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日照天立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6月質量檢測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試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如下是對古代某一帝國特征的描述。該帝國是()①地跨歐亞非三大洲②奴隸制社會空前繁榮③法律建設成就斐然④與中國有直接商貿聯系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羅馬帝國 D.阿拉伯帝國2.下圖是某同學所做西歐社會8至18世紀某領域的變化情況示意圖。該領域可能是A.神權 B.議會立法權 C.王權 D.城市自治權3.“這個時期作家贊頌人是‘英雄般的’‘神圣的’,是理智的謹慎的,而非教會的神學家所告誡世人的那樣:因犯下原罪,所以人類本質上毫無價值。”“這個時期的作家”()A.強調人文主義 B.主張宗教改革C.倡導理性主義 D.追求自由主義4.假定舉辦一次博覽會,展示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初的重大發明,參觀者要投票產生一個最具影響力發明獎。下列成果獲獎可能性最大的應是()A.珍妮紡紗機 B.水力織布機 C.改良蒸汽機 D.火車機車5.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4萬中國勞工奔赴歐洲,其中有超8萬人來自山東,他們挖戰壕,修公路,甚至去前線流血拼殺,很多人為此付出生命。華工入歐()A.為協約國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B.表明中國已經加入協約國集團C.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的體現 D.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6.十月革命勝利后,國內外敵對勢力聯合起來,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為了挽救危機,蘇俄政府決定實施()A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C.社會主義工業化 D.農業集體化7.下圖為某學生整理的一幅知識結構圖,該圖反映的是A.雅爾塔體制的確立 B.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C.美蘇的斗爭與合作 D.多極化趨勢開始出現8.西歐和北歐的福利國家,在1960-1975年間福利的增長達到了頂峰。這一期間GDP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6%-4.6%,而福利開支的增長率則達到5.6%-9.1%。這些國家的福利支出()A.保證了經濟的穩步增長 B.限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C.解決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D.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9.1961年第一屆不結盟運動國家首腦會議召開,周恩來總理致電祝賀:“愿會議對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國人民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干涉,反對新老殖民主義,保衛世界和平事業做出貢獻。”這表明A.中國與不結盟運動國家有共同訴求 B.不結盟運動建立起國際政治新秩序C.不結盟運動壯大了社會主義陣營 D.中國已經成為不結盟運動組織成員10.“居于中心位置的國家對全球化的邊陲國家的宰制與剝削,幾乎達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而且尤有過之。富者、窮者變多,中產階級很少的M型社會來臨。”下列說法與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A.經濟全球化就是進行殖民侵略B.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無所作為C.經濟全球化加劇了利益的失衡D.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唯一受益者11.下圖是某同學的歷史課堂筆記,其中遺漏的知識點應該A.擺脫蘇聯的經濟制裁B.抗衡美國的政治控制C.世界經濟一體化加快D.歐洲資源的嚴重不足12.“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形成但又過時。”導致這種“過時”的主要原因是A.存在兩大軍事集團彼此對峙 B.民族解放運動興起擺脫列強控制C.英德矛盾促使世界局勢緊張 D.列強經濟發展改變原有力量對比13.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是列寧對小農占優勢的俄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進一步探索的結果,是他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在工業方面,新經濟政策要達到的直接目的是A.加強工業中的社會主義經濟成分B.實現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國家工業化C.改善工農關系,鞏固工農聯盟D.吸收資本家的資金和經驗發展工業14.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為收回被列強侵占主權,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將漢口、九江英租界收回是在()A.國民大革命期間 B.土地革命時期 C.抗日戰爭期間 D.解放戰爭期間15.1919年,英印當局頒布了一系列法令,法令要點被印度公眾概括為“不需審訊、不要律師、不許上訴”。為了拒絕如此不合理的要求,甘地()A.號召人民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B.成立華夫脫黨,領導人民進行斗爭C.領導了“食鹽進軍”D.發起了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16.“性情和善的年輕男子,平常做夢也不會把刺刀插進任何鄉下孕婦的肚子;一旦駕起飛機,卻可以輕而易舉對著倫敦或柏林的滿城人口摁下按鈕投下炸彈,或在長崎投下末日的原子彈。”史學家霍布斯鮑姆在此表達的主要觀點是A.人類應該從人性的角度反思戰爭B.科技進步為世界大戰提供技術基礎C.德日法西斯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D.正義的戰爭終究會取得最后的勝利17.“這個地方交通雖不便利,但有許多鳥類和魚類資源,而且他們發明了浮動園地:從湖底挖出淤泥,堆積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動園地,在上面種植農作物。淤泥非常肥沃,有利于農作物生長,部分園地一年可以收獲7次。”材料中描述的是A.阿茲特克文明 B.瑪雅文明 C.印加帝國 D.班圖人生活18.自19世紀晚期以來,荷屬東印度當局在印尼增設了各種技術性、職能性部門,如農業部、公共事務部等,同時在爪哇和外島地區修建公路、鐵路,發展海上運輸、電報通信業務。到20世紀20年代,爪哇地區的93%和外島地區都處于殖民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這說明當時()A.荷屬東印度工業體系完善B.印尼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識增強C.西方文明阻礙了印尼轉型D.荷蘭強化了對印尼的殖民管控19.戰后,戰勝國締結了一系列國際條約,建立了帝國主義的國際新秩序。其中《凡爾賽和約》規定重新劃定德國疆界,限制德國軍備,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被瓜分。材料反映出()A.強權政治為新的國際沖突埋下了禍根B.一戰極大削弱了殖民主義力量C.新秩序的建立保證了國際環境的和平D.以歐洲為中心的格局徹底發生改變20.下表是20世紀40年代智利詩人聶魯達詩作《漫歌》中的摘錄。作者意在()“耶和華將世界分給可口可樂、安納康達、福特汽車以及其他公司:聯合水果公司保留了最鮮美多汁的部分那是我的土地中央的海岸亞美利加的甜蜜的細腰”A.揭露殖民主義的罪惡 B.實現智利的民族獨立C.倡導區域經濟集團化 D.抵制美國“門羅主義”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圖是19世紀英國國民收入總量及結構示意圖。材料二就我們所知,“自由主義”這個詞在英語中第一次出現是在1819年;“激進主義”,在1820年;“社會主義”,在1832年;“保守主義”,在1835年;“個人主義”“立憲主義”“人文主義”“女權主義”和“君主主義”這些詞,都是出現于19世紀30年代。“民族主義”和“共產主義”這兩個詞則在19世紀40年代才出現。到19世紀50年代,在說英語的世界中才出現“資本主義”這個詞(法語中使用“資本主義”這個詞則早得多)。一般人聽到“馬克思主義”這個詞還要更晚一些,雖然馬克思的學說產生于并且也反映了19世紀40年代這一動亂的時期。——摘編自【美】R.R.帕爾默《近現代世界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國民收入總量及結構的主要變化;并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上半期歐洲意識形態領域呈現特征,并概括這一特征出現的原因。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16年,阿根廷正式宣布獨立,1862年,結束了長期的內戰。面對美國、歐洲對皮革、羊毛等產品的巨大需求,阿根廷進一步擴大農牧業生產。為解決勞動力的不足,阿根廷鼓勵各國移民,至1914年,歐洲農民定居阿根廷的達到330萬人。面對資金不足的困境,外國資本成為阿根廷經濟發展主要資金來源。1913年,阿根廷的出口總額達到5.19億金比索,40年來年均增長率接近40%。其中,農牧業初級產品出口所占比重接近97%。1880—1914年間,阿根廷這一時期被譽為現代化進程的“美好時代”,是當時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摘編自董國輝《1880—1914年阿根廷經濟增長的要素分析》等材料二阿根廷的“美好時代”持續到1914年。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危機,使阿根廷的進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樣的形勢下,發展民族工業成為阿根廷社會的共識。1946年,阿根廷政府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在政府大力推動下,阿根廷工業發展進入歷史上最快時期。戰后30年間,阿根廷的國民經濟持續發展。197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72.45億比索,比1944年增加了196.6%。——摘編自徐文淵等《阿根廷經濟》(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1880-1914年阿根廷經濟發展的原因并指出其問題。(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與二戰前相比,阿根廷的經濟政策在二戰后有什么新變化,并說明其時代背景。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本原始積累更加迅速。國會法令使圈地合法化,圈地規模迅速擴大。在廣大被圈占土地上建立起資本主義農場或牧場,被剝奪生產資料的農民成為“自由”勞動力。國內市場擴大。1689-1763年間,英法為爭奪殖民地展開戰端。在整個18世紀,英國成為販賣黑奴的國際中心。在國內,政府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高關稅阻止外國商品輸入,獎勵本國工業品出口,以低稅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以上種種原始積累手段為工業生產的變革提供了前提。18世紀后半葉,工業革命開始。——摘自蔣孟引《英國歷史》材料二蘇維埃的國家工業化方法,與資本主義的工業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資本主義國家,工業化通常都是從輕工業開始。……共產黨當然不能走這條道路。黨知道戰爭日益逼近,沒有重工業就無法保衛國家,所以必須趕快著手發展重工業,如果這件事做遲了,那就要失敗。……因此我國共產黨也就拒絕了“通常的”工業化道路,而從發展重工業開始來實行國家工業化。這件事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是可以克服的。在這方面,工業國有化和銀行國有化大大幫助了我們,使我們能夠迅速聚集資金,把它轉用到重工業方面去。——斯大林《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選區選舉前的選民大會上的演說》(1946年2月9日)(1)根據材料一,概括英國“原始積累”的手段。結合所學指出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的部門。(2)根據材料二,指出蘇聯的國家工業化方法與資本主義的“不同”。結合所學,概述蘇聯國家工業化的成效。
日照天立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下學期6月質量檢測高一年級歷史學科試題(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C【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A【15題答案】【答案】A【16題答案】【答案】A【17題答案】【答案】A【18題答案】【答案】D【19題答案】【答案】A【20題答案】【答案】A【21題答案】【答案】(1)變化:國民總收入增長了近8倍;第二、三產業較大幅度增長;農業、林業、漁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制造業、煤礦業和建筑行業成為主導產業;貿易和運輸業、來自政府、專業機構、國內服務行業以及海外的收入增長明顯。(任意答出3點)原因:經過兩次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海外殖民地和市場廣闊;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2)特征:思想領域思潮競起、百家爭鳴。原因:新舊勢力矛盾尖銳,社會運動頻繁發生;工業革命的開展;啟蒙運動的影響;工人運動的發展;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解放斗爭的發展;女性意識的覺醒。(任意答出3點)【22題答案】【答案】(1)原因: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政府引導與支持,鼓勵各國移民,吸引外資;大力拓展國外市場。問題:過于依賴出口貿易和外資(經濟對外依賴性強,深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國內產業結構相對單一:盛行的大莊園制度加劇了社會貧富差距。(2)新變化:從發展農牧業到發展民族工業;實施經濟發展計劃,政府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加強。時代背景:二戰后,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與崩潰,削弱了外資的控制和影響;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的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工程師培訓課件
- 油田開發項目建議書(參考)
- 2025年壓力表合作協議書
- 2025年智能分揀系統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預防用生物制品項目發展計劃
-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第七單元
- 2025年慣性組合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商業照明燈具項目發展計劃
- 2025年輕質建筑材料及制品合作協議書
- 2025年中高壓陰極電容鋁箔合作協議書
- 養豬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2025年四級中式烹調師(中級)職業技能鑒定參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夜間作業安全培訓培訓資料
- 中藥知識講解課件
- 施工資源需求計劃與調配策略
- 預制箱梁首件工程施工總結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高二化學選擇性必修3配套課件 基礎課時4 有機物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確定
- 湖南省岳陽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模擬數學測試卷含解析
- 寵物店店員的工作職責與服務理念
- 高中家長會 高一下學期期末家長會課件
- 2025浙江衢州市柯城區國企業招聘3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