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1頁
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2頁
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3頁
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4頁
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評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城A座13樓M7452檢測服務業實驗室、研發(試驗)基地,其他(不產生實驗廢氣、/(%)6面積(m2)1100m2(建筑面積)無規劃名稱:《南京江北新區NJJBa050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環評文件名:南京雄州工業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環境影響審查文件名稱及文號:《關于南京雄州工業區產業發展規劃(2021-根據《南京江北新區NJJBa050控制性詳細規劃》,雄州城市副中心規劃位于江北新區雄州組團的東部、滁河及八百河以東。規劃范圍為:東至城東路、東環路,南至石莊路,西至滁河、八百河,北至寧啟鐵路,總規劃面積2相符性分析:本項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城A座13樓,租用南京棠邑科創服務有限公司現有廠房1100m2,屬于南京市江北新區根據《南京雄州工業區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南京雄州工業區產業發展規劃的總體定位:構建“1+3+3”高端裝備制造及配套研發特色產業體系,即1個核心產業(數控機床產業),3個主導產業(機電、環保、礦山機械設備產業)和3個延伸產業(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設備產業)。同時兼顧發展服裝玩具、商務辦公和科技服相符性分析:本項目為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屬于科技服務業中1距離最近的居民點350米。2345析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本項目屬于M7452檢測服務,經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不屬于限制類和淘汰類,為允許類項目;不屬于《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關于印發〈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2022年版)〉的通知》(長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蘇長江辦發〔2022〕55號)中禁止準入類項證號:六發改備〔2025〕48號)并取得項目代碼:2501-320116-04-05-3本項目不屬于《自然資源要素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目錄(2024年本)》《江蘇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和《江蘇省禁止用地項目本項目選址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城A座13樓,租房(租賃協議見附件6)建設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根據房產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北京等省(區、市)啟用“三區三線”劃定成果作為報批建設項目用地用海依據的函》(自然資辦函〔2022〕2207號南京市生態紅線已調整,經對比2023年3月版生態紅線圖,本項目不占用生態紅線。根據《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南京市六合區2023年度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調整方案的復函》(蘇自然資函【2023】1175號),南京市六合區生態空間管控區域已調整。本項目距離最近的生態空間管控區域滁河重要濕地(六合區)1.04km,經對比,本項目不在生態空間管控區域范圍內。項目與六合區生態空間管控區域位置關系見附圖4,項目與六合區生態保護紅線位置關系根據《2024年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本項目所在區域O3現狀濃度超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屬于不達標區,按照“盯大戶、查高值、控源頭、降揚塵、強執法、促整改、抓聯動”的治氣路徑,制定年度大氣計劃和分領域工作要點,形成九大類60條具體治氣舉措。按月下達目標任務,實施逐月攻堅、每月排名。形成層層落實、同頻共振、合力良。納入江蘇省“十四五”水環境考核目標的42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標,水質優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及以上)比例為100%4滁河干流南京段水質總體狀況為優,5個監測斷面中水質均為Ⅲ類,與上城區區域聲環境均值53.5dB,同比上升1.6dB;郊區區域環境噪聲均值間達標率為82.5%(2024年,全市功能區聲環境監測點位及評價方式均發生本項目廢氣,廢水、固廢均得到合理處置,噪聲對周邊影響較小,不會突破項目所在地的環境質量底線。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環境質量底12經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3中本項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城A座13樓,區,根據《南京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施方案(2023年更新版)在位置屬于重點管控單元,本項目與《南京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5(1)各類開發建設活動落實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詳細規(2)產業定位:以制造業為主導的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特(3)優先引入:符合園區產業定位、用地性質的裝備制造(4)禁止引入:新(擴)建含電鍍、酸洗工序的項目,新(擴)建排放含汞、砷、鎘、鉻、鉛等重金屬以及持久性止引入項目??貒栏駥嵤┲饕廴疚锟偭靠刂?,采取有效措施,持續減少(1)完善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控措施,排查治理環境安全(2)生產、使用、儲存危險化學品或其他存在環境風險的企事業單位,制定風險防范措施,編制完善突發環境事件(3)加強環境影響跟蹤監測,建立健全各環境要素監控體案(2)強化企業清潔生產改造,推進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園綜上,本項目符合《江蘇省2023年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動態更新成果》12樓,所在地為科教用地,364567鋼鐵、石化、化工、焦89業的項目,符合要求。序號1江蘇省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江蘇產生揮發性有機廢氣的生產經營活動,應當在密閉空間或設備中進行,生產場所和生產2《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方案》(通過使用水性、粉末等低VOCs的涂料, 通過采取設備與場所密閉、工藝改進、廢氣3《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3782VOCs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應在負壓下運行,);7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42022年江蘇省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攻堅方案(蘇大對照蘇大氣辦〔2021〕2號的要求,持續推動企業實施源頭替代。工業企業按規范管理相關臺賬,如實記錄VOCs原輔材料使用、治理5《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二、全面落實標準要求,強化無組織排放控制,2020年7月1日起,全面執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重點區域應落實無組織排放特別控制要求。企業在無組織排放排查整治過程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加強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鏈條、全環的包裝容器、含VOCs廢料(渣、液)、廢吸附劑等通過加蓋、封裝等方式密閉,妥善存),7、與《關于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蘇環辦“(二)加強源頭分類。各產廢單位要按照《實驗室棄化學品收集技術規范》(GB/T31190-2014)、《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等國家有關要求做好源頭分類,建設規范且滿足防滲漏需的貯存設施。要建立實驗室危險廢物分類收集管理制度,制定內部收集流程、分類判定方法,包裝標簽要求以及相應的臺賬記錄體系;分類應遵循安全性、可操作性和經濟性原則,滿足收集、貯存和委托處置的需要。要按照相關法律規要求執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管理計劃備案、轉移聯單等管理制度,做到分類收集貯存,依法分類委托處置,對長期貯存的實驗室廢物,各產廢單位應盡快摸清底數,檢測理化性質,明確危險特性,進行分類分質,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利用處置?!毕喾苑治?本項目為檢測服務項目,檢測及研發過程會產生少量的實驗室危廢,本項目將按照《實驗室廢棄化學品收集技術規范》(GB/T31190-2014)、《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等國家有關要求做好危廢分類,并建設規范且滿足防滲防漏需求的危廢貯存設施,同時定期委托有資質的處理單位對貯存的危廢廢物進行處理,故本項目危廢處理可滿足《關于進一步加強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蘇環辦〔2020〕284號)815.1應根據實驗室單元易揮發物質的產生和使用情5.3有廢氣產生的實驗設備和操作工位宜設置在排風柜中,進行實驗操作時排風柜應正常開啟,操作口平均面風速不宜低于0.4m/s。排風柜應符合JB/T6412的要求,變風量排風柜應符合JG/T222的要5.4產生和使用易揮發物質的儀器或操作工位,以及其他產生廢氣的實驗室設備,未在排風柜中進行的,應在其上方安裝廢氣收集排風罩,排風罩設置應符合GB/T16758的規定。距排風罩開口面最遠處5.5含易揮發物質的試劑庫應設置廢氣收集裝置,換本項目實驗室設置通風櫥;實驗過程均在通風櫥中進行,進行實驗操作時通風櫥操作口平均面風速大于0.4m/s,排風柜符合廢氣經負壓收集,換氣次數大于6次/h;收集裝置的設置均符合相關文件要26.1實驗室單位應根據廢氣特性選用適用的凈化技術,常見的有吸附法、吸收法等。有機廢氣可采用吸附法進行處理,采用吸附法時,宜采用原位再生等廢吸附劑產生量較低的技術;無機廢氣可采用吸收法或吸附法進行處理;混合廢氣宜采取組合式凈6.3吸附法處理有機廢氣可采用活性炭、活性炭纖維等作為吸附介質。選用的顆?;钚蕴康庵挡粦陀?0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不應低于50%;選用的蜂窩活性炭碘值不應低于650mg/g,四氯化碳吸附率不應低于35%。廢氣在吸附裝置中應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應大于0.3s。應根據廢氣排放特征,明確吸6.4選用的酸性廢氣吸附劑對鹽酸霧的吸附容量不應低于400mg/g;廢氣在吸附裝置中應有足夠的停留37.1易揮發物質應使用密閉容器盛裝或儲存于試劑柜應編制易揮發物質實驗操作規范,涉及易揮發物質使用且具有非密閉環節的實驗操作應在具有廢氣收集的裝置中進行;儲存易揮發實驗廢物的包裝容器7.2廢氣收集和凈化裝置應在產生廢氣的實驗前開啟,實驗結束后應保證實驗廢氣處理完全再停機,并實現收集和凈化裝置與實驗設施運行的聯動控制。收集和凈化裝置運行過程中發生故障,應及時停用檢修;廢氣凈化裝置產生的廢吸收液和吸附劑再生時產生的廢氣應進行規范收集處理;廢氣凈化危險廢物貯存、轉移、處置等相關要求進行環境管9、與《實驗室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規范》(DB3201/T1168—2023)91裝5.1用于盛放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應滿應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方可投入容器或包裝物內。不相容的危險廢物不得投入同一容器或包裝物內。5.3液態廢物應裝入容器內貯存,盛裝不宜過5.4固態廢物包裝前應不含殘留液體,包裝物應具有一定強度且可封閉。破碎玻璃器皿、針頭等應存放于銳器盒內,無法裝入常用容器的危險廢物可用上碼放于滿足相應強度且可封閉的包裝容器中,確保穩固,防止泄漏、磕碰,并在容器外部標注朝上26.3.1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根據危險廢物特性采用過道、隔板、隔墻等物理隔離措施。6.3.2在貯存庫內貯存液態危險廢物的,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堵截設施最小容積不應低于對應貯存區域最大液態廢物容器容積或液態廢物總儲量1/10(二者取較大者)。6.3.3在貯存庫內貯存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V0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的,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廢氣(含無組織廢氣)排放應符合DB物總儲量1/10;危廢庫廢3置7.1實驗室危險廢物從貯存點轉運至貯存庫,應至少2人參與轉運并符合HJ2025中收集和內部轉運作業要求。7.2內部轉運需使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運輸工具,車內需設置泄漏液體收集裝置及并配備應急物資7.3轉運前應提前確定運輸路線,運輸路線應避開人員聚集地。7.4轉運時,轉運人員需攜帶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資。7.6實驗室危本項目與《關于進一步加強涉VOCs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有關要求的1環評文件應對主要原輔料的理化性質、特性等進行分、含量等。使用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材料的,VOCs含量應滿足國家及省VOCs含量限值要求(附表),優先使用水性、粉末、高固體分、無溶劑、輻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低反應活性材化性質、特性等進行詳細分輔材料的類型、組分、含量等;項目不使用生產和使用料,源頭控制VOCs產生。禁止審批生產和使用高2合安全要求前提下,應按要求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無法密閉的,應采取措施有效減少廢氣排放,并科學設計廢氣收集系統。采用全密閉集氣罩或密閉空間的,除行業有特殊要求外,應保持微負壓狀態,并根據規范合理設置通風量。采用局部集位置,控制風速應不低于0.3米/秒。VO循“應收盡收、分質收集”原則,收集效率應原則上不低于90%,由于技術可行性等因素確實達不到的,應在環評文件中充分論述并確定收集效率要“SDG+二級活性炭”裝置處);3項目應按照規范和標準建設適宜、合理、高效的VOCs治理設施。單個排口VOCs(以非甲烷總烴計)初始排放速率達1kg/h的,處理效率原則上應不低于90%,由于技術可行性等因素確實達不到的在環評文件中充分論述并確定處理效率要求。非水收處理。噴漆廢氣應設置高效漆霧處理裝置。除惡臭異味治理外,不得采用低溫等離子、光催化、光氧化、生物法等低效處理技術。環評文件中應明需要設置的,采取鉛封、在線監控等措施進行有效監管,并納入市生態環境局VOCs治理設施旁路清單。采用活性炭吸附等吸附技術的項目,環評文件應明確要求制定吸附劑定期更換管理制度,明確安裝量(以千克計)以及更換周期,并做好臺賬記錄。吸附后產生的危險廢物,應按要求密閉存放,理效率取50%,廢氣經處理計)排放滿足相關排放標準炭裝置已明確裝填量及更換周期,并做好臺賬記錄。吸附后產生的危險廢物,按要求密閉存放于危廢暫存間,4范建立管理臺賬,記錄主要產品產量等基本生產信息;含VOCs原輔材料名稱及其VOCs含量(使用說明書、物質安全說明書MSDS等),采購量、使用量、庫存量及廢棄量,回收方式及回收量等;VOCs治理設施的設計方案、合同、操作手冊、運維記錄及其二次污染物的處置記錄,生產和治污設施運行的關鍵參數,廢氣處理相關耗材(吸收劑、吸附監測報告或在線監測數據記錄等,臺賬保存期限不管理臺賬,記錄主要產品產量等基本生產信息;含VOCs(使用說明書、物質安全說明書MSDS等采購量、參數,廢氣處理相關耗材購序號1落實《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按照《重點新污染物,采取相應的禁止、限制、限排、環境監測、隱患排查、環境風險評估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涉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的企業依照《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納入環境監管重點單位。針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中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會同有關部門每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聯合執法或聯合檢查,依法嚴厲打擊已淘汰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管控物質的非法生產和2二、落實《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對列入《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的化學品,針對其產生環境與健康風險的主要環節,依據相關政策法規,結合經濟技術可行性,采取納入排污許可制度管理、實行限制措施(限制使用、鼓勵替代)、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及信息公開等一種或幾種風險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化學品的生產、使用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重大影響。針對《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一批)》《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二批)》中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措施的落實情況,會同有關3三、落實《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名錄》要求。建立排放《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清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涉及排放名錄中所列有毒有害水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要對排污口和周邊環境進行監測,評估環境風險,排查環境安全隱患,并公開有毒有害水污染物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環境風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涉及排放名錄中所列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設環境風險預警體系,對排放口和周邊環境進行定期監測,評估環境風險,排查環境安全隱患,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環境風險。每年組織開展企業環境監4四、加強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依據《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監督相關企業事業單位落實相關要求,組織企業開展生產、進口和加工使用新化學物質自查。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將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事項納入環境執法年度工作計劃,本環評要求企業按該文件要求在運營過程中切實履行好自身主體責任,南京天嘉檢測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食品、保健品檢測分析等研發活動的中心項目。該項目已經南京市六合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備案,備案證號為六發改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2021版)等相關規定,本項目屬于“四十五、危險廢物的除外)”,應編制報告表。環評單位接受委托后,立即開展了詳細的現場踏勘、資料收集工作,編制完成《天嘉檢測食品、保健品檢測中心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超低溫冰箱室、樣品前處理、實43.38m2給廢氣廢水水標準》(GB18599-2020),安全暫存12//12/23/32/4Agilent78001/5Agilent78901/61/71/81/91/1/1/十萬分之一1/千分之一1/2/2/1/1/2/1/1/1/1/1/1/1/F96PR01/4/1/BCD-186KB1/UV-26001/1/1/1/1/1/1/1/3/1/1///序號12345655789N,N-二甲基甲酰胺間5AR2.5L5121522AR2.5L55521/511///11115//5/////8////序號無色透明液體,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遇有機物、受熱分解放出氧氣和水,遇鉻酸、高錳酸鉀、金屬粉末反應劇烈。是一種強氧化劑,其水溶液適用于醫用傷口消毒/極易揮發。熔點(℃):-94.6,沸點 116.2℃,密度0.714g/cm3?;烊?,溶于堿液。重要的無機化工原料,廣泛用于染料、醫藥、食品、印/LC50:3124ppm/1hr沸點337℃,熔點10.371℃,沸點337℃,密度1.8305g/cm,廣泛用于/N,N-二甲基胺味,相對密度0.9445(25℃)。熔點-16.6℃,沸點117.9℃,相對密度成冰狀的固體,所以常稱為冰醋酸。Chemicalbook子(I3-)。其//腫(大脖子病),也用于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手術前準備,此外尚可用作祛),/NaOH(℃):318.4,沸點(℃):):)://54-58℃,沸點:196℃有刺激性氣/MgSO41124℃,密度2.66g/cm3,醫藥上用//Na2SO41404℃,相對密度:2.68g/cm,溶解/燒熱(kJ/mol):1365.5;辛醇/水分配系物),熔點(℃):324,易溶于/5O:無限互溶。熔點-45℃,沸點81.6℃,密度0.786g/cm3,飽和蒸氣壓(kPa):13.33(27℃)。味的液體,熔點:-83.6℃,沸點:77.06℃,相對密度(水=1):0.894-強烈氣味的可燃液體,有類似乙醇、丙酮混合的氣味,味微苦,熔點(℃):-88.5,沸點(℃):82.3,相對密度(水爆炸下限%(V/V):2.0,易燃。能與水、乙醇、乙醚和氯仿混溶,不溶于12.3%)。易生成過氧化物。低毒,半95℃沸點68.95℃,密度0.659g/mLat25℃,閃點30°F,不18.55℃,沸點189℃,閃點95℃,是一種吸濕性的可燃液體,具有高極與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為“萬能溶劑”熔點:300℃,溶于水,HPLC用離子//),),),//劑主要成分為吡啶、碘、二氧化硫、無水甲醇等,是目前各種化學方法中對水最為專一,判定結果最為準確的一種混合試劑。紅褐色液體,沸點(℃):):////無色易揮發液體,熔點-90.5℃,沸點98.5℃,密度0.684g/mL,閃點-有機合成的原料,實驗試劑的制備水。液體石蠟通常是指經過開采和初//0.83(20℃),沸點(℃):196mg/kg(小鼠經口)mg/kg(大鼠經口);(20℃),不溶于水,混溶于庚烷、氣味,熔點170.9℃,水溶性49.5g/L(20℃),密度1.435g/cm3,溶于//至263℃,沸點557.7℃,溶于乙醇/性。熔點58℃,密度1.50g/cm3。//NH4Fe(SO4)2//):水制備用水2.5t/a、實驗室清洗用水33t污水依托園區生化池處理,生產廢水(不含濃水)經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同生活污水一起接管進入市政污水管網,近期接管至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遠期接管至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尾水排入滁河。本項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城A將樣品按照規定的要求儲存(冷凍、冷藏、常溫、恒溫恒使用磁力攪拌器將樣品粉碎,制備成可以校正的正、副樣。磁力攪拌器原理類似于廚房料理機,操作時密閉,無廢氣產生。該過程產生未使用的多余廢樣品(未沾染無機前處理/有機前處理:取適量樣品,在試管或燒杯中加水或有機溶劑溶解,經微生物前處理:取檢測樣品,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及培養條件,培養基在高溫高壓滅菌鍋中滅菌,電加熱,然后在生物安全柜中將培養好的微生物添加至培養基中,確定合適的濃度,通過攪拌、震蕩、劃線接種等措施,使微生物在基體材料中均勻分前處理過程會有有機廢氣、酸性廢氣G1、實驗廢液S3、廢試劑瓶、實驗耗材S4根據檢測目的,使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ICPMS、氣相色譜儀等檢測設備或采用微生物檢測設備進行檢測,以獲得檢測數檢測工序產生實驗廢液S5、廢實驗耗材S6。其中微生物實驗產生的廢物(即廢培危廢暫存過程產生危廢庫廢氣G2、廢水處理設施產生廢氣G3、實驗設備、器皿清洗過程產生清洗廢水W1;超純水制備過程產生純水制備濃驗室臺面、地面清洗產生清潔廢水W3;職工生活有生活污水W3、生活垃圾S11產本項目為新建項目,租賃六合區雄州街道六合智創區域環境質量現狀根據《2024年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度污染5天),主要污染物為O3和PM2.5。各項污染物指標監測結果:PM2.5年均值為28.360NO200003存在超標現象,故項目所在區域為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不達標區。為了實現大氣污染物減排,促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按照“盯大戶、查高值、控源頭、降揚塵、強執法、促整改、抓聯動”的治氣路徑,制定年度大氣計劃和分領域工作要點,形成九大類60條具體治氣舉措。按月下達目標任務,實施逐月攻堅、每月排名。形成層層落本項目特征因子為非甲烷總烴、氯化氫、硫酸、硝酸霧、甲醇,其中非甲烷總烴、氯化氫、硫酸霧、氮氧化物、甲醇環境質量現狀數據引用《南京合高節能環??萍挤請蟾婷Q為《南京學府環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報告》(報告編號為[寧學府環境]司廠區G120NDNDND0NDNDND0NOxNDNDND0NDNDND30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附錄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927-1996)詳解》要求,氮氧化物小時平均濃度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要求。根據《2024年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2024年,全市水環境質量總體處于良好水質量標準》Ⅲ類及以上)比例為100%,無喪失使用功能(《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劣Ⅴ控入江支流,水質優良率為100%。其中10條水質為Ⅱ類,8條水質為Ⅲ滁河干流南京段水質總體狀況為優,5個監測斷面水質均為Ⅲ類根據《2024年南京市環境狀況公報》,全市區域噪聲全市監測道路交通聲環境點247個。城區道路全市功能區噪聲監測點位20個。晝間噪聲達標率為97.5%,夜間達標率為82.5%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試行本項目不存在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的途徑,因此不需要開展地下水、土壤環境質環境保護目標會東準》(GB3095-北建設項目周邊主要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為滁河,根據《江蘇省地表水(環境)功能),(GB3838-2002)中Ⅳ類水質標準,本項目地境W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非甲烷總烴、氯化氫、硫酸、甲醇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表1、表3中標準,硝酸霧參照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廠區內非甲烷總烴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表2中標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氨、硫化氫、臭氣濃度無組織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NOx3451NMHC6氨本項目排水系統實施雨污分流,運營期產生生活污水及生產廢水,生產廢水包括實驗室清洗廢水、臺面、地面清潔廢水,生產廢水經自建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污污水處理設施及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接管標準)與濃水、生活污水近期一并排入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尾水最終排入滁河;遠期規劃接入市政管網,排至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尾水最終排入滁河pHNH3-N8978-1996)、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及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準》(DB32/4440-4(6)*88///項目營運期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建設項目產生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執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生活垃圾的儲存與處置參照執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157有組織/////無組織0/0/0/0/0/0/0///0本項目廢水污染物近期接管至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遠期接管至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綜合廢水水污染物總量近期在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內平本項目綜合廢水排放量(接管量)為:廢水量421.5t/a,COD0.1181/a,氨氮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均得到妥善處理處置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本項目租賃現有標準廠房進行生產,僅涉及設備的安裝,施工簡單,且時間短。施工期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本項目廢氣主要為實驗過程產生的有機廢氣(以非甲烷總烴計,包括甲醇、丙酮)和酸考《空氣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手冊工業污染源調查與研究第二輯》(美國環境保護局編)有機廢氣揮發產生系數約為10%-20%,本項目實驗過程中溶劑揮發量按其使用量的20%計,則項目在使用硝酸、鹽酸、硫酸時會揮發出少量的酸統計手冊》中相關數據,酸性廢氣的產生量約為使用量的5%。則項目硝酸霧產生量為/其中N,N-二甲基甲酰胺//5/2//////2/51//////////實驗過程在通風櫥中進行,年工作時間為2400h/a,產生的廢氣經收集后進入一套“SDG+二級活性炭裝置”處理,尾氣通過樓頂排氣筒排放(排氣口距離地面約63m)。風本項目危廢庫廢液暫存量較小,且均桶裝加蓋暫存,揮發量較小,本次不定量分析。廢本項目污水處理設施處理生產廢水過程中會產生極少量氨氣、硫化氫、臭氣濃度,污水建設項目廢氣收集、處理及排放方式情況見表4-2,有組織、無組織廢氣產生及排放情/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非正常排放指生產過程中開停車、設備檢修、工藝設備運轉異常等非正常工況下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達不到應有效率等情況下的排放。本次非正常工況下主要考慮風機故障、設備運轉異常等情況,處理效率降低為零。非正常工況的廢氣排放參放濃度放速率1本項目非正常工況下非甲烷總烴、甲醇、丙酮、硝酸霧、硫酸霧、氯化氫的排放對周此類事故一旦發生應及時停用檢修,盡快找出原因,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將事故影響降至最低。事故排放區域地面的影響持續時間通常為30min,度本項目生產過程中廢氣產生工序主要為實驗室產生的有機廢氣、硝酸霧、硫酸霧、氯化氫,以及危廢庫產生的少量廢氣。實驗室廢氣經“SDG+二級活性炭裝置”處理尾氣一起經樓頂DA001排氣筒排放(排氣口距離地面約63m),危廢庫廢氣無組織排放。根據《實驗室廢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DB/T4455-2023》,實驗室單位應根據廢氣特性選用適用的凈化技術,常見的有吸附法、吸收法等。有機廢氣可采用吸附法進行處理,采用吸附法時,宜采用原位再生等廢吸附劑產生量較低的技術;無機廢氣可采用吸收法或吸附法進行處理;混合廢氣宜采取組合式凈化技術。本項目產生廢氣為有機廢氣、酸性廢氣,采用“SDG+二級活性炭”裝置進行處理,為固定在其表面上,然后與其中活性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新的中性鹽物質而存儲于SDG吸附劑結構中。SDG吸附劑對酸性氣體的凈化是一個多功能的綜合作用,除了一般的物理吸附外,還有化學吸附,粒子吸附,催化作用,化學反技術特點1)可以對多種酸性氣體同時存在時一次凈化2)凈化效率高,并可根據用戶的需求設計3)運行穩定,維護簡單,吸附劑更換方便4)無須用水,無水循環系統,免維護,運行成本低;(5)對環境條件無特殊要求,冬季不需做防凍處理6)使用安全,無二次污染。活性炭是一種多孔性質的含碳物質,它具有高度發達的孔隙結構,活性炭的多孔結構為其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能與氣體(雜質)充分接觸,從而賦予了活性炭所特有的吸附功能,使其非常容易達到吸收收集雜質的目的,就像磁力一樣,所有的分子間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為如此,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產生強大的引力,從而達到將有害的活性炭具有微晶結構,微晶排列完全不規則,晶體中有微孔、過渡孔(半徑20~1000)、大孔(半徑1000~100000),使它具有很大的內表面,比表面積為500~1700m2/g。這決定了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廢水和廢氣中的金屬離子、有害氣體、有機污染物、色素等。工業上應用活性炭還要求機械強度大、耐磨性能好,它的結構力求穩定,吸附所需能量小,以有利于再生。活性炭吸附的實質是利用活性炭吸附的特性把低濃度大風量廢氣中的有機溶劑吸附到活性炭中并濃縮,經活性炭吸附凈化后的氣體活性炭吸附法適用于大風量、低濃度、溫度不高的有機廢氣治理,其能耗低、工藝成本項目活性炭箱填充的活性炭為蜂窩活性炭,規格:100×100×100mm,表觀密度:12345skg/次6789置%≥650℃>500s %-本項目無行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及排污許可技術規范要求,本項目產生的廢氣為低濃度,產生量小,活性炭對有機廢氣的去除效率會有所降低,本次評價活性炭對有機廢氣的去除效率按照50%計,廢氣通過活性炭吸附層時,大部分的吸附質在吸附層內被吸附,活性炭對項目有機廢氣的平均吸附量約0.1g(有機廢氣)/g(活性炭)。有組織廢氣本項目實驗室廢氣活性炭裝置設計填充活性炭量為400kg,根據《涉活性炭吸附排污T=m×s÷(c×10-6×Q×t)m—活性炭用量,kg;實驗室廢氣活性炭裝置:T=350*10%/{(2.0002-1.0001)*10-6*12000*8}=根據《省生態環境廳關于深入開展涉VOCs治理重點工作核查的通知》(蘇環辦實驗室廢氣活性炭裝置實際更換周期為3個月,存于廠區危險廢物暫存間內,定期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更換下的廢活性炭委托給有資本項目試劑用量較小,廢氣產生量較小,有機廢氣產生及排放速率較低,二級活性炭甲烷總烴、甲醇、硝酸霧、硫酸霧、氯化氫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根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排放光氣、氧化氫和氯氣的排氣筒高度不低于25m,其他排氣筒高度不低于15m(因安全考慮或有特殊工藝要求的除外具體高度及與周圍建筑物的高度關系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本項目排氣筒位于樓頂,排氣口距離地面約63m,符合要求。本項目排氣筒直徑0.5m,風機設計風量12000m3/h,金屬管道,設計煙氣流速為16.98m/s,可滿足《大氣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HJ2000-2010)中煙氣流速相關要實驗室廢氣經收集后進入“SDG+二級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達標后經樓頂排氣筒排放按照《實驗室廢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DB32/T4455-2023)《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GB27822-2019)、《關于進一步加強涉VOCs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審批有關生產流程中涉及VOCs的生產環節和服務活動,在符合安全要求前提下,應按要求在密閉空間或者設備中進行。無法密閉的,應采取措施有效減少廢氣排放,并科學設計廢氣收集系統。采用全密閉集氣罩或密閉空間的,除行業有特殊要求外,應保持微負壓狀態,并有廢氣產生的實驗設備和操作工位宜設置在排風柜中,進行實驗操作時排風柜應正常實驗室廢氣:本項目配制間設置13個通風櫥,工作狀態下通風櫥罩口尺寸為1m×0.4m,操作口平均面風速取0.5m/s,按系統中吸塵罩的設計與計算》(李志華),Q=3600×0.4×0為3m,房間內設置有換風系統,平時門窗關綜上所述,本項目廢氣處理總風量為9753.6m3/h,考慮到風管損耗,因此本項目擬采本項目針對廢氣的主要產污環節采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合理設計廢氣收集系統、廢氣處理設施,最大程度地減少無組織排放。但因工藝限制部分廢氣無法收集或收集效率無法達到100%,因此不可避免會有無組織廢氣產生。為避免因過度無組織排放影響周邊企①易揮發物質使用密閉容器盛裝或儲存于試劑柜(庫)中,并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揮②涉及易揮發物質使用且具有非密閉環節的實驗操作在具有廢氣收集的裝置中進行;③儲存易揮發實驗廢物的包裝容器加蓋、封口,保持密閉;儲存易揮發實驗廢物的倉④各生產車間設置排風換氣系統,連續運行,及時將室內無組織廢氣排至室外,減少⑤盡可能采取密閉性措施,有效避免廢氣的外溢,盡可能使無組織排放轉化為有組織⑥提高通風櫥的密封性能,并嚴格控制系統的負壓指標,有效避免廢氣的⑦加強運行管理和環境管理,提高操作人員操作水平,通過宣傳增強職工環保意識,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多種措施并舉,減少污⑧合理布局,將產生無組織廢氣的工序盡量布置在遠離大氣敏感保護目標的一側,最⑨在產生廢氣的實驗前,首先運行廢氣處理裝置,然后再開始實驗流程,使實驗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氣都能得到處理。停工時,廢氣處理裝置繼續運轉,待廢氣沒有排出之后才通過采取以上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可減少本項目的無組織體的排放,使污染物無組織排放量降低到較低的水平。通過預測,本項目無組織排放對大氣環境及周邊敏感目標的措施處理后,非甲烷總烴、甲醇、硝酸霧、硫酸霧、氯化氫排放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出的各項大氣對策措施、建議和要求的前提下,從大氣環境保護的角度來講,項目建設是洗廢水29.25t/a,實驗室臺面、地分別為COD:350mg/L、SS:250mg/L、氨氮:本項目液相質譜儀管路定期需要使用超純水清洗,設置一臺超純水機用于制備超純約60%,則超純水機用水量為2.5t/a,濃水產生量為1t/a,純水制備排水主要污染物濃度實驗設備、器皿清洗采用自來水及外購純水,其中自來水用量為30t/a、外購純水用水處理設施處理。主要污染物濃度COD200mg/L、SS100mg/L、NH3-N25mg/L、TP1.5mg/L、實驗室的地面、工作臺每日使用潔凈抹布和潔凈拖把經自來水潤物濃度COD200mg/L、SS100mg/L、NH3-N25mg/L、TP1租賃園區生化池處理,實驗室清洗廢水、實驗室臺面及地面清洗廢水經自建污理后一起排入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城鎮污水處理(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后尾水排池///管///NH3-NNH3-N//////4/4//1////////水////NH3-NNH3-N//TNTN20%//TPTP60%//COD//////SS//////NH3-N//////TN//////TP//////COD///COD/SS//SS/NH3-N//NH3-N/5TN//TN/TP//TP/4廢水類別排放規律要求生產廢水PHCODSS廠排定TW01站WS-。溫排水排放理設施排放口生活污水PHCODSS廠排定TW02池WS-。溫排水排放理設施排放口排放規律1廠間斷pHNH3-N0.512),本項目生產廢水主要為實驗室設備、器皿清洗廢水、實驗室臺面地面清潔廢水,主要污染因子為COD、SS、NH3-N、TP等,水質較簡單。本項目實驗室廢水處理方法采用混凝法、吸附法、氧化法。處理工藝為:廢水收集→酸堿中和pH調節→混凝沉降→高級催化氧廢水收集:設置收集PP水箱(材質:防酸堿耐腐蝕用于收集實驗室污水,均化桶內污水水質,并設置液位自控系統,當廢水量達到預先設定液位高度時,污水處理系統自動運行,同時能夠實現不同時間段不同性質污水的自動中和,減少酸堿中和處理工藝中藥酸堿中和:用中和作用處理廢水,使之凈化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使酸性廢水中的成可溶解或難溶解的其他鹽類,從而消除它們的有害作用。酸堿中和池內通過pH控制混凝沉降系統:在水中投加混凝劑后,其中懸浮物的膠體及分散顆粒在分子力的相互作用下生成絮狀體且在沉降過程中它們互相碰撞凝聚,其尺寸和質量不斷變大,沉速不斷增加。然后向水中投加混凝劑后形成的礬花,流高級催化氧化:高級氧化技術又稱深度氧化技術,以產生具有強氧化能力的羥基自由基(?OH)為特點,此步驟為進一步去除溶解于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經過氧化還原反應,轉化為無毒無害的新物質。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氧化代謝反應,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進一步降低COD、BOD等污染物質,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兩級多介質生物吸附:經過氧化催化工藝處理的廢水再經石英砂及活性炭過濾系統,利用其高吸附性能,來吸附、截留廢水中尚未被去除的細小懸浮物、微量金屬及極少量的超濾膜過濾: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利用一種壓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超濾是采用中空纖維過濾新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在外界推動力(壓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膠體、顆粒和分子量相對較高的物質,而水和小的溶質顆粒透過膜的分離過程。通過膜表面的微孔篩選可截留分子量為預處理過濾清除廢水中雜質,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也就是說,當水通過超濾膜后,能徹底濾除水中的細菌、膠體等有害物質,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可去除大量的消毒裝置:系統處于整套設備的末端,實驗室廢水在經過前段工藝處理后進入此階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廢水處理設施設計方案,項目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1-2-3---4---5---6pH----根據上表,本項目廢水處理設施處理效率取COD60%、SS90%、氨氮20%、總磷根據《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裝置技術規范》(GB/T40378-2021)6處理處置方法,廢水中酸、堿采用中和反應去除,膠體性和顆粒性污染物采用混凝沉降法去除,有機污染物根據水質選用氧化法或生化法去除,微生物污染物采用消毒法去除。本項目采用的處理工藝為:廢水收集→酸堿中和pH調節→混凝沉降→高級催化氧化→二級生物吸附過濾→膜過濾系統→消毒→排放,本項目污水處理站工藝更為先進,故符合《化學實驗室廢水處理裝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以下簡稱“自建設施”)位于本項目東南側,采用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藝和生物除磷工藝的綜合,該工藝主要是將COD、SS和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氮和磷去除,該系統活性污泥中的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組成。在好氧段,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由有機氮氨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成硝酸鹽;在缺氧段,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通過生物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逸入大氣中,從而達到脫氮的目的;在厭氧段,聚磷菌釋放磷,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水量要求:自建設施設計處理量為300t/d,本項自建設施有足夠容量接納本項目的污水,本項目增加的廢水量約占自建設施處理能力的水質要求:本項目生產廢水經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后同濃水、生活污水一起接管至污水管網,綜合廢水水質可滿足雄州街道污水處理設施進水濃度標準,因此本項目污水進入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以下簡稱“二廠”)位于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一廠東側、北側和西側預留地塊,占地面積150畝,服務區、滁南片區、雄州工業園區在內的五個片區,服務面積達38.75平方公里。該項目采取PPP模式實施建設,污水處理總規模為12萬噸/天,分二沉池、鼓風機房、生物反應池、高效沉淀池、V型濾池等建筑,在多段式“A/AO/A/O”工藝處理下,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至滁河,設計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水質接管可行:本項目生產廢水(不含濃水)經自建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污水綜合合廢水水質可滿足二廠進水濃度標準,不會對污水處理廠運行造成影響,因此建設項目廢廠有足夠容量接納本項目的污水,本項目增加的廢水量占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比例很小,管網配套:本項目所在區域屬于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二廠規劃的接管區域內,故本項本項目生產廢水(實驗室清洗廢水、實驗室臺面、地面清洗廢水)經自建污水處理設施預處理后同濃水、生活污水一起通過市政污水管網近期排入雄州街道自建的污水處理設施,遠期接管至六合區雄州污水處理廠二廠。從水質水量、接管標準及建設進度等方面綜本項目為檢測服務,使用的大部分檢測和實驗儀器噪聲源強較小,且位于室內,并采項目對外環境影響較大的噪聲源來源于真空泵、離心機、制氮機、螺桿空壓機、風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其聲壓級約為60~85dB(A)。設減振等措施;噪聲源布置合理,設備噪聲經隔聲、減振和距離衰減后,對聲環境保護目標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聲源源強 插入損失(dB物外距離XYZ11111111XYZ1運營期環境影響和保護措施本項目噪聲設備聲壓級約為60~85dB(A),夜間不工作,高噪聲設備均設置了減振基座,經過建筑物隔聲及距離衰減后,可使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晝間65dB(A)),預計不會對周圍聲環境產生影響。東是南是西是北是設備經減振、廠房隔聲和距離衰減后,廠界晝間噪聲排放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無學校、居民和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存在,因此,本項目對周邊聲根據《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總則》(HJ819-2017),廠界噪聲最低監測頻次為季度,本項目不在夜間進行生產,廠界噪聲監測頻次為一季度開展一次,并在噪聲監測點級①廢樣品(未沾染化學試劑):為食品、保健品制樣后多余的樣品(未沾染化學試劑),根據企業提供資料,產生量約0.5t/a,收集后同生②廢試劑瓶、實驗耗材:為試劑使用后產生廢試劑瓶及廢實驗器皿(包括廢棄的燒杯、量器等)、實驗過程產生廢棄的實驗耗材、廢試劑,包括檢測過程中使用的一次性耗材移液槍頭、廢手套、濾紙、廢培養基、廢培養皿等,根據企業提供資料,產生量約4t/a,屬于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③實驗廢液:包含實驗后產生的廢溶液、色譜儀清洗廢液,本項目年用試劑量及樣品約1.5t/a,配制溶液中含水0.5t/a,色譜儀清洗產生廢液1.5t/a,則實驗廢液產生量共約4t/a,屬于危險廢物,委托有資質單位處④超純水制備廢物:超純水制備產生廢過濾材料,主要為廢過濾器、廢活性炭(超純水制備)、廢滲透膜、廢離子交換樹脂等,產生量約為0.05t/a,屬于一般固廢,由設備供⑤廢活性炭:實驗室廢氣通過活性炭吸附裝置處理,活性炭需定期更換,該過程產生廢活性炭,本項目實驗室廢氣活性炭裝置設計填充量為350kg,實驗室廢氣活性炭裝置廢氣吸附量為0.0696t/a,活性炭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則廢活性炭產生量為1.4696t/a。更換下的廢活性炭委托給有資質的危廢單位進行安⑥廢SDG吸附劑:填充量為200kg,本項目“SDG+活性炭吸附裝置”為一為確保SDG酸性廢氣吸附效率,建議更換活性炭的同時也更換SDG吸附劑,更換得廢SDG吸附劑量為0.8t/a,酸性廢氣吸附量約為0.0084t/a,則廢SDG吸附劑產生量約⑦污泥:污水處理站運行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污泥,污泥是水處理過程的副產物,前文廢水產排污情況分析,生產廢水(不含濃水)產生量為36.45t⑧廢石英砂過濾器:為污水處理站過濾裝置產生,根據設計方提供資料,廢石英砂每⑨廢活性炭過濾器:為污水處理站過濾裝置產生,根據設計方提供資料,廢活性炭每⑩廢紫外燈管:為污水處理站消毒裝置產生,根據設計方提供資料,廢紫外燈管每5?生活垃圾:本項目勞動定員20人,年工作300天,以每人每天垃圾產生量0.5kg計1品√/23456789等4√/4√/√/√/√/√/√/√/√/√/根據《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及《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判定建設項目的固體廢物是序號1品/2等4344/5T6789T//本項目固體廢物污染源源強核算結果及相關參數12434456789/本項目一般工業固廢為廢樣品(未沾染化學試劑)、超純水制備廢物。一般固廢暫存于固體廢物暫存區內,一般固廢堆場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及其修改單要求建設,對一般固廢堆放區地面進行了硬化,并做好防腐、防滲和防漏處理,制定了“一般固廢倉庫管理制度”“一般工業固廢處置管理規定”,由危險廢物暫存場所需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標準及《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固體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蘇環辦〔2024〕16號)等文件要求進行建a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須與危險廢物相容。設置防),厚的混凝土澆筑,最上層為2.5mm的環氧樹d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e應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量h應在關鍵位置設置在線視頻監控,須連續記錄危險廢物出入庫情況和物流情況,包含錄制日期及時間顯示,攝像頭距離監控對象的位置應保證監控對象全部攝入監控視頻中,同時避免人員、設備、建筑物等的遮擋,清楚辨識貯存、處理等關鍵環節;在視頻監控系統管理上,企業應指定專人專職維護視頻監控設施運行,定期巡視并做好相應的監控運行、維修、使用記錄,保持攝像頭表面整潔干凈、監控拍攝位置正確、監控設施完好無i按照《危險廢物識別標志設置技術規范(HJ1276-2022)》《省生態環境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實施意見》附件的要求設置危廢標識牌,同時與生命周期系泥、廢石英砂過濾器、廢活性炭過濾器、廢紫外燈管,并設置相關危險廢物識別的標志,建立危廢管理檔案、臺賬,合法、安全、規范處置危廢。本項目于所在樓層北側設置一處16m2危廢暫存間,危廢暫存間采取防風、防雨、防曬、防滲漏措施,危險廢物均使用密閉貯存,泄漏風險較小。項目危險廢物暫存不會對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環境以危險廢物的收集、運輸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的要求進行。在運輸過程中,按照《江蘇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中對危險廢物的包裝、運輸的有關標準、技術規范和要求進行,有效防止危險廢物轉移過程中污染環境。項目需處理的危險廢物采用專門的車輛,密閉運輸,嚴格禁止拋灑滴漏,杜絕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在危險廢物的運輸中執行《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中有建設單位須針對此對員工進行培訓,加強安全生產及防止污染的意識,培訓通過后方建設項目運營過程產生的危廢需委托處置為廢試劑瓶、實驗耗材HW49(900-041-49)、實驗廢液HW49(900-047-49)、廢活性HW49(900-041-49)、污泥HW4廢活性炭過濾器HW49(900-041-49)、廢紫質的危廢處置單位簽訂合同,委托處置。企業承諾待項目建成后,嚴格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利用、處置情況,及時與有資質的處置單位簽訂危廢經過上述分析,各類固體廢物均得到了有效合理的處理和處置,此外還需強化企業的管理,避免不同種類的固廢亂堆亂放,確保固廢能達到無害化的目的,不會對周圍的環境本項目嚴格按照《江蘇省實驗室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指南》對實驗室危險廢物進用于盛放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容器和包裝物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廢棄危險化學品應滿足危險化學品包裝要求。具有反應性的危險廢物應經預處理,消除反應性后方可投入容器或包裝物內。不相容的危險廢物不得投入同一容器或包裝物內。液態廢物使用的塑料容器應符合《包裝容器危險品包裝用塑料桶》(GB18191-2008)要求,盛裝不宜過滿,容器頂部與液面之間保留適當空間。固態廢物包裝前應不含殘留液體,包裝物應具有一定強度且可封閉。破碎玻璃器皿、針頭等應存放于銳器盒內;無法裝入常用容器的固態廢物可用防漏膠袋等存放。廢棄試劑瓶(含空瓶)應瓶口朝上碼放于滿足相應強度且可封閉的包裝容器中,確保穩固,防止泄漏、磕碰,并在容器外一般要求:產生實驗室危險廢物的單位應根據需要建設危險廢物貯存庫或設置貯存點,貯存庫和貯存點應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實驗室危險廢物應根據危險廢物分類和污染防治要求進行分類貯存,且應避免與不相容的物質、材料接觸;貯存庫、貯存點、容器和包裝物應按相關要求設置危險廢物貯存庫或貯存點標志、危險廢物貯存分區標志、危險廢物標簽等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廢棄危險化學品應存放于符合安全要求的原?;焚A存設施內,或經預處理使之穩定后貯存于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實驗室產生的危險特性不明確的廢棄危險化學品,應按規定進行相關危險特性判定或鑒別,并經預處理穩定化后方可在貯存設施或場所內貯存;貯存點、貯存庫管理人員應每周對包裝容器、防滲漏措施、標簽標識、存放期限、投放記錄表、管理臺賬等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貯存庫和實驗室外部貯存點應安裝24小時視頻清晰,視頻記錄保存時間至少為3個月;同時,實驗室危險廢物貯存還應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治安管理、消防、衛生健康等法律法規和標準的相關貯存庫要求:貯存庫內不同貯存分區之間應采取隔離措施,存放兩種及以上不相容危險廢物時應采用過道、隔板或隔墻等方式隔離;在貯存庫內貯存液態、半固態以及其他可能有滲濾液產生的危險廢物,需配備泄漏液體收集裝置,不相容危險廢物不得共用泄漏液體收集裝置;貯存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VOCs)、酸霧、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和刺激性氣味氣體的危險廢物時,應設置氣體收集裝置和氣體凈化設施。廢氣(含無組織廢氣)排放應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32/4041-2021)和《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實驗室產生的危險廢物在貯存點收集后,應及時轉運至危險廢物貯存庫進行規范貯存或者轉移至危險廢物集中處置單位進行處置;實驗室危險廢物在內部轉運時,應至少2名實驗室管理人員參與轉運并符合《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集和內部轉運作業要求;實驗室內部收運危險廢物的車輛應使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的運輸工具,車內需設置泄漏液體收集裝置及并配備環境應急物資;實驗室危險廢物轉運前應提前確定運輸路線,運輸路線應避開人員聚集地,轉運人員需攜帶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具和應急物資;實驗室危險廢物運輸至危險廢物處置單位時應符合HJ2025-2012中危險廢物的運輸要求。運輸前固態廢物可使用帶封口且有內襯的噸袋進行二次包裝并封口,液態廢物進行二次包裝時,應具有液體泄漏堵截設施;固態廢物與液態廢物不得混放包裝;危險化學品②建立臺賬管理制度,企業須做好危險廢物情況的記錄,記錄上須注明危險廢物的名④定期對暫存的危險廢物包裝容器及貯存設施進行檢查,及早發現破損,及時采取措⑤直接從事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的人員,應當接受專業培訓,經⑥固廢貯存(處置)場所規范化設置,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應在醒目處設置標⑦危廢應根據其化學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存放地點,通過密閉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貯存,容器標簽必須標明廢物種類、貯存時間,⑧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在關鍵位置設置在線視頻監控,企業應指定專人專職維護視頻監控設施運行,定期巡視并做好相應的監控運行、維修、使用記錄,保持攝像頭表面整潔干凈、監控拍攝位置正確、監控設施完好無損,確保視頻傳輸圖像清晰、監控設備正常穩定綜上所述,建設項目固廢采取上述治理措施后,各類固廢均能得到合理處置,不產生染防治分區的要求,對重點污染防治區和一般污染防治區采取相應等級的防滲措施,重點做好實驗室、?;穾臁⒃噭╅g、危廢庫及其他涉及污染或腐蝕介質區域的防腐防滲處本項目辦公區設計為簡單防滲區,耗材庫、樣品庫、氣瓶室等設計為一般防滲區,實驗室、研發平臺、試劑室、易制毒易制爆室、危廢庫設計為重點防滲區,采取嚴密的防腐室在認真落實以上措施防止廢水、一般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等滲漏措施后,在確保各項防滲措施得以落實,并加強維護和環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廢水等污染物的下滲現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因此,本項目在落實土壤與地下水保護措施的前根據《全省生態環境安全與應急管理“強基提能”三年行動計劃》(蘇環發〔202號文)的要求,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必須做到環境風險識別、典型事故情形、風險防范措根據《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169-2018)及《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18)中的危險源辨識可知,本項目涉及的風險物質為廢活性炭、廢1N,N-二甲基甲酰胺2345216789151Q值1N,N-二甲基甲酰胺5234567891511注:三氯乙酸、二甲基亞砜、硫氰化鉀、正庚烷、液體石蠟、二十四烷、四氫呋喃、異辛烷、酚生產系統風險識別范圍一般包括:主要生產裝置、貯運系統、公用工程系統、工程環對照《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中內容,本項目不涉及《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