝氣池
面曝氣量大于2.2m3/m2.h。
3.7擬定二沉池的水力表面負荷(qh)
可用此式計算:qh=Qmax/Ac
式中qh---水力表面負荷,m3/m2.h;Qmax----最大時污水流量,
m3/h;Ac——所有沉淀池表面面積之和,m2o
每平方米表面積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污水體積數,單位一般以n13/m2.
h表達。qh事實上代表速度,其單位可體現為m/h。當污水中懸浮顆
粒下沉速度u值滿足u>qh時,該類顆粒會在沉淀池中所有沉淀;而
當u<qh時,僅有一部分可以沉淀清除。可見qh越小,泥水分離效
果越好,一般控制qh不大于1.5m3/m2?ho
3.8擬定二沉池投運數量
可用此式計算:n=Qmax/qh?Ac
式中n——二沉池投運數量,座;qh——水力表面負荷m3/m2.h;Ac
——單座二沉池H勺表面積,m2;Qmax——最大時污水流量,m3/ho
3.9擬定外回流比(R)
外回流的目的是為了控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回流比為每小時
回流量與進水量H勺比值。外回流比R是運營過程中H勺一種調節參數,
前已述及,R應在運營過程中根據需要加以調節,但R6J最大值受二
沉池泥水分離能力、曝氣池溶解氧供應日勺限制,此外,R太大,會增
大二沉池的底流流速,干擾沉降。在運營調度中,應擬定一種最大回
流比R,以此作為調度的基礎。老式的活性污泥工藝的最大回流比可
按10096考慮。
3.10核算二沉池出J固體表面負荷(qs)
每座二沉池qs可用此式計算:qs=(1+R)?Q?MLSS/Ac?n
式中qs---固體表面負荷,kg/m2.d;n----二沉池投運數量,座;
Q---污水解決量,m3/d;Ac----單座二沉池的I表面積,m2;R---
外回流比,%;Q---污水解決量,m3/do
在運營中,當固體表面負荷超過最大容許值時,將會使二沉池泥水
分離困難,也難以得到較好的濃縮效果。老式活性污泥工藝一般控制
qs不大于100kg/m2.d,否則應減少回流比R,或減少MLSS,也可以
增長投運的二沉池數量。
3.11核算二沉池出水堰板溢流負荷(qw)
可用此式計算:qw=Q/Lw?n
式中qw——出水堰板溢流負荷,m3/m.h;n——二沉池投運數量;
Lw——每座二沉池出水堰板的總長度;Q——污水解決量,m3/ho
當老式活性污泥工藝的二沉池采用三角堰板出水時,一般控制qw不
大于10m3/m.h,否則應增長二沉池投運數量。對于輔流式二沉池來
說,在控制qh滿足規定日勺前提下,二沉池直徑較大時,qw一般都遠
小于10m3/(m.h)。
4運營過程中各工藝單元的控制
4.1二沉池日勺控制
4.1.1污泥狀態的觀測:重要觀測二沉池泥面高下、上清液透明限度,
有無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1)上清液清澈透明:運營正常,污泥狀態良好;
(2)上清液混濁:負荷高,污泥對有機物氧化、分解不徹底;
(3)泥面上升:污泥膨脹,污泥沉降性差;
(4)污泥成層上浮:污泥中毒;
(5)大塊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厭氧,導致污泥腐敗;
(6)細小污泥漂浮:水溫過高、C/N不適、營養局限性等因素導致
污泥解絮。
4.L2回流污泥量的調節(外回流)
(1)根據二沉池的泥位調節:避免因二沉池泥位過高導致污泥流失
的現象,出水水質較穩定,缺陷是回流污泥濃度不穩定;
(2)根據污泥沉降體積擬定回流比:R=SV/(100-SV)(SV為3據in
后的沉降體積),簡樸而迅速,具有較強的操作性,缺陷是當污泥沉
降性能較差,即污泥沉降比SV較高時,就需要提高污泥回流量,會
使回流污泥濃度下降;
(3)根據回流污泥濃度和混合液污泥濃度調節:R=MLSS/(RSSS-MLSS),
缺陷是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采用烘干法,需要時間較長,一般作
為回流比日勺校核措施;
(4)根據污泥沉降曲線,擬定特定污水解決廠活性污泥W、J最佳沉降
比,冉通過調節污泥回流量使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時間正好等于這
種污泥通過沉降達到最大濃度的時間,此時日勺回流污泥濃度最大,
而回流量最小。此措施簡樸易行,特別合用于反硝化脫氮除磷工藝。
4.1.3剩余污泥排放量的控制
(1)泥齡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二曝氣池混合液污泥量/(泥齡*回流
污泥濃度)-二沉池出水污泥量;
(2)污泥濃度控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一般均有個最佳值,如果
高于此值,必須及時排泥。剩余污泥排放量二曝氣池內混合液污泥濃
度與抱負濃度之差*曝氣池容積/回流污泥濃度;
(3)污泥負荷控制:按照曝氣池內污泥量不變H勺原則,根據污泥負荷
計算污泥的產量,并將新產生的污泥所有從系統中排放出去。剩余污
泥排放量二(曝氣池內混合液的污泥量-進水BOD量/污泥負荷)/回流
污泥濃度;
(4)污泥沉降比控制:當測得污泥沉降比SV30增大后,也許是污泥
濃度增長所致,也也許是污泥日勺沉降性能變差所致,不管哪種狀況
都應當及時排出剩余污泥,保證SV30的相對穩定。
4.1.4污泥回流系統日勺控制
(1)保持回流量恒定;
(2)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
(3)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隨忖調節。
4.2曝氣池日勺控制
4.2.1曝氣量W、J觀測
(1)曝氣池全血積內應為均勻細氣泡翻騰,污泥負荷合適,運營正
常時,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鮮乳白色泡沫;
(2)曝氣池中有成團氣泡上升,表白液面下有曝氣管或氣孔堵塞;
(3)液面翻騰不均勻,闡明有死角;
(4)污泥負荷高,水質差,泡沫多;
(5)泡沫呈白色,且數量多,闡明水中洗滌劑多;
(6)泡沫呈茶色、灰色闡明泥齡長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應
增長排泥;
(7)泡沫呈其他顏色,水中有染料類物質或發色物污染;
負荷過高,有機物分解不完全,氣泡較粘,不易破碎。
4.2.2污泥H勺觀測:生化解決中除規定污泥有很強的“活性”,除具
有很強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外,還規定有良好的沉降凝聚性能,
使水經二沉池后徹底進行泥水分離。
(1)污泥沉降比(SV30)體積少,沉降性好,都市污水廠SV30常在
15—30%之間。污泥沉降性能與絮粒直徑大小有關,直徑大沉降性好,
反之亦然。污泥沉降性還與污泥中絲狀菌數量有關,數量多沉降性差,
數量少沉降性好;
(2)污泥體積指數(SVI)比SV30值能更精確的)評價和反映活性污
泥的凝聚、沉淀性能。SVI值過低闡明污泥顆粒細小,無機物含量高,
缺少活性;SVI值過高闡明污泥沉降性能較差,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
污泥膨脹。都市污水日勺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間,一般覺得SVI
小于100,沉降性能好;SVT在100和200之間,沉降性能一般;SVT
大于200,沉降性能不好。
(3)混合液懸浮物濃度(MLSS)用來表征活性污泥濃度,它涉及有
機物和無機物兩部分,一般來說生化池內MLSS值控制在-4000mg/L
左右為宜;混合液揮發性懸浮固體(MLVSS)由于不涉及活性污泥中
的無機物,因此能較確切地代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區I數量。
4.2.3水質日勺檢測
通過測定水質指標來指引運營,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能的重
要指標,BOD/COD'O.25表達可生化性好,BOD/CODWO.1表達生化
性差。進、出水BOD/COD值相比變化不大,BOD也高,表達系統運
營不正常;反之,出水BOD/COD值比進水BOD/COD值下降快,闡明
運營正常。
4.2.4其他影響因素
(1)維持曝氣池合適的溶解氧,一般控制在1—4mg/L,正常狀態下
監測曝氣池出水端DO為2mg/L為宜;
(2)保持水中合適的營養比,C(BOD):N:P=100:5:1;
(3)維持系統中污泥的合適數量,控制污泥回流比,根據不同運營
方式,外回流比在0—100%之間,一般不少于30—50%,內回流比
在200-400%之間,一般不少于200%o
5運營過程中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產生泡沫的因素、類型及其控制
5.1污泥膨脹
由于工藝控制不當,進水水質變化以及環境因素變化等因素會導致
污泥膨脹、生物相異常、污泥上浮、生物泡沫浮現等生物異常現象,這
些問題如不立即解決,最后都會導致出水質量的減少。
污泥膨脹是活性污泥常見日勺一種異常現象,系指活性污泥由于某種
因素日勺變化,產生沉降性能惡化,不能在二沉池內進行正常的泥水
分離,污泥隨出水流失。發生污泥膨脹后來,流出的污泥會使出水
SS超標,如不立即采用控制措施,污泥繼續流失會使曝氣池的微生
物量銳減,不能滿足分解污染物W、J需要,從而最后導致出水B0D5也
超標。活性污泥的SVI值在100左右時,其沉降性能最佳,當SVI超
過150時,預示著活性污泥即將或已經處在膨脹狀態,應立即予以
注重。在沉降實驗中,如發現區域沉降速度低于0.6m/h,也應引起
注重。在活性污泥鏡檢中,如發現絲狀菌的豐度逐漸增大至(d)級
時,應予以注重,至(e)級時污泥處在膨脹狀態,絲狀菌豐度至(f)
級時,闡明污泥處在嚴重膨脹狀態。
5.1.1污泥膨脹的類型
總體上分為兩大類:絲狀菌膨脹和非絲狀菌膨脹。前者系活性污泥絮
體中日勺絲狀菌過度繁殖,導致日勺膨脹;后者系菌膠團細菌自身生理活
動異常產生的膨脹。
5.1.2不同類型污泥膨脹的成因
5.1.2.1絲狀菌膨脹的存在條件及成因:正常的活性污泥中都具有一
定量H勺絲狀菌,它是形成活性污泥絮體的骨架材料。活性污泥中絲狀
菌數量太少或沒有,則形不成大的絮體,沉降性能不好;絲狀菌過度
繁殖,則形成絲狀菌污泥膨脹。在正常的環境中,菌膠團的生長速率
大于絲狀菌,不會浮現絲狀菌過度繁殖;如果環境條件發生變化,絲
狀菌由于其表血積較大,抵御環境變化的能力比菌膠團細菌強,其
數量超過菌膠團細菌,從而過度繁殖導致絲狀菌污泥膨脹。引起環境
條件變化的因素有如下幾種方面:
(1)進水中有機物質太少,導致微生物食料局限性;
(2)進水中氮、磷營養物質局限性;
(3)pH值太低,不利于細菌生長;
(4)曝氣池內F/M太低,微生物食料局限性;
(5)混合液內溶解氧太低,不能滿足需要;
(6)進水水質或水量波動太大,對微生物導致沖擊。
浮現以上狀況之一,均可為絲狀菌過度繁殖提供必要條件,導致絲
狀菌污泥膨脹。止匕外,絲狀菌大量繁殖的合適溫度在25-30℃,因
而夏季易發生絲狀菌污泥膨脹。以上所述的絲狀菌指球衣菌,當入流
污水“腐化”、產生出較多的H2s(超過1—2mg/L)時,還會導致絲
狀菌硫磺細菌(絲硫菌)的過量繁殖,導致絲硫菌污泥膨脹。
5.1.2.2非絲狀菌膨脹日勺存在條件及成因:非絲狀菌膨脹系由于菌膠
團細菌生理活動異常,導致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惡化。此類污泥膨脹
又可分兩種。一種是由于進水口具有大量日勺溶解性的有機物,使污泥
負荷F/M太高,而進水中又缺少足夠的氮、磷等營養物質,或者混合
液內溶解氧局限性,高F/M時,細菌會不久把大量的有機物吸入體
內,而由于缺少氮、磷或DO局限性,又不能在體內進行正常的分解
代謝。此時,細菌會向體外分泌出過量的多聚糖類物質,這些物質由
于分子式中具有諸多氫氧基而具有較強的親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結
合水高達400%(正常污泥結合水為100%左右),呈粘性H勺凝膠狀,
使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內無法進行有效日勺泥水分離及濃縮。這種污泥膨
脹有時也稱為粘性膨脹。另一種非絲狀菌膨脹是進水中具有較多日勺毒
性物質,導致活性污泥中毒,使細菌不能分泌出足夠量的粘性物質,
形不成絮體,從而也無法在二沉池內進行泥水分離。這種污泥膨脹也
稱為低粘性膨脹或污泥W、J離散增長。
5.1.3污泥膨脹的控制措施
污泥膨脹控制措施大體可提成三大類:一類是臨時性控制措施,另一
類是工藝運營調節控制措施,第三類是永久性控制措施。
5.1.3.1臨時控制措施重要用于控制由于臨時因素導致的污泥膨脹,
避免污泥流失,導致SS超標。臨時控制措施涉及污泥助沉法和滅菌
法兩類。
(1)污泥助沉法系指向發生膨脹日勺污泥中加入助凝劑,增大活性污
泥的密度,使之在二沉池內易于分離。助沉法一般用于非絲狀菌污泥
膨脹,常用的助凝劑有聚合氯化鐵、硫酸鐵、硫酸鋁和聚丙烯酰胺等
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有的小解決廠還加粘土或硅藻土作為助凝劑。助
凝劑投加量不可太多,否則易破壞細菌日勺生物活性,減少解決效果。
FeC13常用的投加量為5—10mg/Lo
(2)滅菌法系指向發生膨脹的污泥中投加化學藥劑,殺滅或克制絲狀
菌,從而達到控制絲狀菌污泥膨脹的目口勺。滅菌法合用于絲狀菌污泥
膨脹,常用時滅菌劑有NaClO、C102.C12用202.和漂白粉等。由于大
部分解決廠都設有出水加氯消毒系統,因而加氯控制絲狀菌污泥膨
脹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措施。加氯的具體操作環節如下:
a運營實踐及歷史數據積累,擬定一種臨界SVI值。當污泥指數低于
該臨界值時,不影響二沉池日勺泥水分離及出水水質。該臨界值為最大
容許污泥指數SVImax;
b持續測定SVI超過SVImax口勺次數和限度,決定與否采用控制措施;
c選擇最佳加氯點。一方面應考慮到氯能在污泥中充足均勻混合,并
盡快與絲狀菌接觸;另一方面盡量選擇有機物含量較低日勺部位做投加
點,以便減少投藥量。因此,最佳加氯點是在回流污泥泵上,如果渠
道上有攪拌設備,則投加點設在攪拌設備附近,如無攪拌設備,則
宜設在回流泵附近;
d氯量的計算。一般按系統內的污泥總量計算加氯量,HPm=K-Mo式
中K——單位污泥每日加氯量,8—10kgC12/(kgMLVSS.d),M——系
統中活性污泥總量;
e核算加氯點污泥中氯日勺濃度。氯是對微生物無選擇性H勺殺傷劑,既
能殺滅絲狀菌,也能殺傷菌膠團細菌。因此,應嚴格控制投加點氯的
濃度,一般控制在35mg/L如下;
f實際加氯過程中,應由小劑量逐漸進行,并隨時觀測SVI值及生物
相。當發現SVI值低于SVImax或鏡檢觀測到絲狀菌菌絲溶液,應立
即停止加氯。開始加氯量可取由(m=K-M)式計算出的加氯量日勺1/5,
然后每日逐漸增大,一般需持續3倍泥齡長的時間能控制住。
5.1.3.2工藝運營調節控制措施用于運營控制不當產生日勺污泥膨脹。
(1)由于DO太低導致W、J污泥膨脹,可以噌長供氧來解決;
(2)由于pH值太低導致的污泥膨脹,可以通過增長預曝氣來解決;
(3)由于氮磷等營養物質日勺缺少導致日勺污泥膨脹,可以投加營養物
質;
(4)由于低負荷導致的污泥膨脹,可以在不減少解決功能的前提下,
合適提高F/M;
(5)對混合液進行合適的攪拌,也有助于絲狀菌污泥膨脹H勺控制。
5.1.3.3永久性控制措施系指對既有解決措施進行改造,或設計新廠
時予以充足考慮,使污泥膨脹不發生,以防為主。常用日勺永久性措施
是曝氣池前設生物選擇器,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海邊防護欄施工組織計劃方案
- 城市小學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 以弗魯姆期望理論為鑰開啟初中生思想品德課興趣之門
- 以審美體驗為核奏響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新樂章
- 保險公司總務處資料歸檔計劃
- 幼兒園后勤管理崗位職責
- 2025年“書香校園”創新閱讀競賽方案計劃
- 石油天然氣工程投標質量保證及售后服務計劃
- 外貿企業疫情防控措施提升
- 浙江省桐鄉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二下化學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中醫知識與優生優育
- 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 地理 含解析
- 食品安全法從業人員管理制度
- 工廠班組安全培訓課件
- 2010浙G22 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以客戶為中心的銀行服務體驗優化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讀
- 劃線及交通設施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中考物理終極押題猜想(廣東省卷專用)(解析版)
- 學校食堂自營管理實施方案
- 2024年10月自考00882學前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含評分參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