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評卷人得分
一、選擇題
1?傾角為30,的長斜坡上有C、0、8三點,CR儂10山,在。點豎直的固定一長10m的
直桿40。月端與C點、坡底8點間各連有一光滑的鋼繩,且各穿有一鋼球(視為質點),
將兩球從力點由靜止開始、同時分別沿兩鋼繩滑到鋼繩末端,如右圖所示,則小球在鋼
繩上滑行的時間外和小分別為(取交lOm/s?)
-------------
A.2s和2sB.V?s和2sC.和4sD.4s和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由幾何知識確定出AC與AB的傾角和位移'由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兩球的加速
度a,由位移公式x求解時間?
由幾何知識得?AC的傾角為〃二30',位移=/伽,AC的傾角為£=60",位移x步=
l(hJ~3m,沿4c下潸的小球,,加速度為即=%in3〃’=勿//?由勒。=得標==
=2s,沿.仍下滑妁小球,加速度為和=gsin60'=5>J~3m/sr?由為臺="影功得加?=
底=2s,故A正確?
2?一質點沿x軸正方向做直線運動,通過坐標原點時開始計時,其:一£的圖象如圖所
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0?5m/s
B.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0?5ni/s2
C.質點在第Is內的平均速度0?75m/s
D.質點在1s末速度為1?5m/s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由圖得:;=0-5+0?5t?根據勻變速運動的位移公式x=v°t+5/,得::%+夕t,
2
對比可得:夕=0?5m/s'則質點的加速度為a=2x0?5=lm/s?初速度為vo=0-5m/s,
則知質點的加速度不變*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
word整理版
動,在Is末速度為v=v()+at=O-5+1=1-5m/s?則質點在第1s內的平均速度為下=丹=
號B=lm/s,故D正確,C錯誤?故選D?
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的應用
【名師點睛】本題的關鍵要寫出解析式,采用比對的方法求出加速度和初速度,明了物
體的運動情況后,再由運動學公式研究圖象的信息。
3?伽利略曾說過:“科學是在不斷改變思維角度的探索中前進的”。他在著名的斜面
實驗中,讓小球分別沿幀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從靜止開始滾下,他通過實驗觀察和
邏輯推理,得到的正確結論有
A.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
B.傾角一定時,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與時間成正比
C.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時的速度與傾角無關
D.斜面長度一定時,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所需的時間與傾角無關
【答案】A
【解析】
伽利略通過實驗測定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運動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的二次方
成正比,并證明了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故B錯誤,A正確;若斜面光滑,(:選項從理
論上講是正確的,但伽利略并沒有能夠用實驗證明這一點,故C錯誤;斜面長度一定時,
小球從頂端滾到底端所需的時間陋傾角的增大而減小,故D錯誤;故選:A.
4?一物體從塔頂做自由落體運動,經過3s落地,取g=10m/s"則塔高為()
A.25mB.30mC.45mI).60m
【答案】C
【解析】
根據h=ggt2解得塔■高:h=,10x窿m=45m,故選C.
5?一個向正東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第3s內發(fā)生的位移為8in,在第5s
內發(fā)生的位移為5m,則關于物體運動加速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大小為3ni/s"方向為正東方向
B.大小為3m/s/,方向為正西方向
C.大小為1.5m/s"方向為正東方向
D.大小為1.5m/s"方向為正西方向
【答案】D
【解析】
由題意,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已知第3s內發(fā)生的位移為x,=8m,在第5s內發(fā)生的
位移為x2=5n),兩段相等的時間為t=ls?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得:
x「X|=2a(/,則得a=千¥=-1.,負號表示加逑度方向正西方向,加速度大
2廣Zxr
小為1.5m/s2,故ABC嘴誤,D正確?故選:D.
6?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線運動,t=0時刻同時經過公路旁的同
一個路標。在描述兩車運動的v-t圖中(如圖),直線a、b分別描述了甲乙兩車在。一
20秒的運動情況。關于兩車之間的位置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試卷第2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rytriVs)
b(乙)
。(甲)
05101520
A.在0—10秒內兩車逐漸靠近
B.在10—20秒內兩車逐漸遠離
C.在5—15秒內兩車的位移相等
D.在t=10秒時兩車在公路上相遇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兩車的速度大小分析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當兩車的位移相等時,兩車
相遇?根據圖象的“面積”分析兩車何時相遇和位移關系?
在0?10秒內,乙車在甲的前方,而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則兩車逐漸遠離;故A
錯誤;在10?20秒內,乙車在甲的前方,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則兩車逐漸靠近?故
B錯誤;在5?15秒內兩車圖線的“面積”相等,則通過的位移相等?故C正確;根據
圖象的“面積”等于物體的位移大小,可以看出,在t=10秒時乙車的位移大于甲車的
位移,t=0時刻又在同一位置出發(fā),所以在t=10秒時兩車沒有相遇,故D錯誤?
【點暗】在速度時間圖像中,需要掌握三點,一、速度的正負表示運動方向,看運動方
向是否發(fā)生變化,只要考慮速度的正負是否發(fā)生變化,二、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
加速度,三、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在坐標軸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
標軸下方表示負方向位移
7?如圖所示,表示做直線運動的某一物體在。?5s內的運動圖像,由于畫圖人粗心未
標明v-1圖還是x--圖,但已知第/s內的平均速度小于第3s內的平均速度,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0246
A.該圖一定是【一£圖B.該圖一定是x-t圖
C.物體的速度越來越大D.物體的位移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A
【解析】
如果該圖像為位移時間國象的話,在2-4s間物體靜止不動,不符合題干的條件,B錯誤;
速度時間圖象的面積為位移大小,在第1s內的平均速度為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而第
3s內物體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等于最大速度,所以如果是速度時間圖像符合題
干的條件,該圖一定是廣?圖,A正確;物體先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再做勻速直線運動,
最后過程為勻減速直線運動,C錯誤;由于物體的速度方向不變,所以物體的位移一直
增大,D錯誤;
故選A。
8?將一個小球以某一初速度豎直上拋,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成正比,且始終小于小球
的重力。從拋出到落回附出點的全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上升經歷的時間一定小于下降經歷的時間
B.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不變,大小一直在減小
C.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不變,大小先減小后增大
word整理版
I).上升到最高點時,小球的速度為零,加速度也為零
【答案】AB
【解析】
試題分析:上升過程阻力向下,下降過程阻力向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比較加速度大小,
然后結合運動學公式分析比較?
無論上升還是下降,合力始終向下,上升過程儂"『=〃出,減小因此a減小;
下降過儂一版=磔,v增大因此a減小,即小球的加速度一直減小,故B正確C錯誤;
上升的過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為:a=g+味下降的過程中的加速度:a'=g--*可知
fffBi
上升的加速度大于下降過程中的加速度,由將向上的過程看作逆過程為向下的勻加速直
線運動,根據>=習4戶可知,上升經歷的時間一定小于下降經歷的時間,故A正確;最
高點處速度為零,小球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加速度為g,故D錯誤;
【點睛】注意上升和下降過程中阻力的方向不同
9?在一次救災活動中,一輛救災汽車由靜止開始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剛運動了8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滾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緊急剎車,勻減速運動經4s停在巨
石前?則關于汽車的運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3):也等于2:1
B.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為燈;0等于1:1
C.加速、減速中的位移之比X1:x?等于2:1
D.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2不等于1:2
【答案】BC
【解析】
加速過程中的初速度為零,末速度為v,減速過程中的初速度為v,末速度為0,根據
勻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規(guī)律可得6=與=1歷=號三,故加速、減速中的平均速度
大小之比巧:口等于1:1,因為<3/'a2=~,故加速、減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為
af:即=1:2'B正確AD錯誤;因為芍=:力、題>=白2,故"="'C正確;
10?物體從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s內通過了全程的一半,物體還要下落多長時演才
會落地()
A.1s
B.1.5s
C.V^s
D.(V2-1)s
【答案】D
【解析】
根據,力=父1"物體落地的時間為:1'=yl~2t=42s'所以物體還需要下落的
時間為:£〃=(>[2~s,D正確?
11?關于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g,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重的物體g值大
B.同一地點、輕和重的物體的g值一樣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樣大
D.隨緯度越高,g值越大
【答案】BD
【解析】
試卷第4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自由落體運動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的物體和輕的物體在同一
地點加速度一樣大,故A錯誤,B正確;g與高度和緯度有關,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
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樣的,故C錯誤;g和緯度有關,經度越高,g值越大,故D正確?
【點睛】對于重力加速度g,隨著緯度的增大而增大,陵著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2?(多選題)一輛汽車從靜止開始勻加速直線開出,然后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最后做
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停止,下表給出了不同時刻汽車的速度,根據表格可知()
時刻:;s1235679.510.5
速度/(WS
36912121293
-1)
A.汽車在t=5s時刻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
B.汽車勻速運動的時間為5s
C.汽車從開始運動直到停止的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約8.73m/s
D.汽車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小于減速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BC
【解析】
試題分析:已知汽車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由1s末的速度可以求出加速度;
由表格數據可得汽車在5s末的速度達到戢大值12m/s,由速度時間關系得出加速運動
的時間;分別求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相加;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
由題意汽車做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1s末汽車的速度達到3m/s可知,汽車的
加速度a=^-=3琪/金?由表格知汽車5s末至7s末速度都是I2m/s,故可知汽車勻速
運動的速度為12m/s同時也是汽車加速的最大速度,故加速的時間
t=-=^s=4s,即汽車4s末開始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錯誤;由表格知,汽車從
9.5s-10.5s是減速運動過程故可知減速時汽車的加速度a'=—==-6m/^,
t10.J-9.5
故汽車做勻減速運動的總時間功=笠5=然,汽車由12m/s減速至9m/s所用的時間V=
0-19
言s=0.5s,故汽車從9s末開始減速運動,所以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時間以=9一
4s=5s做B正確;0-4s做勻加速度為百=沏/$的勻加速運動,產生的位移'X/=^at2=
gx3x42m=24m4-9s做勻逑度v=12m/s的勻速直線運動,產生的位移,港=12x5m=60m,
9Tls做初速度為12m/s,加速度a'的勻減速運動,產生的位移:為=/2x2+gx
(-6)、為=/斯,所以汽車產生的總位移:
x=X]+X2+X3=24+60+12m=96m,故全程的平均速度:v='\Q8.73m/s,故C
正確;根據公式P=笠,汽車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和減速過程的平均速度都等于最大速度
的一半,相等,故D錯誤;
【點睛】注意能從表格中得出有用的信息,并根據運動規(guī)律進行驗證,不能僅根據表格
數據得出勻加速運動時間為5s,更不能認為汽車從7s末開始做減速運動,根據運動特
word整理版
征分析運動時間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13?將質量為m的物體,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從某一時刻開始*物體
受到一個水平拉力F作用一段時間之后撤去,物體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庠擦力f
與拉力F之比為()
C.1:3D.1:4
【答案】C
[解析】
速度時間圖象與時間軸所困的“面積”表示位移,則得:前1S內的位移大小為S/=-x
/哈;整個3s內的位移為s*x3夸,對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得:Fsi-fs=Q>
解得£/=/;3,C正確;
【點睛】本題首先充分挖掘圖象的信息,明確“面積”表示位移,由動能定理求解,也
可以根據斜率等于加速度求得加速度,根據牛頓定律分過程研究F、f與加速度的關系?
14?兩輛游戲賽車a、b在兩條平行的直車道上行駛。t=0時兩車都在同一計時處,此
時比賽開始。它們在四次比賽中的v-t圖象如下圖仔示,其中哪些圖對應的比賽中,
有一輛賽車追上了另一輛()
【答案】AC
【解析】
試題分析:相遇的條件是兩物體運動的位移相等?應用在速度一時間圖象中圖象與橫軸
所困成的面積表示物體發(fā)生的位移這一規(guī)律,分析兩物體是否會相遇?
在速度一時間圖象里,圖象與橫軸所圖成的面積表示物體發(fā)生的位移?從A圖中可以看
出,當t=20s時,兩圖象面積相等,此時一輛賽車追上另一輛,A正確;圖B中a的面
積始終小于b的面積,所以不可能追上,B錯誤;圖象C也是在t=20s時,兩圖象面積
相等,此時一輛賽車追上另一輛,C正確?圖象C中a的面積始終小于b的面積,所以
不可能追上,D錯誤?
【點睛】圖象法是描述物理規(guī)律的重要方法,應用圖臬法時注意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
即圖象的縱、橫坐標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圖線的斜率、截距、兩條圖線的交點、圖線
與坐標軸所夾的面積的物理意義各如何?
試卷第6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15?汽車以20米/秒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為5米/秒2,那么開始剎
車后2秒與開始剎車后6秒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
A.3:4B.3:1C.1:1D.4:3
【答案】A
【解析】
剎車時間為:t與s=4s,可知車運動4s停止,故剎車2s后的位移為X/=vti^at2=
<7o
20x25x5=30m,剎車6s后已經停止,故其位移為:&=gx4=40m*故剎車后
2秒與開始剎車后6秒汽車通過的位移之比為30:40=3:4,A正確;
【點睛】在剎車問題中,一定要考慮實陸,物體速度成小到零后停止運動,所以需要先
考慮物體停止運動時間,然后對比題中給出的時間,看是不是在該時間下物體已經停止
運動了,然后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分析解題
16?A'B、C三物體同時、同地、同向出發(fā)做直線運動,如圖所示是它們運動的位移一
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它們在t0時間內()
A.vK=v^=vc
B.rA>rB>Vc
C.a時刻之前A一直在B、C的后面
D.A的速度一直比B、C的要大
【答案】A
【解析】
試題分析:位移-時間圖象表示物體的位置陋時間的變化,圖象上的任意一點表示該時
刻的位置,圖象的斜率表示該時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位移圖象上的任意一點表示該時刻的位置,所以它們的初位置、末位置相同,則位移相
同,平均速度也相司,故A正確,B錯誤;備時刻之前,力在任意時刻的位置坐標
大于8、C的位置坐標,所以.4一直在S、C的前面,故C錯誤;圖象的斜率表示該時刻
的速度,所以力物體的速度先比5、C大,后比6、C要小,故D錯誤?
【點睛】掌握位移圖象的基本性質:橫坐標代表時刻,而縱坐標代表物體所在的位置,
縱坐標不變即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位移時間圖像是用來描述物體位移憤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
圖像,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斜率等于物體運動的速度,斜率的正負表示速度的方向,
質點通過的位移等于x的變化量
17?一名宇航員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體運動實驗,讓一個質量為1kg的小球從一定
的高度自由下落,測得在第5s內的位移是18m,則()
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小球在第5s內的平均速度是3?6m/s
C.該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為5m/s?
D.小球在5s內的位移是50m
【答案】D
[解析】
試題分析:由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加速度,由速度公式即可求出5s末的速度;
由位移公式求出前5s的位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平均速度?
word整理版
小球在第5s內的位移是18m,則5s內的平均速度為:正=亍=m/s=18m/s,第5s內的
平均速度等于4.5s末的速度,所以有:g*=%*=41n/8,小球在2s末的速度
是:I?=*2=4x斯/s=8/〃/s,故ABC錯誤;小球在前5s內的位移是:x=底備=,4x
25m=50m?故D正確?
18?如圖所示,質量為01的物體用細繩拴住放在水平粒糙傳送帶上,物體距傳送帶左端
距離為L,穩(wěn)定時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夕,當傳送帶分別以、\,2的速度做逆時針轉
動時(v《V2),繩中的拉力分別為R、F?;若剪斷細繩時,物體到達左端的時間分別為
t)'t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OZZB.
A.F1<FzB.F(=F2C.L大于t?D.3可能等于t?
【答案】BD
【解析】
試題分析:兩種情況下木塊均保持靜止狀態(tài),對木快受力分析,根據共點力平衡條件可
列式分析出繩子拉力大小關系;繩子斷開后,對木塊運動情況分析,可比較出運動時間?
對木塊受力分析5受重力G、支持力/V、拉力7、滑動摩擦力如圖
由于滑動摩擦力與相對速度無關,兩種情況下的受力情況完全相同,根據共點力平衡條
件,必然有Q=%,故B正確,A錯誤;繩子斷開后,木塊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左的滑
動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合力等于摩擦力,水平向左,加速時,根據牛頓第二定
律,有jumg=ma,解得a=4g,故木塊可能一直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也可能先向
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等到速度與皮帶速度相同,然后一起勻速運動;由于匕(吃,故
①若兩種情況下木塊都是一直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力等于以;②若傳送帶速度為
【0時,木塊先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等到速度與皮帶速度相同,然后一起勻速運動;
傳送帶速度為空時,木塊一直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1則力)b;③兩種情況下木塊都
是先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等到速度與皮帶速度相同,然后一起勻速運動,則。
故D正確C錯誤?
【點睛】本題一定要注意木塊可能一直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也可能先向左做勻加速
直線運動,等到速度與皮帶速度相同,然后一起勻速運動
19?甲、乙兩車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
點,得到兩車的位移一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
試卷第8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A.0時刻乙車從后面追上甲車
B.力時刻兩車相距最遠
C.。時刻兩車的速度恰好相等
D.〃到辦時間內乙車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車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A、兩車在同一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經過時間。位移又相等,
說明在。時刻乙車剛好從后面追上甲車,故A正確;
B、由圖象可知,在。時刻兩車位移相等,兩車相遇,相距最近,故B錯誤;
C、根據圖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絕對值越大速度越大,則知,力時刻乙車的速度比
甲車的速度大,故C錯誤;
D、0到。時間內,甲乙兩車位移相等,根據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時間可知,0至
時間內,乙車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車的平均速度,故D錯誤。
點睛:本題考查對位移圖象的物理意義的理解,關鍵扒住縱坐標表示物體的位置>縱坐
標的變化量等于物體的位移,斜率等于速度,就能分析兩車的運動情況。
20?一物體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勻減速運動。若已知物體在第1s內位移
為8.0m,在第3s內位移為0.5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走
A.物體在第2s內位移為4.0m
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3.75m//
C.物體在2.5s末速度一定為0.5m/s
D.物體停止運動的時刻為3.5s末
【答案】A
[解析】
A、根據位移時間公式得,第/s內的位移為:X/=vM]2=8.Om,第3s內的位
2
移為:X3-X2=(丫曲+:片3t3)-(v0t22),弋人數源得:=9.875m/s,a=-
3.75m//,得:丫3=vo^at=-1.375m/s,說明在3s前物體已經停止;根據平均速度推
論知,0.%末的速度為8m/s'則從0.5s末開始到停止的時間為L則2s后運動的時間
a
為:L-/.5='-/.5,采用逆向思維得2s后到停止的位移為:T.5y=0.5川,解
aaZa
2
得加速度大小為:a=4/d,根據當一47=a乃得第2s內的位移為'-x2=XiiaT=8-4x
lm=4.Om,故A正確,BD錯誤;物體在25s末的速度為:/=viat'=8-4x2m/s=0,
故C錯誤。
點、暗:根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列出兩個方程,即可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判
斷出物體在2-3s之間已經停止,結合運動學公式和平均速度的推論求出物體的加速度,
再結合速度公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求出物體在第2s內的位移以及25s末的速
度。
21?一個從地面上豎直上拋的物體,它兩次經過一個較低點A的時間間隔是5s,兩次
經過一個較高點B的時間間隔是3s,(不計空氣阻力、g=lOm/金)貝”AB之間的距離是
()
word整理版
A.80mB.40mC.20mI).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
小球做豎直上拋運動,根據運動時間的對稱性得到物體從最高點自由下落到A點的時間
為£,最高點到B點的時間為¥間距離為:力仿=(01弓-4)=gx/〃x(2.52-1.52
)m=20m
故選:C.
點睛:對于豎直上拋運動問題,關鍵要抓住對稱性,知道上升和下降的時間相等,再由
運動學公式即可求解。
22?以下關于物理學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伽利略通過實臉和推理論證說明了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
B.牛頓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值,從而使萬
有51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價值
C.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場的概念,并提出用電場線描述電場
D.奧斯特發(fā)現電流周困存在磁場,并提出分子電流假說解釋磁現象
【答案】D
【解析】
伽利略通過實驗和推理論證說明了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勻變速直線運動,選項A正硝;
牛頓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扭秤實驗測出了引力常量的數值,從而使萬有引
力定律有了真正的使用價值,選項B正確;法拉第最早引入了場的概念,并提出用電
場線描述電場,選項C正確;奧斯特發(fā)現電流周圍存在磁場,安培提出分子電流假說
解釋磁現象,選項D錯誤;此題選擇錯誤的選項,故選D.
23?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研究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時,做了著名的斜面實驗,其中應用到
的物理思想方法屬于()
A.等效替代B.實驗歸納C.理想實驗D.控制變量
【答案】C
【解析】
16世紀末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設想了一個斜面實驗:將兩個斜面對接起來,當小球一
個斜面滾下,會滾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滾上的高度越大,設想
沒有摩擦力,小球會達到相等的高度,將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將永遠運動下去?這里伽
利略應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屬于理想實驗?故選C.
點暗:本題考查對物理研究方法的理解能力?物理學上經常用到的研究方法有:等效替
代法,歸納法,演繹法,控制變量法等?
24?一個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它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式為x=t+O.5產5),從t=0時開
始,運動了G時間時,它的速度大小為5m/s,貝UG為()
A.1sB.2sC.4sD.8s
【答案】C
【解析】
2
根據x=%*af=1+0.5-得,物體的初速度為:v0=lm/s,加速度為:a=lm/s?速度
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蚊v=Vo+at],。=二*==~s=4s,故C正確?故選:C.
25?在交警處理某次交通事故時,通過監(jiān)控儀器掃描,輸入計算機后得到該汽車在水平
路面上剎車過程中的位移陋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片2(k-2z2(x的單位是m,,的單位是
s)。則該汽車在路面上留下的剎車痕跡長度約為()
A.25mB.50mC.100mD.200m
【答案】B
試卷第10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解析】
2
根據公式x=vot弓,戶可得均1i^at=201—2^,對比系數可得b=2的/s,a=-4m/金,
故該汽車在路面上留下的剎車痕跡長度約為才=2=君;0]=5加1
26?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B.速度保持不變
C.加速度隨時間均勻變化D.位移隨時間均勻變化
【答案】A
【解析】
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即速度變化均勻,加速度恒定,位移是關于時間
的二次函數,不是均勻變化,故A正確;
27?石塊力自塔頂自由落下⑸時,石塊8自離塔頂⑸火自由落下,兩石塊同時落地?則
塔高為()
A.S[iS2
n(SifS2"
,4(si/s2)
口(Si+S2〃
?S「S2
【答案】B
【解析】
設塔高為h,石塊A自塔頂自由落下3的時間為:力=聆
此時A石塊的速度為:Vl=y[2gSl
石塊B自離塔頂.欠自由落下的時間為:t2=產手
石塊A繼續(xù)下落的時間等于t?,
則:h-s尸匕*gtl
帶入數據解得:h=阻式,故選B?
28?井蛙老師以匕的速度豎直向上扔出一粉筆頭,若粉筆頭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
與其速率成正比,粉筆頭運動的速率陵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4時刻到達最高點,
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word整理版
A.粉筆頭上升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葭
B.粉筆頭下降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今
C.粉筆頭扔時的加速度值最大,到達最高點的加速度值為0
D.粉筆頭的加速度在上升過程中逐漸減小,在下降過程中也逐漸減小
【答案】D
[解析】
如果小球上升過程做的是勻減速直線運動,其平均速度為學,而從圖中可以看出小球實
陸運動的速度圖彖面積小于勻咸速直線運動的面積,即小球實際上升的位移小于做勻喊
速上升的位移,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之比,故其平均速度小于勻減速運動的平均
速度,即小于今?故A錯誤?同理,可知小球下降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勻加速下降的
平均速度,即大于故B錯誤?小球上升過程,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mg+kv=ma,小
球射出時速率最大,可知此時的加速度最大,到最高點時,v=0,加速度a=g,不是0?故
C錯誤?上升過程有:mg+kv=ma,v減小,a減小?下降過程有:mg-kv=ma?增大、a
減小,故D正確?故選:D.
點睛:本題關鍵是受力分析,只有分析好小球的受力,判斷出小球加速度的變化情況,
利用的面積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時間分析平均速度?
29?如圖(甲)所示,平行光滑金屬導軌水平放置,兩軌相距L=0.4m,導軌一端與阻
值R=0.3Q的電阻相連,導軌電阻不計。導軌x>O一側存在沿x方向均勻增大的磁
場,其方向與導軌平面垂直向下,磁感應強度B值位置x變化如圖(乙)所示。一根質
量m=0.2kg、電阻r=0.1。的金屬棒置于導軌上,并與導軌垂直,棒在外力F作用下
從x=0處以初速度/=2in/s沿導軌向右變速運動,且金屬棒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安培力
A.金屬棒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B.金屬棒在x=lni處的速度大小為0.5n1/s
C.金屬棒從x=0運動至?x=lm過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為0.175J
D.金屬棒從x=0運動到x=2m過程中,流過金屬棒的電量為2C
【答案】BD
【解析】
A、根據圖象得8-x函數關系式:B=O.5+O.5x
金屬棒向右運動切割磁或線產生感應電動勢:E=BLv
感應電流:I=工
安培力:=誓
F/+GF安x0.41OF安
解得:v=
~^iT{0.5/fi.5x)-x0.42~(.V//)-
試卷第12頁,總49頁
范文范例學習指導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位移公式:/-弓=垢,如果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與X
成線性關系,而由上式如,金屬棒不可能做勻減速直發(fā)運動,A錯誤;
B、根據邈意金屬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不變,x=〃欠與才=lm處安培力大小相等,有萼=
Ktr
隼二,即V[=與「()=孽乂2=0.5m/s?B正確;
C'金屬棒在x=0處的安培力大小為:/:=等=吟?竺
對金屬棒金屬棒從x=0運動到六1m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即_F安.吟
2L
代入數據:^-0.2x1={x0.2x0.5-7XO.2X2^
解得:Wr=-o.175],(:錯誤;
D、根據感應電量公式:q=?=吟詈
K十rKtr
片0到x=2m過程中,6-x圖象包圍的面積:AB?x=2,,丁,*2=2
q=^"K’=2C'D正確’
故選BD。
30?如圖所示,oa、ob是豎直平面內兩根固定的光滑細桿,o、a、b、c位于同一圓周
上,c為圓周的最高點,a為最低點,ob經過圓心。每根桿上都套著一個小滑環(huán),兩個
滑環(huán)都從。點無初速釋放,用卻、t2分別表示滑環(huán)到達a、b所用的時間,則下列關系
正確的是()
A.t|>t2B.t,&11;t2
C.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烘焙創(chuàng)業(yè)音樂活動方案
- 煙臺景區(qū)活動方案
- 燒烤助力高考活動方案
- 胸腔穿刺護理
- 胰島素注射技術課件
- 背部中醫(yī)推拿培訓課件
- 智慧電廠建設方案
- 膽脹病中醫(yī)課件
- 胃鏡檢查護理常規(guī)課件
- 胃癌護理視頻課件
- HF-01型電除塵器高頻電源使用說明書
- 消毒供應室專科理論考試題庫(單選、多選共500題)
- 詢價單(表格模板)
- 2023年5月FDA口服速釋制劑根據BCS分類系統(tǒng)的生物利用度與生物等效性研究及生物等效性豁免
- 藍色海洋經濟海事航海漁業(yè)水產養(yǎng)殖港口碼頭海運PPT模板
- 病原學檢測陰性肺結核診斷流程T∕CHATA 008-2020
- 廣東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 生物質氣化耦合高效發(fā)電與多聯產技術20161127 (1) (1)
- 正畸頭影測量分析
- 如何使用S1000D規(guī)范
- 二十四山擇吉天機(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