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第二次階段性檢測(歷史)一、單選題(本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1、774年,查理大帝率軍前往羅馬,解救羅馬教廷免遭倫巴德人的吞并。800年,查理大帝再次出兵意大利幫助萊奧三世教皇清除教廷內部的幫派斗爭,擺脫了意大利世俗貴族的控制。這從側面反映了(A.歐洲的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增強B.教權在與王權的斗爭中占據上風C.羅馬教廷是維護君權的重要力量D.基督教會與世俗王權的利益一致2、戲劇公演是雅典城邦公民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亞里士多德曾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完整、有一定長度的行動,借助于人物動作的摹仿;語言是媒介,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借引起憐憫與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這體現古希臘()A.取得較高的藝術成就B.是歐洲文化的源頭C.寓教化于表演形式中D.注重傳承文化經典3、如圖是出土于阿富汗的公元前3世紀的飾板,天空中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背生雙翅、手持長棍和紐繩駕車的是希臘勝利女神妮可,車上頭戴皇冠的是希臘自然女神西布莉,車子具有波斯風格。據此可知()A.該飾品體現多元文化交匯B.東西方商貿聯系十分密切C.希臘文化與西亞文化同源D.中亞已出現政教合一國家4、在雅典人乃至古希臘人的觀念中,宗教崇拜與城邦政治是交融在一起的。神明是城邦秩序的守護者,敬事神明和城邦政治秩序的穩固息息相關。因而凡敬神祭神之事,城邦都須過問。城邦是宗教崇拜的引導者與管理者,反過來,宗教崇拜亦強化城邦政治秩序及其政治意識形態。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控腐蝕青年、不敬城邦神明和發明新神被判處死刑。這表明A.雅典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B.雅典主流思想排斥人文精神C.雅典社會崇尚城邦利益至上D.雅典民主政治是存在虛偽性5、1251年,在英國某郡的王室自營地莊園中,莊園公共事務由村民組成的陪審團處理。1380年起莊園的警察、檢驗員由村莊民眾選出,1465年莊園的佃戶還獲得莊園內個人案件訴訟由莊園法庭處理、禁止外面的官員干涉莊園事務的王室特許狀。這說明()A.中古西歐王權的分散和軟弱性B.英國王權復興的趨勢有所逆轉C.莊園具有一定的基層自治特色D.英國普通民眾自治能力的增強6、在中世紀相當長的時期里,西歐都處于“知識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必須服從信仰”“知識交給信仰使喚”的境地。此時的西歐()A.反對神學斗爭激烈B.古希臘羅馬文化衰落C.沒有取得科學成就D.基督教會把持教育權7、公元8世紀,法蘭克王國宮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奪取了王位。丕平繼位后,幫助教皇打敗了他的敵人,并將意大利半島中部包括羅馬城在內的土地贈送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丕平獻土說明()A.西歐封建國家統治者借此加強對教會的控制B.基督教會與封建勢力是相互支持、利用的關系C.西歐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強化了封建等級制度D.羅馬教皇始終是西歐封建社會的實際統治者8、馬丁·路德認為:“基督教的首領是基督而不是教皇,教皇僅僅是羅馬的主教和牧師?!奔訝栁囊舱f:“我們所謂預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恒旨意,也就是上帝自己決定了世界上每個人的成就?!眱扇说闹鲝堉荚冢ǎ〢.動搖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B.將人們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C.提倡追求現實社會中的幸福D.以上帝的權威否定教皇的權威9、如表是16、17世紀世界商貿簡表。據表推知,16、17世紀()印度洋貿易歐洲商人出現在印度洋貿易中,在與阿拉伯商人的競爭中逐漸占優勢大西洋貿易歐洲與非洲、美洲之間形成“三角貿易”;歐洲人將生產的手工制品運到美洲出售,換回南美洲的貴金屬、蔗糖、煙草太平洋貿易葡萄牙:把中國的生絲、瓷器等貨物經澳門運往印度果阿,再轉運到歐洲各國進行貿易,獲取大量白銀,這些白銀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國西班牙:通過“馬尼拉大帆船”,運載大量中國生絲、絲綢、棉布和瓷器等產品到墨西哥交換白銀,這些白銀也大量流入中國中國:日本與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進一步刺激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逐漸形成圍繞白銀輸入中國的貿易網絡A.傳統的印度洋貿易逐漸退出全球海路貿易B.英西、英荷之間爭奪海洋控制權斗爭激烈C.中國貿易網絡成為世界貿易圈的組成部分D.中美洲與東南亞成為歐洲移民的主要地區10、中世紀歐洲的國王是土地分封的終極來源,但每一個封建主只效忠他的直接封主,他可以不聽國王或者其他任何人的話;他可以拿起武器和國王打仗,或者和其他任何人打仗。這可以用來說明歐洲中世紀()A.市民階層興起B.民族國家形成C.國家權力分散D.封建關系強化11、16世紀,英國、荷蘭等國相繼開始在高緯度地區尋找通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如荷蘭的巴倫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區。對此現象解釋合理的是()A.東西方的傳統航路已被隔斷B.歐洲商業危機急需得到解決C.英荷欲開辟最短的歐亞航線D.葡萄牙貿易壟斷面臨著挑戰12、13世紀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領導,建造資金則由大行會募捐,教會人士也參與其中。教堂被教會稱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則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標志,成為本城實力與威望之所寄。這反映出當時()A.宗教改革導致教會地位降低B.文藝復興推動人文思想傳播C.商貿中心轉移改變貿易格局D.社會經濟發展影響觀念變化13、有人認為牛頓的經典力學“成就了英國工業革命,在法國誘發了啟蒙運動和大革命。迄今為止,還沒有第二個重要的科學和學術理論,取得過如此重大的成就。”這種看法()A.對經典力學的作用評價不實B.認為經典力學推動人類文明發展C.準確概括了經典力學的內涵D.認為自然科學主導了文明的進程14、閱讀下表中兩個文件的內容節編,可以看出()文件內容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買賣或者交換農奴。農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須交納贖金?!?862年,美國林肯總統領導的聯邦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日》“自1863年1月1日起,凡當時仍在叛亂的任何一個州或地區,其境內所有奴隸都應永遠獲得自由了?!盇.農奴制改革使農奴獲得了完全自由B.兩個文件都推動了本國近代化進程C.兩國徹底廢除舊制度實現民主政治D.美國全境禁止奴隸制促進南北統一15、美國前總統里根曾多次悲嘆,他要通過國會辦成一件事情真是難上加難。在美國,國會的處境也并不輕松,它通過的立法常常被總統否決,有時候甚至被最高法院宣布為違憲。這可以用來說明美國(A.總統的行政權力嚴重受限B.三權分立體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C.國會的立法權已名存實亡D.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具有明顯的虛偽性16、1843年,創辦醫學雜志《柳葉刀》的醫療改革者韋克利對不同地區不同人員死亡的平均年齡進行了統計,統計結果見下表。該現象()地區城鎮士紳/專業人員農民/商人工人/技工農業地區拉特蘭524138巴斯553725工業地區利茲442719曼徹斯特382017A.表明農業地區的醫療更為先進B.推動了19世紀中期議會改革C.說明工業經濟中剝削逐步加深D.工業革命對社會的影響具有復雜性17、1863年英國工人在致法蘭西工人書中指出:“每逢我們企圖縮短勞動的時間,或者要求提高工資......我們的雇主就以低價運入法蘭西、德意志、比利時和其他國家工人來代替我們做工,借此來威脅我們?!庇纱丝梢哉J識到()A.《共產黨宣言》的號召正在變為現實B.工人階級成為世界政治領域主導力量C.資本國際化已經直接影響到世界各國D.國際聯合上升為群眾斗爭的首要任務18、面對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社會暴露的種種弊端,圣西門主張一切人都要勞動,廢除一切特權,實現人的完全平等;傅立葉抨擊商業是資本主義罪惡和災難的集中表現,主張婦女解放;歐文提出建立公社勞動聯合體,消除城鄉對立??障肷鐣髁x者的上述主張旨在()A.改造現實,勾畫未來理想社會B.解釋世界,科學指導工人運動C.完善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D.宣揚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19、“英國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紡織品擠出了歐洲市場,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輸入棉紗,最后就偼英國棉織品泛濫于這個棉紡織品的故鄉......不列顛的蒸汽機和科學在印度斯坦全境徹底摧毀了農業和制造業的結合。”這段話反映了()A.印度最終淪為英國的原料產地B.印度已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工業革命摧毀了印度傳統的社會結構D.工業革命客觀上推動印度工業化進程20、到1885年,歐洲各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數集中在沿海地區,實際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陸的30%不到。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亞以外,幾乎整個非洲徹底淪為殖民地。歐洲對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紀最后十幾年和20世紀初的十幾年里完成。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非洲大陸基本被瓜分完畢B.歐洲各國側重商品輸出C.資本主義經濟在全球擴張D.交通工具取得巨大突破21、霍布斯鮑姆在《帝國的年代:1875-1914》中說道:“1880年時,我們所面對的不完全是一個單一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兩部分所合成的全球體系:一部分是已開發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賴的、貧窮的-19世紀80年代,歐洲不僅是支配和改變世界的資本主義發展核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和資本主義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白髡咭庠谡f明()A.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B.世界被劃分為兩個部分C.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D.帝國主義之間發展不平衡22、1917年4月,列寧從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將俄國革命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的戰略和策略,并親自領導了組織革命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為了完成材料中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俄國分別進行了(A.世界大戰和二月革命B.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C.俄國內戰和十月革命D.新經濟政策和十月革命2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聯軍總司令法國元帥福煦稱贊赴法華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們在現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艱難,保質保量地完成各種任務”。材料主要說明了(A.赴法華工的表現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B.赴法華工為協約國贏得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C.中國的參戰是協約國贏得戰爭的主要原因D.中國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并收回了一些主權和利益24、下表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法美德四國力量對比,根據此表可得出()英國法國美國德國1860年世界工業產量(位次)22041910年世界工業產量(位次)34121910年殖民地面積(位次)1245A.各國發展的不平衡為一戰埋下隱患B.殖民地的數量與國家實力成正比C.資本主義列強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D.美國后來者居上成為了世界霸主25、有學者云:“1917年出現于全歐洲的厭戰和失敗主義情緒在俄國表現得最為強烈、最為普遍;實際上,1917年因兩大發展......而證明是決定性的一年;正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從歐洲階段轉變到全球階段。”下列項中與該材料無關的是()A.蘇俄與同盟國集團簽訂《布列斯特和約》B.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國宣戰C.中國北洋政府向同盟國宣戰D.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社會主義26、有統計顯示,工業革命前,美國家庭的經濟責任一般由男性承擔,女性很少在外謀職。工業革命興起后,女性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增長,就業女性從1800年占女性總人口的5%,到1850年時已增長至10%。這說明工業革命()A.推動了城市化的進程B.引發了大規模女權運動C.改變了家庭經濟結構D.改變了女性的婚姻觀念27、列寧的《四月提綱》最初被彼得堡委員會以13票反對、2票贊成、1票棄權否決。但是,列寧頑強地堅持自己的思想主張,頻繁地向中央委員會的同志們宣傳和解釋,并在不同的組織層面上進行辯論,終于贏得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會議上多數票通過。列寧主張A.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B.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C.因缺乏群眾基礎而沒有獲得黨內多數支持D.直接導致了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結束28、某一時期,曾有人認為,在土地、銀行、工廠已經變成全體人民的財產的情況下,加上俄國有足夠的糧食、鐵、木材、羊毛、棉花和亞麻,可以滿足全體人民的需要,只要通過大家來計算和監督產品的生產和分配,蘇俄(聯)就能走向社會主義。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蘇俄(聯)的政策(A.鞏固了工農的聯盟B.超越了生產力水平C.實質是間接地向社會主義過渡D.已探索出計劃經濟的發展模式29、1921年,蘇俄決定建立各省經濟委員會,協調經濟部門工作。此后,政府撥巨款從國外引進礦上機械設備,并對勞動工資進行了改革,以貨幣取代實物工資,并按照工人技術水平高低評定工資標準。這些做法(A.發揮了國家經濟調控的作用B.調動了各個階層的生產積極性C.促進了蘇俄與西方經濟交流D.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30、甘地說:“非暴力......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從壞人的主意,而是說用自己整個精神去反對專制魔王的意志?!?920年,國大黨提出“用和平與合法手段獲得自主”。1930年,國大黨又提出“印度必須跟英國斷絕關系,完全獨立”。1948年,國大黨宣布“批準發動最大規模群眾性斗爭”。由此可見()A.非暴力主義具有明顯的反帝反殖性質B.甘地的思想客觀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C.國大黨的斗爭策略與總體目標發生根本變化D.國大黨的理念與甘地思想之間存在嚴重分歧31、如圖是英國某學者統計的“德國納粹黨在國會選舉中所占票數百分比”。下面對圖中變化最合理的解釋是(A.納粹黨得票比例總體上不斷地攀升B.《凡爾賽條約》加深了德國的仇恨C.世界經濟危機是納粹黨上臺的誘因D.歐洲戰爭策源地最先在德國形成32、1942年10月,美英政府先后發表聲明宣布準備與中國政府談判,締結一項關于規定兩國政府立時放棄在華治外法權及解決有關問題的條約。1943年5月中國與美、英達成協議,正式取消在華治外法權。上述歷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美、英重視對中國的友誼和聯系B.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C.中國軍民英勇抗戰提升國際地位D.美英在反法西斯戰場接連失利33、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處理戰敗國日本的問題上,美國一開始就有獨占的意圖,而蘇聯方面則進行了不少斗爭。經過幾輪討價還價,在美國滿足蘇聯占領北方四島要求的情況下,斯大林最終同意美國占領日本本土。這反映出(A.對日本的處理加劇了美蘇冷戰B.大國利益爭奪影響了戰后秩序C.蘇聯成為對抗美日的主要國家D.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應有的制裁34、二戰后期,美國力圖在戰后建立一個“廣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蘇聯也希望建立新的國際組織來“保證一個持久和正義的和平”,在美蘇主導下,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為宗旨的聯合國被建立起來。這表明()A.美蘇在戰后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B.美蘇都希望建立自己主導的世界秩序C.維護和平的理念順應了國際發展大勢D.兩種社會制度的國家能夠永久和平相處35、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打破了在英法主導下的以國際聯盟為代表的舊的國際秩序,代之而起的是以美蘇之間力量相對平衡為基礎的新的國際秩序結構?!靶碌膰H秩序結構”是指()A.凡爾賽體系B.華盛頓體系C.雅爾塔體系D.多極化格局二、材料題(本題共2題,共30分)3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11世紀開始,城市伴隨社會經濟的復蘇而逐漸興起,成為西歐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明顯標志。中世紀西歐的城市,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小城鎮數量最多,2000至1萬人的城市數量次之,1萬至2.5萬人的大城市則為數不多。市民除手工業者和商人外,還有大封建主、高級教士和下層貧民。城區中散布有小塊農田,街道上也有牲畜家禽游走。城區的面積不大,街道狹窄,房屋擁擠,衛生條件惡劣。-摘編自孟廣林《世界中世紀史》材料二15-17世紀初,資本主義在歐洲一些國家開始發展起來。新航線的開辟使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心從意大利轉移到北海沿岸的尼德蘭、英國等國,在那里逐步興起很多新興工商業城市。17世紀后,歐洲開始了現代國家的產生過程,君主制的建立對首都城市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他們很快就達到中世紀從未達到的規模。在18世紀中葉開始的工業革命浪潮中,城市發展大大加速。隨著資本、土廣、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某些地理條件優越的地區人口集中、密度高,特別是在煤田和沿海地區,如英國的蘭開夏地區、德國的魯爾地區等都成為城市密集地區。-摘編自(美)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世紀西歐城市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歐洲城市化發展的有利條件。(8分)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8分)材料一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的確立,帶來了國際關系史上的重大變化:美國、日本對歐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戰,美日對國際事態的發展開始產生重要影響;國際體系不再僅限于歐洲,一個在地理空間上囊括全球、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為基礎、現代民族國家為主導的全球性國際體系初步形成。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是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對德國的懲罰過于苛刻,同時也難以約束日本等列強的侵略行為;成為世界強國的美國未加入國聯,不愿意承擔應有的大國責任。這些導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只存活了不到20年,同其他幾個國際體系相比較,成了最短命的體系。-摘編自劉建飛《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最短命的國際體系》材料二我們不妨將雅爾塔體系與凡爾賽體系做一比較。凡爾賽體系根本不重視健全戰敗國德國的民主化進程,而是從戰勝國的絕對利益出發,一味強迫它接受“有罪”之說,致使德國人民把戰敗帶來的一切不幸統歸之于政府當局,最終導致了納粹黨的上臺;對殖民地雖宣稱給以民族自決權,不過口惠而已,委任統治只是另一種殖民統治的形式。在凡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公寓按揭貸款管理辦法
- 青椒計劃項目實施效果評估與個人貢獻總結報告
- 豎爐氫冶金工藝在低碳環保鋼鐵生產中的應用探索
- 標桿企業指標管理辦法
- 理財教育大眾化傳播模式與內容創新研究
-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在小麥抗旱性狀研究中的應用
- 《公共圖書館法》分析:結構特點、生成邏輯與優化策略
- 廚房高檔原料管理辦法
- 橋梁安全等級劃分標準
- 發票管理辦法追訴時限
- 基于MATLAB的賽程安排方案設計
- 架線弧垂計算表(應力弧垂插值計算)
- 保安培訓課程表(完整版)咨詢培訓
- 《飛機電子顯示器顯示符號》
- 贏利:未來10年的經營能力
- 光伏支架風荷載分析
- 頭等大事:脫發青年自救指南
- 馬拉色菌相關疾病診療指南(2022年版)
- 哈雷之約:基于指數成分股調整的選股策略
- 湖北省隨州市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及行政區劃代碼
- 磁流體密封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