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導入選必二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人與勞動
——科技文明時期:信息革命下知識分子的智力勞動〖課程標準〗1.了解人工智能技術等現代科技對人類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2.理解生產方式的變革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革命意義。【學習目標】認識人工智能技術等對人類勞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響;2.理解勞動人民對歷史的推動作用,以及生產方式的變革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革命性意義本課線索本
課
目
錄一、“勞動方式智能化”——現代科學技術的革新人勞動與二、“用工形式靈活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三、“人機關系一體化”——人與機器的重新定位技術革新生活巨變
人工智能本
課
目
錄一、“勞動方式智能化”——現代科學技術的革新人勞動與技術革新生活巨變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
人類已經經歷兩次巨大變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歷時數千年的農業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業文明的興起……現在人類正面臨第三次浪潮的沖擊,這是人類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電子學、生物學、空間科學、海洋學、信息論、控制論等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工業群——信息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將取代傳統的工業……將使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類生活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
——阿爾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蒸汽革命英國輕工業為主紡織
鐵采煤
鐵路
汽船電氣革命美德重工業為主電力化學內燃機
汽車
飛機通訊信息革命多國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信息計算機互聯網
人工智能航天海洋生物材料一、“勞動方式智能化”——現代科學技術的革新計算機人工智能時代
1946為滿足彈道計算的需求,美國軍方研制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電子計算機時代開啟。1969年美國國防部建立起軍用網絡阿帕網,后逐漸普及。互聯網時代
20C90S近在咫尺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演化為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商業化遍布全球
特征一: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引領1.技術革新:計智人生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背景思考: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分析現代科技發展的原因?二戰期間,美國研制了原子彈并用于實戰。1946年,美國投入使用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最初是用來計算炮彈彈道的。德國設計師1939年最早發明噴氣式飛機,在空戰中取得突出戰績。凡是私人壟斷資本不愿投資、也無力投資的項目和產業,國家通過巨額財政撥款來完成。那些高風險、高投資的高新技術產業幾乎都是由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來興建的。這種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會化大生產與私人壟斷資本占有之間的矛盾,有力地推動了科學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換代。
——貴玉君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計算機人工智能時代
1946互聯網時代
20C90S近在咫尺
特征二:以人工智能為方向
人工智能簡單地講就是用計算機實現人的頭腦功能,即通過計算機實現人的頭腦思維所產生的效果。人工智能算法所要處理的問題,以及處理后的結果具有不可預測性。……機器人在行走過程中,如果路上出現一個不可預知的障礙物,這時機器人肯定會被絆倒;然而,如果在機器人系統中搭載了人工智能的算法,機器人就可以依據自己的判斷,自主地繞過障礙物。
——摘編自顧澤蒼《人工智能技術深度剖析》無人車間京東
無人分揀倉庫上海
洋山港無人碼頭
新冠肺炎疫情中,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雖然尚處于初期探索應用階段,但它們在疫情分析、圖像識別、體溫監測、病毒檢測、輔助診療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巨大作用。這說明()
A.信息技術改變了社會發展趨勢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
C.科技水平決定了國家主權安全D.科技推動醫療機構職能的轉變B1.技術革新:計智人生計算機人工智能時代
航天時代
互聯網時代
194620C90S1957近在咫尺1957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升空,中國開始進入航天時代
1957年,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遨游太空的人;美國隨即提出了阿波羅登月計劃,1962年,在西雅圖舉辦了“太空時代的人類生活”主題博覽會。上述信息表明()A.人類開始了探索太空的夢想B.美蘇冷戰推動空間技術發展C.蘇聯在美蘇爭霸中占有優勢D.美國航天技術全面反超蘇聯B
隨著人類太空活動的發展,沒有國界的太空也日益成為大國博弈的新空間,例如圍繞衛星導航,由于美國的GPS最初是為軍事目的而開發的,至今GPS只是從軍用領域“局部解放”出來為大眾用戶服務。——馮昭奎《論新科技革命對國際競爭關系的影響》三1.技術革新:一飛沖天計算機人工智能時代
航天時代
原子能時代
互聯網時代
194620C50S20C90S1957近在咫尺
割除癌性腫瘤后,外科醫生用具有放射性的鈷絲縫合創口,不僅可以起到一般縫合的作用,而且還有放療殺癌細胞的功能。
要辯證看待:積極——應用于交通工具、提供新能源、應用于醫學研究與診療;消極——核擴散、核泄露。1.技術革新:烈火燎原
結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計算機人工智能時代
航天時代
原子能時代
互聯網時代
194620C50S20C90S1957近在咫尺20C60S深海時代
生物技術時代
20C下半葉2012年,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突破7000米深度2020年中國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新冠疫苗轉基因技術DNA雙螺旋結構1.技術革新:海闊天空,生生不息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生物醫用材料
發生在20世紀40-6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生活已經產生、并且仍在產生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影響。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是此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的發明…………,輔助人類不斷增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生物工程、核技術、激光技術、新能源與新材料技術、海洋工程技術和宇宙空間技術等的發明與應用,都將人類的生產生活推向了新的高度。
——摘自劉宗緒主編的《歷史學科專題講座》
新材料技術的應用【知識擴展】認識:我國計算機研制技術起步較晚,發展迅速,目前已經居于世界前列銀河-1號巨型計算機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成了繼美、日等國之后,能夠獨立設計和制造巨型機的國家。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12.54京次/秒2009年:“天河一號”千萬億次/秒,性能全球第五、亞洲第一2002年:"龍芯一號",我國首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高性能微處理芯片
1992年:銀河-Ⅱ號10億次/秒1983年:銀河-Ι號1億次/秒【知識補充】中國航天技術發展2.革命性意義經濟生活角度大疆T50農業無人機:作業效率每小時320畝,播撒每小時1.5噸肥料生產力:巨大飛躍勞作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階層分化:高端勞動者成為核心組織形式: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發展模式:從物質生產服務到信息生產服務AR虛擬技術:讓用戶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文化生活角度網絡的應用外界溝通更加方便應用程序的開發豐富文化生活全媒體的發展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地球村人類視野角度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進步網絡的普及A.經濟增長模式: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社會生產從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利潤增長依賴技術革新。B.企業管理方式:以市場為導向、重視創新意識和發揮技術優勢、有效調動員工積極性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發展。C.產業結構:第三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并逐漸占據主導,物流運輸、互聯網等迅速發展。經濟層面: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層次:(1)物質生活:衣、食、住、行、用等取得長足進步,生活質量水平提升。(2)精神生活:①計算機網絡、移動通信等技術迅猛發展,使人們可以了解社會動態,與外界溝通更加方便。②各種應用程序的開發,促進了人們的通信交流,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③全媒體不斷發展,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視角。A.交通和通信技術的進步使地球成為“地球村”;B.網絡的普及促進了信息交流,大大豐富了人類的知識,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人類視野產生新的變化
負面影響(1)核泄漏、核武器的毀滅性威脅時刻存在;(2)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網絡犯罪、青少年沉迷網絡等;(3)太空垃圾,生態環境的惡化,深海污染、資源掠奪等;(4)生物工程方面的倫理問題;(5)帶來社會問題,如個人信息泄露、失業人數增多等。
當今全球科技革命發展的主要特征是從“科學”到“技術”轉化,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業化。人們對生產生活便捷化的要求,帶動了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涌現和突破。氣候變化對人類帶來的生存壓力和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推動煤炭清潔燃燒、太陽能電池、風電、儲能技術、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技術不斷取得重大進展。人口老齡化趨勢,形成了對生物技術進步的巨大需求,促使產業化規模快速擴大。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全面上升,促進了智能制造技術迅速發展,使機器人在越來越多領域替代人力。——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8月18日)
當前人類社會的勞作方式逐漸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大量的勞動力從生產線上退下來,人們越來越依靠技術革新來實現利潤增長。推動這一變革的技術主要是()
A.人工智能技術
B.航空航天技術
C.深海探測技術
D.交通通信技術A
從
科
學
到
技
術本
課
目
錄人勞動與二、“用工形式靈活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技術革新生活巨變
人工智能二、“用工形式靈活化”——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發展線上市場為主用工控制重結果輕過程彈性地選擇用工時間地點“云辦公”智能化的生產管理、人員管理新模式
人工智能(AI)的應用,讓機器代替人類進行單純重復、危險和勞動條件惡劣的工作,既能減輕人類的勞動強度,又能避免工傷事故。這表明信息技術()A.增加部分人失業風險B.避免工傷事故的發生C.提升工作效率和環境D.提升人類的智力水平C本
課
目
錄人勞動與三、“人機關系一體化”——人與機器的重新定位技術革新生活巨變
人工智能三、“人機關系一體化”——人與機器的重新定位人機協助階段人機關系的三個階段人機合作階段人機協同階段機器人在工作中僅發揮協調、輔助作用,生產過程由勞動者完全決定機器人和勞動者共同合作,分別完成擅長的部分,生產過程不完全由勞動者決定不存在主次之間的地位差異,優劣互補,人機共生救災機器人主題:現代科技的雙重作用材料一科學在帶來福音的同時,也造就了危害人類的魔鬼。科學的未來如何,人類的未來如何,這是一個引起現代人深思的問題。
——吳國盛《科學的歷程》材料二科技進步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當代人類面臨的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枯竭、倫理道德等危機,是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的進一步解決,只有繼續發展科技。——《科學世界》據以上材料和圖片,結合所學知識,你有何啟示?材料三“試管嬰兒”“克隆技術”將人類道德倫理推向極限;電腦手機讓更多年輕人“宅”起來,孤獨且自閉。合作探究啟示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社會進步離不開科技發展;3.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4.在發展科學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與資源,尊重客觀規律,可持續發展正確看待現代科技,它是一把“雙刃劍”!人與勞動結
束
語
農業文明時代,勞動靠人的雙手,稱之為“勤勞革命”。工業文明時代,機器可以部分解放人力,但又把人綁在機器上,并未真正解放人力。現今,人工智能時代似乎真的解放人力,但人類內心卻憂思難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老王說課課件教學
- 2025年白蘭地市場專項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農業科技園區廠區智能化管理與物業服務協議
- 《企業股權激勵計劃與員工持股管理協議書》
- 知識產權運營財務擔保合同負債風險控制與服務合同
- 特定礦區采礦權抵押擔保貸款合同
- 水上公園草坪除草與水上活動保障合同
- 財務顧問公司合伙人聘用合同
- 電力設備鈑金外殼制造與防火噴漆服務合同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條例
- 2023年呂梁市文水縣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真題
- 國開2023秋《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研究》形考任務一參考答案
- 2023年廣西公需科目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答案
- 設計報價單模板
- DB41T2513-2023核桃蛀果害蟲防控技術規程
- 比例方程練習題
- 常用型鋼理論重量速查表
- 離婚登記申請受理回執單
- 鍋爐標書范本
- 第章 細菌藥敏試驗及其耐藥表型檢測
- 員工筆記本電腦租用協議書律師版(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