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教案及反思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喋的支配,教學
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
驟教學環節的時間支配等等,都耍經過周密考慮,細心設計而確定下
來,體現著很強的方案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學教案
設計內容,感謝大家閱讀,希望能對大家有所關懷!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1
《生活中常見的鹽》
【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能依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推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
(2)歸納鹽的相像化學性質。
(3)依據不同標準將物質分類。
2.過程與方法
(1)會對試驗中消逝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
(2)會觀看試驗現象,并能通過爭論、歸納整理試驗現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化學與生產、生活的關系。
(2)進一步增加學好化學的信念,樹立為民族振興、為社會進步而
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難點
1.鹽的相像化學性質。
2.物質的分類。
【教學難點】
鹽的化學性質。
教學工具
【教具預備】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碳酸鈉、碳酸氫鈉、
試管(若干)、澄清石灰水、帶橡皮塞的導管、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鹽及C032Y或HC03-)離子
的檢驗,這節課我們來連續學習鹽的相關學問。
【活動與探究1】
請同學們按教材P75“探究”耍求進行活動。
1.歸納出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2.按要求推斷表中物質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
【歸納總結】
常見酸、堿、鹽的溶解性。
1.溶于水的堿有五種:KOH、NaOH、NH3oH20>Ba(OH)2、Ca(OH)
2o
2.鉀鹽、鈉鹽、鏤鹽、硝酸鹽都溶于水。
3.鹽酸鹽不溶于水的有AgClo
4.硫酸鹽中不溶于水的有:BaS04;微溶于水的有:CaS04、Ag2s04。
5.碳酸鹽大多數不溶于水。
【提出問題】
上一單元我們學習酸堿的化學性質時,發覺并歸納出了酸、堿的通
性,那么鹽是否也有相像的化學性質呢?
【溝通爭論】
同學分組,爭論并溝通鹽有哪些化學性質。
【歸納總結】
師生互動,歸納鹽的化學性質
1.鹽+金屬f新鹽+新金屬
如:Fe+CuS04=Cu+FeS04Cu+2AgN03=2Ag+Cu(N03)2
反應條件:①鹽必需為可溶性鹽;②“前換后”即金屬活動性挨次
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把掛在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
Ca、Na夕卜)。
2.鹽+酸一新鹽+新酸條件:滿意復分解反應條件即可。
3.鹽+堿一新鹽+新堿條件:①滿意宴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需可
溶。
4.鹽+鹽一新鹽+新鹽條件:①滿意復分解條件,②反應物均必需可
溶。
【隨堂鞏固練習】
依據鹽的化學性質及反應條件,推斷下列反應能否發生,能的請履
行化學方程式,并說明理由。
①Zn+CuC12——②Fe+AgCl——
③K+CuS04——@MgC12+Zn——
⑤BaC12+HN03——⑥BaC12+H2s04——
⑦AgN03+HCl——⑧K2c03+HC1——
⑨BaC12+K0H——⑩Mg(OH)2+CuC12——
【活動與探究2】
請同學們分組按教材P76'爭論”中的要求進行活動,然后做好歸
納。
【溝通爭論】
1.依據物質的組建是否單一,可以把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潔物。
2.在純潔物中,依據組建元素的異同,可以把它們分成單質和化
合物。
3.在單質中,可以按性質的差異把它們分為金屬單質和非金屬單質。
4.在化合物中,可以按組建的差異把它們分成酸、堿、鹽和氧化
物。
【歸納總結】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歸納出鹽的化學性質及物質的分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同學們應學會利用復分解反應條件及酸、堿、鹽間的反應規律,推斷
酸、堿、鹽間的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并能寫出準確的化學反應方程
式。
課后習題
【布置作業】
履行本課時對應練習,并提示同學預習下一節的內容。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2
教學H標學問H標:通過對日常生活現象和化學試驗現象的觀看和
分析,使同學理解理解物質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力量目標:能夠區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
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留意培育同學科學的觀看和分析力量,并使
他們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分
教學方法:探究一歸納總結法
教學預備:[試驗1-1]-[試驗1-5]
課時支配:1課時
教學設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
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逝
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肯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
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
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看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看試驗的步驟:1、試驗前,物質的色、態、味等
2、試驗過程中,發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味等;
思索: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試驗17]水的沸騰
[試驗1-2]膽研的粉碎
[試驗「3]膽研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看并記錄試驗現象、填表:
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
物質生成
1-1液態的水有水蒸氣造成或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磯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磯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造成或產生二氧化碳句體有
【爭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磯發生了狀態和形態的變化,
但無新物質生成,-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
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變成液態
熔點:熔化的溫度
沸點:液態變成氣態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氣味
[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課題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
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E勺現象:顏色轉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
吸熱和放熱、發光等。
4、聯系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學問目標:通過對日常生活現象和化學試驗現象的觀看和
分析,使同學理解理解物質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力量目標:能夠區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
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留意培育同學科學的觀看和分析力量,并使
他們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分
教學方法:探究一歸納總結法
教學預備:[試驗[試驗15]
課時支配:1課時
教學設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
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逝
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肯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
鋼鐵制品會在潮郵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
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看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看試驗的步驟:1、試驗前,物質的色、態、味等
2、試驗過程中,發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味等;
思索: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試驗1T]水的沸騰
[試驗1-2]膽磯的粉碎
[試驗1-3]膽根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看并記錄試驗現象、填表:
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
物質生成
1-1液態的水有水蒸氣造成或產生;又變成冷凝的水液態的水無
1-2藍色塊狀膽磯塊狀變成粉末狀藍色粉末狀膽磯無
1-3藍色硫酸銅溶液變成藍色渾濁物藍色氫氧化銅沉淀有
1-4塊狀石灰石有氣泡造成或產生二氧化碳勺體有
【爭論、歸納】1-1、1-2中水和膽磯發生了狀態和形態的變化,
但無新物質生成,『3、1-4中有顏色的變化,有沉淀的生成,有氣
體生成,并生成了新物質。
結論:1、2是物理變化,3、4是化學變化
得到:1、定義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
4、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
[課堂練習]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
2、物理性質: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等
(1)熔點和沸點
熔化:固態變成液態
熔點:熔化的溫度
沸點:液態變成氣態
(2)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
(3)顏色、狀態、氣味
[試驗1-5]聞氣味的方法
[課堂練習]
【課堂小結】
【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課題1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1、定義: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變化是生成了新
物質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有其他物質生成
3、化學變化常伴隨的現象:顏色轉變、的放出氣體的、生成沉淀、
吸熱和放熱、發光等。
4、聯系
二、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1、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2、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問與技能:
(1)知道物質的多樣性,并能進行簡潔的分類和區分,熟悉物質的
三態及其轉化。
(2)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知道三種粒
子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原子的內部結構。
(3)能熟悉并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潔分
類,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
(4)記住并能運用一些常見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
些常見物質的組建,并學會關于化學式的簡潔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試驗探究進一步了解物質三態及其轉化,并能用分子、原
子的觀點進行說明。
(2)通過調查體會化學元素與人類生命活動及人體新陳代謝的親熱
關系。
⑶通過必要的習題訓練,能看懂并理解某些商品標簽的數據涵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辯證地看待事物。
(2)樂觀關注與化學關于的社會問題,主動撰寫論文,發表見解。
(3)通過復習,進一步樹立嚴謹務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養成
敢于質疑、勇于創新的科學作風。
[內容標準分析]
從宏觀到微觀,從定性到定量,體現了化學學科進展的趨勢。通過
本主題的復習,進一步關懷同學用微觀的觀念去學習化學,理解一些
化學現象的本質;通過加深同學對五彩繽紛的宏觀世界的熟悉,引導
同學擺脫閱歷形態,形成科學的理論,進入奇異的微觀世界。
初三化學教案設計5
化學變化的初步概念。
力量目標:能夠區分哪些屬于物理變化,哪些屬于化學變化;哪些
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
情感、態度、價值觀:留意培育同學科學的觀看和分析力量,并使
他們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
教學重點: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教學難點:物理變化與物理性質,化學變化與化學性質的區分
教學方法:探究一歸納總結法
教學預備:[試驗廠口-[試驗1-5]
課時支配:1課時
教學設計二次備課
新課導入:緒言課的幾個試驗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后有
許多同學提問:為什么白紙噴“水”會變紅,再噴“水”紅色又消逝
了呢?生活中也有許多現象:水在肯定條件下可以變成水蒸氣和冰,
鋼鐵制品會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這又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就來學
習物質的變化。
一、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介紹]觀看試驗方法:看、聞、觸摸。
觀看試驗的步驟:1、試驗前,物質的色、態、味等
2、試驗過程中,發光、放熱、生成氣體、沉淀等現象;
3、試驗后,物質的物質的色、態、味等;
思索:物質變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質?
[試驗1T]水的沸騰
[試驗1-2]膽磯的粉碎
[試驗1-3]膽研溶于水后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試驗1-4]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
觀看并記錄試驗現象、填表:
試驗序號變化前的物質變化時的現象變化后的物質變化后有無新
物質生成
1-1液態的水有水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婦幼保健的基本知識與常見問題解答
- 民生銀行流動資金貸款規定
- 亂扔垃圾處罰通告文檔7篇
- 2025年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會計職業道德與規范專項練習題庫含答案
- 流式數據實時分析技術
- 老年皮膚護理
- 老年保健護理
- 老年人中醫講座課件
- 誠意金支付與退還操作流程范本
- 山地水利工程土地租賃合同
- GA/T 1144-2014信息安全技術非授權外聯監測產品安全技術要求
- 懸索橋施工控制課件
- 證券從業資格考試2023年歷年真題匯總
- 中醫四大經典題目及答案
- 高三學生復讀第一課-主題班會課件(共68張PPT)
- 審判流程管理信息表
- 303093 池國華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第3版)》思考題和案例分析答案
- 沈陽市生產性服務業調研報告
-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第一次上機實驗報告
- 機械制造企業安全檢查表
- 骨病病理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