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化學真題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學習小組開展“調查成都特產香花醋”的實踐活動。觀流程:研磨粉碎、上籠蒸煮、入甕發酵、加水調配、消毒殺菌、轉移裝壇;聞氣味:酸香濃郁,醇厚獨特;辨用途:增香調味,用途廣泛。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制醋流程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研磨粉碎 B.入甕發酵 C.加水調配 D.轉移裝壇2.聞到醋香,從微觀角度分析,正確的是()A.分子體積變大 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不斷運動 D.分子分成原子3.醋用途廣泛,關于醋的用法不恰當的是()A.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B.中和皮蛋的堿性C.除去鐵表面的鐵銹 D.治療胃酸過多癥4.《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條例》提倡“守碧水,潤蓉城”。有關保護水資源的做法正確的是()A.加強飲用水源保護 B.污水排入雨水管道C.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D.工業廢水直接排放5.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如圖,下列操作符合安全規范的是()A.連接儀器——將試管抵住實驗臺,用力塞緊膠塞B.加熱試管——先預熱,再對準試劑所在部位加熱C.結束實驗——熄滅酒精燈后,將導管移出水面D.整理復位——加熱后的試管,立即用冷水清洗6.學習小組在勞動實踐中用木材生火做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引燃木材——升高木材著火點 B.冒出黑煙——木材燃燒不充分C.架空木材——增大與空氣接觸面積 D.沙土蓋滅——使木材與空氣隔絕7.青蒿琥酯可治療瘧疾,下圖是青蒿琥酯片說明書的部分內容。有關說法正確的是()【藥品名稱】青蒿琥酯片【主要成分】青蒿琥酯化學式:C【劑型規格】每片含青蒿琥酯50mg,12片/盒【用法用量】口服首次2片,一日2次,每次1片,連服5日注意事項】1.孕婦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2.肝腎功能不全者謹慎使用A.青蒿琥酯由55個原子構成 B.青蒿琥酯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瘧疾患者均可服用青蒿琥酯片 D.連服5日,最多服用青蒿琥酯550mg8.徐壽在《化學鑒原》中命名并介紹多種元素,鈉元素和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兩種元素均為非金屬元素 B.硫原子的質量為32.06gC.鈉原子在反應中易得電子 D.兩種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9.制備漂白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OH)A.X的化學式:H2O C.4個氯原子:2Cl2 D.Ca(ClO10.北京大學科研團隊用甲烷與二氧化碳合成乙酸,部分反應過程如圖。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合成乙酸的反應是化合反應 B.消耗的甲烷與生成的乙酸質量比為8C.催化劑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 D.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1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后,處理反應混合物的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回收大理石將反應混合物倒入罩有濾網的燒杯中,洗滌、晾干B驗證濾液中有鹽酸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鎂條C除去濾液中的鹽酸向濾液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鈣溶液D從濾液中獲取碳酸鈣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碳酸鈉溶液,過濾、洗滌、干燥A.A B.B C.C D.D12.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并用該溶液配制50g質量分數為3%的稀溶液,可能用到的儀器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配制6%的溶液選擇儀器①③⑤⑥ B.將NaCl固體倒入量筒中溶解C.稀釋時,用量筒量取48.5mL水 D.量取6%的溶液時仰視讀數,所配稀溶液濃度偏大13.初中化學常見純凈物M、甲、乙、丙、丁,其物質類別、部分元素化合價及轉化關系如圖(“—”表示相互反應,“→”表示一步轉化)。甲、乙、丙、丁含同種元素,丁的溶液呈黃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丁對應的物質類別X一定為鹽 B.反應①可判斷甲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C.反應②和④的化學方程式一定相同 D.反應①~④體現了M溶液中有H14.《史記正義》記載“墾畦澆曬”產鹽法,過程如圖。鹵水含大量NaA.晶體1是NaCl,晶體2是Na2SOC.“母液”中含有Na2SO4和NaCl 二、(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8分)15.根據圖文回答問題。(1)分別灼燒兩種纖維,聞到燒毛發焦糊味的是(填“滌綸”或“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滌綸的優點是。(2)米飯富含(填“糖類”或“維生素”);向盛有發熱包(主要成分是CaO)的飯盒里加水,給米飯加熱時,注意的安全事項是。(3)石墨烯地暖核心材料是石墨烯電熱膜,供暖時電能轉化成;經新風系統凈化后的空氣,含量明顯降低的是(填序號)。a.氧氣 b.氮氣 c.可吸入顆粒物(4)飛行器機身使用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屬于(填“復合材料”或“合成材料”);航標燈和頻閃燈常充入稀有氣體,利用稀有氣體的物理性質是。三、(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10分)16.合理利用化石能源和開發新能源有利于能源結構優化。(1)據圖分析,目前我國能源消費中占比最大的能源是,寫出一種“其他能源”。(2)下列不屬于石油煉制的產品是(填序號)。a.汽油 b.煤油 c.乙醇 d.液化石油氣(3)用天然氣代替煤的優點是。(4)焦炭可與超臨界水反應制備H2,化學方程式為C+2H2四、(本題包括2個小題,共15分)17.用廢舊玻璃瓶與硬質玻璃管等用品設計如圖裝置,完成氧氣的制取與性質實驗。(1)儀器b名稱是。(2)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 。(3)打開彈簧夾K1、K3,關閉K2,用注射器向盛有二氧化錳的A中注入過氧化氫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檢驗B中氧氣已集滿的方法是。(5)向C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將D中紅熱的木炭移入B中,塞緊膠塞,打開K2,觀察到的現象:B中木炭燃燒發出白光,C中。對比木炭移入B前后的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6)對該裝置評價不合理的是(填序號)。a.廢舊物品再利用 b.可完成COc.可控制反應速率 d.可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18.成都盛產蛇紋石,利用蛇紋石生產氫氧化鎂的工藝如圖。【資料信息】1.蛇紋石的主要成分為MgO和SiO2,含少量Fe2.SiO3.部分金屬離子形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范圍如下表。金屬離子FAM開始沉淀的pH2.33.59.4沉淀完全的pH3.24.612.4(1)“粉碎”的目的是。(2)“酸浸”后,濾液中陽離子有Mg2+和(填符號),濾渣1的主要成分是(3)“堿洗”時,適宜的pH范圍為。(4)“沉鎂”的化學方程式為。(5)“洗滌”時,證明氫氧化鎂已洗凈的方法是。五、(本題只有1個小題,共10分)19.我國使用青銅歷史悠久,學習小組對青銅冶煉及防護開展研究。【查閱資料】1.孔雀石高溫下可分解為CuO、H2O和2.銅銹分為無害銹和有害銹。氯化亞銅(CuCl,灰白色固體)和堿式氯化銅[Cu3.CuC4.Cu與CuCl均能與酸化后的過氧化氫溶液反應。【青銅冶煉】青銅是銅錫合金,我國古代將孔雀石、錫石、木炭投入爐內,高溫煉得青銅。(1)冶煉時,生成銅的化學方程式為。(2)青銅中錫(Sn)含量不同,性質有差異。《周禮·考工記》記載了不同青銅鑄件的錫含量如表1。鑄件錫含量/%編鐘15箭鏃17戈戟14-24刀劍25表1青銅鑄件錫含量表
結合表1和銅錫合金強度硬度圖分析,選擇含錫量約為25%的青銅鑄造刀劍的原因是。
【青銅防護】實驗一探究含氯化合物和相對濕度對青銅有害銹形成的影響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用青銅片設計并進行甲、乙兩組實驗,記錄如表2。實驗組別甲乙實驗序號iiiiiiivvviviiiiiiiiivvvivii氯化銨有無相對濕度/%3547586570859035475865708590實驗現象無明顯銹點均有灰白色銹點,且逐漸變成綠色疏松銹;綠色疏松銹依次增多無明顯銹點表2有害銹形成的影響實驗記錄表用其他含氯化合物重復實驗,觀察到相似實驗現象。(3)結合以上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甲組iii~vii號實驗,相對濕度增加,綠色疏松銹依次增多的原因是。實驗二探究銅銹中氯元素的含量用電子天平稱取銅銹10.00g,加足量稀硝酸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過濾、洗滌、干燥、稱量。重復實驗3次,得到沉淀的平均質量為2.87g。(4)銅銹中氯元素的質量分數為;能否用稀鹽酸代替稀硝酸進行實驗,判斷并說明理由。
實驗三處理青銅有害銹(5)青銅鑄件有白色銹點時,可用酸化后的過氧化氫溶液擦拭,并在5~10分鐘后及時清理。“及時清理”的原因是。
【反思交流】(6)結合以上研究,對保護青銅器提出合理建議(寫一條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3.D【解析】【解答】(1)A、研磨粉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入甕發酵,會產生醋酸、酒精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B符合題意。C、加水調配,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D、轉移裝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
(2)A、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而分子本身的體積和大小沒有變,故A錯誤。B、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與分子之間有間隔無關,故B錯誤。C、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進入人的鼻腔,從而聞到香味,故C正確。D、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沒有分解為原子,故D錯誤。故答案為:C。
(3)A、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都能與醋酸反應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故可以用醋酸清洗水壺中的水垢,故A不符合題意;B、酸和堿性物質可以發生反應,醋酸顯酸性,可與皮蛋中的堿性物質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C、金屬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被醋酸反應而除去,故C不符合題意;D、醋酸顯酸性,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酸和酸不能反應,服用醋不僅無法治療胃酸過多,還會加重胃酸過多癥狀,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1)根據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分子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酸能與碳酸鹽、堿、堿性物質、金屬氧化物反應,酸和酸不能反應進行分析解答。1.【解答】A、研磨粉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入甕發酵,會產生醋酸、酒精等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B符合題意。C、加水調配,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D、轉移裝壇,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解答】A、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而分子本身的體積和大小沒有變,故A錯誤。B、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與分子之間有間隔無關,故B錯誤。C、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擴散到空氣中,進入人的鼻腔,從而聞到香味,故C正確。D、聞到醋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沒有分解為原子,故D錯誤。故答案為:C。3.【解答】A、水垢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鎂都能與醋酸反應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故可以用醋酸清洗水壺中的水垢,故A不符合題意;B、酸和堿性物質可以發生反應,醋酸顯酸性,可與皮蛋中的堿性物質反應,故B不符合題意;C、金屬氧化物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鐵銹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被醋酸反應而除去,故C不符合題意;D、醋酸顯酸性,胃酸主要成分為鹽酸,酸和酸不能反應,服用醋不僅無法治療胃酸過多,還會加重胃酸過多癥狀,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答案】A【解析】【解答】A、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從源頭防范污染,確保水質安全,有利于保護水資源,故A正確;B、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雨水管道,會造成水體污染,危害人體健康,與保護水資源做法相悖,故B錯誤;C、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造成土壤和水體污染,危害人體健康,與保護水資源做法相悖,故C錯誤;D、工業廢水應該處理達標后再排放,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污染水體,嚴重破壞水環境,與保護水資源的做法相悖,故D錯誤。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加強飲用水源可以防范水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污水排放入雨水管道會造成水體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造成水體和土壤污染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工業廢水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進行分析解答。5.【答案】B【解析】【解答】A、應把橡膠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不能將試管抵住實驗臺,用力塞緊膠塞,以防試管底部破碎,故A錯誤;B、給試管內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先對試管進行預熱,再對準有藥品的部位集中加熱,以防試管受熱不均勻而炸裂,故B正確;C、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實驗結束時,先把導管撤離水面,再熄滅酒精燈,如果先撤酒精燈,則會使導管內溫度降低,壓強變小,外界大氣壓會把水壓入試管,導致熱的試管突然遇冷而炸裂,故C錯誤;D、加熱后的試管,要等冷卻之后才能清洗,如果立即用冷水清洗,會熱的試管突然遇冷而炸裂,故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橡膠塞與試管連接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加熱試管,要先預熱,以防受熱不均而炸裂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排水法收集氣體,實驗結束后先把導管撤離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防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試管炸裂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加熱很燙的試管不能立即用冷水清洗,以防突然遇冷而炸裂進行分析解答。6.【答案】A【解析】【解答】A、引燃木材可以提供熱量,使溫度達到木材著火點,而不是升高木材著火點,因為著火點是物質的固有屬性,一般不能改變,故A錯誤;B、氧氣充足,木材完全燃燒會產生黃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氧氣不充足,木材不完全燃燒就會有黑色的炭顆粒生成,即冒出黑煙,故B正確;C、架空木材可以增大木材和氧氣的接觸面積,使木材燃燒更充分,故C正確;D、用沙土蓋滅著火的木材,其滅火原理是隔絕氧氣(空氣),從而達到滅火目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著火點不能隨意改動,只能提高溫度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木材不完全燃燒,會產生黑煙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木材架空,可以增大木材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沙土蓋滅的原理是隔絕空氣進行分析解答。7.【答案】D【解析】【解答】A、化學式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總和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總數,青蒿琥酯的化學式為C19H28O8,表示每個青蒿琥酯分子含19+28+8=55個原子,故A錯誤。B、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比越小,其元素質量分數也越小,青蒿琥酯中C、H、O元素質量比為(12×19):(1×28):(16×8)=228:28:128,氫元素質量占比最小,所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故B錯誤。C、不是所有瘧疾患者均可服用青蒿琥酯片,因為說明書的【注意事項】指出1.孕婦及對本品過敏者禁用;2.肝腎功能不全者謹慎使用,故C錯誤。D、說明書上規定的用法用量為:首次服用2片,一日2次,每次1片,連服5日。首日服用2次共服了3片(首次2片+第2次1片),之后的4天每日2次、每次1片,則4天服用:4×2=8片,故連服5日共服用藥片數量為:3+8=11片,根據每片含青蒿琥酯50mg,則連服5日總劑量為:11×50mg=550mg,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化學式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總和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的原子總數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比越小,則該元素的質量分數也越小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說明書的信息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口服首次2片,一日2次,每次1片,連服5日共服11片,每片含青蒿琥酯50mg進行計算解答。8.【答案】D【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一個小格的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元素名稱帶有“钅”旁的屬于金屬元素,帶有“石”、“氵”、“氣”旁的屬于非金屬,所以鈉屬于金屬元素,硫屬于非金屬元素,故A錯誤;B、元素周期表一個小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單位是“1”,省略不寫,所以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故B錯誤;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根據鈉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1,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最外層的1個電子,故C錯誤;D、元素的化合價和原子所帶電荷數在數值和符號上是一致的,只是書寫的順序和位置不同,鈉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1,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1個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鈉離子,所以鈉元素顯+1價;硫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6,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帶2個單位負電荷的硫離子,所以硫元素顯-2價,化合物書寫,一排序(正價在前,負價在后),二標價,三交叉(把化合價數值交叉放在相應元素符號的右下角),可寫出兩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元素名稱的偏旁部首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一個小格最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而不是實際質量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個,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元素的化合價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再根據化合價利用交叉法書寫化學式進行分析解答。9.【答案】A【解析】【解答】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OH)2+2CB、離子符號的表示方法為:在元素符號的右上角先寫數字(1省略不寫),再寫“+”或"-”號,故鈣離子符號應為Ca2+,故B錯誤;C、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所以4個氯原子為:4Cl,而2Cl2表示兩個Cl2分子,故C錯誤;D、Ca(ClO)故答案為:A。【分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離子符號的書寫是在元素符號右上角先寫數字,再寫+”或"-”號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進行分析解答。10.【答案】B【解析】【解答】A、箭頭進入的是反應物,箭頭出去的是生成物,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H4B、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化學計量數之比,由化學方程式CH4+COC、催化劑的特點是“一變兩不變”。即催化劑能夠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但是其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變,故C正確;D、二氧化碳和甲烷都是溫室氣體,兩者過多排放都會引起溫室效應增強,該反應將甲烷和二氧化碳化為乙酸,減少了大氣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故D正確。故答案為:B。【分析】A、根據微觀示意圖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以及化合反應的特征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相對分子質量×化學計量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催化劑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甲烷和二氧化碳氣體過多排放都會引起溫室效應增加以及該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解答。11.【答案】C【解析】【解答】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大理石不溶于水,可以用過濾的方法進行回收: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有濾網的燒杯,洗滌晾干即可得到大理石,該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A不符合題意。B、活潑金屬可以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要驗證濾液中有鹽酸,可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鎂條,若有氣泡產生,說明濾液中有鹽酸,若無明顯現象,說明濾液中無顏色,該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B不符合題意。C、除去濾液中的鹽酸,加入過量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但是由于氫氧化鈣過量,雖然除去了稀鹽酸,又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鈣,不符合除雜原則,該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C符合題意;D、濾液的溶質主要是氯化鈣,要從濾液獲取碳酸鈣,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碳酸鈉,碳酸鈉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過濾、洗滌、干燥后可得純凈碳酸鈣,該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大理石不溶于水,采用過濾的方法分離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鹽酸能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過量的氫氧化鈣把鹽酸除去的同時又引入了新的雜質氫氧化鈣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以及固體與液體分離的方法進行分析解答。12.【答案】D【解析】【解答】A、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量取、溶解、裝瓶,所以配制6%的溶液選擇儀器需要用到藥匙、托盤天平、燒杯、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即選擇的儀器為①②③⑤⑥,故A錯誤;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不能用作反應容器,不能將NaCl放在量筒內溶解,應該將NaCl固體倒入燒杯中溶解,故B錯誤;C、用6%的氯化鈉溶液配制50g質量分數為3%的稀溶液,根據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設需要6%的氯化鈉溶液質量為x,6%x=50g×3%,x=25g,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50g-25g=25g,故需用量筒量取25mL水,故C錯誤;D、量取6%的溶液時仰視讀數,讀數偏小,實際量取溶液的體積偏大,量取濃溶液的體積偏大,則所配溶質質量也偏大,所以所配稀溶液濃度偏大,故D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A、根據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的步驟及其每個步驟需要的儀器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體體積,不能用作溶解或反應容器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求出所加水的質量,量取液體選用量程比所要量取的液體體積大,且比較接近的量筒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仰視讀數偏小,實際偏大,根據濃溶液質量×濃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稀溶液質量×稀溶液溶質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13.【答案】C【解析】【解答】A、由題眼可知M、甲、乙、丙、丁屬于不同的物質類別,甲是單質,乙是氧化物,M是酸,丙是堿,則丁是鹽類,丁的溶液呈黃色,說明丁是鐵鹽,如硫酸鐵或氯化鐵等,故A正確;B、丁是鐵鹽,甲、乙、丙、丁含同種元素,說明都含鐵元素,故甲為鐵單質,M是酸,如稀硫酸或稀鹽酸等,甲(鐵)能與M(酸)反應生成亞鐵鹽和氫氣,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才能與稀硫酸或稀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故通過甲能與M反應可以判斷甲(鐵)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前,故B正確;C、乙是+3價的鐵的氧化物,所以乙為氧化鐵,假設M為稀硫酸,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2Fe2(SO4)3+3H2?O,反應④是酸與氧化鐵或氫氧化鐵反應生成鐵鹽,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2Fe2(SO4)3+3H2?O或2Fe(OH)3+3H2SO4=Fe2(SO4)3+6H2O,所以反應②和④的化學方程式不一定相同,故C錯誤;D、反應①中鐵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反應②是氧化鐵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③酸與氫氧化鐵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④是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或堿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故反應①-④體現了M溶液中有H+,酸能與氫前的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能與堿反應該說法生成鹽和水,故D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題意M、甲、乙、丙、丁屬于不同的物質類別,丁的溶液呈黃色,可知丁一定屬于鐵鹽進行分析解答;
B、根據只有排在氫前的金屬才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反應②是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④可以是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也可以是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解答。14.【答案】C【解析】【解答】A、由圖可知,硫酸鈉在60℃之前,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明顯減小,夜間溫度低,相當于降溫結晶出硫酸鈉晶體;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風吹日曬水分蒸發,相當于蒸發結晶,析出的氯化鈉晶體,故A錯誤;B、“過籮”到“曬制”(不包括曬制)的過程中用淡水澆鹵,溶液中溶劑增多,而溶質氯化鈉的質量不變,根據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量溶質質量C、鹵水經過降溫結晶析出硫酸鈉晶體,通過蒸發結晶析出氯化鈉晶體,所以“母液”是Na2SD、由圖可知,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硫酸鈉在60℃之前,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明顯減小,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應以氯化鈉的結晶為主,即采用蒸發結晶可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故D錯誤。故答案為:C。【分析】A、根據硫酸鈉在60℃之前,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明顯減小,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故硫酸鈉采用降溫結晶方法析出晶體,氯化鈉采用蒸發結晶獲取晶體進行分析解放;
B、【根據】“過籮”到“曬制”的過程中用淡水澆鹵,溶液中溶劑增,溶質質量不變,則溶質質量分數也不變進行分析解答;
C、根據母液是硫酸鈉和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進行分析解答;
D、根據蒸發結晶可以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鈉進行分析解答。15.【答案】(1)羊毛;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蝕(2)糖類;防止燙傷,避免腐蝕(3)熱能;c(4)復合材料;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解析】【解答】(1)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時有燒焦羽毛(燒毛發焦糊)味;滌綸是合成纖維,灼燒有特殊氣味。所以聞到燒毛發焦糊味的是羊毛。羊毛面料中加滌綸,可以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蝕等(合理即可,如滌綸強度高,混紡后提升面料耐用性);(2)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屬于糖類。發熱包主要成分CaO,CaO與H2O反應放熱(CaO+H2O=Ca(OH)2),反應劇烈且放熱多,注意安全事項如防止燙傷,避免腐蝕(或遠離易燃物,因反應放熱可能引發危險)。(3)石墨烯電熱膜供暖時,電能轉化為熱能。新風系統可凈化空氣,降低可吸入顆粒物(c)含量;氧氣(a)、氮氣(b)是空氣主要成分,含量基本不變,故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4)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是由玻璃纖維和塑料復合而成,屬于復合材料。航標燈和頻閃燈充入稀有氣體,利用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的物理性質(可用于電光源)。故答案為:(1)羊毛;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蝕;(2)糖類;防止燙傷,避免腐蝕;
(3)熱能;c;(4)復核材料;通電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分析】(1)根據羊毛富含蛋白質,灼燒會聞到燒焦羽毛味;羊毛面料加滌綸可以使面料更耐磨、耐腐蝕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淀粉屬于糖類,氧化鈣和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用發熱包要注意防止燙傷、避免腐蝕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石墨烯電熱膜供暖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新風系統凈化的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明顯降低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是由玻璃纖維和塑料兩種材料復合而成;稀有氣體通電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作電光源進行分析解答。16.【答案】(1)煤;氫能(2)c(3)減少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4)解:設制備H2的質量為x。C12解得x=200kg答:含600kg碳的焦炭最多制備H2的質量是200kg。【解析】【解答】(1)從圖中可知,目前我國能源消費中占比最大的能源是煤;“其他能源”可以是氫能、太陽能、風能、水能等;(2)石油煉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液化石油氣等,乙醇不是石油煉制的產,乙醇是通過高粱、玉米和薯類等發酵、蒸餾而得到,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主要含碳元素,還有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煤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有害氣體,所以天然氣代替煤的優點是:減少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等;
(4)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故答案為:(1)煤;氫能、太陽能等合理即可;(2)c;
(3)減少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4)200kg.【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煤占比最大,其他清潔能源有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石油煉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液化石油氣;乙醇是由農作物發酵、蒸餾而得到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天然氣燃燒反應原理,煤的組成元素及其燃燒的產物進行分析解答;
(4)先設未知數,再根據化學方程式找準相關物質的治理比,已知量是碳的質量,未知量是氫氣的質量,列比例式,求出氫氣的質量,最后簡明寫出答案。17.【答案】(1)鐵架臺(2)連接儀器裝置,關閉K3、K2,打開(3)2(4)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5)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6)d【解析】【解答】(1)儀器b是鐵架臺;(2)裝置氣密性檢查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裝置內外的壓強差。則操作是:連接儀器裝置,關閉K3、K2,打開(3)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下分解產生水和氧氣,方程式是:2H(4)氧氣有助燃性,則驗滿B中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導管口,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5)B中,木炭燃燒生成CO2,同時放出熱量,導致壓強增大,將氣體壓入C中,C中現象: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和水);木炭移入B前: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發紅光,移入B后:木炭進入盛有氧氣的B中,劇烈燃燒,發出白光,結論:氧氣濃度影響燃燒劇烈程度(或氧氣能支持燃燒)。(6)a、該裝置可以實現廢舊物品再利用,評價合理,故a不符合題意;b、該裝置中,A可作為反應發生裝置(類似固液不加熱型),若在A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注射器注入稀鹽酸,能發生反應產生CO2,裝置中C可盛放澄清石灰水,若A中制取的CO2通入C,觀察到石灰水變渾濁,即可完成檢驗,評價合理,故b不符合題意;c、注射器可控制液體滴加速度,能控制反應速率,評價合理,故c不符合題意;d、通過注射器,可控制反應的速率,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評價不合理,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故答案為:(1)鐵架臺;
(2)連接儀器裝置,關閉K3、K2,打開K1,向上拉動注射器活塞,松手后活塞回到原位置,則裝置氣密性良好;(3)2H2O2MnO2__2H2O+O2↑;
(4)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氧氣濃度越大,燃燒越劇烈;(5)d。
【分析】(1)根據常見儀器的名稱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連接號裝置,關閉K3、18.【答案】(1)增大反應物間的接觸面積,使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