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40.10X55DB42代替DB42/323-2005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Dengcungreentea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DB42/T323—2011本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凡有關條款與相關食品安全法規不相一致的,應以食品安全法規為準。本標準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一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布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及GB/T17924《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通用要求》進行修訂。本標準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代替DB42/323-2005《鄧村綠茶》。本標準與DB42/323-2005《鄧村綠茶》相比,主要變化如下:——將原標準名稱《鄧村綠茶》修改為《地理標志產品鄧村綠茶》;——標準性質由強制性標準修訂為推薦性標準;——將茶樹品種“宜鄧1號”改為“鄂茶九號”;——將鮮葉嫩度要求和感官品質特征要求由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修改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增加了茶多酚、氨基酸等理化指標和檢驗方法;——增加了保質期規定。本標準由宜昌市夷陵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宜昌市夷陵區農業局、宜昌市夷陵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宜昌市夷陵區鄧村茶葉協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彭伏林、陳太平、屈家新、劉忠英、齊莉娥。本標準歷次發布版本情況為:——DB42/323-2005。DB42/T323—2011本標準為DB42/323-2005“鄧村綠茶”修訂稿,在原稿的基礎上,增加了產品的區位優勢,“低山終年河霧籠罩,高山四季云霧繚繞,山在霧里,茶在林中”是形成鄧村綠茶品質的自然因素。本標準在編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資料,重點突出。在簡述了自然環境、栽培技術要求、肥培及采摘技術外,重點強調了產品感官品質特征、理化指標及衛生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有效地指導和規范生產,做強做大和保護地理標志產品“鄧村綠茶”品牌。DB42/T323—20111地理標志產品鄧村綠茶本標準規定了地理標志產品鄧村綠茶的術語和定義、產地范圍、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儲存和保質期。本標準適用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6年第121號公告批準保護范圍內生產的鄧村綠茶。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T6388運輸包裝收發貨標志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4茶水分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06茶總灰分測定GB/T8310茶粗纖維測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8313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GB/T8314茶游離氨基酸總量測定GB11767茶樹種苗GB14881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NY/T5018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技術規程NY5020無公害食品茶葉產地環境條件SB/TSB/TSB/T100351003710157茶葉銷售包裝通用技術條件紅茶、綠茶、花茶運輸包裝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5號令《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6年第121號公告JJF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3術語和定義DB42/T323—20112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地理標志產品鄧村綠茶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Dengcungreentea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鄧村綠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內采摘的茶樹鮮葉,按照特定的工藝技術加工而成的綠茶。4產地范圍鄧村綠茶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范圍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鄧村鄉、太平溪鎮、樂天溪鎮、三斗坪鎮、下堡坪鄉、霧渡河鎮、樟村坪鎮、黃花鄉等8個鄉鎮。地理位置主要位于東經110°51′8″~111°5要求5.1自然環境5.1.1日照:年實際日照時數1398h~1958h。5.1.2氣溫:年平均氣溫12.0℃~17.1℃,無霜期241d~318d。5.1.3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00mm~1300mm。5.1.4土壤:海撥200m~1000m,花崗巖風化的砂壤土,質地疏松,顯弱酸性,pH值4.5~6.5,保水性強,排水性好,濾水透氣,有機質≥1.0%。土壤環境質量符合NY5020的規定,灌溉水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規定。5.2品種、種苗和茶樹栽培要求5.2.1茶樹品種選用宜昌大葉茶、鄂茶一號、鄂茶四號、鄂茶五號、鄂茶九號等良種。5.2.2茶樹種苗應符合GB11767的要求。5.2.3苗木繁殖無性繁殖。5.2.4種植方式雙行密植栽培,大行距1.5m,小行距0.4m,叢(株)距30cm,海拔600m以下9月~10月栽苗,600m以上2月~3月栽苗,每667m2(1畝)栽5000株~6000株。5.2.5茶園施肥5.2.5.1基肥:10月~11月施,以有機肥為主,配施少量氮肥。5.2.5.2追肥:2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三次追肥,氮、磷、鉀按3:1:1比例配施。DB42/T323—201135.2.6茶樹修剪幼樹進行三次定型修剪,生產樹修剪則在頭輪茶結束后及時進行。5.2.7病蟲害防治按NY/T5018執行。5.3鮮葉采摘5.3.1根據鮮葉嫩度要求分批采、留葉采。5.3.2鮮葉嫩度要求鮮葉嫩度分級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鮮葉嫩度分級(重量%)5.3.3鮮葉的運輸、儲存5.3.3.1采用清潔、通透性良好的籃簍盛裝鮮葉,不得緊壓,運輸時應避免日曬雨淋,不得與有毒、有異味物質混裝。5.3.3.2鮮葉攤放在竹席上或儲青上,通風換氣,保質保鮮,翻動時不要碰傷芽葉。5.4加工5.4.1加工環境要求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5.4.2加工工藝攤青—殺青—攤涼—去雜—揉捻—初烘—攤涼—滾炒—攤涼—提香—精揀—割末。5.5成品茶質量要求5.5.1分級規定成品茶按質量品質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感官品質特征應符合表2的要求。DB42/T323—20114表2感官品質特征級別特一二三5.5.2衛生指標5.5.2.1污染物限量指標應符合GB2762的規定。5.5.2.2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GB2763的規定。5.5.3理化指標理化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理化指標≤≤≤≤≥≥≥5.5.4凈含量應符合《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6試驗方法6.1感官品質檢驗按SB/T10157的規定執行。6.2樣品制備按GB/T8303規定的方法執行。6.3水分檢驗按GB/T8304的規定執行。6.4碎末茶檢驗按GB/T8311的規定執行。6.5水浸出物檢驗按GB/T8305的規定執行。6.6粗纖維檢驗按GB/T8310的規定執行。DB42/T323—201156.7總灰分檢驗按GB/T8306的規定執行。6.8茶多酚檢驗按GB/T8313的規定執行。6.9氨基酸檢驗按GB/T8314的規定執行。6.10衛生指標檢驗按GB2762和GB2763的規定執行。6.11凈含量檢驗按JJF1070的規定執行。7檢驗規則7.1取樣取樣按GB/T8302的規定執行。7.2組批取樣以“批”為單位,同一批投料生產、同一班次加工過程中形成的獨立數量的產品為一個批次。同批產品的品質規格和包裝應一致。7.3檢驗7.3.1出廠檢驗每批產品出廠前均應做出廠檢驗,經檢驗合格簽發產品質量合格證后,方可出廠。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分、碎末茶、凈含量和包裝規格,7.3.2型式檢驗型式檢驗項目為本標準第5章要求中的全部項目,檢驗周期每年一次。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a)由于人為或自然因素,使生產環境發生較大變化時;b)加工工藝改變后,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c)前后兩次抽樣檢驗結果差異較大時;d)國家法定質量監督機構或主管部門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7.4判定規則7.4.1檢驗結果全部符合本標準要求時,則判該批產品為合格。出廠檢驗時,其檢驗項目中若有一項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判為該批產品不合格。7.4.2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和農藥殘留限量不合格時,允許對備樣進行復檢,備樣不足時,在同批次產品中抽取樣品,以復檢結果為準。7.4.3凡劣變、有污染、有異味和衛生指標不合格的產品,均判為不合格產品。7.4.4對檢驗不合格批次,應對留存樣進行復檢或在同批產品中重新按GB/T8302規定加倍取樣,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檢,以復檢結果為準。8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儲存和保質期DB42/T323—201168.1標簽標志8.1.1產品銷售包裝上的標簽應符合GB7718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的規定。8.1.2運輸包裝上的儲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定,收發貨標志應符合GB/T6388的規定。8.2包裝8.2.1包裝容器應用干燥、清潔、衛生、無異味的材料制成,接觸茶葉的內包裝材料應符合SB/T10035的規定。8.2.2包裝應牢固、清潔、防潮、能保護茶葉品質,適于長途運輸。運輸包裝應符合SB/T10037的規8.3運輸8.3.1運輸工具應清潔、干燥、衛生、無異味、無污染。8.3.2運輸時應防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3%呋喃丹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震動感應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鋁牌油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遠程溫度控制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茶水柜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磚用回彈儀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動冷裱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游泳池雙值過濾離心泵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湯圓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機箱電柜五金沖壓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史記》上冊注音版
- YY/T 0450.3-2016一次性使用無菌血管內導管輔件第3部分:球囊擴張導管用球囊充壓裝置
- JJG 33-2002萬能角度尺
- GB/T 26150-2019免洗紅棗
- 城市基礎設施PPP項目運營維護方案
- SDS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
- 【企業安全管理】粉塵涉爆企業安全培訓
- GeneralEnglish-入學測試(劍橋五級)附有答案
- 教海探航論文
- IPC-A-610國際標準中英文對照(doc 17)
- JJF(建材)110-2019水泥雷氏夾膨脹測定儀校準規范-(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