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_第1頁
DB15∕T 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_第2頁
DB15∕T 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_第3頁
DB15∕T 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_第4頁
DB15∕T 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080.01

CCSA12

15

內蒙古自治區地方標準

DB15/T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

Specificationofdaily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thequalityfor

home-basedcommunityelderlycareservice

2023-05-11發布2023-06-11實施

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5/T302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起草。

本文件由呼和浩特市民政局提出。

本文件由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濤、呂燕卿、蔣檸、張鐸、畢曉宇、李耀鑫、呂慧枝、邢都林、金穎。

I

DB15/T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的關系圖、監測評價原則、監測評價內容、評分規則、

監測評價組織、監測評價、總體評價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居家養老服務點、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以及提供居家社區養

老服務的企業和社會組織。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

GB/T35273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763-2012無障礙設計規范

JGJ450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

MZ/T039老年人能力評估

MZ/T133養老機構顧客滿意度測評

WS/T429成年糖尿病患者膳食指導

WS/T430高血壓患者膳食指導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居家養老服務點homecareservicepoint

利用社區資源,不少于3人的駐點服務團隊可提供助餐、助醫、助浴、助急、助潔、精神慰藉等居

家上門服務。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home-basedcommunityelderlycareservicestation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不少于5人的駐站服務團隊和機構專業力量,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服務,

以及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行、代辦、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康復保

健、健康管理、法律維權等服務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1

DB15/T3020—2023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home-basedcommunityelderlycareservice

center/communityembeddedelderlycareinstitution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不少于10人的服務管理團隊提供上門服務、日間照料服務(日托)以及喘息照料

服務、機構養老服務(全托),服務內容涵蓋不少于10項養老服務內容,是一種綜合性居家社區養老服

務機構。

家庭養老床位familypensionbed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點(站、中心),將失能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進行必要的適老化改造

和老年用品配置,在家中設置具備機構化服務功能的養老床位,接入智能化信息平臺管理,根據基本及

家屬意愿和需求提供與床位相配套的全天候、全方位長期照顧服務。

4關系圖

關系圖見圖1。

標引序號說明:

A——居家養老服務點;

B——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

C——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X——家庭養老床位。

圖1關系圖

5監測評價原則

統一監測。按照服務提供、服務保障、服務安全建立統一監測評價指標庫,見附錄A。

客觀公正。評價應以現場情況、機構文件、機構文檔、原始記錄、平臺數據集等為基礎,進行客

觀公正評價。

公開透明。向社會公開監測項目、評價標準、監測方式、監測結果等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尊重意愿。充分尊重被服務老年人的身心尊嚴和意愿,注重保護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

2

DB15/T3020—2023

6監測評價內容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包括各類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所開展的所有居家社區

養老服務項目。

監測評價類項分為:

a)服務提供類,包括:助餐服務、助浴服務、助潔服務、助醫服務、助行服務、代辦服務、文化

娛樂、精神慰藉、生活照料、臨終陪伴、康復保健、健康管理等項目,共12類目,62項次;

見附錄A中表A.1;

b)服務保障類,包括:服務機構資質條件、選址與布局、場地設施設備、服務項目與要求、從業

人員管理、服務管理、出入機構管理、傳染病防控、防疫物資管理、維護保障、監督與改進、

服務成效等項目,共12類目,30項次,見附錄A中表A.2;

c)服務安全類,包括:安全教育、突發事件處置、安全守護、護理安全、膳食安全、用電安全、

燃氣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消防安全、視頻監控、飲用水安全、防疫安全、信息安全等項目,

共12類目,30項次,見附錄A中表A.3。

7評分規則

統一監測評價指標庫項次評價結果計算方式:

?=?×???………(1)

式中:

S——項次評價分數;

Q——項次賦基準分值;

n——難度系數;

q——項次扣分。

建立所有監測評價服務項目統一賦基準分,即每類服務項目庫每一項次評價分值的基準分值均為

4分。

根據監測評價服務難度不同劃分四個等級的難度系數,用n0、n1、n2、n3表示,即n0=0.5;n1=1;

n2=1.5;n3=2。

項次扣分計算,按以下規則:

監測評價指標中每一項監測評價內容不符合要求的每個點扣0.5分,直至扣到整個項次為零,見表1。

表1評分規則示例表

難度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分值扣分項說明

系數結果

1.4上門制餐2

應準備符合老年人就餐要求的餐飲器

4

1.4.1具;助餐人員洗手、戴口罩,對吞咽障礙n0助餐人員未洗手、戴口罩0.5

康復訓練期的老年人鼓勵自主進餐。4

向老年人介紹本餐的主食和副食;進餐

1.4.2符合0

前先協助老人喝適量溫開水濕潤口腔。

得分1.5

3

DB15/T3020—2023

8監測評價組織

機構要求

8.1.1具有相關資質的第三方獨立法人機構。

8.1.2遵守監測評價規則。

8.1.3建立人員培訓和能力認證機制,確保監測評價工作質量。

8.1.4不得擅自公開評價對象的評價信息(法律政策要求公開的信息除外)。

人員資質

8.2.1評價應配備專職的項目管理人員,均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熟悉養老服務工作,監測評

價小組的成員至少由5人組成,具有中級以上社會工作者專業資質的工作人員1名,從事一線養老照護

服務5年及以上的工作人員至少1名;從事養老服務管理工作5年及以上的工作人員至少1名。其他

成員應從事一線養老照護服務或養老服務管理工作,或從事醫療護理工作的執業護士,或從事養老服務

實務研究的專家學者,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財會人員。

8.2.2經過監測評價培訓,考核合格。

8.2.3具有維護監測評價工作公開性、公平性、有效性、可信度的職業道德與操守。

8.2.4參與監測評價工作之前應向有關方面申明利益相關性。

9監測評價

監測評價方式

9.1.1人工監測評價

人工監測綜合采用實地檢查、現場詢問、查閱記錄、調查回訪、隨機抽查等多種方式開展,并做好

記錄。

9.1.2信息系統監測評價

通過政府認定的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信息監管平臺數據集進行查看、比對、核驗等方式開展工作。

9.1.3智能設備監測評價

通過傳感器、感知設備、監控設備等智能設備與信息監管平臺的聯通,進行監測評價。

9.1.4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監測評價

通過家庭養老床位應用場景、智慧為老餐廳服務場景等特定智慧養老應用場景對養老服務進行實

時監測,智慧場景應用監測應符合GB/T35273的規定。

監測優先順序評價

9.2.1在各種監測評價方式都能實現的情況下,應按照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監測評價>智能設備監測評

價>信息系統監測評價>人工監測評價的優先順序進行。

9.2.2只能使用部分監測評價方式,優先選擇應用場景監測評價或智能監測評價或信息監測評價,最

后選擇人工監測評價(智慧養老應用場景監測≧智能設備監測≧信息系統監測≧人工監測的優先順序

進行)。

4

DB15/T3020—2023

監測評價結果形式

應分別獨立評價,匯總評價結果并討論一致后,形成評價結論和改進意見。

10總體評價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日常監測評價由各級民政相關管理部門統一組織,按照第8章選擇監測

評價組織實施監測。

各級民政相關管理部門按機構類別A、B、C類分別從附錄A中表A.1、表A.2、表A.3的相應適

用機構類別中選擇項次,組成監測總體評價指標包,詳見附錄B:

a)A類監測指標包總分應設置為200分。監測總體評價指標包組成為服務提供占65%,服務保障

占20%,服務安全占15%,詳見表B.1;其總體評價指標1/2計入監測評價結果;

b)B類監測指標包總分應設置為250分。監測指標包組成為服務提供占52%,服務保障占28%,

服務安全占20%,詳見表B.2;其總體評價指標2/5計入監測評價結果;

c)C類監測指標包總分應設置為300分。監測指標包組成為服務提供占50%,服務保障占30%,

服務安全占20%,詳見表B.3;其總體評價指標1/3計入監測評價結果。

d)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監測總體評價示例參見附錄C。

選擇服務提供、服務安全監測指標時,應設置必選項。

選擇同類別監測評價指標時,同時應考慮服務難度系數由n0、n1、n2、n3組成,原則上n0、n1、

n2、n3均應體現:

a)第三方監測評價機構按照監測評價方式進行評價;

b)被委托的監測評價組織完成對監測評價情況分析匯總,形成監測評價結果。

根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際評價總得分,將服務質量日常監測分為四個等級,其對應關系如

下:

a)評價得分大于等于85分,對應等級為“優秀”;

b)評價得分70~84分,對應等級為“良好”;

c)評價得分60~69分,對應等級為“合格”;

d)評價得分60分以下,對應等級為“不合格”。

5

DB15/T3020—2023

A

A

附錄A

(規范性)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

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服務提供)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見表A.1。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1助餐服務28

1.1集中用餐6

服務機構應設立公共就餐空間,就餐空間需保證整體環境干凈整潔;公共

1.1.1

就餐空間餐位數量應充足,滿足不低于10個老年人同時用餐需求。

就餐人均面積≥0.2㎡,留有可供輪椅車出入的空間,設置輪椅就餐位,

1.1.2地面防滑;老年人集中使用的就餐空間附近設有供老年人使用的公共衛生

間。

公共就餐空間位置應便于老年人到達,與廚房備餐間或餐梯鄰近;公共就

1.1.3

餐空間內部或附近設有洗手池,滿足老年人就近洗手、漱口的需求。

1人工監測

公共就餐空間的座椅通道寬敞不擁擠,滿足餐車、輪椅通行;公共就餐空n24BC

1.1.4場景監測

間設有備餐臺或備餐空間,滿足服務人員備餐分餐的需求。

公共就餐空間的餐桌椅應符合以下條件:牢固穩定、無尖銳棱角;帶有扶

1.1.5

手、靠背;方便移動、清潔。

公共就餐空間食品加工、貯存、陳列等設施設備運轉正常,并保持清潔;

1.1.6餐具數量應達到就餐人數的3倍,保持餐具清潔衛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

餐后及時清理衛生。

1.2配餐服務4

服務機構應充分了解老人需求,制定配餐前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1.2.1老人基本情況、營養狀況評估、疾病與健康情況、吞咽情況等信息);應

根據評估結果由營養師制定個性化營養餐譜。

糖尿病老人的特殊膳食應滿足WS/T429的要求;高血壓老人的特殊膳食

1.2.2

2應滿足WS/T430的要求。人工監測

n14BC

痛風患者的膳食注重選擇低嘌呤食物進行膳食搭配;咀嚼困難老人的膳食場景監測

1.2.3應充分切碎煮爛。應避免供應帶刺、彈性大、粘性強、圓球形菜肴的食品,

以免造成老人嗆咳或窒息等問題。

便秘老人的膳食應提高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比例,如蔬菜、水果、粗雜糧

1.2.4

等;服務機構應尊重民族及地域餐飲文化,滿足個性化就餐需求。

1.3送餐上門6

老人宜使用一次性可降解餐具或老人自備的其他餐盒,確保餐食溫度符合

1.3.1

老人用餐需求。

3人工監測

1.3.2從出餐到戶,服務時長應承諾在45min內完成。n24ABC

場景監測

餐食裝盒后應在餐盒(袋)封口處粘貼密封貼,餐盒外包裝粘貼菜品及訂

1.3.3

餐人信息。

6

DB15/T3020—2023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續)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送餐服務人員應著工作服,到戶出示工作證件、健康證,入戶服務應佩戴

1.3.4

鞋套、口罩、手套。

1.3.5送餐到戶時應主動核對老年人的姓名、菜品及數量,確定無誤后簽收。

1.3.6分餐、送餐及時,服務禮貌、周到、細致。

1.4上門制餐2

應準備符合老人就餐要求的餐飲器具;助餐人員洗手、戴口罩,對吞咽障

1.4.1

4礙康復訓練期老人鼓勵自主進餐。

n04人工監測ABC

向老年人介紹本餐的主食和副食;進餐前先協助老人喝適量溫開水濕潤口

1.4.2

腔。

1.5協助進餐6

應準備符合老人就餐要求的餐飲器具;助餐人員洗手、戴口罩,對吞咽障

1.5.1

礙康復訓練期老人鼓勵自主進餐。

向老年人介紹本餐的主食和副食;進餐前先協助老人喝適量溫開水濕潤口

1.5.2

腔。

將餐巾圍在老年人頜下防止衣服、床單弄臟;對吞咽功能正常者可按其習

51.5.3人工監測

慣與愛好選用筷子或湯匙喂食。n24ABC

應用場景

1.5.4對吞咽困難進流質者可用湯匙喂、吸管或小壺吮吸并觀察其吞咽情況。

進餐后協助老年人漱口清潔口腔,擦凈口角周圍殘留物,取下餐巾,為老

1.5.5

年人洗手。

1.5.6按照要求記錄老年人進食進水量、時間及種類。

1.6鼻飼4

能協助鼻飼老年人進食,對導管插入、拔出的時間,老年人的反應、鼻飼

1.6.1

次數及鼻飼量等做準確記錄。

每天鼻飼不應少于5次(或遵醫囑);每次鼻飼量不應超過200ml,鼻飼

間隔時間不少于2h;注食過程中,如果發現異常,應停止操作,通知醫

1.6.2

護人員;對長期鼻飼的老年人應每日進行早晚2次口腔清潔;鼻飼器具每

次使用后應清潔消毒。

6鼻飼前,協助老年人呈半臥位,在老年人頜下墊毛巾,檢查胃管插入長度、

胃管固定周圍的皮膚情況和胃管在口腔中有無盤旋。打開胃管前端蓋帽,n14人工監測ABC

用灌注器回抽至見胃液,確定胃管在胃內;固定好胃管,用灌注器抽取20ml

1.6.3

溫開水緩慢注入,將少量鼻飼飲食滴在掌側腕部,以感覺溫熱、不燙為宜。

鼻飼時緩慢勻速,注入速度為10ml/min~13ml/min;鼻飼后,用50ml

溫開水沖洗管腔。

關閉胃管末端蓋帽,固定胃管;取下胸前毛巾擦凈面頰部,保持進食體位

1.6.420min~30min;清理用物,整理床單位。灌注器洗凈放入碗內,紗布覆

蓋備用;記錄老年人進食時間、鼻飼量及進食反應。

2助浴服務28

2.1機構助浴4

應關閉門窗,調節室溫及燈光,助浴房間溫度不低于20℃;檢查沐浴環

境是否有滑倒、跌倒等隱患,保證地面干凈整潔無水漬。檢查沐浴設備是

7否正常運行,水量是否充足,水溫是否能正常調節;檢查沐浴設備及用品

2.1.1n14人工監測ABC

是否干凈、衛生是否在有效期內,如超過有效期應及時更換;檢查洗發

露、沐浴露、毛巾、拖鞋等洗浴用品是否充足。

7

DB15/T3020—2023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續)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評估前建議老年人靜坐10min~20min,保持體征平穩;根據老年人身體

健康狀況的評估結果,安排合適的助浴方式;助浴方式包括:床上擦浴、

淋浴、盆浴和平車洗浴;對符合助浴條件的老年人進行風險告知并簽訂安

2.1.2全協議和免責聲明。養老護理員引導老年人至更衣區;養老護理員應引導

或借助專業設備如輪椅協助老年人進入浴室,并提醒其注意安全,隨時關

注老年人感受。使用移動設備時應先剎住剎車,再進行身體移動,以免發

生跌傷等意外。

2.2床上擦浴6

關閉門窗,臉盆內盛裝溫水(45℃~50℃),協助老年人脫去衣褲,蓋

好被子;浴巾半鋪半蓋被擦拭部位,用毛巾包手涂上潔身用品擦拭,清水

洗凈毛巾,擦凈相應部位上的泡沫,再用浴巾沾干皮膚。用此方法按以下

順序清潔身體各部位:1.擦洗面頸部:1)協助老年人平臥躺好;2)先將

2.2.1毛巾鋪墊在枕頭上及老年人胸前浴巾上和下頜之間,再拿毛巾浸濕后擰

干,十字對折呈4層,用毛巾4個角分別擦拭雙眼的內眥和外眥;3)清

洗毛巾擰至半干,包裹于手上,涂抹潔面用品,分別擦拭額部、鼻部、鼻

翼兩側、臉頰、耳后及頸部,再清洗毛巾擦干面部,必要時,涂抹潤膚膏;

4)移除用物,整理床單位。

擦拭手臂:暴露一側手臂,由前臂向上臂擦拭,按同樣方法擦拭另一側手

2.2.2臂;擦拭胸部:將被子向下折疊暴露胸部,由上向下擦拭胸部及兩側;擦

拭腹部:浴巾向下折疊至大腿上部,用浴巾遮蓋胸腹部。打開浴巾下角,

暴露腹部,順時針螺旋形擦拭腹部及兩側腰部。

擦拭背臀;協助老年人翻身呈側臥位,暴露背臀部,浴巾一側邊緣鋪于背

臀下,另一側邊緣向上反折遮蓋背臀部;由腰骶部沿著脊柱向上擦洗至肩

82.2.3部,再螺旋形向下擦洗背部一側,同樣方法擦洗另一側。環形擦洗左右側

臀部;擦洗下肢:協助老年人平臥,蓋好被子,暴露一側下肢。一手扶住n24人工監測ABC

下肢的踝部,一手由小腿向大腿方向擦洗。按同樣方法一次擦洗另一側踝

部、小腿、膝關節、大腿。

清洗足部:(1)揭開被尾暴露雙足,在老年人膝下墊枕墊支撐;(2)在

床尾鋪防水布和浴巾,放上足盆,內盛40℃~45℃溫水裝至足盆的1/2

2.2.4處;(3)將老年人雙足浸泡在足盆中不應少于5min,支撐好雙足,毛巾

涂擦潔足用品,擦洗足背、足底、趾縫等各部位,再次浸沒水中洗去泡沫

后,將雙足置于浴巾上;撤去足盆,擦干雙足。整理床單位。

擦洗會陰應按以下步驟操作:(1)更換水盆,一手托起老年人臀部,一手

2.2.5鋪墊橡膠單和浴巾,將專用毛巾浸濕擰至半干;(2)女性老年人由陰阜向

下至尿道口、陰道口、肛門;男性老年人由尿道外口、陰莖、包皮、陰囊、

腹股溝和肛門;(3)清水清洗毛巾,直至清潔無異味。撤去橡膠單和浴巾。

為老年人更換干凈衣褲,蓋好被子,必要時,涂抹潤膚膏。整理用物,開窗

通風;服務要求:床上擦浴時,動作應輕柔。擦拭過程中應隨時用浴巾遮

2.2.6蓋老年人身體,避免受涼,擦洗干凈皮膚皺褶部位,隨時添加和更換溫水。

并隨時觀察老年人身體狀況,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醫護人員。

床上擦浴時間宜控制在15min~20min。

2.3淋浴4

養老護理員協助老年人脫去衣物,脫衣時先脫近側衣袖,有患肢時應先脫

健側后脫患側,保證老年人的舒適安全。脫衣過程中應關注并隨時詢問老

9年人的感受。養老護理員協助老年人坐在助浴椅上,應緩慢進行,養老護

2.3.1n14人工監測ABC

理員同時應做好安全輔助工作;調節水溫至適宜溫度,通常為38℃~

40℃左右。養老護理員可用雙手感受水溫,同時詢問老年人水溫是否適

宜。

8

DB15/T3020—2023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續)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養老護理員按照順序,先洗頭,再洗臉,然后按照耳后、頸部、雙上肢、

2.3.2胸部、腹部、背腹部、會陰部、雙下肢、雙足的順序依次清洗,助浴時應

注意觀察老年人反應,避免造成不適。

洗頭、洗臉時應注意對老年人眼睛、耳朵,鼻子的保護,防止進水;充分

2.3.3淋濕老年人身體后涂抹適量的沐浴用品,保證清洗過程的清爽、舒適。助

浴時取老年人舒適的肢體功能位,沐浴后老年人身上無異味、無污垢;

助浴宜安排在老年人進食1h后進行,助浴時應注意保護老年人隱私及尊

2.3.4嚴,觀察老年人皮膚及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醫護

人員或家屬。助浴后應及時喂水。助浴時間宜控制在15min內。

2.4盆浴2

10護理員用毛巾迅速擦干老人的面部及頭發,用浴巾包裹身體,協助老年人

2.4.1出浴盆,防止老年人著涼;設備運行中注意觀察老年人狀態,根據老年人n04人工監測ABC

情況調節或暫停設備。

2.5平車洗浴4

協助老年人脫去衣褲;提醒老年人頭部后仰,閉眼。淋濕頭發,涂擦潔發

用品,由發際向頭頂部用指腹揉搓頭發。用水將泡沫沖洗干凈后擦干頭發;

淋濕身體,涂抹潔身用品,先洗身體前面,順序為頸部、耳后、雙上肢、

胸腹部、雙下肢,再將老年人翻身側臥洗背部,臀部,最后清洗會陰及雙

2.5.1

足;養老護理員清潔雙手為老年人清潔面部。將面部及全身沖洗干凈,同

時將地面泡沫沖洗干凈,關閉水源開關;使用毛巾擦干老年人面部及頭發,

將一條干浴巾平鋪在老年人身下,另一條干浴巾包裹并擦干身體,必要時,

涂抹潤膚膏。

洗浴后:盡快幫助老年人擦干頭發、身體,應根據一定順序進行操作,一

11人工監測

般遵循由上到下的順序,擦干過程中注意觀察老年人皮膚狀況,檢查是否n14BC

有破損,并且隨時詢問老年人感受;視情況可幫助老年人涂抹身體乳;養場景監測

老護理員應協助老年人穿衣,對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應由養老護理員為

其穿衣,穿衣時應先穿近側衣袖,有患肢時應先穿患側后健側,保證老年

人的舒適安全。穿衣過程中應隨時觀察并及時詢問老年人的感受;協助老

2.5.2

年人吹干頭發,中長發或打結發段應分段梳理;浴后整理,包括:視情況

和需求幫助老年人剪指甲、剪發等。養老護理員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情況,

提供茶水,讓老年人適當補充水分。如有不適,及時處理,待老年人體力

恢復后,送回房間;養老護理員將物品放回原處,開窗通風,對設施設備

擦洗消毒并擦干浴室地面,毛巾等個人用品清洗、消毒、晾曬、備用。一

次性用物集中銷毀,非一次性用物清洗消毒滅菌備用。

2.6上門助浴8

預約與上門:電話預約老年人,告知老年人到達時間,提醒老年人或家屬

助浴前1h不要進食;到達后應先敲門,同意后方可進入。入室前宜套鞋

2.6.1套,出示證件并主動問候老年人;入室后用隨身攜帶的手消毒液洗手,或

征得老年人或家屬同意后借用洗手間洗手。人員準備:養老護理員著裝整

12人工監測

齊,頭發整潔,無長指甲;應攜帶自身工作證、健康證等必備證件。n34BC

場景監測

物品準備:準備評估包(評估記錄表、血壓儀)、手消毒液、助浴物料包

2.6.2(包括小包洗發水、洗浴液、護發素、自用毛巾、自用換洗衣服、助浴手

套)、鞋套等必備物品。

9

DB15/T3020—2023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續)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浴前評估:正式評估前需要介紹評估目的、意義、評估時間、內容及主

要流程;詢問老年人基本信息狀況、健康狀況、自理能力、行為習慣、

2.6.3既往意外事件、意向服務需求等,同時可依據MZ/T039對老年人進行現

場評估;協助老年人使用血壓儀等設備自測生命體征;評估過程中老年

人如因血壓升高等情況不適宜助浴,應向老年人說明情況,擇日再預約

評估;評估記錄應由老年人或其監護人簽字。

環境準備:檢查浴室的安全情況,如:防滑墊、洗澡椅、地面等是否做

2.6.4到安全防滑,熱水器是否完好有熱水,是否有漏水、漏電等情況;調節

浴室內溫度。可詢問老年人日常適宜助浴溫度,并將室溫調整至適宜溫

度;調節水溫至40℃左右,伸手觸水,溫熱不燙手。

12洗浴中:攙扶老年人穿著防滑拖鞋進入浴室。應使用輪椅等協助不能自

理的老年人移動。移動過程中應提醒老年人注意安全,及時觀察老年人

2.6.5狀態;協助老年人脫去衣褲(一側肢體活動障礙時,應先脫健側,再脫

患側);養老護理員應按照一定順序清洗老年人身體,先面部后軀體,注

意觀察老年人身體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止助浴并做相應處理;助浴時

取老年人舒適的肢體功能位。

洗浴后:用毛巾迅速擦干老年人面部及頭發,用浴巾包裹老年人身體。

協助老年人更換清潔衣褲(一側肢體活動障礙時,應先穿患側,再穿健

2.6.6側),攙扶或用輪椅運送老年人回屋休息;移除助浴設備,視情況幫助服

務對象涂抹身體乳;為服務對象穿衣;為服務對象吹發;服務結束后,

整理用物并將服務確認單交由老年人或家屬簽字確認。

3助潔服務16

3.1居廚衛清潔6

客廳臥室:墻壁、天花板應無蜘蛛網、無浮塵,開關盒等表面應潔凈;

門及門框應無塵土;地面應潔凈,無垃圾、無污漬積水;玻璃應目視無

3.1.1

水痕、無手印、無污漬、光亮潔凈;家具、燈具、裝飾物及設施應無灰

塵、無手印、無污漬、光亮潔凈。

廚房:灶臺灶具光滑無污漬、不銹鋼灶具光亮潔凈;洗碗池無殘留物;

3.1.2

油煙機應選擇有資質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13

人工監測

衛生間:潔具(洗手盆、淋浴間、浴盆、馬桶)潔凈光亮、無水銹、無

3.1.3污垢、無尿堿;墻面瓷磚和鏡子潔凈光亮、無化學損傷、無污垢、無水n24ABC

漬。場景監測

地面干凈、無水漬;廢棄物收集容器內外部清潔干凈;室內無異味;熱

3.1.4

水器應選擇有資質的專業人員提供服務。

3.1.5書房:書籍應原位整理并除塵;整潔、美觀、表面無塵。

玻璃:玻璃內外表面無塵無水痕;玻璃可觸及的邊角無塵無水痕;窗戶

3.1.6

槽道無塵無水痕;工作臺面無塵無水痕;整體光亮潔凈、晶瑩透光。

3.2專項清潔6

3.2.1洗滌服務:包括上門洗滌和集中送洗服務;衣服、床品、沙發套、窗簾

洗滌服務質量達到清潔干凈、無汗漬、無污點、無異味,保持織物原來

14

的色澤、花紋和圖案。n24人工監測ABC

3.2.2集中送洗應選擇有資質的專業洗滌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3.2.3潔具疏通:浴缸疏通、座便器或蹲坑疏通、水池疏通、地漏疏通等。

10

DB15/T3020—2023

表A.1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日常監測指標庫(服務提供)(續)

難度分監測評價適用機評價

項次編號監測評價內容及要求

系數值方法構類型結果

操作流程規范合理;潔具使用暢通、無污泥、臟物;環境干凈整潔、無

3.2.4

污染。

143.2.5空調清潔:對家用空調清洗,清洗光亮潔凈。

空調正常運轉、無噪音;環境干凈整潔、無污染;應選擇有資質的專業

3.2.6

人員提供服務。

3.3特殊項清潔4

臥床老年人床鋪清掃后床單上無碎屑、床鋪平整;護理床:對床體、床

架、床欄、滑輪等清潔并無污漬;輪椅:對輪椅把手、坐墊、滑輪、背

3.3.1

15側兜等清潔后無污漬;制氧機:對制氧機(瓶)、鼻氧管、連頭等清潔

后無污漬;坐便椅:清潔后無污漬;便壺:清潔后無污漬、異味。n14人工監測ABC

掌握非傳染性慢性病監測指標。能清晰準確記錄老年人健康監測指標、

3.3.2

測量時間和方法。

4助醫服務10

4.1陪同就醫4

陪同就醫前,應做好診前準備。核對老年人住址,約定就醫時間,確定

4.1.1接送方式,詢問是否需要輪椅、拐杖等輔助服務設備,應向老年人及監

16護人告知可能發生的意外及風險等。

陪同就醫流程應按照老年人或監護人要求執行;陪同就醫時,應提醒老n14人工監測BC

年人或監護人根據老年人疾病和目前身體狀況攜帶必要應急藥品及食

4.1.2

品,要保障老年人的安全,要全程觀察老年人狀態、身體狀況及不良反

應等。

4.2健康管理4

4.2.1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健康飲食指導、健康生活方式指導等。

服務前,應按國家標準先進行老年人綜合評估服務;應根據老年人生活

習慣、既往史、現病史和健康體檢方面的數據,為老年人指定健康管理

4.2.2

方案并建立助醫服務檔案;應根據評估結果對老年人實施分類管理、按

17

需服務。n14人工監測BC

應了解老年人家庭和社會關系變化,對神志、精神及情緒異常的老年人

4.2.3

應給予安撫與疏導。

健康管理服務時,應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疾病情況、心理承受情況等

4.2.4

設計服務內容。

4.3用藥服務2

熟悉老年人病情、服用藥品、劑量、服用方法及相關要求。遵醫囑按約

4.3.1

18定時間提醒老年人按時、按量、正確服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