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_第1頁
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_第2頁
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_第3頁
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_第4頁
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九年級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歷史試卷—初中歷史

一、選擇題(★★)1.“夏傳子,家天下。”古時《三字經》這樣描述是因為夏朝創立了()

A.禪讓制B.分封制C.世襲制D.科舉制(★★★)2.秦軍主力被殲滅的戰役是

A.牧野之戰B.馬陵之戰C.長平之戰D.巨鹿之戰(★★)3.學會抓住關鍵信息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根據“實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北擊匈奴”等歷史信息,推斷此歷史人物應該是()

A.秦始皇B.漢景帝C.漢武帝D.光武帝(★★)4.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它有利于選拔封建統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適應了大一統帝國的政治需要。科舉制創立于()

A.秦朝B.北魏C.隋朝D.元朝(★★★)5.史書中記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完成南移,這發生在()

A.魏晉南北朝時期B.唐朝時期C.南宋時期D.明清時期(★)6.明太祖授權下列哪一機構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

A.錦衣衛B.三司C.軍機處D.六部(★★★)7.“條約中有三項規定對中國的危害最大——核定關稅、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中國人同意這些條款部分是出于權宜之計,部分是由于不懂國際法和國家主權概念。”據此判斷,這些條款出自()

A.《南京條約》、《虎門條約》B.《望廈條約》、《馬關條約》C.《通商章程善后條約》、《黃埔條約》D.《南京條約》、《北京條約》(★★)8.為實現“清國”的自強,曾國藩、李鴻章等清朝官員所做的努力是()

A.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如安慶內軍械所B.創辦《時務報》《國聞報》C.發起公車上書,號召變法,遷都D.創辦《民報》,號召創立民主共和國(★★)9.為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歷史課程內容,王老師搜集到以下學習資源包。據此可知該學習資源包的主要內容是()

A.林則徐廣州禁煙B.陳化成戰死于吳淞C.鄧世昌英勇抗敵D.丁汝昌自殺殉國(★★★)10.1920年秋開始,全國各學校一、二年級的國文都改成了白話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課本一律廢止。這與新文化運動大力倡導的哪一內容有關()

A.提倡新道德,抨擊舊道德B.提倡民主與科學C.提倡個性解放,抨擊舊文化D.提倡文學革命(★★★)11.1924年1月,在共產黨人的參加與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的召開()

A.意味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B.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C.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D.為國民革命軍的建立作了人才上的準備(★★)12.甲午戰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傳統知識分子開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將抵御外侮與改革內政合為一體。在他們的領導下掀起了()

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維新變法運動D.辛亥革命(★★)13.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委員會通電全國:“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這一通電的發出是由于爆發了()

A.八一三事變B.九一八事變C.西安事變D.盧溝橋事變(★★★)14.1947年3月后,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采取“蘑菇戰術”,先后取得了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這一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

A.持久作戰B.囚籠政策C.重點進攻D.全面進攻(★★★)15.弘揚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下列口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抗美援朝,保家衛國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D.百花齊放,百家爭鳴(★★★)16.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得益于()

A.政治協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一國兩制”偉大構想(★★)17.在油田大會戰時,王進喜率領鉆井隊“人拉肩扛”“盆端桶提”:遇到險情時,用身體攪拌泥漿制服井噴。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時代精神是()

A.保家衛國B.艱苦創業C.助人為樂D.科技創新(★★★)18.1953年是中國經濟史上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時起,中國人熟悉了一個經濟術語:五年計劃。以下屬于“一五”計劃成就的是()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③農村的鄉鎮企業發展迅速④武漢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踐履契約……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絕無違背。”這一誓詞指向中世紀西歐的()

A.莊園經濟制度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自治制度D.宗教文化制度(★★★)20.亞歷山大歷經數年征戰,占領埃及,滅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從希臘到印度的廣大地區。亞歷山大東征()①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②把地中海變為帝國的“內湖”③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巨大災難④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大交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杰”之一。他擅長畫圣母像,雖然是宗教題材,但畫中的圣母和圣子有母親的柔美、孩子的天真,反映了人間母子親情。這體現出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潮是()

A.人文主義B.反封建專制C.神權至上D.反宗教信仰(★★★)22.《英雄交響曲》氣勢磅礴,表達出作曲家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渴望。這位德國天才作曲家是()

A.貝多芬B.列夫·托爾斯泰C.達爾文D.巴爾扎克(★★★)23.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他們生活在()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古代希臘D.古代羅馬(★)24.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

A.諾曼底登陸B.斯大林格勒保衛戰C.雅爾塔會議D.珍珠港事件(★★★)25.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歐洲留下的混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教訓:歐洲的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表明歐洲聯合的背景是()

A.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B.世界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崩潰C.互聯網在全球普及D.美蘇兩國冷戰對峙局面形成(★★★)26.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對世界近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揭開這一革命序幕的是()

A.議會呈遞《權利請愿書》B.議會重新召開,議員們抨擊國王專權C.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臺,共和國建立D.1688年光榮革命(★★★)27.1856年,亞歷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貴族發表演講時說:“……農民和他們的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并因此發生了許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從上面解決要比從下面解決好得多。”他的解決辦法是()

A.承認農奴自由,農奴可出錢贖買份地B.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C.解放黑人奴隸,維護國家統一D.鼓勵殖產興業,提倡文明開化(★★★)28.“昨天,1941年12月7日,這一天將永遠成為令我們國家恥辱的日子。美利堅合眾國遭到了日本海空軍部隊突然和蓄謀的進攻。”這一“進攻”()

A.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B.促使二戰達到最大規模C.扭轉了蘇德戰場形勢D.標志著二戰已全面爆發(★★★)29.以學者認為,“所謂的經濟援助方案有兩個重要的戰略目標:第一,控制西歐社會的命脈;第二,將西歐社會綁在‘冷戰'的戰車上。"這個“方案”是指()

A.杜魯門主義B.馬歇爾計劃C.《北大西洋公約》D.《華沙條約》(★★★)30.“旗幟在詛咒中降落,山河在指點下破碎。苦難從絕望里開始,我從克里姆林宮離開……原諒我,俄羅斯!”詩歌中進行懺悔的人物是指

A.列寧B.斯大林C.戈爾巴喬夫D.赫魯曉夫二、判斷題(★★)31.在反“掃蕩”作戰中,壯烈殉國的八路軍副參謀長是張自忠。()(★★)32.組織編寫《羅馬民法大全》的東羅馬帝國皇帝是查士丁尼。()(★)3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是商朝的后母戊鼎。()(★★)34.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德國閃擊波蘭。()(★★)35.藝術珍品《向日葵》的作者梵高的國籍是荷蘭。()三、填空題(★★)36.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圖一是()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圖。(2)圖二是絲綢之路示意圖,該路線的出發地點是(),終點是()。(3)西漢為保證絲綢之路暢通,公元前60年設置()(填軍政長官),它的設置,標志著()正式歸屬中央政權。(★★★)37.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圖一是的人物是(),他改進造紙術,對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2)圖二是人物是(),他培育出的秈型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3)圖三人物是(),他執政古希臘雅典時,該城邦的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為了保證貧窮公民參政議政,他還建立了()制度。(★★)38.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圖一人物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領導了()(填戰爭),美國的首都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因為他的歷史功績,被美國人尊稱為“國父”。(2)圖二是美國歷史上第16任總統(),1862年他頒布《宅地法》和《()》,扭轉了()(填戰爭)北方失利局面,維護了國家統一。(3)圖三是美國又一位著名總統(),在經濟大危機的1933年上任,他采用()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四、綜合題(★★★)39.祖國統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團結是祖國統一的重要保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之間加強了交往、交流與交融,區域的開發尤其是南方經濟得到發展,科技文化有著顯著的進步,這些都為新的統一局面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唐朝前期政治開明,經濟發展,在民族關系、對外交流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樹,呈現出繁榮、富強的盛唐景象,成為當時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強大國家。——摘編自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名稱。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國性統一王朝是哪兩個?(2)根據材料二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利于民族交融的重大改革是什么?其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與交融”的措施有哪些?(3)唐朝“在民族關系上有很大的建樹”,其處理民族關系的方式有哪些?(★★★)40.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確定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具體道路、方針、方法和措施。”——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材料三: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沿海的經濟特區開始,逐步向內地推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實行對外開放,是黨根據工作重點轉移需要而制定的重大戰略,進而被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請回答:(1)材料一中,中共一大是在哪座城市召開的?中共七大確立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開國大典的舉行標志著什么?(2)材料二中“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是哪次會議確定的指導方針?(3)根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寫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哪座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是什么?(4)2001年,加入哪一國際組織,為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開辟了新途徑?(★★★)41.外交,就是處理國與國之間各種關系的活動。為了更好的維護國家利益,近現代史上中國外交官們的工作雖充滿了艱辛,但卻閃耀著智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經過細致的準備,顧維鈞充滿了自信和責任感,這是他第一次站在國際舞臺上,代表擁有四萬萬民眾的中國,闡述自己的見解。他先闡述了山東問題的由來,隨后滿懷深情地說:“膠州和膠濟鐵路所在地的山東省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