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3212∕T 2102-2025 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_第1頁
(高清版)DB3212∕T 2102-2025 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_第2頁
(高清版)DB3212∕T 2102-2025 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_第3頁
(高清版)DB3212∕T 2102-2025 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_第4頁
(高清版)DB3212∕T 2102-2025 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01CCSB04DB3212泰州市地方標準IDB3212/T2102—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泰州市農業科學院提出。本文件由泰州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由泰州市農業科學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文件起草單位:泰州市農業科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顯、桑蒙蒙、楊大柳、胡中澤、馮夢詩、劉慧穎、吳薇、蔣瑩、常蕾、王安、錢巍、衣政偉、張岳芳。DB3212/T2102—20251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方法本文件規定了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考察采集的術語和定義、采集對象、采集準備、采集程序、資源整理與歸類、資源保存、總結與資料歸檔和建立數據庫。本文件適用于泰州地方農作物種質資源采集。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NY/T3757-2020農作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地方農作物localcrops一般指在局部地區內栽培的作物品種,又稱為農家作物品種、傳統作物品種,多未經過現代育種技術的遺傳修飾,有些材料雖有明顯的缺點,但具有某些特殊的稀有的可利用價值,如特別抗某種病蟲害、特別的品質性狀、特別的生態適應性等,以及目前看來不重要,但今后可能有特別價值的特殊性狀,地方農作物品種是十分重要的種質資源。3.2種質資源germplasmresource具有實際和潛在價值的作物及其野生近緣植物種質材料,包括地方品種、育成品種、品系、特殊遺傳材料和野生種質材料等。4采集對象4.1實物資源種子、種苗、離體材料等實物。4.2信息資源有關實物資源的共性特征、個性特征、圖像等信息。5采集準備5.1工具2DB3212/T2102-2025采集箱、冰袋、保溫桶等存放裝備,照相機、智能定位系統等電子設備,小鐵鍬、剪刀、枝剪等采集工具,卷尺、卡尺等量度工具,記號筆、標簽、記錄本等記錄工具,紗網袋、自封袋、保鮮袋等包裝工具。5.2采集數量因作物而異,在不破壞原生境的前提下,根據種質資源類型和采集部位的不同,采集足夠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保存、科研、育種的需求,數量可參照NY/T3757-2020執行。5.3采集號由年份加作物種質資源縮寫加全年采集序號組成。6采集程序6.1準備工作6.1.1確定采集內容確定采集地方和作物種類,采集地方主要是作物的起源中心、分布中心或多樣性中心,尚未進行采集的地方作物種質資源。6.1.2制定采集計劃確定采集目標和任務,制定計劃路線,根據5.1準備相關工具并做好費用預算等。6.1.3組建采集隊伍根據采集計劃,組建專業的作物種質資源采集隊伍并于采集前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6.2采集步驟6.2.1材料采集按照作物特性采集種子(種苗)或其他離體材料,采集注意事項參見附錄B。6.2.2采集編號與信息采集將采集作物種質資源按5.3進行編號,資源采集信息按照附錄A填寫,拍攝該資源的生境、植株和花果等圖像資料。6.2.3資源運輸將采集到的作物種質資源實物等,及時、妥善運送到相對應的地方種質資源庫(圃)。7資源整理與歸類7.1資源核查核對每份實物資源的采集號與數據采集表的記錄是否一致,將種質材料分類放置,并列出采集清單。缺失的資源要及時重新采集,不一致、缺項的信息要及時修訂補充。7.2資源處理正常性種子及時通風晾曬,妥善存放,并防鼠、鳥危害,防止混雜。菱角和芡實等水生作物的果實或種子盡快送交本地的種質資源圃。漿果類果實及時剖開取出種子,并用清水沖洗后DB3212/T2102—20253晾曬;其他類型果實可帶回單位后再剖開取出種子。根莖、根叢、幼苗的根部要帶土放入塑料袋中保濕或進行假植。塊根、塊莖、鱗莖存放在陰涼通風處;接穗、插條應在陰涼處保濕存放。7.3資源歸類鑒別資源的作物種類及植物學分類,初步評估其用途和利用價值,分類不明確的資源送交上一級資源庫(圃)單位進行進一步鑒定。整理歸類后編寫調查采集目錄,主要包括采集編號、作物名稱、種質名稱、種質類型、樣本類型、拉丁學名,采集單位、采集人、采集地點、采集時間,主要特征特性、利用價值等內容。失活或損失資源的采集編號,注明失活或損失的原因。8資源保存編入調查采集目錄的種質材料妥善保存,確保不失活,不丟失,及時入庫保存。種子類資源進行基本農藝性狀及特性鑒定,經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目錄編制牽頭單位查重比對后未曾編目的,編入《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目錄》,并繁殖送交國家作物種質庫長期保存。無性繁殖等其他類資源進行基本農藝性狀及特性鑒定,經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目錄編制牽頭單位查重比對后未曾編目的,編入《全國作物種質資源目錄》,并送交國家種質圃長期保存。9總結與資料歸檔調查采集結束時撰寫總結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目標與任務、實施過程與方法、結果與分析、重要進展與新發現、問題與建議等。10建立數據庫分作物類別整理采集信息表、文字和拍攝圖像等資料準確錄入計算機,統計各項數據。建立地方種質資源采集數據庫,并輸入信息共享系統。DB3212/T2102-20254(規范性)采集信息表A.1采集信息見表A.1。表A.1采集信息表1.野生資源2.地方品種3.選育品種4.品系5.遺傳材料6.其他粒株個條個1.田間、曠野2.農貿市場3.村莊農戶4.1.澇洼地2.沼澤地3.林地4.灌木叢5.草地6.池塘7屋后11其他HDB3212/T2102—20255(規范性)注意事項B.1種子采集與存放漿果類易腐霉感染細菌的果實應及時取出種子,并用清水清洗后晾曬;其他類型種子可帶回單位后處理保存。B.2種苗采集和存放種苗應整根挖掘,適當剪除部分枝葉,根部放在塑料袋中保濕,干燥時可加少許水。B.3插條采集和存放插條采集后,應立刻摘除葉片和嫩梢,下部浸水后用毛巾包裹,外面用塑料袋包嚴實,臨時放置陰涼處,并盡早進行扦插或嫁接繁育。B.4塊根塊莖等存放塊根塊莖保持適當的濕度,防止霉變,放置陰涼通風處。B.5圖像資料采集和保存每份資源圖像資料應包括完整植株、生境、花或果種的照片,圖像按照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