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_第1頁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_第2頁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_第3頁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_第4頁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幣匯率與外匯市場基本知識問答什么是外匯?外匯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規定,外匯是指下列以外幣表示的可以用作國際清償的支付手段和資產:外幣現鈔,包括紙幣、鑄幣;外幣支付憑證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銀行卡等;外幣有價證券,包括債券、股票等;特別提款權;其他外匯資產。外匯是非主權貨幣,通常各國政府不會允許外國貨幣作為本國市場的計價和結算貨幣,也不會允許外國貨幣在本國境內流通和使用。外匯一般具有三個特征:可自由兌換性。外匯是以外國貨幣表示的,必須具有充分的可兌換性,能夠自由地兌換成其他國家的貨幣或者其他信用工具進行多邊支付;普遍接受性。外匯必須是各國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和可用作對外支付的金融資產;可償性。外匯必須是在國外能得到補償的債權,具有可靠的物質償付保證。什么是匯率?匯率是各國貨幣之間相互交換時換算的比率,即一國貨幣單位用另一國貨幣單位所表示的價格。率又稱為兌換率、外幣行市、外匯行情、外匯牌價,或簡稱牌價或匯價。通俗講,如果將外匯當做一種商品,那么換匯實際上就是買賣外匯的過程。用人民幣購買某國外幣的價格就是人民幣對該國外幣的匯率。匯率具有哪些標價方式?目前,國際上使用的外匯標價方法有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表示為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能夠折合多少本國貨幣。間接標價法又稱數量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一般表示為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能夠折合多少外國貨幣。現鈔和現匯具有哪些區別?現鈔和現匯是外匯的兩種不同形式。現匯是指從國外銀行匯到國內的外幣存款以及外幣匯票、本票、旅行支票等銀行可以通過電子劃算直接入賬的國際結算憑證。現鈔指的是外幣鈔票,包括紙幣、鑄幣。什么是銀行間外匯市場?哪些幣種可以在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銀行間外匯市場是指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可以經營外匯業務的境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之間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行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實行會員制管理,經審核批準后的會員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電子交易系統入市交易。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為每個交易日的9點30分至16點30分。按交易品種不同,銀行間外匯市場可分為即期外匯市場和外匯衍生品市場。目前,境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是指在成交后第二個營業日交割的外匯市場,是外匯市場中最傳統、最基本的交易形式;銀行間外匯衍生品市場則包括外匯遠期市場、外匯掉期市場、貨幣掉期市場和外匯期權市場。目前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掛牌交易貨幣有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港幣、英鎊、澳元、加元、林吉特和盧布等9個。什么是銀行間柜臺外匯市場?銀行柜臺外匯市場是指經外匯管理部門批準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辦理人民幣與其他貨幣之間兌換業務的市場。銀行柜臺市場對客戶掛牌匯率實行浮動區間管理。什么是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和現匯賣出價?銀行柜臺對客戶一般掛牌三種匯率,分別是現匯買入價、現鈔買入價、現匯(鈔)賣出價。所謂買入、賣出價,是從銀行角度出發的。現鈔(匯)買入價是外匯指定銀行從客戶買入外幣現鈔(匯)的價格,也就是客戶辦理現鈔(匯)結匯的匯率;現鈔(匯)賣出價是外匯指定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幣現鈔(匯)的價格,也就是客戶辦理現鈔(匯)售匯的匯率。經常項目個人外匯業務有哪些分類?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主體區分境內與境外個人外匯業務,按照交易性質區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個人外匯業務。個人經常項目項下外匯收支分為經營性外匯收支和非經營性外匯收支。經營性外匯收支是指從事貨物貿易進出口的外匯收支。非經營性外匯收支指貿易外匯收支之外的其他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包括個人匯款業務、個人結售(購)匯業務、電子銀行個人售匯業務。個人財產對外轉移業務應注意哪些方面?個人財產對外轉移包括兩類:一是移民財產轉移,即從中國內地移居外國,或者赴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定居的自然人,將其在取得移民身份之前在境內擁有的合法財產變現,購匯和匯出境外的行為;二是繼承財產轉移,即外國公民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將依法繼承的境內遺產變現,購匯和匯出境外的行為。涉及向臺灣地區的個人財產轉移可比照使用相關規定。移民財產轉移必須一次性申請擬轉移出境的全部財產金額,分步匯出。首次可匯出金額不超過全部申請轉移財產的一半;自首次匯出滿一年后,可匯出不超過剩余財產的一半;自首次匯出滿兩年后,可匯出全部剩余財產。全部申請轉移財產在等值人民幣20萬元以下(含20萬元)的,經批準后可一次性匯出。個人外匯賬戶如何進行管理?外匯管理部門按賬戶主體類別和交易性質對個人外匯賬戶進行管理。銀行為個人開立外匯賬戶,應區分境內個人和境外個人。賬戶按交易性質分為外匯結算賬戶、外匯儲蓄賬戶、資本項目賬戶。所開立賬戶戶名應與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記載的姓名一致。其中外匯結算賬戶是指個人對外貿易經營者、個體工商戶按照規定開立的用以辦理經常項目下經營型外匯收支的賬戶。個人外幣現鈔業務主要包括哪些業務?個人外幣現鈔業務主要包括存入、提取、匯出和攜帶:(1)存入。個人向外匯儲蓄賬戶存入外幣現鈔當日累計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的,直接在銀行辦理;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在銀行辦理。(2)提取。個人提取外幣現鈔當日累計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在銀行直接辦理;超過等值1萬美元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提鈔用途證明等材料向銀行所在地外匯管理部門事前報備。銀行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經外匯管理部門簽章的《提取外幣現鈔備案表》為個人辦理提取外幣現鈔手續。(3)匯出。個人手持外幣現鈔匯出境外用于經常項目支出,當日累計金額在等值1萬美元以下(含)的,直接在銀行辦理;超過上述金額的,還應提供經海關簽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境旅客行李物品申報單》或本人原存款銀行外幣現鈔提取單據辦理。(4)攜帶。對于個人攜帶外幣現鈔入境實行限額申報制管理,攜入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的,無須向海關辦理申報;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需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攜帶外幣現鈔出境實行指導性限額管理,攜出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的,可直接攜出;攜出超過等值5000美元的,應申領《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超過等值1萬美元的,原則上不允許攜帶出境。境外個人將原兌換未使用完的人民幣兌回外幣現鈔時,小額兌換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或外幣兌換機構辦理;超過規定金額的,可以憑原兌換水單在銀行辦理。個人如何通過電子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個人不僅能夠通過傳統銀行柜臺渠道辦理結售匯業務,還可通過網上銀行、自助終端、電話銀行等電子渠道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個人通過電子渠道可以辦理個人年度總額以內(目前為等值5萬美元)的購匯和結匯業務,用于結匯或購匯的資金應來源于本人賬戶,結匯后的人民幣或購匯后的外幣必須直接存入本人賬戶,超過年度總額的結售匯需備齊相關資料前往柜臺辦理。個人辦理結售匯業務時,應首先持有效證件(不含臨時證件)開立人民幣結算賬戶或者外匯儲蓄賬戶,并在銀行開通個人電子銀行結售匯業務功能。上述有效證件包括:境內個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具體操作流程如下:(1)網上銀行:開通所持賬戶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功能—登陸個人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選擇“結售匯”-選擇“結匯”或“購匯”,根據操作提示輸入結匯或購匯信息后辦理。(2)自助終端:前往商業銀行物理網點,可在銀行職員的引導下,通過自主終端自助完成個人結售匯業務的辦理。(3)電話銀行:可撥打賬戶所開立的銀行客服熱線,根據提示操作完成個人結售匯業務的辦理。什么是外匯管理?外匯管理是指一國政府授權貨幣當局或其他機構,對外匯的收支、買賣、借貸、轉移以及國際間結算、外匯匯率和外匯市場等實行的管制行為。地下錢莊等外匯違法活動有哪些危害?根據我國外匯管理有關規定,在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以外買賣外匯的行為屬非法買賣外匯行為。以從事非法買賣外匯、跨境匯兌為主要業務的地下錢莊一直以來是外匯管理部門的查處重點。現階段地下錢莊經營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分布地區廣,東南沿海地區較為集中。二是經營方式多為家族型。三是組織嚴密,分工精細,有些具有黑社會性質。四是服務對象多樣化,包括個人、企業,甚或涉黑賭毒犯罪集團。五是經營手法隱蔽、境內外獨立交割、集中使用現金支付。地下錢莊危害后果嚴重。一是沖擊金融市場秩序。地下錢莊是跨境資本流動的暗渠,沖擊現行外匯管理體制,既有可能成為“熱錢”進入國內資本市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