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代史板塊綜合一、中國古代史階段特征政治經濟文化中華文明的起源——先秦時期(舊石器時期—公元前221年)中華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國家出現為重要標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為主要內容,以“家國一體”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各國紛紛改革變法,中央集權制度的雛形開始出現早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逐漸產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耕作方式從刀耕火種發展到鐵犁牛耕,土地制度也從井田制發展為土地私有制,小農經濟逐漸形成科技與文藝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銅藝術、天文歷法、醫學等水平高超,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其中,“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中華文明的發展——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前221—589年)“大一統”的實現,秦朝建立封建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到西漢時得以鞏固;魏晉南北朝中央集權遭到破壞,士族勢力強大以農業為主導的封建經濟初步發展;秦朝統一度量衡、貨幣,兩漢的休養生息政策有利于經濟發展;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溝通了中西方的貿易往來;魏晉南北朝時,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北魏均田制形成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的政策加強了思想控制;西漢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發展,尤其是造紙術的發明;文學、藝術各放異彩;佛教的傳入與傳播,魏晉南北朝時,三教并存,儒學危機;文學藝術帶有分裂割據和民族融合的特點中華文明的鼎盛——隋唐(581—907年)、宋元時期(960—1368年)隋唐時期,典章制度發達,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制度,在此基礎上,宋元中央集權制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基本上解決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隋唐時期,南方經濟政策調整,生產工具改進,交通發達,農業、手工業繁榮,南北經濟趨于平衡;宋元時期,農耕經濟繼續發展,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科技:四大發明及其外傳;文化:唐詩、宋詞、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風俗畫各具時代特色;思想:程朱理學和心學的發展中華文明的轉型——明清時期(鴉片戰爭前)(1368—1840年)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增設軍機處,嚴重阻礙了新經濟、新思想的出現和發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發展與遲滯:一方面,農耕經濟高度發展,并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經濟總量仍然處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農抑商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中國逐漸落后于時代發展的潮流承古萌新:一方面傳統文化仍然占據著統治地位;另一方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取得輝煌成就,文學、繪畫、戲劇等領域出現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西學東漸”局面形成,西方近代科技開始傳入中國二、古代希臘羅馬階段特征政治經濟文化(1)古希臘:“荷馬時代”(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8世紀);“大移民時代”(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民主時代”(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2)古羅馬: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時期(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時期(前27—476年/1453年)三個階段古代雅典逐漸形成了奴隸制民主政治,在專制主義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民主制度,成為近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頭;古代羅馬逐漸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法律體系,對近現代法治國家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希臘、羅馬奴隸制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海外貿易、工商業發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燦爛的海洋文明古代希臘出現了世界上較早的人文主義思想,無論是智者學派,還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他們的思想都蘊含著西方人文精神的萌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特征,是近代啟蒙思想的源頭一、古代中國的小農經濟與政治、思想、科技之間的關系1.與政治:小農經濟影響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封建小農經濟需要一個專制集權的制度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以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新興地主階級也需要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保護其土地所有制。2.與思想:小農經濟的特點是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從而形成重視家庭和諧、鄰里和睦的倫理觀念和“重男輕女”的尊卑思想。3.與科技:一方面,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與農業生產相關的農學、天文歷法、數學等領域,使科技具有實用性、實踐性等特點;另一方面,小農經濟發展的緩慢性也決定了中國古代科技不能發展為近代科技。針對練1(2019·新鄉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文綜歷史試題)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舉行婚禮大多在秋冬之交?!断男≌费远?,殆因農業經濟社會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際。農忙既畢,女家始肯令之適人。”這說明()A.古代婦女的經濟地位有所提高B.古代舉辦婚禮都在秋收后C.小農經濟限定了人們生活規律D.女人是農耕的主要勞動力針對練2(2019·青島高三上學期期初調研)“辛亥革命使無所不包的普遍王權的一元結構突然解體后,不但沒有產生出一個現代型國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傳統型權力中心,形成嚴重的政治權威危機?!痹斐蛇@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A.帝國主義國家分別扶植代理人B.社會結構未分化組合C.儒家思想始終占據著統治地位D.小農經濟占統治地位二、古代中國儒家思想與古希臘人文主義精神的異同1.相同點都關注人和人類社會;都將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礎,認為匡正道德是振邦教國的根本。2.不同點(1)對人的屬性的關注點不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的人;古希臘思想家則特別強調個體的人。(2)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的著眼點不同。儒家思想強調社會的等級秩序;古希臘思想家強調人的平等。(3)對自然的研究態度不同:儒家思想注重將社會和人文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忽視對自然的探究;古希臘思想家關注的是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在對自然的研究中講求實事求是的科學思維方法,體現了人類不斷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針對練3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亞里士多德說:“遵照道德準則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睂Υ死斫庾钋‘數氖?)A.都主張以德治國B.都強調中庸之道C.蘊含著東西方文化的沖突D.體現道德在不同方面的價值針對練4孔子說:“未知,焉得仁?”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眱晌幌日芏?)A.強調人之善惡取決于其知識的總量B.將知識和美德作為挽救時弊的良方C.認為真正的道德是基于理性的認識D.主張通過教育來完善自身匡扶社會三、古代羅馬與古代中國法律的區別中國古代法律古羅馬法律法律觀念深受宗法群體觀念影響從法律上確認公民個人權利法律地位是君主專制的工具,體現了明顯的人治色彩是國家統治的根本,體現了明顯的法治色彩法律結構民刑不分、以刑為主私法發達、公法不發達法律內容無法人制度和人格權制度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權制度法學家地位完全以官方為主導地位高,部分法學家的法律學說有官方效力歷史影響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從而形成了中華法系影響了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也對近代以來法律和法學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針對練5李悝的《法經》大致與《十二銅表法》同時成文,但是法律成了壓制性力量,是記載義務的文本,而不是權利的宣言書。與中國的成文法相比,《十二銅表法》()A.充分給予平民依法保護自己的權利B.主張公民權利并具備公民法性質C.確立貴族階層制定法律的主導地位D.體現了社會各階級的利益與要求針對練6在中國古代,韓非子曾對法的一般特點有精辟概括:法固(法不朝令夕改)、法顯(讓百姓知法)、法一(法不阿貴),中華法系與羅馬法在這方面異曲同工。但縱觀世界古代史,后者最重要的一個特征是其他法系難以比及的,這就是()A.在私有制經濟中最完備B.貫徹公正平等的基本原則C.反對維護君主專制制度D.維護絕對正義與公平精神一、中國歷史上“大一統”國家治理的重要特點“大一統”是中國歷史上長期形成的政治觀、民族觀與天下觀,也是歷代國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與目標。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國家治理表現出四個重要特點:1.國家統一。國家統一是大一統中央集權國家治理體系形成的基礎,也是歷代統治者追求的重要目標。中國歷史上曾數次出現分裂割據的狀況,但無論怎樣分裂,最終都會走向統一。這是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鮮明特點。2.“要在中央”。中央集權是中國2000多年封建國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過文書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監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維護中央權威。3.郡縣體制??たh體制是中央集權下地方治理體系的概括。歷代王朝將全國劃分為若干不同層級的行政區域,如道、路、州、府、省、郡、縣等,由中央委派官員進行管理。歷代思想家、政治家對郡縣體制的治理方式表現出高度認同。4.因俗而治。我國歷史上大一統的國家治理模式,并非一味地追求整齊劃一,也有高度的靈活性。“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禮記·王制》),適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狀況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經驗。針對練7秦代確立郡縣制之初,全國共有36個郡;秦王朝滅亡之時,加上京師地區,全國也僅有49個郡。至西漢末年,全國已經有103個郡,是秦末的兩倍多。對此解讀合理的是,漢代()A.地方行政效率提高B.中央行政體制進行了調整C.疆域面積成倍擴大D.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強針對練8有學者認為天下四方的觀念來自于流動性很大的部落,一些居住在中原的土著部落不易產生這類宏觀意識。如楚國眼界寬了,才產生了“問鼎中原”的野心,因此說明了“中原”本無“故主”。材料表明()A.天下四方觀念起源于游牧民族B.中原并非中華文明的發源地C.民族大融合催生出大一統觀念D.天下觀念是文明進步的表現二、中國古代的社會救濟政策及實施1.古代社會災害救濟的路徑(1)方案的選取次序①救政:一般而言,當社會遭遇重大災害時,統治者先檢討其為政得失,采取避正殿、減膳、祈雨、慮囚、改元等救政自譴制度,以對上天的警示作出回應,表達懺悔。如果此舉奏效,即歡慶祥瑞,表達對上天的感恩,并借此強化皇帝作為“天子”的權威性與合法性,將救災演繹為君權與神權的結合與演示,鞏固政權。若短時期不見效果,君主就會將責任外延,開始著手改善吏治以及政府部門,罷免宰相、求言納賢、策免官員等,君王借此強化君臣一體的思想觀念。②救災:災害救濟是否成功才是社會恢復穩定、國家發展的關鍵。古代主要救災制度有物質儲備制度、水利興修制度、農業技術推廣制度、報災與勘災制度、物資賑濟制度、扶持災民再生產制度、市場救濟制度等。(2)說明問題:救災方案的選取次序,體現著古代社會里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保民要先理政,理政先須敬天。在本質上,這是一種基于“天人感應”基礎上的危機反應模式,并通過這種反應來強化帝王執政的合法性和權威性。2.正律中的社會救濟保障條款(1)明初設養院收養孤苦無靠者,按月發口糧。明律規定:“凡鰥寡孤獨及篤廢之人,貧窮無親屬依靠,不能自存,所在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2)清代的法律中有關規定有災荒救濟,高齡老人贍養,設棲流所以收養流浪貧民,孝子節婦貧苦者救濟,貧苦讀書人救濟等。3.歷代實施賑濟的城鄉關系(1)差異:大多數的救濟是在直接影響政權穩定的城市中進行的,而對相對偏遠的鄉村則缺乏得多。(2)影響: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建康、唐代的長安、北宋的開封、南宋的杭州、元明清的北京等,在天災人禍之際,往往成為災民的“蓄水池”。政府還常常在主要城鎮、水路咽喉設立“留養”機構。針對練9周代經常遣使“分行四方,延問疾苦”;漢代將政府救助“貧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賑濟、以工代賑之舉,同時還鼓勵民間互助。這反映了中國古代的扶貧工作()A.源遠流長歷代延續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政府主導手段增多 D.分類精準成效顯著針對練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宋朝社會保障機構有福田院、居養院、安濟坊與漏澤園等。福田又稱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設在東京(今河南開封),由開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養對象為首都一地的老幼殘疾且無依無靠的貧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詔敦促各州府建立養老濟貧機構,居養院、安濟坊到宋徽宗時最為普及完善,遍及全國各州郡。到南宋時,發展出專業性的收養機構,如安老坊、嬰兒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統》對社會保障救濟作出規范,政府對執行不力的官員給予嚴厲懲辦,并定期派“監司巡歷檢察”。宋朝的醫療濟貧機構叫醫藥惠民局,北宋時創立,其中的安濟坊作為專門性的扶貧機構,其職能是負責收治家庭貧困的病患者。漏澤園乃國家免費公墓,既安葬無名尸體,也允許無地無錢的貧民安葬自己的親屬于此。——摘編自趙映林《宋代社會保障救濟制度述略》(1)根據材料,概括宋朝實施社會保障的措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宋朝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意義。三、古代絲綢之路的開辟與發展西漢開通兩條絲綢之路(1)陸上絲綢之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以后,陸上絲綢之路開通。路線: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今新疆境內)—安息—大秦;(2)海上絲綢之路:漢武帝時,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路線:廣東—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印度半島南端和錫蘭唐朝絲綢之路的拓展(1)陸路方面:隋唐時期陸路上的“絲綢之路”達到鼎盛時期,東起長安,經中亞,一條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兩條至地中海進入歐洲或西北行進入歐洲;(2)海路方面:從廣州出發,最遠可以到達波斯灣。廣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專管對外貿易宋元海上絲綢之路的繁盛(1)概況:兩宋時,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至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海外貿易稅收甚至成為南宋國庫的重要財源。元朝時,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國海船經常在百艘以上,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2)由陸路為主轉為海路為主的原因:西北少數民族政權的阻隔;陸上絲綢之路本身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點;與當時主要外貿商品有關,漢代以絲織品為主,兩宋以陶瓷為主,不易陸路運輸;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經濟地位提高,尤以海運為主;宋代航海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航海經驗的積累;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動明清絲綢之路的萎縮鄭和下西洋后,包括整個清朝時期,政府的海洋政策走向保守。因為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對外貿易漸趨萎縮。清朝時,只開廣州一處對外通商,規定由政府特許的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針對練11唐中期平定西突厥后,處在絲綢之路上的九個沙漠綠洲國家,即“昭武九姓”國,便宣誓臣服于大唐王朝。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干線2025年公務員法律知識測試題庫參考答案8
- 新西蘭教育體系解析
- 管理學案例分析課件
- 糖尿病中醫健康宣教
- 健康管理與科學運動指南
- 攝影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
- 幼兒心理健康我來幫你忙
- 校園應急安全與校園大安全知識培訓
- 中班健康保護頭發教案
- 企業健康知識講座
- GB/T 18601-2001天然花崗石建筑板材
- 《一粒種子》課件
- 弘揚錢學森精神PPT忠誠擔當踐行科學報國之志PPT課件(帶內容)
- 汽封加熱器 說明書
- 上半年我國經濟形勢分析與公司應對策略
- 07勞動力及資源配備計劃
- 精餾-化工分離工程課件
- 醫院健康體檢表完整
- 二年級上冊數學課件-2.1 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 ▏滬教版 (共16張PPT)
- 無人機駕駛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21年版)(word精排版)
- 中國教育學會會員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