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輪復習生物教案(蘇教版)第九單元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1頁
高考一輪復習生物教案(蘇教版)第九單元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2頁
高考一輪復習生物教案(蘇教版)第九單元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3頁
高考一輪復習生物教案(蘇教版)第九單元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4頁
高考一輪復習生物教案(蘇教版)第九單元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時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課標要求】1.分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單向流動并逐級遞減的規律。2.舉例說明

如何利用能量流動規律,使人們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的資源。3.解釋生態

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網各營養級之間在個體數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關系。

■歸納夯實必備知識

1.能量流動的概念理解

廠源頭:太陽能

輸入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生產者固定

的太陽能總量

能匚生理過程: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流傳遞「途徑:食物鏈和食物網

的一形式: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念=太陽能一有機物中的化學能一熱能

散失「形式:最終以熱能形式散失

士過程:自身呼吸作用

-教材隱性知識

源于選擇性必修2P76“積極思維”: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轉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流入

生態系統的能量一部分儲存在生物體有機物中,而另一部分通過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

式散失至無機環境中,兩部分之和與流入生態系統的能量相蓋(填“相等”或“不相等”)。

2.第一營養級能量流動

隈醒】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即第一營養級的同化量,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

自身的生命活動,即積累有機物中的能量。

【思維拓展】第二營養級及其后營養級能量流動

糞便初級消費

(C)者攝入(。)

初級消費

分者同化(b)

利用于自身的生

用命活動(e)

/)

呼作次級消費未被利用(j)

吸用者同化(i)

散失

(1)由上圖分析可知

①輸入該營養級的總能量是指圖中的2(填字母)。

②糞便中的能量(c)不屬于(填“屬于”或“不屬于”)該營養級同化的能量,應為上二±營養

級同化的能曷中流向分解考的部分。

③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⑻=呼吸作用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的能盤(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

的能量(力。

④自身的生命活動的能量(0=分解者利用的能能量一C)+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⑺+未被利

用的能量(7)。

(2)總結:①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廠1.通過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

②各營養

—n.流入下一營養級

級同化量一

—m.被分解者利用

的去路

一M未被利用

其中最高營養級無北。

-教材隱性知識,

源于選擇性必修2P76“圖3—2—1":在一定時間內,某生態系統中全部生產者固定的能量

值為a,全部消費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b,全部分解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c,則a^b+c(填

“=”或“V”)。

【易錯提醒】(1)能量流動過程的“一來二去”模型

說明:①A是初級消費者攝入量;B是初級消費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命活動量;D是

次級消費者攝入量。

②初級消費者攝入量=同化量+糞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自身生命活動量。

④自身生命活動量=遺體殘骸+次級消費者攝入量。

(2)能量流動過程的“一來三去”模型

說明:①D、E、F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營養級同化量。

②三條去路(最高營養級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分解者利用。

(3)能量流動過程的“一來四去”模型

■呼吸作用

說明:①D、E、F分別代表第一、第二、第三營養級同化量。

②四條去路(最高營養級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個營養級、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3.能量流動的特點

-教材隱性知識

源于選擇性必修2P77”圖3—2—2":流經某生態系統的能量丕也再回到該生態系統,原因

是能量流動是單向的。

4.能量流動的相關計算

(I)在食物網中,能量傳遞效率不是以個體或種群為單位的,而是以營養級為單位的,如對于

食物網、,由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是指(B+C)同化的總能量占A同化

的總能量的10%?20%。

(2)求最高營養級獲得能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①在一條食物鏈中,若生產者(第一營養級)能量為100%,那么第〃營養級獲得的能量最多為

(20%)"-I最少為(10%)門。

②在多條食物鏈中,最高營養級從不同渠道得到的能量比不定,已知較低營養級生物的兼量,

求較高營養級生物獲得的能量:

|選最短食物鏈

獲得能量最多

I按X20%計算

知低營養級求高營養級選最長食物鏈

獲得能量最少

按義10%計算

(3)求最低營養級消耗量的“至少”或“最多”

①如一條食物鏈共有〃個營養級,則第〃營養級生物每增加1kg體重:

a.“至少”需要消耗的生產者的量:

I1

=(n=5"%

(20%「以」

b.“最多”需要消耗的生產者的量:

(I。%尸島門

②在多條食物鏈中,若已知較高營養級生物的能量,求所需較低營養級生物的能量:

選最長食物鏈

主布層取土多分月匕K里

按+10%計算

知高營養級求低營養級選最短食物鏈

需最少能最

按+20%計算

(4)關于“定值”的計算

在食物網中,某一營養級同時從上一個營養級的多種生物中按一定比例獲取能量,則按照單

獨的食物鏈進行計算后再合并。

【思考】有一食物網如圖所示。假如鷹的食物2/5來自兔子,2/5來自老鼠,其余來自蛇,那

么鷹要增加20g體重,最多消耗植物多少克?

提示分別計算三條食物鏈消耗植物的質量:如圖:

植物一兔一甩:20X2/5-(10%)2=800(g)

植物一鼠一鷹:20X2/5-(1()%)2=800(g)

植物一鼠一蛇-*鷹:20X1/5+(10%)3=4000(g)

相加為5600g,故最多消耗植物5600g。

5.生態金字塔的類型及特點

項目數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闿%&

能g

形狀量

G多t

每一階每?營養級生物個體每一營養級生物所容每?營養級生物所含能量

含義的數量納的有機物總干重的多少

一般情況下,生物個體一般情況下,生物量

象征能量沿食物鏈流動過程口

數量在食物鏈中隨營隨營養級升高而逐級

含義具有逐級遞減的特點

養級升高而逐級遞減遞減

一般為正金字塔形,但

特征可能出現“倒置”,如一般為正金字塔形上窄下寬的正金字塔形

“樹f昆蟲”

6.能量流動規律在生產中的應用

(1)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可以幫助人們在設計人工生態系統時充分考慮能量的有效利

用。例如:“桑基魚塘”和“稻田養魚”等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合理地優化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

向對生產有益的部分,可以使農業生產獲得更大的效益。例如:劃區輪牧、農田捉蟲、除草

等。

■教材隱性知識---------------------------------------------------------------------

源于選擇性必修2P§i“旁欄”:人們主要通過合理密拉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

■突破

考向一能量流動的過程

1.如圖表示在某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下列對該圖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能量流動是伴隨著物質利用進行的

B.圖中甲為初級消費者同化的能量

C.該圖不夠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甲的遺體殘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傳遞下去

答案D

解析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中,物質是能量流動的載體,能量是物質循環的動力,能

量流動是伴隨著物質利用而進行的,A正確;該圖不夠完善,沒有標出甲中因呼吸作用散失

的能量,C正確:乙比甲的能量少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了很多的能量,D錯誤。

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食物鏈的原理,若鷹遷入了蟬、螳螂、黃雀所在的樹林中,捕

食黃雀并棲息在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蟬、螳螂、黃雀、鷹構成了一條食物鏈

B.鷹的遷入使得黃雀的數量大幅持續銳減

C.螳螂通過捕食蟬獲得了蟬能曷的10%?20%

D.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環節

答案D

解析食物鏈是生產者和消費者存在的一種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起點是生產者,終點是消

費者,蟬、蛭娜、黃雀、周缺少生產者不能構成一條食物鏈,A錯誤;鷹的遷入會使黃雀的

數量在一定時間內有所減少,但因為生態系統間存在負反饋調節機制,當黃雀數量減少到一

定程度后,鷹可能會調整金物來源,黃雀的數量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B錯誤:能

量傳遞效率是指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同化量的比值,螳螂和蟬都是某個營養級的個體,無法

用10%?20%的能量傳遞效率來衡量,C錯誤:”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中隱藏的食物漣為:

綠色植物-*蟬f螳螂一黃建,當鷹遷入并棲息于林中后,食物鏈應為:綠色植物一蟬一螳螂

一黃雀一鷹。因此鷹的遷入增加了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環節,D正確。

考向二能量流動的特點及應用

3.我國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魚塘的能量流動簡圖如下。據圖判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魚飼料等人總輻射

工¥9能量也157:00要…

能量一桑實際光合浮游植物能量

耗散一~耗散

377595實際光合

MJ/hm2469200

MJ/hm2

113

‘桑凈光合浮游植物'

283200凈光合

MJ/hm2375300能量

MJ/hm2,耗散

'蠶同化]蠶攝食魚同化

J110820茶糞

5010059450

MJ/hm2]1MJ/hm2

MJ/hm2

'實際產色

2077540830

MJ/hm2J

MJ/hm2

A.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植物實際光合量之和

B,植物到蠶和魚的能量傳遞效率小于蠶和魚同化量與植物實際光合量之比

C.也同化的能量可通過自身的遺體殘骸和糞便流向分解者

D.生產中用蠶糞喂魚和塘泥肥田能夠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

答案C

解析因為該生態系統有亙飼料等人工輸入能量,所以輸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大于植物實

際光合量之和,A正確;負同化量中有魚飼料中含有的的量,故植物到叁和魚的能量傳遞效

率小于蠶和魚同化量與植物實際光合量之比,B正確:魚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

化量,C錯誤。

4.某生態系統部分營養成分之間的關系,以及部分營養級的部分能量值(單位:J,m乜a「)如

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XXXX

A.草一草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①一肉食性動物②是一條食物鏈

B.在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X分別代表熱能和C02

C.肉食性動物①屬于初級消費者,由草食性動物到肉食性動物①的能量傳遞效率是3%

D.肉食性動物①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約3.11%用于其生長、發育和繁殖

答案D

解析草食性動物與肉食性動物都不止一種,因此不能耒示一條食物鏈,A錯誤:在能量流

動中,能量主要以熱能形式散失;物質循環包括碳循環、乳循環等,在碳循環中,X表示CCh,

B錯誤;肉食性動物①屬于次級消費者,C錯誤;①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

一呼吸量=7X105(J-nT2-ar),占同化量的約3.11%,D正確。

考向三能量流動的有關計算

5.(多選)(2023?江蘇鹽城高三期末)某小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過程如圖所示[單位為103

kJ/(m2a)],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散失

散失散失散失

A.由A、B、C、D構成的食物網是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的主要渠道

B.B-D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8.7%

C.若利用A凋落的枝葉種植茶樹菇,不能提高對光能的利用率

D.C分解有機物獲取能量,同時也為A提供無機鹽和CO?

答案CD

解析根據題圖分析可知,C為分解者,不參與食物網的構成,A錯誤;B的同化量為18X:"kJ/

(m2a),傳遞給D的能量為3X103kJ/(m2a),因此B-D的能量傳遞效率的為

3-18X100%^16.7%,B錯誤;茶樹菇為異養型生物,不能利用光能,因此若利用A凋落的

枝葉種植茶樹菇,不能提高對光能的利用率,C正確。

6.如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營養結構,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調整到3/4,假設能量

傳遞效率按20%計算,從理論上分析,改變取食比例后蛇體重增加1kg,人能比原來多增重

()

,^^羊一人

草三食草昆蟲一蜻蛛一蛇一貓頭鷹

A.2kgB.kg

C.4kgD.kg

答案A

解析根據題意可知取食比例改變前:蛇體重增加1kg消耗草:3/4+(20%)3+1/4+(20%產=

100(kg),改變后:蛇體重增加1kg消耗草:l/4+(20%)3+3/4+(20%)2=50(kg)。所以改變后和

改變前相比剩余的50kg草可流向人。所以人可以增重50X20%X20%=2(kg)o

重溫高考真題演練

1.(2021?浙江6月選考,?)下列關于生態金字塔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態金字塔顯示了各營養級之間的數量關系

B.生態金字塔中每個營養級的生物均屬于同一食物鏈

C.生態金字塔中的營養級均按其所占的數值大小依次排列

D.生態金字塔可分別以個體數量、生產量和能量為指標繪制

答案A

解析生態金字塔中每個營養級的生物均屬于食物網的同一營養級,但不屬于同一條食物鏈,

B錯誤:生態金字塔通常都是下寬上窄的正金字塔圖形,但也有倒金字塔的,如英吉利海峽

的浮游植物與浮游動物和慶棲動物的生物量金字塔,故三態金字塔中的營養級并非均按其所

占的數值大小依次排列,C錯誤;生態金字塔可采用生妝量單位、個體數量單位和能量單位,

故可分別以生物量、個體數量和能量為指標繪制,并非芻產量,D錯誤。

2.(多選)(2021?江蘇-15)為了推進鄉村振興,江蘇科技人員在某村引進赤松茸,推廣“稻菇輪

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赤松茸菌種

…I接種一一,

|還田

水稻-----------------有機肥

1-----------------?優質稻米----產品

A.當地農田生態系統中引進的赤松茸,是該系統中的生產者之一

B.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菌糠和秸稈由廢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

C.該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稈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

D.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答案BD

解析由圖觀察可知,赤松茸接種在以秸稈發酵的栽培基料上,屬于該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A錯誤;該模式沿襲了“無廢棄物農業”的傳統,遵循物質循環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稈由廢

棄物變為了生產原料,實現了物質的循環利用,B正確:該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稈中的能量,

從而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C錯誤;該模式既讓土地休養生息,

在確保土地肥力的同時又增加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D正確。

3.(2018?海南,20)某地在建設池塘時,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食物網,鯽魚和雛魚生活在不同水

層。關于該池塘生態系統的敘述,下列錯誤的是()

鯽魚

藻類--水蚤

A.鯽魚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

B.消耗等量藻類時,蹶魚的生長量少于鯉魚

C.通氣可促進水體中生物殘骸分解為無機物

D.藻類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級消費者的能量

答案D

解析筑魚的營養級比維更高,故消耗等量藻類時,鰥魚的生長量少于鯨魚,B正確;通氣

有利于水體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進殘骸分解為無機物,C正確;藻類固定的能量大于流

入次級消費者的能量,D錯誤。

4.(2020?全國川,31)假設某種藍細菌(A)是某湖泊中唯一的生產者,其密度極大,使湖水能

見度降低。某種動物(B)是該湖泊中唯一的消費者。回答下列問題:

(1)該湖泊水體中A種群密度極人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點即可)。

(2)畫出該湖泊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示意圖。

(3)假設該湖泊中引入一種僅以A為食的動物(C)后,C種群能夠迅速壯大,則C和B的種間

關系是o

答案(1)水體富營養化;沒有其他生產者的競爭(2)如國所示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太陽能---A

(3)競爭

解析(1)若水體中N、P等元素含量高,則藍細菌會大量繁殖,即水體富營養化,又因為沒

有其他生產者與其競爭,所以該種藍細菌種群密度極大,使湖水能見度降低。(2)生態系統的

能量流動示意圖需體現能量的來源、各營養級能量的去向(見答案)。(3)因該沏泊中B以A為

食,在引入僅以A為食的動物C后,C與B之間是競爭的關系,且C的競爭力較強,使C

種群能夠迅速壯大。

5.(2021?山東,24)海水立體養殖中,表層養殖海帶等大型藻類,海帶下面掛籠養殖濾食小型

浮游植物的牡蠣,底層養殖以底棲微藻、生物殘體殘骸等為食的海參。某海水立體養殖生態

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如下,M、N表示營養級。

呼吸

作用

呼吸

作用

單位:kJ/(m2,a)

(1)估算海參種群密度時常用樣方法,原因是O

2

(2)圖中M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kJ/(ma)o由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

為%(保留一位小數),該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填“能”或“不能”)在M和

遺體殘骸間循環流動。

(3)養殖的海帶數量過多,若成牡蠣減產,從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4)海水立體養殖模式運用了群落的空間結構原理,依據這一原理進行海水立體養殖的優點是

。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需考慮所養殖生物的環

境容納量、種間關系等因素,從而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分適比例,這樣做的目的是

答案(I)海參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2)2488不能(3)由于海帶的競爭,浮游植物

數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產量降低(4)能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保持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或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解析(2)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一呼啜作用消耗的能量=3281+2826—

3619=2488LkJ/(m2a)J:由M到N的能量傳遞效率為386+(32X1+2826)X100%%6.3%,能

量流動的方向是單向的,不能循環。(3)牡蠣以浮游植物為食,由于海帶的競爭,浮游植物數

量下降,牡蠣的食物減少,所以產量降低。(4)海水立體恭殖利用了群落結構的特點,優點是

能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由于空間和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在構建海水立體養殖生態系統時,

需考慮所養殖生物的環境東納量、種間關系等因素,從而確定每種生物之間的合適比例,維

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保持養殖產品的持續高產。

6.(2019?江蘇,26)圖1是某生態系統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有機碎屑

圖1

(1)生態系統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o圖1由喬木、草本植物、蝗蟲、蜘蛛和雜食性鳥

構成的食物網中,雜食性鳥分別處于第營養級。

(2)從圖1所示的營養關系分析,屬于分解者的有0有機碎屑被徹底分解產

生的(至少寫出兩類i等供生態系統循環利用。

(3)由于喬木的遮擋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區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種類和數量有一

定差異,地表生物的這種區域差異分布體現了群落具有結構。

(4)下列屬于該區域東亞飛蝗種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號)。

①空間分布②遷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種豐富度⑤種群密度

(5)圖2是圖1生態系統中某兩個營養級(甲、乙)的能量流動示意圖,其中a?c表示能量值。

乙糞便中食物殘渣的能量包含在(填圖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長、發育及繁殖

的能量值可表示為(用圖2中字母和計算符號表示)。

答案(1)生產者二、三、四(2)大型真菌、跳蟲無機鹽、C02、H?0(3)水平(4)①②⑤

(5)ca—b

五分鐘查落實

一、易錯辨析

1.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就是指能量的輸入和散失過程(X)

2.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就完成了能量流動(X)

3.相鄰兩個營界級的能量傳遞效率不會小于10%,也不會大于20%(X)

4.一種蛻螂專以象糞為食,則該種蛻娜最多能獲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X)

5.營養級越高的生物獲得的能量越少,體型也越小(X)

6.“桑基皇塘”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X)

7.生態系統中的能量可被多級循環利用,從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X)

二、填空默寫

1.(選擇性必修2P及)能量流動: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失的過程。

2.(選擇性必修2P77)生態系統的能量在流動過程中具有單向流動和逐級遞減的特點。

3.(選擇性必修2P77)單向流動是指生態系統的能量只能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再流

入第三營養級……能量流動不可逆轉,也不能循環。

4.(選擇性必修2P77)進入第一營喬級的能量,一部分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儲存在植物體內的有機物中.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

5.(選擇性必修2P7〉因為受能量轉化效率的限制.難以維持過高營養級消費者種群的生存對

能量的需求,生態系統的食物鏈長度通令是有限的。

6.(選擇性必修2P79)生態金字塔是反映食物鏈和食物網各營養級之間生物數量、質量和能量

比例關系的圖解模型。

7.(選擇性必修2P、。)能量金字塔不會出現倒金現象。

8.(選擇性必修2Pso)“桑基魚塘”和“稻田養魚”等生產模式,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9.(選擇性必修2P8。研究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合理地優化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

能量高效她流向對生產有益的部分,可以使農業生產獲得更大的收益。

課時精練

一、單項選擇題

1.桑基魚塘是種桑、養蠶及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在池梗上或池塘附近種植

桑樹,以桑葉養蠶,以蠶沙、蠶蛹等作魚餌料,以塘泥作為桑樹肥料,達到魚、蠶、桑兼收

的效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人是該生態系統的基石

B.流經魚塘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等于魚塘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C.蠶沙中的能量屬「桑樹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

D.桑基魚塘能實現對能量的多級利用,從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

答案C

解析人是消費者,而生產者才是生態系統的基石,A錯誤;魚塘是人工生態系統,流經魚

塘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等于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人工輸入的能量,B錯誤;蠶沙中的能量是

蠶未同化的能量,屬于桑樹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C正確;桑基魚塘能實現對能量

的多級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傳遞效率,D錯誤。

2.(2023?江蘇南通高三模擬)秸稈的合理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下列相關敘述錯誤

的是()

A.秸稈放入沼氣池中發醉生產沼氣,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B.秸稈還田為土壤微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并可改善土壤結構

C.秸稈青貯處理作為牛羊等的飼料,能提高能量傳遞效率

D.秸稈作為培養基培育菌菇類食品,可使秸稈中能量更多的流向人類

答案C

3.某生態系統中存在如圖所示的食物網。如將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調整為2:1,

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該生態系統能承載丙的數量是原來的()

A.倍

C.倍D.倍

答案D

解析解題時應該從丙出發,設當食物由甲:乙=1:1時,丙的能量為x,需要的甲為

0.5x-10%+0.5x-10%-10%=55x,設當食物由甲:乙=2:1時,丙的能量為y,需要的甲為

2/3y-!()%+!/3y-1()%-10%=40y,因為兩種情況下,生產者的數量是一定的,即55x=4()y,

故y/x=55/40,就是倍。

4.茶樹菇味道鮮美,常野生于油茶樹枯朽的樹樁上。某林場嘗試在樹卜套種茶樹菇,并用桐

樹、柳樹、楊樹脫落的枝葉制作培養基。下列相關敘述E確的是()

A.生長在油茶樹樹樁上的茶樹菇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B.茶樹菇利用的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不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

C.套種技術可以提高樹木和茶樹菇對陽光等資源的利用率

D.該林場的做法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答案A

解析茶樹菇利用的油茶樹枯朽樹樁中的能量,屬于油茶樹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挈分,

B錯誤:茶樹菇屬于分解者,不能直接利用陽光,C錯誤;該林場的做法實現了能量的多級

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而不是傳遞效率,D錯誤

5.某生態系統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生物,其中乙、丙和丁構成一條食物鏈:乙一丙一丁,

甲和乙之間的關系如圖1,圖2為能量流經丙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圖2

A.由圖1可知甲、乙屬于互利共生關系

B.食物鏈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捕食關系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C.流向M的能量是乙同化的能量

D.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有益的方向,可以對丙進行圈養

答案C

解析分析甲圖可知甲和乙“同增同減”,說明甲與乙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A正硝;食

物鏈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的捕食關系是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的結果,B正確;流向M的能量

一部分是丙同化的能量,一部分是乙同化的能量,C錯誤;為了使丙同化的能量更多地流向

對人有益的方向,可以人為調整能量流動的關系,例如對丙進行圈養,避免其流向丁,D正

確。

6.(2023?江蘇南京高三模擬)下表是某湖泊生態系統中甲?戊各個種群能量數值(單位:

102kJ-m-2.a-)且每個種群只處于一個營養級,己為分解者。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項目甲乙丙T戊己

種群儲存的能量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A.丙屬于生產者,己位于第二營養級

B.乙與戊的種間關系為捕食和種間競爭

C.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能量的傳遞效率約為15%

D.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可能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等很快消除

答案C

解析己為分解者,不屬于食物鏈中的營養級,A錯誤:根據表中的食物網分析,乙和戊只

有種間競爭關系,沒有捕食關系,B錯誤;第三營養級是乙和戊,同化的能量為+=,第二

營養級是甲,同化的能量為,所以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能量的傳遞效率約為g15%,C

正確: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超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則可能該生態系統會崩潰,不

會恢復,D錯誤。

7.下圖為某總面積為300hn?的濕地受有害物質a污染后,有害物質a的濃度在各營養級部

分生物種類體內的變化情況。該濕地生態系統中燕鷗系統中燕鷗種群的K值為1200只。下

列說法錯誤的是()

銀鷗75.5頂位肉食動物

燕鷗3.4/一飛食動物

魚1.24/生植食動物

剛毛藻0.0v-----------、水生植物

蒲類0.04/\

物質a濃度(/xg/g)營養級

A.生態系統的食物鏈一般不超五個營養級

B.圖示說明了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有害物質a的濃度越高

C.當燕鷗的種群密度約為4只/Em?時,其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D.魚的同化量除用于呼吸消耗之外,還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

答案C

解析由于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逐級遞減,當食物鏈超過五個營養級后,常常傳到第六營養

級的能量往往不足以供應其生命活動所需,故食物鏈常常不超過5個營養級,A正確:根據

題意可知,燕鷗的K值為1200只,所以當燕鷗的種群密度約為4只/hm2時,其種群增長速

率為0,C錯誤。

8.下圖是某人工湖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敘述正確的

是()

有機物輸入

水草-...

e||/

浮游植物一浮游動物一3甲種魚?一乙種魚

A.浮游動物和魚類作為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可加快物質和能量的循環

B.甲種魚和乙種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S+c+e)X100%

C.向該人工湖中投放的飼料越多,甲種魚和乙種魚的數量就越多

D.該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營養級

答案B

解析浮游動物和魚類作為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可加快物質循環,但能量不能循環,A錯

誤;相鄰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某一營養級同化量/上一營養級同化量X100%,乙種魚

從甲種魚處同化的能量為人而甲種魚同化的能量為6+c+e,則甲種魚和乙種魚間的能量傳

遞效率為d/S+c+e)Xl()0%,B正確;向該人工湖中投放的飼料過多,可能導致水質變差,

魚類減少,C錯誤;最高營養級無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D錯誤。

二、多項選擇題

9.(2023?江蘇鎮江高三模擬)如圖為某水域中的部分食物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櫛水母—?海龜

浮游植物G輪蟲海鳥

、壞_^小魚/3魚

A.圖中蝦與輪蟲,海鳥與小魚之間既存在捕食關系又存在種間競爭關系

B.若輪蟲的數量減少,則浮游植物的能量會更多地直接流入蝦,使其數量增加

C.浮游植物到櫛水母的能量傳遞效率低于10%是由于呼吸散失/很多能量

D.若增加部分食物鏈,使得生物的食物充足,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答案BD

解析分析題圖可知,海鳥與小魚不存在種間競爭關系,只存在捕食關系,A錯誤;浮游植

物到櫛水用的能量傳遞效率低于10%是由于浮游植物的同化量還流入了和櫛水母同一營養級

的其他生物種群內,C錯誤;增加部分食物鏈,使得生物的食物充足,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只有增加能量利用的環節才能提高能量利用率,D正確。

10.下表是某農HI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間的食物關系(“J”表示存在食物關系),A、B、C、

D、E、F分別代表六種不同的生物,其中A生物的同化量為3X10H)kJ,B生物的同化量為

IX10,,kJ。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被捕食者

捕食者、\ABCDEF

BV

CV

DV

EVV

F

A.表中的六種生物共同構成了該農田的生物群落

B.該農田生態系統僅有三條食物鏈

C.理論上F的同化量最多為4XIO'kJ

D.該農田生態系統在能量上需要源源不斷地輸入太陽能,在物質上能實現自給自足

答案ABD

解析農田生物群落是指這個區域內所有生物,表中六種生物中一定沒有分解者,故不能代

表生物群落,A錯誤;因表中是某農田生態系統中部分£物間的食物關系,故農田的生物群

落的食物掾至少有三條A-B-*F、A-C-*E-FsA-*D-E-*F,B錯誤;能量按20%傳遞F

獲得的能量最多,該效率下第二營養級(B、C、D)共獲得6義109口,因B生物的同化量IX10,)口,

則C、D共同化能量5X1Q9kJ,這樣F獲得的能量為1X109X20%+5X109X20%X20%=

4X108(kJ),C正確;農田生態系統是人工生態系統,需要人為的投入物質,因此農田生態系

統在物質上不能實現自給自足,D錯誤。

11.(2023?江蘇宿迂高三模擬)下表為某生態系統中能量在食蟲鳥種群中的全部流動情況。

項目攝入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以有機物形式儲存的能量

能量(XI()3kJ)32128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食蟲鳥種群未被同化的能量占攝入能量的37.5%

B,未被同化中的部分能量以糞便的形式從食蟲鳥傳遞給分解者

C.有機物形式儲存的能量與呼吸散失的熱能之和就是該鳥的同化量

D.正常情況下,同化相同的能量,該食蟲鳥用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比青蛙低

答案BD

解析能量流動的過程中,糞便中的能量屬于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B錯誤:青蛙屬于變溫

動物,食蟲鳥是恒溫動物,為維持體溫的相對穩定,正常情況下,同化相同的能量,其用于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比青蛙高,D錯誤。

12.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它包括生態系統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

失四個環節。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模型,圖中Wi為輸入該生態系統第一營養級的

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流向分解者流向分解者

A.能量沿著食物鏈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B,生產者用于自身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為BI+G+DI

C.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2/D.X100%

D.第二營養級生物糞便中的能量屬于Ci

答案ABD

解析由題圖分析可知,第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為Wi,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為Di,故第

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i/WiXlOO%,C錯誤。

三、非選擇題

13.研究小組對某人工魚塘中部分生物的種群數量進行了調查,并對其消化道內的食物組成

分析后獲得如圖所示的食物網。研究發現,適當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飼料投放量,均可使

魚產量大幅度提高。回答卜.列問題:

B-浮游植物

C-其他水生植物

(I)流經該魚塘生態系統的能量來自,“青草鞋端”四大

家魚混合放養,影響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小龍蝦屬于雜食性動物.可取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也捕食魚塘中的B,小龍蝦與

B的種間關系是,在小龍蝦入侵該魚塘后,如果放棄對該魚塘的管理,預期

小龍蝦的種群數量將出現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A的同化量以相同的比例來自各條食物鏈(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均以20%

計算),當A同化129kJ的能量時,,則共需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同化的能量為kJ。

(4)在混合放芥的魚糖加入肉食性的烏魚,從能量流動的%度分析是否有利,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