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教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1頁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教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2頁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教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3頁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教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4頁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教案九年級化學人教版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單元內容概述

從本單元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將由生成何種物質向生成多少物質(即量的)

方面展開。本單元有3個課題。課題1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從量的方

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學反應的客觀規律,為化學方程式的教學作好理論準備,這是

學好本單元的基礎。課題2講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方法和步驟,說明化學

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這是本單元的中心。課題3從量的方面研究物質化學變化

的過程,是化學方程式的具體應用。

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

有增減。

3.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4.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則。

5.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億學方程式。

6.在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7.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億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本課題包括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方程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在質量守恒定

律部分內容中,教材不是從定義出發,把質量守恒定律強加給學生,而是首先提

出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同生成物的質量之間存在什么關系的問題,讓學生

思考,然后通過作出假設、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科學探究方法,通

過活動與探究得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

質的質量總和”這一結論;然后再通過活動與探究分析質量守恒的原因,從而知

道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

沒有變化。第二部分介紹化學方程式。教材通過木炭在氧氣中燃燒這個實例,簡

單明了地敘述了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使同學們知道化學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關反

應的信息。能將反應物、生成物及各種粒子的相對數量關系清楚地表示出來,是

學習化學的又一基本功。

第1課時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目標】

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

目沒有增減。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生探窕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

實驗方法獲取信息,初步學會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素養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使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6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3)通過對化學反應的定量研究、推理,幫助學生認識永恒運動和變化著

的物質,既不能憑空產生乜不能憑空消失的道理,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和自然科學方法的教育。

【教學重點】

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應用。

【教學難點】

1.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和質疑精神,培養創新精神。

2.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

沒有增減。

【教學準備】

1.教師用具:投影儀、托盤天平(帶破碼)、蠟燭、試劑瓶、火柴、塞子。

2.學生用具:(1)托盤天平、燒杯、錐形瓶(塞子)、玻璃棒、氣球、玻璃

片、石棉網、出煙鉗、火柴;(2)紅磷(火柴頭大小)、硫酸銅溶液、鐵釘、

碳酸鈉粉末、稀鹽酸、鎂帶、細沙、砂紙。

一、導入新課

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在一定的條件下,反應物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可以

生成新物質。如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為:P+02」^P2O5;鐵和硫

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表示為:FC+CUSO4->CU+FCSO4.這些物質在質

上發生了變化,那么這些物質在量上是否發生變化呢?請同學們猜想一下:物質

在反應前的質量跟生成物的質量間可能存在哪幾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節課研

究的內容。

二、推進新課

[猜想]學生甲: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會大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學生乙: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會小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學生丙:生成物的質曷總和會等于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過渡]同學們提出了三種猜想,我們來進行下面的活動與探究,通過實驗

去驗證一下反應物的質量和生成物的質量的關系。

[活動與探究]實驗分兩大組進行,一組進行實驗一,一組進行實驗二。

(1)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總和如何變化?

(2)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物的質量總和與反應物的質量總和之間的關系。

[注意事項](1)稱最時天平應注意調平。

(2)紅磷燃燒時,錐形瓶底部應預先裝一部分沙子。

(3)紅磷燃燒這個實驗中,玻璃棒燒紅后往錐形瓶中塞時動作要快,塞子

要塞緊,不能漏氣。

(4)在鐵與硫酸銅反應這個實驗中,鐵釘在放入硫酸銅溶液之前,要用砂

紙打磨干凈。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操作中的一些錯誤并進行糾正。

[交流討論]由學生陳述實臉結果,不同意見進行補充。

[實驗一]在紅磷燃燒這個實驗中看到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生成一種白

色固體,氣球先膨張后縮小,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沒有發生改變。

[不同意見]我們組的實驗結果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略大于反應物的質量總

和,可能是由于錐形版沒有塞緊漏氣所致。

[實驗二]在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這個實驗中,用砂紙把鐵釘打磨干凈放

入硫酸銅溶液中,一會兒看到鐵釘表面有一層紅色的銅析出;同時溶液的顏色也

略有改變,由藍色溶液變為淺綠色溶液;用天平稱量,發現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

總和沒有發生改變。

[總結]通過這兩個實驗我們看到,發生化學反應時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

成物的質量總和存在相等的關系。其實不僅僅這兩個實驗如此,無數的實驗證明,

反應前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相等,這個規律心做質量守恒定律。

[設問]有了前面的實驗作基礎,我們該如何去描述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

呢?

[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

量總和,這個規律就叫做質量守恒定律。

[練習]現有一反應A+B—C,有10gA和5gB反應,反應結束后還剩

余3gA,B無剩余,則生成C的質量為多少克?

[答案]生成C的質量為12g,因為A還剩余3g,可見參加反應的A的

質量為7g,B無剩余,可見5gB全部參加反應,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C

的質量為74-5=12go

[小結]理解和應用質量守恒定律應注意的事項:

(I)運用范圍:解釋化學變化而不是物理變化。

(2)強調“質量”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氣體體積。

(3)強調“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指真正參加反應的那一部分

質量,反應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沒有參與反應(有剩余)c

[設問]到底是不是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呢?我們再來進行

下面的活動與探究,驗證一下質量守恒定律是否正確。

[活動與探究](仍分兩大組進行實驗)

教材P94實驗51:碳酸鈉粉末和鹽酸反應前后質量的變化。

教材P94實驗52:鎂帶在空氣中燃燒,其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操作。交流討論實驗現象和結論。

[實驗51]現象:產生大量氣體,天平失衡。

結論:反應后質量減少。

[實驗52]現象:鎂帶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石棉網上有白色粉末,并升

起少量白煙。

結論:實驗前后質量不相等。

[提問]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會出現生成物的質量大于或小于反

應物的質量這些情況?

[回答](1)碳酸鈉粉末和鹽酸反應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而二氧化碳是該

反應的一種生成物。反應后逸散到空氣中,故反應后質量減輕。

(2)在鎂帶燃燒這個實驗中,因為反應物有空氣中的氧氣參加,而我們反

應前所稱量的僅僅是鎂帶的質量,且反應后少量白煙逸散,只稱取部分生成物的

質量,故熨驗前后稱量的質量不相等。

[提問]這兩個反應到底遵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呢?

[回答]遵守。只要改進實驗裝置,就會出現正確的結果。

[追問]如何改進實驗裝置呢?

[思考]在白磷燃燒那個實驗中,若玻璃管上端沒有系小氣球,將會出現什

么結果?

[回答]如果玻璃管上端沒有系小氣球,則會出現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小于反

應物的質量總和,因為有一部分白煙會從玻璃管口進入空氣中,從而引起生成物

質量的減小。

[思考]了解了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和它的發現,我們再從微觀方面來研究

一下為什么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

質的質量總和?

[課件演示]展示白磷燃燒和鐵與硫酸銅反應的微觀過程動畫,從分子、原

子角度進行分析。

[思考]根據所展示的動畫,從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思考為什么化學反應都遵

守質量守恒定律?

[交流討論]從剛才投影所展示的白磷燃燒實驗以及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

實驗的微觀過程可知: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原子的數目沒有增

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說所有的化學反應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小結](1)微觀解釋:化學反應的過程,事實上是舊的分子破裂,原子和

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沒有變化,原子的數

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乜沒有變化,所以反應物的質量總和會等于生成物的質

量總和。

(2)質量守恒定律可理解為“六個不變”,“兩個一定改變”,“兩個可能改變”。

三、典例剖析

例在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過程中各物質

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d可能是催化劑

B.a、b兩種物質中元素種類一定與c物質中元素種類相同

C.b物質可能是單質

D.反應后a物質的質量為3g

【解析】反應后質量減少的是反應物,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c反應后增加

11g,是生成物,d的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未反應的雜質,b反應

后減少了8g,是反應物,由質量守恒定律可推知反應物的質量少3g,所以反應

后a的質量=10g3g=7g。該反應是a+b—>c,是化合反應,a、b有可以是單質,也

有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為化合物。

【答案】D

四、課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堂作業部分。

五、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體會呢?請你談一談。

[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質量守恒定律,知道了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

物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物的質量總和;而且從微觀角度理解了為什么所有的反應

都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六、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后作業。

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第1課時質量守恒定律

質量守恒定律

(1)內容: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

的質量總和。

(2)微觀解釋: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存在3個不變,即:

①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②原子的數FI沒有增減;③原子的質量沒有改變。

本課題內容存在一定的難度,而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是學好本課題的關鍵,所

以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從以下幾方面突破難點:(1)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探究的

機會。力爭使每一位同學都能邊操作、邊觀察、邊思索,使其得到更多的鍛煉機

會。(2)培養學生實驗探究、交流討論、得出結論等綜合素質。各實驗小組所測

定的化學反應各不相同,但通過比較、判斷,不斷地揭示矛盾和解決矛盾,會激

起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欲。(3)應注意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活動中幾個表面上似乎

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是因什么導致其如此,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其符合質量

守恒定律,通過舉一反三,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

第2課時化學方程式

【教學目標】

目標

(1)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及其表示的意義。

(2)會從質、量、數等方面讀化學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學方程式求出化學

反應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2.能力目標

通過討論交流,使學芻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

方法。

3.素養目標

通過教學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什么叫做化學方程式

【教學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及相關圖片

一、導入新課

[思考]化學上有沒有一種式子,既能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又

能反映質量守恒定律的特點呢?

[總結]國際上為了便于交流,化學家采用國際通用的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

學反應。

二、推進新課

1.化學方程式的定義

[閱讀]什么叫化學方程式?請大家閱讀課本尋找化學方程式的概念。

[回答]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總結]化學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如木炭在氧氣

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02粵C02;磷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可表示為:

4P+5O2-2P2。5。

[思考]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化學反應具有哪些優點呢?

[交流討論](1)表示出了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組成。

(2)表示出了反應進行所需要的條件。

(3)表示出了質量守恒定律,很明顯地看到原子的種類和數目沒有發生變

化。

[總結]化學方程式具有如此多的優點,它把“質”和“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既表示出了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表示出了各反應物和生成物量上的關系,

以后我們再表示一個化學反應時就要用它的化學方程式。

2.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閱讀]化學方程式具有哪些意義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本P96進行總結(以

木炭燃燒為例)。

[回答]化學方程式具有兩點意義。

(1)表示出了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如:C+02—C02,反應物

為C和02,生成物為C0],反應條件為“點燃”。

(2)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即每12份質量的碳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

恢。

[補充]從微觀上看,還能表示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微粒個數比。如:

每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在點燃時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

[總結]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1)表示出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2)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3)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微粒個數比。

[思考]對于4P+5O2迪2P2O5這個反應,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如何

表示?

[答案]計算過程如下:

[講解]計算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時,應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相對

分子質量乘以各物質前面的化學計量數,這樣的計算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而且

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匕化簡后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如124+160=284,31

+40=71o

[提問]化學方程式應該怎么讀?

[回答]化學方程式能客觀地反映出化學反應中“質"和“量''的變化及關系,

其讀法有異于數學中的方程式。其中的讀成"和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間的“

讀成“生成”,不能讀成“等于以磷燃燒為例:

(1)宏觀讀法: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微觀讀法:每4個磷原子在點燃條件下能與5個氧分子完仝反應,生

成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

(3)質量讀法:每124份質量的磷在點燃的情況下,能與160份質量的氧

氣完全反應,生成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交流討論]課本P9,的討論題。

[注意]盡量鼓勵學生多回答一些信息,只要從這三個化學方程式能得到的

都對。

[總結]可見化學方程式能給我們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我們可以利用它所

提供的這些信息選擇適當的物質和條件來制取我們所需要的物質。

[練習]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三、典例剖析

例1(多選)將3g某物質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

水,據此可判斷該物質的組成中()

A.只含碳、氫兩種元素

D.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0%

【解析】本題考查質量守恒定律與化學式相關計算的綜合作用。根據質量

守恒定律,在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說

明參加反應的物質中有碳元素、氫元索和氧元素,但反應物氧氣由氧元素組成,

則可確定這種物質中一定含有氫元索和碳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必須通過計算來

確定。該物質中碳元索的質量,即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

8.8gx—x]00%=2.4go該物質中氫元素的質量,即水中氫元素的質量為:

44

1x?

5.4gx--xi00%=0.6go因為2.4g+0.6g=3g,所以該物質中一定只含碳、氫兩種元

18

素,一定不含氧元素。該物質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學xi00%=20%。故正

3g

確答案為ADo

【答案】AD

例2目前有關部門做出決定,司機酒后駕車會受到嚴懲。交警常用一種“酒

精檢測儀”檢查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C2HsOH+4CrO3+6H2so4=2X

+2CO2T+9H2O,反應中紅色的CrCh轉變為綠色的化合物X,則X的化學式為

()

A.CnChB.CrSO?C.Cn(SO4)3D.Cr2s3

【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目不變可推知X

的化學式。反應前后C、H原子數目相等,Cr原子生成物中少4個,S原子生成

物中少6個,0原子生成物少24個,缺少的原子都在2X中,所以X的化學式

為Cn(SO4)30

【答案】C

四、課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堂作業部分。

五、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體會呢?

[小結]同時還知道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利用它

既可以知道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又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

關系,從而把我們對化學的學習從質的研究引向量的研究。

六、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后作業。

課題1質量守恒定律

第2課時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

(1)定義: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2)意義:①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反應條件;

②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③化學反應中各物質之間的微粒個數比。

(3)讀法:“+”讀成利“;讀成“生成”。

化學方程式是聯系質量守恒定律和進行化學計算的橋梁,是繼元素符號、化

學式之后又學習的一種化學用語。本節課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什么是化學方程式以

及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為課題2的學習做好知識鋪墊。課堂學習氛圍濃厚,學習

興趣盎然,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本課題內容重點介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書寫步驟,化學方程式書寫遵

守兩個原則:一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這兩點對于初學

化學的學生尤為重要,要使學生認識到無論是物質的化學式還是化學反應,都應

是客觀事實的反映。化學方程式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各反應物與各生成物中的

各原子種類和數目相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本課題教學的重點。教材先以木炭

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為例,指出該化學方程式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

和數目都相等,即這個化學方程式是配平的,接著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學方程式

并非都這么簡單,并以氫氣與氧氣的反應為例展示了一個簡單的配平思路。教材

以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應為例,較全面地說明了如何正確書寫化

學方程式的幾個步驟。教材簡單介紹了用最小公倍數法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數法是一種比較簡單和常用的配平方法,應當在課堂上適當組織練習,

使學生初步學會這種配平方法.

【教學目標】

目標

(i)通過具體化學反應分析、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2)r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

(3)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2.能力目標

(1)采用講練結合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2)采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加以總結。

3.素養目標

(i)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嚴密性。

(2)通過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和配平方法的討論,對學生進行尊重客觀

事實,遵從客觀規律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教學重點】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教學難點】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及相關圖片

一、導入新課

[思考]P+023P這個式子能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

[回答]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因為它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思考]怎樣才能使它成為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呢?

[引入新課]僅僅寫巴反應物、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并不能表示一個化學方

程式,這僅僅完成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正確地書寫化學方

程式呢?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推進新課

[提問]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前幾年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宣揚“水變燃油想

一下水可能變成燃油嗎?

[交流討論]

學生甲:可能,只要有適當的反應條件就行。

學生乙:不可能,若水能變成油那豈不太容易了,油還能賣那么高的價錢嗎?

我們還需再為油的問題而發愁嗎?

學生丙:不可能,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而油中肯定有碳元素,水

怎么能出現碳元素呢?

[分析]剛才同學們提出了自己對“水變燃油”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水到底

能不能變為燃油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無論什么樣的反應條件,水都不可能變

為燃油。這個問題說明一人化學反應不是隨隨便便發生的,而是以客觀事實為基

礎的,絕不能憑空想象。

[過渡]化學方程式是用來表示化學反應的,既然化學反應的發生不是憑空

想象,必須遵守客觀事實,那么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也應該遵守一定的原則。化學

方程式的書寫應該遵守什么樣的原則呢?

[閱讀]請大家閱讀教材上有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井進行歸納總結。

[總結]化學方程式反映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因此,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

必須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臆造事實上

不存在的物質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

數Fl必須相等。

[提問]在下面這個方程式中,等號兩邊各原子的種類與數目相等嗎?

C+02—C02

[回答]原子種類相等,等號兩邊都有c、0兩種原子;原子個數也相等,

C原子都為I個,0原子都為2個。

[追問]所有的化學方程式都是這樣簡單嗎?H2+O2TH2O這個反應呢?

[回答]這個反應,等號兩邊原子的種類相等,都為H、0兩種原子,但原

子的個數不等。如0,等號前有2個0原子,等號后只有1個0原子,而且原

子總個數也不相等,等號前共有4個原子,等號后共有3個原子。

[總結]可見,這樣的式子不能稱為化學方程式。它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若要使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就需要在式子兩邊的化學式前面配

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這個過程稱為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閱讀]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了解一下H2+O2TH2O這個式子是如何在式子

兩邊的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之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的。

[回答]在Hz前配上一個數字2,在Ch前配上一人數字1(不寫出),在H2O

前配上一個數字2,式子兩邊每種原子的個數就相等了,這時得到的就是一個遵

守質量守恒定律的化學方程式了。即:2H2+O2變2H2。

[說明]若化學式前配的化學計量數為“1”,則“1”省略不寫。

[總結]由此可見,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式子兩邊的化學式前面配上適

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兩邊每一種元素原子的總數相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過渡]那么,書寫一個化學方程式要經過哪些步驟呢?

[閱讀]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上以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為例所講的有關化學

方程式的書寫,并對書寫步驟進行總結。

[回答]書寫化學方程式有如下步驟:

(1)根據實驗事實,在式子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中間

用短線或箭頭聯結,如:P+O:——P2O5

[強調]若反應物和生成物不是一種物質,是二種或多種物質,則用將

反應物或生成物加以聯結。

(2)配平化學方程式并進行驗證檢查,如:4P+5O2——2P2O5

(3)標明化學反應發生的條件,并把短線改成等號。即:4P+5O?述2P2。5

[總結]剛才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總結出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我們現

在再以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反應為例來歸納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寫”。根據實驗事實在短線左邊寫出反應物的化學式,右邊寫出生成

物的化學式,不只一種物質的用“+”連接。H2O——H2+O2

(2)“配工在式子兩邊的化學式前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短線左右兩

邊達到原子的種類相同,數目相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2H20—2H2+02

[說明]切記決不能改變化學式右下角的數字,所配化學式前邊的化學計量

數應是最簡整數比。

[補充]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很多,由于我們初學化學方程式,知識基礎

較少,所以只介紹最常用的配平方法。如上式采用的是觀察法,即通過觀察得出

在H2O和Hz前面各配一個“2”,此式子就配平了。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簡單又比

較常用的方法——最小公倍數法.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就采用了此種配平方法.

P+02—P2O5,式子左邊氧原子的個數為2,右邊氧原子的個數為5,兩數

的最小公倍數為10。因此,在02前面配上5,在P2O5前配上2,得到

P+5O2—2P2O5,式子右邊磷的原子數為4,左邊為1,因此在P的前面配上4。

4P+5O2==2P2O5,這時式子兩邊各原子的種類和個數就相等了。

(3)“注工注明反應發生的條件。2H2犯2H2廿04,通電就是該反應的條

件。

[補充說明]

①“加熱”是最常用的化學反應條件,“加熱”用符號表示。

②若反應進行只需1個條件,就把此條件寫在短線上方,若需2個或多個條

件,則分開寫在短線上、下兩方。如:

[小結]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即一寫二配三標明,最后短線變等號。

三、典例剖析

例1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有()

【解析】以上六個化學方程式都有錯誤。①中,生成物的化學式應是Fe3O4,

寫成FeCh不符合客觀事實。②中,氧氣化學式應寫為02。③中,等號兩邊并不

相等,應配平為2Mg+Ch鍥2MgO。④中,缺少反應條件“點燃”,又02為氣體,

所以SO2后面的寸“云掉。⑤中,等號兩邊并不相等,應配平

2KCl()3F=2KClt+3(%⑥中Cu(0H)2是沉淀,應在后面加上“廣。

【答案】D

例2鎂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點燃后,它既能在氮氣中燃燒,也能在二氧

化碳中繼續燃燒。己知鎂在氮氣中燃燒,化合成一種物質,其中氮元素的化合價

是3價;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種金屬氧化物。試寫出上述兩

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鎂和氮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0

鎂和二氧化碳在點燃條件下反應:。

【解析】根據題意,鎂在氮氣中燃燒發生的是化合反應,生成物只有一種,

化學式為MgjN2;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物的元素種類與反應物相同,Mg、

C、0三種元素組成的金屬氧化物為MgO,另一種黑色炭粒化學式為C。

【答案】

3Mg+N2—Mg3N22Mg+CO2—C+2MgO

四、課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堂作業部分。

五、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小結]通過本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和步驟,及書

寫化學方程式應該注意的事項,也能夠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了。化學方程式的

書寫要遵守實驗事實,只有實際上存在的反應我們才能去寫,決不能憑空想象,

隨意臆造一些事實上不存在的反應。

六、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對應課后作業。

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

(1)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方程式是初中化學入門的重要化學用語,在教學中讓學生正確書寫化學

方程式,對以后學習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物質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制法、物

質的用途等起著關鍵作用。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本來不是什么難理解的知識和難

以掌握的技能,為什么卻成為初中學生學習化學的分化點了呢?有的學生把它當

作第二外語,感到頭疼,有的甚至因此而掉隊,原因是這一步沒有打好基礎。為

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學生充分掌握好化學方程式這個工具,在教學中應做好

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多復習前面有關元素符號、化學式的知識。

(2)注意課下的練習、體會和熟練剛學過的相關知識。

(3)應從簡單的、學生熟悉的反應入手。

(4)切忌一開始就做難度很大的練習和多種配平方法的講解。

(5)嚴格要求,書寫規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

本課題“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主要包括兩種類型:用一定量的反應物

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要制取一定量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應物。無論哪一種

類型的計算都是以化學方程式為依據進行的。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孤立地只談計

算,要和熟悉、加深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涵義聯系起來,應當使學生十分明確地認

識到,化學方程式不僅表示什么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什么物質,而且還表示反應

物、生成物各物質間的質量關系。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就是依據反應物和生

成物間的質量比進行的。己知反應物的質量可以算出生成物的質量,反之,已知

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算出所需反應物的質量。化學計算題是從“量”的方面來反映

物質及其變化的規律的,它與側重于從性質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質及其變化規律

是相輔相承的。可以說化學計算題包括化學和數學兩個因素,其中化學知識是化

學計算的基礎,數學是化學計算的工具。因此,一定要使學生對化學計算題里的

有關化學知識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對有關的化學方程式一定要十分熟悉。在這里

化學方程式是化學計算的依據,如果化學方程式寫錯了或者沒有配平,化學計算

必然會得出錯誤結果。教材還給出「兩個實例來說明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和方法。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作解題格式示范,在練習中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按照

一定的書寫格式來解題,運算要準確,以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進行思維的良

好習慣和熟練的計算技能,

【教學目標】

目標

(D在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計算。

(2)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

2.能力目標

(i)通過多練習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通過由易到難的題組和一題多解的訓練,開闊思路,提高解題技巧,

培養思維能力,加深對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3.素養目標

(1)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思考及審題、分析、計算的能力。

(2)通過有關化學方程式的含義的分析及計算,培養學生學以致用,聯系

實際的學風。

(3)認識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質及變化規律是相埔相承的,質和量是統一

的辯證觀點。

【教學重點】

1.由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求生成物(或反應物)的質量。

2.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書寫格式要規范化。

【教學難點】

訓練和培養學生按照化學特點去思維的科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及相關練習題

一、導入新課

根據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含義,可以知道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數量關

系。而研究物質的化學變化常涉及到量的計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

生產出多少產品?制備一定量的產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過這些計算,

可以加強生產的計劃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資源,而這些計算的進行都需要根

據化學方程式。本節就是從“量''的角度來研究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

二、推進新課

[例題1]加熱分解6.3g高鎰酸鉀,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氣?

[分析]這道題是已知反應物的質量來求生成物的質量,即已知原料的質量

求產品的質量。我們一起來看課本中的解題步驟。

解:設加熱分解6.3g高鎰酸鉀,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

答:加熱分解6.3g高鎰酸鉀,大約可以得到0.6g氧氣。

[思考]根據剛才對例題1的閱讀和分析,請歸納出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

解題步驟。

[總結]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1)設未知量;

(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配平;

(3)寫出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簡明地寫出答案。

[注意](1)設未知量要規范,”設某物質的質量為x”,(x是個有單位的

物理量,后面無需再帶單位);如果未知量是反應物,一般“設參加反應的某物質

的質量為X”;若未知量是生成物,一般“設生成某物質(或得到某物質)的質量

為X”。

(2)方程式是否正確關系到整個解題的正確性,所以首先保證方程式配平。

如果不配平,則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就是錯誤的。而口要注意方程式的完整,反應

條件、氣體和沉淀的符號要注意標明,不完整的方程式計算時是要扣分的。

(3)相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寫在相應化學式的卜.面,一定要注意用相對

分子質量乘以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已知量和未知量寫在相應相對分子質量的卜

邊。有關物質的量左右對應,上下對齊。

(4)比例式有兩種列法,可以橫列也可以縱列。一般情況卜采用縱列比較

好,因為有時題中所給的質量數字會和相對分子質量有某種關系,從而使得計算

簡單。計算結果的小數位保留按題中要求進行,若題中沒有要求,又得不到整數

時,一般保留一位小數,如例題1中就是。

(5)比例式和求解過程中以及最后的結果要帶單位。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

算反映的是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的單位要一

致。

[教師]在實際運算過程中,我們往往需要把過桎再簡化些,自學例題2,

進一步總結解題思路和解題具體格式。

[例題2]工業上,高溫煨燒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

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鈣,需要碳酸鈣多少噸?

解:設需要碳酸鈣的質量為X。

答:需要碳酸鈣103

[總結]通過上述計算我們可以看出,化學方程式能準確地表示出反應物、

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已知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可根據比例關系

求出另一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解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格式的規范化,養成

良好的解題習慣;要注意解題細節,避免造成無謂的失分。

[教師]下面公布一位同學的解題方案,請同學們評議。

[課件展示]

例題3工業上用電解水的方法制取氫氣。電解4.51水,能制得氫氣多少噸?

同時得到氧氣多少噸?

解:設制得氫氣xt,氧氣yt。

答:電解4.5t水,可制得氫氣0.45t、氧氣72。

生甲:這個題解得不對。第一,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應該在生成物氫氣的

化學式前面加上系數2。笫二,水的式量和計算錯了。水的式量和應該是2'(”2

+16)=36o

生乙:根據計算結果,0.45跟7.2的和不等于4.5,違背質量守恒定律。由

此可見解題肯定有錯誤,就是前面同學指出的問題。

生丙:這個題只設一個未知量(氫氣或氧氣的質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

可求解另一個未知量(氧氣或氫氣的質量)。這樣解題更簡捷。

[課件展示](正確方案)

解:設制取氫氣xt。

tt=4t

答:電解4.5t水,能制得氫氣0.53氧氣4t。

[練習]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氣體,燃燒100g氫氣需要氯氣多少

克?生成氯化氫氣體多少克?

解:設需要氯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氫氣體的質量為y。

答:需要氯氣3550g,生成氯化氫氣體3650g。

[總結]由此可知,已知一種反應物的質量可以計算另一種反應物的質量,

同理,已知一種生成物的質量也可以計算另一種生成物的質量。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