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小學校長在期末教師大會上講話:認識本真,堅守初心,穩立杏壇各位同仁:蟬鳴裹著夏意漫進校園,走廊里的畢業墻又添了新的合影,辦公室的教案本翻到了最后一頁。望著大家伏案整理期末評語的側影,看著孩子們抱著課本互相交換暑假計劃的雀躍,我忽然想起三月開學時的場景——那時玉蘭剛綻,你們帶著新學期的期待在黑板上寫下"共赴成長",如今夏木成蔭,我們已共同走過120多個有光的日子。這一路,我們見證過晨讀時書聲撞碎露珠的清響,目睹過實驗課上學生為"植物向光性"爭執的熾熱,也感動于課后輔導時你們俯身為孩子擦去淚痕的溫柔。教育的魅力,或許就藏在這些細碎的時光里:它不是宏大的宣言,而是每一次"我懂你"的凝視;不是刻意的雕琢,而是每一份"慢慢來"的耐心。今天,我想以"認識本真、堅守初心、穩立杏壇"為主題,和大家聊聊教育者的"成長三境",既是對這一學期的回望,更是為來日的征程蓄力。一、認識本真:教育者成長的第一重境界《道德經》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育的起點,從來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先看清自己——我是誰?我為何站在這里?記得去年新教師培訓時,有位年輕老師問:"怎樣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我反問她:"你最喜歡自己學生時代的哪位老師?"她眼睛一亮:"是我的語文老師,她總在作文本上寫很長的批語,哪怕我寫跑題了,她也會說'這個視角很有趣,我們可以試試這樣調整'。"我笑著說:"那你已經找到了答案——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只需要把自己最本真的教育熱情、最擅長的溝通方式,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學生。"教育的奇妙之處正在于此:每個教師都是獨特的教育磁場。有的老師像"春風化雨",用細膩的共情讓知識有溫度;有的老師像"星火引航",用犀利的追問點燃思維的火花;有的老師像"厚土載物",用扎實的功底托舉學生的每一次攀登。上周聽陳老師的歷史課,她把"絲綢之路"講成了一場"文物的旅行",用學生帶來的古錢幣、陶片當教具,孩子們舉著"漢代五銖錢"爭論"一枚銅錢能買多少米"的樣子,讓我忽然明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教師的"本真"與學生的"天性"同頻共振。當然,"認識本真"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一場持續的省察。我們不妨常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的課堂是否讓學生"敢說話"?當學生提出"奇怪"的問題時,我是敷衍了事還是眼睛發亮?第二,我的教學是否讓知識"活起來"?公式定理是否變成了生活里的"解題密碼"?第三,我的關注是否覆蓋"每一個"?那個總坐在角落的孩子,今天有沒有被看見?《周易》說"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教育者的"盡性",就是把自己的專業底色、性格特質、生命體驗,都融入三尺講臺。當我們真正看清自己的教育模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遇見最適合的引路人——這,就是教育者成長的第一重境界。二、堅守初心:教育者成長的第二重境界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教育場域里的"心中賊",可能是追趕"熱門教學法"的焦慮,是在意"平均分排名"的壓力,是被"家長期待"裹挾的迷茫。但真正的教育者,從不會讓這些"賊"偷走教育的本真。去年冬天,高三(2)班的小周因家庭變故成績下滑,數學老師王姐沒有急著補課,而是每周三放學后陪他去操場跑步。她說:"孩子現在需要的不是題海戰,是有人陪他把心里的'陰天'跑散。"三個月后,小周在作文里寫:"王老師的數學課可能不是最'高效'的,但她教會我,人生比分數重要的事,還有很多。"這讓我想起日本"匠人精神"的代表——秋山利輝,他培養木匠學徒的第一條規矩就是"先學做人,再學木工"。教育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守護的從來不是冰冷的分數,而是一個個正在成長的生命。這些年,教育領域的"新詞"層出不窮:項目式學習、大單元設計、跨學科融合......但無論形式如何變,"育人"的內核從未變。就像我們食堂的張師傅,三十年如一日堅持"現炒現賣",他說:"孩子的胃是最誠實的,涼飯冷菜吃不出溫度。"教育又何嘗不是"現炒現賣"?每一堂課都該帶著教師的溫度,每一次輔導都該帶著對學生的牽掛,每一句評價都該帶著對成長的期待。我曾在教師手冊的扉頁寫過一句話:"教育是'守'出來的藝術。"守什么?守"每個孩子都是種子,有的春天開花,有的冬天結果"的耐心;守"分數不是唯一,品格才是根基"的堅持;守"教育不是雕刻玉石,而是喚醒種子"的信念。當外界用"升學率"丈量教育的高度時,我們更要守住"成長率"的深度——這,就是教育者成長的第二重境界。三、穩立杏壇:教育者成長的第三重境界《論語》有言:"君子不器。"教育者更應如此——我們不是流水線上的"教書匠",而是能在變化中保持定力、在浮躁中堅守從容的"教育人"。這學期,學校推行"作業分層設計",有的老師擔心"增加負擔",有的老師猶豫"效果難測"。但當我們看到,原本因數學題太難而抵觸學習的小宇,在"基礎闖關+趣味實踐"的分層作業里找到了自信;原本覺得作業"沒挑戰"的小晴,在"拓展探究"任務中主動查閱資料、設計實驗,便更確信:教育的"穩",不是固守舊模式,而是穩住"以生為本"的內核,在創新中保持從容。教育是一場"慢的藝術"。就像我們校園里那棵30年樹齡的銀杏,春天抽芽不搶早,夏天成蔭不急躁,秋天落葉不慌張,冬天蓄力不抱怨。教育也需要這樣的"慢":面對"雙減"政策,我們不搞"一刀切"減負,而是研究如何讓作業更有針對性;面對家長的焦慮,我們不盲目迎合,而是用專業知識引導理性教育觀;面對自身的壓力,我們不自我內耗,而是通過讀書、教研、同伴互助滋養心靈。記得退休老校長李老師常說:"教育像栽樹,春天要澆水,夏天要遮陰,秋天等結果,冬天護根基——每個季節都有該做的事,急不來。"這學期,我們開展"教師成長工作坊",有老師分享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感悟,有老師演示如何用"非暴力溝通"化解師生矛盾,有老師帶著大家用"教育日志"記錄課堂的"小確幸"......這些看似"慢"的努力,恰恰是教育最堅實的底色。當教育的浪潮奔涌而來,我們既要做"弄潮兒",敢于嘗試新方法;更要做"定盤星",穩住教育的根本。因為我們深知: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學生"趕"向某個目標,而是陪他們"走"完成長的全程——這,就是教育者成長的第三重境界。各位同仁:教育是一場"認識本真"的修行,是一次"堅守初心"的跋涉,更是一段"穩立杏壇"的旅程。這一學期,我們用粉筆寫下耕耘,用目光傳遞溫暖,用耐心等待花開;下一程,愿我們繼續以"本真"為燈,以"初心"為帆,以"穩靜"為錨,在教育的長河里,走出屬于我們的從容與堅定。最后,想送大家三句話:第一句給"忙碌的你":教育不是沖刺賽,而是馬拉松。累了就歇一歇,看看孩子們的笑臉,那是最治愈的能量。第二句給"焦慮的你":教育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的答案。相信自己的專業判斷,你比任何"教育KPI"都更懂學生。第三句給"勇敢的你":教育需要"燃燈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宅小區車位租賃及智能家居設備租賃三方合同
- 國際貿易合同文件制作與審核要點
- 高端制造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外包合同
- 車床租賃服務與技術支持合同范本
- 供應鏈金融財務擔保合同發行會計處理細則
- 旅游景區產權互換及旅游資源開發合同
- 正直駕照活動方案
- 每月學習活動方案
- 梁溪區綜合機械活動方案
- 棉衣營銷活動方案
- 臨床成人ICU患者外周動脈導管管理要點
- 計劃開、竣工日期和施工進度網絡圖112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9第九講 混一南北和中華民族大統合(元朝時期)
- 肩周炎的中醫治療課件
- 骨科手術后的康復用具與輔助器具
- 小學特色課程《口風琴課程》校本教材
- 《如何寫文獻綜述》課件
- 汽車美容店計劃書案例
- 信息機房火災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 統計職業道德規范內容和要求
- GB/T 16886.12-2023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2部分:樣品制備與參照材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