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懷鐵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西周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鼎內有銘文291字,內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建國的經驗,告誡盂要忠心輔佐王室,還記載了賜予盂的器物與人口等信息。其書法體勢嚴謹,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該鼎反映西周()A.青銅鑄造工藝領先世界 B.開創鐘鼎銘文書法C.推行分封制的政治制度 D.具有原始民主傳統2.湖南益陽出土的簡牘《秦二世元年文告》內容有“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傳世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的繼位,是“沙丘政變”的結果,即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對這兩則史料的準確認識是()A.出土文獻的史料價值更高 B.兩則文獻史料可相互印證C.豐富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D.厘清了秦二世繼位的真相3.下面為西漢時期幾位帝王在位時太學中的博士弟子人數。(據袁行霈等主編的《中華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數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代()帝王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A.儒學的社會地位在不斷提升 B.進入官學成為入仕的唯一途徑C.官位被壟斷的情形徹底改變 D.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結束4.北宋時期,婦女離婚改嫁時有所見,尚沒有被世人視為丟人現眼、有辱家門羞恥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親就曾因為家貧而改嫁,范仲淹本人還主動將守寡的兒媳婦續嫁與學生王淘為妻,并在《田約》中同意資助其再嫁的費用。王安石的兒媳婦也是對“從二夫并不忌諱的”。這反映了當時()A.儒學統治地位的確立 B.社會風氣的相對開放C.傳統倫理觀念的強化 D.封建禮教的嚴格束縛5.據媒體報道,首相約翰遜表示為了完成英國脫歐,將采取多種手段,必要時甚至暫停議會。而親歐派議員聲稱,將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過,屆時如約翰遜拒絕下臺,向來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將他解職外別無選擇。這些情況說明A首相需順應民意以維護內閣穩定B.英國政治傳統可能出現彈性變化C.歐盟一體化改變了英國內外政策D.英王對行政權的影響力逐步上升6.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人數統計圖(共662人)。從中可以獲悉A.新政協會議具有廣泛代表性B.中國共產黨在會議中處于領導地位C.新政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能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以確立7.1945年杜魯門說“我們必須強硬對付俄國人,他們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闖進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薩斯的一次講話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這一認識上的變化()A.意味著美國已正視世界多極化趨勢B.推動了中美關系發生歷史性的轉折C.其目的在于緩和社會矛盾D.反映了美國與西歐、日本關系破裂8.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皇甫镈奏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崔祐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采納了崔祐的意見,皇甫镈的建議作罷。由此可見A.唐朝時期的丞相權力大于皇權B.唐朝門下省具有審議的職能C.唐朝門下省權限高于中書省D.唐朝制度具備君主立憲制特征9.有外國學者指出,周恩來的務實還體現在“他是把民族利益放在意識形態之上的政治家”。下列能體現這一思想的外交實踐是①另起爐灶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③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不結盟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10.公元前471年,法律承認平民協會合法地位,并將平民保民官職數增至4名。前456年,保民官將阿芬丁山上的土地分給平民。前450年,第二個10人委員會(5個平民5個貴族)繼續負責編纂成文法典,最終完成了《十二銅表法》。由此可推知,羅馬共和國A.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擴大 B.國家政權由公民掌控C.平民反貴族斗爭取得重要成果 D.法律制定權屬于平民11.從1985年到1991年,根據各種情況變化,我國對稅率進行了多次小范圍的調整,先后調低了83種進口商品的稅率,調高了140種商品的進口稅率。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調整的突出特點是A獨立化自主化 B.服務于改革開放C.規范化法制化 D.服務于經濟發展12.1834年,英國新濟貧法規定,有勞動能力的失業者必須進“貧民習藝所”,才能得到救濟。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1834年濟貧法的規定和首相撒切爾夫人說話精神的共同點是A.緩和社會矛盾、縮小貧富差距 B.提高了勞動者生產積極性C.提倡勞動創造財富的價值觀 D.漠視失業者必備的生存權益13.1873-1896年的經濟危機削弱了英鎊的國際地位,隨著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逐漸下降,英鎊的國際地位也開始受到其他貨幣的挑戰,特別是后起的工業化國家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停止了黃金的自由輸出,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終結。下列關于終結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B.英國大陸政策的失敗C.后起工業化國家挑戰 D.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14.從1985年到1991年,根據各種情況變化,我國對稅率進行了多次小范圍的調整,先后調低了83種進口商品的稅率,調高了140種商品的進口稅率。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調整的突出特點是A.獨立化自主化 B.服務于改革開放C.規范化法制化 D.服務于經濟發展1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目的是()A.糾正“文革”錯誤B.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C.解決社會主義改造的遺留問題D.落實中共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方針16.《日本三次社會轉型及其歷史啟示》中指出:日本通過三次“開國”,成功實現了社會的全面轉型。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是A.戰后社會改革 B.實行幕府統治 C.建立法西斯專政 D.大化改新二、材料分析題(3題,共52分)17.唐朝社會繁榮開放,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開始的)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編自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材料二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的揚州、明州(寧波)、泉州、番禺(廣州)為起點。絲綢之路不僅僅運輸絲綢,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主因是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摘編自李慶新《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興盛的原因。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第12條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誦“居家則孝悌,處事則仁恕,凡所以濟人者皆是也”第86條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違者以不孝論第128條子孫不得與人炫奇斗勝兩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儉——摘編自尹超凡《鄭氏家規的倫理價值探析》材料二王陽明平南贛亂之后,舉鄉約告諭鄉民,以“和爾鄰里,齊爾姻族……死喪相助,患難相恤,息訟罷爭”。《鄉約》中,王陽明要求鄉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內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惡”成為“惡人”。針對民眾過惡,王陽明的懲戒方法不在于“請兵滅之”,而在于使鄉約之民“興其善念”。陽明鎮守南贛三年,“贛俗丕變,贛人多為良善”。——摘編自王雅克等《王陽明〈南贛鄉約〉的基層社會治理思想研究》(1)根據材料一歸納《鄭氏家規》對族人的倫理教化要求,分析這些要求對鄭氏家族的積極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王陽明制定和推行鄉約影響。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穆斯林的向東擴張,阿拉伯人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發大權獨攬,各行省聽命于中央.在帝國政府中,外族雖可參與,但穆斯林與異教徒之間地位仍有較大差異.阿拉伯人不僅大力經營東方商道,從唐朝引進大宗商品及火器、造紙技術,而且大量吸收各地文化,翻譯和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獻。王朝后期,帝國采用了選募士兵的方法,使突厥軍人勢力漸漸崛起.突厥將軍跋扈,任意擁廢君王,哈里發如同傀儡,各省總督也紛紛割據自立。——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材料二唐朝建立后,立即著手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在魏晉以來民族大融合的基礎上,唐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羈縻政策的推行,推動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鞏固。隨著對外關系的發展,唐政府也吸納了不少外國人供職,外來宗教也大量涌入中國,但受尊崇的仍是道教和佛教,唐玄宗喜立邊功,用募兵制取代府兵制,使得邊防重鎮軍事實力迅速增強。安史之亂后,為彌補財政虧空,唐朝對稅收體制做出重大調整,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唐中央的經濟力量。——摘編自朱紹侯、齊濤主編《中國古代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阿拔斯王朝與唐朝在國家治理上的異同。(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唐朝國家治理對中國歷史的意義。湖南省懷鐵一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西周大盂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鼎內有銘文291字,內容包括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建國的經驗,告誡盂要忠心輔佐王室,還記載了賜予盂的器物與人口等信息。其書法體勢嚴謹,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該鼎反映西周()A.青銅鑄造工藝領先世界 B.開創鐘鼎銘文書法C.推行分封制政治制度 D.具有原始民主傳統【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西周(中國)。材料核心銘文內容,主要反映周康王與孟的關系,即周王與臣屬的關系,也可以說是分封與效忠的關系,據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C項正確;材料反映該鼎造型雄渾、工藝精湛,沒有對比,無法體現領先世界,排除A項;材料有“書法體勢嚴謹,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但無法體現“開創”,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原始民主傳統,排除D項。故選C項。2.湖南益陽出土簡牘《秦二世元年文告》內容有“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遺詔,今宗廟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當除定者畢矣。”傳世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的繼位,是“沙丘政變”的結果,即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對這兩則史料的準確認識是()A.出土文獻的史料價值更高 B.兩則文獻史料可相互印證C.豐富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 D.厘清了秦二世繼位的真相【答案】C【解析】【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秦漢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可知,湖南益陽出土的簡牘《秦二世元年文告》表明秦二世是奉遺詔繼位,而傳世文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二世繼位是“沙丘政變”篡改遺詔的結果,二者內容相互矛盾。但正是這種矛盾和不同,為我們研究秦二世繼位這一歷史事件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信息,讓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去思考和探究這一歷史事件,從而豐富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C項正確;一般來說出土文獻相對更具原始性,但不能一概而論地說出土文獻的史料價值就一定更高,出土文獻也可能存在記錄片面、理解偏差等問題,傳世文獻也有其經過歷代學者整理、傳承的價值,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簡單認定出土文獻《秦二世元年文告》的史料價值就絕對高于《史記?秦始皇本紀》,排除A項;兩則史料對于秦二世繼位的說法明顯不同,是相互矛盾的關系,而不是相互印證的關系,排除B項;僅從這兩則相互矛盾的史料,無法確切地厘清秦二世繼位的真相,還需要更多的史料、考古發現等進行綜合研究和判斷,排除D項。故選C項。3.下面為西漢時期幾位帝王在位時太學中的博士弟子人數。(據袁行霈等主編的《中華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數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代()帝王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漢成帝漢哀帝、漢平帝博士弟子50人100人200人1000人3000人7000人A.儒學的社會地位在不斷提升 B.進入官學成為入仕的唯一途徑C.官位被壟斷的情形徹底改變 D.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結束【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范圍為漢代(中國)。根據表格信息,自漢武帝開始,太學中博士弟子人數迅速增加,結合所學知識,漢武帝根據董仲舒的建議設立太學,在太學中教習儒家經典,說明儒學的社會地位在不斷提升,A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西漢選官有察舉、征辟、太學中選拔等多種方式,且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入仕途徑的選擇,排除B項;官位被壟斷的情形徹底改變,表述過于絕對,排除C項;秦朝“焚書坑儒”就結束了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A項。4.北宋時期,婦女離婚改嫁時有所見,尚沒有被世人視為丟人現眼、有辱家門的羞恥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親就曾因為家貧而改嫁,范仲淹本人還主動將守寡的兒媳婦續嫁與學生王淘為妻,并在《田約》中同意資助其再嫁的費用。王安石的兒媳婦也是對“從二夫并不忌諱的”。這反映了當時()A.儒學統治地位確立 B.社會風氣的相對開放C.傳統倫理觀念的強化 D.封建禮教的嚴格束縛【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北宋時期,婦女離婚改嫁時有所見,尚沒有被世人視為丟人現眼、有辱家門的羞恥之事,比如范仲淹的母親就曾因為家貧而改嫁……”可得出當時對于女性改嫁并不是太在意,反映出當時思想的束縛并不是很嚴重,社會風氣較為開放,B項正確;儒學地位確立是西漢,排除A項;材料反映出倫理觀念及禮教束縛并不是很強,排除CD項。故選B項。5.據媒體報道,首相約翰遜表示為了完成英國脫歐,將采取多種手段,必要時甚至暫停議會。而親歐派議員聲稱,將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過,屆時如約翰遜拒絕下臺,向來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將他解職外別無選擇。這些情況說明A.首相需順應民意以維護內閣穩定B.英國政治傳統可能出現彈性變化C.歐盟一體化改變了英國內外政策D.英王對行政權的影響力逐步上升【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內容“必要時甚至暫停議會”“將提出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過”“向來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將他解職外別無選擇”可知,首相為了脫歐而暫停議會,議會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彈劾首相,面對議會和首相的制衡和僵局,原本作為權力象征的女王通過自身的政治影響力解除首相約翰遜,說明英國作為權力象征的“向來保持中立的女王”通過自身政治影響力打破僵局,英國政治傳統有所變化,故B選項說法正確;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面對英國政治體制的制衡和僵局,向來作為權力象征而中立的女王打破僵局,沒有體現首相維護內閣穩定的問題,故A選項錯誤;材料內容沒有體現英國內外政策改變的問題,故C選項與材料無關;根據材料內容可知,向來作為權力象征而中立的女王面對僵局而對首相解除職務,不能體現英王對行政權的影響力逐步上升,故D選項錯誤。6.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人數統計圖(共662人)。從中可以獲悉A.新政協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B.中國共產黨在會議中處于領導地位C.新政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能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得以確立【答案】A【解析】【詳解】從材料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的出身來看,說明的是新政協會議具有廣泛的代表性,A正確;BC與材料無關,排除;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第一屆政協會議的召開確立了政治協商會議制度,但與題干內容無關,D排除。故選A。7.1945年杜魯門說“我們必須強硬對付俄國人,他們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闖進陶瓷店……”。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薩斯的一次講話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個力量中心”(美國、蘇聯、西歐、中國和日本)的看法。這一認識上的變化()A.意味著美國已正視世界多極化趨勢B.推動了中美關系發生歷史性的轉折C.其目的在于緩和社會矛盾D.反映了美國與西歐、日本關系破裂【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材料“我們必須強硬對付俄國人,他們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闖進陶瓷店……”,“五個力量中心”,可以看出從遏制蘇聯,到爭取中美關系的改善,B項正確;美國想建立單極世界,排除A項;目的是為了爭霸世界,排除C項;“破裂”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B項。8.唐朝元和年間,中書省丞相皇甫镈奏請減少內外官俸錢,門下省官員崔祐認為此法不妥,封還詔書,皇帝采納了崔祐的意見,皇甫镈的建議作罷。由此可見A.唐朝時期的丞相權力大于皇權B.唐朝門下省具有審議職能C.唐朝門下省權限高于中書省D.唐朝制度具備君主立憲制特征【答案】B【解析】【詳解】由題干可知中書省丞相奏請,被門下省官員駁回,最后建議作罷,說明了三省六部制中書省和門下省的職能。唐朝中央的三省中書、門下和尚書,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故B正確。根據材料中“皇帝采納了崔祐的意見”表明最終決策權在皇帝手中,因此該項與題意不符,故A錯誤。唐朝的三省同屬一個級別,各有分工,職能不同,相互牽制和監督,因此該項不符合史實,故C錯誤。君主立憲特征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實上的共和政體,而唐朝中樞機構的本質是封建君主專制,故D錯誤。故選B。9.有外國學者指出,周恩來的務實還體現在“他是把民族利益放在意識形態之上的政治家”。下列能體現這一思想的外交實踐是①另起爐灶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③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④不結盟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周恩來的務實”“他是把民族利益放在意識形態之上的政治家”及所學知識可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標志著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以其包容性和開放性逐漸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為國際關系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②符合題意;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并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為會議的成功舉行作出重要的貢獻,③符合題意。因此,②③符合題意,D項正確;“另起爐灶”是指不受過去任何屈辱的外交傳統所束縛,要在互相尊重主權和平等互利的基礎,同世界各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這與材料內容不符,①不符合題意;“不結盟”的主要含義在于強調獨立自主,和平相處,這與材料內容不符,④不符合題意。因此,①④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10.公元前471年,法律承認平民協會合法地位,并將平民保民官職數增至4名。前456年,保民官將阿芬丁山上的土地分給平民。前450年,第二個10人委員會(5個平民5個貴族)繼續負責編纂成文法典,最終完成了《十二銅表法》。由此可推知,羅馬共和國A.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擴大 B.國家政權由公民掌控C.平民反貴族斗爭取得重要成果 D.法律制定權屬于平民【答案】C【解析】【詳解】據題意可知,羅馬共和國從承認平民協會的合法地位到最終完成《十二銅表法》,這是平民反貴族斗爭的重要成果,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羅馬共和國在法制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不能說明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不斷擴大,排除A項;羅馬共和國的政權還是由貴族掌控的,而非由公民掌控,排除B項;法律的制定權也不屬于平民,排除D項。故選C項。11.從1985年到1991年,根據各種情況變化,我國對稅率進行了多次小范圍的調整,先后調低了83種進口商品的稅率,調高了140種商品的進口稅率。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調整的突出特點是A.獨立化自主化 B.服務于改革開放C.規范化法制化 D.服務于經濟發展【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材料反映了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進行多次調整,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漸擴大,我國根據各種現實情況的需要調整關稅政策,突出體現了適應經濟發展要求、服務于經濟發展的特點,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關稅政策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沒有體現獨立化自主化、規范化法制化等特點,排除AC兩項;材料強調的是關稅政策服務于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同樣是服務于經濟發展,排除B項。故選D項。【點睛】12.1834年,英國新濟貧法規定,有勞動能力的失業者必須進“貧民習藝所”,才能得到救濟。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1834年濟貧法的規定和首相撒切爾夫人說話精神的共同點是A.緩和社會矛盾、縮小貧富差距 B.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C.提倡勞動創造財富的價值觀 D.漠視失業者必備的生存權益【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材料“……有勞動能力的失業者必須進‘貧民習藝所’……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可知,材料說明英國提倡人民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價值觀念,C項正確;緩和社會矛盾、縮小貧富差距是現代福利制度的目的,排除A項;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B項;漠視失業者必備的生存權益,不符合材料與史實,排除D項。故選C項。13.1873-1896年的經濟危機削弱了英鎊的國際地位,隨著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逐漸下降,英鎊的國際地位也開始受到其他貨幣的挑戰,特別是后起的工業化國家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停止了黃金的自由輸出,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終結。下列關于終結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B.英國大陸政策的失敗C.后起工業化國家的挑戰 D.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答案】B【解析】【詳解】英國的“大陸政策”是指英國為維持霸主地位,憑借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維持歐洲各國之間相互牽制的關系,防止別國稱霸歐洲的外交政策。一戰后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終結與之不構成直接因果聯系,B項符合題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國家停止了黃金的自由輸出,以英鎊為中心的國際金本位制終結”,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其原因,排除A項;“英鎊的國際地位也開始受到其他貨幣的挑戰,特別是后起的工業化國家美國”說明后起工業化國家的挑戰是其原因,排除C項;“1873-1896年的經濟危機削弱了英鎊的國際地位”說明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也是其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14.從1985年到1991年,根據各種情況變化,我國對稅率進行了多次小范圍的調整,先后調低了83種進口商品的稅率,調高了140種商品的進口稅率。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調整的突出特點是A.獨立化自主化 B.服務于改革開放C.規范化法制化 D.服務于經濟發展【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材料反映了新時期我國關稅政策進行多次調整,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對外開放的逐漸擴大,我國根據各種現實情況的需要調整關稅政策,突出體現了適應經濟發展要求、服務于經濟發展的特點,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關稅政策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沒有體現獨立化自主化、規范化法制化等特點,排除AC兩項;材料強調的是關稅政策服務于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同樣是服務于經濟發展,排除B項。故選D項。1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目的是()A.糾正“文革”錯誤B.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錯誤C.解決社會主義改造的遺留問題D.落實中共八大提出的經濟建設方針【答案】B【解析】【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理解與分析的能力。回顧已學知識可知由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左傾錯誤,國民經濟面臨著嚴重的困難。1960年國家首次提出對國民經濟整頓的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到1962年,國民經濟開始好轉。八字方針是對左傾錯誤的一次糾正,但是并未從根本上消除左傾錯誤,B符合題意;故選B。考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八字方針16.《日本三次社會轉型及其歷史啟示》中指出:日本通過三次“開國”,成功實現了社會的全面轉型。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是A.戰后社會改革B.實行幕府統治C.建立法西斯專政D.大化改新【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日本完成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歷史事件是大化改新,故選D項;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在公元7世紀中期,戰后社會改革、實行幕府統治和建立法西斯專政與題意時間不符,且不屬于促進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事件,排除ABC項。故選D。二、材料分析題(3題,共52分)17.唐朝社會繁榮開放,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唐開始的)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編自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材料二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的揚州、明州(寧波)、泉州、番禺(廣州)為起點。絲綢之路不僅僅運輸絲綢,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主因是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摘編自李慶新《海上絲綢之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絲綢之路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興盛的原因。【答案】(1)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養;擴大了統治基礎;增強了官員任用的開放性和流動性;加強了中央集權。(2)特點:以東南沿海港口為起點;貿易范圍較廣;出口貨物以手工業品為主,進口以貴重奢侈品為主。原因:地理環境影響;唐朝經濟實力雄厚,生產技藝先進;造船、航海技術發達。【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古代(中國)。影響:根據材料一“(隋唐開始的)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也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其中包括著一大批極為出色的、有著高度文化素養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專家”可知,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擴大了統治基礎,改變了用人制度;根據材料一“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之間,也就必然會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賤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同時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可知增強官員任用的開放性和流動性;并結合所學可知,科舉制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治方面。【小問2詳解】本題是特點類、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唐朝(中國)。特點:根據材料二“唐朝以來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的揚州、明州(寧波)泉州、番禺(廣州)為起點”可歸納出以東南沿海港口為起點;從貿易范圍來看,可歸納出貿易范圍較廣;根據材料二“而且也運輸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貨物和香料、藥材、寶石等進口貨物”可歸納出,出口貨物以手工業品為主,進口以貴重奢侈品為主。原因:根據材料二“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內部往來不易”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地理環境影響、唐朝經濟實力雄厚及航海技術發達等角度進行分析。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第12條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誦“居家則孝悌,處事則仁恕,凡所以濟人者皆是也”第86條既仕,須奉公勤政,毋踏貪黷,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違者以不孝論第128條子孫不得與人炫奇斗勝兩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儉——摘編自尹超凡《鄭氏家規的倫理價值探析》材料二王陽明平南贛亂之后,舉鄉約告諭鄉民,以“和爾鄰里,齊爾姻族……死喪相助,患難相恤,息訟罷爭”。《鄉約》中,王陽明要求鄉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內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惡”成為“惡人”。針對民眾過惡,王陽明的懲戒方法不在于“請兵滅之”,而在于使鄉約之民“興其善念”。陽明鎮守南贛三年,“贛俗丕變,贛人多為良善”。——摘編自王雅克等《王陽明〈南贛鄉約〉的基層社會治理思想研究》(1)根據材料一歸納《鄭氏家規》對族人的倫理教化要求,分析這些要求對鄭氏家族的積極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王陽明制定和推行鄉約影響。【答案】(1)要求:孝義傳家;清廉立身;節儉生活。影響:弘揚傳統美德,家庭成員道德和舉止規范;和諧家族關系,家族凝聚力增強。(2)社會價值:宗族互助,和諧鄉里;教化百姓,移風易俗;獎善勸誡,穩定秩序。【解析】【小問1詳解】要求:據材料“居家則孝悌,處事則仁恕”可知,孝義傳家;根據材料“既仕,須奉公勤政,勿踏貪黷,以忝家法”可知,清廉立身;根據材料“彼以其奢,我以吾儉”中可知,節儉生活。影響:根據所學知識可分析得出弘揚傳統美德,家庭成員道德和舉止規范;結合所學可知,和諧家族關系,家族凝聚力增強。【小問2詳解】社會價值:由材料“死喪相助,患難相恤,息訟罷爭”可知,宗族互助,和諧鄉里;根據材料“要求鄉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可知,教化百姓,移風易俗;根據材料“針對民眾過惡,王明陽的懲戒方法不在于‘請兵滅之’,而在于使鄉約之民‘興其善念’”可知,獎善勸誡,穩定秩序。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隨著穆斯林的向東擴張,阿拉伯人建立起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阿拔斯王朝初期,哈里發大權獨攬,各行省聽命于中央.在帝國政府中,外族雖可參與,但穆斯林與異教徒之間地位仍有較大差異.阿拉伯人不僅大力經營東方商道,從唐朝引進大宗商品及火器、造紙技術,而且大量吸收各地文化,翻譯和保存了很多古代文獻。王朝后期,帝國采用了選募士兵的方法,使突厥軍人勢力漸漸崛起.突厥將軍跋扈,任意擁廢君王,哈里發如同傀儡,各省總督也紛紛割據自立。——摘編自許倬云《萬古江河》材料二唐朝建立后,立即著手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部審計機構管理辦法
- 制鹽公司基金管理辦法
- 冬天暖棚蜜蜂管理辦法
- 公益互助基金管理辦法
- 單片機驅動電梯控制系統設計
- 畜禽肌內脂肪沉積與代謝調控基因的研究進展
- 民企退休人員管理辦法
- 體檢信息保密管理辦法
- 目標設定:投資發展部績效考核指標
- 北京首個露營管理辦法
- 湖南長沙長郡中學高一分班考試化學試卷
- 衡水市武強縣事業單位考試歷年真題
- 髖臼周圍截骨術治療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
- 各科門診診所技術操作規程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1全冊課時練習及章末檢測含解析
- 浙江省建設工程施工費用定額相關費用計算程序表及費用取費費率換算表【實用文檔】doc
- 《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教學教案
- GB/T 23280-2009開式壓力機精度
- GB/T 20041.21-2008電纜管理用導管系統第21部分:剛性導管系統的特殊要求
- GB/T 17213.4-2015工業過程控制閥第4部分:檢驗和例行試驗
- 教師師風師德培訓 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