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7.195CCSY881409忻DB1409/T61—20252025-06-12發布2025-09-12實施IDB1409/T61—2025前言 II引言 III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5工藝流程 6制作要求 7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DB1409/T61—2025I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本文件由忻州市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XZS/TC02)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定襄縣河邊雅藝軒制硯廠、定襄縣文化旅游產業服務中心、山西指南者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定襄縣文化和旅游局、忻州市忻府區碑林刻制部、定襄縣雕刻藝術協會、定襄縣祥龍石硯廠、定襄縣文沱硯臺廠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惠東存、李燈芳、楊夢瑤、鞏志平、楊向東、趙麗萍、劉曉辰、王鑫、郁鳴鋼、樊婧、亢志剛、趙建偉、曲秀偉、徐福堂、蘭茂林、賀未嬋、薄培文。DB1409/T61—2025III五臺山石硯簡稱臺硯,又名文山石硯,文硯,段硯(據方曉陽,王偉,吳丹彤所著《制硯·制墨》石硯所用原材料(硯石)為“五臺文山石”,因取材于五臺山脈的文山(亦有文獻稱為“段畝山”,位于定襄縣河邊鎮河邊村東)及周邊而得名。“五臺文山石”具有獨特的地質及材料屬性,巖性為紫、黑、綠色板巖,含礦巖層為:“元古代滹沱群”(據宋曉媚,張震主編的《文房之寶——硯》所列“古今硯石一覽表”)。材料質地細密而硬朗,屬罕見的優質制硯石材。《定襄縣志》載:“本縣最早的工藝美術制品業是石雕業。清代和民國時期……特別是河邊的制硯業,名聲更盛?!吨袊鴮崢I志》記,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河邊村有制硯戶121952年,當地出土了明萬歷年間所制的五臺山石硯“犀牛望月硯”,證明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年代久遠,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積累,形成了成熟的石硯雕刻技藝。優質制硯石材和傳承悠久的獨特雕刻技藝,造就了五臺山石硯獨有的高品質。造型古樸,色澤豐富;紅紫黑綠各呈其彩,質堅而細膩,色美而精致;其中紫色冰紋硯尤為典雅高貴。據《中國工藝美術大辭典》(吳山著)載:“段畝山石色有紅、紫、黑、綠四種,以紫、黑、天然紋理,如晶似玉,研磨發墨快,發澤保濕,潤筆生輝。紫色石,黑里透紅,質地純凈,所制文硯,古色盎然;黑色石,磁實紋細,敦厚古樸:綠色石,晶瑩透亮,有水波浮云花紋隱現石上,極為美觀”。2011年6月,“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入選山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在“傳統技藝39Ⅷ-11硯臺制作技藝”2人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傳承人。2023年,忻州市忻府區碑林刻制部被認定為山西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硯臺制作技藝(石硯制作技藝)”代表性保護單位;1人被認定為傳承人。本文件旨在規范五臺山石硯的制作流程和雕刻技藝,為完整保護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態、地域文化特色、藝術技藝水平提供標準化依據,助力傳承優秀傳統技藝,弘揚地方文化品牌。DB1409/T61—2025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五臺山石硯的術語與定義、特色、工藝流程、制作要求、質量要求,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的傳習與保護等。本文件適用于以五臺文山石為原材料,經特定工藝制作的五臺山石硯。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石硯以細、膩、潤、縝密,適合研墨的天然石材為原料,經過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研墨、批筆功能的文房用具。3.2五臺山石硯以五臺山脈的文山及周邊出產的五臺文山石為原材料,經特定工藝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研墨功能(實用性)兼具觀賞性的硯臺。3.3規格五臺山石硯具有一定幾何對稱形狀的五臺山石硯,如:長方、正方、多棱、圓和橢圓等。3.4隨形五臺山石硯規格硯以外按隨形或石料自然形態經過藝術加工的各種造型的五臺山石硯。3.5淺雕淺雕也稱淺浮雕,以裝飾性為主,題材多為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表現手法以線為主,以線表現體積、透視、節奏和韻律。DB1409/T61—202523.6深雕深雕也稱高浮雕,就是把圖案刻深,一般深刻到表現出物體的三分之一或一半左右,可以充分地表現出一個物體形體的轉折關系,更立體地表達物體的形象和設計者的創作意圖。3.7透雕透雕也稱鏤空雕刻,在古代石硯中較少運用,現代制硯人將玉雕、木雕等圓雕藝術的表現手段借用于石硯雕刻,推陳出新,追求一種玲瓏剔透工久圖繁的藝術效果。4特色4.1類別五臺山石硯按不同分類方式分為下列類型:a)按外形分為規格硯和隨形硯;b)按用途分為實用硯和觀賞硯。4.2特點五臺山石硯具有下列特點:a)質地堅實、細膩,有天然紋理,如晶似玉,光而不滑,扣之有音;b)造型古樸,色澤豐富,包括:紫色石:黑里透紅,質地純凈,有冰紋尤佳;黑色石:磁實紋細,墩厚古樸;綠色石:晶瑩透亮,有水波浮云花紋隱現石上。c)磨墨既快且細,研磨發墨快,發澤保濕,潤筆生輝。4.3形狀、題材和手法石硯按硯體形狀分為隨形硯和規格硯。隨形硯沒有常規形狀;規格硯的形狀一般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多邊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擬獸形、擬物形、花朵形等。硯堂的形態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規矩形,硯堂方圓規正,邊沿整齊一致;一種是隨意形,是指按創作意圖隨形就勢,硯堂要求平滑細膩,邊緣不留死角,用硯堂的形來表現主題或是用邊款對主題意境作以輔助。五臺山石硯的雕制注重利用文山石原有花紋,題材包括花鳥蟲獸、亭榭樓閣和詩詞名句于上,精致典雅,富有民族特色,題材有琴式硯、耳瓶硯、八怪斗水硯、二龍戲珠硯、二龍戲水硯、二龜坐浪硯、海曾嘯月硯、常綠畫硯、五福硯、鐘形硯、龜獸硯和刻有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手筆的《蘭亭序》硯等一百四十余種。五臺山石硯雕刻手法包括采取淺雕、深雕、透雕等手法。5工藝流程五臺山石硯應按圖1所示工藝流程制作。3開始開始圖1五臺山石硯制作工藝流程圖6制作要求6.1采石五臺山石硯使用五臺文山石為原材料,石硯雕刻制作方可自專業采石方選購所需石料,也可自行采石。自行采石的,應持有相應許可,遵守相關法規,并執行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安全制度。采石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石前,應對擬采礦石進行初選(見6.2),按GB/T34852—2017的要求檢測石材天然放射性核素限量,優選適宜的優質石料;b)用錘、鏨或機械設備等剔除圍巖;c)使用采石設備采選、分離成適用的硯石料塊;d)將硯石料塊標識,運輸至原材料庫(場),并辦理入庫。DB1409/T61—20254選料分初選和二選,應按下列步驟進行。a)初選一般在采石前和采石過程中(見6.1)進行。石硯雕刻制作方應先辨識硯石外觀,再辨識內部品質,外觀以辨識紋路顏色為主。步驟包括但不限于:1)用水把硯石浸濕或用濕布、海綿擦濕,觀察其紋理、色彩、水漬及裂紋等瑕疵,戶外場所選料的,也可在雨天、雨后進行;注:觀察浸濕或擦濕后硯石不同部位的干燥快慢程度的區別以辨識缺陷,較長時間仍未干燥的部位一般為瑕疵處。2)通過敲擊硯石傾聽聲音分辯硯石的品質,包括發現石料中間暗藏的裂層瑕疵;3)通過選料過程,可對硯石分級。b)二選在雕刻之前進行的有目地性選料過程,是在對擬雕刻的石硯已有設計創意的情形下進行的。二選應按下列原則和方法進行:1)以硯石為作品服務的原則,按照作品題材和需要去選取硯石,包括顏色、質地、長寬和厚薄程度;2)以因材施藝、因材制硯的原則,根據硯石的厚薄、形狀和顏色變化以及紋理的走向來設計雕刻出適合的硯臺造型,保持硯石獨特的自然風韻。6.3設計6.3.1設計人既可遵循“因石構圖,因材施藝”的設計原則,根據硯石自然特征來設計圖案,也可“因圖索材”,依照設計來尋找適合的硯石。硯石選定后,應根據所選硯石特有的形狀、質地、花紋、顏色、大小進行構思,依其自然形態基礎,設計合適的五臺山石硯作品圖案,將石硯集實用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設計原則還包括:a)宜將硯石中的瑕疵經設計去除或加以巧妙利用形成獨特造型,以達到錦上添花的目的,增加其藝術價值;b)宜充分利用天然石皮,匯集文學、歷史、繪畫、書法、金石于一體。6.3.2設計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a)首先在已經切割好的石料上仔細觀察;b)然后在硯石上用鉛筆畫出圖樣,在硯石上勾畫圖樣一般宜在粗磨處理后的硯石上進行;c)再用毛筆蘸上防水墨汁描好圖案,應使線條清晰完整,以便打磨雕刻過程中能夠清晰識別;d)設計復雜的石硯,圖案應充分構思醞釀,反復修改,最終在硯石上畫出圖樣。e)在硯石上畫圖樣可以分次進行,適用時包括:1)為下料(見6.4)在原石上畫出輪廓;2)為粗雕(見6.5)在下料后的硯石上畫出粗樣;3)為精雕(見6.6)在粗雕后的硯坯上精準畫出細節。6.4下料下料作業應按下列要求:a)根據設計(見6.3)要求,把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硯石用型號不同的電動切割機切開,并去除石材表面的腐蝕層;b)石材厚度超過切割機鋸齒的要從兩面切割,然后把裂縫處上下兩面分別墊上木塊,用錘子敲擊;c)大塊硯石切割下的邊角料,宜用于設計雕刻小型的石硯;d)下料過程會產生噪音和灰塵,下料工序應配置抑灰、集塵設施;切割工人須佩戴專用防塵口罩、護目鏡、防噪音耳塞等防護用品。DB1409/T61—202556.5粗雕粗雕一般使用帶有圓、扁、尖等不同形狀各種不同型號磨頭的電磨機,也可使用工具手工雕鑿。一般按下列步驟進行:a)先掏硯堂造型,形成石硯基本輪廓;b)再雕圖案,把所設計的整體造型雕出來;c)應給隨后進行的精雕留有裕量;d)粗雕作業中應采用澆水方式保護磨頭并抑制灰塵,應配置防止環境污染和職業健康安全危害的設施;e)粗雕后進行規方步驟,即用金剛砂打磨粗雕后硯坯四周和邊緣處。6.6精雕粗雕形成雛型之后,應進行精雕。精雕一般由制硯技師使用專用刻刀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a)制硯技師宜對每一件作品都潛心研究,做到胸有成圖,眼光敏銳,刀法嫻熟,準確、快捷;b)可采用的精雕手法包括淺雕、深雕、透雕;c)雕硯可先從掏堂開始,硯堂的深淺要根據所設計的圖案來決定;d)應使所雕刻的五臺山石硯在風格、工藝和制作上實現形神合一,比例適中,結構合理。6.7打磨雕刻成型的硯坯應打磨。除了刻意保留的粗糙、原始的圖案不必打磨外,硯坯邊緣和硯堂部位均需反復打磨,打磨一般使用磨石、砂紙或金剛砂。包括:a)精雕與磨光可以同步進行,精雕前可將硯底和硯側進行兩遍粗磨,達到可清晰準確觀察作品的形與色關系的程度,使硯坯增加光潔度,具備用筆勾畫出圖形的條件;b)應在打磨過程中區別對待不同部位,棱角分明的位置無需打磨,平坦和圓潤的部位可反復多次打磨,達到光亮如鏡;c)磨石主要用來打磨硯石的邊緣和圖案相對簡單的石硯。常用型號有80目、100目、200目三種,應根據設計需要選擇目數適當的磨石,掌握適當的力度;d)砂紙主要用作打磨,使石硯手感更光滑,精磨時,應輕磨,隨時掌握石硯光潔度的變化,常e)對一些圖案復雜細致的石硯還要用粗細兩種金剛砂輕磨,方法是取少量金剛砂涂在圖案上面,用毛刷輕輕摩擦,以磨去圖案內不圓潤之處,且不破壞需保留的棱角;f)打磨過程中隨時用清水沖刷以確定是否已達到要求。6.8上蠟石硯打磨完成后,應進行上蠟處理。一般采用固體蠟在加熱后的石硯上涂蠟的方式進行,按下列步驟操作:a)常用的石硯加熱方式包括陽光直曬、蒸、熱風機加熱等;b)小型石硯(不大于25cm)在蒸鍋或蒸箱中蒸約20min后取出,隨即涂蠟;c)大型石硯(大于25cm)宜在直曬后再用熱風機吹硯逐部位加熱,逐步上蠟;d)上蠟后的石硯應達到紋理清晰,光可鑒人的效果;e)操作人應佩戴手套等防護用品,防止燙傷。6.9檢驗DB1409/T61—20256應對成品五臺山石硯逐件按GB/T34852—2017中7.2的規定進行外觀和規格尺寸檢驗,應滿足7.1的要求。6.10配匣包裝五臺山石硯的包裝(硯匣)一般有木雕匣,木質漆匣,木構錦緞裹裱匣,石雕匣等多種。硯匣應:a)既精美又耐用,起到對石硯的保護和映襯作用;b)形狀尺寸與石硯匹配;c)需要時,在匣底部、間隙加墊襯材料,使硯與匣良好貼合。7質量要求7.1外觀和規格尺寸a)符合設計或訂制要求;b)能呈現五臺文山石獨特的自然美感;c)能體現五臺文山石硯的特色及審美。7.2性能8傳習8.1傳習層次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習宜從基礎層次(階段)到提高層次(階段再到研修層次(階段按下列途徑循序漸進提升:a)基礎層次(階段)以石雕基本功為主,通過雕刻基本技藝的學習、以及對石硯元素的理解,為系統學習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打下基礎;b)提高層次(階段)是初步掌握了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的基礎上,進入系統學習,包括選料、創意設計構圖等,具備全過程制作五臺山石硯的能力,并能自主創作的階段;c)研修層次(階段)也稱創新層次(階段除了制作技藝的積累,還要研修石材物理化學屬性,研修傳統文化,研修石硯的藝術,達到傳承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層次,能夠創作出代表性的新品、精品五臺山石硯。8.2傳習方式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宜在有關部門推動下,由專業平臺支持和社會團體挖掘、石硯企業、傳承人工作室等積極參與,促進五臺山石硯制作技藝的發展和應用。傳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a)家族式和師傅帶徒弟式的傳承方式,較為封閉,但對歷史的傳承和延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保留繼續延用;b)企業有計劃、有系統培養;DB1409/T61—20257c)社會傳承,主要以相關部門的公益培訓(例如與扶貧項目結合)研修傳習為主,發展傳承人群。9保護9.1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要求,鼓勵開展對五臺山石硯雕刻技藝歷史淵源、文化生態環境、藝術特色的挖掘和傳習方式的研究。9.2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店面形象規范管理辦法
- 工程全面預算管理辦法
- 外地常駐員工管理辦法
- 維修費用控制管理辦法
- 私人扶貧基金管理辦法
- 育嬰師職業簡介課件模板
- 消防培訓師課件
- 2025年滌綸高彈絲項目提案報告
- 腸道健康養生課件
- 腸癌術后護理
- 國有企業集中采購管理模式改進研究
- 《小學生網絡安全教育》課件
- 【中學】【主題班會】護紅色根脈 圓復興夢想
- 2025-2030中國共享按摩椅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自然照護理念體位管理
- 二次供水試題及答案
- 耐高溫有機硅樹脂合成及改性技術
- 國家開放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中國現代文學專題》期末紙質考試第三大題分析題庫2025春期版
-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生產事故應急救援賽項)選拔賽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DBJ50-T-098-2019 城市綠化養護質量標準
- 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道德與法治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