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40
CCSB05
DB1504
赤峰市地方標準
DB1504/T4003—2023
城鎮園林綠地養護管理規范
Specificationformaintenancemanagementofurbangreenspace
2023-12-07發布2024-01-07實施
赤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504/T4003—2023
目??次
前??言..............................................................................Ⅲ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分類和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4
4.1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分類............................................................4
4.2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5
5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和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5
5.1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5
5.2植物養護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5
6園林植物養護技術措施................................................................5
6.1植物養護技術措施................................................................5
6.2澆灌............................................................................6
6.3整形修剪........................................................................7
6.4施肥...........................................................................12
6.5松土與除草.....................................................................13
6.6病蟲害防治.....................................................................13
6.7防寒...........................................................................14
6.8補植...........................................................................15
6.9改植與移除.....................................................................15
7重要植物養護.......................................................................16
7.1重要植物類型...................................................................16
7.2古樹名木古樹后備資源.........................................................16
7.3市樹市花.......................................................................16
8綠地管理...........................................................................17
9園林綠地附屬設施維護管理...........................................................17
9.1設施維護管理內容...............................................................17
9.2基本要求.......................................................................17
9.3房屋建筑.......................................................................18
9.4園路園橋硬化地面停車場......................................................18
9.5給水排水澆灌設施..............................................................19
9.6電力電氣電器設備..............................................................19
9.7雕塑小品......................................................................20
9.8湖泊溪流噴泉...............................................................20
I
DB1504/T4003—2023
9.9假山置石......................................................................21
9.10花壇花箱....................................................................22
9.11亭廊架張拉膜...............................................................22
9.12圍墻護欄圍網................................................................23
9.13公共廁所綠化垃圾點垃圾箱....................................................23
9.14休憩健身游樂設施............................................................24
9.15標牌標識.....................................................................25
10園林綠地生態保護..................................................................25
10.1海綿公園管理..................................................................25
10.2水源地綠地管理................................................................26
10.3楊柳樹飛絮治理................................................................26
10.4外來入侵生物防治..............................................................27
10.5野生動物保護..................................................................27
10.6綠化垃圾處理與應用............................................................27
11園林綠地防災減災..................................................................28
11.1防災減災基本要求..............................................................28
11.2雪災..........................................................................28
11.3水災..........................................................................28
11.4風災..........................................................................29
11.5火災..........................................................................29
11.6突發事故......................................................................29
12園林綠地智慧管理..................................................................30
12.1植物二維碼應用................................................................30
12.2智能化應用....................................................................30
13檔案管理..........................................................................31
13.1管理內容......................................................................31
13.2專業技術檔案..................................................................31
13.3常規工作檔案..................................................................31
附錄A(規范性)甲類綠地園林植物養護質量標準........................................32
附錄B(規范性)乙類綠地園林植物養護質量標準........................................35
附錄C(規范性)園林植物養護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36
附錄D(規范性)園林植物養護管理措施技術指標........................................41
附錄E(資料性)園林植物基本信息統計和各項養護技術措施記錄..........................46
附錄F(資料性)古樹名木古樹后備資源養護記錄......................................54
附錄G(資料性)園林綠地附屬設施基本信息統計與維護記錄..............................55
II
DB1504/T40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
定起草。
本文件由赤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赤峰市城市建設發展服務中心、赤峰風景園林學會、內蒙古沐陽園林景觀有限
公司、內蒙古金鵬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內蒙古同人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內蒙古茂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赤峰市澄宇農林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孫廣通、胡玉成、楊明文、張秀、劉曉敏、杜小杰、張賀、胡宇飛、信艷東、
郭穎、孔暢、李文靜、王媛、郭麗穎、王淑杰、楊曉東、劉曉峰、王焱鑫、劉延剛、霍瑞林、唐尊進、
柳琦、李光輝、李阿聰、趙鵬程、張清武、江科男、何紅波、閆熙、薛薇、魏晶、裴志金、劉志勛、
王銳玲、李東方、李越、曹華軍、徐穎麗、辛海峰、吳海林、張楠楠、張健、林濤、于培龍、劉偉明、
劉連鵬、吳非、商旭光、潘奕同、曹桂姝、滕海鵬、褚鴻光、劉鐵錚、胡薇、尚冬閣、朱佩華。
III
DB1504/T4003—2023
IV
DB1504/T4003—2023
城鎮園林綠地養護管理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城鎮園林綠地養護管理的術語和定義、城鎮園林綠地植物養護管理分類及分級質量標
準、養護管理技術措施、重要植物養護管理、綠地管理、園林附屬設施維護管理的質量要求、園林綠地
生態保護、防災減災、智能管理、檔案管理等內容。
本文件適用于城市規劃區和旗縣政府所在地鎮規劃區的各類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其他園林綠地可參
照執行。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
件。
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T17217公共廁所衛生規范
GB/T18973旅游廁所質量要求與評定
GB/T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綠地灌溉水質
GB/T51168城市古樹名木養護和復壯工程技術規范
CJJ/T85城市綠地分類標準
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城鎮園林綠地urbangreenspace
在城鎮總體規劃區內,以自然植被或人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態,包括園林綠地附屬設施在內的且具
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建設用地。
3.2植物類型
3.2.1
喬木trees
具有明顯主干、較高大的樹木。樹體由根系、主干、樹冠構成;樹冠由中心干、主枝、側枝、枝組、
葉幕構成;一般分為常綠喬木和落葉喬木。
3.2.2
1
DB1504/T4003—2023
灌木shrubs
無明顯主干、低矮或干莖呈叢生狀態的樹木。
注:一般分為觀花、觀葉、觀果、觀枝等類型。
3.2.3
藤木植物woodyvines
莖細長而柔軟,不能直立,纏繞或攀附他物向上生長的木本植物。
3.2.4
地被植物groundcoverplant
能夠有效覆蓋地表,具有植株低矮、繁殖快、株叢密集、適應性強、養護管理簡單等特點的一年生、
多年生、宿根草本和匍匐型木本植物。
3.2.5
水生植物hydrophytes
能在水中正常生長的植物,統稱為水生植物。
注:按生長方式一般分為挺水、沉水、漂浮植物及濕生植物。
3.2.6
人工草地artificialgrassland
按照適地適草原則,以鄉土草種為骨干配置其他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相對穩定的人工建植草地。
3.3植物生長狀態
3.3.1
生長勢growthvigor
表示植物整體生長狀態的程度。樹木一般以中心干、骨干枝的生長速度、發枝數量、粗度、充實度
及葉色等來衡量。使用長勢旺盛、長勢良好、長勢正常來表述植物的生長狀態。
3.3.2
冠高比ratioofcrownheighttotreebodyheight
喬木樹冠與樹體地上部分的高度比值。
3.3.3
覆蓋度vegetationcoverage
地被植物或草坪草的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積與取樣面積的百分比。
3.4澆灌
3.4.1
解凍水thawingwater
綠地土壤解凍過程中,為利于植物正常生長,防止植株造成生理干旱或延緩植株提早萌動而進行的
澆灌。
2
DB1504/T4003—2023
3.4.2
封凍水freezingwater
綠地封凍前為利于植物越冬的第一遍澆灌,封凍后為形成封冰保溫層的第二遍澆灌,兩遍澆灌合稱
為封凍水。
3.5修剪方法
3.5.1
疏剪thinningbranch
為改善樹體結構,透光通風;削弱上部長勢,促進枝間、枝組生長平衡,培養冠形,將枝條從基部
剪除的修剪方法。
3.5.2
回縮retractingpruning
修剪中采用強枝強剪、弱枝弱剪,平衡樹體結構;強枝弱剪緩和長勢;弱枝強剪更新復壯的技術措
施,在休眠期剪去多年生枝條一部分的修剪方法。
3.5.3
短截shortcut
修剪中采用輕短截,形成較多中、短枝,緩和長勢,促進花枝及花芽的形成;中短截,形成較多的
中、長枝,利于擴大枝組;重短截,形成1~2個強枝,培養緊湊枝組的技術措施,剪去一年生枝條一
部分的修剪方法。
3.6施肥
3.6.1
基肥basicfertilizer
為保障植物在其生育期或移栽后一定年限內正常生長,在栽植前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3.6.2
追肥addingfertilizer
為保障植物當季正常生長增施的肥料。
3.7病蟲害
3.7.1
病蟲害防治diseaseandinsectcontrol
對影響園林植物正常生長的各種侵染性、非侵染性病害和蟲害進行預防和治療的過程。
3.7.2
植物病蟲害率plantpestanddiseaserate
樹干受病蟲侵害量占整株樹干的百分比即樹干病蟲害率;枝葉受病蟲侵害量占整株枝葉量的百分比
即枝葉病蟲害率。
3
DB1504/T4003—2023
3.8
園林綠地附屬設施affiliatedfacilitiesoflandscapegreenspace
為滿足公眾活動需求,展現自然、人文景觀和養護管理工作需要而建設的建(構)筑物、園路廣場、
給水排水、電力電氣等設施;雕塑小品、湖泊溪流、假山置石、亭臺廊架等園林景觀;環境衛生、休憩
健身、標識標牌等地上附著物和地下工程。
3.9古樹、名木、古樹后備資源
3.9.1
古樹ancienttrees
城鎮總體規劃區建設用綠地內樹齡在100年及以上的樹木及樹群。
3.9.2
名木precioustrees
城鎮綠地內具有觀賞、科研、人文、歷史價值的或列入《內蒙古自治區珍稀林木目錄》且栽植年限
在20年以上的樹木及樹群。
3.9.3
古樹后備資源ancienttreereserveresources
城鎮綠地內長勢良好,栽植年限在50年以上或樹齡在60年以上的樹木及樹群。
4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分類和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
4.1園林綠地養護管理分類
4.1.1甲類綠地
包括綠地類別:
——公園綠地(G1);
——廣場用地(G3);
——附屬綠地(XG):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附屬綠地(AG);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附屬綠地(BG);
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附屬綠地(SG);
公用設施用地附屬綠地(UG);
居住用地附屬綠地(RG)。
4.1.2乙類綠地
包括綠地類別:
——防護綠地(G2);
——區域綠地(EG):
4
DB1504/T4003—2023
風景游憩綠地(EG1);
生態保育綠地(EG2);
區域設施防護綠地(EG3);
生產綠地(EG4)。
——附屬綠地(XG):
工業用地附屬綠地(MG);
物流倉儲用地附屬綠地(WG)。
注:綠地類別采用CJJ/T85劃分標準。
4.2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
4.2.1甲類綠地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
甲類園林綠地植物養護質量級別符合下列規定:
a)城鎮建成區內的重點公園綠地、大型廣場用地、主要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附屬綠地,宜實行一
級養護;
b)城鎮建成區內的一般公園綠地、一般廣場用地中的綠地、一般道路與交通設施用地附屬綠地、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附屬綠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附屬綠地,宜實行二級養護;
c)城鎮建成區內的居住區用地附屬綠地、公用設施用地附屬綠地,宜實行三級或以上級別的養護。
4.2.2乙類綠地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
乙類園林綠地植物養護質量級別符合下列規定:
a)工業用地附屬綠地、物流倉儲用地附屬綠地、防護綠地、風景游憩綠地,宜實行一級養護;
b)生態保育綠地、區域設施防護綠地、生產綠地,宜實行二級養護。
5園林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和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
5.1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
5.1.1甲類綠地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應符合附錄A的要求。
5.1.2乙類綠地植物養護質量分級標準應符合附錄B的要求。
5.2植物養護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
5.2.1甲類綠地園林植物養護技術措施年頻次要求。
植物各級養護質量標準的養護技術措施年頻次應符合下列規定:
a)甲類綠地各級植物養護年澆灌頻次分別符合附錄C中表C.1、表C.2、表C.3的要求;
b)甲類綠地各級植物修剪、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年頻次符合附錄C中表C.4的要求。
5.2.2乙類綠地植物澆灌、修剪、施肥、割草、病蟲害防治等年頻次應符合附錄C中表C.5的要求。
6園林植物養護技術措施
6.1植物養護技術措施
5
DB1504/T4003—2023
6.1.1技術措施包括:澆灌、整形修剪、施肥、松土與除草、病蟲害防治、防寒、補植、改植與移除、
綠地管理等項工作。
6.1.2各項養護技術措施的實施情況參照附錄E中相應表格如實記錄。
6.2澆灌
6.2.1基本要求
植物澆灌符合下列要求:
——遵循合理澆灌的原則,依據植物生長發育階段和生長狀況確定關鍵需水階段和澆灌水量,一般
樹木在土壤解凍、春梢生長、果實膨大、上凍前等期間應需充足澆灌;
——遵循節水灌溉的原則,宜采取噴灌、滴灌、微噴等設施進行澆灌;
——應依據本地區氣候狀況、土質、墑情等確定;北部地區、黏壤土質、土壤干燥、耐旱植物澆灌
次數宜少,南部地區、沙壤土質、土壤濕潤、喜濕植物澆灌次數宜多;
——生長正常的樹木,北部地區宜在每年8月初、南部地區宜在每年8月中旬以后適當控制澆灌次
數和每次澆灌水量,易抽條樹木宜在每年7月下旬適當控制每次澆灌水量;
——新人工栽植的樹木應據其根系生長狀況,宜在2~3年內較充足澆灌;
——澆灌綠籬色帶、地被植物、草坪時,應避免其范圍內無需澆灌的喬木樹穴進水;
——澆灌時間:夏秋高溫季節宜在每日10:30前或15:30后進行,早春或初冬寒冷季節宜在每日
9:30后及16:00前進行;
——植物立體栽植或立體花壇宜采用定時滴灌設備澆灌,保證澆透且不外溢;
——壓力水、水車澆灌時,應緩放緩流,澆灌均勻,不應高壓射水澆灌。道路附屬綠地不宜在交通
高峰時段澆灌;
——含有融雪劑或其他有害物質的積雪不應覆培樹穴或堆積在綠地內;
——生活污水不應傾倒于行道樹池、花池或綠地內。
6.2.2水質要求
6.2.2.1使用地表水、地下水,符合GB5084規定的水質。
6.2.2.2使用城市污水—再生水,符合GB/T25499的規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再生水灌溉綠地之前,應對再生水的基本控制項目和選擇性控制項目進行全面檢測,并根據當
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及綠地植物種類進行灌溉試驗,確定選擇性控制項目和灌溉制度;
——古樹名木不準許使用再生水澆灌。
6.2.3樹穴大小、穴深與胸徑、冠幅相適應
樹穴大小、深度應符合以下要求:
a)行道樹樹池、樹箱等宜預留池深15cm~20cm,花壇、花池等宜預留池深10cm~12cm;
b)胸徑≥25cm或叢生樹,樹穴內堰直徑為1.6m~1.8m,深20cm,胸徑≥15cm、大灌木,
樹穴內堰直徑為1.2m~1.4m,深15cm,胸徑≥6cm、灌木,樹穴內堰直徑為0.8m~1.2m,
深15cm;
c)穴形規整,圍堰密實,可土筑或安裝專用聚合物成品穴堰,下沉式樹穴邊緣應漸高出地面5cm~
8cm,平穴圍堰分別高出地面25cm、20cm、15cm,與本條b)列項穴徑對應。
6
DB1504/T4003—2023
6.2.4園林植物澆灌頻次及澆灌時間
應按照附錄C中表C.1、表C.2、表C.3、表C.5(澆灌項)要求執行。
6.2.5園林植物澆灌水量
澆灌水量應與植物體量大小、根系分布深度、土壤質地及墑情相適應。澆灌應以滿足澆透植物根系
分布占80%的土層深度和土壤持水量(田間持水量的80%)為參照標準;澆灌量應按照附錄D中表D.1
要求執行。
6.3整形修剪
6.3.1基本要求
整形修剪(以下簡稱修剪)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修剪前應制定修剪方案,先培訓,后實施;
——依據綠植功能、造景意圖進行修剪;
——依據樹木分枝方式、生長階段、習性進行修剪;
注:樹木分枝方式指樹木主莖頂芽、腋芽生長形成主干、分枝的關系,常見有單軸分枝、合軸分枝和假二叉
分枝。
——喬木按照“因樹而宜,注重樹形,平衡樹勢,培養枝組”的原則進行修剪;
——修剪工具定期維護,刀刃鋒利,保證正常使用,用前應進行消毒殺菌處理;
——植物剪口直徑≥2cm的枝條,應使用愈傷膏滿涂剪口;
——修剪直徑大于5cm的粗枝,宜采用“三步法”鋸除:第一步,在距該粗枝基部20cm~25cm
處的枝下向上鋸深枝徑的1/3左右,形成下鋸口;第二步,在距下鋸口外5cm~10cm處的枝
上面向下鋸,直到鋸斷;第三步,在基部鋸除余下枝樁。
6.3.2修剪時期
6.3.2.1休眠期修剪
休眠期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當年生枝條開花的樹木,宜在休眠期修剪;
——常綠喬木宜在春季萌芽前修剪;
——樹木復壯更新,冬季觀果、枝或生長季觀葉樹木,宜在萌芽前修剪。
6.3.2.2生長期修剪
生長期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疏剪、短截徒長枝、強枝、過密枝,控制長勢;
——春季先花后葉的灌木,宜在花后和花芽分化前修剪;
——生長期內多次開花的灌木,宜花后適時修剪;
——早春傷流嚴重的樹種,宜春季放葉后修剪(如復葉槭)或秋季落葉前修剪(如葡萄);
——造型樹木、球型灌木、綠籬色帶、部分地被種類等宜在生長期內多次修剪。
6.3.3修剪順序
修剪過程應遵循“一知、二看、三剪”的順序:
a)一知:修剪人應知道植物的生長特性、管理要求、培養目標、特殊要求及操作規程等;
7
DB1504/T4003—2023
b)二看:修剪前應仔細觀察,熟悉被修剪樹木樹形的共性、個性,對預期樹形、修剪程度,做到
心中有數;
c)三剪:掌握修剪的具體要求后,結合樹木實際進行修剪操作。
6.3.4喬木修剪
6.3.4.1一般要求
喬木修剪符合下列一般要求:
——應先清理枯死枝、病蟲枝、斷折枝等必剪枝,再按由主枝自內向上再到側枝逐漸向外并向上的
順序修剪;
——片植喬木應修剪主干或主枝下部的側生枝,逐步提高分枝點、樹冠并保持其基本一致,林緣樹
木分枝點應低于林內樹木;
——生長勢衰弱的落葉喬木,應分年適當回縮主枝或側枝,復壯樹勢;
——疏剪常綠樹較大輪生主枝,應分2~3年完成,宜隔一剪一;疏剪的主枝,基部留2cm~3cm
長的樁茬,待次年自基部剪除。
6.3.4.2造型樹木
6.3.4.2.1造型油松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基本保持原造型,在每年萌芽期間,對位置不適宜造型需要的頂芽、輪生側芽進行剝芽;
b)保留的芽,宜適時噴施生長抑制劑,控制其高生長;
c)生長過長已影響造型的枝條,應通過剪、彎、拉、綁扎等手段,保持或改善原造型。
6.3.4.2.2造型檜柏、金葉榆等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在生長期適時進行修剪,保持原有造型;
b)原造型變形或生長多年樹勢衰弱,應合理回縮,恢復長勢,培養樹型。
6.3.4.3行道樹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同一街路同樹種的樹木,分枝點高度、冠形宜基本保持一致;
b)樹冠下緣線、向路中外緣線基本一致;疏剪冠下部下垂側枝,不影響行人、車輛通行;
c)疏剪過密內膛側枝、冠圍平行或下垂側枝、小枝,保持冠內透光通風;
d)修剪調整、保持合理的冠高比(宜2/5~1/2)和適中的冠幅;
e)行道樹的樹冠不應遮擋交通信號燈。
6.3.4.4常綠喬木
6.3.4.4.1單軸分枝自然冠形松科(松屬、云杉屬)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保護中心干生長點完好,如受損折斷,應利用頂端側枝培養為中心干;
b)疏剪過密側枝、下垂枝;
c)冠高比宜保持在1/2~3/5,當冠高比>3/5,應疏除下層輪枝,提高主干高度;
d)主干高度確定后,應每年只清理膛內枯枝,基本停止修剪。
6.3.4.4.2落地冠樹形(松屬、云杉屬、圓柏屬)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疏剪接觸地面的底層輪生主枝、側枝;
b)適當疏剪過密側枝、嚴重下垂枝;
8
DB1504/T4003—2023
c)單軸分枝自然冠形(柏科)一般只剪除雙頭中相對長勢弱的主頭、落地枝外,不宜再剪。
6.3.4.5落葉喬木
6.3.4.5.1單軸分枝自然冠形(如銀杏、新疆楊)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保護中心干、主枝生長點不受損傷,如受損折斷,應利用頂端側枝培養為中心干;
b)疏剪直立枝、交叉枝、過密枝,保持合理冠高比(宜1/2~3/5)和樹冠透光通風;
c)銀杏枝條,只能疏剪,不應回縮或短截。
6.3.4.5.2合軸分枝有中心干的自然冠形(如垂柳、水曲柳)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疏剪交叉、較密的主枝;
b)疏剪下垂或較密的側枝,保持樹形回縮較長側枝;
c)疏剪側枝上較密枝組或小枝,保持樹冠透光通風;
d)垂柳,栽植后的3~5年內,應首先培養主干、中心干及主枝的高生長;其次選留、培養側枝,
在其主干及主、側枝達到一定高度后小枝再下垂,形成優美樹形;
e)火炬樹,宜采取隔墻阻截根蘗蔓延的控制措施;
f)皂角作為行道樹,應在每年的生長季剪除主干上萌生的枝刺。
6.3.4.5.3多主枝(3~4主枝)冠形(如國槐、白蠟)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生長季應及時抹除主枝和側枝中、下部的萌芽;
b)適年疏剪主枝下部的側枝,保持合理冠高比(宜1/3~1/2);
c)疏剪主枝上的交叉、較密的側枝;
d)疏剪側枝上下垂、過密枝組或小枝,保持樹冠透光通風。
6.3.4.5.4饅頭狀冠形(如饅頭柳)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疏剪下垂主枝、側枝和過密內膛主、側枝,適當通風透光;
b)及時抹除主枝、側枝中下部的萌芽;
c)植株長勢嚴重衰弱,進行樹冠復壯更新:
1)萌芽前宜在主枝冠高1/3處全部回縮(保持饅頭形)并適當疏剪;
2)生長期及時抹除回縮主枝中、下部萌芽;
3)下年萌芽前,適當疏除較密的上年生枝條,2~3年形成新冠。
6.3.4.5.5傘形下垂冠形(如垂榆、龍爪槐)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剪除砧木萌生枝、冠內底層枯枝、背上直立枝、過密枝,選留分布合理枝;
b)在選留的枝上拱彎中部以下宜留取2個著生方向合理枝條(芽),其余疏剪(或抹芽),其上
外層枝下垂長度不宜超80cm,每年春季修剪擴大樹冠約25cm~40cm;
c)宜在冠徑達到3.0m以上,停止擴冠,適當年份選枝回縮,更新樹冠,保持長勢。
6.3.4.5.6果樹(如海棠、山楂樹)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綠地內各類果樹,應培養以觀型、花、果、葉為主,不宜采用以豐產為目的整形修剪;
b)依據不同果樹的現有樹形,應通過選留、培養中心干、主枝、側枝,確定適宜的多主枝圓頭型、
疏層形、紡錘形等;
c)保持培養的冠形,培養中心干或主枝的延長頭并保持其長勢;
d)依其側枝、枝組的生長、花芽形成狀況,應適當回縮老枝、培養新的枝組、結果枝;
9
DB1504/T4003—2023
e)對當年生枝條宜及時采用扭梢、打頭、拿枝的方法,促進花芽分化,保持適量開花坐果。
6.3.5灌木修剪
6.3.5.1一般要求
灌木修剪符合下列一般要求:
a)疏剪枯死枝、病蟲枝;
b)長勢衰弱的灌木,應分年分批回縮主要枝條、叢枝和利用徒長枝進行復壯更新,并適當斷根。
6.3.5.2球型灌木
6.3.5.2.1常綠球型修剪符合以下要求:生長季保持適時修剪;當新梢生長高度在10cm~20cm時,
剪留2cm~3cm,保持原球型。
6.3.5.2.2早春開花球型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花后修剪到規定球徑,后適時修剪;
b)7月長放新梢,8月初到中旬修剪(擴大球徑30cm),后保持球徑適時修剪,待次年花后再回
縮修剪。
6.3.5.2.3夏、秋季開花球型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a)春季生長后只適時對生長過旺枝輕短截,花后修剪到原球徑;
b)以后適時修剪,最后一次修剪宜在落葉前約一個月。
6.3.5.3單主干型
修剪符合以下要求:保持原樹形,疏剪過密枝、弱枝;春季重短截弱枝,初秋輕短截旺枝。
6.3.5.4多主干型
修剪符合以下要求:保持原樹形,不應剪除多主干;疏剪各主干間內膛枝、弱枝、過密枝等,春季
重短截弱枝,初秋輕短截旺枝。
6.3.5.5叢枝型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早春開花的,花后修剪除內膛枝、弱枝,回縮強枝;8月下旬對長放新梢打頭,待明春花后再
剪,如榆葉梅、連翹;
——夏、秋季開花的,在春季萌芽前修剪,花后剪除弱枝,回縮強枝,如胡枝子、大花水椏木;
——多次開花的,每次花后在枝條中、下部選取飽滿芽處短截,不斷萌發新梢開花,如月季。
6.3.5.6密枝護坡型
修剪符合以下要求:長勢衰弱,在適當年份的春季萌芽前進行平茬更新,茬高10cm~15cm,如
紫穗槐、錦雞兒等。
6.3.6藤木植物修剪
6.3.6.1一般要求
修剪符合以下一般要求:定期剪除枯死枝、病蟲枝、過密枝等。
6.3.6.2廊架式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未完全覆蓋架面的,短截空隙周圍較健壯枝條,適時縛引新生枝覆蓋;
10
DB1504/T4003—2023
——完全覆蓋架面的,疏剪弱枝、過密枝,回縮老枝;
——超出廊架攀援空間的側枝,及時回縮或短截,留取合理分布的新生枝條。
6.3.6.3附壁式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回縮超出附壁邊緣的過長側枝;
——短截空隙周圍側枝、健壯小枝,適時引縛新生枝吸附于空隙壁面;
——長勢衰弱的,及時短截、回縮。
6.3.7綠籬色帶修剪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應依據綠籬、色帶植物的生長速度和養護等級,確定生長期修剪次數。南部地區及生長旺盛的
種類,每生長季宜修剪5~8次;北部地區及生長緩慢的種類,每生長季宜修剪3~5次;
——綠籬、色帶修剪斷面應呈正梯形或矩形;保持合理高度,表面平整;直線段平直、曲線段圓順,
輪廓清晰;模紋、文字等圖案,應增加修剪次數,精細控制外形輪廓,保持圖案清晰;
——綠籬、色帶在不超出規定高度時,每次修剪應控制在提高2cm~3cm;當超過規定高度時,
應選擇春季萌芽前進行回縮重剪,降低籬面;
——道路分車綠帶在其路口端頭回返15m范圍內的綠籬,高度(由路面測量)不應>80cm。
6.3.8地被植物修剪
修剪符合下列要求:
——匍匐型灌木(如沙地柏、匍匐用地錦):控制高度、枝條密度和邊緣輪廓線修剪整齊,每生長
季修剪1~2次;定期翻蔓剪除底部枯枝,3~4年1次;枝條長勢衰弱,回縮重剪;
——小灌木(如金焰繡線菊):枯枝、敗花序應定期修剪;入冬后,剪除地上枯枝;
——宿根草本植物(如萱草、三七景天):干枯花、葶、葉、莖,應及時剪除;入冬后,應剪除地
上莖、葉;
——多年生牧草類(如紫花苜蓿):生長季苗高每生長到40cm~50cm時割刈,留茬高5cm~7cm;
最后一次修剪,應在葉片枯黃前約一個月進行,枯黃后割除地上枝葉。
6.3.9水濕生植物修剪
修剪符合以下一般要求:定期剪除干枯、腐爛的莖、葉和敗花;結冰后,剪除冰上部分。
6.3.10應時花卉修剪
修剪符合以下一般要求:營養生長期應多次適時摘心,促進分枝或花芽分化;及時剪除謝花或干枯
花莖;摘心與修剪應在晴天或土壤干松時進行。
6.3.11草坪修剪
冷季型草坪的修剪與養護做到:
——草坪草種主要為草地早熟禾、無芒雀麥、多年生黑麥草等每年早春應摟草,清除枯草層。
——修剪高度、次數、剪后高度應與養護級別相對應,剪掉部分不宜大于葉片自然高度的1/3。
——同一草坪,不同輪次的修剪應按不同的行列行進方向進行。
——草坪修剪后宜及時噴施預防病蟲害藥劑1次。
——最后一次修剪應在該草種枯黃前約30天進行。
11
DB1504/T4003—2023
6.3.12人工草地修剪
修剪符合以下一般要求:
a)7月下旬前,主要控制高生長,修剪2~3次,高度不宜超過50cm。
b)8月初后,不再修剪,保證結實;草籽成熟后,進行割刈1次并清除枯敗莖葉。
6.3.13植物修剪應遵守安全作業原則
安全作業符合下列規定:
——修剪作業前進行安全作業交底;
——作業機械運行正常,保養完好;機械使用符合相關操作規程;
——地面防護、衛生清理、機械作業及樹上修剪人員,穿戴安全防護用品符合安全要求;
——占用道路修剪時辦理許可手續,作業區設置安防隔離設施和警示標識;
——不應在四級及以上風力或雨、雪天氣進行高處修剪作業;
——樹木與架空電力導線之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附錄D中表D.2的要求;通過修剪才能保持與架空
電力導線間安全距離的樹木和具有電力安全隱患需去除的樹木,經批準后改植為符合要求的小
喬木或灌木。
6.4施肥
6.4.1基本要求
施肥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依據土壤肥力、植物生長需肥階段、長勢,合理施肥;
——基肥以有機肥、長效肥為主;追肥以無機肥、速效肥為主;微量元素,依據土壤缺素情況,個
別補充。施肥后應結合澆灌,有利于肥料的分解和吸收;
——黏性土質,有機肥料施入量宜多;砂性土質,化學肥料施入量宜少;深根性宜深,淺根性宜淺;
——春、夏季宜施氮肥為主,秋季宜施磷、鉀肥為主;
——施用的有機肥料已充分腐熟;
——葉面噴施速效肥、微量元素,濃度應不大于0.3%,宜在風力三級以下天氣的早晨或傍晚進行;
——建議使用生物菌肥。
6.4.2施肥時期、方法、肥料類別
符合下列要求:
——基肥應在植物播種、分栽、移栽前施入有機肥,通過撒施拌入土壤或分層填入穴中;
——行道樹、樹池內喬木,宜在秋季、采用預留孔洞或后期鉆孔追施有機肥或摻入適量復合肥;
——喬木、墩植灌木、片植灌木,宜在秋季、采用開溝或挖穴追施有機肥或摻入適量復合肥;
——綠籬宜在秋季、采用開溝施入有機肥或摻入適量復合肥;
——地被植物宜在春季撒施有機肥,夏初撒施氮、磷、鉀復合肥;
——草坪宜在生長季初期、中期撒施氮肥,后期撒施磷、鉀復合肥;
——應時花卉宜在生長季撒施商品有機肥或葉面噴施速效肥,基土配制宜適量使用生物菌肥;
——水生植物宜在初夏、采用肥料包埋于基質中施有機肥摻入復合肥;
——防治植物缺素癥,在生長季應進行葉面噴施缺素肥料。
6.4.3施肥量及施肥頻次
符合下列要求:
a)遵循經濟用肥的原則,施肥數量應依據植物種類、生長發育階段、長勢、土壤肥力等因素確定;
12
DB1504/T4003—2023
b)不同類別、級別綠地內各類植物年施肥頻次按照附錄C中表C.4、表C.5的規定執行;
c)不同類型園林植物施肥量、施肥類別按照附錄D中表D.3的規定執行。
6.5松土與除草
6.5.1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松土宜結合除草進行;松土深度與植物根系深淺相適應,不應傷害植物主要根系;
——除草要遵守“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
——清除纏繞、攀附、寄生在園林植物上非種植目的植物,如蘿藦、葎草、菟絲子等;多年生雜草
應將其地下根和根莖掘除干凈;
——除刻意保留的楊、柳、榆等實生幼苗外,其他實生樹苗應在萌發當年的早期帶根拔除。
6.5.2樹穴松土與除草符合下列要求:
a)行道樹樹池除表土正常松土外,尚宜在每年初夏澆灌前采用樹池內鉆孔(鉆深30cm~60cm
后再回填原土)的方式進行松土;
b)樹穴內裸地,松土深度5cm~8cm,宜每年進行3~4次,并清除雜草;
c)樹穴內植有地被、草坪的,松土宜結合每年開溝施肥、更新地被等措施進行。
6.5.3地被植物松土與除草符合下列要求:
a)在植物郁閉地面前松土1~2次,深度一般在3cm~5cm,并清除雜草;
b)宿根草本地被植物,宜在生長4~5年后實施翻土清根,重新分栽。
6.5.4草坪松土與除草符合下列要求:
a)建植3年以上的草坪,應在早春萌動前進行打孔、劃條斷根,疏松土壤,深度宜在10cm~15
cm,宜與撒沙土、施肥、澆解凍水結合進行;
b)保持草坪草品種純度,清除雜草;
c)在雜草結實之前應徹底清除1次;北部地區宜在8月上旬、南部地區宜在8月中旬前完成。
6.5.5不應使用滅生性除草劑;使用選擇性除草劑應先進行小面積試驗觀察效果后再應用。
6.6病蟲害防治
6.6.1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遵守“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原則,遵循病蟲害發生規律,以物理防
治為基礎,科學使用藥物防治,宜生物防治,有效控制病蟲害,做到安全、及時、經濟、有效;
——建立以預防為主的病蟲害防治制度,根據本地區已發生的病、蟲害種類,開展預測預報工作;
——嚴格管控國家頒布的林木病蟲害檢疫對象,應加強自檢自查,控制帶病蟲害苗木、架桿進場;
——在整形修剪、松土與除草作業中應監視疫情、蟲情及外來入侵生物,做好病蟲害發生情況記錄;
——積極預防因干旱、水澇、缺肥、凍害、高溫日灼等所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
——按農用藥劑施用和安全操作規則進行作業,符合NY/T1276的規定;
——噴灑對公共安全有影響的藥劑,在施藥或有影響期間應設置安全隔離區域及警告標志;
——建立病蟲害巡查制度,發現檢疫性病蟲害及病蟲害警戒值超標,應在進行防治的同時報告園林
綠化主管部門;
——建立主要樹種病蟲害檔案,記錄植物、蟲種、蟲口密度、防治時間、藥物、濃度、防治效果等。
6.6.2生物防治應符合下列要求:
——保護和利用天敵,發揮以鳥治蟲、以蟲治蟲的防治作用;
13
DB1504/T4003—2023
——推廣使用白僵菌、蘇云金桿菌、多殺霉素、病毒等殺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等殺菌;
——使用生物源藥劑,并掌握使用的最佳環境條件、防治對象、防治時期。
6.6.3物理防治應符合下列要求: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采用幼成蟲捕殺、餌料誘殺、燈光誘殺、阻隔、高低溫處
理、超次聲波處理、紅外線或放射線處理等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
——根據病源物侵染和擴散的特點,在植物表面設置屏障,阻止病源物的危害或擴展;
——及時清理病蟲害致死植株和殘枝落葉并銷毀;
——根據病源、蟲卵、幼成蟲寄生在植物體的位置,采用刮除、剪除等方法,控制蟲源。
6.6.4化學防治應符合下列要求:
——不使用國家禁用農藥;選擇高效、低毒、殘留期短并對環境污染小的農藥;
——根據害蟲種類和生態環境選擇用藥,在害蟲敏感期或初齡期用藥防治;
——注重農藥的合理混用及交替使用,隨著藥品的不斷更新推廣選擇適合的各類新農藥;
——使用選擇性農藥盡量采用局部施藥以避免藥害;
——噴霧、噴粉施藥選擇無風或微風天的早、晚進行;
——灌根施藥保持土壤干松和施藥后不立即澆灌;
——樹干、皮部注射施藥,清除鉆孔木屑或蟲孔排泄物后注藥并用蠟封口。
6.6.5病蟲害防治警戒值符合附錄D中表D.4的要求。
6.6.6園林植物常見病害、蟲害按照附錄D中表D.5、表D.6的相關防治措施進行防治。
6.7防寒
6.7.1易發生凍害植物的芽、枝條、枝杈基角、樹干、根頸等部位應采取防寒保護,主要有設置風障、
包裹保溫、樹干涂白、根頸培土及鋪設覆蓋物等措施。
6.7.2各類防寒保護措施實施的基本要求:
——設置風障:風障搭設應結構堅固安全、外觀整齊,使用的防護材料如棉氈、無紡布、塑料膜等
應滿足保溫、抗風力、耐風化、美觀的要求;
——包裹保溫:樹木干、枝、枝杈基角易發生凍害的部位應采取包裹保溫保護,包裹材料應纏繞密
實、整齊、美觀,滿足保溫、耐風化要求;
——樹干涂白:樹干涂白應先清除樹干翹皮再涂刷密實;涂白高度同一地段應一致,大、中喬木不
應低于1.3m,小喬木、大灌木、藤木植物可據實確定;涂白藥劑應保證質量,不應使用白色
涂料或膠性物質;
——根頸培土:圓臺形根頸部護土(高>25cm、上部土厚>15cm、下部土厚>30cm)應密
實、穩固;根頸培土宜在澆灌第一次封凍水后實施;
——鋪設覆蓋物:抗寒性較差的低矮灌木、藤木植物應在土地封凍前對地面鋪設草簾或覆土。
6.7.3防寒實施時間及保護年限基本要求:
——植物防寒的具體時間應依據氣溫變化情況適時進行,北部地區宜在每年的10月初至10月下旬
開始到次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解除;南部地區宜在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開始到次年
4月中旬解除;
14
DB1504/T4003—2023
——具體防寒年限應依據該種植物在本地區的生長適應狀況確定;
——防寒解除后應及時撤除風障和纏繞的包裹材料,保持綠地整潔。
6.8補植
6.8.1城鎮園林綠地由自然災害、病蟲害、物理傷害或人為損害等原因造成園林植物的損毀、死亡等
植株缺失應進行苗木補充栽植,恢復綠地景觀效。
6.8.2補植苗木品種、規格及恢復景觀效果的時限符合下列要求:
a)新植苗木應與原栽植的植物品種相同;
b)造型樹、獨賞樹的補植,其規格應與原狀樹相同并保持原有樹冠;
c)行道樹補植應全冠疏枝,原胸徑≥15cm的補植規格應為15cm;原胸徑<15cm的補植規格
應與現狀行道樹相同;
d)藤木植物補植規格應滿足攀附廊架或附壁要求;
e)綠籬、色帶苗木補植,修剪后應與原籬型高度、密度相同且在60日內達到原景觀效果;
f)地被植物補植應在40日內達到原景觀效果;
g)應時花卉、草坪補植應在20日內達到原景觀效果。
6.8.3補植時限及栽植措施符合下列要求:
a)適宜補植的季節,甲類一、二、三級綠地分別在5日、9日、15日內完成;乙類一、二級綠地
分別為9日、15日內完成;
b)不宜補植的季節,宜采取臨時覆蓋地面的措施,適宜補植時按本條a)項執行;
c)特殊要求或重要景觀節點的植物應按主管部門要求的時限進行補植;
d)行道樹在起苗、運輸和吊裝過程中應保護樹干不受損傷;樹木支撐保護應牢固、整齊,地腳固
定不應損壞人行道和妨礙行人通行;補植雌雄異株的白蠟、糖槭、楊、柳樹等宜選用雄株;
e)補植苗木成活率應≥95%。
6.8.4補植數量較大的養護工程應編制施工方案,內容包括苗木種類、規格、數量、產地以及確保苗
木成活的措施,報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
6.9改植與移除
6.9.1綠地植物因自然條件、生態習性、外界因素等造成生長嚴重衰弱、瀕臨死亡、枯朽等存有安全
隱患的樹木及工程建設需要調整樹木的應進行改植與移除。
6.9.2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應進行改植(變更植物種類栽植):
a)綠地內植物栽植5年以上,不適應本地區環境或立地條件,生長嚴重衰弱或死亡的;
b)植物配置不合理或物種間易誘發病蟲害等導致生長不良或產生嚴重病蟲害的;
c)種植池土面過高或樹池過小等嚴重影響植物生長和灌溉的;
d)架空電力導線與植物(修剪后生長過快喬木)間具有安全隱患需去除樹木的。
6.9.3符合下列條件的移栽或伐除:
a)因工程建設占用綠地,有再利用必要的進行移栽;
b)群植、片植樹木生長多年過密,生長衰弱的植株進行適度間伐;
c)樹木病蟲害、枯朽等造成瀕臨死亡或嚴重傾斜存在安全隱患的植株進行伐除。
15
DB1504/T4003—2023
6.9.4改植與移除的管理:
a)植物改植、移栽、伐除應由綠地養護單位提出方案,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現場勘查并批準后實施;
b)植物改植應依據立地條件及綠地功能,選用適宜的植物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飛行教學課件
- 掃雷教學課件
- 文庫發布:中醫講肝
- 書包小學生課件下載
- 攀鋼集團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修建分公司-企業報告(業主版)
- 涂色教學課件模板圖片
- 散學典禮班會課件圖片
- 中文韓語教學課件
- 【保山】2025年云南保山市無線電監測中心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南京】2025年江蘇南京審計大學招聘9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休閑車零部件回收再利用創新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
- 滴灌帶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D
- 消防系統維護保養方案
- 骨科護理實習生小講課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散熱器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商業模式與投融資發展報告
- GB/T 45698-2025物業服務客戶滿意度測評
- 統編版語文二下園地三+單元復習課 課件
- 2025年輕人情緒消費趨勢報告-抖音商城xsocialbeta-202506
- 培訓中心項目管理制度
- 承包企業食堂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